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倍増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功过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功过来源:华夏时报作者:俞天任日本1945年战败之后从一片焦土上重新出发,花了23年时间到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GNP)就超越了当时的西德而跃居世界第二,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日本奇迹”。
这些年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时间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实现了更高速的增长,“日本奇迹”这个词在历史教科书上很少能看得到了,所谓“日本奇迹”正在为人所忽略、所忘记。
目前,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不景气把日本的GDP冻结了起来,但日本并没有出现其他国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所常见的那种街头巷尾挤满了失业者,到处是游行示威抗议的人群,社会治安极度恶化,恶性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的景象,特别是头一回到日本的欧美人经常会产生一个很自然的疑问:“日本经济真的是那么不景气吗?”日本经济当然真的是不景气,而且是很不景气。
GDP已经二十几年没有增长了,国民可支配收入在逐年下降,进入了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甚至连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赤字。
在这二十几年里唯一上升的就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负债。
但是日本也确实没有出现什么可以称得上“社会动荡”的不安,日本的失业率在最坏的时候也不到5%,这个数字甚至比不少国家在经济高涨期间还要好。
这种称作为“奇迹”的社会安定的由来其实还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奇迹”,正是那个“收入倍增计划”奠定了日本社会高度安定的基石。
几乎没人支持的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池田勇人内阁在1960年12月27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的,用来取代1957年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这个新计划比旧计划试图更加积极、更加大胆地发展经济,以至于当时几乎没有人支持这个计划。
池田勇人就任才3个月就果断地解散任期还剩下一年半的众议院实行大选,结果那次大选的结果是自民党得到了众议院467个席位中的296个席位,单独占据63.4%的多数,一直到现在这个纪录都没有被打破过。
池田勇人之所以需要一个民意认证来推动他的经济计划,是因为他的这个经济计划被所有人看做是异想天开。
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实现收入倍增途径
2 0 1 2年中国共产 党第 十八 次全 国代表 大会 上 ,胡 主席 做 了题 为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的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一次在执政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盛会 。 胡 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 告中从改革 、经济 、民生、法制 、成就 、党 建 、 反腐等多个角度 ,不仅总结 了过去 1 O年 得失 ,还为转 型期 的中 国指明
了未来发展方向。在该报 告中,最吸引眼球 的莫属于第一次进入公 民眼 界的收人倍增计划了 ,计划到 2 0 2 0年 ,实现 国内生产 总值 和城 乡居民
人均收入 比2 0 1 0年 翻一番 。这是中共首次 明确提 出居 民收入倍 增 目标。 根据 国家 统计 局 的数 据 ,2 0 1 0年 ,中 国城 镇 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 收入 为 1 9 1 0 9元 ,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 9 1 9元。 该计划一经公布 ,得到 了全社会 的高 度关注 ,引起 了广范 围的讨 论 ,收入倍增作为一项 关系 国计 民生 的重要策 略被正 式提 上了历 史舞 台, 也 为新时期政府的工作明确 了 目 标和道路。 十八大报告 中指 出要千方 百计增加居 民收人。实现发展成果 由人 民 共享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 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都要兼顾效率和公 平 ,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完善 劳动 、资本 、技术 、 管理等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加快健全 以税 收、社会保 障 、转移支付 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经济发展告诉我们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过高 工资制度改革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 商制度 ,保护劳动所得 。多渠道增 的物价势必对居 民生活造成威胁 ,在增加居 民绝对收入的同时 ,对影响 加居 民财产性收入。规 范收入分配秩序 , 保 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 收入者 居 民实际收入的方面也要提起注意。过高的物价水平会降低居 民实 际可 收入 ,调节过高收人 ,取缔非法收入。 支配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 ,反过来说 ,在经济发展 坚定依靠经济发展解决收入问题 的基础之上 ,控制物价保持在合理的范畴之 内,也会使得居 民收入在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蛋 糕做 大了才 能让更 多 的人得到更 多 的实 定程度上实现增长 ,提高生活质量 。 惠,我们在关注分配过程的同时,不能忘记发展 的重要 ,要 坚定 依靠发 ( 二 ) 增 加居 民 财产 性 收 入 展来不断创造更多的财富。 我 国居 民收入中财产 收入所 占比重不高 , 仍有增长 区间,其 中利息 = 、 实现 初 次 分 配 的作 用 收入极为重要。就 目前 阶段 的实际情况而言 ,我 国活期储蓄实 际利 率为 ( 一 ) 巩 固按 劳 分 配 的基 本 经 济 制 度 ・ 负, 人 民的生活储蓄随时在贬值 ,导致这一情况发生 的有上 一部 分提到 我 国基本分配制度 是以按 劳分 配为主体 ,多种分 配方 式并存 的制 的物价 因素外 ,过低的存款利率也是问题之一。其次 ,我 国金融市场机 度,一直 以来 ,按劳分配在初 次分配 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 制不健全 , 发展还不完善 , 虽然有投资 的机会 , 但风 险过 高 , 使 得金融 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生产要 素加入到分配环节中来 ,尤 其一些新型 的 市场这一财产收入的来源遁出了人们 的视野之外 ,完善 的金 融市场会在 无形的要素在认定和计量方面发展 的不完善 ,导致劳动要素在参加分配 定程度上提高居 民收人。再来 , 各 门类财产收入不均衡 也使得居 民财 过程中发生了偏差 ,劳动要素分配额度 的计量被低估 ,使得劳动要素收 产投资变得偏激 , 房地产过热虽会 为人们带来高速的财产增长 ,但是过 入在各要 素收入 中处于劣势。收入倍增计划 ,就是要切实的提高居 民基 高 的依赖会 给经济 的健康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国家需要在 政策制定上下 本劳动收入,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 , ‘ 提高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 ,平衡行 苦工 ,下大力气抑制某些行业的过度投 资,并不断扩大居 民可用 的安全 业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别 ,巩 固按劳分配的基本经济制度。 的投资范 围和渠道。 ( 二 ) 控 制 垄 断行 业 ,高 收入 行 业 的报 酬 水 平 。 结 论 垄断行业作 为高收入行业 ,其行业报酬势必高于其他行业 ,同时公 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的收入倍增计划 ,是关系 国计 民生 的重 务员等隐性收入和福利 收入近年来也越来越 收到居 民的关注 ,要 实现 全 要政策 ,实现居民收入 的增加 ,要在发展的基础之上 ,从提高居 民绝对 民的收入增长 ,就要在保证对管理者合理的激励和约束 的程度 之上 ,控 收入和可支配实际收入 两方面人手 ,注重 在分配过程 中的效率 和公 平 , 制其过高的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将有限的资金高效运用到生产 和分 配 使 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全 民共享。(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 参 考文 献 中来 ,让 所 有 人 得 到 实 惠 。 三 、加 强 再 次 分 配 的 力 度 [ 1 ] 胡锦涛. 《 中国共 产党 第十八 次全 国代 表 大会 政府 工作报 告》 由前文提到的表 3我们可 以看到 ,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 收入是居 民 [ R ] .北京.2 0 1 2 收入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关 注工资收入的同时 ,我们更要关 注再分配在 [ 2 ] 陈弘 《 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思考》[ J ] .经济理论问 题.2 0 0 7 提高居 民收人过程中的作用 , 尤其是在调节和辅 助方面 。 [ 3 ] 何磊 ,封娟 .《 国民收入分 配格局 的 变动趋势及对 策》 [ J ] .先 驱论坛. ( 一 )深化税制体制改革 税 收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手段 ,同时也是国家 财政支出 的主要 [ 4 ] 谭永生. 《 经济发展 、居 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我 国居 民收入增 长》 经济来 源,其在分配 中也起 到了调节 过高 收入 的作用。接 下来 的改革 [ J ] . 中国物价.2 0 1 2 .8 中 ,要 以增加对高收入奢侈消费等方面的征税力度 ,同时减轻在关系到 [ 5 ] 陈静.《 浅析促进我 国居 民收入公平分 配的税收政 策》 [ J ] .税 老百姓生活的方面 的税负负担 , 例如减少对粮食征收的增值税 ,这将在 务 筹 划.2 0 1 2 .8
倍增 搭配词语
倍增搭配词语
(实用版)
目录
1.倍增的含义和用法
2.倍增的搭配词语
3.倍增在实际应用中的示例
正文
倍增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将一个数乘以 2,使得该数增加一倍。
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倍增常常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以表达某种程度的增长或增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倍增搭配词语:
1.倍增:表示将某个数量增加一倍。
例如:“去年的销售额倍增,达到了 1000 万元。
”
2.倍数:表示某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例如:“这个城市的人口是十年前的两倍。
”
3.倍增效应:表示一个事物的增加会引起另一个事物的更大增加。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倍增效应越来越明显。
”
4.倍增原理:表示一个事物的增加会导致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效果倍增。
例如:“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倍增原理,使得项目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
5.倍增策略:表示通过某种方法使某个数量增加一倍。
例如:“为了提高销售额,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倍增策略。
”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倍增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倍增搭配词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第1页共1页。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について昭和35年12月27日閣議決定政府は、別冊「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をもつて、昭和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閣議決定の「新長期経済計画」に代えるものとするが、今後における経済の運営にあたつては、内外経済の実勢に応じて弾力的に措置するものとし、とくに別紙「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の構想」によるものとする。
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の構想(1)計画の目的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は、速やかに国民総生産を倍増して、雇用の増大による完全雇用の達成をはかり、国民の生活水準を大巾に引き上げることを目的とするもの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この場合とくに農業と非農業間、大企業と中小企業間、地域相互間ならびに所得階層間に存在する生活上および所得上の格差の是正につとめ、もつて国民経済と国民生活の均衡ある発展を期さ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2)計画の目標国民所得倍増計画は、今後一〇年以内に国民総生産二六兆円(三三年度価格)に到達することを目標とするが、これを達成するため、計画の前半期において、技術革新の急速な進展、豊富な労働力の存在など成長を支える極めて強い要因の存在にかんがみ、適切な政策の運営と国民各位の協力により計画当初三カ年について三五年度一三兆六千億円(三三年度価格一三兆円)から年平均九%の経済成長を達成し、昭和三八年度に一七兆六千億円(三五年度価格)の実現を期する。
(3)計画実施上とくに留意すべき諸点とその対策の方向経済審議会の答申の計画は、これを尊重するが、経済成長の実勢はもとより、その他諸般の情勢に応じ、弾力的に措置するとともに、経済の実態に即して、前記計画の目的に副うよう施策を行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とくにこの場合次の諸点の施策に遺憾なきを期するものとする。
(イ)農業近代化の推進国民経済の均衡ある発展を確保するため、農業の生産、所得及び構造等の各般の施策にわたり新たなる抜本的農政の基底となる農業基本法を制定して農業の近代化を推進する。
浅谈个税起增点的提高
相对于前两点来 讲 , 个税起增点 的提高对于 国家 的稳 定和和谐发 展的形象显得更 间接 , 也更容易被忽 视 , 其实换个角度来讲 , 纳税者税 务负担减轻 以及公 民生活水平改善 , 这都增加 了公 民个人 对于 国家 的 认可度和满足感 , 这样 , 社会 中的抱怨 和不满减少 了, 国家 自然实现 了 稳定和谐的发展。此外 , 税 收政 策的改革本身就是为 国家服务 的, 个税 起增点提高 自然也 最终会服务与 国家发 展中 。总之 , 个税 起增点的提 高有利于国家 的稳定和谐的发展。
一
的干扰 , 会在社会中产生一些不稳定 因素 。 三、 个税起增点提高的利益 虽然上 面提高 了个税起增点 提高 中存在 的很多 弊端 , 但是 总体 来 讲, 个税起增点 的提高还是利大于弊的 , 个税起增点提高所带来 的利益
主要有 : ( 一) 有利 于纳税者税务负担的减 轻
个税起 增点 的提高最 直接 的利 益就反应 在对纳税 者 负担减轻方 面。个 税起 增点提高之后 , 纳 税人需要纳税 的部分 的工资起点就提 高 了, 举个例 子 , 加入 纳税起点是 2 0 0 o 元, 那么每个有合法个人所得 的公 民, 在其 2 0 0 0 元 以上 的工资 的部分 就都要按规 定缴纳税费 , 但是如果 个税起增点提高 , 缴纳个人所得税 的收入起点为 4 0 0 0 , 那么相对 之前 的 2 0 0 0 来比, 纳税者就 多了 2 0 0 0 元 的不用纳税 的工资 , 而对 于那些收入 在2 0 0 0 到4 0 0 0 之间的人来说 , 个税 起增 点的提 高可能就 意味着 交不交 税的问题。由此可见 , 个税起增点提高有利于纳税者税务负担 的减轻 。
日本实现“收入倍增”的背后
浙江经济ZH EJI A N G E C O N O M Y25Febr uar y2013日本实现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该计划提出在10年内,实现国民经济规模的实际价值和国民实际收入翻一番,使日本经济达到欧洲国家的中等发展水平。
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强调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充分就业,最大限度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日本政府将期间各年的年增长率确定为7.8%,而实际上在推进收入倍增计划期间,日本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6%左右。
日本成功实现收入倍增,是建立在完善的体系支撑和现实的政策配套基础上的。
体系支撑从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物价等角度,保证收入倍增得以顺利实施;而政策配套则从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投资改善、消费创造等方面助推收入倍增计划。
——在体系支撑方面:一是保障要素供给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举。
日本通过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民群体结构的变化,来保障倍增计划实施的要素支撑。
第二、三产业雇用劳动力的需求缺口,主要通过一产转移以及非第一产业自主经营转业弥补填充。
期间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生产设备现代化,促进农民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在培育一部分富裕农民的同时,积极引导第二、三产业吸收剩余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提高。
倍增计划实施中,消费需求的上升和劳动成本的上涨,引导企业利用提高资本利用率、改造设备等多种方式减少劳动力的雇用,从而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1960年到1970年,日本三大产业增长率分别为2.8%、9.0%和8.2%,与之相应,就业劳动者增长率则分别为一2.8%、3.5%、2.7%。
其结果是不同产业的生产率大致出现相同程度的增长状况。
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提高是推动收入倍增计划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是支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型物价体系的构建。
保证物价的相对稳定,防止通胀的形成,是确保按实际价格计算的经济规模、居民收入倍增不可欠缺日本成功实现收入倍增,是建立在完善的体系支撑和现实的政策配套基础上的增”的背后◆机构I|nst i t ut i on的条件。
奈良学ナイトレッスン 第2期 『万叶集』に恋する ~第3夜
奈良学ナイトレッスン 第2期 『万葉集』に恋する~第3夜 「大和青垣の東──古代の泊瀬、万葉の泊瀬」~日時:平成23年11月30日(水) 19:00~20:30会場:奈良まほろば館2階講師:上野誠(奈良大学 文学部教授)内容:1.心の真実を伝える〈うた〉 2.「長谷」はどうして「はせ」?3.神さまが帯にする川 4.神に近づくところ5.無常の人生、無限の幸せ1.心の真実を伝える〈うた〉私がこれまでの万葉研究で実感してきたことは、「〈うた〉はことばの文化財」ということです。
掘り出された遺物や、仏像などの伝世品などは有形の文化財、祭や舞などは無形の文化財ですが、和歌は、言葉として残された文化財だと思うのです。
歌は時代の肌触りであって、歌によってわかる歴史というものがあります。
例えば終戦の昭和20年、私の父が博多港に引き揚げてきたとき、並木路子の「りんごの歌」が聞こえてきたそうです。
父は、こんな明るい歌が流れている、日本は新しい国になったんだ、そう思ったと言います。
菊地章子の「星の流れに」では、いろいろなものを失った戦後の女性の哀しみを歌います。
事実では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が、歌は当時の人々の心の真実を伝えてきました。
心情は歌になって残り、時間と距離を縮めます。
心情は、その時代と、その風土がもたらすものです。
その風土とは、自然と人間の働きかけです。
そこで今回は、古代の泊瀬という歴史的風土について考えてみたいと思います。
2.「長谷」はどうして「はせ」?長谷寺で知られる奈良の泊瀬は、長く細い谷にあります。
大阪から名古屋方面に向かう近鉄大阪線では、長谷寺駅の二つ前の桜井駅を過ぎると車内アナウンスが流れます。
「これより電車は電波の弱い区間を走行します。
列車内のカード電話や携帯電話が通じにくくなることがありますので、ご注意ください」。
これは桜井から泊瀬方面に入ると、両側に山が迫る細い谷を電車が進んでいくので、電波が通じなくなることを意味しています。
第八讲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第八讲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一、国富民穷引发重重社会矛盾
o 二战以后,一切从零开始的日本经济经过实施“国 民经济复兴计划”和“国民经济自立五年计划”等 措施,以及受惠于“朝鲜战争特需”、美国支持等 因素影响,到1955年前后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水 平,自此进入了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高 速增长时期。
第八讲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o 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城镇整体失业率为8.0%。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人口为34624万人,由此推断我国 2011年7月失业人数超过2770万人。
o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1-25岁城镇劳动者中,大学及以 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失业率为16.4%,远高于其他受教 育程度的劳动者。就目前受到高度关注的“农民工”群体,其 整体失业率只有3.4%,大大低于城镇户籍劳动者的失业率
o 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显著发 展。这表明日本的发展路径开始由注重“强国”转为“富民”, 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提高全民生活水平。
第八讲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o 当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 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人 们预期,政府与市场主体对问题估计不足所造 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农业生产率 差异未有效降低;公害与城市拥挤问题恶化; 通货膨胀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
第八讲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o 1959年,当时的大藏省财务调查官、国民金融公库理事下村治提出 了自己的增长理论。
o “下村理论”主要观点有三:首先,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两个 基本方面,一个是供给能力,另一个是有效需求。决定供给能力的是 投资,决定有效需求则主要靠消费,并且认为消费增加可以将投资增 长变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具备更加广泛、深入的产业和经济波及效果。 其次,认为日本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有效需求相对关系在最近一两年里 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战后10年期间,日本发展经济经常考虑如何压 低有效需求,把需求控制在落后的生产供给限度以内。其三,认为日 本供给不足问题已经有根本性改观,面对十分充实的生产能力,如何 增加有效需求是发展关键。基于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方面正在取得巨 大进展,下村提出一个大胆的结论:“日本经济如今处于历史性的蓬 勃发展时期,可望实现长期11%的增长。” 随着竞选成功,池田也将其竞选主张纳入了政府决策层面。1960年 7月,在其主持下,新内阁决定,以最初三年9%的增长目标为准, 制定和实施计划。
“收入倍增”关键要提高劳动所得
“收入倍增”关键要提高劳动所得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然而,如何才能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本人认为当前关键应该着力提高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占比。
关键词:“收入倍增”劳动所得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在国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让民众增收,能否实现“扩中”,成为了摆在中国发展中最现实也是最急迫的一道命题。
十八大报告最牵动人心,也最让普通老百姓振奋的莫过于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表述被很多人称之为为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近段时间“收入倍增”的话题成为各大媒体以及民间讨论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各地方两会中,“收入倍增”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会上讨论以及提案、建议的热点。
然而,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本人认为当前关键应该着力提高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占比。
一、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一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较许多国家都低,并且这一比重在过去十年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中国2005年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劳动所得的比重为48%,而1990年这一比重为53%。
也就是说,中国每100元gdp中,到2005年只有48元由劳动者获得。
如果按照各省的一次分配比重进行平均,那么得出的结论将更加突出。
不可否认,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有一定的周期性因素,如1996与1998年的收入比重从1992年的50%提升到了53%。
但是,从1996到2005年的下降趋势仍然值得关注。
针对这样的问题,人民日报发文指出我们应该警惕,“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进程,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
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会带来种种弊端,甚至使现代化进程受阻。
如何让“收入倍增”不成“被增”
具体家庭负担 ,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征收
个 人所 得税 , 才 是应 该 呼 吁的 。
政政策均发挥着分配调节的积极作用。 人们
的 收入 、 生 活 水平 都 在 同步 提 高 , 但 人 们 的
调整分配不公迫在眉睫
更 应该 高声 呼 唤 的是 收 入 分 配 制度 的 改 革 。 经济 的发 展 并 不 会 自动 带 来社 会 公 平, 还 需要 一定 的 制度 基础 和 文 化氛 围 。北
热点 透 视
如何 让 “ 收入倍 增 ’ ’ 不成 “ 被增 ’ ’
◎文/ 李建 文
2 0 1 2年 ,党 的十 八 大首 次提 出令 国人 欣喜 的人 均 国 民收入 倍 增计 划 。 “ 倍增 计 划 ”
为走 向崛起 的中国 ,指 明了发展 的最终 目
标: 满足 人 民过 美好 生活 的愿望 。
平均为 2 0 % ,接 近 1 9 . 7 % 的全 球平 均 储蓄 结 构有 利于 促进 社 会公 平 , 让 民 众 的过度 期
让 税 收制度 和 社 会 保 障体 系 更 有社会 盼 回 归理性 , 前我国民众对个税改革有强烈的渴求 , 但关 率。我 国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 加 坚 实 完 善 , 人 们 才 会 充 满 自信 、 快 乐地 行 - j 惯因素 , 更是人们对各种后顾之忧 的防御 键不是少交税 , 而是缓解A . ' f " l J g J 税收负担焦 >
虑。2 0 1 1年 9月 1日个税起征 点提高到
3 5 0 0元,纳税人数已由约 8 4 0 0万人减至
约2 4 0 0万 人 , 再 调 起 征 点 意 义不 大 。 考虑
措施。十多年来 , 我国在支农、 惠农、 促进城 走 在倍 增 的道 路 上。 ( 作者 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 乡协调、促进区域经济1 b , -  ̄ ,/ j r 1 ]  ̄ 社保、 教
是什么让日本做到了“收入倍增”
是什么让日本做到了“收入倍增”作者:陈伟来源:《世界博览》2012年第23期导语:国民收入的增长并非依靠简单粗暴的模式引领,而是在制造业强大的根基下生长出来的枝繁叶茂的体系。
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引领了日本经济后来20年的飞速发展。
虽然现在有声音说日本陷入了失去的20年,但在这一时期打下的坚实的经济地基从来没有动摇过。
强大的民间力量国民收入的增长并非依靠简单粗暴的模式引领,而是在制造业强大的根基下生长出来的枝繁叶茂的体系。
现在的商业史学者们更看重那个年代日本大公司的崛起;而当年日本最具活力的恰恰是中小企业。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中小企业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公司走向没落,消失殆尽;还有一部分成为了行业的中流砥柱,比如生产调谐器的阿尔卑斯电气公司和专门生产陶器的京都陶器公司,还有专门生产快门的、生产轴承的、生产喇叭的,等等。
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无需局限于一个领域,这就允许他们在经济形势变化的时候迅速找到新的增长点。
比如三阳商会原本是生产雨衣的,可是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开始从事机械制造;还有前身是照相馆后来开始生产原子能仪器的例子。
纵观20世纪60年代,日本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利润率比大企业还要高。
这充分说明灵活的中小企业对市场把控能力的强大。
日本收入倍增计划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大力推动民间资本的发展,让民营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第一条就是,让民间企业保持增长,避免统制手段或行政方面的繁琐化。
这和今天的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乔布斯去世时,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与其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不如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强大的民营企业。
”答案很明确,因为中国没有鼓励民营企业生存的环境。
战后,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民间都在反思战争对商业的破坏。
最严厉的破坏就是战时的统制经济政策,它通过行政手段打压民营企业的发展,让大财阀获取战争的高额利润。
这是战后的日本企业无法容忍的。
个人所得税增加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个人所得税增加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个人所得税是一项与每个人的收入密切相关的重要税收。
当个人所得税增加时,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经济、消费、储蓄、工作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领域。
首先,个人所得税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这意味着在我们每月或每年拿到的工资、奖金、稿费等各类收入中,需要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增多了,从而使得真正能够用于个人消费、储蓄和投资的资金减少。
比如说,原本每月收入 8000 元,在个人所得税增加之前,扣除各项费用和税款后能拿到手 6500 元;而个人所得税增加后,可能就只能拿到 6000 元。
这 500 元的差距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人群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对于那些背负着房贷、车贷等固定支出的家庭来说,个人所得税的增加可能会使他们的经济压力陡然增大。
原本每月的收支就已经安排得十分紧凑,如今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还款时出现困难,甚至有可能面临逾期还款的风险,从而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
在消费方面,个人所得税的增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能力。
当人们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资金减少时,他们可能会减少购买非必需品,如高档服装、电子产品、旅游度假等。
这对于整个消费市场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商家的销售额可能会下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裁员或倒闭,进一步影响就业市场。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人所得税的增加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增加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
高收入者在个人所得税增加后,其实际收入的减少相对比例可能更大,这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储蓄和投资方面,个人所得税的增加可能会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理财规划。
为了弥补个人所得税增加带来的收入损失,人们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寻找合理的储蓄和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倍数增长率计算公式
倍数增长率计算公式倍数增长率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家伙!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解开很多关于数量变化的谜题。
先来说说什么是倍数增长率。
比如说,去年你有 10 个苹果,今年有 30 个,那今年的数量就是去年的 3 倍。
而倍数增长率呢,就是计算这个倍数增加的速度。
它的计算公式是:倍数增长率 = (本期数量÷基期数量 - 1)×100% 。
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咱们来举个例子就清楚多啦。
就拿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明来说吧。
小明家里开了个小水果店,去年他们家卖了 500 斤水果,今年卖了 800 斤。
那今年相对于去年的倍数增长率是多少呢?按照公式,先算 800÷500 = 1.6,然后 1.6 - 1 = 0.6,最后 0.6×100% = 60% 。
这就意味着今年水果的销量比去年增长了60% ,这可把小明一家高兴坏了。
在实际生活中,倍数增长率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比如企业看自己的利润增长,城市统计人口的变化,甚至是咱们关注的房价涨幅,都能用到这个公式。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讨论股票投资。
其中有一只股票,年初的时候每股价格是 20 元,年末涨到了 35 元。
我们就用倍数增长率公式来算算这一年它的价格增长情况。
35÷20 = 1.75 ,1.75 - 1 = 0.75 ,0.75×100% = 75% ,哇塞,涨幅相当可观呢!再比如说,学校旁边的文具店,老板想看看自己这学期的营业额增长情况。
上学期营业额是 2 万元,这学期是 2.8 万元。
2.8÷2 = 1.4 ,1.4 - 1 = 0.4 ,0.4×100% = 40% ,不错不错,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准备扩大店面呢。
所以说啊,这个倍数增长率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严肃,但真的特别实用。
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个税收入增长之谜
个税收入增长之谜作者:郑嘉璐来源:《法治与社会》 2019年第1期2018 年10 月,中国老百姓迎来一个重要的改变,新个税法开始试行。
个税免征额正式调整为每月5000 元,并执行新的税率表。
这是个税法的第7 次修订,也是减税降费的重要举措之一。
10 月18 日,财政部国库司公布了2018 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
2018年1 月到9 月累计,个人所得税11349亿元,同比增长21.1%,累计同比增速连续多个月保持在20%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葛长银计算,如果2018 年个税保持20%以上的增长,那么全年个税收入将达到14395 亿元,这大约是2014 年全年个税收入7377 亿元的一倍。
这4 年里,全国个税年均增速18%左右,远远超过工资增幅。
一方面,政府在减税降负;另一方面,包括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内的税收收入又在不断增长,这该怎么理解呢?不断增长的个税收入其实,个税收入的增长不仅局限于2018 年。
2014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7377 亿元,同比增长12.9%;2015 年,个税收入8618 亿元,同比增长16.8%;之后两年,个税同比增速分别是17.1%和18.6%。
个税收入不仅在增加,而且增速还越来越快。
为什么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个税还会连年增长?过去几年里受减税降费影响最大的是企业,而不是个人。
比如营改增、清理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值税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改革等措施,它们降低的都是企业的税负;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税制在过去几年内并没有变化。
最新的个税改革从2018年10月才开始试行,在这之前的免征额、税率都是2011 年制定的,个税收入没有降低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新个税法的出台将改变个税收入持续上涨的势头。
如果不考虑部分影视明星补缴税款等其他因素的影响,10 月份的个税收入将会有不小幅度的减少。
从数据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确实上涨了。
由于第一产业占个税收入的比例微乎其微,学界往往将城镇居民收入看作个税的主要税基。
贫富差距日渐扩大
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吳聰敏(B ).李映萱(R ). .依據主計處的統計, 年台灣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是新台幣 , 元, 年增加為 . 倍,變成 , 元。
平均可支配所得增加為 . 倍並不表示每一家戶的所得都增加同樣的倍數。
衡量所得分配的方法之一是將全部家戶按所得水準分為 等分,再算出所得最高的 家庭對最低所得 家庭的可支配所得之倍數。
年,高低所得的倍數是 . , 年則是 . 倍。
依據此項指標, 年來台灣的所得分配愈趨不均。
所得分配惡化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過去 年間美國的所得分配也日趨惡化。
另一個常用的衡量所得分配的指標是Gini指數,指數值越高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平均。
美國的Gini指數在 年時約為 . , 年上升為 . 。
所得分配惡化可能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所得分配惡化的趨勢令人擔心。
不過, Broda and Romalis( )認為美國的所得分配問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嚴重。
他們認為高低所得倍數之統計高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富人與窮人之物價指數所得分配指標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高低所得家庭的福利水準(welfare)之差異。
高所得家庭的消費較多,而消費較多表示福利水準高。
因此,所得差距上升時,福利水準之差距應該也會上升。
不過,Broda and Romalis( )指出,富人之消費型態與窮人不同。
富人的主要消費支出是在服務財,如旅遊與健保,窮人之所得主要用於非耐久財,如食物。
而資料顯示,在 – 年之間富人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之價格,其上漲幅度高於窮人所消費的商品與服務之價格。
以一個簡化的例子來說明,過去 年間一般食物的價格上漲為 . 倍,富人所購買的高級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則上漲為 . 倍。
Broda and Romalis( )所整理的資料發現, 年美國前 所得的家庭之平均所得大約是最低所得 家庭的 倍; 年時,倍數大約增加為 倍。
而同一期間,富人家庭消費支出之物價指數之增幅大約也是窮人家庭增幅的 . 倍。
形容业务翻倍的成语
形容业务翻倍的成语
【实用版】
目录
1.业务翻倍的重要性
2.形容业务翻倍的成语
3.成语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业务翻倍的重要性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企业都希望实现业务翻倍,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业务翻倍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还能增强员工的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业务翻倍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形容业务翻倍的成语
1.成倍增长:表示数量或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翻倍增加。
2.倍增:指某个数值在原有基础上翻一倍。
3.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4.日新月异:表示事物发展变化极快,不断更新。
5.水涨船高:比喻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三、成语的实际应用
这些成语在描述企业业务翻倍时,可以灵活运用。
例如,在企业年度报告中,可以使用“本年度公司业绩成倍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来表达业务翻倍的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用“我们要努力实现业务倍增,以满足市场需求”来激励团队。
在商业洽谈中,可以说“随着市场的日新月异,我们公司也在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来展示企业的实力。
总之,掌握一些形容业务翻倍的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表达能
力,还能更好地传达业务发展的信息。
倍数增加的表示法及译法
倍数增加的表示法及译法一、表示法:汉语表示“增加了几倍”时,英语的倍数表示倍数需减一,译成“增加了n-1倍”以表示净增加数。
如果译成“增加到n倍”或“为原来的n倍”,则照译不误。
1.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n times“表示成倍地增长,译成”增加到N倍“或”增加n-1倍。
注:1倍 once; 2倍twice(或double);3倍thrice(或three times)2.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by+ n times,该句式与上述相同。
3.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to+ n times表示增加到N倍,译成”增加了n-1倍。
4.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by a factor of + n times5.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比较级+by a factor of + n times表示增加以后达到的倍数,译成”比。
大(长、宽。
)N-1倍。
6.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 n times+比较级+than......7.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 n times +adj./adv. +as....8.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a + n times(或n-fold) +increase.......表示增加到N倍,译成”增加了N-1倍。
9.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as + adj./adv.+ again as.....译成”比。
大(长、宽。
倍)例子: Line A is as long again as line B. A线比B 线长1倍。
This machine turns half as fast again as that one.这台机器转动比那台机器快半倍。
10.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half as + adj./adv.+ again as.....译成”比。
大(长、宽。
半倍)。
11. 句式特点:用double表示倍数,译成”等于.....的2倍“或”增加了1倍。
国民收入倍增: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初立辉;高鹏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体和东亚邻邦,日本20世纪60年代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施行,值得研究和借鉴.该计划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实社会资本、培训人才与振兴科技事业、充实社会保障与提高社会福利、妥善运用财政金融政策、促进贸易与经济合作、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与双重结构的缓和等方面.该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必须全面考量、辩证看待,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国情,适度借鉴有益经验,规避不利因素,设计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国民收入翻番规划.
第四,以人为本,创造和培育“新人口红利”。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做好人力资源的支撑和储备。一是将教育和培训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实行优先发展战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二是改革户籍等社会管理制度,促进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三是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创新人力资源制度,积极谋划和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在劳动适龄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后,创造和培育由劳动者素质提升带来的新人口红利,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该计划明确划分了政府与民间(即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边界,注重发挥民间部门的作用,充分释放经济体的活力和动力。这对我国下一步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参考意义。
第二,两个“注重”——注重人才培养和注重科技创新。1960年以前,日本还是劳动密集型经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红利的释放和拉动。“劳动力的量从未成为阻碍发展的因素。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势必对劳动力的质的提高提出更强的要求。”由此,日本政府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改革了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了促进人才引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财税政策、专利保护政策、技术标准体系等。这对当前我国“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确立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等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书货殖传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汉书?货殖传原文及翻译汉书?货殖传原文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大,贱不得逾贵。
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备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
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
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击,?弋不施于?隧。
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茬藥,泽不伐夭,?鱼?卵,咸有常禁。
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蓄足功用,如此之备也。
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相与通功易事,交利而俱赡,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
故《易》曰“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夭下利,莫大乎圣人”。
此之谓也《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朵处。
士相与言仁谊丁•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穡于m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廿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
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艮有耻而J1敬,贵谊而贱利。
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橢丹楹,大夫山节藻?,八俏舞于庭,《雍》彻F堂。
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稲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嗜欲不制,?差亡极。
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
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
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
富者木土被文锦,犬马余肉粟,而贫者短褐不完,含菽饮水。
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虽为仆虏,犹亡愠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词:
(11页)
どん底:最低的状态 這い上がる:爬上;拜托
(12页)
一蹴:冷淡的拒绝,一脚踢开 踏襲:沿袭、继承 アンデルセン:安徒生 醜いアヒルの子:丑小鸭 白鳥:天鹅 ブレーン(ブレーントラスト):顾问,智囊团 抜擢:提拔
二、“朝鲜特需"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中的作用
谢谢大家
三、下村治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在五十年代后期, 日本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热烈 的争论, 即“ 在库论争” 与“ 成长论争” , 其实质 是关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的论争, 这场论争的直接 的后果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制订。 这场争论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下村治。在这场争论 中, 他是少数派。下村治认为当时的日本经济是可 以高速增长的。 下村治认为, 当时日本经济正处于“ 历史勃兴期 ” , 无论从国内经济状况看, 还是从进口能力看, 日 本经济都有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在五十年代 末期提出这样的观点, 不能不引起轩然大波, 爆发一 场激烈论争。 根本分歧就在于如何评价日本经济的发展能力、 如何看待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
1960年岸信介内阁在反安保条约的动乱 中下台, 池田勇人出任首相。 池田详细研究了下村治的理论,极为欣 赏并赞同这些观点, 而且他本人也预见到 日本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可能性。因 此,他担任首相之后, 为尽快稳定国内局 势, 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经济发展上, 于是下村治的理论被采纳了, 于1960年12 月正式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朝鲜战争爆发前,日本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前 途暗淡;朝鲜战争爆发所引发的“朝鲜特需” 如 及时雨一般滋润了干枯的日本经济。 1953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7% ,工矿业 生产增长24% ,两者增长的幅度都大大超过了当 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朝鲜特需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助推剂; 也正是由于朝鲜特需的发生,至少使日本在其战 后的经济复兴进程中赢得了1O年时间。 朝鲜特需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以此为契机, 战后日本经济摆脱了困境,生产水平超过战前, 进入到兴旺发展时期。可以说,如果没有朝鲜特 需,日本就绝不可能在6o年代末成为世界经济强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