1959年HARRIS提出元话语这个术语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元话语话语标记研究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元话语话语标记研究摘要话语交际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人与人之间能否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人们之间的交际能否顺利完成。
无论话语交际的形式如何,交际中的话语都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话语,另一个是元话语。
通过说话人对元话语使用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对听者而言是亲密还是疏远,说话人希望听者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的意图,以及说话人自己的态度是明确的还是有所保留的,等等。
本文试通过对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元话语话语标记的分析,考察剧中人物的心理,从而揭示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元话语话语标记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话语交际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话语交际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人与人之间能否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人们之间的交际能否顺利完成。
多数学者认为话语有两个层面:一是基本话语,二是元话语。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vande kopple(1985)认为基本话语发挥命题功能,而元话语发挥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即前者提供主题信息,扩展命题内容;后者促使受众对命题内容作出反应,帮助指导他们组织、诠释和评价命题内容。
语篇是交际行为,语篇的意义是命题成分和元话语成分的结合。
意义不是“内容”的同义词,而是语篇各种成分的结合,在某个修辞语境下的元话语手段在另一个语境中可能是在表达命题(杨信彰,2007)。
为了向听者表明自己的意图或态度,为了向听者传达出更加准确明晰的信息,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话语的交际时,不仅仅要注意基本话语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更要注意使用元话语去帮助听者理解和阐释话题内容,只有这样说话人才能让听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意图。
由此可见,元话语能够使说话人站在听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就是说话人具有强烈的听者意识,这对于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话语概念于1959年由zellig harris提出,指理解语言使用,表示语篇生产者引导受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法。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综述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综述作者:曾晶晶李兰杰陈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3期【摘要】元话语是指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
本文对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的定义分类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做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元话语;定义;分类;应用【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02引言:“元话语”这一术语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指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说话人引导受众理解的一种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元话语已经从早期“关于话语的话语”发展为一种互动模式,是各种明确表达作者的语篇组织,与读者互动以及表示其对语篇与读者态度的各类语言手段的集合,但是元话语仍然是个“模糊的、笼统的概念” (Hyland,2005)。
一、元话语国外研究概况元话语研究人员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寻求适合自己的理论框架,对元话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元话语的应用进行研究。
1、元话语的界定与分类元话语概念与分类研究是元话语研究的重要部分,理论的澄清与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元话语研究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学者包括Crismore(1983,1989)、Crismore,Farnsworth (1989,1990)、Mao(1993)、Mauranen(1993)、Vande(1985,2002)、Hyland (1998,1999,2000,2005)、Adel(2006)以及Ifantidou(2005)等等。
元话语概念研究中争议的焦点在于元话语本身是否指向命题意义。
1、元话语的概念界定与分类Zelling Harris 于1959年首次提出元话语这一术语,为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说话人引导受众理解语篇提供一种方法。
随着Williams(1981),Crismore(1983,1989)、Crismore&Farnsworth(1989,1990)、Mao(1993)、Mauranen(1993)、Vande Kopple (1985,2002)、Hyland (2000,2002,2005)、Adel(2006)等进一步发展,把能够表示作者/说话人介入语篇来影响读者的模糊语,连接语和各种评论语篇的语言形式归入元话语。
元话语的概念及应用研究评述
元话语的概念及应用研究评述摘要:针对元话语的研究,许多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无论是从跨学科的角度,从语用语篇的角度,抑或是从文学文化的角度,都无法脱离对于元话语的基础概念的探究。
本文从元话语的概念和概念来源,以及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层面进行探讨,通过解读元话语的基础核心拓展元话语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元话语;概念;应用;价值最初的元话语概念指的是话语或语篇输出者为了引导话语或语篇输入者理解所传递的内容而使用的一种语言方法,元话语的概念在1959年被美国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提出之后,各方学者针对“元话语”概念探索形成了两大流派:功能语言学路径和社会语言学路径。
对于元话语的概念探究离不开对其分类的探索,Vande Kopple、Crismore和Hyland在元话语分类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后世的探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他们的分类方式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因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继承性。
随着众多学者对于元话语研究的深入,无论是对元话语研究的视角,还是元话语相关的研究方法都呈现出了逐渐多样化的趋势,元话语的研究领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篇/话语提供者和语篇/话语接收者之间,而是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如果说早期的元话语研究还局限于语言学内部,那么今天对于元话语的研究已经融合了多重学科和多个领域,并且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元话语,有了很多的突破和发展。
“metadiscoure”最初被译为“亚言语”,对它的研究由成晓光引入给中国学者。
元话语在语境中能够用来揭示话语结构,传递出作者或语者的意图,但并不能增加语篇的内容信息。
很多学者借鉴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对元话语进行研究,杨信彰在2007年发表的《元话语与语言功能》一文中就认为在语篇中,能够传达作者态度。
陈新仁则于2020年将焦点聚集于元话语中的身份问题,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元语用意识和元话语的新分类。
可以看出,针对元话语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元话语的角度对更多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已成为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元话语理论
关键 词 :英 文 摘 要 ;元 话 语 ; 交互 式 元 话 语 ;互 动 式 元 话 语
引 言
模糊限制语
增强语 态度标记 自我提及语 介入标 记
减弱对命 题的确定
强调作者对命题的确定 表达作者对命题的态度 作者 自己 建立和读者的关系
类别
交互式话语 过渡语
2 .1 .1 元话语 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C r i s m o r e( 1 9 8 9 )以修辞和语用 为研究视 角 ,认为元 话语有 语用 和 修辞功能 ,所关注的是言语 的接受者 。下面 主要从学 生写作 、学术研 究 等 视 角 对 元 话语 进 行 阐述 。 在学生写作方面 ,主要证 明了讲 授元话语 策略对 提高学生写作 能力 的有益性。在写作方面一些学者通 过对学 生讲授元话 语理论 及其 功能 , 培养学生运用元话语 能力 ,是 学生 在写 作 中建 立读 者 意识 。在 学术 方 面 ,H y l a n d以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跨越生物学 、应用语 言学和 市场营销三个学科分 析元话 语 的使 用情 况 ,结 果表 明在元 话语 的使 用 上 ,体裁与学科相 比有更大的不同 。而 Z a r e i &Ma n s o o r i( 2 0 0 7 )研究 了 应用语言学中伊 朗语和英语的元话语模式 ,研究表明两种语言都 更加侧 重语篇 的连贯性 。D a f o u z Mi l i n e( 2 0 0 8 )对英 国 的 《 泰晤士报 》 和西班 牙的 《 国家报》 新闻语篇中的元话语 标记语进行对 比研究 ,研究新 闻语 篇 中占主导地位 的元话语类别 、分布和构建 ,发现元话语在新 闻与片 中 的 劝说 机 制 。 2 .1 . 2元 话 语 的 国 内研 究 现 状及 发 展 动 态 成 晓光 ( 2 0 0 8 )讨论 了 m e t a d i s c o u r s e 一 词 的译 名 问题 并 将其 译 为 “ 亚语言 ” ,李佐文 ( 2 0 0 1 )首次提 出 “ 元话语 ” 这一译 名。近 年来元 话 语这一预言现象已成 为语篇分析 和教育领域研究 的热点 。 教学方面 ,成晓光 ( 1 9 9 7 )将元话语 的研究 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将 元话语教授给母语为英语 的美 国大学生 ,结果证 明元话语 对于提 高学 生 的写作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 学术论 文研究方 面 ,马丽 萍 ( 2 0 0 7) 认为元话语在语篇意识构建 中发挥着 角色定位作用 。在元 话语理 论功能 方面 ,李佐文 ( 2 0 01 )探讨了元话语的语境构建功能。随之 ,他探讨 了 元话语的本质与元认 知之 间的 内在 关系 ,指 出前 者关 心 的是读 者 的参 与 、目的是传达交际意图。而元认 知在有效的言语 交际中发挥 了极其重 要 的作用 。文秋芳指出元话 语传递不同的元语用信息。
交往理论下的元话语研究概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年12月20日Dec.202019第39卷第12期Vol.39No.12doi:10.3969/j.issn」008—9640.2019」2.032交往理论下的元话语研究概述姜舒(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摘要:术语“元话语”是指作者与话语或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当今话语分析中被广泛使用。
过去,学者从社会交往、功能、认知和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了元话语。
近年来,有学者从语言哲学视角开展研究,但此方向的研究还不多,总的来说,目前为止,学界对元话语的研究还比较模糊,元话语的概念并不统一,尚未获得统一的分类模型。
本文将以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交往理论为视角对元话语进行分析,探究元话语与交往理论中满足有效交往的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元话语的本质。
关键词:元话语;交往理论;社会交际;功能;语用;语言哲学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12-0072-02一、元话语的概念界定及分类模式(一)元话语的概念界定术语“元话语”是指作者与话语或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当今的话语分析中被广泛使用。
毫无疑问,元话语在如今的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但学界至今对元话语这个概念的含义没有统一的定义。
1959年,哈里斯(Zellig Harris)⑴提出了“元话语”一词,提供了一种理解语言使用和引导读者进入认知话语的方法。
此后,“元话语”这一概念被威廉姆斯(Williams)、库柏(Vande Kopple)和克里斯莫尔(Crismore)进一步发展。
海兰德(Hyland)认为,元话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表明“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沟通者态度的表达”[2]<m)o 正如说话或写作就是与听众或读者产生交流的过程,我们对读者产生影响的同时得到了读者的反馈,这是一个动态的语言交际过程。
元话语分类模式回顾与探讨
祝 欢 陈 彧(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收稿日期:2013-11-21;修改稿:2013-12-181. 引言早在1959年Zelling Harris 首次提出“元话语”这个概念,到上世纪90年代元话语研究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几十年来元话语缺乏统一的定义。
较早的研究者认为元话语是“区别于基本话语,不包含命题内容的次重要的话语成分”;是“有关于话语的话语,跟主题无关”(Williams ,1981: 211);元话语是“有关基本命题信息的内容以外的话语,是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信息的一套机制”(Vande Kopple, 1985: 83)。
C r i s m o r e (1989)则将话语分为两个层面,即基本话语和元话语两个层面。
基本话语即包含命题内容,指称外部世界和客观事实的语言表达形式;元话语则指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语言本身来描述和指称言语行为本身。
Crismore 还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的具体区别:第一,内容不同,基本话语传递命题信息,元话语不介入基本命题内容;第二,目的不同,基本话语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而元话语是调控和组织话语;第三,作用方式不同,基本话语使受话者直接获取信息,而元话语则通过对话语组织和调控间接使受话者接受信息。
对于如何区分元话语和基本话语,Hyland 和Tse 还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提出元话语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元话语与话语的命题不同,二者同时出现在语篇当中,对语篇的连贯和意义都非常重要;第二,元话语指语篇中作者和读者互动的部分;第三,元话语只指话语内部关系,内部关系连接事件,外部关系涉及情景本身。
2. 元话语模式发展元话语标记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素、一个单词,大到一句话、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
对于话语是否为元话语的判断仍然有些模糊,由于元话语涉及到诸多方面,建立元话语分类模式,对其系统的归纳很有必要。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立足点不同,研究的语料和语篇、语类的区别,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模式。
元话语的分类
2 元话语的分类由于对元话语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差异,对元话语的分类也存在不同。
迄今为止,元话语已有几种不同的分类体系(参Williams ,1981 ;Lautamatti ,1978 ;Vande ,1985 ;Crismore ,1989 ;Crismore et al ,1993 ;Hyland ,1998 ,2005) 。
本研究将会主要讨论三种分法:Kopple(1985)、Crismore et al (1993)以及Hyland(2004)。
Vande Kopple(1985)基于Lautamatti和Williams对元话语的研究, 概括了7种元话语并将其分为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两大类型。
其中, 语篇元话语指的是在语篇中连接语篇各层次的主要成分, 组词成篇的词和短语。
人际元话语主要是体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词和短语, 见表1。
表1Vande Kopple的元话语分类不难看出, VandeKopple的分类存在问题, 如, 同样是“ according to ”, 既属于归属语又属于叙说词。
One problem in identifying metadiscourse is its multifunctionality, that is, the functions are not performed in isolation and one metadiscourse may achieve several purposes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rismore, Markkanen, and Steffensen (1993) in their classification try to u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metadiscourse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its primary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Crismoreetal(1993)在VandeKopple(1985)的分类基础上, 也将元话语分为两大类: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
元话语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
试析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摘要:本文采用hyland和tse对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进行了探讨。
通过列举该类摘要中出现的多种引导式元话语与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元话语在构建语篇,表达命题内容,以及建立作者与读者人际对话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元话语摘要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031 引言随着话语分析研究的深入,元话语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人们发现,有效的话语交际既要传递命题信息,也要传达语用信息。
元话语(metadiscourse)便可传达语用信息,是作者采用的组织话语,表达对命题信息和读者态度的显性语言手段。
本文拟从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元话语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剖析元话语如何帮助作者陈述研究内容,建立可信度,并通过协商与读者建立对话关系等。
2 元话语的概念及分类国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元话语的概念进行过阐释。
harris (1959)最先提出了元话语的概念,它指作者/发话人为引导读者/听众理解其文章/话语所做的努力。
vande kopple (1985)认为,元话语是基本命题内容以外的话语,引导读者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信息的一套机制。
他将话语分为篇章元话语(textual metadiscourse)和人际元话语(interpersonal metadisourse)两类。
但该种分法可能会破坏三种元功能的整体性。
而hyland和tse (2004)认为,元话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修辞和语用现象,具有多功能性。
广义的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在篇章中使用语言和修辞的方法,以及把话语组织和话语含义结合起来的方法。
他们将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元话语(interactive resources)和互动式元话语(interactional resources)两类,分别用于表示交际中的篇章和评价特征。
语篇分析视域下的元话语研究_问题与突破_冉志晗
38
“关于文本的文本” ,并把反身性指涉当前文本 作为识别元话语的主要原则, 比如“let us now 、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bove theorem ” “w e shall divide such factors in three categories as follows” Mauranen( 1993a, 等。在语篇分析中, 1993b) 、 Bcklund( 1998 ) 、 Dahl( 2004 ) 、 Schiffrin ( 1980 ) 、Telenius ( 1994 ) 以 及 ValeroGarcés ( 1996 ) 等学者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应该说, 狭 义模式对元话语的语境限制是有道理的, 但对 元话语指涉 对 象 的 理 解 存 在 局 限 性。 我 们 知 道, 语篇分析所面对的文本不是孤立静态的 , 而 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产物, 是具有社会实 践意义的语篇。 文本、 文本作者和文本读者之 间不可剥离, 共同构成语篇三要素。 因此, 对语 篇的指涉实际上是对文本、 文本作狭义模式不同, 广义模式重视元话语的 人际功能。该模式认为, 元话语不增加语篇命 但有助于读者组织、 分类、 解释、 评介命 题内容, 题内容并对其做出反应, 因此, 元话语是“关于
元话语是语篇中具有人际互动意义的反身 性语言表达的总 称, 该 术 语 最 早 于 1959 年 由 Harris 提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元话语 作为反映语篇形成过程与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 应用于语篇分析领域, 主要学者有 del ( 2006 , 2010 ) 、 del 和 M auranen ( 2010 ) , M auranen ( 1993a, 1993b, 2010 ) 、Hyland ( 1998 , 2004 , 2005 , 2010 ) 等。 由于元话语特有的模糊性、 开 、 ( del , 2006 : 21 - 放性 语境依赖性和多功能性 26 ) , 过去三十多年里, 学界对什么是元话语一 进而影响到元话语的识别与 直没有统一认识, 分类。语篇分析实践中, 先后 出 现 了 狭 义、 广 义、 人际性和反身性等元话语研究的四种模式 。 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元话语识别与分类, 四种模式对同一语篇的元话语运用存在不同的 认识, 对整个语篇的诠释也就有所不同。 因此, 如何准确识别元话语以及如何对其分类才有利 于诠释语篇的社会实践性, 值得学界进一步思 考。 目前, 国内外元话语应用研究以人际性模 式为主, 新近出现的反身性模式还很少受到关 广义和人际性三种模式在 注。本文探讨狭义、 元话语识别与分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介绍 反身性模式的识别与分类方法, 并从语篇分析 视角探讨该模式在元话语识别与分类方面的突 破, 以期为元话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互动元话语在国内政治类英语新闻中的应用
语言新探互动元话语在国内政治类英语新闻中的应用吕佩琦华南理工大学摘要:元话语是一种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或者说话人引导读者理解语篇的方法。
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次范畴,涉及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关系,对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国内政治类英文报道为材料,从模糊语、增强语和自称语这三个方面分析互动元话语在此类新闻报道的使用情况,以更好地了解国内政治类英文报道如何使用互动元话语来形成新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关键词:互动元话语;国内政治类英语新闻;互动交流一、元话语的概念元话语最早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是一种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或者说话人引导读者理解语篇的方法。
自从元话语的概念提出来后,不同学者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Williams(1982)认为元话语是“关于话语的话语”。
Mauranen(1993)认为元话语是“关于文本的文本”。
Hyland(2005)认为元话语是“语篇中用来协商互动意义的具有反身性的语言表达,帮助作者或发话人表达观点并且作为特定群体的一员与读者进行互动”,除此之外,Hyland将元话语分为交际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互动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交际元话语引导和帮助读者按照作者期待的方式理解语篇,互动元话语涉及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关系(徐赳赳2006),即作者常用一些方法提醒读者领会作者的命题信息,表达作者的态度,体现读者与作者的亲疏关系及读者的参与程度(陈曦 20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充满了各种类型的新闻。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的文体,其包含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地传递给读者。
毫无疑问,在新闻作者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元话语的使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元话语的使用,作者可以把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准确、完整、不露痕迹地传递给读者,同时,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中所蕴含的信息。
元话语的分类
2 元话语的分类由于对元话语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差异,对元话语的分类也存在不同。
迄今为止,元话语已有几种不同的分类体系(参Williams ,1981 ;Lautamatti ,1978 ;Vande ,1985 ;Crismore ,1989 ;Crismore et al ,1993 ;Hyland ,1998 ,2005) 。
本研究将会主要讨论三种分法:Kopple(1985)、Crismore et al (1993)以及Hyland(2004)。
Vande Kopple(1985)基于Lautamatti和Williams对元话语的研究, 概括了7种元话语并将其分为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两大类型。
其中, 语篇元话语指的是在语篇中连接语篇各层次的主要成分, 组词成篇的词和短语。
人际元话语主要是体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词和短语, 见表1。
表1Vande Kopple的元话语分类不难看出, VandeKopple的分类存在问题, 如, 同样是“ according to ”, 既属于归属语又属于叙说词。
One problem in identifying metadiscourse is its multifunctionality, that is, the functions are not performed in isolation and one metadiscourse may achieve several purposes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rismore, Markkanen, and Steffensen (1993) in their classification try to u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metadiscourse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its primary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Crismoreetal(1993)在VandeKopple(1985)的分类基础上, 也将元话语分为两大类: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
语境构建中的元话语功能与体现方式研究
语境构建中的元话语功能与体现方式研究摘要元话语这一术语首次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随后,各方面语言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将元话语理论与语境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将探讨元话语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构建中的功能与体现方式,以揭示元话语的性质及其本质,为生成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元话语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元话语语境构建功能体现方式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元话语这一术语首次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徐赳赳,2006:345)。
元话语这一理论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各方面语言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将元话语理论与语境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将探讨语境构建中元话语之功能及其体现方式,以揭示元话语的性质及其本质,为生成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元话语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元话语在语境构建中的功能与体现方式1994年,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将语境分为三类:1、语言语境,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属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
这三者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从而使语篇保持连贯性。
由于语境的特殊性,元话语能帮助作者/说话人对语境作出反应,同时也有助于其构建语言使用的环境。
hyland(2008)认为元话语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语境的受众、目的等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
hyland(2008)同时指出,元话语能成为我们描写话语、映射语言与语境关系的重要分析工具。
鉴于元话语与语境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将致力于探讨元话语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及其体现方式。
元话语与模糊语言中的“hedges”对比分析
元话语与模糊语言中的“hedges”对比分析李小鹏【摘要】摘要:以元话语和模糊语言理论为基础,阐述两个领域中提出的同一专有名词“hedges”之间的差异。
从概念提出的背景、定义和功能、研究范畴三个方面,以对比分析的方式阐述“hedges”在元话语和模糊语言中的差异。
元话语中“hedges”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其在语篇中如何执行作者的意图,以及与读者沟通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中“hedges”的概念源于模糊集合论,其功能分析经历语义到语用的转化过程。
这一差异直接影响了元话语和模糊语言对“hedges”的定义、功能分析和研究范畴的差异。
【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4【关键词】元话语;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功能;研究范畴1 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元话语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普遍接受元话语即“有关话语的话语”[1]的观点。
在元话语的分类研究中,虽然Vande Kopple、Crismore以及Ken Hyland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三个人均把“hedges”看作是元话语的一个重要部分[2]32-44。
与此同时,模糊语言学研究中也出现了一词,即“hedges”,汉译为模糊限制语。
随着语言研究的学科交叉越来越广泛,不同语言研究领域中出现同一词汇表达的现象会越来越多,但是两者之间的概念是否一致,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分析,厘清之间的差异,以便学科的交叉研究更加清晰深入。
2 “hedges”提出的背景1959年,Harris提出元话语(metadiscourse)这一术语,他认为元话语一般通过组织话语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话语本身的观点,常常涉及到读者的反应[3]。
元话语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一来使[7]孙咏梅,张艳斌.从“北大简介”看大学身份的话语建构[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1):66-74[8]项蕴华.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49-52[9]张瑞雪.关于北京申奥代表团陈述文本的语篇策略分析[J].文学界,2012(4):88-89[10]黄骥.伦敦奥运语篇中的权力不对称性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136-138[11]王王月.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语篇策略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24):144-145[12]纪卫宁.话语分析-批评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J].外语学刊,2008(6):76-79[13]刘立华.批评话语分析概览[J].外语学刊,2008(3):102-109[14]李会民.《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第2版)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2(1):108-112[15]赵林静.话语历史分析:视角、方法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3):87-91[16]赵林静.政治话语的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70-71[17]黄晓英,杨跃.基于网络语料库WebCorp的话语历史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2(5):31-35[18]季丽.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话语-历史”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0-122[19]魏欣欣.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J].东南学术,2010(1):162-168[20]纪卫宁.维也纳学派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J].当代外语研究,2013(3):14-17[21]Wodak R.Images in/and news in a globalised world[M]//Lassen Inger,Strunck,Jeanne.Mediating Ideology in Text and Image.Ten Critical Studies.Amsterdam:Benjamins,2006:1-16[22]潘丽萍.民间社团的社会话语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08(6):80-84(责任编辑:胡永近)人们更加关注语篇话语之外的信息,二来改变人们研究口语语料的方式,开始研究书面语。
德国学界关于元交际的讨论对元话语识别的启示
特点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交际,且有利于正在进行的交际
48
《德语人文研究》2021年第1期
过程”(Techtmeier 1990: 169)。说话人运用此类元
交际性话语行为来实现元交际,“用来说明当时他身处 其中的交际事件的各种情况,目的是保证说话人自己的
"元话语"(Metadiscourse )由美国学者Zellig Harris于1959年首次提出,用于说明作者或言者引导受 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式(Hyland 2005 : 3)。由于其重 要的人际语用功能,上世纪70年代起元话语就得到学界 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如 Schwitalla 1979; Williams 1981; Techtmeier 1984, 1990; Vande Kopple 1985; Glaser 1987; Crismore 1989; Gopferich 1994; Hyland 1998, 2005)o英美学界运用元话语这一术语,德国学界更多 称为元交际(Metakommunikation)。本文认为两者虽
(2017)分析了元话语和元语言的特征差异。在实际研
究中,由于元话语特有的模糊性、开放性、语境依赖性
和多功能性(Adel 2006: 21-26 ),在识别和界定时常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学者们也会深受困扰。由 于国内元话语研究主要基于英美相关研究,本文想另辟
性(Ebene der Intersubjektivitat)两个层面,传递意 义的交际同时要伴随元交际才可能达成。(Habermas 1971: 101-141)根据Habermas的观点,“交际的关系 层面与言语行为中的言夕卜行为(illokutiver Bestandteil)
元话语的理论研究综述
元话语的理论研究综述刘琦【摘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很多,而语言无疑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交流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的交流都会包含基本话语和元话语。
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在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语篇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重点介绍了元话语的起源、定义、功能和分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ools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but language is the most common, direct and effective one. In any form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primary discourse and meta-discourse involved in. Nowaday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scholars have paid their attention to it,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t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 definitions, func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meta-discourse, and also the prospect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元话语;语篇;定义;分类【作者】刘琦【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人类通过语言交流,共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
商务英语书面语篇的元话语人际功能探析
商务英语书面语篇的元话语人际功能探析孙明明【摘要】元话语是表达作者立场和观点的语言及语用资源。
元话语理论把语篇看作一种社会介入和互动过程,认为在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反映作者对自身的定位,目的在于表达语篇产出者、受众及语篇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话语在商务英语书面语篇中使用频率较高,这与商务英语语体特征有密切联系。
【期刊名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4【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商务英语;英语语篇;元话语;交际目的【作者】孙明明【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2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交际不但是信息、物品或服务的交换,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个性、态度和观点。
元话语(metadiscourse)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话者对语篇信息内容和受众的态度。
元话语在语篇分析、二语习得和写作修辞等研究中日显重要,许多学者对各类语篇中的元话语现象进行大量研究。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Alexander 和 Jones称之为“English for business”或“English used in business contexts”[1]。
商务英语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
商务英语书面语篇的行业特点鲜明、语言交际环境特定,类属专门用途英语(ESP)。
在特殊的语境中,商务英语具有特殊的交际目的和特定的交际模式,因此它有其固定的语篇建构模式和言语程式,即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着与一般英语不同的语言修辞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国际经济贸易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一体化。
在经贸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商务英语的重要地位将日益显现。
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商务英语书面语篇是商务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形式和体裁种类繁多,包括业务往来信函、公司年度报告、新闻发布稿、广告、公司宗旨陈述、商务合同等。
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日语元话语意义及功能分析
《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日语元话语意义及功能分析》摘要:该类元话语包括“あるいは(むしろ)”“言い換えれば”“つまり”“例えば”“とりわけ”“実際のところ”“実は” “少なくとも” “まさに”等,本文参照借鉴英语、汉语界相关元话语研究成果,从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提出日语元话语在逻辑——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扩充和投射功能,并从理论到实践分析了日语元话语,凸显日语元话意义与功能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以期实现与英语、汉语元话语研究的学术对话,.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1978.摘要:根据言语交际理论模式、语境—目的功能说、语境关联的相关理论,探讨元话语在语境中产生意义的语言观。
元话语是交际双方共同语境中共享或部分共享的语码,其在逻辑——意义构建过程具有扩充功能和投射功能,它不是单向的独立活动,而是双向的互动活动,交际或语篇中表达相互作用要素及对人力学的元话语在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日语元话语功能语言学扩充功能投射功能一、元话语意义元话语(Metadiscourse)自1959年被Harris提出后,其概念、意义、功能、分类、研究领域等成为学界的话题,各个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修辞、认知、功能、语用、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从对元话语意义阐释的多样性,可以理解元话语丰富的内涵。
关于何为元话语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元话语的形式、内容、功能、意义、修辞等方面进行了定义。
外国学者的研究中,多是从形式上或修辞上对元话语进行定义。
如Jakobson(1980)、Stubbs(1983)、Polly Szatrowski(1993)、古別府(1994)等。
随着元话语在中国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也从功能、意义等方面对元话语进行了各种讨论,如李佐文(2001),杨信彰(2007),赵刚(2010),李秀明(2011),许慧敏(2013),宁颖、杨玉晨(201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十分重要。这些手段反映了作者 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语境资源和语篇经历的认识,也 反映了通过数据、论点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恰 当的学科语言的能力。
Hyland运用所提出的模式,通过语料库分析了元话语 是如何用来促进学术写作的有效性。从Hyland的语料 库调查可以看到,英语作为外语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 文用的交际元话语比互动元话语多。模糊语和过渡语 用的最多,其次是介入标记和言据标记。博士学位论 文用的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比硕士学位多。另外, 元话语的使用还有学科上的差别。
Hyland(2019:48)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把元 话语看作作者指称语篇、作者或读者的方法, 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模式。把元话语分为两类: 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
交际元话语:过渡语、框架标记、内指标记、 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
互动元话语: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自 称语、介入标记
过渡标记包括表示添加、比较和结果的连词和状语短 语,如and, furthermore, similarly, equally, in conclusion, nevertheless;
科学语篇中,学者不仅仅是提供证据,还在讨 论结果和理论,还需要涉及某种说服,需要使 用语言来承认、构建和协商社会关系。这就需 要使用元话语。达尔文在《物种的起源》第一 章和第四章使用了890个元话语,模糊语和增 强语占了其中的83%。达尔文还通过态度标记 来表达气质。这一章的讨论说明,元话语的使 用说明了它在学术说服中的作用,能体现作者 的气质。
模糊语表示对命题持保留的观点,如might, perhaps。
增强语表达作者对命题的确信程度,如in fact, definitely。
态度标记表示作者对命题的情感态度,如agree, prefer, hopefully, remarkable。
自称语指作者在语篇中用第一人称谈及自己程度。
照Hyland(2000)的说法,元话语能帮助构 建连贯的语篇,连接语篇与语境,传递作者/ 说话人的个性、可靠性、对读者的敏感性以及 与信息的关系。因此,元话语是我们日常语言 的一个普遍特征,也是我们在各种语类中交际 的一个主要特征。
受众通常指的是对读者/听众。
说话人/作者需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受众,才 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读者数、作者与读者的熟悉程度、相互间的社 会地位、共享知识、主题知识都会影响写作。 作者需要使自己的语篇适合读者的期望和要求, 保证自己所证据,还在讨 论结果和理论,还需要涉及某种说服,需要使 用语言来承认、构建和协商社会关系。这就需 要使用元话语。达尔文在《物种的起源》第一 章和第四章使用了890个元话语,模糊语和增 强语占了其中的83%。达尔文还通过态度标记 来表达气质。这一章的讨论说明,元话语的使 用说明了它在学术说服中的作用,能体现作者 的气质。
在元话语研究中,学者大多采用功能语言学的 视角。根据Crimore等人(1993:40)的看法, 元话语不会增加命题内容,但会帮助听者或读 者组织、解释和评价信息。Halliday(1994: 70)认为人们可以对命题材料进行争论、确认、 否定、坚持,表示怀疑、后悔等等。但 Crismore(1989)的分类包括了指称信息元 话语,即Halliday的概念功能(Hyland 2019)。
元话语这个术语在作文、阅读、修辞和篇章结 构的研究中日显重要。许多学者对各类语篇中 的元话语现象进行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元 话语是方便交际、支撑观点,提高可读性、构 建与受众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学术论文写作教 学中,元话语的知识有助于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的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建立与读者的 关系。我们从学术写作中使用的元话语可见一 斑。
同一社区的成员能毫不费力地识别他们经常使用的语 篇的相似之处,并能阅读、理解和书写各种语篇。这 是因为作者根据以前阅读同类语篇的经历,预测了读 者的期望。但是,语类不同,元话语的使用是不一样 的。
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知识的构建,同时也需要征求同行 对论文中的解释和观点的认可,因此,这不仅仅涉及 认知因素,还涉及社会和情感成分。一种数据可能有 不同的解读,读者总有可能拒绝作者的解释。交际元 话语的使用反映了作者对读者的理解需要、修辞期望 和背景知识的假设。
元话语的主要理论是,交际不仅是交换信息、 商品和服务,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身份、态度 和思想。它能让我们了解作者或说话人构建立 场、与读者结盟的方式。由于元话语的重要性, 不仅涉及现实世界中的人、地点和活动,而且 还承认、构建和协商社会关系,许多学者把元 话语看作为书面语篇的一个特征,把它运用到 分析日常会话、课本、科普读物、论文、广告、 公司年度报告等。
框架标记表示语篇界限和结构,如at the same time, to summarize, I argue here, well。
内指标记指语篇的其他部分,如as noted above。言 据标记表示观点和命题内容的来源,如according to X, Z states。
语码注释语进一步说明命题意义,如namely, such as, in other words。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使用往往包括交际使用和 互动使用,即语言能表达内容并且能表达人际关系和 态度,所以语篇分析应该分析两者。Sinclair(1981) 强调语言互动的重要性,把语篇分为互动 (interactive)层和自动(autonomous)层。自动层 指的是经验通过语篇结构的组织和维持逐渐展开方式。 互动层指的是使用语言与他人协商建立与读者的关系 的方式。Sinclair(1981)将语言的表征功能视作默 认功能,认为表征功能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还帮助 参加者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