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新材料作文写作困境及对策浅析
新材料作文写作困境及对策浅析作者:孙勤香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12期【摘要】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学生和教师都公认的“硬骨头”,笔者在文中简述了当前高中新材料作文面临的困境,并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了相对应的措施,以求为高中新材料作文写作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困境对策新材料作文自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高考作文之中,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新材料作文无论是审题还是立意与构思方面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相当要求,让很多学生畏其如虎,连一些平时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也其面前遭遇了“滑铁卢”。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困境笔者教过的学生中,许多都认为语文是自己的弱项,其实这其中多半是因为作文,尤其是面对新材料作文,更是感到无处下手。
其实让高中生面临新材料作文写作困境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方式的滞后及学生自己在审题时极易出现偏差。
(一)教学方式滞后新材料作文的不确定文体形式、使得传统作文教学手法很难适用于对其的教学。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一些教师和学生对新材料作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阶段的作文评讲课极少,就算有、教师通常也只是在对作文进行一个大致评点之后就匆忙结束,学生受到教师影响之后、也就愈加不重视对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组织等进行思考。
目前高考作文题目“标新立异”、年年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作文习作教学。
因此,教师必须摒弃陈旧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思路,才能让新材料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拦路虎”。
(二)审题易出现偏差审题立意是一篇习作的关键,更是灵魂。
审题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平时很好,高考结束后估分也较为理想,但成绩出来之后发现语文竟比预估分低了二十分左右,这些分就丢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之上。
所以说,平时作文功底再好,一旦审题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应对当前困境的策略(一)清晰审题,多方立意前文就曾提到过,作文的关键就在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误区及规避
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误区及规避“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
新材料作文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更能启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从多角度立意。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一)忽视材料背景有的考生虽然能够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但却在随后的写作与思考中,完全抛弃了材料,从而导致偏离题意。
如2006年的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命题,如果我们仅以“三”为话题,就不符合题意。
因为“三”必须要与其他的语素构成一个词语(带“三”的词语),并且这个词语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这就是命题材料给我们提供的话题背景,脱离这个背景就会脱离准确立意的轨道。
比如,写“我的高三生活”、“三口之家”、“记我的三位朋友”等,虽然文题当中也有“三”字,但是它们不符合材料背景命意的规定性,故属于跑题。
(二)忽视提示语的指向有的考生,只重视材料,忽视相关的提示语,只重视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忽视命题者的思维指向,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如2007年全国课标(海南、宁夏)卷作文题: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
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
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纤维素溶液。
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在引述材料后,可以进一步强调和 补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语言精练准确
直接陈述:用 简练的语言概 括材料的核心
信息。
突出重点:强 调与主题相关 的重点信息,
避免冗余。
使用关键词: 利用关键词来 表达主要观点,
避免长句。
避免歧义:准 确表达材料含 义,避免产生
歧义。
适当调整语序
调整语序可以避免重复,使 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引述缺乏提炼
直接抄录:不提炼,直接抄录 原材料
偏离主题:引述内容与主题关 联度不高
冗长繁琐:引述过于冗长,缺 乏重点
缺乏条理:引述内容缺乏逻辑 性和条理性
引述与其他段落脱节
引述材料与主题关 联度不高
引述材料与段落内 容不匹配
引述材料与上下文 衔接不自简洁引述材料
段落衔接自然
Part One
新材料作文引述材 料存在的问题
引述过于冗长
存在问题:引述材料时过于冗 长,导致文章结构不紧凑
抢分策略:精炼语言,提炼观 点,突出重点
示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 精炼引述材料
结论:精炼引述材料有助于提 高文章质量和得分率
引述偏离主题
引述内容与主题不相关 引述过于冗长,占用过多篇幅 引述不准确,曲解原意 引述来源不明,缺乏权威性
开头提出论点,结尾再次强调 论点,保持呼应。
开头引用材料,结尾再次引用 材料,保持呼应。
开头提出疑问,结尾回答疑问, 保持呼应。
THANKS
汇报人:XX
调整语序可以突出重点,使 材料更加简洁明了。
调整语序可以增强表达力, 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调整语序可以增加层次感, 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Part Three
如何避免偏离主题
新材料作文如何引述材料
如何引述材料一、存在问题考生在写作供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2、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
二、如何引述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
所谓定向叙述,即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例如提炼的论点是“勤能补拙”,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三个要素:①要有“拙”;②要有“勤”;③能补“拙”,并出成果。
这里的“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缺少了“拙”就难以分析出论点。
再如论点是“不要畏惧失败”,这也限定了引述材料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素:①要有“失败”;②要有“不畏的情况”;③经过顽强奋斗后取得胜利。
这里的“失败”因素很重要,而学生在引述材料时常常忽视关于“失败”因素的引述。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②蓄势。
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
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三忌材料使用不当。
试题是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
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
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
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写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样式,主要考查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及对材料把握的准确度。
材料作文主要是通过材料提供相关背景,让学生根据材料以及相关的要求写作,作文既要与材料相关,又要富有文采,体现自己的写作特色。
这种类型的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同时也对学生把握材料的能力及审题立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理清题干脉络要想写好材料作文,首先就要读懂材料,然后才能围绕材料内容进行拓展。
学生应认真阅读作文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理清材料中人物的关系,然后再细致阅读材料,划分出材料的层次,并筛选出材料中的前提条件与限制条件,避免在写作的时候出现跑题的情况。
最后一步,就是分析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真正吃透材料,然后围绕材料内容构思,确定写作方向。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跑题、偏题等问题,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
为了避免跑题、偏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在材料中寻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有些材料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文眼”,材料的主旨就蕴含其中。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是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一只珠蚌对它的同伴说,我身体内有一个硬硬的东西使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我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而它的同伴说,我每天在海水里泡着,晒晒日光浴,欣赏美丽的景色,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痛苦,生活实在太快乐了。
但是,这时候有一只螃蟹路过說,痛苦的珠蚌啊,你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你体内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段文字的关键语句,即螃蟹所说的那句话,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在成功之前你总要付出一些汗水或泪水,这样就准确把握了这段文字的主旨,在写作时就可以避免跑题、偏题。
二、引导学生选取不同角度材料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性强,部分材料可能会有多个写作角度,因此,不同的写作角度也是影响学生作文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些比较明显的立意和角度,许多学生在写作时肯定会选到,对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拿到高分的几率就会降低。
2024年浅论农村小学作文中选材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年浅论农村小学作文中选材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对农村小学作文选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农村小学作文选材中存在的问题1. 选材单一,缺乏多样性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选材往往局限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导致文章内容相似、重复度高,缺乏创新和个性。
例如,在写关于“快乐的一天”时,很多学生会选择描述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日子,或是在学校里的一天,而缺乏对更广阔世界和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探索。
2. 选材陈旧,缺乏时代感在农村小学的作文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老套的选材,如“妈妈生病了,我照顾她”、“帮助邻居家的小朋友”等,这些题材已经沿用了多年,缺乏时代感和新鲜感。
学生无法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到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选题,影响了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选材脱离实际,缺乏真实性有些农村小学生在选材时,为了追求新颖和独特,可能会选择一些自己并不熟悉或者完全不了解的题材,导致文章内容空洞、不真实。
例如,一些学生会选择写关于“太空旅行”或者“外星人”的故事,但他们对这些领域并没有实际了解,写出来的内容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改进措施建议1. 拓宽选材视野,鼓励多样化选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生活领域,鼓励他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选择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题材。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自然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写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2. 引入时代元素,增强选材的时代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入时代元素,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等方面。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选材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责任感。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略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略作为新材料这个广阔领域的学生,我们需要关注当前的变化和未来的趋势,把握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因此,写好一篇新材料的作文也有着一定的难度和重要性,需要我们在多方面下功夫,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是几点得高分的策略的总结:一、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一个好的文章需要有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出优秀文章的基石。
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题目,理解题目的内涵,尝试自己的思考,并构思出清晰明了的文章大体框架和主题,让读者在全文阅读后能够很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文章的重点和思路,从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二、适当引用的例证和事实作为新材料领域的学生,我们必须注重科学的引用,可以选择新材料的前沿科研成果、企业创新案例、环境保护问题等具体事例来举例说明,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能够让文章更加严谨和有说服力,更能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础,是表达观点的手段。
我们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增加词汇量和熟练掌握语法语法,从而达到流畅表达的效果。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选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句式,令文章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人员,我们需要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从而达到引领新材料领域发展的目的。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以我见所长,以及自己所学和身边所见作为切入点,对新材料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思考实力。
五、合理的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每篇文章都需要有合理的篇章结构,使得文章让人感到井井有条、层次清晰。
在结构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即首先介绍该问题的背景、描述该问题的现状,然后是自己的详细分析和观点,最后给出自己的建议。
六、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文章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新材料作文素材运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 材料作 丈 素材运 用的 问题及 对 策
画 万 志
自 2006年 新 材 料 作 文 出现 后 ,广 东 高 考 也 于 2012年 走 上 了新 材料 作 文 的轨 道 ,2016年起 又与 全 国新课 标卷 全面接 轨 。分析 发现 ,无论 是 以前 的广 东 卷还 是近 几年 的全 国卷 ,高考 命题 的材料 多倾 向于现
一 、 精研 文本 ,准确定位教 学 目标 我们 不可能在 一堂课 中面面 俱到 ,所 以我们 要精 研文本来 挖掘 其中蕴藏 的教学 价值 ,并根 据学 生的 学 情 来定 位教学 目标 。千万不能什么都是依 照教辅资料 或教 学参考书 ,这样你就没有 自己的思维 ,容易被教辅 资料牵 着鼻子走 。 1.认 真读文 本。一读 文意 ,了解 文本 的大 概意思 ; 二 读文脉 ,也就是理 清文脉 ;三读 文 旨 ;四读文 言。什 么 是文言 呢?文 言也就 是语言特 色 。可 从构 旬特点 、 词语特 色、段落结 构等 方面来看 ;五读文法 。文 法包 括 修辞方 法 、正侧面 描写 、细 节描写 、动态 、静态描 写 、说 明方 法等 ;六读 文 体 ,我 们可 以看 文本 的构 段 构篇 方 式 等 。
以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苏 卅1园林 》一 文为例 ,我罗 列了 以下教 学价 值点 :①按照总一分一总 式来构篇 ,首 先提 出总纲 (苏 州园林 是我 国各地园林 的标本 ),接 着 说 明总体特 色 ,阐发总纲 的思想 ;然 后就 形成这个总体 上特色 的四项 设计原则 (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分 别 作 出具体 介绍 。②说 明文 中常用一 些说明方 法 ,如下 定 义 、举例 子 、作 比较 、打 比方 、分 类别 、列数 字等 ;③ 用 词 的准确 。如 “如 果开窗 正对着 白色墙壁 ,太 单调 了 , 给补 上几竿竹子或几棵 芭蕉”中的“补 ”字 ,表现了匠师 的细心 ,善于化单调 为多彩 。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解决办法浅析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解决办法浅析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
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一步就是审题。
然而,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对作文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了解作文应该写的对象、范围以及重点。
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常常出现以下问题:脱离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似是而非;抓一鳞而弃全鱼;抓现象而弃本质。
这样,学生写作误入歧途、偏离轨道,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学生审题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材料作文审题策略及实施方法,可为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现状分析第一,学生不会归纳概括。
有些学生阅读材料时,只是快速地浏览完文字,缺少对材料文字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从而造成了审题的失误;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根据自己对一些文字符号的熟识程度来决定自己对文字的选择,不能全面理解材料,不能准确地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内容;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意识,看到材料粗略读一读就开始写作。
这样做的后果就造成了审题的以偏概全。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如下。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题目要求学生把照片(科技)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情感认识)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联想,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全面把握两段材料的中心,只写了一面,比如“科技的进步”或“一张照片的记忆”等,造成了文章的偏题。
第二,学生抓不住关键词。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提炼不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把握不住材料主要内容,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整个材料的意图。
更有甚者,学生在没有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情况下,将材料中的某个词和关键词相混淆,找错关键词。
珠海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统考作文材料如下。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作者:杨刚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9年第11期杨刚华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在高中学段的铺开,高中语文教育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类型。
该作文类型考查了学生的信息筛选和理解、内容分析和表达等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及综合运用能力。
无论是从检测考查还是从应试备考的角度来说,新材料作文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些许突出问题,教师存在教学思想、语言、方法程式化等观念问题以及缺乏计划、思维训练僵化等实际操作问题,学生存在知识储备不足、分析材料角度单一、思维模式固化等观念问题以及审题不清、拟题不佳等实际操作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分析系列突出问题,提出基本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突出问题;应对思路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13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普遍采用新材料作文形式。
该作文形式围绕形式多样的材料给定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选角度,既突破了话题作文毫无边界的开放,又避免了材料作文“严格限制”的桎梏。
基于此,新材料作文教学大有可为。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说起来重视,教起来轻视,学起来忽视”。
无论是教师层面,抑或学生层面,都出现或多或少的共性问题。
为此,本文罗列突出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
一、师生认识上存在的问题1. 教师层面,缺乏新材料作文的专项教学计划和实践。
不少语文教师往往是在讲解试卷时讲评作文案例,临时练兵,缺乏计划性,且这种讲解往往局限于基本技巧的传授,至于新材料作文思维的训练,则少之又少。
2. 学生层面,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思维狭窄。
当前,学生醉心于快餐式的信息浏览,缺乏动笔的积累与写作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看得多、想得少、练得疏,效果不明显。
高中语文抢分策略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抢分策略三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抢分策略三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解码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是指在审读、 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之 后,确立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 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无一不受主题的约束。在明确 了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之后,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意。 一、审题“四清” 1.理解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 这几个对象之 间如果无明显的主次之分, 从理论上来说, 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 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抢分策略三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解码
(2)从进入书店者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读书可以提高自 己的修养,提高修养是不分身份地位和时间地点的;另一方面, 可以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维护这种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 还可以 谈一谈对商家这种行为的感恩思想。 (3)从这件事的影响来思考,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的大环境 下,24 小时书店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应该怎么做?可 以探讨一下这种经营模式的意义价值有哪些; 这种模式能持续多 久; 深层次思考商家以自己之力营造这种人文环境, 对政府有什 么启发等等。
抢分策略三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解码
某书店开启 24 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 部分顾客离去, 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 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 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工作人员说: “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 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 读者; 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 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 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略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略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
从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材料作文有加强的趋势。
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
而新材料作文是作文写作训练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难以准确地把握。
考场中新材料作文如何能取得高分?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得高分的策略。
一、何为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指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之所以称之为“新”,是因其抛去了老式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所提供的材料“引、联、析、议”的八股式的死板套路,而只要求学生在其提供材料涉及的内容及含义范围内作文,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角度和写作自由。
二、高分策略(一)对不对首先是审题对不对的问题,审题决定生死。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
因为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是“写作者的立意指向”。
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态度。
一般来讲,掌握一些方法有助于正确审题,如: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明确褒贬法、分析关系法。
这些方法不是孤立运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
但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把握材料,不能只抓只言片语。
(二)好不好内容拉开分差,在审题对的基础上,立意、内容、结构、语言、文体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优劣均可在基准分上下浮动3~5分。
有两个亮点作文就定能突破50分了,高考作文想在“发展等级”上获得高分,要善于展示自己作文中的亮点,力争展示才能最大化,要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
1.确定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对文章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
立意是通过文章的构思表现的,要达到构思巧妙,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去思考,二要从各个角度展开思维,多角度立意和提炼,优中选优,选择最佳立意。
写材料常见的8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写材料常见的8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写材料常见的8个问题及解决办法1. 问题:材料不全、不准确或过时解决办法:确保收集到的材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材料,并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材料。
2. 问题:材料来源不清晰或不可靠解决办法:明确材料来源,并选择可靠的来源,如权威机构、学术期刊等,同时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和查阅多个来源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3. 问题:材料结构不清晰或逻辑不连贯解决办法:在编写材料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并按照逻辑顺序整理材料,确保段落间、句子间的衔接和连贯性。
4. 问题:材料表达不准确或混乱解决办法:在写作前进行思维整理和提纲,避免冗余、模糊不清或不必要的修辞,同时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使表达准确、简洁、清晰。
5. 问题:材料不符合预期目标或要求解决办法:在收集和使用材料之前,明确预期的目标和要求,并进行筛选和分析,确保所使用的材料与目标和要求相符合。
6. 问题:材料过于繁琐或内容冗余解决办法:在整理材料时,去除冗余的信息和次要的细节,注重筛选和提炼核心内容,确保材料简明扼要且重点突出。
7. 问题:材料缺乏自身观点或分析解决办法:在使用材料时,结合自身观点和分析,进行评价和解读,确保材料与主题相互呼应,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分析。
8. 问题:材料引用和注释不规范解决办法:在引用他人材料时,标注正确的引文和注释,遵循相关引用规范,如APA、MLA等,确保材料的来源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对于材料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首先,要确保材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材料。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来源可靠性,选择权威机构的材料,并进行交叉验证。
然后,要整理材料的结构和逻辑,确保材料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同时,要重视材料的准确表达,避免冗余和混乱的表达方式。
此外,要确保材料与预期目标和要求相符合,筛选核心内容并避免冗余。
最后,要结合自身观点和分析,对材料进行评价和解读,形成独立观点。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略
主体段落
02
03
结尾段落
主体段落应详细阐述观点,提供 充分的论据支持,并注意段落的 长度和内容的深度。
结尾段落应对全文进行总结,强 调文章的核心观点,并可适当提 出建议或展望。
使用过渡句
过渡句的作用
过渡句用于连接段落或观点,使文章 内容更加流畅、连贯。
过渡句的使用方法
在段落开头或结尾使用过渡句,可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强文章的逻 辑性和可读性。
03
语言表达
丰富词汇
总结词
使用丰富的词汇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 准确、生动,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详细描述
在写作时,应尽量使用多种词汇来表 达相同的意思,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 词汇。可以通过阅读、词汇练习等方 式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使用修辞手法
总结词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02
谋篇布局
构建清晰结构
确立中心思想
在写作前,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确保文章内容 紧扣主题。
划分段落
将文章划分为合理的段落,每个段落应有一个明确的 主题,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段落间逻辑关系
确保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清晰,使文章整体结构紧凑、 连贯。
合理安排段落
01
开头段落
开头段落应简明扼要地提出文章 的中心思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新材料作文得高分的几点策 略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审题立意 • 谋篇布局 • 语言表达 • 素材运用 • 思想深度
01
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
•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语文中 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根 据所给材料,自行确定主题,撰 写一篇议论文。要想在考试中获 得高分,考生需要掌握一些策略 。
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及其规避策略
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及其规避策略作者:施仁港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01期2012年全国高考的17套作文试题全部都是新材料作文,当时就赢得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
教育评论家熊丙奇先生认为:“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
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2013年继承了前一年的优点,全国17套作文试题又有16套采用新材料作文的方式来命题。
由此可见,由于新材料作文的诸多优点,这种命题方式已一统江湖,估计以后若干年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新材料作文最根本的特征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防止套作和宿构,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因为新材料作文只提供给考生一则或若干则图文材料,考生在确定自己所要写作的文章的立意(议论文为中心论点,记叙文为中心思想)之前,先要对材料进行深度解读、思考和探究,才能提炼出符合材料主旨和考生实际情况的立意,然后才能据此构思和行文。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往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难以避免的主题先行和套作宿构的缺点。
又因为新材料作文往往在一个主题之下有若干个立意的方向或角度,这些方向或角度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其境界一般有高低优劣之分,这就有利于考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才情,以拉开区分度。
总之,新材料作文,材料面前人人平等,是目前最好的作文命题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和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存在诸多误区。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撇开材料,另起炉灶。
即考生对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完全熟视无睹,文章的立意与材料没有丝毫关系;二是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从材料的某个局部或某个细节入手提炼观点进行写作;三是将材料作为扩写或改写的对象,对之进行天马行空似的联想或想像,将之演绎成一篇记叙类文章;四是对寓意型的材料,不懂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的类比,就事论事或就物论物;五是引用材料时不是围绕文章观点作有针对性的引述,而是全部照抄,哪怕材料再长。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困境与应对策略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困境与应对策略作者:李静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年第08期新材料作文在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中几乎占据了全部江山。
新材料作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组织等方面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将新材料作文视为“拦路虎”,有一些平日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在新材料作文部分“栽了跟头”。
一、写作困境不少学生视语文学科为自己的弱项,大体也在于作文环节。
而对于新材料作文,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当前高中生新材料作文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审题存在偏差审题出现了偏差,就很容易出现离题万里的现象。
有的学生平日的语文成绩很好,高考刚结束时的估分也很理想,但是当成绩出来时,发现语文成绩竟然跟预估的差了二十分左右,这二十分往往就在材料作文上,审题出现了偏差,作文没有及格。
所以如果审题出现了偏差,平日的作文功底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2教学方法滞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材料作文的写作。
高中生学习时间紧,疲于应对多门功课,对于新材料作文有的教师和学生重视不够。
“稀有”的作文讲评课,很多流于形式,教师将作文进行大致点评,就草草结束。
学生忽视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思路组织。
教学方法陈旧,而高考对于新材料作文的要求“年年出新”,所以陈旧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革,方能让新材料作文的教学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二、应对策略一篇美文的创作、完成,并非是举手之劳,也不是教师个人可以任意改变的。
如果说教师个人的努力能够引起点滴量的变化,那么久而久之,作文课堂必定能收获质的飞跃。
教师作为引路人,只有在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推演、思路组织方面给学生积极引导,才能让学生尽量少走弯路,走上“正轨”。
1审清题意,多角度选取立意在审题立意方面,学生应该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即:整体把握原则、多向发散原则、最佳立意原则、因“题”制宜原则。
在拿到材料的时候,首先应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在新材料作文中,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思想、观点等一般都会通过小故事、名言警句、数据、漫画、寓言等方式呈现出来,整体把握原则就是要对材料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并加以全面的分析,对一些细微的信息点进行微观的斟酌。
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及其规避策略
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及其规避策略2012年全国高考的17套作文试题全部都是新材料作文,当时就赢得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
教育评论家熊丙奇先生认为: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
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2013年继承了前一年的优点,全国17套作文试题又有16套采用新材料作文的方式来命题。
由此可见,由于新材料作文的诸多优点,这种命题方式已一统江湖,估计以后若干年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新材料作文最根本的特征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防止套作和宿构,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因为新材料作文只提供给考生一则或若干则图文材料,考生在确定自己所要写作的文章的立意(议论文为中心论点,记叙文为中心思想)之前,先要对材料进行深度解读、思考和探究,才能提炼出符合材料主旨和考生实际情况的立意,然后才能据此构思和行文。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往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难以避免的主题先行和套作宿构的缺点。
又因为新材料作文往往在一个主题之下有若干个立意的方向或角度,这些方向或角度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其境界一般有高低优劣之分,这就有利于考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才情,以拉开区分度。
总之,新材料作文,材料面前人人平等,是目前最好的作文命题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和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存在诸多误区。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撇开材料,另起炉灶。
即考生对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完全熟视无睹,文章的立意与材料没有丝毫关系;二是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从材料的某个局部或某个细节入手提炼观点进行写作;三是将材料作为扩写或改写的对象,对之进行天马行空似的联想或想像,将之演绎成一篇记叙类文章;四是对寓意型的材料,不懂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的类比,就事论事或就物论物;五是引用材料时不是围绕文章观点作有针对性的引述,而是全部照抄,哪怕材料再长。
在这五种误区中,前四种属于偏离题意,后果不堪设想,高考时一般在最后一个等级打分,可谓万劫不复了。
高考妙招作文材料引述容易犯的六大毛病及五大对策
高考妙招作文材料引述容易犯的六大毛病及五大对策作文材料引述容易犯的六大毛病在作文中,引用材料是必要的,但在引用材料的时候,考生则存在很多误区。
那么,怎么样引用材料才能避免失误呢?接下来,我们结合一个作文材料探讨一下。
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作文题目】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常见引用失误】一、不加思考,照抄材料没有重点,照抄照搬材料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
出现这种错误,原因是一些考生没有从审题立意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取舍,同时又不知道怎么对材料进行概括;还有一些考生为了凑够字数而将材料全部抄下来。
这样就造成引述材料太多,分析论述太少。
【例1】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想要奋斗的话,需要知识加实干。
(《奋斗是什么》)【例2】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号角,新时代的我们都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过去的奋斗人们有些偏重背景,这无可厚非,而现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的奋斗更倾向于创新与实干,这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必备条件。
(《背景诚可贵,创新实干价更高》)从引述材料的角度看,很明显,例1只是照抄材料,毫无新意。
而例2则做得很好,引述非常简洁,并且对材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加工。
两相对照,高下立见。
二、引述过简,不知所云与照抄材料相对的是,引述材料时,叙述太过简略,令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导致难以入手去分析材料。
如一个考生这样写作:看完了材料,我并不感到惊讶——不管是传统奋斗还是现代奋斗,都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一、要不要引述材料材料作文要不要引述材料,这是个问题。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我看过不少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数文章都没有引述材料,那我们在写作材料作文中也可以不需要引述材料,只要我们能较好地把握住材料的核心立意,并围绕这个核心立意进行论述。
这话没错,语文素养、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如果准确抓住了材料的核心,进行立意,确实是可以不引述材料。
但每年高考中,每个省十多万、几十万考生中有几篇满分作文?即使是优秀作文又有多少?而那些在行文中根本不提及材料又能写得切题的文章又有几篇?答案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认为,同学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一定要引述材料.......,引述材料才能较好地把握材料的旨意,降低跑题、偏题的风险;才能通过分析材料,得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
同时,对语文素养不是很好、对作文特别头疼、经常发愁怎样凑足八百字的同学来说,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能占有一定篇幅,解决无话可说,甚至凑不齐八百字的尴尬。
2013年全国卷有一篇名为《在利益的年代里需要信仰》的文章,整篇文章没有引用材料,阅卷老师对这篇文章是否有偏题的嫌疑,有极大的争议,后来是经过阅卷组专家的认定,认为此文的中心论点“在利益的年代里需要信仰”符合题意,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最终获得高分。
(见《2013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第15页)但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特例,是几十万份试卷中的个案,而你有没有这样的幸运?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行文中,所给材料“必须用,不用不行,这是个原则,不能更改”。
特别是在高考阅卷现场,阅卷老师高强度的劳动,难免会产生疲劳,在疲劳的状况下阅卷,如果你的文章不引述材料或者在行文中运用材料,就极容易被判为偏题。
二、引述材料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抢分策略在引述材料的过程中,不少同学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频率最高的有以下几种:无重点、无侧重地全盘照搬材料;材料叙述太过简略,难以分析得出观点;对材料作过多拓展和解读;如果是多则材料,则每则材料都详细引述,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侧重。
(一)全盘照抄材料无重点、无侧重地全盘照搬材料是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同学经常犯的错误。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区分议论文写作和记叙文写作的区别,以记叙文的写作方式来写议论文;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审题立意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取舍,同时又不知道对材料进行概括。
其结果是引述材料过多,分析论述的力度被削弱。
下面我们结合两位同学在引用材料的文段进行分析。
甲同学: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着学生们淌水过河,人们看见了他脖子上淌着的汗水,他湿漉漉的裤腿,看见了他每走一步中夹杂着的热诚与真挚,爱心与奉献,这让他受到了民众的赞美,最终得到领导的赏识,提拔到高一级的学校做校长。
然而身材矮小的女校长,由于身体孱弱,不能背孩子过河,但她一直向上级部分反映情况,争取到资金,在河上建了一座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可她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
乙同学: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学生淌水过河,受到提拔。
身材矮小的女校长争取到了资金,在河上建了座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
可见,评价一个人不能只是看表面,而应客观公正地评价。
从引述材料的角度看,很明显,乙同学做得很好,引述非常简洁,只用了不到70个字就将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而第一位同学基本上是对材料的照抄。
两相对照,高下立判。
初学写作的同学可能都会像第一位同学那样照抄原材料。
而照抄材料的结果是,引述材料无重点。
然而材料中可进行论述的点非常多,无方向、无重点地引述会导致论述没有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引述材料时经常出现的无重点、全盘照抄的毛病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根据观点去选择材料进行引述如乙同学的观点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很显然她是整体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去立意的,因而在选择引述材料的部分时,小作者侧重在他们做了什么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评价的差别上。
其他的内容通通的都略去不引述。
其次,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与自己观点相关的文字概述出来这则材料中对小河沟的介绍,对女校长站在河边,指挥学生如何过河等文字的叙述,与作者的立意没有多大的联系,因而乙同学在在引述的时候,通通的都省去了。
这样引述材料就显得非常干练、干净。
相反,甲同学在引述材料时,不仅非常繁琐,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运用了描述的手段,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非常忌讳的。
(二)材料叙述太过简略与全盘照搬材料相对的是,引述材料时,叙述太过简略,导致难以入手去分析材料,难得出自己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每篇文章都是有潜在的读者的,是要写给人看的,如果因材料的引述太过简略,导致读者看不懂,那这样的写作有多大意义?下面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开头的引述材料部分:花儿在花园里,孤零零地舒展开柔软而饱满的花瓣,它说,痛苦是什么?不得不承认,这位同学引述材料确实很简洁,也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它说,痛苦是什么?”但是从前文的引述,怎么看出它与“痛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很难通过对引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后面所要论述的“痛苦”产生联系。
让读者一头雾水、甚至有让读者莫名其妙之感。
我们先来看这则材料:我站在一株孤零零地生长在一座被遗弃的花园里的花面前,想象着花儿会感到的孤寂。
‚早上好,你是此处最美丽的花朵!‛我由衷地赞美道。
‚‘最美丽’是什么意思?‛她问我。
她的回答让我感到惊奇。
‚你在泥土的黑暗和沉重中开辟道路时,会感到痛苦吗?‛花儿说:‚‘痛苦’‛是什么?‛‚那你现在在想些什么?‛‚我在想何时将芳香从我心中溢出,散发在我周围的空气里。
而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她说。
‚对你的奉献,你将会得到什么呢?‛‚我不考虑这些。
我从不问获得,我只给予。
‛花儿说。
我感到自己似乎是在用另一种语言和她说话。
‚那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花儿说:‚凋谢,走向老年的平静。
给予馨香,留下智慧,这是多么美妙啊!‛这则材料比较复杂,能切入分析的点非常多。
上面这位同学的观点是:无视痛苦地绽放。
而要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就要围绕“无视痛苦”这个点来较为详细地引述材料。
我们可以作这样较为详细的修改:被遗弃的花园里的花儿,在泥土的黑暗和沉重中努力开辟道路,努力舒展柔软而饱满的花瓣,当人问她会不会感到痛苦,她反问道:痛苦是什么?这样修改后,突出了导致痛苦的因素,即生存环境的恶劣:被遗弃的花园,泥土的黑暗与沉重等,这样较为详细的引述,有利于后文围绕无视痛苦来展开分析与论述。
(三)对材料作过多拓展和解读我们都知道,材料作文的材料只是一个引发思考的引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进行审题立意,一旦确定立意,引述材料时,就应从立意的点出发,对材料进行概述。
但不少同学在引述材料的时候,出现过度解读材料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从材料出发可引出一个观点,然后又从这个观点引申到另一观点,造成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或对材料中不同的做法作出假设,并给出相应的结论,造成对材料进行过多的拓展和解读。
我们先看下面一段文字:卢浮宫失火,只能救出一幅画,我会选择哪幅?如果我选择救最贵、最有价值的那幅画。
往往这幅画是被收藏在博物馆的最深处,我冲进火海中,在火舌与热浪中开辟道路,我为了救画,赴汤蹈火。
但我在路上,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而体力不支,与画一起葬身火海。
如果我选择我最喜欢的那幅画。
我记得这幅画的位置,我冲进火海,沿着熟悉的道路找到了它。
我准备把它抱走,突然发现在火海中,这幅画比平时美上10倍。
我忍不住驻足观赏,我惊艳于它的美,最终抱着它一起化为烟尘。
如果我选择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我冲进去,迅速拿下画作,又迅速离开博物馆,最终画作得到抢救,我也保全自己的性命。
救出离出口最近的画,我不需要赴汤蹈火,我不会忙着欣赏它,我把它救出来不费吹灰之力。
这幅画无疑是最适合被救出的画,而我选择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无疑是应该获得金奖的答案。
其实,在失火的卢浮宫选画和我们选择人生道路一样,可以选择的人生道路比卢浮宫的收藏还多,但我们也只能选择一条。
一篇文章写了四百多字才绕开材料,那么下面的分析和结论要让人信服是非常难的。
这样的文章一般来说信息量非常小,内容不充实,论述也缺乏力度,让人感觉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而得分不可能高。
即使有些文章的后文论述非常缜密、观点非常深刻、论述非常有条理,论述的角度多样,但区区四百字左右,能有多大的空间给你施展?上面的文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材料进行过度的解读。
小作者的问题有二:1.对材料中不同人的做法分别进行假设,并设定其后果,而这些假设与自己论述的中心——学会选择,联系不是很紧密。
2.表达方式的选择有问题。
在引述材料的时候,不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而是详细地假设我有什么样的行为,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知道议论文应运用简洁的语言来引述材料,在分析和得出结论的时候同样是以简洁的语言,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得出结论等。
那么新材料作文写作中,该如何引述材料?我们认为应当先去审题,然后根据自己确定的的立意去有选择性地引述材料。
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角度的多样性,从材料出发,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观点。
但在行文中,我们只要也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侧面,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也因此在引述材料时,要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点,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
我们先看下面一段材料。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
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
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在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中,我们知道如果作文材料涉及到几个主要人物(一般是两个或两方),那么我们可以分别从这几个主要人物出发去审题立意。
就这则材料来看,主要涉及陈作兵和他父亲两个人物。
那么从陈作兵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医生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更重要的是尊重父亲的选择,让癌症晚期的父亲最后的日子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而,可以有两种立意:理性的放弃也是一种孝道;有一种孝道叫尊重。
以后一种立意为例,如果要引述材料,应该以陈作兵为叙述的主体去引述。
如: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医生陈作兵,在父亲癌症晚期,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送父亲回到老家,让父亲安详地度过了余生。
对他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但我认为陈作兵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强迫父亲进行手术,只能是增加父亲的痛苦。
相反,尊重父亲的选择,让父亲平静、满足地离去,正是他应该做的,因为,尊重父亲的选择也是一种孝道。
因为我们是从陈作兵的角度去立意的,因此在引述的时候,也应当以他为核心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