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卷历史考纲解读

合集下载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权威解读:历史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权威解读:历史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权威解读:历史《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近日出炉。

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个,因此全国卷的大纲尤其备受瞩目。

考纲解读一2016年历史学科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范围”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

从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近两年基本一致。

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均与2015年保持一致。

备考建议1.对照考纲,立足基础。

考生需做到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前后兼顾,温故知新。

2.高度重视边角知识。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考生需对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学会举一反三,用有限的知识点来应对无限的命题可能。

3. 以公认史学观评判事物。

考生应有意识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

考纲解读二与2015年相比,选修的考查范围又恢复了删除的部分单元内容,包括选修课程的全部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考纲说明”与“考试大纲”在选考内容的表述上不一致,应该以“考试大纲”为准。

复习建议目前第一轮复习接近尾声,需要前后兼顾,温故知新,做好收官工作。

第二轮复习不论是“先专题后通史”模式,还是“先通史后专题”模式,都要对照考纲,立足基础知识,做到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及长效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史料解读和练习,进行拓展、延伸、提高。

第三轮复习的要义在于查漏补缺,强化应试技能,提高学科素养。

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简析及备考思路-2019年教育文档

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简析及备考思路-2019年教育文档

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简析及备考思路一、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回顾与简析总体特点:传承之下再创新,平稳之中求转型。

1.稳定和出新。

与2014、2015年试卷相比,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上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考,也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在稳定的同时,试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当前的考古成就,考查历史的史学方法。

再如37题第3问,为学生和教师所熟悉的“解读”类型的问题,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观点,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析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贴近学生的特点。

2.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

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

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基本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近似于历年的历史试卷结构比例。

涉及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

由于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试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的分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分数在24分以下,2016年达到28分。

3.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独立思考。

试卷注重对历史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诸方面能力的同时,试卷比较明确地突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在选择题方面,延续往年做法,通过设置多种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在5个非选择题目中,有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呈现这一特点,超过往年数量,加大了能力测试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016高考历史试题评分解析

2016高考历史试题评分解析

9.2016年知识点分布【85分】年代 【1】中国古代史:第24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第40题 【部分】共计28分。所占比例32.9% 【2】中国近代史:第28题、第29题、第30题、第31题 、第 40题【部分】共计29分。所占比例34.1% 【3】世界古代史:第32题共计4分。【年年如此】所占比例 4.7% 【4】世界近代史:第33题、第34题、第35题 、第41题共计24 分。所占比例28.2%
本次高考中很多题目都考查了对于历史基础 知识的记忆,这也是历史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 所以记忆基础知识是第一位;其次,注重新型史 观的应用。对于基础知识的应用拔高是近年来高 考历史的重点,这就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同一 历史知识点用不同的史观进行解读和分析。
4.题目材料体现了多样性 整套试题突出材料信息的解读和阐释;试题 情境创设较丰富,题目呈现方式多样。2016年历 史试题注重情境的创设,信息丰富体现了对学习 资源的开发,对学习过程的考查。第40题又出现 了两个设问。第41题与2011年的原貌出现在学生 面前。
5、热点依旧。如非选择题第40题结合了国家计划生育国策这一时事关注 民生问题。 6、应变能力的培养。 非选择题第41这样内容上既注重历史知识的重点,紧抓考纲,立足于教材。 同时对学生整体知识体系以及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新试题的素养有较高的要 求。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2.试题的命制基本科学严谨 内容分布科学合理,试题科学、规范、准确,难度 适中、区分度较好,无偏题怪题和“超纲”现象,既 有利于保证科学性、公平性的实现,又有利于在保持 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整套试题,选择 题和非选择题基本达到严谨、平实,设问较直接明确; 在试题资源的择取上,选材恰当,情境创设合理。
11、2016年知识点分布:【85分】专题 【1】必修一【政治史】:第26题、第27题、第29题、第30题、 第31题、第32题、第33题共计28分。所占比例32.9% 【2】必修二【经济史】第25题、第28题、第34题、第35题、第 40题共计41分。所占比例48.2% 【3】必修三【文化史】第24题、第41题共计16分。所占比例 18.8%【从逐年上升到有所下降】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

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

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

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011年-2015年全国历史卷的考点分布;3、谈谈我对全国卷复习备考的认识。

一、广东卷与全国卷之比较(略讲)(一)考核目标和要求广东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的考纲相同,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上一致。

(二)考察内容对比分析相同:新课标高考考察内容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必修1、2、3,以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察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对比全国卷与广东卷的考试大纲,必修部分一致。

不同:广东卷对选修的考察主要是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两个模块中的部分篇目;全国卷对选修的考察范围包括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个选修模块。

(三)试卷结构和非选择题题型对比相同:满分100分,选择题为12道,每题4分,共48分,非选择题为52分。

不同:1、广东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国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考)、非选择题(选考)三部分。

2、在文综卷中的题号分布不同。

广东卷历史选择题题号12-23题,在地理和政治选择题之间;非选择题题号38、39题,在政治和地理非选择题中间。

全国卷历史选择题题号为24-35,放在地理、政治选择题之后;非选择题题号40、41为必做题;45、46、47、48为历史选做题。

3、非选择题分值差异,广东卷的38、39题分值均为26分;全国卷40题25分,41题12分,选做题15分。

其中41题是一道开放式论述题,难度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

(四)试题难度比较表1 近三年历史全国新课标Ⅰ卷与广东卷试题难度的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广东卷都保持较好的难度延续性。

2016年历史学专业考研大纲解析

2016年历史学专业考研大纲解析

2016年历史学专业考研大纲解析一、2016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综述首先,在我们逐字逐句的比对中发现,2016年的历史学考研大纲保持了与2015年的一致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当然是让人感到很欣喜和放松的事情。

因为大家之前参照2015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在内容和方向上是完全正确的。

尽管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没有变动,但是仍然需要大家提高横向、纵向梳理考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拿到高分。

今年考纲的变化就在于“不变”,这也体现了出题人的意图,考查目的也更加明确,注重考查大家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以大家仍然需要扎实备考。

二、2016年考研历史学学科考试特点历史学专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现在,历史学实行统考方式就是出于保证历史学研究生质量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让更多对历史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这个考试。

从传统的小历史走向全新的大历史,从理解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解读,从线性思维走向网状思维等等。

这些都是历史学科的新特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跨专业考历史,应该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2016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考查目标、形式和结构1、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2、考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4、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4类题型,总共33题四、2016年考研历史学考试范围变化2016年大纲在考查范围上没有变动,这反映了在经过这几年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实践之后,历史学考试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考试难度和大纲范围适合对大家的选拔,也能体现历史学学科的特点和考查意义、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2016全国卷高考历史真题和解析 延伸

2016全国卷高考历史真题和解析 延伸

延伸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思想:提出“中体西用”的近代化思想,动摇了 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 想界的一大进步。 (2)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加速了自 然经济的瓦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入侵; 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政治: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促使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 (4)教育:使中国教育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为中国培 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5)军事: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7)外交: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由“理藩外交”向 近代外交体制转变(总理衙门)。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 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中国的生活用品大都被外国市场占领,且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说明日 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错误;自然 经济自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到新中国成立时 依然占据统治地位,B与历史不符;中国关税主权 开始丧失是《南京条约》,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
延伸二、古代监督皇权的机制之谏官 自周代,各朝皆有谏官。谏官一是廷诤 (在朝廷上指出皇帝和别的官员的错 误),二是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 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 漏 ) 。谏官制度是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由帝王独断所可能 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迫使统治者采取一 些有利于人民的进步措施。但若谏官意 见与皇帝旨意相违,多不能被采纳,谏 官可以辞官或改任他职。 一、言者无罪 二、官卑秩微、任选青年 三、谏言不露 四、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016高考全国卷3(丙卷)文综历史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3(丙卷)文综历史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3(丙卷)文综历史解析‎新东方在线关也2016年高‎考历史考试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关‎也老师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全国卷丙卷的‎解析。

今年高考在全‎国历史考卷方‎面出了一些调‎整,以前全国卷以‎两套卷子为主‎,今年变成了三‎套,以前全国卷Ⅰ卷,现在变成乙卷‎,以前全国卷Ⅱ卷变成甲卷,今年新增加了‎全国丙卷。

下边我们看看‎新增加的这套‎卷子的风格和‎特点、总体难度评价‎,趋势发展,或者这套卷子‎到底有没有体‎现热点。

本次解析,主要是看看每‎道题答案是什‎么,背后知识点如‎何,讲答案,高三孩子把答‎案定下来,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对,哪个地方做错‎,估比较正确的‎分数,讲知识点,方便高二同学‎备考当中着重‎注意哪些东西‎。

【真题】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关也老师解析‎】新课标卷历史‎部分从24题‎开始,这道题大家做‎过吗?知道使用卷子‎范围吗?全国丙卷,新课标3,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同学在使‎用,之后讲甲卷,甲卷应用范围‎多很多了。

为什么把丙卷‎和甲卷合在一‎起讲,因为丙卷和甲‎卷试题结构和‎难度比较相近‎。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上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了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西周是‎?答案是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综合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史‎,一个是经济史‎,经济史对应手‎工艺、青铜器,文化史对应文‎字,创造一种全新‎文字体系,文字体系学过‎哪些?历史教材里面‎最早学到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甲骨文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产生,这句话对吗?错的。

为什么错?甲骨文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成熟,已经有成熟的‎研发体系,今天还在使用‎的一些词。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精选【精】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精选【精】
2018-01
10
●举例说明与归类技能 该类技能要求考生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 理,能确定概念或原理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 征去选择或举出例证。归类与举例说明是互补 的过程,举例说明提供概念或原理等信息,要 求考生举出实例;归类则是题干提供若干实例, 要求考生发现它们与一般概念或原理间的关系 ,将某一事物归为某一类型。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近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试题分析及启示
一、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 二、备考复习经验教训,所用材料 ,方法,统练试题,各阶段作法 三、高考备考建议
2018-01 1
近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
第一,各版块知识考查不均衡
2018-01
2
题号 24 25
考点 小农经济 外戚干政
专题类别 经济史 政治史
通史类别
理解技能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 类、归纳(概括)、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 型。
2018-01 7
●解释技能 解释是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 种表现形式,转换形式可以是文字对文字、文字 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 等。
2018-01
8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 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 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 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 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 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2016年新课标高考考纲解读及高考分析(历史)

2016年新课标高考考纲解读及高考分析(历史)

2016年新课标高考考纲解读及高考分析历史自2016年起,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高考全国卷,其中,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随着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²历史部分)》的出炉,对其解读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下面本人将2016年考纲与2015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并对2016年的考试说明作了些许理解和体会。

考纲解读一、从“考试性质”看,无任何变化。

2015年、2016年的表述均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看,无任何变化。

2015年、2016年的表述均为: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

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历史学科选修1、2、3、4模块,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三、从“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看,题型示例上有两处变化。

(一)高考历史的命题原则不变。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2016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6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6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今年的历史学考研新大纲的内容方面承继了往年的一贯传统,没有任何变化。

从试卷分值及试卷内容结构看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是180分钟,分为世界史、中国史部分,其中对各历史各段的划分比例是不变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比例依然是3:2:2:3,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考察重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有所倾斜,同时也会结合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甚至会零星涉及到当今世界发展形势的相关内容,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其次从题型上看,还是四种题型,具体为选择题20小题,每题两分,共40分;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总体来说,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按照2015年的题录和整体构架进行复习。

但是,勤思根据近两年考研的实际调研,特别要提醒各位考生注意:考试范围没有变化,题型没有变化,并不代表考试题没有变化。

根据近两年的考研真题可以看出,历史学考研的命题,呈现出在既定的考研范围内逐渐细化的趋势,也就是考试的具体题目会逐年由较为宏观的大考题转向考察小知识点的题目,对知识点掌握的范围及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16年考生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在不变的复习框架内,要极大地强化和提升复习质量。

比如在去年年底的考研中,考了一道具体来说,该如何复习呢,下面勤思教育历史老师给大家几点意见:一、在记忆教材的基础上看复习资料根据这几年的统考试题来看,历史考研题目有细致化和综合化这两个趋势。

细致化的体现是试题已不都是一些我们通常认为的重点,而是有一些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些细节。

比如15年考研真题中有这样两个名词解释:“商团叛乱”和“蒂博尼哥罗起义”。

这两个名词解释在我们通常用的考研复习资料中都没有体现,但在教材中却有记述。

因此我们现在已经不能主要依靠复习资料去面对统考,而是要在记忆教材的基础上再看复习材料,这样才能做到全面与细致并存。

看似寻常最奇崛——简评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看似寻常最奇崛——简评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看似寻常最奇崛——简评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特约:刘庆亮(邹平一中历史教研室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2016年是山东省高考使用全国文综Ⅰ卷的第一年。

与原来的山东文综卷相比,尽管全国卷有很多不同,但是两者都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其命题依据都是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考纲,所以两者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当然,从考试结果来看,山东考生对全国卷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这也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教学启示。

一、全国卷命题的基本特点1.依托主干知识:全国卷与山东卷的命题原则一样,都是依托主干知识进行学科能力考查。

例如今年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考生耳熟能详的概念:汉代儒学与农业、宋代与明代的中央集权制度、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国民党抗战、新中国外交、罗马法、英国君主立宪制、南南合作、马歇尔计划等。

这种导向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基础知识教学。

2.运用丰富史料:课程改革十多年以来,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各省的试卷,历史学科的命题都呈现初“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例如从史料形式上看,既有文字,也有图片和表格;从难易程度上看,全国卷为了适应今年多省高考转型的形势,不仅进一步压缩了史料的长度,同时也没有大段有阅读障碍的文言文或西式翻译语言,12道选择题的题干叙述通俗易懂,其中不乏像第26题那样生活气息很浓的历史小故事;6道非选择题大部分是摘编自现代文献,或对历史文献进行重新转述,不存在阅读障碍。

3.侧重思维创新:能力立意是全国卷和山东卷命题的共同原则,其中思维创新则是全国卷的突出特色。

全国卷试题在平实的材料背后,基本上都有很高的思维含量,其中不乏突破定式思维的高质量的试题。

例如,第25题考查的是汉代农业,在一般考生看来,小农经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建立,到汉代则是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思维定势。

但是,试题呈现的是一张有六个人集体从事农业生产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如果不从史料的具体信息分析,进而联系汉代土地兼并导致的大地主田庄,考生就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错选“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2016年全国高考各学科考纲解读

2016年全国高考各学科考纲解读

《2016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科权威解读(一)《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近日出炉。

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个,因此全国卷的大纲尤其备受瞩目。

点知教育第一时间特邀全国特高级教师,针对今年的全国大纲进行解读,并给出相应的复习备考建议。

语文何洪卫(辽宁省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鞍山一中)考纲解读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

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

备考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古代诗文知识基础。

要注重对课本文言知识的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注重归纳总结;名篇名句要结合文章,理解记忆,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

2.根据题型的新变化,做好专项练习。

2015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文言文阅读”第5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复习时应着重积累记忆;第17题“图文转换”题需将各种类型的考查模式都做系统复习。

3.注重选考题部分的复习,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

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考题部分考查点和题型相对稳定,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

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复习备考不遗漏任何考点。

4.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深刻新颖;要注重积累并灵活运用新鲜素材;语言要富有文采,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段落字数,正确规范书写。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考生在平时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要注意总结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灵活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只有这样才能蓄势沉潜,发挥自己应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新课标1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新课标1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分析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通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在内容、形式以及能力要求等方面都与往年全国Ⅰ卷基本相同,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考点分析题号2016年考点考点出处(教材)考查形式24 儒学必修三专题一选择题25 田庄经济必修二专题一选择题26 君主专制必修一专题一选择题27 中央集权必修一专题一选择题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二专题二选择题29 洋务运动--北洋舰队必修一专题二选择题30 抗日战争—国共关系必修一专题二选择题31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必修一专题五中国外交的知识拓展选择题32 罗马法必修一专题六选择题33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必修一专题七选择题34 经济全球—第三世界的发展必修二专题八选择题35 马歇尔计划必修一专题九选择题40 清代以来人口问题全面二胎放开政策的引射材料解析题41 制度构想与实践当前制度改革热潮材料论述题45 谱牒制度改革材料解析题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原来还有《乐经》,后来佚失),有孔子辑订五经之说,但五经之内容早于孔子而存在,所以,五经不是“为阐发儒学思想而作”,排除A。

D项“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也很容易排除哦,要是禁绝了的话,就没有后来的“大成至圣先师”“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嘛事了。

汉代“崇儒学尊五经”(题干材料),显然不是背离儒学;从比孔子更早的历史文化、而不是孔子本身,追寻儒学的内涵,这样恰好可以多角度阐释儒学,为儒学注入“新水”,排除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卷历史考纲解读
一、新课标全国卷特点
1.重学科主干知识而非教材内容。

一般而言,选择题的选项不外乎两种构成,一是历史事实(知识),二是历史认识(解释)。

重庆卷大部分选项都是来自教材历史知识,而新课标全国Ⅰ卷大部分选项都是历史主干知识,策重细节、人文、心理、精神层面。

相比较而言,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学科素养。

2.思维力度更大,逻辑环节更多。

重庆卷的选择题只有一重思维,题干与选项往往是直接的映射关系,逻辑环节较少,只要抓住关键词,基本可以锁定答案。

全国Ⅰ卷经常出现需要二重推导的选择题,思维力度更大,逻辑环节更多。

很多题目除了需要理解概念,更需要合理推导。

以材料题为例,重庆卷材料使用非常简洁,所呈现的几乎都是有效信息,干扰信息已经被命题者剔除殆尽。

全国卷则不然,必须把握题干材料所表达的完整意思,使答案与题干意思紧密相扣,成为合理的逻辑关系,使试题难度进一步加大。

3.重视在历史情景中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重庆卷的选择题很多时候仅仅根据材料就可以得出结论,不需要多少学科知识,调动运用知识的要求不高。

新课标全国Ⅰ卷大部分选择题要求考生能在历史情景中理解材料,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和宽广的学科视野,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学科材料和知识的能力。

4.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素养的转变。

注重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
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这四项能力目标,高考着重考查对历史概念、结论、阶段特征的准确理解,运用正确的史观和逻辑分析方法,论证、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试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以材料题为例,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0题,材料字数达到700多字。

2014年的非主观题材料都是500字左右。

2015年除第41题外,其余也都是400-500字的材料阅读量。

材料阅读量明显增大,对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心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二、积极转变适应全国卷之策略
1.立足学科主干知识点,构筑学科知识体系。

深入理解,史料研发,学术观点引入,能够利用、驾驭、离开教材。

2.转变备考观念,以能力、素养备考取代知识备考。

教师应该以历史主干知识为基础,以能力、素养为目标备考。

考查的知识万变,但能力不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注重架构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3.准确审题,答题语言突出考生分析。

全国卷材料问答题答案不是生硬照搬教材或材料,而是材料信息加考生分析,加强考生新材料的历史阐释能力训练。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对知识进行回顾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4.加强材料阅读和主旨归纳的训练。

全国卷很少考具体的课本知识,而是尽量提供新情景,要求学生解决新问题。

正因如此,全国卷几乎每道题都是材料题。

材料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议师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