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doc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doc

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3、(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4、“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D、经世致用5、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A B C D6、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7、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汉阳铁厂张謇创办的大生沙厂新中国的第一批飞机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8、19蔡无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精品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精品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1.(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3题)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0年11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1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A.“仁者爱人”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3题)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A.“天人感应”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4.(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6题)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下列董仲舒思想中不可能为当时思想家推崇的有()①“天人感应”②“大一统”③“君权神授”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5.(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2题)“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

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集权B.君臣共理国政C.君权兼并相权D.君臣分工明确6.(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4题)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7.(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4题)“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3题)“中新网”2010年7月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题,共75分)36.答到要点即可。

(8分)⑴证据:中世纪前期,西欧城市大多衰败没落,与东亚、西亚等地相比,经济凋敝,明显落后。

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4分)⑵说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兴起,有助于摆脱教会控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4分)37.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

(10分)⑴关系:《朱子教条》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的教规,强调纲常礼教,以及学问思辨,指出了修身、处事、做人的原则。

从内容来看,朱熹已经完成了理学的体系,以“理”作为新儒学的思想体系,将纲常礼教具体化,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其它的几条,无不体现了朱熹理学的精髓,以及延续孔孟儒学的传统:言忠信,行笃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6分)⑵影响:《朱子教条》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与推崇,后来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

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它又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

(4分)38.答到要点即可。

(12分)⑴主导原因: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3分)⑵商品交换:①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

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鱼。

(2分)②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

(1分)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2分)。

【历史】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9

【历史】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9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1.(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7题)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2.(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9题)从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得出的信息不包括A.美国的经济优势依然十分明显 B.世界经济呈现出美日中三国鼎立局面C.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D.中国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3.(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17题)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4.(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0题)右图是某老师在课堂上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多次使用的图示。

该图示不可能用来表示()A.雅典民主政治突破城邦体制,得到发展B.二战后多种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C.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激烈D.近代列强环伺、侵略中国5.(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11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当时“国内外发展大局”应该包括①世界和平力量增强,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②美苏结束“冷战”状态,两国关系趋向缓和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尽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19题)“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2011届南通市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2011届南通市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BA.“仁者爱人”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DA.王阳明B.韩非子C.荀子D.董仲舒3.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4.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A B C D5.右边是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A.表现文人意趣B.表现民间风情C.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D.表现雍容华贵的盛世气象6.“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7.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情感角度看,“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一句应当属于文学体裁中的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散曲8.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9.“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10.仔细观看右图——拉斐尔的画作《西斯廷圣母》,其表现的思想情感是A.崇尚神学B.理性主义C.人文主义D.反对暴政11.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

2011江苏省学业水平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1江苏省学业水平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1江苏省学业水平历史试卷及答案2011江苏省学业水平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②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3.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n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v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v的意见,皇甫�n的建议作罢。

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②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

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

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

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6.“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

2011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次联考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次联考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次联考测试题及答案历史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上答题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以必修①为主。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春秋•公羊传》中主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主张“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两者共同论述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3.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加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4.北宋之所以定都汴京,主要是因为可以借助汴水从南方运输粮食,当时每年大概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担左右。

这主要说明() A.汴水是北宋主要的运输通道 B.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完成 C.北宋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经济重心仍在我国北方地区 5.顾亭林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必要“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

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A.材料中封建指分封制 B.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 C.作者主张废除郡县制 D.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太大 6.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带答案)

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带答案)

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的“田”字中间的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

这表明当时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2.2021年,一面反映西汉昭君故事的东汉铜镜首次展出,上有七言诗铭文:“汉召单于匈奴臣,名王归义四夷民,兵革不用中国安。

孟春正月更元年,胡王陛见赐贵人。

后宫列女王昭君……倍(背)去中国事胡人”。

该铜镜A.成为考订故事要素的重要证据B.是研究昭君出塞的一手史料C.见证了汉匈之间长期和平交往D.佐证了东汉史学的较快发展3.图1为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据图可知当时图1A.欧亚大陆商贸交流频繁B.贸易交往促进民族迁徙C.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主导D.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4.顾炎武遍游天下后指出,凡郡县为原来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原衙门的旧基“必皆宏敞”;相反,凡“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

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地方财权收归中央C.政治风气因循守旧D.边防压力日益增加5.清代学者阮元在释“学而时习之”时云:“学必兼诵之,行之,其义乃全。

”释“吾道一以贯之”又云:“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言行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

……故以行事训贯,则圣贤之道归于儒;以通彻训贯,则圣贤之道近于禅矣。

”他旨在强调A.格物致知B.实践为先C.经世致用D.援儒入佛6.表1为1875年部分通商口岸子口税单发放数。

(注:子口税是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及自内地运送土货至通商口岸出口时所缴纳的一种税款,以取代货物经过各内地关卡的各种税费,由此可知表17.1924年9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撰文指出,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稚的缺点,但也是“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可歌可泣的遗产”,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的遗产!”上述观点有利于A.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封建精神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D.民主革命纲领正式形成8.1937年9月,为了满足前来延安求学的进步知识青年的需求,边区政府成立陕北公学,招生简章中强调“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皆可报考。

2011届高考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2

2011届高考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2

高三质量抽测试卷 (2010年10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

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2.“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

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5.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

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

”以上材料表明①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②皇室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③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④皇室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l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201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调研测试题6

201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调研测试题6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11.3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C.皇帝大权已旁落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2.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 )A.法治原则B.集体决策C.直接参政D.轮番而治3.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C.正当行驶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4.晚清官员耆英(《南京条约》签订时中方代表)说:“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老百姓不支持国家和军队,而武器上,敌人太强大了。

”这种言论( )A.看到了中国军事落后的现实B.看到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优劣C.全面指出了中国社会的矛盾D.说明当时国人的爱国意识淡薄5.“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物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此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6.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专制走向共和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愚昧走向科学7.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江苏省重点学校(致远中学等)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重点学校(致远中学等)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学情分析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代的内阁制度D.元代的行省制度3.在梭伦改革的内容中,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A.按财产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利越大B.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废除债务奴隶制度4.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里的人是指()A.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外族自由民B.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C.罗马本邦的自由民D.指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5.奥巴马和萨科奇是当今美国和法国的总统,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拥有行政权B.军队最高统帅C.国家元首D.由民选产生6.西方列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侵华的变化有()①以华治华成为显著特征②主要采取武力手段扩大侵华权益③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④列强之间争夺更加激烈⑤日本和美国日益取代英法在华优势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7.“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

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十九世纪三四十年的欧洲工人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时期D.俄国十月革命时期8.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A.七届二中全会B.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C.1954年第一届人大D.中共八大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的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0.下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C.苏联影响大增成为政治军事大国D.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1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2.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13.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①经营管理体制②产品分配权利③土地所有制形式④生产经营的权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4.“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共同的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1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A.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开放C.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6.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17.有的学者将战国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2011届高三江苏省各地模拟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一专题4

2011届高三江苏省各地模拟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一专题4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12题)下列各项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主题有联系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答案】B【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各选项中与三大政治制度有联系的只有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结束】2.(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1题)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这是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答案】A【点拨】孙中山的民主任务是反帝反封建,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势力,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完成,故选A.【结束】3.(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9题)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答案】D【点拨】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故①不正确;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观点,故②不正确。

2011届高三江苏省各地模拟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一专题7

2011届高三江苏省各地模拟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一专题7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0分)1.(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9题)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

”他评价的是()A.德国B.中华民国C.美国D.法国【答案】C【点拨】本题较容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选C项。

A项德国通过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或半君主立宪制);B项中华民国确立起共和政体,但很快被袁世凯破坏;D项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起共和政体,但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结束】2.(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14题)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答案】D【点拨】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美国是两者有机结合,故D正确。

其他选项回答不全面。

【结束】3.(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17题)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二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A.自由民主独立B.人民民主专政C.君主立宪政体D.三权分立体制【答案】A【点拨】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表达了革命主张,希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结合各选项,本题选A项,B项是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主张;D项是具体的政体。

【结束】4.(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7题)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3.(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4.“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5.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6.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8.1900年蔡无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这说明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9.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

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0.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1.下列各项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主题有联系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2.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这主要是针对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13.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股票。

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进接用于研究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14.“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

”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15.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16.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17.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18.右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美、德、英、中四个国家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所占比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19.下面是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20.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

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5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21.(11分)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3分)(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4分)(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4分)22.(8分)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只在于这一点,即人类生活囚新的发现和力量而丰富。

……发明者的成果虽是一种不太壮观和炫耀的东西,却是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列举17世纪晚期和19世纪上半期物理学方面“发明者的成果”。

(2分)(3)上述物理学方面“发明者的成果”“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

试结合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4分)23.(11分)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

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材料三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材料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

……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3分)(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4分)(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4分)24.(10分)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

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

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

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2分)(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6分)(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2分)25.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