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诗

合集下载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

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蜀道难李白噫吁,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④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⑦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

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

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

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

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

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顶针诗最著名的一首

顶针诗最著名的一首

顶针诗其实是一种修辞手法,顶针诗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联珠诗”,主要意思就是说在一首诗歌里面,用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词的开头,也使这首诗词能够看出来是上下递补,采取“顶针”的修辞手法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
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了进去,用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真是惟妙惟肖啊!
01、“顶针”的由来
在很早之前,“顶针”其实是一种编织的技艺,再后来才被应用到了文学当中,而且顶针诗的来历也是十分的厉害,在汉乐府的时候顶针诗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但在后来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的“诗仙”李白留下了他顶针诗的诗词。

02、《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他最有名的一首顶针诗就是:《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句为: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在这首诗歌里面,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白云”、“长随君”、“君”、“湘水”这些地方都是顶针的部分,从这儿也能够看出这种作诗的方式能够更加的体现出诗歌的形式美。

03、《忆秦娥萧声咽》
而且李白除了这首诗还有一首是《忆秦娥萧声咽》,这首诗词也是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诗词部分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诗歌的意境也是让人瞬间觉得开阔起来,那感觉也是十分的奇妙。

其实,顶针诗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让人读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叹为观止,而且在诗词里我们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诗歌里面富含的浓浓情感,也让人沉浸在其中出不来,除了李白的顶针诗其他的诗人也有,有时间的话可以搜索看看,毕竟诗歌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存在。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实用版)
目录
1.顶针回文诗的定义和特点
2.顶针回文诗的历史和发展
3.顶针回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顶针回文诗的欣赏和价值
5.顶针回文诗的现代发展和创新
正文
顶针回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艺术价值。

它既有诗歌的优美韵律,又有回文诗的巧妙构思,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空间。

顶针回文诗的历史悠久,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文学形式。

唐代以后,顶针回文诗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顶针回文的手法,使得整首诗顺读、倒读皆可,意境深远,堪称顶针回文诗的佳作。

顶针回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顺读与倒读的结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二是利用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增加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魅力;三是通过意象的转换和意境的营造,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欣赏顶针回文诗,既要品味其优美的韵律和诗句,更要揣摩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欣赏顶针回文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顶针回文诗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现代的顶针回
文诗,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技巧,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审美观念。

比如,有的诗人开始尝试用英文、日文等外文创作顶针回文诗,有的则运用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使顶针回文诗更具时代感和趣味性。

总之,顶针回文诗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文学形式,它以巧妙的构思、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古今诗人和读者的喜爱。

运用顶真手法的诗词

运用顶真手法的诗词

运用顶真手法的诗词
顶针诗又叫联珠诗,是用诗词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

顶针诗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句,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

顶针诗最早见于汉乐府。

1、《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唐.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2、《平陵东》.汉.无名氏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3、《小桃红.效联珠阁》.元.乔元吉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

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

眉尖指屈将归期念。

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恹恹。

4、《忆金陵三首》.宋.王安石
覆月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

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顶针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即可是诗句首尾相连,亦可是组诗间的连章,于寄情、叙事中,在低吟浅唱间,首尾蝉联,惟妙惟肖,层层递进,一唱三叹,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十首奇妙古诗,感受古人的才华

十首奇妙古诗,感受古人的才华

松月
元•明本 天有月兮地有松, 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免, 月抱龙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 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 松月何妨一处共。 这首顶针诗描写了老僧松下观月的情景,情景交融,情意浓浓。
半字诗: 将“半”字嵌入诗歌,往 往会起到字半功倍的效果。 大凡读过唐诗的人,对半字 重叠的诗句并不陌生,譬如 李商隐的“半作障泥半作 帆”、白居易的“半江瑟瑟 半江红”,以及杜甫的“半 入江风半入云”和元稹的 “半缘修道半缘君”,都是 通过半字的渲染,将诗的意 境推向更加高深的层次。这 就是半字诗的魅力。
宝塔诗: 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 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 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 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 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 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 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 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 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 缩像等腰三角形。

唐•令狐楚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者深寻,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无题
明•王阳明 象棋在手乐悠悠, 卒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起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士入山川逐波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 相若心头为人揪。
诗中嵌:象、卒、兵、将、马、士、炮、相。传说王阳明幼时痴棋而 寝食皆废,母将棋子丢入河中,因有此诗。
复字诗: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 复嵌用同一个字。它与联珠 诗相似,但联珠诗中如唐寅 《花月吟》,是在每句诗中 重复嵌用“花”、“月”两 个字,而复字诗每句只能用 同一个字,而且可以复用两 三次。它又与同头诗相似, 但同头诗必须把同一个字置 于句首,而复字诗则不一定, 可置于句首,也可嵌于句中。

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

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

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介绍顶针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游戏,起源于明代。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门艺术形式。

在顶针过程中,人们通过手指巧妙地控制木制针来完成各种难度的技巧动作。

顶针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玩家和观众,也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

本文将介绍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卧针吟》作者:杨万里卧针不闻鸟声喧,蓝田风光白日春。

柳丝犹自传佳句,万象街头生命新。

这首《卧针吟》是明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

他以简洁洗练的词句表达了顶针时的专注与宁静。

游戏过程中,身临其境的玩家往往会陶醉于这种专注的情境中,置身于纷繁世界之外。

诗中的蓝田风光和柳丝传佳句,象征了顶针艺术中所追求的卓越和华丽。

万象街头的新生命则寓意了顶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如画顶针之美》作者:许渊冲顶针如画美无言,轻摇手指尽显神。

乾坤变幻凝黄土,妙技展现琢磨人。

这首《如画顶针之美》是清代诗人许渊冲写的。

他用如画一般来形容顶针的美妙与无言。

诗中的轻摇手指和变幻的乾坤,描绘了顶针技艺的巧妙和多变。

黄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通过凝黄土来表达顶针技艺的本土特色。

妙技展现和琢磨人,则彰显了顶针的艺术内涵和思考价值。

三、《针影花》作者:黄景仁针影花随缘,游子人共怜。

葱翠丝连城,一针风字蹁。

这首《针影花》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

诗中用针影花随缘来形容顶针时的轻盈和灵动。

游子人共怜则表达出顶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普遍性。

葱翠丝连城形象地描绘了顶针时细腻丝线的美感。

最后一句一针风字蹁,表达出顶针技艺的飘逸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四、《顶针欢乐诗》作者:纳兰性德小桥流水顶针时,艺者神游醉纸鸢。

虚虚实实如天色,攸攸不散若松烟。

这首《顶针欢乐诗》由清代文人纳兰性德创作。

诗中用小桥流水来营造诗意境界,表现出顶针时的宁静与闲适。

艺者神游醉纸鸢形象地诠释了顶针时艺者专注痴迷的状态。

虚虚实实如天色和攸攸不散若松烟则表达了顶针技艺中的变幻和凝练。

语文趣谈

语文趣谈

语文趣谈有趣的顶真诗顶真诗,也叫顶针诗,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相连、上递下接的一种诗歌形式,顶真的修辞方法能起到流畅如行云的艺术效果,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李白有一首《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是顶真诗中的佳品:“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其实,不但有顶真诗,还有顶真小令。

元人小令中有一首无名氏的《小桃红》:“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这首小令以自述的口气,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真的方法,读起来缠绵悱恻,柔情似水。

古人关于写作的比喻古人很重视对于写作技巧的研究,特别是一些名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用生动的比喻把这些经验表述了出来。

这里介绍几个例子。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把写作比喻为建房:“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我们写文章也必须先选好材料,想好结构,“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李渔又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剪碎易,凑成难。

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写文章又是这样,先要有成竹在胸,从文章的整体要求出发,对材料要有取舍剪裁,安排好各部分的衔接,注意前后的伏笔照应。

北齐的颜之推把写作比喻为骑马。

他说:“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这是要求写作中扣紧题意,围绕中心,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不要“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他还把文章比作人体:“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

”可见他把思想内容看作是文章的生命,但又要求有高尚的才气格调和讲究的形式,正确地解决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语文中的数字[例句]一眨眼,月亮便躲到云层里去了。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摘要:
一、顶针回文诗的定义与特点
1.顶针回文诗的定义
2.顶针回文诗的特点
二、顶针回文诗的历史与发展
1.起源与发展
2.著名顶针回文诗作品
三、顶针回文诗的创作技巧与方法
1.创作技巧
2.创作方法
四、顶针回文诗的价值与意义
1.艺术价值
2.文化意义
正文:
顶针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趣味性。

它是指一首诗从末尾的一个字开始读,读到第二个字时,又回到了第一个字,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一直读下去。

顶针回文诗不仅要求诗句对仗工整,同时还要保证诗意的连贯。

顶针回文诗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

早在唐代,就有诗人尝试创作这种形式的诗歌。

到了宋代,顶针回文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著名诗人都热
衷于创作这类诗歌,如苏轼、黄庭坚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顶针回文的特点,同时在艺术性和诗意表达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顶针回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十分独特。

首先,诗人需要在构思阶段就考虑到顶针回文的特点,使诗句在循环往复中,既能保持对仗的工整,又能体现诗意的连贯。

其次,在创作过程中,诗人需要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以增加诗歌的艺术魅力。

顶针回文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智慧,同时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针回文诗的创作与欣赏,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总之,顶针回文诗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形式,值得我们去珍视、传承和发扬。

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哪些

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哪些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例句: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选自《木兰诗》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选自《木兰诗》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选自《木兰诗》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5、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1、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

如长沙白沙井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2、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

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二十二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3、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

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1)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

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联珠诗

联珠诗

:也被称为顶针诗,写在诗的修辞。

顶针是第一句或词尾在句尾之前或开头的开头,所以之前和之后的两端重新选择,上下填充。

连珠诗首先见于韩跃福,多代人继续。

平宁东[汉]匿名平东东,松柏和柏树,我不知道谁是抢劫的正义。

抢劫司法,在高大厅下,付出数百万的两匹马。

两个去马,也很难,看到那些追逐心灵的人的心。

心伤心,出血,告诉我卖黄牛犊。

这首诗源于粤福诗,使用连珠,或者可以看作是联合诗的主要形式。

这首诗暴露了绑架方法的官方使用,迫害和敲击好的无辜的人。

白云歌发十六山[唐]李白楚山秦山是白云,白云,导演与俊龙,俊军,俊军到楚山,云也与俊横交洪。

湘水,女罗罗服装,白云值得躺在早回来。

有三种一般形式:一种是每次重选;第二个是每个(或每个部分))重选前后;有一句话是一样的,有些话在句子中重复。

不断拨打[元]·马志远叹息儒家思想,读书。

阅读问题应该基于柱子的支柱,虽然西玛车。

看到长安回去了。

这是第一个小订单,从全部元素Sanqu除了前两个,是珠子。

虽然儒家的叹息,虽然本书的心脏,列的博客,但没有人赞赏。

宋月[元]·明天有几个月有松动,可以满足从月亮的乐趣无穷。

松子粉上月自由,月拿龙珠松龙。

月亮在天空上,歌曲回到冥想。

老和尚笑歌松月,宋悦为什么总共一个。

这首诗首先从赵毅于宇聪测试,明朝的作者,为元朝的诗和尚。

这首歌是另一种诗歌,也就是说,每句话都是一样的东西,有些单词在句子中重复,而不是在前后重新选择。

顶针诗[明]·吴晨根半枕头松风茶未完成,尹华时尚充满春天。

春天不繁荣冬天不干,云雾只要没有没有风摇曳的旋转阴影,有人幸福的长寿地图。

图是西山建杰老,清楚因为南方没有丈夫。

丈夫因为听到梁东,台湾为十字架宪法。

这首诗选自西游记六十四回,为僧人和几个长辈在句子的木制仙女中,在单词和第二个单词的结尾之前,连续选前后。

诗歌的张力举例

诗歌的张力举例

诗歌的张力是指诗歌中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的内在力量,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具有张力的诗歌举例:
1. 《青青河边草》——顶针诗
青青河边草,
河边看青草,
青草在河边,
河畔草青青。

这首诗采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即下一句的开头与上一句的结尾相同,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使得诗歌更加紧凑有力。

通过反复咏唱“青青河边草”,诗人传达出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静谧。

2.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通过询问“情为何物”,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无限感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和共鸣。

3.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思乡的场景。

通过描写家书即将寄出时的一丝犹豫和担忧,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有力。

怪体诗十首

怪体诗十首

怪体诗是一种形式独特的诗,以下是十首怪体诗:
1. 神智体
夜长横枕想心歪,斜月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没人来。

2. 拆字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3. 顶针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4. 宝塔诗
花,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玉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5. 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6. 数字诗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7. 叠字诗
重重叠叠上山,曲曲弯弯水碧。

碧碧红红处处飞花,绿绿草草年年暮雨。

8. 连环诗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9. 藏头诗
三人同日去观景,见宥大士尊庙门。

有径不斜穿花过,四五六七上下分。

(谜底:众议员尊贵有分歧)
10. 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独享一朝闲。

(每句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相同)
这些怪体诗形式独特,富有趣味性,展现了诗歌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顶针诗:《七绝二首:寄七夕》

顶针诗:《七绝二首:寄七夕》

顶针诗:《七绝二首:寄七夕》
顶针诗
每一句的最后4个字又作第二句诗的开头4个字或3个字。

14个字的2句话,能演变成28个字的4句话,这就是“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七绝二首:寄七夕》
文/松江万柳
(一)
落花流水漫千愁,水漫千愁几世秋。

几世秋悲空岁月,悲空岁月落花流。

(二)
浣溪幽梦醉花楼,梦醉花楼两泪愁。

两泪愁悲心更苦,悲心更苦浣溪幽。

格式: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顶针回文诗
摘要:
一、顶针回文诗的定义与特点
1.顶针回文诗的定义
2.顶针回文诗的特点
二、顶针回文诗的历史与发展
1.起源与发展
2.著名顶针回文诗作品
三、顶针回文诗的创作技巧与方法
1.技巧与方法
2.创作实例分析
四、顶针回文诗的价值与影响
1.文学价值
2.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正文:
顶针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以回文作为主要特征,通过巧妙地排列词汇,使得诗歌在正读与倒读时都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顶针回文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这种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进行创作。

在顶针回文诗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苏轼的《题金山寺回文诗》。

这首诗以金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院的景
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的句子,正读倒读都有各自的韵味,令人称奇。

创作顶针回文诗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排列,使得正读与倒读都能表达明确的意义。

其次,要注意词汇之间的搭配与衔接,使得诗句在结构上紧密相连。

此外,还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顶针回文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顶针诗歌举例

顶针诗歌举例

顶针诗歌举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顶针诗歌。

啥是顶针诗歌呀?就比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看到没,后面的“天子”就跟前边的接上了,这就是顶针!这可太有意思啦!
比如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瞧,这“固”字就像接力棒一样传了下来,妙不妙呀!再看看“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山”字的承接多自然流畅呀!
顶针诗歌能让文字产生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就像那源源不断的水流。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哇,是不是感觉特别牛?
还记得小时候学的那首“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这可把那种繁衍的感觉说得淋漓尽致呀!就好像一棵大树,不断地长出新的枝叶。

顶针诗歌有时候还会有特别的效果呢!比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连续的“卷”字读起来就特别带劲,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气氛。

还有“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行人”的顶针,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道旁询问的画面,特生动。

我觉得顶针诗歌真的是诗歌里的一朵奇葩呀,它让文字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好玩。

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一句句诗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美妙的整体。

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能创造出这么巧妙的东西!大家也赶紧去欣赏欣赏那些精彩的顶针诗歌吧,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七律:顶针回文诗《相思》相思何处相难寻,一片情怀感秋心。

心栖乡思情断续,思念如潮难平淡。

淡才犹如笼屉水,秀美绣帘舞转音。

音深背后花又开,开片繁绿暗中迷。

眼波似水化芳心,心语言语柔情赋。

赋予深情描红青,青朝时刻似天都。

都是春水涛声急,急去雪冻心肺徒。

徒留青梅带花弱,弱阳东升阔大漠。

漠然心病归何处,处处流年伴背叛。

叛世纠缠烦忧多,多情追逐无所逃。

逃遁若是春风稀,稀里糊涂任风波。

波光潋滟遥相望,望着脚下红尘大。

大漠孤舟逆水行,行行行行行行行。

行使乐章曲中流,流水岸边缓细分。

分外思念断如丝,丝丝入扇梦缱绻。

络绎年华风萧索,索日望穿月悄然。

然而尽显蝴蝶衣,衣冠束马下横涯。

涯上横出曲江池,池中月影恋波砂。

砂石世间似实非,非虚亦非真事家。

家常百事置心田,田园泣别长相忘。

忘了眉目忆往事,事已如烟散悠悠。

悠悠阳关心犹在,在我心头回旋舞。

相思何处相难寻,一片情怀感秋心。

心栖乡思情断续,思念如潮难平淡。

淡才犹如笼屉水,秀美绣帘舞转音。

音深背后花又开,开片繁绿暗中迷。

眼波似水化芳心,心语言语柔情赋。

赋予深情描红青,青朝时刻似天都。

都是春水涛声急,急去雪冻心肺徒。

徒留青梅带花弱,弱阳东升阔大漠。

漠然心病归何处,处处流年伴背叛。

叛世纠缠烦忧多,多情追逐无所逃。

逃遁若是春风稀,稀里糊涂任风波。

波光潋滟遥相望,望着脚下红尘大。

大漠孤舟逆水行,行行行行行行行。

行使乐章曲中流,流水岸边缓细分。

分外思念断如丝,丝丝入扇梦缱绻。

络绎年华风萧索,索日望穿月悄然。

然而尽显蝴蝶衣,衣冠束马下横涯。

涯上横出曲江池,池中月影恋波砂。

砂石世间似实非,非虚亦非真事家。

家常百事置心田,田园泣别长相忘。

忘了眉目忆往事,事已如烟散悠悠。

悠悠阳关心犹在,在我心头回旋舞。

(以上内容是以“相思”为主题的顶针回文诗,总字数达到了500字以上)。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

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顶针回文诗七律相思相思无端入梦中,夜夜寻觅心中痕。

心事牵绊睡梦绵,思念如针刺心频。

频频回首思绪乱,乱丝缠绕心相纷。

纷纷思绪多伤神,神伤情痛化泪痕。

痕中埋藏深情意,意绪飘散如红莲。

莲心开放亦无言,言不及意难阐明。

明暗交织思悠远,远思不断情无限。

限制相思于时光,光阴荏苒难言真。

真情潜藏心中埋,埋藏藏心情意怀。

怀念往日情意长,长忆往昔相识乖。

乖离相隔心痛苦,苦涩辗转思绵绵。

绵绵思念难解脱,脱离相思心难安。

安抚情感无处寄,寄托于诗意纷纷。

纷纷回文诗中寻,寻觅心灵的依存。

依存相思成了梦,梦中情感难舍弃。

弃情不舍思念深,深藏于心意随行。

行走旅途思绪乱,乱丝缠绕心相纷。

纷纷思绪多伤神,神伤情痛化泪痕。

痕中埋藏深情意,意绪飘散如红莲。

莲心开放亦无言,言不及意难阐明。

明暗交织思悠远,远思不断情无限。

限制相思于时光,光阴荏苒难言真。

真情潜藏心中埋,埋藏藏心情意怀。

怀念往日情意长,长忆往昔相识乖。

乖离相隔心痛苦,苦涩辗转思绵绵。

绵绵思念难解脱,脱离相思心难安。

安抚情感无处寄,寄托于诗意纷纷。

纷纷回文诗中寻,寻觅心灵的依存。

依存相思成了梦,梦中情感难舍弃。

弃情不舍思念深,深藏于心意随行。

行走旅途思绪乱,乱丝缠绕心相纷。

纷纷思绪多伤神,神伤情痛化泪痕。

痕中埋藏深情意,意绪飘散如红莲。

莲心开放亦无言,言不及意难阐明。

明暗交织思悠远,远思不断情无限。

限制相思于时光,光阴荏苒难言真。

真情潜藏心中埋,埋藏藏心情意怀。

怀念往日情意长,长忆往昔相识乖。

乖离相隔心痛苦,苦涩辗转思绵绵。

绵绵思念难解脱,脱离相思心难安。

安抚情感无处寄,寄托于诗意纷纷。

纷纷回文诗中寻,寻觅心灵的依存。

依存相思成了梦,梦中情感难舍弃。

弃情不舍思念深,深藏于心意随行。

行走旅途思绪乱,乱丝缠绕心相纷。

纷纷思绪多伤神,神伤情痛化泪痕。

痕中埋藏深情意,意绪飘散如红莲。

莲心开放亦无言,言不及意难阐明。

明暗交织思悠远,远思不断情无限。

限制相思于时光,光阴荏苒难言真。

联珠诗——精选推荐

联珠诗——精选推荐

联珠诗 :⼜名顶针诗,是⽤修辞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

顶针是⽤前⼀句或前联的结尾词语,来做后⼀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

联珠诗最早见于汉乐府,后代多有续作。

平陵东〔汉〕·⽆名⽒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劫义公。

劫义公,⾼堂下,交钱百万两⾛马。

两⾛马,亦诚难,顾见追吏⼼中恻。

⼼中恻,⾎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此诗出⾃《乐府诗集》,其中⽤了联珠格,或可看作联珠诗的初级形态。

诗篇揭露官府⽤“绑票”⽅式,迫害和敲榨善良⽆辜的百姓。

⽩云歌送刘⼗六归⼭〔唐〕·李⽩ 楚⼭秦⼭皆⽩云,⽩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楚⼭⾥,云亦随君渡湘⽔。

湘⽔上,⼥萝⾐,⽩云堪卧君早归。

联珠诗⼀般有三种形式:⼀是每句蝉联;⼆是每联(或每⼩节)前后蝉联;还有⼀种是每句都吟同⼀事物,某些词语在句⼦中重复出现。

拨不断〔元〕·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

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

且看了长安回去。

这⾸⼩令选⾃《全元散曲》除⾸尾两句外,都是联珠格。

慨叹寒儒虽有仕进之⼼,题柱之志,却⽆⼈赏识。

松⽉〔元〕·明本 天有⽉兮地有松,可堪松⽉趣⽆穷。

松⽣⾦粉⽉⽣免,⽉抱龙珠松化龙。

⽉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当空。

⽼僧笑指松头⽉,松⽉何妨⼀处共。

此诗先⾃赵翼《陔余丛考》,作者明本,为元代诗僧。

这⾸吟松⽉诗为联珠体诗中的另⼀种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事物,某些词语在句⼦中重复出现,⽽不是前后蝉联。

顶针诗〔明〕·吴承恩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

⽆风摇曳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

图是西⼭坚节⽼,清如南国没⼼夫。

夫因侧听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此诗选⾃《西游记》第六⼗四回,为唐僧与⼏位长⽼在⽊仙庵的联句诗,前⼀联的末⼀字与次联的第⼀字相同,前后蝉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