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及化合物分析前言

合集下载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 B 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 B Z2),特制定本标准㊂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钴(C o b a l t)和氧化钴(C o b a l t o x i d e)等]的浓度㊂本标准是总结㊁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㊂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㊂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㊂同时代替G B11529 89附录A㊁G B/T16022 1995㊂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㊂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㊂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㊂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职业病防治所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晓文和宋力伟等㊂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㊂G B 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40.7n m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㊂3.2仪器3.2.1微孔滤膜,孔径0.8μm㊂3.2.2采样夹,滤膜直径40m m㊂3.2.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膜直径25m m㊂3.2.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 i n和流量0~10L/m i n㊂3.2.5烧杯,50m l㊂3.2.6电热板或电砂浴㊂3.2.7具塞刻度试管,25m l㊂3.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 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钴空心阴极灯㊂3.3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㊂3.3.1高氯酸,ρ20=1.67g/m l㊂3.3.2硝酸,ρ20=1.42g/m l㊂3.3.3消化液,高氯酸ʒ硝酸=1ʒ9㊂3.3.4盐酸羟胺溶液,200g/L㊂3.3.5硝酸溶液,8m o l/L㊂3.3.6硝酸溶液,0.48m o l/L㊂3.3.7标准溶液:称取0.1000g钴粉(光谱纯),溶于少量8m o l/L硝酸溶液中,加热蒸至近干,用0.48m o l/L硝酸溶液定量转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此溶液为1.0m g/m l钴标准贮备液㊂临用前,用0.48m o l/L硝酸溶液稀释成50.0μg/m l钴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㊂3.4样品的采集㊁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㊂1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 /m i n 流量采集15m i n 空气样品㊂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㊂3.4.3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以1L /m i 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㊂3.4.4 样品空白: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㊂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塑料袋或纸袋内,置于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㊂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㊂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 l 消化液,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ħ左右,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稍冷后,加2滴盐酸羟胺溶液和少量0.48m o l /L 硝酸溶液,加热溶解残液;用0.48m o l /L 硝酸溶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25m l,摇匀,供测定㊂若样品液中钴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0.48m o l /L 硝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㊂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只具塞刻度试管,分别加入0.00㊁1.00㊁2.00㊁3.00㊁4.00㊁5.00m l 钴标准溶液,各加0.48m o l /L 硝酸溶液至25.0m l ,配成0.0㊁2.0㊁4.0㊁6.0㊁8.0㊁10.0μg /m l 钴浓度标准系列㊂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40.7n m 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钴浓度(μg /m l )绘制标准曲线㊂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钴浓度(μg /m l )㊂3.6 计算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V o =Vˑ293273+t ˑP 101.3(1)………………………………………………式中:V o 标准采样体积,L ;V 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温度,ħ;P 采样点的大气压,k P a㊂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钴的浓度:C =25c V o (2)…………………………………………………………式中:C 空气中钴的浓度,m g /m 3;25 样品溶液的体积,m l;c 测得样品溶液中钴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 /m l ;V o 标准采样体积,L ㊂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 B Z159规定计算㊂3.7 说明3.7.1 本法的检出限为0.02μg /m l ;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m g /m 3(以采集75L 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02~10.0μg /m l ;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4%㊂3.7.2 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99%㊂3.7.3 2.5m g /m l S i 4+,2m g /m l C o 2+㊁M o 2+㊁V 5+,0.6m g /m l N i 2+,0.5m g /m l C u 2+㊁M n 2+,0.1m g /m l C a 2+不干扰测定㊂2G B Z /T 160.8 2004。

钴的稳定化合物

钴的稳定化合物

钴的稳定化合物
钴的氧化物:钴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最常见的是二氧化钴(CoO)和三氧化二钴(Co2O3)。

这些氧化物在高温下稳定,可用于陶瓷、颜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此外,钴的氧化物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钴的硫化物:硫化钴(CoS)和硫化亚钴(CoS2)是钴的两种稳定硫化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如辉钴矿(CoAsS)等。

钴的硫化物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半导体性质,因此在电子学、磁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钴的盐类:钴可以形成多种盐类,如氯化钴(CoCl2)、硝酸钴(Co(NO3)2)和硫酸钴(CoSO4)等。

这些盐类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制备钴的其他化合物,以及作为催化剂、颜料和电镀液等。

钴的配合物:钴可以与多种配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维生素B12,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钴原子。

维生素B12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许多生化反应。

此外,钴的配合物还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磁性材料和电化学等领域。

总之,钴的稳定化合物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这些化合物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钴配合物的制备和组成分析及电子光谱测定

钴配合物的制备和组成分析及电子光谱测定

钴配合物的制备和组成分析及电子光谱测定钴配合物是由钴离子和配体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催化反应、材料科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室制备钴配合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溶剂热法、溶剂挥发法和沉淀法等。

组成分析和电子光谱测定是研究钴配合物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一、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1.溶剂热法:将适量的钴盐和配体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加热,通常得到配位数较高的钴配合物。

溶剂热法制备的钴配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晶体形态和纯度。

2.溶剂挥发法:将适量的钴盐和配体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慢慢挥发,最终得到钴配合物。

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制备无水或低水合度的钴配合物。

3.沉淀法:将适量的钴盐和配体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形成沉淀。

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即得到钴配合物。

沉淀法制备的钴配合物适用于一些配体和氧化态较高的钴离子。

二、钴配合物的组成分析对于钴配合物的组成分析,通常可以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手段来进行。

1.元素分析:通过燃烧法或干燥法等方法,确定钴配合物中钴的含量,从而得到配合物的化学式和配位数。

2.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测定配合物中的特征振动频率,可以确定配体中的官能团和求得配位键强度等信息。

3.核磁共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钴和配体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确定配体的结构和配体与钴的相对排布。

4.质谱:利用质谱技术测定钴配合物中的分子离子信号,可以确定配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等信息。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过测定钴配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和吸收波长,可以推断其电子能级分布和配位特征。

2.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测定红外光谱,可以研究钴配合物中金属-配体振动频率,从而了解钴配合物中的金属-配体键的强度和振动模式。

3.磁化率: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钴配合物的磁化率,可以得到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如配合物的顺磁性或反磁性。

钴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钴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钴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钴量的测定(实验
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钴化合物中的钴含量。

实验原理
钴化合物中的钴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重量法来测定钴的含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并与一定浓度的酸反应,使钴完全溶解。

然后,将溶液定容,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离子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钴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待测样品,并将其称量,记录其质量。

2. 将待测样品溶解到一定浓度的酸中,搅拌均匀。

3. 将溶液定容,使其体积确定。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钴离子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5. 根据吸光度数据和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出钴的含量。

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与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以及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试样中钴的含量如下:
- 第一个试样中钴的含量为0.1725g.
- 第二个试样中钴的含量为0.239g.
- 第三个试样中钴的含量为0.0765g.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试样中的钴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待测钴化合物中的钴含量在不同样品中存在差异。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钴化合物中钴的含量。

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化学分析方法,实践了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钴常见化合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钴常见化合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钴常见化合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化学符号为Co,原子序数为27,属于第9族元素。

钴具有灰白色的外观,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导电性能。

在自然界中,钴常以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钴的化合价是指钴在化合物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电荷数。

钴的化合价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多变性。

钴的常见化合价主要有+2和+3两种。

其中,+2是钴的常见氧化态,通常以Co(II)表示,也称为二价钴。

而+3是钴的高氧化态,以Co(III)表示,也称为三价钴。

钴还可以表现出其他氧化态,如+4和+5,但相对较少见。

钴的化合价取决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反应条件。

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钴的电子可能会损失或获得,从而产生不同的化合价。

这种多变性使得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池材料、催化剂、磁性材料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钴的常见化合价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钴化合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钴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同时,也为钴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钴的化合价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具体情况,包括常见的+2和+3价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同时,还将讨论钴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钴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对钴的化合价进行总结,并展望钴化合价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通过对钴常见化合价的研究,有望为进一步探索钴的性质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钴化合价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会对钴的常见化合价进行概述,介绍钴的基本特性和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会阐明本文的目的,即对钴的常见化合价进行详细探讨。

其次,正文部分会着重介绍钴的化合价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

钴配位化合物

钴配位化合物

CoCl3(NH3)x的制备及x的测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一、实验原理1通常情况下二价钴比较稳定,但形成氨配合物后,由于三价钴与氨的稳定常数更大,导致电位发生较大变化,Co(Ⅱ)氨配合物易被氧化为Co(Ⅲ)氨配合物。

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Co与氨形成多种配合物,主要有: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橙黄色晶体);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o(NH3)5H2O]Cl3(砖红色晶体);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Co(NH3)5Cl]Cl2(紫红色晶体)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Co(NH3)4Cl2]Cl(绿色晶体)氯化钴(Ⅱ)氨配合物在空气中被氧化,不加催化剂主要生成紫红色[Co(NH3)5Cl]Cl2,其反应式如下:4CoCl2 + 16NH3 + 4NH4Cl + O2 = 4[Co(NH3)5Cl]Cl2 + 2H2O当有催化剂存在时,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橙黄色的[Co(NH3)6]Cl3,反应式如下:4CoCl2 + 20NH3 + 4NH4Cl + O2 = [Co(NH3)6]Cl3 + 2H2O若催化剂是活性炭时,采用H2O2作氧化剂,其被氧化的产物也是橙黄色的[Co(NH3)6]Cl3,其反应式如下:2CoCl2 + 10NH3 + 2NH4Cl + H2O2 = 2[Co(NH3)6]Cl3 + 2H2O当没有催化剂活性炭时,常常发生取代反应,亦即六配位氨合物中的氨分子易被其它基团取代而得到[Co(NH3)5Cl]Cl2。

2本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O)6]Cl2 + 2NH4Cl + 8NH3 + H2O2 = 2[CO(NH3)5(H2O)]Cl3 + 12H2O3实验中步骤的解释加入盐酸的作用:反应存在如下平衡:[Co(NH3)5Cl]Cl2 [Co(NH3)5Cl]2-+2Cl-,加入盐酸可使平衡左移;慢加盐酸是为了得到大的晶体,便于过滤与烘干。

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实验报告

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4. 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铬、锰、铁、钴、镍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2.掌握铬、锰重要氧化态之间的转化反应及其条件。

3.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4.掌握锰、铁、钴、镍硫化物的生成和溶解性。

5.学习Cr3+,Mn2+,Fe2+,Fe3+,Co2+,Ni2+的鉴定方法。

1
2
3
4
三、注意事项:
1.在制备Mn(OH)2沉淀时,一定要用长滴管深入到溶液底部,将NaOH溶液挤出。

2.Cr(OH)3的颜色是灰绿色,容易被Cr3+的颜色掩盖,要注意观察。

加入NaOH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难以观察到沉淀
的生成。

3.在检验Ni(OH)2沉淀酸碱性时,要用比较强的氧化剂将其氧化。

四、思考题
教材中2、3、5题。

五、实验体会和建议
5。

钴及其化合物

钴及其化合物

钴及其化合物钴,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

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

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

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

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

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钴和钴化合物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熔点1493℃、比重8.9,比较硬而脆,钴是铁磁性的,在硬度、抗拉强度、机械加工性能、热力学性质、电化学行为方面与铁和镍相类似。

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

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

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

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₃O₄。

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

由电极电势看出,钴是中等活泼的金属。

其化学性质与铁,镍相似。

高温下发生氧化作用。

加热时,钴与氧,硫,氯,溴等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

钴可溶于稀酸中,在发烟硝酸中因生成一层氧化膜而被钝化。

钴会缓慢地被氢氟酸,氨水和氢氧化钠浸蚀。

钴是两性金属。

化合物钴(Ⅱ)1.氧化钴黑灰色六方晶系粉末。

相对密度5.18。

溶于酸,不溶于水,醇,氨水。

易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金属钴。

高温时易与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锌反应生成多种颜料。

[8]通常可用草酸钴或碳酸钴为原料经500~600℃煅烧抽制得氧化钴,主要反应如下:CoC₂O₄=CoO+CO+CO₂CoCO₃=CoO+CO₂2.氢氧化钴一般为玫瑰红色单斜或四方晶系结晶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和强碱及铵盐溶液。

钴配位化合物

钴配位化合物

CoCl3(NH3)x的制备及x的测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一、实验原理1通常情况下二价钴比较稳定,但形成氨配合物后,由于三价钴与氨的稳定常数更大,导致电位发生较大变化,Co(Ⅱ)氨配合物易被氧化为Co(Ⅲ)氨配合物。

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Co与氨形成多种配合物,主要有: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Co(NH3)6]Cl3 (橙黄色晶体);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 [Co(NH3)5H2O]Cl3 (砖红色晶体);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Co(NH3)5Cl]Cl2(紫红色晶体)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Co(NH3)4Cl2]Cl (绿色晶体)氯化钴(Ⅱ)氨配合物在空气中被氧化,不加催化剂主要生成紫红色[Co(NH3)5Cl]Cl2,其反应式如下:4CoCl2 + 16NH3 + 4NH4Cl + O2 = 4[Co(NH3)5Cl]Cl2 + 2H2O当有催化剂存在时,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橙黄色的[Co(NH3)6]Cl3,反应式如下:4CoCl2 + 20NH3 + 4NH4Cl + O2 = [Co(NH3)6]Cl3 + 2H2O若催化剂是活性炭时,采用H2O2作氧化剂,其被氧化的产物也是橙黄色的[Co(NH3)6]Cl3,其反应式如下:2CoCl2 + 10NH3 + 2NH4Cl + H2O2 = 2[Co(NH3)6]Cl3 + 2H2O当没有催化剂活性炭时,常常发生取代反应,亦即六配位氨合物中的氨分子易被其它基团取代而得到[Co(NH3)5Cl]Cl2。

2本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H2O)6]Cl2 + 2NH4Cl + 8NH3 + H2O2 = 2[CO(NH3)5(H2O)]Cl3 + 12H2O3实验中步骤的解释加入盐酸的作用:反应存在如下平衡:[Co(NH3)5Cl]Cl2 [Co(NH3)5Cl]2-+2Cl-,加入盐酸可使平衡左移;慢加盐酸是为了得到大的晶体,便于过滤与烘干。

讲义-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土木专业

讲义-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土木专业

实验1. 铬、锰、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铬、锰、铁、钴、镍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2.掌握铬、锰重要氧化态之间的转化反应及其条件。

3.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4.掌握锰、铁、钴、镍硫化物的生成和溶解性。

5.学习Cr3+,Mn2+,Fe2+,Fe3+,Co2+,Ni2+的鉴定方法。

三、注意事项:
1.在制备Mn(OH)2沉淀时,一定要用长滴管深入到溶液底部,将NaOH溶液挤出。

2.Cr(OH)3的颜色是灰绿色,容易被Cr3+的颜色掩盖,要注意观察。

加入NaOH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难以观察到沉淀
的生成。

3.在检验Ni(OH)2沉淀酸碱性时,要用比较强的氧化剂将其氧化。

四、思考题
1. 在Co(OH)3 中加入浓HCl,有时会生成蓝色溶液,加水稀释后变为粉红色,试解释之。

2. K2Cr2O7溶液中加入Pb(NO3)2和AgNO3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五、实验体会和建议。

钴的化合物

钴的化合物

钴(Co)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含量约为25ppm。

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可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钴化合物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钴化合物及其性质。

1.氯化钴(CoCl2):氯化钴是一种常见的钴化合物,有无水物和六水合物两种形式。

无水氯化钴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钴粉和氯气反应制得。

它具有吸湿性,能吸附水蒸气转变为六水合物。

六水合氯化钴是一种红色晶体,可用于制备其它钴化合物。

2.钠钴酸盐(NaCoO2):钠钴酸盐是一种重要的钴氧化物化合物,具有高导电性和磁性。

它可以在高温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

钠钴酸盐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磁性材料等。

3.硝酸钴(Co(NO3)2):硝酸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六水合物形式为红色晶体。

它可以通过将钴粉与硝酸反应制备得到。

硝酸钴在化学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于金属阳离子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4.钴酸锂(LiCoO2):钴酸锂是一种重要的钴氧化物化合物,是锂离子电池最常见的正极材料之一。

它具有高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钴酸锂的制备常采用固相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5.氧化钴(Co3O4):氧化钴是一种黑色固体,由钴粉在氧气中高温煅烧得到。

它具有金属-半导体转变行为,可以用于气敏元件和催化剂的制备。

6.乙酸钴(Co(CH3COO)2):乙酸钴是一种有机钴化合物,常见的四水合物形式为红色晶体。

它可由钴粉和乙酸反应制备。

乙酸钴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例如卡宾化反应、克诺普斯基反应等。

以上只是钴化合物的一部分,钴还可以与氟、硫、磷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钴化合物在化学、材料和能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如电池、催化剂、气敏材料等。

研究和开发新的钴化合物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钴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

钴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

钴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钴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钴这玩意儿,别看它好像不咋起眼,在好多领域那可都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呢!像什么电池啦、化工啦,都有它的身影。

那咱怎么知道这里面的钴含量合不合适,或者有没有其他化合物混在里面呢?这就得靠检测方法啦!咱先来说说分光光度法。

这就好比是给钴及其化合物来个“选美比赛”,通过特定的试剂让它们显色,然后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含量。

这就像咱看一个人漂不漂亮,一眼就能看个大概,简单又直接。

要是颜色深,那说明钴含量可能就高,要是颜色浅呢,那可能就少一些呗。

还有原子吸收光谱法,这可厉害了!就好像是给钴及其化合物做个“指纹识别”。

它能特别精准地检测出钴的存在和含量。

你想想,每个人的指纹都独一无二吧,这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钴的检测也是这么精准,错不了的。

再说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这就像是个“超级侦探”,不管钴及其化合物藏得多深,都能给它揪出来。

它能同时检测好多元素呢,可神了!这些检测方法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

就像咱生活中不同的工具,有的适合切菜,有的适合削皮,各有用处呗!那咱为啥要这么重视钴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呢?你想想啊,如果电池里的钴含量不对,那电池的性能能好吗?化工产品里要是钴化合物出了岔子,那不是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吗?咱检测钴及其化合物,不就是为了让各种产品都能高质量地服务咱人类嘛!咱可不能马虎,得把好关。

要是检测不仔细,那不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早晚得出问题呀!所以说这些检测方法那可都是宝贝,得好好用起来。

那咱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到这些检测方法吗?也许不一定直接用,但了解了解总是好的呀。

说不定哪天你就对某个产品好奇,想知道里面的钴含量正不正常呢!总之,钴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可真是个重要的领域。

它就像一双双敏锐的眼睛,盯着钴及其化合物,确保它们都乖乖听话,为我们的生活和各个行业服好务。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们,得好好认识认识,不是吗?。

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也是许多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程中所接触到的实验之一。

当硝酸钴与适当的物质反应时,会产生紫色的沉淀物,并且这一现象可以作为确认硝酸钴存在的方法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对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的现象进行介绍和解释。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硝酸钴的性质和特点,并分析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最后,我们将阐述生成紫色沉淀的机理,并基于实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有关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现象的详尽说明。

通过对硝酸钴性质、反应及机理等方面进行解释,读者将更好地理解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背后的原因和过程。

此外,还将探讨相关实际应用和研究意义,以进一步拓展读者对该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2. 正文:硝酸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NO3)2,它是由钴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

在许多实验和化学反应中,当硝酸钴与适当的物质反应时,会生成紫色沉淀。

本节将重点介绍这个现象的原因和相关实验观察结果分析。

在进行硝酸钴生成紫色沉淀的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将硝酸钴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常使用水作为溶剂。

随着溶液中硝酸钴浓度的增加,可以观察到颜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

硝酸钴与一些特定物质发生反应后,会产生紫色沉淀。

首先要介绍的是氢氧化钠(NaOH)。

当向硝酸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可以观察到产生了紫色沉淀。

这是因为NaOH中氢氧根离子(OH-)与Co2+形成了配离子[Co(OH)4]2-,这个配离子是紫色的,并以固体的形式沉淀下来。

类似地,当硝酸钴溶液与其他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铵(NH4OH)或氨水(NH3·H2O)反应时,也会产生紫色沉淀。

这是因为氢氧根离子或氨根离子与钴离子形成了配离子,并生成了紫色的[Co(OH)4]2-或[Co(NH3)6]2+配位化合物。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将浓硝酸钴溶液稀释后放置一段时间,也可以观察到生成紫色沉淀。

四氧化三钴的相对分子质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四氧化三钴的相对分子质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四氧化三钴的相对分子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并阐明研究的目的。

以下是对每个小节的详细清晰撰写: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将要讨论的主题——四氧化三钴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氧化三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其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深入了解其化学性质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讨论:首先介绍四氧化三钴的特性,包括其化学式、分子结构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接着解释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包括概念解释、计算公式介绍以及实验测定方法;然后回顾四氧化三钴相对分子质量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包括早期研究和发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最后总结文章要点和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讨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四氧化三钴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探索其特性、定义与计算方法以及研究历史与进展,深入了解该化合物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也将对该化合物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讨论。

2. 四氧化三钴的特性:2.1 化学式和分子结构:四氧化三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o3O4。

它由三个钴离子和四个氧离子组成。

在分子结构上,四氧化三钴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八面体的外壳和一个正方形的内部结构组成。

外壳由六个钴离子环绕着一个中心的二价阳离子钴离子形成。

每个外壳的中心有一个Co(II)离子与四个Co(III)离子直接配位。

2.2 物理性质:四氧化三钴是一种黑色晶体或粉末状物质。

它具有高度电导率、磁性以及催化活性。

其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并且呈现出复杂的反趋肤磁性。

2.3 化学性质:四氧化三钴具有多种重要的化学特性。

它可以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二价Co(II),并且在空气中容易被再次氧化为三价Co(III)。

这种可逆的还原-氧化过程赋予了四氧化三钴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电极材料的能力。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0 部分:钴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0 部分:钴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部分:钴及其化合物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 钴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钴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钴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4 钴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1 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240.7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4.2 仪器4.2.1 微孔滤膜,孔径0.8 μm。

4.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37 mm或40 mm。

4.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 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 L/min~2 L/min和0 L/min~10 L/min。

4.2.5 烧杯,50 mL。

4.2.6 控温电热器。

4.2.7 具塞刻度试管,25 mL 。

4.2.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钴空心阴极灯。

4.3 试剂4.3.1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试剂为分析纯。

4.3.2消解液:1体积高氯酸(ρ20=1.67 g/mL )与9体积硝酸(ρ20=1.42 g/mL )混合。

4.3.3盐酸羟胺溶液,200 g/L 。

4.3.4硝酸溶液,0.48 mol/L 。

4.3.5 标准溶液:用硝酸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钴标准溶液成50.0 μg/mL 钴标准应用液。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4.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钴的化学总结高考

钴的化学总结高考

钴的化学总结高考钴(Cobalt)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o,原子序数27。

它是第4周期8族元素中的一员。

钴常见的氧化态为+2和+3。

物理性质钴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其熔点为1495°C,沸点为2900°C。

钴的密度为8.9 g/cm³,比铁稍轻。

化学性质1. 反应性钴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氧化。

尽管钴可以被氧化,但它在水中并不发生任何反应。

钴的反应性相对较低,不会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2. 氧化态钴常见的氧化态是+2和+3。

氧化态为+2的钴化合物通常呈现出粉红色。

这些化合物通常是具有强磁性的,因此在磁性材料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3. 钴的溶解性钴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可以溶解在一些酸性溶液中。

例如,钴可以溶解在盐酸和硫酸中形成相应的盐。

钴的应用1. 金属合金钴在金属合金中具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钴常被用于制造耐磨的合金材料。

其中最著名的合金是钴钼合金(俗称钴钼矿),用作高温合金和硬质合金的原料。

2. 催化剂钴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剂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钴催化剂常用于加氢反应、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钴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 电池材料钴也被广泛用于电池材料中。

例如,钴氧化物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钴镍合金可以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

4. 医药领域钴在医药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钴-60核素被广泛使用于放射治疗、肿瘤治疗和医学诊断等方面。

环境影响尽管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但它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钴在一些形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影响。

因此,在钴的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安全措施。

结论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多种应用。

它在金属合金、催化剂、电池材料和医药领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钴在环境中的潜在影响,需要负责任地开发和使用钴资源。

钴常见化合价

钴常见化合价

钴常见化合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常见于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

在化合物中,钴的化合价可以是多种可能的数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钴的常见化合价及其特点。

钴是第27号元素,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

由于钴的3d轨道不稳定,因此容易发生价态变化。

在化合物中,钴可以表现出+2、+3、+4、+5的化合价。

其中+2和+3的化合价是最为常见的。

钴在+2价状态下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钴(II)化合物,又称为钴盐。

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池等领域。

比如钴(II)氯化物、钴(II)硫酸盐、钴(II)氧化物等。

钴还能够形成一些比较稀有的高价化合物,如+4价和+5价的化合物。

在这些高价化合物中,钴通常与氧、氟等元素形成较为强烈的化学键。

例如钴(IV)氟化物、钴(IV)氧化物等。

钴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变性较大,主要取决于其周围的环境和配体。

不同的化合价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为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钴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钴化合物的合理设计和应用。

【2000字】第二篇示例: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常见于地壳中的矿物中。

它的化学符号是Co,原子序数是27,原子量是58.93。

钴的常见化合价有多种,包括+2、+3、+4和+5等。

最常见的是+2的化合价。

在+2化合价下,钴与氧、氯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较为稳定。

最典型的+2化合价是氧化钴(CoO)、氯化钴(CoCl2)等。

氧化钴是一种黑色的粉末,是一种重要的钴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和颜料。

氯化钴是一种紫色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试剂和电池材料的制备中。

除了+2化合价,钴还可以表现出+3、+4、+5等化合价。

+3化合价的化合物通常是较为稳定的络合物或配合物,例如六配位的[Co(H2O)6]3+离子。

钴的化学物相

钴的化学物相

钴的化学物相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化学中,钴存在于多种不同的化学物相中,这些化学物相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对钴的化学物相进行详细介绍。

1. 钴的基本性质钴是周期表中的一个过渡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7,原子量为58.93。

它的化学符号为Co,位于铁和镍之间。

钴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磁性。

2. 钴的化学物相钴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化学物相,其中最常见的是钴的氧化物和钴的盐类化合物。

2.1 钴的氧化物钴的氧化物是指钴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最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钴(CoO)和氧化钴(Co3O4)。

氧化钴(CoO)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具有磁性。

它的晶体结构为岗石结构,每个钴原子周围环绕着六个氧原子。

氧化钴常用作磁性材料和催化剂。

氧化钴(Co3O4)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也具有磁性。

它的晶体结构为尖晶石结构,其中钴原子和氧原子形成了一个立方密堆积的结构。

氧化钴常用于电池材料、催化剂和磁性材料。

2.2 钴的盐类化合物钴的盐类化合物是指钴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有钴的硫酸盐(CoSO4)、钴的氯化物(CoCl2)和钴的硝酸盐(Co(NO3)2)。

钴的硫酸盐(CoSO4)是一种蓝色的晶体,可溶于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钴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电镀和染料的制备。

钴的氯化物(CoCl2)是一种粉红色的固体,可溶于水。

它的溶液在加热时会发生颜色变化,由粉红色变为蓝绿色,这是由于水合物的形成。

钴的氯化物在化学合成和催化剂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钴的硝酸盐(Co(NO3)2)是一种红色的晶体,可溶于水。

它常用于染料、催化剂和化学分析。

3. 钴的应用由于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磁性,以及其化学物相的特殊性质,钴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钴的磁性使其成为硬磁材料的重要成分,用于制造永磁材料、磁记录材料和电机。

钴的化合物在化学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作催化剂、电池材料和染料的合成。

三价钴化合物

三价钴化合物

三价钴化合物
三价钴化合物是指钴的化合物中钴的氧化态为+3的化合物。

钴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其中最常见的是二价和三价。

三价钴化合物在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三价钴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例如,三价钴配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有机合成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氢转移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高效地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

三价钴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钴离子可以与某些药物形成配合物,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例如,三价钴配合物可以用作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潜在的治疗肿瘤的作用。

三价钴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钴离子可以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三价钴氧化物可以用作电化学储能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三价钴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和研究价值的化合物。

在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中,三价钴化合物都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发掘三价钴化合物的潜力,推动相关领
域的发展和进步。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G B Z/T160.8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㊂G B 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40.7n m波长下,用乙炔 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㊂3.2仪器3.2.1微孔滤膜,孔径0.8μm㊂3.2.2采样夹,滤膜直径40m m㊂3.2.3小型塑料采样夹,滤膜直径25m m㊂3.2.4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 i n和流量0~10L/m i n㊂3.2.5烧杯,50m l㊂3.2.6电热板或电砂浴㊂3.2.7具塞刻度试管,25m l㊂3.2.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 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钴空心阴极灯㊂3.3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㊂3.3.1高氯酸,ρ20=1.67g/m l㊂3.3.2硝酸,ρ20=1.42g/m l㊂3.3.3消化液,高氯酸ʒ硝酸=1ʒ9㊂3.3.4盐酸羟胺溶液,200g/L㊂3.3.5硝酸溶液,8m o l/L㊂3.3.6硝酸溶液,0.48m o l/L㊂3.3.7标准溶液:称取0.1000g钴粉(光谱纯),溶于少量8m o l/L硝酸溶液中,加热蒸至近干,用0.48m o l/L硝酸溶液定量转移入10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此溶液为1.0m g/m l钴标准贮备液㊂临用前,用0.48m o l/L硝酸溶液稀释成50.0μg/m l钴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㊂3.4样品的采集㊁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59执行㊂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料等工业。根据制备工艺和用途需要 ,工业硫酸钴中主要分析 :N i、Cu、Fe、 Zn、Pb、 水不溶物等元素和成份。由此,本系列分析方法共搜集、整理和筛选出了工业硫酸钴中 Co、 Ni、Fe、Cu、Mn、Zn、No3-、水不溶物等 8 个成份的 9 个分析方法,其中主要成份 Co、 Ni 均收集整理了不同原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析方法。
钴酸锂(LiCoO2)是黑色结 晶,是锂离 子电池的正 极材料,随着 锂离子电池 的飞速发 展,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长。根据锂离子电池使用性能的要求,钴酸锂中主 要分析 Co、Li、Si、Ni、Fe、Na、Ca 等元素。由此,本系列分析方法将国家有色金属及电 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1999 年承担的科技部新技术新方法课题所制定的钴酸锂中上述成份的 分析方法收集到了本系列方法中,共有 5 个分析方法。
FCLYSCo0000 钴及化合物分析 前言
F_CL_YS_Co_0000
钴及化合物分析前言
钴(C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原子序数 27,相对原子量 58.933,密度 8.9g/cm3, 熔点 1495℃,沸点 2900℃。钴是硬而有延展性的金属,有与铁相似的光泽。钴属于中等活 泼性的金属,与铁一样亦有磁性。
分 氧化钴,主要含 Co2O3,也汉少量 Co3O4,钴含量约为 71%,成钢灰色或黑色粉末,纯
度>2N 的氧化钴,主要用于生产高纯金属钴、钴化合物,作为磁性材料、可充电电池、高 温合金等的原料。工业氧化钴主要用作制取钴基硬质合金的原料,其次用于颜料和釉料。根
析 据制备工艺和用途需 要,氧化钴中主 要分析:N i、F e、Ca 、Mn、N a、Cu 、Mg、 Zn、S i、
上述金属钴及其主要化合物氧化钴、工业硫酸钴和钴酸锂四种基体的分析方法包括了容 量法、比色法、重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极谱 法、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燃烧库仑法、惰气脉冲红外热导法、高频感应加热红外热导法、 ICP-AES 法和 ICP-MS 法等各中成份分析方法。
金属钴主要用于生产钴基高温合金、磁性材料及硬质合金等。近 20 年来,手机及电池 产业的发展对金属钴工业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特别是从今天看来,新的手机更青睐于高密 度的钴锂电池,并且在近几年以来,手机的产量逐步提高。这也就是对金属钴的需求也将稳
中 步扩大。根据制备工艺和用途需要,金属钴中主要分析:C、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n、Fe、Ni、Cu、As、Pb、
中 国 分 析 网
Pb、Cd、As、S 等元素。由此,本系列分析方法共搜集、整理和筛选出了氧化钴中 Co、Na、
网 As、S、Cd、Ni、Fe、Al、Si、Mg、Zn、Pb、Cu、Mn、Sb、Bi、Ca、Cr、Cd 等 19 个元素
的 24 个分析方法,其中主要元素均收集整理了不同原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析方法。 工业硫酸钴(CoSO4 7H2O)是略带棕黄色的红色结晶,主要用于电镀、陶瓷、玻璃、
Zn、Si、Cd、Mg、P、Al、Sn、Sb、Bi 等元素。由此,本系列分析方法共搜集、整理和筛
国 选出了金属钴中 Fe、Al、Si、As、P、Mg、Zn、Cd、Pb、Ni、Cu、Mn、Sb、Bi、Sn、S、
C、Na、O、N、H、Cr、Ca 等 23 个元素的 40 个分析方法,其中主要元素均收集整理了不 同原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