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复兴之于城市的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彦琰(以下简称曹):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地迅猛推进,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各个地方对于维护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呈现出某种普遍而积极的现象。对此您如何看待?

李:中国目前所谓的“城市化”是一种被严重误读的城市发展概念。城市化被理解为一系列量化的经济技术指标;且不谈这些指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在此就“科学性”来谈论城市文化已经是把问题极大地给予简化了。我个人一直坚决反对把城市建设视为一种单纯的政治经济和公共技术的问题来给予讨论,不幸的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对城市的理解正是建立在这种对象化的思维上的。城市化被理解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单一化进程,而不是历史活动的循环往复,城市文化成为了一个无限泛滥的、经济技术背景中装饰物。这明显颠覆了文化与技术二者的文明关系。就空间的文明形式而言,我们目前的城市化是摧毁的多,建设得少。毁掉的是那些浸淫着丰富历史内涵的多样性的东西,泛起的却是千遍一律的无根的东西。看看我们的市中心、城市社区、郊区和乡村城镇正在进行着这样一种城市化,的确令人痛心疾首!你所提到的各地对于城市形象的普遍关注,希望不是出于那样一种装点的心态。个人更愿意把这种普遍的关注理解为,任何一种正常的地方文明,当其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局面都会衍生的一种彻底的匮乏,即对“自我”之缺席的存在亏欠感!这种亏欠正好对应着历史上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志中都能反映出来的地方自豪与确信。在地方的主体性(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称谓)尚未恢复的时代,谈论城市形象的塑造,其城市意识的基础何在?

曹:这里特别提到“地方”一词,您认为地方与城市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李:城市,首先必然是一个地方。说明城市文化是有其根源的,它的根就扎在所谓“地方”当中。说城市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指城市总是在此、在彼的,有大有小,各据历史文脉和风土人情。由于城市天生就是地方性的,所以城市和人性一样,总是各不相同,每一个城市都是唯一的!

如果我们对“地方”一词略作考证,就会发现,地方的源头有两个:一是“地”所表征的含义——所处之地;一是“方”所表征的含义——经由如何的运作和安排。前者代表着城市自然和空间的一面的缘起,后者代表着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累积。阅读任何一部传统地方志,都会直接获得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总体经验,中国传统的地方意识就是不断层累其上,并代代相传相续的。 “所由,察其所安”,亦可用以观察和理解一个城市形态。

曹:那么,是否是说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应当联系到一种“地方意识的复兴”呢?

李:除非我们刻意把“地方意识的复兴”理解为一种保守的文化运动,否则,这是不言而喻的东西。任何时代,基于一种正常的主体性意识,所谓城市的形象定位,本身就是一次必然基于地方生活的“意识的复兴”!它首先需要明确这个“地方是谁?”、“它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在哪里?”、“它从何而来?”、“它希望自身如何被观察和理解?”、“它的精神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回溯到城市地方性的根源中才能有所了然。一个城市的地方性,相对于人而言就是其人格、个性和涵养的综合,除了前述的“地”和“方”的渊源外,还有一个更为隐逸而直接的源头:城市的实际地方空间生活。我们可以视之为城市地方性的空间基层组织,地方的复兴必须建立在城市日常生活的民间基础上才是有机的!

藉此,我们来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城市的所谓形象定位,大多出自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是一种典型的至上而下“给出”,更不用说那些照抄和比附的东西了!它们与这个城市有什么真正的联系,如何可以说它们代表了这些城市的形象?地方如何可能认同这些无根的东西为“自身形象”呢?所谓城市形象的日常性基础,可以参照观察我们的历史城镇和古村落,当然同样也可以观察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城市就会明白,城市形象是一个地方共属而公认的东西,也必然是一种携带深刻历史经验和地方情感的东西。一般来讲,这种形象只能是自然地发生,而不是伪装的面具。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地迅猛推进,多少年了,对此始终没有丝毫反思的迹象,真可谓一种历史的悲剧。

曹:在近些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以城市品牌战略为特征的竞争在各城市间悄然开启,而且呈现日益激烈的态势,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原来存在着被称为品相、品位和品质的东西。您认为这是否会是一种针对城市特色的潜在推动力呢?

李:城市品牌战略这样一种描述,立场很清楚,源自城市营销理念,即是

The Revival of Local to Aesthetics of the City 地方的复兴之于城市的美学

文 | 李凯生

014 : JUNE 2012

关 注

传统生活异常强烈的乡土观念上,梁漱溟先生对此早有见地,他的思想对接了原始儒家乃至宋明理学的理念。因此,传统的文化是一种根植在地方文明历史上的汇聚形态,传统文化的审美也是各个地方文化审美的汇聚,今天,我们的文化更像是一种至上而下的供给制分配活动,一个所谓统一的美学口味掰成无数瓣仍然是一种东西,而且完全脱离其自身的根源,所以我们会急急忙忙地借鉴所谓国际的先进经验,我喜欢把它们称为“过季的陷阱经验”!我们想找这些二手的、舶来的东西解燃眉之急,掩盖不了今天城市真正美学的匮乏,其实是欲盖弥彰,正如我们在身边的城市所看到的。

地方意识的复兴使我们有了一种城市文化的主体性观念,随着这种主体性的充实,使得我们才开始有了反本溯源的需求,正是在这种本源意识中,我们也才再次具备了发现和正视城市之美的思维空间,这不啻为一种真的城市美学的开端。也只有当所有人怀着真实、冷静、客观、严肃、虔敬和朴实的心态来面对城市的时候,美才在空间活动中自然地衍生出来。一个城市之美

是具体和现实的,它只有在对其存在、精神、事物和历史的呵护中以一种唯一的方式发生出来。因此,城市美学只能就地——就时给予培育!

把城市美学视为学科,必然是含混和漂浮的,因为,美从来就不能抽象地予以讨论,要想脱离这一困境,也并不困难,转换对美的观念,这一城市的世界何处真正缺少过美呢?何须我们再去伪造种种,只要有能力把它们汇聚起来就行!李凯生

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建

筑艺术学院副院长

城市设计系主任

把城市作为一种大宗商品看待,就与房地产和旅游业的视野相似,也是这

些年来从地方政府和营销机构口中传出来的“术语”,它的定位比所谓政

治经济技术定位更单薄,但显得目的清楚,就是要城市及其文化“一个好

的卖相”。因此,它所谓城市特色,与任何一件商品的特色没有不同,如

果说它关注城市美学,也不过就是一种商品美学,或设计美学。当然,并

非不存在这种美学,应该说,这种美学相当的现成,我们打可以从房地产

的所谓美学中借鉴过来。它关注城市文化的消费形态,即是它真正关注的

是在外来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针对口味行业,当然就会衍生出调味品和时

尚,我们只能这样来理解如此类型的“城市美学”。值得注意的是,本来

这种包装是做给外地人享用的,但常常本地人无形中也开始学会如此享用

他们自己的城市,因为调味品太容易使人上口,实际的情况是本地人最终

也被他们自身演变为外地人了——因为他们最终开始站在外面来看待自己

的地方!我想表达的是,这种城市美学和特色的推动力的确存在,而且相

当的立竿见影,直截了当,但正因为如此,它太容易轻松地就改变了那些

积累百年,乃至千年的东西,它太容易轻松地就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生活和

文化观念的理解,它在经济和政绩的推动下能量超越了其对自身的认识,

因而,是值得警惕的!

曹:那么,在您的观念中的“城市美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李:我想提醒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建设行业的同行,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一

个简明的美学事实,这方面,我必须承认,我情愿被视作一个绝对的保

守主义者。我所对美的看法与古希腊的美学教义完全相同:美是建立在

真的基础上的,所谓真、善、美,这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递进

关系,事情的开端首先必须以真为开端。城市美学的必修课是对这个

城市的真实理解和关注,这种理解与关注必须与城市文化的主体有一种

“同感理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的主体不是某届政府,也绝不是

所谓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外来人,甚至城市公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外来

人——依据城市漫长的历史和其文化诸种幽深的根源而言,这是一棵生

长了千百年的巨大树木,我们必须怀着对本源的敬畏和对存在负责的态

度才能进入到其内部,并享受其庇荫,我们不能只盯着它的果实和木

材,我们需要把它的文明形式视为公民之城市生命的基础。在城市文明

的“集体无意中”有着远超我们具体个人的伟大理性在历史的道路上远

行着,只是这个时代越来越跟不上它们的步伐了。我们今天的偏颇并不

是偶然的,而且也远未发展到它的极端形式,在经济至上的年代,我们

的城市文化偏离了历史和自然的轨道,以至于我们把真排除在美的范畴

之外!我们的传统文化早已清醒地排斥了浮华之美,而今天却泛滥流行

为一种商品化的浅薄视觉。任何美学活动都源自对生命之真的质朴反

思,我们有义务把对城市的审美从那种由口味、说法和时尚充斥的泥潭

中拯救出来。

曹:您所认为的地方复兴对于城市美学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李:如前所述,个人认为今天中国的城市形象自觉,其真正的动力决不

像我们表面看到的是一种简单的自我装点行为,不管这是否由地方政府

或行业专家进行代言,城市形象自觉的内在文化动力在于地方自我意识

的复苏,城市的公共开始关注到其存在需要价值、意义和品质,这显然

是自然和良性的,只有主体性的恢复才会有对自我的真切感受。在历史

上,中国文化的大一统是以地方社会的基层主体性为其前提的,反映在

A+C 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