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第十章
教育学第十章德育 ppt课件
![教育学第十章德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a67e5e84868762cbaed5b3.png)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十章 德育
壹 德育概述 贰 品德发展规律 叁 德育过程 肆 德育原则 伍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 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人类选择的 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 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 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 理想的教育。
ü 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 界观等来培养学生。
① 中小学生德育内容的层次 ② 中小学生德育内容的“古今中外”问题 ③ 学生生活与德育内容 ④ 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二、品德发展规律
•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教育学第十章德育
皮亚杰以其发生认识论 为基础,通过观察儿童 在玩弹子游戏中对规则
2.疏导原则
• 首先要求要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 其次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第三要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
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3.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原则)
•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式方法。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 过程
教育学第十章班级管理ppt课件
![教育学第十章班级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a33b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b.png)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https://
七.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分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八.偶发事件的处理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九、班会活动的组织 类型:常规班会(班务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主
要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
班主任制度发展史
班主任的概念
全面负责 ○ 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 ○ 贯彻者、纽带、桥梁
班主任制度: ○ 级任制 ○ 科任制
版本一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版本二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
班级管理
1 2
○ 学习共同体 ○ 精神共同体
75%
班级管理的目 标
○ 文化共同体 ○ 伦理共同体
3 4
• 班级组织建设 • 班级制度管理 • 班级教学管理 •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内容
• 班级教学管理 • 班级德育管理 • 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
动的管理 • 班级生活指导 • 班级组织建设 •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管理的模式
A 班级常规管理 C 班级民主管理
B 班级平行管理
D
班级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三原则 方向性、激励性、可测性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存在问题 ○ 专断型 ○ 缺乏活力,参程度低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9,300 Million
班级危机管理
处理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中学教育学第十章
![中学教育学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7ddeb619f18583d0496459f4.png)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答案】D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题·简答题】[2008年真题]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斱式是什么? 【答案】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 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仸实斲管理的斱式 偏重于与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不 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斱法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
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 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 的能力。
第四节 班级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劢的最基本的基 础组细,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 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 教育要求组细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 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答案】 《大教学论》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劢,这一活
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
分的、全面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有 效途徂。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 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 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 生的管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模式
【例题·选择题】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仸的前 提下,参不班级管理的斱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
【答案】C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 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仸的前提下,参不 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斱式。
教育学原理第十章班主任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十章班主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4470d6294dd88d1d26b0b.png)
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 “一个孩子的进步与徘徊,常常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进步与痛苦”。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难题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 17.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 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
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
特点:这种管理方式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 者和教育者,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都建立了联系,信息渠道畅通,人际关系良好。班干部已 经成为班级的核心,班级决策由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并吸 收全体同学参与制定。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
班主任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四、班主任应处理好的几个人际关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
实现班主任从教书的“副业”转变为 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可着特为向点什 你么走:很来多。班班主主任任感觉与难学呢?生主要之是间评价缺标准少的沟问题通,我,们班的班主主任任工对作是班否成级功只,我起只看看一守点:作当遇用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
方向明整确个之后班,接级下处来就于要制游订切离实状可行态的班,级没管理有制度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班干部职责 特9.点不:不要这从清种窗管外,理或方不后式门开虽窥优视展于学前集生两。种体,活但仍动以班,主也任为不中心跟,家班干庭部的和骨社干核会心作取用得仍未联能充系分。发挥,班集体仍未真形成。
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2359104431b90d6c85c73e.png)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一、班级(一)班级的定义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产生的背景班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
这就必然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和低效率的问题。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教育对象的扩大,需要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于是班级应运而生。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
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了班级组织。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班级中,从单个的自我到成为集体的一员,开始承担集体的责任,不断学习社会规范,自觉接受集体的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其实是一个广泛的学习过程,在这里,每时每刻与人交往,参加每次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学习。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同时收获了相应的精神成长,形成了合作的意识,学会了互相帮助,同时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班级不是严密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
这种社会初级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情感作为维系成员之间的重要纽带。
由于是相同年龄和层次的人活动的场所,是共同接受教育的基地,因而在班级里,人们亲密相处,彼此尊重,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班级在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推动学生自我教育。
它不仅教育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大课堂。
教师的不断要求,集体风气的潜移默化,各种规章制度的命令约束,都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自觉的要求,形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我的发展。
教育学 德育原则
![教育学 德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f4b71e2b160b4e767fcffb.png)
第十章 德育
壹▪德育概述 贰▪品德发展规律 叁▪德育过程 肆▪德育原则 伍▪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0/2017
本 章 教 学 内 容 及 要 求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 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 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 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 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 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 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 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 集体,通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 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 集体而努力 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 变影响集体 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 起来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尊重和信赖学生(尊重、呵护与信赖学生 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也是 教好孩子、获得良好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条 件)
②严格要求学生(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对 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对那些“好学生” 的缺点和错误,不能视而不见、姑且纵容, 或因其年轻事小而原谅不究,要注重防微杜 渐)
三、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 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 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 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 价学生是指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 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 的缺点)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勇于自我教育
教育学第10章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环节ppt课件
![教育学第10章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环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8487a431b765ce04081477.png)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政治功能
1.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人 2.传播一定的社会意识教化社会 (二)德育的经济功能 (三)德育的育人功能 1.保证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正确方向 2.形成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3.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13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进步的政治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一)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意义 (二)课外作业布置注意的问题
1.作业的内容 首先,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以 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作业类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 型性,做到少而精,使学生通过作业达到触类旁通,举 一反三的效果。 2.作业的质和量: 作业的质和量应该适度。 3.对作业的要求: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应有一个明确 的要求,具体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
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是非善恶 判断时引起的内起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 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是一种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行为反应。(标志、关键)
16
综上所述,知、情、意、行是形 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存 在区别,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 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知是 基础,行是关键,情和意在知到行的转 化中起调节作用。所以,德育过程就是 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从简单 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 的发展变化过程。
8
本章思考题: 1、 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备好课? 2、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教育学第十章教学方法 ppt课件
![教育学第十章教学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526a8e6137ee06eff918a0.png)
(二)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
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工厂、农村、展览 馆等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参观的时机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准备性参观:在讲授某一知识之前,组 织学生实地观察有关事物,为学习新的知识 做好感性认识的准备。
第十章 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为了使教学适合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 学生的学习,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 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 学任务的桥梁。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 学目的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
(王策三《教学论稿》P248)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师生交流、生 生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 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 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 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 注:“1”最好,“2”较好,“3”一般,“4”差。
2、学科特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1.讲述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 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
2.讲解是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 学内容进行说明、解释、论证的一种讲授方 式。
教育学第十章课件
![教育学第十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b0de64a98271fe910ef9c2.png)
第一阶段(开国—1958)
沿用凯洛夫《教育学》(1948)中所提出的直观性、自觉性、 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量力性五条教学原则。
第二阶段(1958-1962)
主要是在批判凯洛夫教育学的基础上,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 和“教育革命”制定教学原则,“左”的思想影响深重。
教育学
概述
概念
辨析
意义
教育学
教学原则的含义
定义:教学原则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 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行动准则。
教育学
意义
首先,掌握和贯彻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克服教学中的教 条主义和形而上学,自觉以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工作,实 事求是,教书育人,维持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环境,提升 教学水平。 其次,掌握和贯彻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 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规范教学进程,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 再次,掌握和贯彻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和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 力和学习效率。教学原则不仅反映了教的客观规律,也反 映了学的客观规律,因此它也是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要求 和准则。
第十章 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1、记忆、理解教学原则的基本义蕴、相关概 念; 2、分析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 3、梳理国内外教学原则的进展与特点; 4、掌握有效贯彻诸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
主要内容
教学原则概述
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我国教学原则的演进与特点(自学) 教学原则体系 学习指导 教学实践基本要求
教育学
教学原则的相关概念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3e8096caaedd3382c4d3a9.png)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沿革 二、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 1922年仿美国“六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三三”学制;
•时间长;
•又称新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时间缩短;
壬寅 学制
癸卯 学制
壬子 癸丑 学制
壬戌 学制
1922年(旧历壬戌年),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称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对高校的管理,由政府直接对学校实行行政管理,改变为通过立法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前段——基础阶段实行义务教育;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的。
癸卯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是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学校系统令》,即 “壬子学制”。到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形成了一个新的
将以15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15年左 右的时间来从事提高的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
四、在校报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为我恢复名誉; 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职业技术教育,又称职业教育,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 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中等教育 结构改革(了解) 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二、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和学制 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三年。 一、为我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两基”、“两全”、“两重”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给田永本人的通知,也已经通过校内信箱送达到田永所在的学院。 优点:分工明确,办学效益高;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自学) 优点: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教育学课件第十章
![教育学课件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d984d9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c.png)
教学过程本质及规律探讨
教学过程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 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 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 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 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 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等。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 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 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 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 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 力因素的教育。
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 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 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 的意志力的教育。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因素
遗传因素
个体遗传基因对身心发 展的影响,如智力、气 质等方面的遗传。
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如家庭、学校、社 区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 引导和促进作用,包括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等。
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 出的积极态度和努力程 度,对身心发展有重要 影响。
儿童发展观
当代儿童发展观强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和可塑性;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 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儿童的发展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启示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满足儿童多样化的发展 需求;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实施
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包括教学、 评价等环节。
小学教育学第十章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小学教育学第十章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93cbc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8.png)
目 录
• 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 少先队工作的意义与目标 • 班主任如何开展少先队工作 • 班主任与少先队的互动关系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01
02
03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人生 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 观。
开展文化活动
组织少先队员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读书会等,丰富 学生的文化生活。
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和团队训练,培养少先队员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 凝聚力。
04 班主任与少先队的互动关 系
班主任对少先队的引导作用
01
培养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应引导少先队成员认识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通过组织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少先队工作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 生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增 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少先队工作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少先队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 方面,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班主任与少先队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可 以实现共同成长和进步,推动班级和学校的发展。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优秀班主任的少先队工作案例
案例一
李老师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案例二
王老师如何引导少先队员发挥特长
案例三
张老师在少先队活动中的组织能力
少先队活动的成功经验分享
经验一
如何策划有意义且有趣的少先队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 制 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三级规章) 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三级规章) 规章制度要合情合理。 规章制度要合情y Logo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1、概念 2、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二、平行管理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 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 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 来 的管理方式。 的管理方式。 平行影响” 马卡连柯 “平行影响”。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 担责任的前提下, 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 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 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 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 另一方面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Company Logo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魏书生班级管理的口号: 魏书生班级管理的口号: 1、时时有实事干 事事有时干 2、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 3、消灭观察家 减少评论员 别做批判家
Company Logo
事事有时干: (二)时时有实事干 事事有时干: 每天做1分钟家务: 每天做1分钟家务:爱自己的父母 每天踏步1分钟: 每天踏步1分钟:消灭散漫的个性 每天至少唱一分钟军歌: 每天至少唱一分钟军歌:激发斗志 每天写一分钟日记:可以写不好, 每天写一分钟日记:可以写不好,但是不能不写 每天1分钟演讲:瞎说、颠三倒四都可以, 每天1分钟演讲:瞎说、颠三倒四都可以,就是不 能不说 每天读一分钟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 每天做注意力体操: 每天做注意力体操:松 静 匀 乐 每天下 午第3节课跑步,然后自习,最后仰卧起坐,附卧撑。 午第3节课跑步,然后自习,最后仰卧起坐,附卧撑。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 1、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 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老 一群学生及环境组成, 师、一群学生及环境组成,通过师生交互影 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 学目标。 学目标。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 断型。 断型。
Company Logo
校长有苦衷。优质师资引进困难是苦衷; 校长有苦衷。优质师资引进困难是苦衷;要抓好素质教育又要保持高升学 率是苦衷;生源不足,师资剩余是苦衷。 率是苦衷;生源不足,师资剩余是苦衷。 教师的苦衷更多。学生难教是最大的苦衷, 教师的苦衷更多。学生难教是最大的苦衷,教师总有一种学生一代不如一 代的感觉;每次考试,与其说是考学生还不如说是考教师, 代的感觉;每次考试,与其说是考学生还不如说是考教师,教师担心学生 考不好,要砸了自己的饭碗,或许还有下岗之虞;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考不好,要砸了自己的饭碗,或许还有下岗之虞;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工作目标越来越高,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目标越来越高,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真有身心疲 惫之感。 惫之感。 学生更有苦衷。家长把所有希望压在孩子瘦小的肩膀上, 学生更有苦衷。家长把所有希望压在孩子瘦小的肩膀上,这沉重的希望挤 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学校要提高升学率, 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学校要提高升学率,希望也在他们 身上,教师在瓜分着学生的课间、午餐、放学的几乎所有能瓜分的时间。 身上,教师在瓜分着学生的课间、午餐、放学的几乎所有能瓜分的时间。 早上7点至下午6 几乎十二个小时,多少个生灵, 早上7点至下午6点,几乎十二个小时,多少个生灵,就被限制在了方寸之 他想玩,却不能,想做白日梦,也不行,想伸伸懒腰,也不行。 间。他想玩,却不能,想做白日梦,也不行,想伸伸懒腰,也不行。他是 孩子呀,成人也受不了的,却让他受着。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 孩子呀,成人也受不了的,却让他受着。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他的苦 恼更多了,却没有成人可以当他的知心朋友,像个大哥哥或大姐姐, 恼更多了,却没有成人可以当他的知心朋友,像个大哥哥或大姐姐,在需 要的时候能帮帮他。他经常遇到失败或挫折,有时很迷茫,有时有些发狂, 要的时候能帮帮他。他经常遇到失败或挫折,有时很迷茫,有时有些发狂, 可有多少人能体谅他们呢? 可有多少人能体谅他们呢?
Company Logo
(三)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 不许开喊口号的会, 不许开喊口号的会,提倡班干部替班主任 开会,坚持持续的训练:跑步、读书、做好事。 开会,坚持持续的训练:跑步、读书、做好事。 凡是学生能干的班干部不干, 凡是学生能干的班干部不干,学生干部能 干的,老师不干。 干的,老师不干。
第十章 班级管理
大纲
1 2 3 4 5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集体的形成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Company Logo
考点指南
熟记班级、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涵义及班集体的作用。 熟记班级、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涵义及班集体的作用。 班级的产生。 1、班级的产生。 班级管理的几种要求。 2、班级管理的几种要求。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理解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内容。 理解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内容。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 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班主任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3、班主任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运用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进行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运用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进行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定 的组 织结 构
一定的 集体成员 共同生活 之间平 的准则 等、心理 相容的 氛围
Company Logo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不久前,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考菲尔德学校,44名十 不久前,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考菲尔德学校,44名十 五岁的初中生, 四、五岁的初中生,来到原离家乡且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南 师大附中来,学习生活了五个星期。校方还特别要求, 师大附中来,学习生活了五个星期。校方还特别要求,到中 国的第一天,每个人要和班级里的三个中国人交朋友, 国的第一天,每个人要和班级里的三个中国人交朋友,要弄 清他们的姓名、爱好、住址。而且, 清他们的姓名、爱好、住址。而且,这些交往必须是主动 用该校校长的话说: 学生不仅是澳大利亚的公民, 的。用该校校长的话说:“学生不仅是澳大利亚的公民,更 应是世界的公民……在未来世界,要努力具备在世界任何一 在未来世界, 应是世界的公民 在未来世界 个地方生存的能力,成为世界劳动力大军中合格的一员。 个地方生存的能力,成为世界劳动力大军中合格的一员。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 2、发展 率先使用“班级”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 学家艾拉斯莫斯。 学家艾拉斯莫斯。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世纪,英国学校中出现的“导生制” 19世纪,英国学校中出现的“导生制”推动了班级组织 世纪 的发展。 的发展。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 1862 的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 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 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 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 持久发展。 持久发展。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班干部特殊化 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一个家长的担忧: 一个家长的担忧: 本来,班级是一个平等活泼的集体,现在社会化了,弊端随即产生。 本来,班级是一个平等活泼的集体,现在社会化了,弊端随即产生。现行的 班干部制客观上把同班同学分了“等级” 人为地打破了应有的平等。 班干部制客观上把同班同学分了“等级”,人为地打破了应有的平等。更让人担 忧的是在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们实际上在高低不同的“格子”里接受教育, 忧的是在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们实际上在高低不同的“格子”里接受教育, 接着出现了“好生” 差生” 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不可低估的。 接着出现了“好生”、“差生”,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不可低估的。 另一方面,现行班干部制也培养了一部分孩子的权力欲。 另一方面,现行班干部制也培养了一部分孩子的权力欲。班干部知道自己的 身后站着班主任,他们以班主任的意志为意志,体会“用权”的快乐。 身后站着班主任,他们以班主任的意志为意志,体会“用权”的快乐。少数孩子 甚至玩弄权力,比如,罚同学做作业时可以对自己的朋友“高抬贵手” 甚至玩弄权力,比如,罚同学做作业时可以对自己的朋友“高抬贵手”,而对另 一些同学罚加一等。于是,有的学生对班干部又恨又怕, 一些同学罚加一等。于是,有的学生对班干部又恨又怕,有的则学会了对班干部 讨好,使小孩子变得不像小孩子。到校园里走走, 讨好,使小孩子变得不像小孩子。到校园里走走,那些小大人似的孩子十有八九 是班干部。他们的这种成人化受到老师的鼓励,被誉为“懂事” 是班干部。他们的这种成人化受到老师的鼓励,被誉为“懂事”。而那些普通学 特别是所谓“差生” 周围监视的目光太多,一不小心就撞到枪口上, 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周围监视的目光太多,一不小心就撞到枪口上,整天 提心吊胆。我的孩子就属于这种学生。我偶尔说他几句,他肯定站得笔直, 提心吊胆。我的孩子就属于这种学生。我偶尔说他几句,他肯定站得笔直,头低 垂着,两手的中指贴着裤缝,看着叫人寒心。 垂着,两手的中指贴着裤缝,看着叫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