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440f74f524ccbff021842b.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活动读书报告汇编专业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班级景建1班学委黄艺日期:2015-5-21《重读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作者简介】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
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写作背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大学本科都在开,但是名义上讲的是历史,实际上却不是当成历史课开的,而是按政治课开的,即使在历史系也是如此。
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灌输一种世界观,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观念史。
所谓史实,是被要求服从某种观念的。
可以说,我国的近代史讲解都走着一个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
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
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革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
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折腾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洋人那一套东西。
事实上,我们大多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革命搞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重新开放。
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噪革命,重新开始鼓噪排外。
中国现近代史纲要心得
![中国现近代史纲要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875528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1.png)
中国现近代史纲要心得
中国现近代史纲要是一本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教材。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了解了中国从晚清时期到当代的历史和变革,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这本教材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介绍非常全面、真实。
它包含了很多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让我了解了中国在近现代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演化过程,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生动故事。
其次,这本教材从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特点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比如,它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等个方面介绍了这段历史。
在介绍一个事件时,还会联系到历史背景和未来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这本教材也教会了我如何看待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同时,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更好的面对未来。
总之,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也更加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f9a0e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介绍中国自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著作,作者是邓小平。
该书主要分成16个章节,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近代史重要事件和人物。
在阅读该书时,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第一,该书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析。
以流畅的笔调,条理清晰的叙述方式,作者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描绘了当时的大背景和历史脉络。
这对读者帮助理解历史的演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该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该书不仅阐述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而且也提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变革。
同时也解释了这些政策措施和制度变革对当时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三,该书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评价,其中包括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代领导人。
作者对这些领导人的贡献和不足都有客观的评价,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和证据,使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楚地看到各位历史人物的强弱点。
在总结中,我认为该书是一部非常好的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入门著作。
它既很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新简洁,包容开放,富有启发性。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专业人士的必读之选,一般读者也会从中受到启发。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01a6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8.png)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提起近代史,那可真是一段波澜壮阔又饱含血泪的岁月。
读了近代史纲要之后,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近代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我们的国家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是一个病弱的巨人,被一群贪婪的恶狼围着,不停地撕扯着身上的血肉。
我还记得书里提到的甲午战争,那简直就是一场让人痛心疾首的悲剧。
北洋水师,曾经被寄予厚望,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在与日本的海战中却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邓世昌指挥着致远舰奋勇冲向敌舰的那一幕,让我热泪盈眶。
他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真的让我感到敬佩又心痛。
想象一下,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致远舰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邓世昌站在舰桥上,一脸坚定,大声喊着:“撞沉吉野!”那种决心,那种勇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可最终,致远舰还是沉没了,邓世昌也以身殉国。
这一场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落后和软弱。
再说说八国联军侵华,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一群列强,像强盗一样闯进了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圆明园,那曾经的万园之园,被他们洗劫一空,付之一炬。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圆明园的复原图,那是多么美丽,多么壮观的一座园林啊!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可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那些断壁残垣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状。
每次想到这里,我心里就有一股无名的怒火在燃烧。
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欺负我们?凭什么我们的家园要被他们肆意践踏?不过,在这黑暗的历史中,也有一些闪光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比如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次变革啊!虽然革命的成果后来被袁世凯窃取了,但它给人们带来的思想解放是不可估量的。
还有五四运动,那些年轻的学生们,走上街头,大声呼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他们充满了朝气和勇气,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c88e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5.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许多历史事件都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部系统介绍这段历史时期的教材,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并对当下和未来有所启迪。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学习这部教材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首先,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和风云变幻。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英勇奋斗,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其次,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当代的重要性。
通过对过去的经验教训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到更好的前进道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深入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现实,指导未来的前进。
最后,针对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学习历史要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只满足于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和名词,而应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道理。
其次,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背诵,而应该通过学习历史,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最后,要善于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不仅要了解历史,还要关注当下和未来,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部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教材,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前行。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ea7c9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1.png)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摘要:一、读书报告概述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四、中国近代史对我们的启示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读书报告概述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作者为知名历史学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概括和分析。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中国近代史一般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的时期。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的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4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西方列强通过武力侵略和强制通商,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2.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1895-1911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民众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抵抗运动不断发展的时期。
3.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1-1949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时期。
四、中国近代史对我们的启示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的落后。
只有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摆脱被侵略的命运。
2.民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是由民众的力量推动的。
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3.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把握机遇,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五、总结与建议《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ea0f0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31.png)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变革与觉醒的历史。
在研读近代史纲要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1840 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国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
《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通商,中国的主权开始受到严重的侵犯。
而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让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让,财富被掠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国的经济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同时,西方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和掠夺。
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抗争。
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太平天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有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表达了农民阶级对于平等、公正的渴望。
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尽管它存在一些盲目排外的倾向,但在抵抗列强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在不断探索。
林则徐、魏源等思想家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7ef4b4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0.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1500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材,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变革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与体会。
首先,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归纳,将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了五个时期:晚清、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
通过对每个时期的关键事件和主要人物进行介绍,我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帮助。
其次,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比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以及孙中山、毛泽东等重要人物。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影响和作用,对于我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节点和人物形成了更深入的认识。
再次,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调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韵律和规律,比如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主要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我分析和理解中国历史的能力。
最后,对于自身的历史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看到了近现代中国经历了多少艰辛和曲折的发展历程,看到了那些为中国近现代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英雄和先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和担当。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脉络、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2000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b2a29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f.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2000字《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概括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的经典教材,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于1982年出版。
全书分为十章,分别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代中国历史。
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详细描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以及清政府对外侵略的失败,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这一章节还分析了国内外的背景和影响,为后续章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自强思想的产生》介绍了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试图改革自强的努力,以及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中国开始出现了自强思想的兴起。
作者详细描述了洋务运动的兴衰以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的兴起》则详细描述了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
同时,该章还介绍了中国维新思潮的兴起,包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开端》描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意义。
该章还介绍了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和中国政治运动的发展。
第五章《北洋政府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详细描述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北洋政府在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作者还分析了北洋政府的政治失误和外部压力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六章《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作者详细描述了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运动和文化革命的兴起,以及这一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国共两党的兴起与中国革命的发展》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兴起,以及两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该章还介绍了国共合作和对抗的背景和影响。
第八章《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动荡》详细描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的影响。
作者还分析了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第九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通用4篇)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c690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8.png)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通用4篇)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篇1我国的千年历史,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和感悟,但是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已经离我很远了,对我们现在这个国家,经历的是近代史,对如今的我们有更多的历史意义,而古代史有的是研究价值,有的是一个让中华儿女自豪的过去……而今大学生的必修课---近代史,一段知国耻国难的历史,这更让我知道如果不断为古代自豪的话,必然就是近代史的的那个悲剧。
近代史就是一场中国的抗战史,从清末到建国之间,怎么说呢?也许是是段血泪史啊,也是革命史。
我想我会对我们的国家又爱又恨,爱他们的顽强,爱他们的团结,也恨他们的迂腐,很他们的分裂,恨他们的落后,国家就这样的可悲,真可是可悲,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知耻而后勇就对了。
让我知道的,一个国家无论曾经再多么光辉,历史再怎么璀璨,毕竟这是过去,如果不思进取,那么很快会成为井底之蛙,而且会很落后,再加上,自以为是,自认为是泱泱大国,在世界之上唯它独尊。
历史的教训显而易见,其实为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历史为鉴,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和做一个强人的道理相似。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虽然国人们觉醒,通过革命,改革做到了站起来的地步,但是太平天国的失败,公车上书的悲剧结果,哪怕爱国志士一个个出现,还是一次次的失败,但是当然总会成功,就是辛亥革命,可是这个弥足珍贵的成功,依然被袁世凯窃国,经历这么多失败,国人们是顽强的……抗战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这段历史是艰难的,一位位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真是让我们现在的青年应该感到感动和自豪,无数的英雄事迹让我们缅怀纪念,我们一定要努力,为了已死去的革命烈士,我们一定要为新中国的发展努力。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cc33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5.png)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在读了近代史纲要之后,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波澜壮阔又饱含血泪的历史风暴之中。
说起近代史,那真的是一段让人感慨万千的岁月。
就拿鸦片战争来说吧,那可真是把中国的大门给强行踹开了。
当时的英国,为了赚咱们的钱,拼命地往咱们这儿卖鸦片。
这鸦片是啥好东西吗?当然不是!好多人吸了鸦片,变得骨瘦如柴,家破人亡。
那时候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看到歪歪倒倒、精神恍惚的“大烟鬼”。
国家眼看着这样下去可不行,林则徐站了出来,坚决要禁烟。
他那股子坚决劲儿,真让人佩服!他带人到处收缴鸦片,在虎门一把火给烧了。
那场面,想象一下,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就像是中国人民对鸦片的愤怒和反抗。
可英国不干了,他们觉得自己的财路被断了,就派兵打了过来。
咱们的武器装备哪能跟人家比呀,人家的船坚炮利,咱们好多士兵还拿着大刀长矛呢。
结果可想而知,咱们打了败仗,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一条约,赔了钱,割了地,还开了通商口岸。
国家的尊严被狠狠地踩在了脚下,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再说说甲午战争,那也是让人痛心疾首。
咱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本以为能扬我国威,结果在和日本的海战中惨败。
当时那战况,真是惨烈啊!炮弹打出去,有的根本就不响,军舰的速度也跟不上人家。
邓世昌带着他的致远舰,奋勇杀敌,最后船都被打沉了,他毅然决定撞向敌舰,誓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真的让人感动又悲愤。
还有八国联军侵华,那简直就是一群强盗闯进了家门。
他们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圆明园那么美的园林,被他们抢的抢,烧的烧,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些珍贵的文物,被他们像抢白菜一样地抢走,至今还有好多流落海外。
回顾这段历史,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国家贫弱,就只能被人欺负。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尊严,没有安宁。
不过,咱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好欺负的。
在这漫长的近代史中,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站了出来,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试图变法图强,再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每一次尝试,都是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脚步。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4b284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4.png)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篇一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说真的,读完近现代史纲要,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这近现代的历史,就像一部超级大片,有血有泪,有悲有喜。
你想想看,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们国家那叫一个惨!列强们就跟饿狼似的,扑上来就咬咱们一口,割地赔款,这谁能受得了?我就想问问,当时的那些列强们,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良心!不过,咱们中国人可不是吃素的!无数的仁人志士站了出来,他们前赴后继,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
就像孙中山先生,他带领着大家推翻了封建帝制,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可能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就是做到了!再说说抗日战争,那场面简直惨不忍睹。
小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我每次想到那些悲惨的画面,心里都恨得牙痒痒。
但是,咱们的抗日军民们,那叫一个英勇顽强!他们用小米加步枪,硬是把小鬼子给打跑了。
我觉得,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骨气!近现代史虽然充满了苦难,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我们从落后挨打,到逐渐崛起,这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也许未来还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铭记历史,勇往直前,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是?篇二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读完近现代史纲要,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心里堵得慌!这近现代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啊!咱先说说那清朝末期,闭关锁国,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结果被列强打得找不着北。
这能怪谁?也许只能怪当时的统治者太愚昧、太自大了!他们难道不知道世界在变化吗?鸦片战争,那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人用鸦片来毒害咱们中国人,还强行打开了咱们的国门。
这不是欺负人吗?我真想穿越回去,对那些英国人说:“你们这么干,不觉得缺德吗?”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屈辱,让咱们中国人开始觉醒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虽然都失败了,但那也是人们在努力探索救国之路啊!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虽然一次次跌倒,但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光明。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e9aae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读了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感慨万千。
近代史,那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风雨中艰难前行,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的未来,不惜付出一切。
在这段历史中,有太多令人痛心的时刻。
鸦片战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那一声声炮响,震碎了多少国人的骄傲和尊严。
他们如强盗一般涌入,掠夺我们的财富,践踏我们的土地。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硝烟弥漫的场景,百姓们惊恐的眼神,士兵们无奈的抵抗。
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啊!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黑暗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英勇无畏的仁人志士。
他们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林则徐,那个坚决禁烟的英雄。
我能想象到他面对重重压力,依然坚定不移的模样。
他深知鸦片的危害,为了国家和民族,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
他的决心和勇气,让人敬佩不已。
记得书中描述他在虎门销烟时,那滚滚的浓烟,不仅销毁了罪恶的鸦片,更燃起了人们反抗的斗志。
他的行动,让那些列强知道,中国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还有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
他本有机会逃走,却选择留下来,以血醒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何等的豪迈与壮烈!我仿佛看到他在刑场上,面无惧色,慷慨赴死。
他用自己的生命,试图唤醒沉睡的国人。
再说说孙中山先生,他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四处奔走,组织起义。
多少次的失败,都没有让他放弃。
终于,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我能感受到他在成功那一刻的喜悦和激动,也能体会到他为了实现民主共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回顾这段历史,我想起了小时候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怀着好奇和敬畏走进了那座庄严的建筑。
在展厅里,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古老的文物,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停留在一个展示鸦片战争的展柜前,里面陈列着一些当年的枪炮和鸦片烟具。
那些枪炮看上去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f7c54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e.png)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摘要:一、读书报告概述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四、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五、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影响六、总结与反思正文:一、读书报告概述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作,该书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为止,详细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史的演变过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这一时期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
此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影响。
这段历史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其次是洋务运动,这是一场尝试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振兴国家的运动;然后是戊戌变法,这是一场试图进行政治改革的运动;接着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此后,还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四、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值得我们铭记。
首先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也是中国民族屈辱的开始;其次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国的新时代;还有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最后是抗日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伟大的民族战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五、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影响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牢记民族的屈辱历史,不断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其次,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深知这些都是前辈们用血汗换来的;最后,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与反思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奋斗的历史。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c8db9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3.png)
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篇一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读了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真可谓是五味杂陈啊!这近现代史,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剧,充满了曲折和波澜。
你看,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中国就被列强打得那叫一个惨,各种不平等条约签得手软,国土被割让,银子被抢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候我就在想,咱中国当时咋就这么弱呢?也许是因为闭关锁国太久,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了。
但咱中国人也不是吃素的呀!后来有了洋务运动,想学习西方的技术来强大自己,可结果呢?还是不行。
这到底是为啥?可能是只学了表面,没学到精髓吧。
再后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波接着一波,都是为了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但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给窃取了,这多气人啊!近现代史中,也有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像抗日战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那场面,简直太震撼了!我觉得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咱们还能坚持下来,最终取得胜利,这充分说明了咱们中华民族的顽强和不屈。
不过,想想那段历史,也会让人感到疑惑。
为啥咱们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是因为运气不好?还是因为自身的问题太多?也许都有吧。
读了这近现代史纲要,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
但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让我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前进。
我不禁反问自己,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能做些什么呢?篇二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哇塞,读完近现代史纲要,我这心里头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你说咱中国近现代这一路走来,容易吗?那简直是太难了!一开始被列强欺负得惨不忍睹,我就纳了闷了,咱们堂堂大中华,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就拿那鸦片战争来说,英国人靠着坚船利炮,轰开了咱们的国门,逼着咱签那些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不是欺负人吗?当时咱们的国家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想反抗却力不从心。
也许是长期的封建统治让咱们的思想僵化了,技术落后了,所以才被人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d6f7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8.png)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近代史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深刻理解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其中的重大事件。
2024年,我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总结。
首先,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了解到了欧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
从工业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再到美国独立战争,这些事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进步;法国大革命则为人类政治自由提供了重要的范本;美国独立战争则为其他殖民地解放提供了借鉴。
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也为后来的国家建设和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其次,学习近代史让我深入了解了各种社会制度和政治理念的演变。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这些制度的交替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习近代史,我知道了这些制度背后的理念和动力。
封建主义以地主阶级为核心,追求权力和地位的稳定;资本主义则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追求自由和利益的最大化;而社会主义则强调平等和社会公正。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深刻理解了这些制度背后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再次,学习近代史让我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宝贵。
近代史充斥着战争和冲突,从拿破仑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学习近代史,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和毁灭性。
而和平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和平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经济繁荣。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并且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和平付出努力。
最后,学习近代史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的启示。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鉴证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近代史,我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的启示。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的过程。
历史还告诉我们,尊重历史、学习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学习近代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a0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f.png)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范文(3篇)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1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
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5ceb9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8.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在读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
这本书是一部详实、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概述,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所有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中心思想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数不尽数的挫折和磨难,然而,我们民族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历史的荣耀。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个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历程。
饱受侵略和民族屈辱的我们,一步步走向独立和富强,为泱泱大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突出的重点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颠覆的历程。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这也是中国深刻改变国运的历史时刻。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个严谨的学术世界。
在书中,不仅对事件和人物的记载极为详实,还不时穿插着学术框架的阐述,展现了学术的严谨和精确。
同时,我也在阅读中思考了不少问题。
譬如,为什么中国近代史如此波折和曲折?为什么我们民族的勇气和智慧能够在历史的重压之下站立不倒?因此,我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和支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遣词造句方面,本书的语言真实、简练,极大地增强了其可读性。
在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时,语言清晰,表达精准。
同时,在学术界阐释上,语言也不失严谨。
这种语言风格符合语文规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准确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思考。
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本书的结构也非常严谨。
书中的主旨和内容顺序都极为清晰,读者可以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同时,在读完全书之后,感受到书中的内在时序的逻辑性,让我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过程有了更加清晰和具体的认识。
综上所述,从《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智慧的闪光点。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近代中国的历程,站在更清晰的历史地图之上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明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a467a9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e.png)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读罢近代史纲要,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挣扎、觉醒与奋进的历程。
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便陷入了深深的苦难。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破坏,国家蒙羞,人民受苦。
然而,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甘愿屈服的民族。
在列强的侵略下,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到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再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虽然这些努力最终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让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而《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是让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也正是这场战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仅仅依靠器物层面的改革是无法拯救中国的。
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
在这黑暗的时刻,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感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来之不易。
在列强的侵略面前,我们曾经弱小、曾经迷茫,但我们从未放弃过抗争。
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中国近代史历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历史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1b267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4.png)
中国近代史历史读书报告《中国近代史历史读书报告》篇一:中国近代史历史读书报告中国近代史啊,就像一部超级复杂又超级精彩的大剧。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那叫一个头大,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到处都是迷雾的迷宫。
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中国就像是一艘在狂风暴雨里的破船。
那些个西方列强,就像一群饿狼看到了肥羊,一下子就扑了过来。
《南京条约》的签订,就好比是在咱中国人的心头狠狠地割了一刀。
我就想啊,当时的清政府怎么就那么软弱呢?也许是长期闭关锁国,把自己关傻了吧。
就像一个人在屋子里待久了,突然出去面对一群强盗,根本不知道怎么还手。
我读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感觉挺矛盾的。
一方面,洪秀全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太平天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听起来多美好啊。
可是另一方面呢,他们内部好像也不是那么团结,后来还搞得乌烟瘴气的。
这就像一群人想要盖一座漂亮的房子,结果在盖的过程中自己先打起来了,房子还怎么盖得成呢?再看看洋务运动,那些洋务派的人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孩子,想要给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他们学习西方的技术,办工厂、建海军,我觉得这就像是给奄奄一息的中国打了一针强心剂。
可是呢,这针强心剂好像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
为啥呢?也许是因为他们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而没有改变那种腐朽的政治制度吧。
这就好比是给一个生病的人只换了身衣服,里面的病根子还在呢。
戊戌变法也挺让人感慨的。
那些维新派的人就像一群热血青年,想要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
谭嗣同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魄真的很让人钦佩。
可是变法仅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就像一场还没来得及燃烧就被扑灭的小火苗。
这是不是说明,在当时的中国,想要通过和平的改良来改变现状是太难了呢?中国近代史读起来真的是让人心情很复杂。
一会儿觉得气愤,那些列强凭什么欺负咱们;一会儿又觉得无奈,咱们自己怎么就那么不争气呢?不过,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要是能穿越回那个时代,我能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什么都做不了,但我想我会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先辈们的挣扎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有感
11121607 机自学院
摘要: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主要写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本书在一开始就从中西的对比入手,指出“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明,而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
”对于中国怎样才能脱离当时的困境,蒋廷黻继而对:“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这些问题作了自己的论证,他从中国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文化等一系列过程中认识到必须用“近代化”来改变“中古”的面貌。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虽然蒋廷黻不可能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但是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
为什么中国在鸦片战争的震撼当初迅速走上维新之路呢?他回答到:第一,中国的守旧性太重。
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
第三,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关键词: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
一民族的致命伤
在书中第一章第四节有这样一句话:“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一句话无疑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近代中华民族所受的压迫与屈辱,都与民族的惰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鸦片战争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那时的中国就如蒋廷黻所说的,是一个仍滞留于中古的国家,“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具备了近代文明,所以鸦片战争在一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倒向了英国。
但是,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如果国人能够早点觉悟,那么远东的近代史恐怕要完全改写了,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在战争前后依然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对于这个问题,蒋廷黻的想法是:第一,中国的守旧性太重,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
得要人们做出变革极不容易;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实行改革必然会影响科举出身的士大夫的利益,反对也随之而来;第三,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总有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责,默而不言。
本书中第一章对于国人对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反应让我们对当时中国的落后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由于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式,丢失了国家主权却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外交成功。
二自强及失败
接连的战争失败让部分人认识到西洋的军事是优于中国的,于是他们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部分,以恭亲王、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启了国防近代化的进程。
他们办军工厂,设武备学堂,派遣军官留洋,创立工厂支持国防费用。
但是任何的改革在古老的封建制度下都不可必免的会受到重重阻力,这不仅包括外界的反对,也包括改革者自身的局限性,在旧有的体制下进行军事改革无疑不可能成功,但是改革者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可能去改变中国的体制与文化,这种不触及根源的改革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甲午战败只是为它划下了结束的句号。
三瓜分及民族复兴
甲午战败引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各国都在中国划分利益,看到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一些有识分子站了出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提倡政治改革,在光绪的支持下,开始了维新变法。
但是顽固势力的阻力无疑是巨大的,变法仅仅推行百日就失败了。
书中蒋廷黻对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很是认同,他认为孙中山的思想伟大是古今无比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是民族唯一复兴的路径,相比于李鸿章等人的自强,康有为等人的变法,及义和团的反对现代化,孙中山的思想都是极为伟大的。
辛亥革命打倒了满清,虽然扫除了民族复兴的一个障碍,但是民国元年的民国还不具备民国的条件,民族内在的各种矛盾还依然没有就解决,军权就是政权的结果就是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
而蒋廷黻认为遵照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实行军政、训政、宪政就可以让国家逐步走向近代化。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