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幼儿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1、夸张
2、透明画法(X光线画法)
3、拟人
4、独特的空间表现
作业
• 一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是什么? • 涂鸦阶段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 什么是透明画法? • 幼儿绘画中有什么独特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 工能力的发展
手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玩耍阶段(约2-4岁) 没有明确的手工活动目的 • 二、直觉表现基本形状阶段(约4-5岁) 创作意图,尝试实现自己的意图 • 三、样式化表现阶段(约5-7岁) 用多种材料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
欣赏作品时,首先感 知的是作品的内容; 但对作品内容的把握 是浅表的。
百老汇的爵士乐
哈里昆的狂欢
对线条、形状的感知;对色彩的感受 ;对空间构图的感知;对情感表现性 的感知。
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
哈里昆的狂欢
格 尔 尼 卡
偏爱:再现性作品和能够识别出作品中所描绘对象的非再现的作品; 判断标准:1、作品画得像不像;
1、美术起源的学说有哪几种? 2、美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绘画?
第二章:
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 力的发展
发展阶段
涂鸦阶段(1.5—3.5岁) 象征阶段(3.5—5岁) 图式阶段(5—7岁)
未控制的涂鸦 有 控 制 的 涂 鸦
2
圆
命题涂鸦
形
涂
鸦
(
岁 半 左 右 )
涂鸦阶段成人应持的态度:
不能脱离内涵直接施教 5. 在一间教师里同时使用多种材料
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绘画能力发展 过程分为六阶段
• 涂鸦期(2-4岁) • 前图式期(4-7岁) • 图式期(7-9岁) • 写实萌芽期(9-11岁) • 拟写实期(11-13岁) • 青春危机期(13-17岁)
对儿童美术的评价
1. 评价重视创作过程,重视作品对 于创作者的意义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该怎么做?
1、态度上鼓励; 2、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材料和工具 3、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该怎么做?
1、鼓励并引导儿童使用不同材料工具; 2、增加儿童的成就感和活动兴趣。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该怎么做?
1、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实现自己的创意; 2、鼓励同伴合作完成大型手工作品。
图式涂鸦特点
• 1、造型特点:流畅线条、细节表现 • 2、色彩特点:固有色着色、色彩丰富、色调和谐、
涂色均匀 • 3、构图特点:注意比例、位置关系,出现”透明
画“、”基底线“
我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怎么做?
1、多手段激发创作热情 2、提供机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扩大创作与表现的的范围和主题 3、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幼儿选择
2、作品绘画技巧; 3、色彩、形状、整体的形式特征(形象简练、色富); 4、幼儿对作品题材的熟悉度
百老汇的爵士乐
第一节 儿童美术教 育的相关理论
两大美术教育思想
一、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
罗恩菲尔德是“工具论”的代表, 主张:“通过艺术的教育” 代表作《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
二、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
第一章:
第一节 美术
• 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是用不同 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 现人类情感的人类精神活动的总称。
• 美术: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即视觉艺术部分。(在艺术的分类中,美术又被称为是
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和静态艺术;既是变现艺术,也是再
) 现艺术;既是纯艺术,也是实用艺术。
关于美术的理论和观念
• 再现主义 • 表现主义 • 形式主义 • 接受美学
美术的主要类型:
绘画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
一、学前儿童美术的本质:
1、是儿童生命需要的直接显现; 2、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Baidu Nhomakorabea方式; 3、是儿童记录生活和表达观念、情感与需要
的一种手段 4、兼具工作和游戏双重特性
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的特点
1、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 2、是一个不断构建和生成的过程 3、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 4、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1、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2、有其独特的视觉样式和审美效果
启示:
• 我们的教育是在珍惜和保护儿童的艺术天 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推进和促进儿 童美术能力的发展。
2. 作品必须依其个别价值来评价 3. 作品对创作者的意义绝对不能遭
到“客观评价”的阻扰
天才儿童和身心障碍儿童的 个案研究
• 不管是天才儿童还是智障儿童,教师 都要因人而异,突破束缚,促进其发 展
“工具论”的利弊
“工具论”的利:以儿童为本位的目的论,强 调美术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主张儿 童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 周围世界,发展自我,建构健全人格。 “工具论”的弊: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 自由创作难以实现。
1、重视涂鸦,不加以制止,创造条件; 2、发挥适当作用——鼓励、倾听、尊重
1、造型特点:典型代表: 蝌蚪人
2、色彩特点:能辨认 红黄蓝绿主要色相; 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自由涂抹;涂色杂乱;
3、构图特点:罗列形象,无刻意安 排
幼儿教师及家长应怎么做?
1、保证幼儿适当的绘画工具 2、保护兴趣、鼓励作画、口头赞赏 3、丰富幼儿生活和视觉经验
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 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本能直觉阶段(约0-2岁)
(一)对颜色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儿童早期对暖色、明亮的色彩比较喜爱 (二)对形状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儿童早期对复杂图形比较偏爱
这些本能反应为以后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做心 理准备
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27岁)
(一)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 (二)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关于美术起源的学说(产生及原因)
• 模仿说:美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地模仿。 •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 巫术说: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
术有着极大地功利实用价值。
人类美术的动因是复杂而非单一 的,劳动、巫术、情感、想象、 内在冲动等,互相联系和制约, 构成一种合力,共同推进美术的 发生和发展。
艾斯纳是“本质论”的代表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认
为美术能力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罗恩菲尔德提出成人选择和发展儿童的 艺术技巧的五原则
1.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介绍适当的材料 2. 每一种材料和技巧必须有它独特的功
效 3. 指导儿童发展其自身独特的技巧 4. 材料和操作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