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探讨_曾健生

合集下载

中高职“3+2”分段课程衔接: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3+2”分段课程衔接: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3+2”分段课程衔接:现状问题与对策中高职教育的“3+2”分段课程衔接是指在高中阶段学习三年,然后在高职阶段学习两年,最终获得中职和高职双证书。

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课程衔接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高职教育的“3+2”分段课程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存在问题。

由于教育阶段的不同,高中阶段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高职阶段的课程则更加偏向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往往出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与高职阶段的学习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可以加强中高职教育的协同性,建立起高中和高职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高职学校可以派教师到高中进行讲座、辅导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高职的实践技能要求;高中学校也可以向高职学校了解实践技能的培养标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安排高中阶段的课程。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及早引导学生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早日适应高职阶段的教学方式。

高职阶段的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中高职教育的“3+2”分段课程衔接在教学评估和考试制度的衔接上存在问题。

高中阶段的教学评估和考试制度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高职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高职阶段往往不能顺利通过考核,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就业前景。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置特殊的教学评估和考试制度,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可以增加实践技能考试的比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验训练,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和就业要求。

中高职教育的“3+2”分段课程衔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考试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初探

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初探

育 投 资 ,使 更 多 的 人 有 能 力有 机 会 接 受 高 等教 育 。但
教 育 部 针 对 我 闰 的高 等 职业 教 育 与 社会 岗 位 需 求 配 不 良 的弊 端 ,在  ̄0 3 20 2 0 - 0 7年 教 育 振 兴 行 动 计 划》 中 明确 提 了 以就 业 为 导 向 ,推 动 职业 教 育 的 改
的 唯一 途径 。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发 展 高等 职业 教 育 ,不 能 简 单 地 用 眼前 的就 业 率 作 为导 向 ,而 应 以促 进 就 业 作 为 整 个 高 等职 业 教育 发 展 的关 键 ,运用 就业 导 向这 一 主线 ,
连 接 政 府 、行 业 、企 业 、学 校 和 社 会 相 关 方 面 , 贯 穿
在 现 实 当 中 ,对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理 解 不 当 造 成 了
为导 向发 展 高等 职 业 教 育 既 可 以满 足 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的 需 要 , 也 可 以 满 足 人 民 群 众 的 根 本 需 求 。 因 为
就业 不 仅 能 为 罔家 带 来 经 济 的增 长 ,也 能 为 高 职 院校
包 括 技 术 要 领 掌 握 的 熟 练 程 度 和 一 定 的 经 验 积 累 以 及
数 以亿 计 的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的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和 高 素 质 劳动 者 。课 程 体 系 的建 构 也 应坚 持 以 就业 为 导 向 。
这 一 职 教 育 发 展 方 向 的 提 出 并 非 空 中 楼 阁 , 而 是 有
其 深 刻 的理 论依 据 。 “ 以就 为 导 向发 展 职业 教 育 是 获 取 人 力 资 本 投

重庆市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情况调查分析

重庆市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情况调查分析

重庆 市 两 年 制 高职 课 程体 系 与教 学 内容情 况 调 查 分 析
张振平
( 重庆 交通大学 , 重庆 4 07 ) 00 4 摘 要: 调查表 明, 目前 两年制高职教 育课 程体 系和 教学 内容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 : 课程体 系未摆脱 学科型模式
的影响 , 学内容 实用性差 。建议 以培养技 术应 用能 力和提 高职 业素质为主 线设计课 程 结构 , 学历证 书的 教 将 教 学内容和职 业资格证 书的培训 内容相互 沟通 来确定教 学内容 。
职业教育的决定>, 大力 实施 “ 教 兴渝 ” “ 才强 市 ” 科 、人 战 基本满 足上 岗需要 的 占 6 . 1 , 为 不能 满 足上 岗需要 10% 认 略, 使重庆市 高等 职业教 育得到 快速发展 , 20 到 0 8年底 已 的 占 1.9 。说 明调查对象 对两年 制 高职教育课程 体系 62%

号 :6 7 1 ) 果之 一 。 02 13 成
作者简介 : 张振平 (9 3一) 男, 江杭 州人 , 15 , 浙 重庆交通大 学副教授 , 主要从 事高等教育管理研 究。
l6 1
重 庆 交通 大 学学报 ( 社科版 )
第 9卷
形成 了新 的课程 体系 …( ’重 庆城市 管理 学 院根 据 M ; 类人 员的调 查对 象 分别 为 2 . 0% 、4 柏 % 、8 9 32 3. 2 . 2% 、 合 ,
表 1 对课 程体 系和 教学 内容 改革 效果的评 价
选 项
百 分 比
完 全 满 足
基 本 满 足
不 能 满足
上 岗需要
1.9 94
上 岗需要
6.1 1O

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背景、要点及对策

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背景、要点及对策

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背景、要点及对策摘要:基于学制改革、就业导向办学理念的冲击、培养目标复合化以及生源素质下降等背景,二年制高职课程必须进行深入变革。

变革中要处理好技能针对性与岗位适应性、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三对关系,同时以实践课程架构理论课程、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变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课程的选择权。

关键词: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整合;教师参与一、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的背景透视(一)学制改革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首先面临的是课程问题。

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如何在两年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是关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在某些专业配合二年制学制的试点开始了新课程的研发工作,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将开始。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冲击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贴近社会的现实需求。

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手段与中介,学生的培养规格、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课程决定的。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课程随时反映工作实践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就业取向进行课程设置。

(三)培养目标复合化1999年底,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被明确界定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004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7部委联席会议上,把高职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高技能人才。

这两类人才在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等方面是有差别的,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转型或兼顾两类培养目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生源素质下降生源素质下降,使教育教学面临极大挑战。

提高教学效能,给每个学生以发展、成功的可能与机会,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须直面的重要命题。

二、课程变革的要点在于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技能针对性与岗位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调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

|人才培养PERSONNEL TRAINING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龙岩技师学院为例文 / 陈建生 张锦潮■摘 要:专业建设对建设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岩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探索实践为例,从加强党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提升专业发展关键能力、强化专业产教融合机制建设、提高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增强专业建设活力等5个方面,对贯彻新发展理念,赋予专业建设新动能,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速度和水平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近年来,龙岩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职业学校赋予专业新动能,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探索方向。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专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党对专业建设的领导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学院把各系党支部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专业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

每个党支部设专职书记,强化党支部对系的领导,落实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责任,学院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率超过90%,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建设。

二是党支部的建设与思想教育相融合。

在各系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学院交通工程系建立了“卓越班”,2023年12月下 | 33OCCUPATION|职业进行技能提升,由系党员每周为“卓越班”学生上新思想教育课,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
目研究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教高司函[2005]202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5.10.10
【实施日期】2005.10.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5]202号)
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有关单位:
为了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两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我司决定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管理机制、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项目安排见附件一)。

项目的开展应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解
1 / 1。

重庆市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重庆市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重庆市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张振平
【期刊名称】《重庆高教》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难
点问题。

重庆市实施两年制高职教育后,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施。

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张振平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试论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张大然
2.两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J], 唐正清
3.教学内容创新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范例——广州电大两年制高职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专业设计与实践 [J], 黄安心
4.重庆市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J], 张振平;李晓梅
5.重庆市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和对策 [J], 张振平;李晓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两年制的课程开发

高职两年制的课程开发

高职两年制的课程开发
陈家颐
【期刊名称】《职教通讯》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周济同志在全国第三次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千百万高技能性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由三年逐步过渡到两年。

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制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导向和机制问题。

”我校从2002年起开始试办高职两年制专业,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高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陈家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职业大学,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两年制"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方法的探索 [J], 贺小凤
2.法国两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职业性特点与启示 [J], 李兵;彭东海
3.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高职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证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J], 董则荣;梁西陈
4.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及其对我国两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J], 余乐
5.法国两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职业性特点与启示 [J], 李兵;彭东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高职学制改革谈教育体系的完善

从高职学制改革谈教育体系的完善

从高职学制改革谈教育体系的完善摘要:高职学制逐步从三年改为二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三改二”的主要方向,以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为重点。

针对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对教育体系的部分结构、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推动高职学制改革,促进教育体系趋于更加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制改革;教育体系;完善《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

当前,高职学制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等共同关注、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是教育部高职学制“三改二”试点学校之一,本着边思考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正在全方位开展学制改革的相关工作,力求形成高职学制“三改二”的思路和实践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制的改革,有可能造成二年制高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与中职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的重叠,产生新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经过系统思考,笔者认为,应该明确“三改二”的方向,借鉴五年一贯制高职的成功办学经验,以发展中职后二年制高职为重点,逐步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

笔者从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环节的困难、发展二年制高职的主要方向、高职学制“三改二”后教育体系的构想等方面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按照教育部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到大众化教育,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来看,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低重心是必要的。

二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应当从技术型调整为技能型。

人才培养目标有两个内容: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技能)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两年制高职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学制改为两年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应对的保障措施,诸如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定位,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等等。

关键词:两年制;高职;重要意义;保障措施两年制高职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

”可见.两年制高职诞生的出发点是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缓解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供求矛盾。

那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制改为两年的意义是什么,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对此谈一点浅见。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学制改为二年的重要意义(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学制改为二年是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我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2.2万人,在校生1108.6万人。

截至2003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90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已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职业院校。

此外,还有612所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在校生已达479万人,年招生数达200万人,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2.3%。

《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规定了2010年目标: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3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0%左右。

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300万人左右,按普通高等教育占60%的比例计算,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可达到1380万人.比 2003年在校生1108.6万人增加271万人。

按本专科1:1的比例。

专科需要增加130多万人。

而增加130多万人,需要一次性建筑投资近400亿元。

高职高专院校多为地方政府(或行业)管理,让地方政府(或行业)拿出400亿元建设高职高专院校,困难可想而知。

按照岗位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按照岗位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按照岗位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
革的思考
贺辉
【期刊名称】《《职业》》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否,是职业教育效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目标决定了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具有目标的"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

也决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应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

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的课程体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按照岗位要求建立的课程体系。

【总页数】1页(P33)
【作者】贺辉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关于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J], 关玉升
2.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J], 詹应聪;丁力
3.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J], 詹应聪;丁力
4.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J], 王喜梅
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J], 杨家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年制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二年制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二年制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程秋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二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有可能成为今后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整合原因、整合原则、整合方案及实施.
【总页数】2页(P154-155)
【作者】程秋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8.5
【相关文献】
1.高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证券投资基金》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J], 熊小雅;
2.高职二年制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 任越美
3.基于不同生源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以《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为例 [J], 曹文元
4.对二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J], 张胜民
5.对二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J], 张胜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陈春梅
【期刊名称】《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年(卷),期】2004(003)004
【摘要】"由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这是高职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探索.经过实践探求证明,推行此项改革必须做到:要明确学制改革需结合专业的特点,不宜整齐划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善于总结,继续探索,不能半途而废.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陈春梅
【作者单位】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东,广州,5114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21
【相关文献】
1.对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J], 徐元俊
2.对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J], 翟轰
3.关于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J], 孟祥林
4.试析高职教育的学制改革--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J], 徐秀香
5.关于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思考 [J], 刘宝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曾健生 刘发生摘 要:高职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还处于改革和探索时期,但仍试行了3年了,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偏差,阐述了两年制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则,并提出了两年制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两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7)8-198-02作 者:曾健生,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刘发生,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江西,南昌,330013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2月2日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讲话中批出:要坚决把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逐步过渡为二年。

此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学制改革的探索时期。

而学制改革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如何在缩短一年学制的情况下,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降低。

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二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系统性偏差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

这里最主要的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的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存在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客观地说对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本科的不同已经有所共识,我国也多次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但职业教育与国情有相当紧密的关系,使全面引进国外经验的试图难于推广,大量的实际教学改革仍限于宏观和局部,没能全面地提出符合国情特点的课程模式和培养方案,更没有系统总结课程开发方法。

这就造成学校中大量实际实施的课程仍然靠向四年制本科,不能摆脱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影响,科目课程更未脱离按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束缚,教学方法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也是跟着本科走,没有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专科层面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弱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由于过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仍靠向本科,造成实际培养效果与本科趋同,毕业生与本科生在相同就业领域竞争,其劣势则不言自明。

而应由高职培养的市场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由于课程设计和实施效果与需要的差距,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难满足雇主的需要,其结果是在这一领域 有需求没人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而导致这一偏差的重要原因是课程模式的陈旧,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及其开发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二、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一)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其课程设计方法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

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中的职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它们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从业需要的全部能力。

这套方法不仅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而且涉及了作为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行业分析;在课程开发中不仅涉及专业课程开发,而且涉及了单元课程(科目课程)开发。

(二)面向行业设置专业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足是与就业时的职业要求有较大差距,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

因此对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应面向实际应用设置,对于这一宏观战略原则的实施,而我们提出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应坚持三个观点、三个层次的专业设置实施原则。

第一个观点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应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规类,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并发挥重要作用;第二个观点是教育部应颁布国家层面的指导性专业目录,但不应向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给出专业主干课程,而应代之为给出行业分析的结果;第三个观点是专业学制由职业需求决定,二年制课程应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

三个层次为国家、地区和学校,他们应承担不同的课程设置责任,并共同构成课程设置整体框架。

(三)设定培养目标的原则两年制高职的课程设置要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目标为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简称 技术应用性人198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8才。

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有 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三种类型,一般对于信息产业应以 技术型人才为主、二产和制造业以 技能型人才为主、现代服务业以 职业型人才为主。

(四)适应学生智能特点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学科系统化课程不仅对这类教育不适用,对于接受这类教育的学生也不适用。

这是由于学科课程的思维模式与学生本身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冲突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至少可能具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构成了人类不同的八种求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八种人类不同的学习途径。

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上有所差异,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和综合智能,以解决学习不同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工作以及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和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在两年制高职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考核标准原则∀∀∀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学生需要取得反映大学专科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还要取得反映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在当前我国职业证书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专业应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证书,并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

更为重要的是证书体现的职业能力,课程实质是要保证职业能力的质量标准。

要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检测 职业能力掌握为目标的考试体系,证书考试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培养方案。

三、两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对策(1)公共文化基础课的改革。

公共文化基础课一般包括 两课、体育、外语、数理化和计算机基础等。

对它们的改革,要从提高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出发,结合专业的实际要求来确定。

比如:数理化课程,各专业要求不同,可不作统一要求,上与不上、内容的取舍、学时的多少可由专业根据需要而定;外语和计算机基础,涉及到今后学生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技能,应突出技能训练,保证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但外语课的学时要适当减少;对体育课,其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而目前不少高校的现状是学生缺乏锻炼的自觉性,平时锻炼不多,导致体质下降。

只靠一周上两节体育课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所以大学的体育要重视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尤其要养成锻炼的习惯,比如抓好晨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达标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体育项目作为选修课,提高体育技能,使其终生受益;此外,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要在心理教育上下工夫,包括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等,确实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对于 两课,这是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

两课的问题不是在于要不要,它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那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 两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需要对 两课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

内容可包括理论、实践;方式可包括讲课、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学时可以适当减少。

(2)确定核心课程,强化核心理论。

受 知识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高职的教学计划仍存在着课程多而杂的倾向,课程设置与本科相差无几,被大家称做 本科的压缩饼干。

一个独立的专业,必然有支撑这个专业的关键的理论和知识点,并结合专业技能的要求,把这些内容组合成几门核心课程,保证学时,重点讲授,以强化核心理论。

而其它课程通过重组整合能砍的砍,能减的减。

这是减少理论课、加强实践和素质教育、解决学时矛盾的有效办法。

同时由于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不适应繁杂的课程体系和深奥的系统理论,因而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3)确定核心技能,实行 双证书制度。

培养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必要技能,尤其是从事工作的主要技能,我们称其为专业的核心技能,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

掌握了专业的核心技能,就有了从事该专业对应工作的资本,就会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因此,每个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通过调研列出该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尤其是核心技能,要有明确的标准、具体的培训环节以及完整的考核办法。

在培养计划中,还要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证,规定学生毕业应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行 双证书制度。

专业技能和相关证书要有规定的学分,严格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参考文献:[1]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04,(01).[2]刘剑虹,舒志定,汪贤泽.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3]王磊,王新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4]刘连福.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04).[5]黄克孝.高职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J]机械职业教育, 2000,(10).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项目#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JXGJ-06-38-12)(责任编辑:朱 林)199综 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