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视角下基础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述评,以期对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影响因素、测量工具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国内学者在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影响因素分析、测量方法的改进以及提升策略的探索等。
我们也将关注这些研究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述评,我们期望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为推动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二、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测量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体验。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Die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定义上,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的主观评价和内心体验。
它不仅关注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意度,还包括他们在心理、社会、精神层面的感受。
具体来说,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而情感平衡则是指个体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测量上,主观幸福感的评估通常依赖于问卷调查法。
其中,最常用的量表是Diener等人开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简称SWLS)。
该量表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评估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
还有一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情感平衡,如《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简称PANAS)。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幸福课堂研究
基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幸福课堂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课堂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幸福教育,就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
我们立足课堂进行研究,挖掘幸福课堂主要特征、探索幸福课堂教学策略、积极构建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是幸福,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
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讲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幸福,幸福感的缺失使他们的心灵面临着真正的迷失。
不是学生不懂幸福,而是很难在课堂上获得幸福。
我们认为,不论多么新颖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来说,都要通过课堂来操作、实践,再好的课题设计、改革设想,一旦脱离了教学这个中心,都是空谈。
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教师能否创建愉快、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直接影响到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因此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接受训导和告诫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个性和思维的花朵赖以扎根的土壤;课堂不是知识灌输的“车间”,应当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砥砺思想的智慧竞技场;课堂不是学生接受精神煎熬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体验幸福和快乐的天堂……素质教育课堂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平台,它不仅给教师提供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提供释放激情的场所。
如何把幸福理念贯穿于素质教育课堂,将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感受快乐、完善自我、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培养才能形成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
建立幸福与课堂的实质性联系,既是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须,也是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理性所在。
三、课题研究目标1、挖掘幸福课堂主要特征。
2、探索幸福课堂教学策略。
3、构建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国外综述论文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国外综述论文引言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使得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许多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综述国外学者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成果。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定义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满意程度和主观幸福感受。
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情感状态、自我效能感等多个方面。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1.工作环境和组织支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得到组织的支持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例如,提供良好的课堂设施和教学资源,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给予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等。
2.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增加职业满意度。
3.教师与同事和家庭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与家庭的和谐关系对教师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具有缓解作用。
4.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增加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5.激励和奖励机制:合理的薪酬待遇和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国外研究成果研究一:美国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美国研究学者通过对美国教师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学生表现、教学资源、工作支持和教师关系密切相关。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教学经验)也对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
研究二:芬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创新策略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教师职业幸福感也较高。
教师幸福指数模型的构建——以衡阳市教师为例
教师幸福指数模型的构建——以衡阳市教师为例在当今社会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他们承担着教育事业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建立教师幸福指数模型,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幸福指数模型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幸福指数模型是用于衡量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一种指标体系。
它从社会支持、工作认同、成就感、个人情感、健康状况等方面来评估教师的幸福感,以协助教育管理部门了解教师的情况,维护教师的权益,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师幸福指数模型的构成要素1.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资源对个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评估教师的社会支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个人社交网络、任职单位的关注、所在地区的福利政策、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程度等。
2. 工作认同工作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肯定、支持,对自己的职业和职业发展有充分的信心和愿望。
评估教师的工作认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职业发展机会、工作激励措施、职业道德及职业声誉等。
3. 成就感成就感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取得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满足感。
评估教师的成就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生学习成绩、自身教学水平提高、个人业绩得到认可等。
4. 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体在以往以及当前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回报。
评估教师的个人情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家庭生活状态、情感关系的满足度、自身心理状态等。
5.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指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
评估教师的健康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日常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日常工作状态等。
三、教师幸福指数模型的应用方法1. 量化评估量化评估是指将各个构成要素的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教师幸福指数。
该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可以覆盖范围广,数据精准,但存在数据虚假、个别样本影响的问题;个人访谈可以获得深入了解和充分反应,但数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不够;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得海量的数据,但对于一些定性的变量和细节上的问题,无法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原创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原创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引言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和快乐程度,与其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还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自身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1. 概述国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者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来探索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2. 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环境:课堂氛围、学生家庭背景、学校支持等因素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职业认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与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自我效能感: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和信心程度会影响其职业幸福感。
•工作压力: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对其职业幸福感产生影响。
3. 研究结论国内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的个体特征、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有着密切联系。
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是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个体特征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三、国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1. 概述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较早,成果较为丰富。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2. 影响因素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的个人特征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支持与认同:学校和社区对教师的支持和认同程度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自我成长和发展:教师追求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动力对其职业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工作控制感: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控制程度与职业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论文:教师流动政策文献综述
教师流动政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教师流动政策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的梳理,首先界定相关概念,然后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政策文本的缺陷、教师交流政策的制约因素、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的策略四方面展开,概括了国内研究现状。
最后指出国内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教师流动;教师流动政策;文献分析一、概念界定(一)教师流动本文的教师流动是建立在强制性基础上的教师性流动,主要指中小学教育系统内教师的校际间流动,即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特别是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交替轮换流动。
其着眼点主要是力图解决目前教师单向上位流动及校际师资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二)教师流动政策本文中,教师流动政策实质上是指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的规制,是基于维系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基础上的公共契约,是指政府以政策、法规等文件设定的为规划教师有序、合理流动的一系列的规范规则体系。
它包括国家、政府在教师流动过程中的政策规划和引导,教师流动过程中如何布局,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一)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总结各家之言,教师流动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1.相关利益主体目标不一致,交流政策的执行遭遇梗阻首先,县教育局迫于上级行政命令,在推行城乡教师交流政策时走形式主义,存在实践操作乏力、后续监督无力等现象。
然后,部分支教学校对一些政策规定敷衍交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部分学校可能将不合格或是无编制、落聘的教师派往交流学校,把选派交流教师当作“扔包袱”的机会。
其次,部分支教教师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使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岗不敬业、支教不支招、优越不优势等现象,给农村学校及教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学校、教师、家长形成的人际关系网阻碍教师流动政策的执行。
2.教师交流的形式化倾向,后续监督评价体制乏力各个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在评估城乡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情况时,常常以是否制定了相应的下位政策、有多少教师参与了交流、交流时间的长短等表面现象作为考核标准,而对地方政府专项经费的落实情况、农村薄弱学校的实际需求、城乡交流的实际效益等实质性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并缺少具体的评估办法,还没有形成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保障机制,难以避免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政策形式化倾向。
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述评
的结论则是女教师比男教师幸福。 女教师能更多地从学生 交往、 领导管理、 社会支持、 职业认同等各方面获得幸福
5. 主 观 幸 福 感 指 数 量 表 。 量 表 包 括 两 个 部 分 , 总 体 情
感 。 〔23〕 在 目 标 价 值 、 知 足 充 裕 、 人 际 适 应 、 心 态 平 衡 等
由Diener等人 (1985) 编制, 包括5个项目: 生活接近 理想、
三、 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生活状况、 生活满意、 得到重要的东西、 肯定人生道路。
情感平衡量表由Bradburn等人 (1969) 编制 , 测量积极情感 和消极情感, 两者的平均数之差即为情感平衡分。 〔8〕
(一)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幸福的影响 1. 性 别 。 一 些 研 究 (杨 宏 飞 , 2002; 肖 杰 , 2004; 曾
国内研究者自编的量表较为关注教师职业的特点, 从
娟 , 2005) 表 明 , 小 学 教 师 总 体 幸 福 感 在 学 历 上 无 显 著 差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职业认同、 从业动机)、 职业交往 (学
异, 但有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 〔33〕
生交往、 同事交往、 领导关系、 家长交往)、 专业成长 (教
有 研 究 表 明 教 龄 与 教 师 幸 福 感 之 间 存 在 U型 关 系 。〔30〕〔31〕
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 改编成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调查问卷和高中教 师调查问卷 。 另外 还 有 谢 鞅 (2006) 、 〔18〕 李 郭 保 (2007) 、 〔19〕 胡 小 丽 (2007) 、 〔20〕 张 陆 (2007)、〔21〕 姜艳 (2008) 〔22〕 等编制的各种量表。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引言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
然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工作的压力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个途径。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1.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管理层应该创造一个积极、支持和尊重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育资源。
此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2. 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积极的教学氛围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校管理层应该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和教具,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从而增强自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同时,学校管理层应该支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4. 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学校管理层应该合理评估教师的工作贡献,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此外,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晋升机会和奖励机制,激励他们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5. 建立支持和辅导体系支持和辅导体系对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管理层应该建立健全的支持和辅导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解决职业困惑的机会,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和交流活动,提供职业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结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建立支持和辅导体系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个重要途径。
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引言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
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和价值,以及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
教师职业满意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测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内研究者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量化。
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机会、工作压力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们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感到满足,也会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教师教育与培训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教师教育与培训被认为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国内的研究表明,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师幸福感。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教师培训中注重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工作负荷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教师工作负荷是很多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国内的研究显示,教师工作负荷与教师的幸福感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教师的工作负荷过重会导致教师职业压力增加,从而降低教师的幸福感。
因此,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提高其工作效率。
国外研究现状除了国内的研究之外,国外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对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职业认同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对教师职业认同与幸福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影响其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感到满意时,其幸福感也相对较高。
人工智能反馈: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人工智能反馈: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技术领域之一。
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进展。
尽管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文献述评表明,人工智能反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现有的人工智能反馈方法往往过于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推广。
现有的人工智能反馈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和不确定性信息时表现不佳,这使得它们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现有的人工智能反馈方法在跨领域、跨任务和跨模态的应用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人工智能反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者需要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反馈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现有的反馈方法。
研究者还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反馈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和挑战,以期开发出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的反馈系统。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进步。
从20世纪50年代的诞生,到21世纪初的崛起,再到如今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不断成熟,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隐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作者:郑孝玲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年第12期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它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
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日趋活跃,论著颇丰,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一.我国当代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进程20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高扬生命价值的旗号,开启教师幸福研究的广阔领域。
本世纪初,檀传宝、刘次林等学者相继出版《教师伦理专题》、《幸福教育论》,文中均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教师幸福,从此,关于教师幸福的研究开始朝着专门化的学科方向发展。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是由个体体验、界定的一种心理状态,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概念是美国学者Diener于1984年提出的: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据《中国教育报》(2005)调查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压力比较大,34.6%的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29%的教师认为比较严重,30%的教师工作严重倦怠,38.5%教师心理状况不太好。
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如果有机会,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
教师心理令人堪忧的现实状况,呼唤相关理论的成长。
笔者以“教师职业幸福感”为题名在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1979-2009年的文章,搜到了105篇相关文章,再通过滚雪球的文献查阅方法,共搜到了108篇,经过仔细阅读,确定了93篇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章,其中期刊杂志论文69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4篇。
最早的一篇为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束从敏的优秀硕士论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述评
幸福感(Well-being )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当没有不良刺激烦扰,也没有重压侵袭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幸福感,会对工作甚至命运有一种掌控的感觉[1]。
教师幸福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能否体验到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及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3]。
因此,教师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幸福、程度怎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还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及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8年1月20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调查显示,部分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较大,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内容综述(一)内涵研究关于幸福感的含义,学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其一以Diener 等为代表,认为幸福感是以主观论或快乐论为基础,逐渐发展形成的主观幸福感;其二以Ryan ,Deei ,Ryff ,Wa 原temran 为代表,认为幸福感是由实现论演化过来的心理幸福感。
显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分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他们都从各自的研究取向出发,建立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同时,在研究路径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后者在前者快乐体验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潜能的实现,认为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如积极的自尊、不同的生活空间及与他人的友好关系等是人心理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
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学生和老师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一、前言“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种取向:一是主观幸福感(SWB, Subjective well-being),一是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ical well-being)[1]。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综合性心理指标,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心理幸福感是对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和潜能的实现程度的评价。
国外幸福感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经过40 余年的发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对象日益广泛、研究成果非常丰硕。
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成果中论文上万篇,专著近百本[2]。
他们在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幸福感稳定论( StabilityTheory)、定值理论(set- point theory)、动态平衡理论、认知比较论( Cognition and Judgment Theory)、应对方式论(CopingStyle Theory)、文化差异论(Cross Culture Theory)以及其他理论。
我国开展幸福感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晚了国外20 余年,但是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多成果。
二、主体在现有的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中,从研究内容看,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相当全面,涉及的内容有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人际幸福感等以及这些幸福感与各种要素的互相影响程度。
在人群涉及面上也是相当广泛,学生、医生、老年人、军人、少数民族等都包括在其中。
从研究的学科角度分析,现有研究更多的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角度出发的,管理学、社会生态学角、运动人体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也有涉及;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影响不同研究对象的幸福感的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可一概而论。
在每一个研究对象的背后,研究者考虑的更多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特质。
(一)学生学生主要包括儿童、中学生、大学生、医护专业学生等。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如下: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
在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高中教师是幸福感较高的职业之一。
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出,高中教师的平均职业幸福感比同等职位的其他人高30%。
在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高中教师是最具满足感和最具有成就感的职业之一。
在国内,虽然也有一些研究关注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相比国外,研究还比较有限。
一些研究表明,高中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往往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高中教师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尤其是在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
2.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内容和意义:高中教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带来幸福感。
(2) 工作环境和氛围:高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能够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职业幸福感。
(3) 同事和领导关系:高中教师的同事和领导关系也是影响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同事和领导关系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4) 自我发展和成长机会:高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发展和成长,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职业幸福感。
3.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该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
最后,教师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压力,提高职业幸福感。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职业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感到愉悦、满足和有成就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
在教育领域,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任务。
然而,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国内外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一、国内外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国内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和职业前景等方面,而职业幸福感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例如,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心的肖艳辉等人研究发现,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受学生评价、同事支持、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教育研究院的杨宏辉等人则认为,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教育教学成果密切相关。
2. 国外研究国外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与国内研究类似,国外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也主要关注教师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和职业前景等方面。
例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受到学生成就、同事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影响。
国外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还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满足感等方面。
例如,英国教育心理学家莫里斯等人研究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是影响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国外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还涉及到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二、原因和启示1. 原因(1)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教育者向教育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转变。
这种角色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学生评价的影响学生评价是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流动性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流动性研究在社会学领域,教育与社会流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而社会流动性则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升迁或降低。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探讨教育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机会均等的社会制度,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个体的人力资本,为其未来的社会定位提供基础。
然而,教育本身存在着相关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会对个体的社会流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多的机会。
富裕家庭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如优质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课外活动。
相比之下,贫困家庭往往无法提供同样的机会,这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平等。
因此,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个体的教育水平和流动性。
第二,教育制度的性质对社会流动性有重要影响。
某些教育制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强调竞争和晋升;而另一些制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例如,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追求平等和机会公平,更加强调综合素质的评价,而非仅仅以分数来衡量。
这样的制度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减少社会流动性的障碍。
第三,教育的内容和质量对个体的社会流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教育系统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
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其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社会流动性。
相反,贫困地区或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学生的学习机会有限,这势必会对其未来的社会地位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同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不同,这直接影响了个体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在某些社会中,教育被视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
相比之下,其他社会则更加重视社会技能、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外研究
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国外研究引言教师职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满意度,也对学生和教育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这些国外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数据。
研究对象一般为教师群体,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
调查问卷通常包括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工作满意度、职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者还会考察一些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关的因素,如工作环境、工作支持、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
研究结果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状况大多数研究发现,教师整体上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幸福感。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超过60%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另一项研究则指出,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体验到的正面情绪和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1.工作环境:研究表明,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教师能够在积极和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他们更可能体验到较高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2.工作支持:研究发现,接受来自学校和同事的工作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3.工资待遇:尽管金钱并非决定幸福感的唯一因素,但工资待遇仍然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于工资较低的教师,工资较高的教师往往更有可能感受到满足感。
4.职业发展: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也是一项重要关注点。
研究发现,教师对于教育机构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的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密切相关。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这些研究还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某些国家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更高,教师普遍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较为满意。
而在另一些国家中,教师可能面临着职业发展受限、收入不高等问题,导致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较低。
结论通过国外的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济 论 坛
Ec no c F r m o mi o u
0c .2 1 t 01
总第 4 5 9期
第 l 期 0
Gc . 9 No 1 n4 5 .0
幸 指 视 下 础 育 师 理 动 究 福 数 角 基 教 教 合 流 研 文 评与 究 望 献述 研 展
【 作者简介 】曹兆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
生 ,研 究方向 :劳动经济 学、教 育经济学等 ;李 勇,周 口师 范学院讲 师 ,硕士 ,研 究方 向:教 育哲学、市
场 经 济 与教 育改 革 。
教育 是关系到 民族兴衰 的大事 ,基础教育 则
大致包括流动特点 、原因 、影响因素及 对策等几 个方 面。一般认为 ,当前我 国农 村教师流动特点 主要有 :从贫穷偏远落后 的农村 地区流向城 市及 从西部流 向沿海先进发达地区 ;从教育 系统向其
他 社 会 子 系统 流 动 。 此 外 ,还 表 现 为 有 害 流 动 、
前 ,能否创 造条件让农村 中小学校吸引 、培养 和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曹兆文 李 勇
【 摘
要 】已有文献表 明,当前我 国农村基 础教 育教 师严重流失 ,极不利 于教 育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降低
了教育 资源的使 用效 率。为此 ,需要从 多方面加 以治理 ,促 进教育 资源的合理 流动 ,以优化 师资的配置 。
但 是 ,由于现有研 究缺乏统摄视 角 ,其结论缺乏一致 性 ,可靠性差 。为此 ,基 于教师幸福指数 的教 师流动
三 、有 关 幸 福 指 数 的 研 究
受 到教 师个 体个 性特 征 及发 展状 况 的影 响 ,等
等。
根据农 村教师流动决策 的影响 因素 ,学者们 提 出的对策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教师 的 物质待遇 ,主要包括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调 整基 础 教育 地 区布局 ,提 高教 育 资源 的使 用 效 率 ,加 快 农 村 基 础 教 育设 施 建 设 ,改 善 农 村 基 础 教育 的办学条件 ,完善相关配套 政策措施 ;二是 完善学校 内部管理制度 ,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机 制研 究 , 为我 们 提 供 了一 个 全 新 的 研 究 视 角。
【 键 词 】 础教 育 ; 师流动 ;幸福指数 关 基 教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般资助项 目,项目编号CF92 ;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J004
一
般 资助项 目,项 目编号 :T R2 0 — 2 的阶段成果 。 E _ 9 08 0
影 响到 教 师 流 动 。此 外 ,教 师 流 动行 为 的 实 施 也
制 ,则不但可以使教 师流动 的各种政策 主张统摄 于这个新 的视角之下 ,而且使教师在 流动中幸福 度得到提升 。可见 ,基于教师幸福 指数的教师流 动 新 机 制 的研 究 ,是 一 种很 好 的研 究视 角 创 新 。
完善 。
的又一重要 影响 因素 ;社 会文化风俗 、学校 的管
理 、人 际关 系等 ,也影响教师对工作 的认 同 ,进 而影响教师 流动 的个 人决策 。从 经济学 角度看 , 教师个体作 为理性人 ,追求 自身效用最 大化是其
必 然 的选 择 ,由此 ,根 据 拉 维 斯 坦 的推 力 拉 力 人
数 更 全 面 地 反 映 了 影 响 教 师 流 动 决 策 的 各 种 因
素。因此 ,如果构建一种教师流动新机制 ,促进 教师合 理流动 ,并使其在流动 中提高幸福度 ,即
从 增 进 教 师 幸 福 度 的 角 度 来 构 建 教 师 流 动 新 机
口迁移理论 ,又可得 出一 系列有价值 的结论 ;从 教育社会学等角度研究 分析 ,国家职 能变迁 ,也
是 整 个 教 育 大 厦 的 基 石 。我 国是 农 业 人 口大 国 ,
一
、
关 于教 师 流 动 现 状 及 对 策 的 已有 研 究
目前 我 国 学 术 界 关 于 农 村 教 师 流 动 的研 究 ,
农 村基 础教育更关系到 国民整体素质 的提 高 ,关
系到社会 主义新农 村建设 的开展 。因此 ,农 村教 师 流 动 问题 ,正受 到社会 各 界 的广 泛关 注 。当
一
消极流 动 、被迫 流 动等 。这 种不 合理 的流动 现 状 ,造成我 国农村特别是偏 远落后农村 学校的师 资长期处于极度缺乏的状 态。 由此 ,我 国教 育公 平 以及 基 础 教 育 均 衡 发展 受 到 了严 重 的损 害 。有 调查表明 ,当前 ,在大学 毕业生就业难 、城市 中 小 学师 资 中硕 士学位 拥有 者 也越 来越 多 的情 况 下 ,被调查的农村学校 ,中专及 以下学 历的却 占
4 .7 , 为 教 师 队伍 的绝 大 部 分 ,而 本 科 及 以 49 %
上 学 历 的 教 师 则 仅 占2 . % ,专 科 学 历 的 占 05 4
3 4 4. 8% 。
一
般认为 ,教师选择 流动 的主要原 因在 于追
求更好的物质待遇 ,如工资 、住 房以及社会公共
福利等 。教师职业发展前 景 ,是继物质 待遇之后
留住更 多的优秀人才执教 ,使其在流动 中优 化教 师结构 、稳 定师资队伍 ,已成为推进农村义 务教 育发展 以及 实现教 育公平 的重要课题 。但是 ,尽 管 国家 出台了一 系列政 策 ,农 村教师 的合理 流动 问题始终未 能得 到有效解决 ,事实上 , 目前农村 基础教育师资 流动 与合理 配置问题 已经成为最棘 手 的 问题 之一 。 因此 ,就教 育流 动 机制进 行研 究 ,以找到行之有效 的 、能够促 进农村教师合理 流 动 以及农 村基础 教育 可持续发展 的政 策措施 ,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本文拟对 教师流动 的现有研究做 一述评 ,并 在此基础上指 出现有研究 的不足 ,就 未来研究做 初步构想 。本文可 以为教师流动 相关研究提供 文献参考和新 的研究视角 ,推 动相关 领域 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