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读书报告
《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读书报告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提纲:①《通论》的基本思想②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③《通论》这本书的意义以及对现世的影响④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否适合中国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世界先后爆发了多次经济危机,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的供求平衡被打破,古典经济理论也因此陷入“经济学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为《通论》)应运而生,不仅挽救了大危机,同时也成为了颠覆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性著作。
那么,《通论》一书究竟提出了什么观点,对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如此大的冲击呢?《通论》一书的基本论述从就业理论、利率理论和货币及物价理论三方面展开,对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予以批判,同时提出并建立了全新的凯恩斯主义。
在开篇,凯恩斯就提出“‘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一种特例,而不是用于通常情形。
‘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
”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此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摒弃萨伊定律和自由放任政策,改为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一系列措施,来扩大政府的机能;摒弃传统的节约原则,提倡消费,甚至是浪费性的消费;强调投资,弥补由于消费不足所留下的缺口,同时,不能把投资委交给私人资本家手里,而必须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总揽;财政政策是“反危机”的主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共3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共3篇)第1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通论》读后感本书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他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乘数理论”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获得了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由于本书,凯恩斯不但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而且还被置身于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家,能与亚当斯密相提并论,他也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本书出版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世界通用的名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
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
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引诱。
凯恩斯极其强调资本市场的力量,这是他高于后世货币主义者之处。
货币主义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数量,就可以控制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发展。
凯恩斯却雄辩地指出,带有投机需求的货币是促使利息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投机需求主要是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主观预测,这种预测的变化是不可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的。
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在决定利息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导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发表了《通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并被当时的美国总图罗斯福所接受,史称“罗斯福新政”,通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渡过了这次的经济大萧条。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原理+资本论+国富论(套装共4册)》的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原理+资本论+国富论(套装共4册)》的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原理+资本论+国富论(套装共4册)》是一套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其中包括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阅读完这套书籍,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经济现象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读后感中,我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第一部分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作为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有关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政策的理论。
通过理解凯恩斯的思想,我认识到了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的重要性。
凯恩斯的观点启发了我对经济政策的思考,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凯恩斯也提到了利息的作用和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这些对我对货币和信用的理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作者曼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需求和供给、边际效应、市场机制等经济学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曼昆也谈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对这一点我比较赞同。
市场作为一个自发机制,通常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关系。
但在某些情况下,市场的效率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政府的干预来保护公共利益。
这种思考方式使我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资本论》。
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经济学中的经典之作,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析非常透彻。
阅读《资本论》,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本质和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阶级矛盾。
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分析,他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尽管这些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批判和发展,但是读完《资本论》之后,我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多维度。
读书报告: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读书报告之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简要介绍凯恩斯在 1936 年完成了试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曲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巨大反响,以至于凯恩斯被誉为“经济学领域的哥白尼” 。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病症、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于1936年发表了《通论》,此书问世根本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本书共分6 篇24 章。
第一篇引论中,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 :1、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2、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
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
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使用者成本等问题。
第三篇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
第四篇关于投资引诱,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
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与物价的问题。
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
最后是结束语。
二、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否定萨伊最早提出了“充分就业”,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一)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
《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进入20 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陷入“经济学危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由于力。
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
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
本书共分6 篇24 章。
第一篇引论中,批评了李嘉图及其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庇古等人的两个“前提”:一、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当就业量不变时,二、工资的效用正好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这仅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能适用于普遍情况。
进而他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是这个交点值。
第二篇中,他则主要阐明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的定义,以及使用者成本等问题。
第三篇研究了消费者倾向,分析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
第四篇关于投资引诱,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以及利息与货币的特征。
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阐述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与物价的问题。
第六篇引用了几篇短论,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论。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代表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标志者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
作为一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认着拜读这本名师的经典之作便非常有必要,但是因为自己专业知识能力有限再加上中文译本的晦涩难度,至今还未读完,只能将自己的一点点领悟写下,与同学分享。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
它问世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解释了生产水平倒退及失业率骤增等传统经济学无力解答的现实问题。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资产甚至命运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通胀率、利息、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任何一项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
而《通论》所论述的正是这些现代人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
首先我将这本书的的基本观点罗列出来:凯恩斯认为,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
凯恩斯指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我试图通过一张简单的框图来反映《通论》一书的逻辑体系。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干预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从而突出了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新阶段之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此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现了,并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得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作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部书首次出版于1936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其对于经济学的影响依然深远。
在这部书中,凯恩斯提出了许多新的经济理论,对于当时的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阅读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经济学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概念,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而不是供给的水平。
他指出,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经济萧条,而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对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成本”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即每一单位的消费对于满足需求的贡献逐渐减小;同时,边际效用成本也递增,即为了获得额外的消费量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逐渐增加。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和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此外,凯恩斯还对货币政策和利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货币政策对于调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这一概念,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失效,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的货币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经济学著作,凯恩斯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和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代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将继续对经济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作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本书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经济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有效需求”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他提出了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通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认为,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理论,指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逆效果,从而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进行干预。
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阅读,我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书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探讨让我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所在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凯恩斯的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际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对当今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著作。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在我翻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概念和常见的经济现象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启发的知识领域。
凯恩斯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经济专业的读者来说,起初是有些晦涩难懂的。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他的理论所吸引,也开始尝试用他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经济现象。
书中关于就业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
凯恩斯指出,充分就业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实际的就业水平往往受到有效需求的制约。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真实情况。
就拿我们家附近的那个小工厂来说吧,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订单多得做不完,工厂里的工人天天加班加点,还招了不少新员工。
可这两年,市场需求一下子萎缩了,订单大幅减少,工厂不得不裁员,剩下的工人也只能上半天班,工资也跟着降低了。
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因为工作不稳定,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
再说利息,凯恩斯认为利息并不是对等待或者节欲的补偿,而是对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这可真是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以前我总觉得,把钱存银行拿利息,是因为我们忍住了不花钱,所以银行给我们一点奖励。
但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喜欢手里持有货币的灵活性,所以才会有利息这回事。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叔叔,他有点小钱,一直纠结是把钱存银行拿利息,还是拿去投资做生意。
他担心投资有风险,又觉得银行利息太低,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选择了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投资。
结果投资的那部分还真亏了点钱,他那个后悔呀,直说还不如都放银行拿利息呢。
说到货币,凯恩斯强调了货币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货币不仅仅是交换的媒介,还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这让我想起了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收到了红包,手里的钱一下子多了起来。
有的人就会选择赶紧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则会想着把钱存起来或者做更长远的打算。
这其实就是货币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深奥的经济学著作,但其主题却触及了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就业与经济稳定。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现实世界深度思考的旅程。
书中对有效需求不足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凯恩斯通过严谨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危机并非偶然,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这一观点让我对社会经济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经济政策有了新的理解。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不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模型,更是一门关乎每个人生活幸福的学科。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激发了我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
第四篇范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读后感——分析与评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在分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写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本书中,凯恩斯还对货币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出于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得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凯恩斯的理论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他通过对现实经济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正确性,并为企业、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本书发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并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凯恩斯的这本书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就业问题,第二部分分析了利息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货币问题。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主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在每一部分中,凯恩斯都先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书的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首先,该书的核心观点是需求决定产出与失业。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不具备自动调节的功能,经济中的失业状态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他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积累的主观判断以及预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基于这种判断,人们会削减支出和投资,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失业。
凯恩斯认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应当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提高总需求。
其次,凯恩斯分析了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利息率下降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即利率下降对投资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
凯恩斯认为,投资决策主要由预期利润来决定,而不是利率。
当利率下降时,刺激投资的效果可能有限,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利润可能仍然存在。
因此,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外,该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贸易逆差与经济失衡。
凯恩斯认为,贸易逆差可能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和失业。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就意味着该国国内需求不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国内需求,扩大就业。
凯恩斯主张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措施,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提高总需求,减少失业。
在现实中,凯恩斯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失业和经济衰退的冲击。
此外,凯恩斯的理论也对经济增长与稳定性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在实践中,凯恩斯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与局限性。
其中一个争议是关于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的限制。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也会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增加。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政府债务水平过高,可能会对经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另外,凯恩斯的理论也未能很好地解释通货膨胀和供给决定产出的问题。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阅读和思考,我对于就业、利息和货币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凯恩斯首先对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自我调节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和就业水平。
然而,凯恩斯指出,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供求关系也并不能完全决定价格和就业水平。
这一观点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和供求关系的不完全决定性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即经济体中的总需求水平决定了就业水平。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非常重要。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有效需求的萎缩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面临着就业困难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
凯恩斯的观点提醒我们,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要提高有效需求,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就业水平的提高。
另外,凯恩斯还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他认为,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凯恩斯也指出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货币政策可能会失效,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提醒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对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阅读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性,也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著的一部经济学著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和调节。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凯恩斯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找到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另外,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也对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以及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我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代经济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著作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应对当代经济挑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著作,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和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主要内容概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中就业、利息和货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凯恩斯在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调节经济活动的关键在于有效需求的管理。
他指出,在经济不景气时,个人和企业倾向于保存现金而不愿进行投资,从而导致需求不足,进一步削弱经济活动。
对此,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干预,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以促进经济复苏。
在书中,凯恩斯还详细阐述了利息的形成和货币市场的作用。
他认为利息是资本的“支付价格”,是追求流动性的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而货币市场则通过调节利率和供求关系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行为。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观点不同,强调货币的主导地位,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讨论了失业问题和经济周期等重要议题。
凯恩斯认为,失业是经济活动不足造成的结果,而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主张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扩大就业机会,从而消除失业。
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非常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书籍。
凯恩斯在书中对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首先,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指出,经济活动的关键在于需求的管理,而不是供给的调节。
这一观点为解决经济不景气和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干预,可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并促进经济复苏。
其次,凯恩斯在书中对货币和利息问题的阐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认为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调控对经济活动有着直接影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很庆幸这个学期修读了管理经济学这门课,这门课让我了解了很多管理与经济方面的思想和著作,所学到的很多都是很实用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期间我也相应的关注和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麦克·波特的《竞争论》、科斯/王宁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到了期末,老师要求读一本书作为作为期末考核,我想来想去,虽然在大学修读了宏观经济学,但仅限于教科书的知识,对于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却没有认真读过,所以我想选一本经典的经济学著作来认真地读一遍。
曾经听大学的老师说过:“如果不读凯恩斯的著作,就没有资格谈论经济学。
”,而最能代表凯恩斯思想的著作即《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它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共同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史上三部划时代的著作。
于是,我急急忙忙在当当网买了一本全新译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进行阅读。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我这个决定可能不是很明智,这本书真的就如同书里序言第一句所说的“本书主要是为我的同行经济学家所写……”,我的经济学功底那么浅,阅读起来自然是很困难了,真不愧被公认为是一本非常难懂的经济学著作,因此,我赶紧去又去买了一本《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作为参考,后面在阅读的过程中还陆续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让我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汲取其中的精华。
由于时间有限,我也只能勉勉强强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很多内容都是囫囵吞枣。
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确实感受到了大师的思想魅力,我将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一、背景介绍首先,我在看这本书的最大的感觉是,凯恩斯是一个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又才华横溢、雄辩的经济学家,他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内在含义。
凯恩斯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切入了战斗模式,宣称《通论》的目标就是传统经济学。
他的准星对准了所有的经济学前辈,不光有他剑桥的亲密同事亚瑟·庇古,甚至还有他的导师——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业人物介绍:“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不论是对西方经济学说,还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都有重大影响。
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凯恩斯早年接受这些熏陶。
赞同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遭遇了长期的经济失调和严重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是经济紧缩导致的。
因而他极力攻击恢复俄前的金本位制,认为此举会导致通货紧缩及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失衡,从而使英国的出口品价格太高,不利于竞争,而这正是英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
因此,他主张政府采取通货管理政策,通过价格控制(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来调整经济。
这时,凯恩斯已开始有点脱离传统经济学的路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遭遇了长期的经济失调和严重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是经济紧缩导致的。
因而他极力攻击恢复俄前的金本位制,认为此举会导致通货紧缩及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失衡,从而使英国的出口品价格太高,不利于竞争,而这正是英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
因此,他主张政府采取通货管理政策,通过价格控制(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来调整经济。
这时,凯恩斯已开始有点脱离传统经济学的路线。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潜心研究,并于1936年发表了《通论》。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就业利息与货币》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有感1.选择《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理由:在第二学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凯恩斯所著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身影。
其原因是当代宏观经济学便是由该著作发表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大部分内容是对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进行解读,而《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里所表达的思想无疑是凯恩斯主义思想的一大代表。
该书一出版,便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西方经济社会以“有没有读过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作为衡量“有没有财富头脑”的标准。
如果将教材比作咀嚼过的食物,我们使用它是为了更好的消化,那么原著则是虽然食用步骤繁杂,但又着实美味的不忍错过的佳肴。
因此,我一直想要拜读该著作,正好这次作业要求我们阅读经济大家所作的名著,于是我便借来该书细细读起来。
以下把《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2.《通论》创作背景:为了更了解《通论》的思想,在正式看《通论》之前,我认真的看了凯恩斯的传记。
《通论》发布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状态之时。
原本的资产阶级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危机的现实,而《通论》的发表,适应了垄断资本“医治”失业和危机的需要,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其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它同时也是凯恩斯在二战时期的严峻局势下,所作的拯救世界金融危机方案的“三部曲”之一,凯恩斯也因此被誉为“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
然而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时,凯恩斯却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正因为有着自由贸易论者到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干预的支持者的转变历程,凯恩斯才能客观的认识自由贸易的不足。
凯恩斯通论读后感
凯恩斯通论读后感经济学界的重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英文名: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
这部著作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在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后,我深感凯恩斯对于经济学和政策制定的贡献,同时也对他的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认为,经济中的总需求决定了总产出的水平。
他反对古典经济学家的供给决定论,并强调了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有效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其次,凯恩斯对于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的研究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他认为,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下会出现失业的问题,因为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消费和投资。
这一观点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经济治理提供了借鉴。
此外,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对于我理解货币供应和利率的关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认为利率是货币供应和需求的结果,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一理论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也为我理解利率的变动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提供了思路。
然而,在阅读凯恩斯的著作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凯恩斯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态度,可能存在过度乐观的一面。
他强调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但忽视了政府干预可能引发的资源配置问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
在实践中,政府干预经济需要权衡各种利益和风险,不能简单地依赖财政政策。
总的来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有效需求、失业问题以及货币供应与利率的关系的独特见解,为经济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分析框架。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评【精选】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1.书籍简介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
因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和经济衰退,而利率、工资、价格等因素并不能使经济体系实现自我调节。
凯恩斯提出:“政府应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国家资金来扩大内需,就能解决失业问题,化解经济危机。
”这一理论为各国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2.作者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著名理论创新者、政治活动家和当时最杰出的英国经济学家。
3.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现了古典经济学的盲点所在,回答了丰裕社会为何会突然陷入经济萧条,并给出了解决之道。
大家都学过几何。
把三角形放在XY轴的坐标系中,讨论问题会方便很多。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是没有坐标系的。
原因很简单,把几何放入坐标系中进行讨论,这是大数学家笛卡尔的发明。
他也写过一本很厉害的几何作品,名字就叫《几何》,和《几何原本》相比,这本书读过的人很少,因为太难,读得懂的人不多,就连牛顿,一开始也读不懂。
笛卡尔的书之所以那么难读,是因为他故意删除了推导过程的中间步骤,免得大家不费劲就学到他的真知灼见。
我们只能表示哲学家的心思的确不容易琢磨。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在内容的重要性和文字的晦涩难懂方面,与笛卡尔的《几何》不分上下,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话来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读者因为这个原因而买此书来阅读,那就上当了。
到底是怎样重要的思想,才会让大家忍受凯恩斯天马行空的写作手法,持续不断地研究他的思想并应用于各国政策中?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本《通论》,听听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于经济学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从凯恩斯的《通论》可以解答丰裕社会为何会突然陷入经济萧条的问题,以及凯恩斯为经济萧条开出的药方这两部分出发,带领大家穿过文字的迷雾,了解凯恩斯一针见血的洞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提纲:①《通论》的基本思想
②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③《通论》这本书的意义以及对现世的影响
④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否适合中国
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世界先后爆发了多次经济危机,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的供求平衡被打破,古典经济理论也因此陷入“经济学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为《通论》)应运而生,不仅挽救了大危机,同时也成为了颠覆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性著作。
那么,《通论》一书究竟提出了什么观点,对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如此大的冲击呢?
《通论》一书的基本论述从就业理论、利率理论和货币及物价理论三方面展开,对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予以批判,同时提出并建立了全新的凯恩斯主义。
在开篇,凯恩斯就提出“‘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一种特例,而不是用于通常情形。
‘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
”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
的情况。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此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摒弃萨伊定律和自由放任政策,改为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一系列措施,来扩大政府的机能;摒弃传统的节约原则,提倡消费,甚至是浪费性的消费;强调投资,弥补由于消费不足所留下的缺口,同时,不能把投资委交给私人资本家手里,而必须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总揽;财政政策是“反危机”的主药。
凯恩斯的这本书可谓是晦涩难懂,文章的结构脉络也不甚清楚,所以对于我这个初学者也只能从整本书挑出“三个基本心理因素”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凯恩斯就业理论方面的支柱。
凯恩斯认为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储蓄的部分的比例就越来越大,而用于消费的部分的比例却越来越少。
凯恩斯的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体现。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高,但人们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所以必定会对自己的收入进行投资增值或者进行储蓄,这不是潮流,而是出于本性。
就比如父母会存钱为自己儿女将来的教育或者是婚嫁,年轻人会存钱为日后更好的生活等等。
在生活安定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储蓄一部分钱,然后才会选择去娱乐自我,这也就是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认同的观点。
当储蓄
增多而又及时转化为投资的时候,就会出现“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降低国民收入水平,导致失业。
凯恩斯认为的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其实就是:当其他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生产物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呈现递减的趋势,加上存在着不肯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等的因素影响,就更加加大了需求量和消费量之间的裂痕。
如果按照经典学派的建议,唯一可以解决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可是如此的话就会遭到灵活偏好规律的阻碍。
灵活偏好规律就是利息率取决于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愿望和数量,所以利息率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如果利息率太低,人们就不会放弃这种灵活偏好了,因此利息率不可能太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需求受到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和货币数量的影响,对消费物的需求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息率的提高引起的投资障碍,生产就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就必然会出现。
因此凯恩斯通过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得出结论:要增加消费,引起投资,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克服经济衰退和实现充分就业。
不得不承认,《通论》一书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它结束了古典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经济分析方法上,它也不再以传统的微观分析为基础,而是从总体的国民收入、就业方面出发,以宏观分析方法开创了一套关于就业的一般理论。
这一理论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和政府需要采取何种干预方式的问题做了系统概括和探讨,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着手进行反危机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这一
意义上来说,《通论》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个转折,从古典学派过渡到了凯恩斯经济学,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
那么,我国又能否借鉴《通论》中的内容呢?读完后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不难发现,《通论》这本书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撰写的,同时,凯恩斯的立场和思想的局限性也使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局限在这种市场经济所容许的范围以内,所以几乎可以肯定凯恩斯主义并不能发展我国。
他的整套经济学理论都不是为我国这种处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设计的,他的以政府开支增加总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也不可能被我国照搬。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国之本是奋力摆脱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则是明确的以私有制为基础,其本质就是财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不是共同富裕。
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这本书不会对我国具有很多实践意义,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