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综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与“成”
肖凌之
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
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
【2022年河南】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②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③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鲁迅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远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④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就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②家是温馨的港湾。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七”的爱意延伸,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③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曾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57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现实中,执勤交警、电力工人,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④“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石羚)(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篇1
一、选择题
1.下列没有围绕画线句论述的一句是(2分) ( )
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A.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水滴”和“绳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经常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断”的效果。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
C.“满招损,谦受益”,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
D.只要坚持不懈地下功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C.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D.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逐题解析
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逐题解析
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逐题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本文将对该年度的中考语文
真题进行逐题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考题,提高应试能力。
一、文章类型及主题
本年度中考语文试卷主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文章类型。主题涉及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题目解析
1、阅读理解题
【题目】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原文】他是一个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父母离异,生活困苦。他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问题】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他”指的是在贫困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那个人。由于原文没有给出具体的人物名称,因此无法给出
具体答案。
2、语言表达题
【题目】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写合适的句子。
【原文】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每次讨论的时候他总能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题目】有时候我觉得他的想法过于超前了,但是当他解释之后,我总会发现他的观点其实很有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境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原文可以看出,第二个句子是在第一个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说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有时候我觉得他的想法过于超前了,但是当他解释之后,我总会发现他的观点其实很有道理。
3、作文题
【题目】请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的梦想。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叙文的写作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同时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对梦想的追求和实现的过程。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3 议论文阅读
专题三议论文阅读
一、(2020·锦州)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3分)
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王飞
①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后,完成救援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分批离开武汉,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战士曾经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横幅、夹道欢迎、铁骑护送,获得高规格欢迎,实至名归。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功臣,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闪亮的英雄坐标。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②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疫期间,广大白衣天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担当、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③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我们的英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④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振奋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初中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功的秘诀
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
河南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议论文2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2
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 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 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 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作者弗罗姆,有删改)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2
文章解构 【中心论点】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论证思路】文章第①段提出“专心地做好一件事, 就能有所收益”的中心论点,第②段用研究发现的事 实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 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 努力。 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 第⑦⑧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专心地做好一件事”的好 处。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2
,我们很容易知道本文的论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考生选择 题目作为中心论点,忽略了重复出现的内容:成就、成功、有所 收益、必有所期。所以概括中心论点需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进行筛选、概括,切忌片面、不完整。 【方法指导】(1)、采用位置法判断中心论点:①、题目就是中心 论点。题目是主谓短语时,它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如果是动 宾短语时,有时是中心论点,有时不是,那就需要我们仔细辨 别它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如果是其他短语,一般不作为中 心论点。②、在文章的开头。文章的结构是横式结构,即并列 式结构,中心论点一般都在开头提出。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的写法
专题二
2023年河南语文中考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范文6篇:喊出_____的名字
202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真题
喊出的名字
题目放送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每一朵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我轻声喊着它们的名字/黄蒿、野菊、小飞蓬……/还有许多我实在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它们都是野花,装扮山野最后我轻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在天空下,在山坡上尽情开着……
(1)请以“喊出的名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小诗耐人寻味:即使不起眼的小花,也有自己的名字;即使我们是小花,也能在山坡上尽情开着……它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题回顾
2022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
2021年河南中考作文题目
校报《芳草地》举办征文活动,围绕“开始”这一话题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
(1)请以“从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4 题。(共12 分)
从古籍经典中汲取人文精神
①据报道,有媒体对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大、中山大学、西安交大等全国十几所高校的古典文学接受情况进行了调查,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仅占 27%,偶尔接触的占 60%,大学阶段的古典人文整体阅读量大大下降,可以说大学生与古典人文教育渐行渐远……
②当今社会阅读心理浮躁,人们更多的是被畅销、流行、时尚、网络书籍所吸引,那些优秀的中外文学经典尚且乏人问津,更不必说那些古籍经典了。但是,古老的作品,与现在的人们的阅读环境、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今人如要更好地阅读文化古籍,应该掌握一定的阅读层次和境界。
③大学生接受古典文学教育,对于学习古汉语、提高写作能力,有莫大的好处。从阅读审美的情感体验角度说,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原著、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虽历经数千年,仍无损其价值。
④阅读经典古籍,是与古人的对话,是汲取古人的经验和智慧,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每个
1
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需求和渴望。因此,人类一直被一些共同的难题所困扰和挑战,也积累了许多应对这些难题的共同经验和智慧。这些人类的共同经验、智慧和启示,就积淀、保留和贮存在古籍经典这些传统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形式之中。可以这样说,
古代的预言家和哲学家,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与现代最有领悟力的作家一样,都是同时代的人。如今,我们生活的问题、生命的问题、心灵的问题、精神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等等,大都可以从经典文化古籍中找到相应的解说和答案,或得到新的启示。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2022年中考语文专练(河南专用)
专题06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解析版)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议论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共10分)
以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新事物诞生时难言完美,拥抱“裂痕”,变痛点为亮点,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②所谓“裂痕”,常常体现为某种缺陷,但这样的缺陷不会是永远不变的。因发射时枪口跳动幅度大,影响射击精度,驳壳枪问世后曾长期遇冷。然而,通过平放射击,枪口跳动对精度影响小了,连发时相当于小型冲锋枪,特别适合游击战。因录音技术不成熟,早期的唱片容量只有 5 分钟,开发有声读物项目一度遭到反对。然而,面对市场需求,密纹唱片实现技术突破,使放音时间大幅延长。今天,智能手机已趋普及,有声读物产品日新月异。人们不断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踩着成功的阶梯步步上行。
③拥抱“裂痕”,意味着要敢闯敢拼,不可万事俱备再付诸行动。“中国天眼”构想提出时,重重困难令人感觉“不可能完成”。但历时 22 年,难关逐个被攻破,“大国重器”终于落地。廖俊波在福建省政和县任县委书记时说:“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靠改革优化环境,在破解难题中走特色化路子,他带领大家把县域经济从省末位变成增长速度“省十佳”,印证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事实证明,守成者没有前途,逢山开路才有希望。
④数学家陈省身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因为次次考第一需要反复训练,哪有精力思考和探索?由此看来,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这也启示人们,无“裂痕”未必好。现实中,有的人面对成果评审,放弃“有缺陷的突破”,选择“平庸的完美”;有的人罹患改革拖延症,不确保万无一失,就不敢先行先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并非否定多思,而是提醒人莫因患得患失走向思而不行。“万物皆有裂痕”,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纠结于完美主义、坐等万事俱备,只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
(不阅读立即进入试题)
【聚焦中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的考查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纵观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1.从选文的主题来看,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生成长、求知中的问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如中考选文《书与人的随想》(山西太原)、《学会做人》(福建福州)、《演奏快乐》(四川成都)、《孝心无价》(四川达州)等,这些材料着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2.选文绝大部分来自课外,也有少量的出自课内的典范的文章,
3.重视基本阅读能力,兼顾文体阅读能力。如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局部理解等,这是阅读的基本能力,还有紧密结合文体特点进行设题。
4.题型以理解性题为主,并伴有拓展性试题。
【考点搜索】
1.考查对论点的把握,如“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四川成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江苏盐城)。
2.考查对论据的理解,如“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山西太原)、“下面是几则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项?并说说理由”(四川资阳)。
3.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如“用“/”标示全文论证的结构层次”(湖北荆州)、“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辽宁沈阳)。
4.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如“试分析文章在论述“宠辱不必在乎”这层意思时的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湖南常德)、“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辽宁沈阳)。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7篇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7篇典型题
(含答案和解析)
1、阅读《坐忘》,完成下列各题。
坐忘
叶春雷
①“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与“坐驰”相对。我很欣赏这个词,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坐忘”大致相当于“用心专一”,“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②《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耐人寻味。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大约是高官的车马,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出门观望。管宁遂与华歆割席绝交。两个人一个有定力,一个太浮躁,高下分野,判若云泥。
③《庄子》里讲了许多“凝神”的故事,“佝偻承蜩”就是其中之一。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疾,但用竹竿上的蛛丝粘蝉,百发百中。当老人伸出竹竿的时候,身子就像枯树枝,稳定性绝佳,用竹竿捕蝉自然是手到擒来,万无一失。孔子向他讨教,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老人把外面的世界忘得一干二净,肯用万物来换取蝉翼,还有什么蝉捕不到?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曾引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倘若用全部的生命去做一件事,必定会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从而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第一等人,她的用心专一有例为证:居里夫人好读书,一进入书中,就忘了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她的姊妹们要干扰她,就在她的座椅周围叠加椅凳,然而,居里夫人读书入了迷,硬是纹丝不动,直到读完站起,椅凳倒塌,才发现姊妹们的恶作剧,也只是淡然一笑。
⑤用心专一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人生苦短,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惶惶然似丧家之犬,但始终坚持恢复传统“周礼”的志向,百折不回,不计衰荣。而现在一些人做事,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事值不值得去做,而是做出来对我有没有利,“利”字当头,追求短期效益,稍与自身利益相抵触,就放弃掉,没有一点定力。这就像风波中的水草,随波逐流,到头来,很可能一事无成。
202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精选3篇)
202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精选3篇)
2023年中考谈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篇1
同学们在备考20xx年中考语言科目时,必需熟识考试的试题特点,明确备考方向和重点,下面是第一我整理的20xx年中考谈论文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20xx年中考谈论文阅读原文:
科学是漂亮的
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浅显的、困难的、枯燥的。科学怎么会是漂亮的呢?不行思议!
事实是:科学不仅是漂亮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这唯恐与科学家有肯定的关系吧,或许是他们沉醉于科学美中,得意其乐,遗忘与大众共享了。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扬科学美。他曾经请了闻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旧金山高校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为宇宙的瑰奇美景倾倒,打算利用业余时间传播科学美。威廉斯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天文物理是最漂亮的。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漂亮?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漂亮?'威廉斯说得好!让我们连续下去: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
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
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致?
威廉斯为科学美所启迪,开头写科学诗。《纽约时报》于20xx年6月4日刊登了她的一组诗,下面是其中的一首:
碳是女孩之最爱/黄金的确很珍贵/但不会燃起你心中之火/也不会使火车长啸疾驰/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它来自太空的陨石/构成一切有机物质/在大气层中循环往复/钻石煤炭石油总有一天用完/能构成一切的将是碳纳米管/碳是
新中考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 ,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wenku.baidu.com
答案: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 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 ,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 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谐明善( 2009)
①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 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 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 ②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 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唯有善 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⑥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 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 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 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 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 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书更绿 ,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 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 “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 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 、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 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 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 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 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 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 (选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 ,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 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 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 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 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 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 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 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 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 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 ,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 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 、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考和总 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 、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而细致 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 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而且要及时进行、反 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 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 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 切,但其广 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 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 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 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 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 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 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 ;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 ,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 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廖 廓 ①法国牧师纳德· 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 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 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 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 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 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 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5.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举一例 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1)短句为主,简明快捷, 节奏感强。如“贵了不骄,富了不奢, 谦以对人,虚以接物”。 (2)句子多用排比。对偶等修饰手 法,增强语言的气势,如“恶言恶语, 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 我活,难见和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匠人与大师(2010)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 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 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 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 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 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 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 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 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
③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善者,善良、美好 、亲善、友好之谓也。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 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 先人们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如班固 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如欧阳修 就认为“为善最乐”,如景颐就认为“与人为善 乃公也”。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 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 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 ④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 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 、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 ,就会使明善和谐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 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 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 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 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 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 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 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 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 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 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 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 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案: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 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 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 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2.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 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 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 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 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从而把抽象的 东西说的浅显易懂. (答出一种即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案: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2分)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①强调反省的重要 ②弓I出论题(答引出论点也可) ③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 行―反省?(3分)
答案: ①自身所作所为 ②别人的经验教训 ③挫折和失败 (一点1分。共3分)
⑤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 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 。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现, 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 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 一要丰,出任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 己见。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 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 ,工作求和气。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 ,敌国不敢婴也”。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 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 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 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 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后的认识 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 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 ,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 的丰收喜悦。
1.从(1)(2)两段中可以看出作者 论述的“和谐”与“明善”的关系是 ? (2分) 答案: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只 有明善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二者 相辅相成。
2.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3分)
答案: 道理论据 大量引用名言,有力地证明 了“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 、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痒的” 。或有力证明了“和谐明善,要义在扬 ”。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 力更强,让人信服。
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 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 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 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 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 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 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 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 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 。□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 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 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
判断他的高下是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 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 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 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 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 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 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 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 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 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 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 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 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
2.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 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 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 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给人留下鲜明的 印象。(答出一种即可)
2.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 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 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 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增强 了说服力和权威性。(一处2分,共4分)
4.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有何作用。(3分)
答案:表明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 样的失误是有可能但也不确定的结果, 语言准确、严密 (结合原句2分,准确严 密1分。共3分
5.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 据的一项是[ ](2分)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答案:A(2分)
3.第(4)段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何作用 ?请为第(5)段添加一个事实论据。( 3分) 答案: 过渡作用 事例:谢言信为了一句誓言,几十年 如一日照顾亡妻的父母和弟弟,这种善 义之举令人称道。
4.谈谈你对第(8)段含义的理解。( 2分) 答案:“明善”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 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只要人人努 力,献出一点善,这个世界定会变成一 个充满和谐,和善,充满爱意的人间。
⑦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社会。讲和谐,就需要 与之为善: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 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 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 劲。要多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而对于一时难 尽如人意的地方,却要在不足中求满足,在弱点 中找亮点,从而使心态平衡,甘芳溢颊,乐观豁 达向明天。 (8)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有施舍不倦,求 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 其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