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上文言文全套课件复习
文章评价
▪ 1、内容与结构 ▪ 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 写水,那么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水
文言词语4——其他
▪ 1、不见曦月
阳光,这里指太阳
▪ 2、夏水襄陵 上
▪ 3、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4、或王命急宣 有时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 ▪ 6、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
▪ 7、霜旦 下霜的早晨
▪ 8、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属zhǔ连接;引,延长
句子翻译1
▪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
三峡
郦道元
文言词语1——通假字
▪ 略无阙处 ▪ 〔通“缺〞缺口〕
文言词语2——一词多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在,从, 介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副词〕 ▪ 2、沿溯阻绝 ▪ 〔断,动词〕 ▪ 绝巘多生怪柏 ▪ 〔极,最,形容词〕
文言词语3——词类活用
▪ 1、乘奔御风 ▪ 〔这里指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 ▪ 2、良多趣味 ▪ 〔真,实在,形容词用做副词〕 ▪ 3、空谷传响 ▪ 〔在空荡的山谷,名词用作状语〕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全面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精品、全面 ) 要点及要求
1 、文学常识(准确熟练; 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
2 、字形、字音(认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3 、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准确熟练;书写规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 字、不多字、不写草字、不写简化字、字体工整、字迹清晰。注意名句、主旨句、描 写句、运用修辞句)
4 、实词翻译(以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注释中有“这里指什 么”的要注意。)
5 、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
6 、文章内容要点 (文章中心思想; 作者思想感情、 态度、 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 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写法特点、自己的感受。补充事例及名言。 )
《桃花源记》
、,、、/-八匕、t —r
一、文学常识 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诗文有《归园田居》 (其三)《饮酒》等。
二、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 “邀”;邀请。
2、古今异义词
(1)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2)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4)芳草鲜美 鲜美:鲜艳美丽。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不值得。 3、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惊异。 4、一词多义
1) 志 处之志之(作标记)
2) 寻 寻向所志(寻找)
3)为 捕鱼为业(作为) 5、重点词语解释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二、《人琴俱亡》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以何”,为什么)都 (副词,总,竟)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 了(完全)不悲。便索(要)舆(轿子)来奔丧, 都不哭。 • 子敬素(一向、向来)好琴,便径(一直)入 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已经)不调(协 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 (痛哭、极度悲伤)绝良(很)久,月余亦卒。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开玩笑 ) ②齐人固善盗乎( 本来 ) ③吾欲辱之,何以也?( 用 ) ④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 到楚王面前。 •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 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橘 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今异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偷”)。”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酒喝得很高兴), 吏二缚一人诣(到)王。王曰:“缚者曷(同 “何”,什么)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本来)善盗乎?” 晏子避席(离开坐席,表示尊重)对曰:“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只) 相似,其实(它们的果实)味不同。所以然(指 示代词,这样)者(所以……者:……的原因)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 无(莫非)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 反取病(辱)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文言文的默写
(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之异。
5、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二)《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9、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爱莲说》
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
复习内容:《晏子使楚》、《小石谭记》、《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2、识忆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3、正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知识梳理:
一、实词积累
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吏二缚.一人诣.王
坐.盗曷.为者也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
..叶徒.相似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月余亦卒.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心乐.之
水尤.清洌.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俶.尔.远逝
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念.无与乐者但.少闲人……
二、虚词辨析:
为.其来也吾欲辱之.以.其境过清
1、何为.者也
2、心乐之.
3、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楚之.水土使善盗邪何以.也
三、句子翻译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缚者曷为者也?
4、得无楚之水土使善盗邪?
5、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晏子使楚》,完成练习:(《课时教学案》P135)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教案解析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八年级语文(上)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复习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教材简介
在八年级语文(上)中,文言文出现在第三、四单元中。第三单元为《文言文阅读》单元,共有三篇文章:《弟子规》、《富人与穷人》和《孔子家语》。这三文章都是关于道德品质和人生哲理方面的文章,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第四单元为《古代诗文阅读》单元,共有两篇文章:《游园不值》和《登高》。这两篇文章都是典型的唐诗佳作,富有浓郁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策略
1、学习古文的词语和常用的短语搭配
学习文言文首先需了解古文的词语和常用的短语搭配,这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练习翻译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文言的语法和句型结构
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型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需要通过多读多写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可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练习古文的翻译和填空
在熟悉古文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多练习翻译和填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三、教学案例
以下是对《弟子规》中一部分内容的解读和分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一)
(一)《三峡》(郦道元)
1、写三峡的山延绵不断的句子是:,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4、《三峡》中用夸张手法,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
5、和“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6、用猿猴的叫声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情怀的语句:
。
(四)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
,。
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一)《三峡》(郦道元)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10.三 峡
1.重点词语解释
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大土山)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⑥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
⑦不以..疾也(不如,比不上)
⑧或.王命急宣.(有时;宣布 )
⑩飞漱.其间(冲荡)
⑪清荣.峻茂(茂盛)
⑫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
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⑭空谷传响.(回声)
⑮哀转..久绝( 声音悲凉婉转 )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3.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哀转久绝.(消失)
绝.多生怪柏(极)
③疾⎩⎪⎨⎪⎧不以疾.也(快)
君有疾.在腠理(小病)
4.古今异义
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②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关系
③属.引凄异 属⎩
⎪⎨⎪⎧古义:连接今义:属于 5.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
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
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
旦(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
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即“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即“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一义多词:悉、咸、皆、并→“全都”。要yāo、延→“邀请”。(二)一词多义: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寻:寻向所至(寻);寻病终(不久)。舍:便舍船(放弃)。志:处处志之(做标志,动词);寻向所志
(标志,名词)。
(三)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今,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的连词。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四)翻译句子: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判断句)
(五)文中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得,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六)主题: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社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的不满,反映人民的愿望。
A 陋室铭
文言文复习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上色字为重点课下注释)
分层精讲
天时不如地利,地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①第一层:开篇提出“天
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也。城非不高也,池非
A.“欣然”写作者兴奋喜悦之情,又似
衣欲睡,月色入 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
户,欣然起行。 (十分美好,动人游兴), 妙的月色吧!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 庭。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
(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
B.“念无与为乐者”中,一个“念”字,
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将水上航行
1 0 . 三 峡 ( 北 魏 ·郦 道 元 )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上色字为重点课下注释)
分层精讲
春冬之时,则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
素湍绿潭,回清倒 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
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
影,绝巘多生怪柏, 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
文言文复习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
一、词语解释
缘.溪行落英
..
..缤纷豁然开朗
甚异.之无问津.者无论
..魏晋
俨然
..欣然
..规往
..阡陌交通
寻.向所志.寻.病终处处志.之
具.答之咸.来问讯延.至其家
率妻子
..不复.出焉..邑人绝境
二、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默写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优美环境的语句(用原文)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4、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生活宁静祥和的句子是(用原文)
5、表现桃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
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惟吾德馨
..
..之劳形..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帘青
三、默写
1、统领全文的句子
2、文中点睛之笔
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
4、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
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默写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亦璐梨花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桃花源记》
一、古今异义词:
1、缘溪行:缘,古义:沿,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2、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
3、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4、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是表条件的关联词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讯,古义:询问消息;今义:询问
8、遂与外人间隔:间隔,古义:隔断,隔开;今义:距离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延伸
二、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
舍,放弃、舍弃
屋舍俨然
舍,房屋
处处志之
志,作标记
寻向所志
志,标记
寻向所志
寻,寻找
未果,寻病终
寻,不久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这,那
既出,得其船
其,他的,代渔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
为,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给
三、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
邀请
四、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
精要笔记:
(1)思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
“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是“石潭”。
“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水鸣因石而不一般。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3)寄情山水,排遣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的心情。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一、解释词语:
1 水尤.清冽
2 为坻.,为屿.,为嵁.
3 潭中鱼可.百许.头
4 佁然
..不动
5 往来翕忽
.. 6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 隶.而从者
二字词的读音。
隔篁.( )竹水尤清冽.( )
卷.石底以出( ) 为坻.( )
佁.然不动( ) 往来翕.忽( )
俶.尔远逝( ) 犬牙差.互( )
悄怆
..( )
..幽邃( )寂寥
龚古.( ) 恕.己( )
三、句子翻译。
1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一.《三峡》
1、文学常识:
①作者:郦道元,北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②《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从。阙:通:“缺”,断缺。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自非:如果不是。曦:,这里指太阳。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有时奔:飞奔的马。御:驾着。以:认为。疾:快。素湍:白色的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极。飞漱: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良:实在。肃:寂静。属:连续。引:延长。属引:接连不断。绝:消失。
3、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中心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6、运用:
(1)2003 年 6 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在中学语文考试中,文言文字词是必定会考的一道题。文言文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特殊词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重点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⒈本文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东,故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写本文时,他正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
⒉“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⒊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
⒋本文按游踪顺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冷寂落寞、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忧伤、孤寂、愤懑、抑郁的情感。(主题)
二、按原文填空
⒈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特点是:(1)石底: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水尤清冽,这一特点是通过写潭中鱼来实现的
⒉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⒊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⒋表现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⒌描写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⒍写出文中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鸣佩环。
⒎写出描写石奇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第一部分(1段):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绮丽景色。
第二部分(2-3段):渔人所见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5段):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再访而未果的情形。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1.渔人发现桃花源见到了什么样的美景?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渔人进入桃花源又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所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5.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为桃源外的人们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气惋惜。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打扰这宁静的生活,不愿再卷入世事纷争。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了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寻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表达了作者无奈的心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语文版〕文言文训练试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
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
幽邃”?
..
8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0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11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我的看法:
《小石潭记》答案;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每小题只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略5清、澄。侧面描写,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6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
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7因为作者参加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8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9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木环抱,环境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10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11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④水中藻荇交横
..
2.从文中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明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请说明理由。
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6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就是写于此时。
《记承天寺夜游》1.①考虑②只是③睡觉④交错纵横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5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6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C.①如倩女之靧面②髻鬟之始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