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总线

合集下载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就一般的用户来说,它不是装机配件中最昂贵的,但它是电脑当中最核心的配件,一台电脑的性能如何跟CPU的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而且CPU的选择也同时关系到主板和内存的搭配问题!!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CPU,我们先来了解CPU的一些基本的概念.CPU重要参数介绍:1)前端总线:英文名称叫Front Side Bus,一般简写为FSB.前端总线是CPU跟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处理器必须通过它才能获得数据,也只能通过它来将运算结果传送出其他对应设备.前端总线的速度越快,CPU的数据传输就越迅速.前端总线的速度主要是用频率来衡量,前端总线的频率有两个概念:一就是总线的物理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外频),二就是有效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FSB频率).由于INTEL跟AMD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所以他们之间FSB频率跟外频的关系式也就不同了.现时的Inter是:FSB频率=外频X4;而AMD的就是:FSB频率=外频X2.举个例子:P4 2.8C的FSB频率是800MHZ,由那公式可以知道该型号的外频是200MHZ了;又如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500+ ,它的外频是166MHZ,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它的FSB频率就是333MHZ了.目前的前端总线频率,这一点Intel还是有优势的.2)二级缓存:也就是L2 Cache,我们平时简称L2.主要功能是作为后备数据和指令的存储.L2容量的大小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因为L2需要占用大量的晶体管,是CPU晶体管总数中占得最多的一个部分,高容量的L2成本相当高!!所以INTEL和AMD都是以L2容量的差异来作为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分界标准!3)制造工艺:我们经常说的0.18微米、0.13微米制程,就是指制造工艺.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CPU的电气性能.而0.18微米、0.13微米这个尺度就是指的是CPU核心中线路的宽度.线宽越小,CPU的功耗和发热量就越低,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了.所以0.18微米的CPU 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比0.13微米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低,同时发热量更大都是这个道理.4)流水线:流水线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CPU的流水线指的就是处理器内核中运算器的设计.这好比我们现实生活中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处理器的流水线的结构就是把一个复杂的运算分解成很多个简单的基本运算,然后由专门设计好的单元完成运算.CPU流水线长度越长,运算工作就越简单,CPU的工作频率就越高,不过CPU的效能就越差,所以说流水线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的.由于CPU的流水线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U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所以现在INTEL为了提高CPU的频率,而设计了超长的流水线设计.Willamette和Northwood核心的流水线长度是20工位,而如今上市不久的Prescott 核心的P4则达到了让人咋舌的30(如果算上前端处理,那就是31)工位.而现在AMD的Clawhammer K8,流水线长度仅为11工位,当然处理器能上到的最高频率也会比P4相对低一点,但是处理效率并不低!5)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写为HT):这是Intel针对Pentium4指令效能比较低这个问题而开发的.超线程是一种同步多线程执行技术,采用此技术的CPU内部集成了两个逻辑处理器单元,相当于两个处理器实体,可以同时处理两个独立的线程.通俗一点就是,超线程实际上把一个CPU虚拟成两个,相当于两个CPU同时运作,从而达到了加快运算速度的目的.参考资料:/index20060602/index_99_174562.html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2CPU的技术参数一、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CPU是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内存频率计算公式怎么算

内存频率计算公式怎么算

内存频率计算公式怎么算内存频率是指内存模块的工作频率,通常以MHz为单位。

内存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在选择内存时,了解内存频率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内存频率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内存频率计算公式。

内存频率的计算公式为:内存频率 = 前端总线频率×内存倍频。

其中,前端总线频率是指处理器前端总线的频率,通常以MHz为单位;内存倍频是内存的倍频系数,是内存模块内部的一个参数,通常为2、3、4等整数。

计算方法。

1. 首先,需要确定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

可以在处理器的规格说明书中找到这个参数,也可以通过CPU-Z等软件来查看。

2. 然后,查看内存模块的倍频参数。

这通常可以在内存模块的标签上找到,也可以在内存生产厂商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

3. 将前端总线频率和内存倍频代入上述公式中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内存的工作频率。

举例说明。

假设某台计算机的处理器前端总线频率为1333MHz,内存模块的倍频为2,则该计算机的内存频率为:内存频率 = 1333MHz × 2 = 2666MHz。

因此,该计算机的内存频率为2666MHz。

内存频率的影响。

内存频率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内存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快。

特别是在进行大型的数据处理、图形渲染、游戏等需要大量内存读写的任务时,高频率的内存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然而,内存频率并不是唯一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因素。

内存的时序参数、内存通道数、内存容量等也都对计算机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内存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不仅仅只看内存频率。

内存频率的超频。

对于一些发烧友来说,他们可能会尝试超频内存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超频内存就是将内存的工作频率提高到超出官方规定的频率范围。

通常来说,超频内存需要在主板的BIOS中进行设置,同时也需要确保内存模块和主板的散热系统能够有效降温。

需要注意的是,超频内存可能会导致内存稳定性的下降,甚至会对内存模块造成损坏。

前端总线频率术语解释

前端总线频率术语解释

前端总线频率术语解释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 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IC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主板搭配cpu基本常识

主板搭配cpu基本常识

主板搭配cpu基本常识主板和CPU是电脑硬件最基本的两个部件,他们之间的搭配非常重要,对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购买主板和CPU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

1. 主板的插槽和CPU的插针要相匹配主板和CPU的插槽和插针必须是相匹配的,否则它们将无法安装在一起。

所以,我们要找到相同类型的主板和CPU,比如说,如果我们有一个Intel Core i5-8400 CPU,我们需要一个LGA 1151主板。

如果选择错误的主板,而且无法安装CPU,你就得重新购买配件。

2. CPU的主频和主板的前端总线速度的匹配在选择主板和CPU的组合时,我们需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前端总线速度是否相匹配。

前端总线是连接CPU和主板的电路,这会影响到CPU 处理速度。

正确的前端总线速度是CPU包装上标签上标明的。

例如,Intel Core i7-7500U的CPU前端总线速度是4.0 GT/s,如果我们选择的主板的前端总线速度是2.0 GT/s,CPU和主板的速度就会达不到最佳状态。

所以,主板和CPU的前端总线速度必须兼容。

3. 主板的大小和电源功率的要求主板的大小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主板有不同的大小。

ATX,Micro-ATX和Mini-ITX是最常见的三种尺寸。

我们需要根据电脑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正确的主板大小。

例如,ITX主板的尺寸很小,但是它没有太多的扩展槽,因此如果你想通过自己增加更多的硬件,你要选择ATX主板。

在选择主板的大小时,我们还需要确保我们的电源功率充足,否则我们的电脑将无法正常运行。

4. 其他兼容性问题在选择主板和CPU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它们的兼容性以及其他硬件兼容性如内存、硬盘和显卡等。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电脑的需求,选择正确的主板和CPU组合。

总而言之,正确选择主板和CPU组合,对我们的电脑性能和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正确搭配主板和CPU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你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员。

CPU前端总线频率浅说

CPU前端总线频率浅说

当您去了解或选择CPU的时候,常会有人给你提起前端总线频率、速度、带宽等等相当专业的名词。

对非专业人士来讲,这些名词或数据,真会叫人有点蒙圈。

本文力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说说前端总线。

由于尽量避免那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所以难免会说得不到位,不科学,不严谨。

不过,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确是一个能看明白的东西。

大部分内容都是从网上的文章中整理而成。

纯属个人理解,绝非权威观点。

CPU前端总线频率浅说“”如果将电脑的各部件和外围设备都分别用一组线路直接连接话,那么连线会错综复杂,甚至难以实现。

为了简化电路设计、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来实现这种连接。

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Bus)。

总线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与总线连接的所有设备都可以使用它。

电脑用一种控制技术来决定谁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个总线。

一台典型的个人电脑一般不止一个总线。

“”“前端总线”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时提出的概念。

在此之前人们给电脑中各类总线起了很多很多名字。

经常让人弄混淆。

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前端总线是CPU与主板北桥芯片连接的总线。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与北桥芯片连接,通过北桥与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前端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总线频率、总线位数、总线速率。

表示的是总线的工作频率,以MHz为单位。

频率越高,总线的速率就越快,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就越多。

其实,CPU制造者都会提供前端总线频率参数的,无需使用者计算。

一般人只要知道其越大越好就行了。

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人们常会把外频和总线频率混为一谈。

这是因为,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

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QDR(Quad Date Rate,四速率),DDR(Double Date Rate,双倍数据传输率)等技术,在不改变外频的情况下,使得前端总线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或4倍。

pc总线分类

pc总线分类

pc总线分类在计算机领域中,总线(Bus)是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的通信线路。

它能够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的不同,PC总线可以分为三类:系统总线、扩展总线和局部总线。

一、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计算机中性能最高、传输速度最快的总线。

它主要用于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分为前端总线和后端总线。

1. 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连接处理器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总线。

它承担着处理器与其他组件之间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递任务。

前端总线通常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在32位的计算机中一般为32根。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处理器与其他组件之间数据传输的速度。

- 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地址信息,决定了计算机可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

在32位系统中,地址总线通常为32根,能够访问的内存空间为2^32字节(4GB)。

-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如读写控制、中断请求等。

控制总线的具体信号由计算机体系结构决定。

2. 后端总线后端总线是连接处理器与主板芯片组之间的总线。

它负责将前端总线传输过来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转化为主板芯片组所支持的格式,使其能够被主板上其他芯片所使用。

二、扩展总线扩展总线是计算机中用于连接扩展插件卡的总线。

它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计算机进行功能扩展。

常见的扩展总线有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和PCI Express总线等。

1. ISA总线ISA总线(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Bus)是较早期的一种扩展总线,用于连接低速外设。

由于其传输速度较慢,已逐渐被后来的总线所取代。

2. PCI总线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Bus)是一种高速的扩展总线,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快的传输速度。

它广泛应用于连接多种外部设备,如显卡、声卡和网卡等。

3. AGP总线AGP总线(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Bus)是专门用于连接显卡的扩展总线。

内存通道基础知识

内存通道基础知识

内存通道基础知识一、引言内存通道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连接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关键组件。

它承载着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内存通道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作用、分类以及与其他组件的关系等方面。

二、定义与作用内存通道是一个物理通道,用于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连接了处理器和内存,使得它们能够相互传递数据。

内存通道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能够满足处理器对数据的高速读写需求,提升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三、分类根据内存通道的不同特性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前端总线是连接处理器与北桥芯片(Northbridge)之间的通道。

它承担着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处理器与其他主要组件(如显卡、硬盘等)之间的数据传输。

前端总线的带宽决定了处理器与其他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2. 内存总线内存总线是连接北桥芯片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通道。

它负责处理内存控制器与内存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内存总线的带宽决定了内存控制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3. 内存控制器内存控制器是位于处理器或北桥芯片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管理内存的读写操作。

内存控制器将处理器发出的读写请求转化为相应的内存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处理器。

内存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内存的读写速度。

四、内存通道与其他组件的关系内存通道与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内存模块等组件密切相关。

处理器通过内存通道与内存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内存控制器则负责管理和协调这些数据传输操作。

内存通道的带宽和延迟影响着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五、内存通道的优化为了提升内存通道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措施:1. 增加带宽增加内存通道的带宽是提升数据传输速度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增加通道的宽度或者提高通道的时钟频率来实现。

2. 降低延迟降低内存通道的延迟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主要核心组件之一,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CPU的性能指标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1. 主频(Clock Speed):主频是CPU的工作频率,也被称为时钟速度,用赫兹(Hz)来表示。

主频越高,CPU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越多,计算能力越强。

主频的提升通常意味着CPU的性能提升,但是不同架构的CPU不能简单地通过主频来比较。

2. 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指令集是CPU能够执行的机器指令的集合。

指令集的设计直接影响到CPU的功能和性能。

常见的指令集有x86(英特尔和AMD处理器广泛使用)、ARM(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广泛使用)等。

3. 核心数(Number of Cores):核心数是指CPU内集成的独立的处理单元数量。

多核处理器能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提高并行处理能力。

对于多线程应用程序或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场景,多核CPU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

4. 缓存(Cache):缓存是CPU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用于暂存常用的数据和指令,加速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速度。

缓存分为三级,一级缓存(L1 Cache)位于核心内部,二级缓存(L2 Cache)位于核心和内存之间,三级缓存(L3 Cache)位于CPU芯片内部。

5. 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是CPU与内存和其他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前端总线的宽度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现代CPU中使用更快速和更高带宽的前端总线,如Intel的QuickPath Interconnect和AMD的HyperTransport。

6. 浮点运算性能(Floating Point Performance):浮点运算性能指的是CPU在执行浮点计算(如科学计算、图形处理等)时的能力。

浮点性能通常用峰值浮点运算指令每秒(FLOPS)来表示。

电脑CPU重要参数及代表的意义

电脑CPU重要参数及代表的意义

电脑CPU重要参数及代表的意义电脑CPU重要参数及代表的意义提到电脑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

这是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

下面是电脑CPU重要参数及代表的意义,欢迎阅读。

主频计算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电脑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电脑CPU重要参数——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

电脑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

前面说到电脑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电脑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电脑CPU重要参数——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电脑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计算公式: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

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前端总线FSB是什么意思

前端总线FSB是什么意思

前端总线FSB是什么意思?Front Side Bus,简写为FSB,前端总线什么是前端总线?不是超频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来超频的。

我们知道,电脑有许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

在286、386和早期的486电脑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内存保持一样的速度。

后来随着CPU速度的飞速提升,内存由于电气结构关系,无法象CPU那样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现在内存达到400、533,但跟CPU的几个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于是造成了内存和CPU之间出现了速度差异,这时就提出一个CPU的主频、倍频和外频的概念,外频顾名思义就是CPU外部的频率,也就是内存的频率,CPU以这个频率来与内存联系。

CPU的主频就是CPU内部的实际运算速度,主频肯定是比外频高的,高一定的倍数,这个数就是倍频。

举个例子,你从电脑垃圾堆里拣到一个被抛弃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着486 DX/2 66。

这个486的CPU的主频是66MHZ,DX/2代表是2倍频的,于是算出CPU的外频是33MZ,也就是内存的工作频率,这同时也是前端总线FSB的频率。

因为CPU是通过前端总线来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所以内存的工作频率(或者说外频也行)就是前端总线的频率。

刚才这个垃圾堆里的486 CPU,前端总线的频率就是33MZ。

这样的前端总线结构一直延续到486之后的奔腾(俗话说的586)、奔腾2、奔腾3,例如一颗奔3 933MHZ的CPU,外频133,也就是说它的前端总线是133MHZ,内存工作频率也是133。

到了奔腾4年代,内存和CPU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前端总线的概念也变得有些复杂。

奔腾4 CPU采用了Quad Pumped(4倍并发)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4次数据,也就是传输效率是原来的4倍,相当于用了4条原来的前端总线来和内存发生联系。

在外频仍然是133MHZ的时候,前端总线的速度增加4倍变成了133X4=533MHZ,当外频升到200MHZ,前端总线变成800MHZ,所以你会看到533前端总线的P4和800前端总线的P4,就是这样来的。

FSB总线、HT总线、QPI总线、DMI总线

FSB总线、HT总线、QPI总线、DMI总线

【FSB总线、HT总线、QPI总线、DMI总线区别】FSB:是Front Side BUS的英文缩写,中文叫前端总线,是将中央处理器(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系统总线,它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主要通道。

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如果没有足够带宽的前端总线,即使配备再强劲的CPU,用户也不会感觉到计算机整体速度的明显提升。

这个名称是由AMD在推出K7 微架构系列CPU时提出的概念,但是一直以来都被大家误认为是外频的另一个名称。

我们所说的外频指的是CPU与主板连接的速度,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而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位宽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主流的前端总线频率有800MHz、1066MHz、 1333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

虽然前端总线频率看起来已经很高,但与同时不断提升的内存频率、高性能显卡(特别多显卡系统)相比,CPU与芯片组存在的前端总线瓶颈仍未根本改变。

例如,64位、1333MHz的FSB所提供的内存带宽是1333MHz×64bit/8=10667MB/s=10.67GB/s,与双通道的DDR2-667内存刚好匹配,但如果使用双通道的DDR2-800、DDR2-1066的内存,这时FSB的带宽就小于内存的带宽。

更不用说和三通道和更高频率的DDR3内存搭配了。

HT总线:HT是Hyper-Transport的简称,是AMD为K8平台专门设计的高速串行总线。

它的发展历史可回溯到1999年,原名为“LDT总线”(Lightning Data Transport,闪电数据传输)。

2001年7月这项技术正式推出,AMD同时将它更名为Hyper-Transport。

随后,Broadcom、Cisco、Sun、NVIDIA、ALI、ATI、Apple等许多企业均决定采用这项新型总线技术,而AMD也借此组建Hyper-Transport技术联盟(HTC),从而将Hyper-Transport推向产业界。

电脑硬件规格、功能详细介绍(扫盲系列)

电脑硬件规格、功能详细介绍(扫盲系列)

电脑硬件规格、功能详细介绍(扫盲系列)CPU类1. ES版的CPU2. CPU与内存同步(异步)超频3. CPU的CnQ技术4. 扣肉CPU5. DIY领域中的OC6. CPU外频和CPU的总线频率之间的关系7. AMD的H-T总线8. CPU主频9. CPU核心类型10. CPU接口类型11. CPU针脚数12. CPU封装技术13. CPU的流水线14. CPU的步进(Stepping)15. CPU的缓存16. CPU的功耗指标:TDP17. 省电节能技术EIST18. CPU的硬件防病毒技术EDB19. 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20.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21. Intel的欢跃多媒体技术(VIIV)22. Intel的商业PC平台博锐技术(vPro)23. Intel的TXT技术CPU接口类型我们知道,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

CPU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

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

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1)Socket 775Socket 775又称为Socket T,是目前应用于Intel LGA775封装的CPU所对应的接口,目前采用此种接口的有LGA775封装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和Conroe 等CPU。

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Socket 775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775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

Socket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前端总线频率(FSB)及DDR内存频率详解,

前端总线频率(FSB)及DDR内存频率详解,

公共时钟同步,将同一个时钟信号历时钟分配器分成2路,一路接发送器,一路接接收器。在时钟上升沿发送数据,在下一个周期的上升沿采集样品接收。速度在200-300MHZ以下。
源同步是时钟和数据一起发送,时钟稍稍滞后发送,传输速度主要由数据和时钟信号间的时差决定。因此速度快。
很多人对内存布线感到苍茫,找不到切入点,不知怎样下手,其实高速硬件预设的主要使命就是与干扰做斗争,内存布线也不例外。可以这样考虑:内存是做啥子用的呢?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写入1读出1,写入0读出0,即保证数据访问正确。那么,在啥子情况会导致数据访问错误呢?
一、讯断错误,0判成1,1判成0。可能参考电平禁绝(为啥子禁绝?信号线内阻造成的压降),也可能是加性干扰,或者阻抗不般配引起信号畸变。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成立在数字电子脉冲信号震荡速度根蒂根基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电子脉冲信号在每一秒钟震荡一千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缘故原由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错怪。随着计算机技能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能,或者其他近似的技能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能的原理近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要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正视起来,目前的主小产品均采用这些技能。
内存的表现情势有两种:内存颗粒和内存条。内存条自身有走线长度,需要计算在内。问个问题:内存条有3种安装方式:竖插、斜插、平插,你认为那种方式好呢?

cpu外频的作用

cpu外频的作用

cpu外频的作用CPU外频是指CPU的外部时钟频率,也被称为前端总线频率或主频。

它是指CPU与外部系统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速率。

CPU 外频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CPU外频决定了CPU内部时钟频率的倍数。

CPU的内部时钟频率是由外频与倍频相乘得到的,而内部时钟频率决定了CPU的运行速度。

因此,通过调整CPU外频可以改变CPU的运行速度。

当CPU 外频提高时,CPU的内部时钟频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使得CPU 的运行速度更快。

相反,如果降低CPU外频,那么CPU的运行速度也会减慢。

CPU外频还影响了内存和其他外部设备的运行速度。

CPU与内存、硬盘、显卡等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前端总线来实现。

CPU外频的提高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速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而如果CPU外频过低,数据传输的速率就会降低,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CPU外频还与超频有着密切的关系。

超频是指将CPU的工作频率提高到超出官方规定的频率范围。

通过提高CPU外频,可以实现CPU的超频,从而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然而,超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过高的温度和电压,对CPU的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在超频时需要注意合理的温度和电压控制,以保证CPU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PU外频还影响了计算机的稳定性。

由于CPU外频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当外频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出错,从而造成系统崩溃或不稳定。

因此,在调整CPU外频时需要谨慎操作,避免超出CPU和其他设备的承受范围。

CPU外频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整CPU 外频,可以改变CPU的运行速度,影响数据传输的速率,实现超频以提升计算机性能。

然而,需要注意合理调整外频,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PU前端总线

CPU前端总线

前端总线什么是总线?微机中总线一般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

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作为一种设备,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

“前端总线”这个名称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时提出的概念,我们所说的外频指的是CPU与主板连接的速度,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而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 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

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选购主板和CPU时,要注意两者搭配问题,一般来说,如果CPU 不超频,那么前端总线是由CPU决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总线,系统就无法工作。

也就是说,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个前端总线,系统才能工作,只不过一个CPU默认的前端总线是唯一的,因此看一个系统的前端总线主要看CPU就可以。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 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前端总线是什么

前端总线是什么

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选购主板和CPU时,要注意两者搭配问题,一般来说,前端总线是由CPU决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总线,系统就无法工作。

也就是说,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个前端总线,系统才能工作,只不过一个CPU默认的前端总线是唯一的,因此看一个系统的前端总线主要看CPU 就可以。

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

1.前端总线是什么"前端总线"这个名称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时提出的概念,但是一直以来都被大家误认为这个名词不过是外频的另一个名称。

通常所说的外频指的是CPU与主板连接的速度,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而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因为主板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稳定、功能与扩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板的选购看似简单,其实要注意的东西很多。

选购时当留意产品的芯片组、做工用料、功能接口甚至使用简便性,这就要求对主板具备透彻的认识,才能选择到满意的产品。

总线是将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内存芯片以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

前端总线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和通向磁盘驱动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这类系统部件的外设总线。

大家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亿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6400Mbit/s=800MByte/s(1Byte=8bit)。

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

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

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之间交换数据的频率。

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 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的前端总线频率和CPU的前端总线频率一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性能而CPU和内存都具有相应的速率和带宽。

在配置电脑过程中,根据CPU的速率和带宽,来搭配相应速率和带宽的内存,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如果选择的是赛扬4系列CPU,则应该要配置DDR333/DDR400内存,DDR266只适合赛扬3和采用AMD的新品毒龙、基于Thorton 核心的Athlon XP系列产品的CPU。

而Barton 3200+型号和Athlon 64系列的产品则应该搭配DDR400内存。

同理,如果购买的是P4 系列处理器,则应该采用DDR400甚至双通道的DDR333或DDR400 内存来匹配,以免出现CPU带宽浪费过多,而影响电脑的整体性能的情况 IDF2006: Core 架构内部结构示意图英特尔微处理器现在的内部结构因不同的用途而异。

包括“P5”结构的 Pentium 、 “P6”结构 的 Pentium Pro/II/III 、"NetBurst ”结构的 Pentium 4/D 及至强 以及“Banias ”结构的 Pentium M 与 Core Duo 。

10雌径/秒在这种状况下,服务器和台式机与笔记本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主板前端总线频率,CPU前端总线频率,CPU主频和内存

主板前端总线频率,CPU前端总线频率,CPU主频和内存

主板前端总线频率,CPU前端总线频率,CPU主频和内存前端总线指的是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线。

前端总线频率则是指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反映了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或者说带宽,公式为: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8位就是一个字节1Byte=8bit。

CPU主频(或外频)反映了CPU的运算能力,和内存频率无关,所以也和前端总线频率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取决于CPU自身能力。

主板的前端总线频率是指主板所能支持的最大总线频率,如1333MHZ。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前端总线频率主要来源于CPU和内存的频率,主板本身并无频率可言,因为主板就好比一条足够宽的马路,速度如何要看车子的性能如何。

CPU的前端总线频率要和内存的频率相等,并且小于或等于主板的最大FSB,计算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比如,E2160的前端总线为800MHZ,如果内存为一根DDR2 400的内存,那么传输速率只能达到400MHZ 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CPU的浪费,如果再加一根同样的内存组成双通道,那么内存频率遵循叠加的规律变成了400×2=800MHZ,此时只需要一块FSB为800MHZ的主板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内存频率为啥乱为什么老师会说频率乱如麻?主要原因是人们在交谈中常常把内存频率、颗粒频率、等效频率等胡乱用。

新接触电脑的朋友们一听到这么多版本的频率,头怎会不疼呢?今天琪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些频率弄明白。

先为理解打基础1.内存频率是什么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DDR2 800、DDR2 667后面的800和667就是内存频率值。

内存频率通常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来计量,内存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存的实际性能,内存频率越高,说明该内存在正常工作下的速度越快。

比如DDR2 800就表示这根内存条的频率为800MHz,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它就比DDR2 667(频率为667MHz)性能要好。

小贴士:上期我们介绍了延迟的意思,只要内存延迟数值相差很小,比如5和6,那么它们对内存的性能影响就很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端总线
(FSB)
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BIOS可看作是一个记忆电脑相关设定的软件,可以通过它调整相关设定。

BIOS存储于板卡上一块芯片中,这块芯片的名字叫COMS RAM。

但就像ATA与IDE一样,大多人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因为主板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稳定、功能与扩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板的选购看似简单,其实要注意的东西很多。

选购时当留意产品的芯片组、做工用料、功能接口甚至使用简便性,这就要求对主板具备透彻的认识,才能选择到满意的产品。

前端总线频率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等几种,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提高。

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 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 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

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概念理解
CPU的外频,通常为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系统时钟频率),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时钟频率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

在早期的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

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发展经历
在486之前,CPU的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CPU的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

而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

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CPU主频是外频的倍数。

在Pentium时代,CPU的外频一般是60/66MHz,从Pentium Ⅱ 350开始,CPU外频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频已经达到了400MHz。

由于正常情况下CPU总线频率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CPU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的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前端总线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

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一个CPU默认的外频只有一个,主板必须能支持这个外频。

因此在选购主板和CPU时必须注意这点,如果两者不匹配,系统就无法工作。

此外,现在CPU的倍频很多已经被锁定,所以超频时经常需要超外频。

外频改变后系统很多其他频率也会改变,除了 CPU主频外,前端总线频率、PCI等各种接口频率,包括硬盘接口的频率都会改变,都可能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当然有些主板可以提供锁定各种接口频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