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政策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政策

目录1前言 (5)2总体要求 (6)2.1建设目标 (6)2.2建设原则 (7)2.3建设模式 (7)2.4建设内容 (8)2.5建设流程 (9)3用户信息素养 (10)3.1学生信息素养 (10)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0)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1)3.2教师信息素养 (12)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2)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2)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3)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4)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4)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5)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6)4信息化应用 (16)4.1主要类型 (16)4.2总体要求 (17)4.2.1建设要求 (17)4.2.2应用要求 (18)4.3教育教学 (18)4.3.1网络备课 (18)4.3.2网络教学 (19)4.3.3网络教研 (19)4.3.4课堂教学 (19)4.3.5教学资源 (20)4.4教育管理 (21)4.4.1教务管理 (21)4.4.2行政管理 (21)4.4.3财务管理 (22)4.4.4人事管理 (22)4.4.5学生管理 (22)4.4.6设备资产管理 (23)4.5教育评价 (23)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3)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3)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4)4.6生活服务 (24)4.6.1家校互通 (24)4.6.2文化生活 (24)4.6.3社会开放 (25)5基础设施 (25)5.1主要类型 (25)5.2总体要求 (26)5.2.1建设要求 (26)5.2.2应用要求 (27)5.3网络环境 (27)5.4数字终端 (28)5.5数字化教学空间 (29)5.6创新创造空间 (29)5.7文化生活空间 (30)6网络安全 (31)6.1组织管理 (31)6.2网络应用 (32)6.3校园环境 (32)7保障机制 (33)7.1组织架构 (33)7.2全员培训 (33)7.3制度建设 (34)7.4资金投入 (34)7.5多方协同 (35)8附录 (35)8.1术语定义 (35)8.2规范性引用文件 (38)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主要内容一、起草背景二、主要思路及起草过程三、结构与主要内容四、主要特点与先进性五、如何贯彻落实一、起草背景2018-2022年目标任务定位明确即到2022年要实现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新时代的第一个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

三全:以应用引领的基础设施提升;两高:教师和学生素养;一大:互联网+三个转变:专用资源到大资源;能力到素养;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三个新模式: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三通两平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重点三全两高一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三州试点通过“中星16号”连通网络,探索解决边远地区、海岛等特殊地区的学校联网问题,实现100%学校接入互联网。

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2012200719981970s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

戈尔,数字地球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

数字校园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 -Campus”计划高校建设数字校园的经验辐射到中小学校; 以系统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 体现拓展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功能;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从强调平台、优化管理到信息化整体环境; 从建设平台到促进管理和教学应用。

2010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分批挂牌了961所中小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2.总体要求2.1建设目标2.2建设原则2.3建设模式2.4建设内容2.5建设流程3.用户信息素养3.1学生信息素养3.1.1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3.1.2研究方式与技能3.2教师信息素养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2.2教学方法与技能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前言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本规范。

总体要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贯彻以下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原则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

3.注重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4.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模式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可以采取自主建设、委托建设、合作建设等模式,具体选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建设内容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3.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5.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6.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7.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流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需求分析2.规划设计3.实施建设4.验收交付5.运行维护用户信息素养用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在使用数字校园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注重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附件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目录前言 (1)1范围 (2)2定义 (2)3建设目标、原则 (2)3.1建设目标 (2)3.2建设原则 (2)4建设内容 (2)4.1概述 (3)4.2网络 (3)4.3终端 (3)4.4应用 (3)4.5机制 (4)5建设要求 (4)5.1分类 (4)5.1.1数字校园分类 (4)5.1.2建设要求分类 (4)5.2网络 (4)5.2.1网络接入 (4)5.2.2网络中心 (5)5.2.3综合布线 (5)5.3终端 (6)5.3.1配备指标 (6)5.3.2功能室配备 (6)5.3.3其它终端系统 (7)5.4应用 (7)5.4.1教学教研 (8)5.4.2学校管理 (8)5.4.3生活服务 (9)5.4.4师生能力 (9)5.5机制 (11)前言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

加强中小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要“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

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为快速、高效、规范地推进河南省中小学校信息化,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结合我省实际,特编制《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本标准”)。

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

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
转播3套以上电视节目(空中课堂、教育一台、教育二台)
建设要求
1.控制室通风良好。演播室设在安静的环境里,噪声应低于40dB,房屋结构符合声学要求,隔音效果良好,混响时间合适。灯光、音响方面要满足拍摄要求。
2.控制室可与校园广播室共用。
3.接入校园网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1
大屏幕显示设备
用于学校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4
“班班通”设备
通过教室的多媒体终端设备,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
校园电视系统
利用学校“班班通”设备,收看新闻节目、农远工程卫星电视节目和学校自办电视节目。
6
校园广播系统
提供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集会时的广播功能。
7
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实时记录学校校门、操场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的影像资料。
基本功能
普通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每个教学班配备标准
备 注
1
计算机

1
如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可不作要求。
2
平板电视
42寸以上

1
根据班额情况,选择不同尺寸电视机
3
展台

1
根据需要选配
4
音箱

1
根据需要选配
5
讲台
基本功能
在校园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把网络设备、用户终端等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关软件的局域网系统。通过教育城域网、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实现远距离交流和资源共享,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

武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标准(试行)

武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标准(试行)
2
18
对接武汉市教育密码数字身份发行管理系统,建有校级用户中心、认证中心、消息中心;师生以统一账号登陆校本应用系统或第三方应用系统
2
19
接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能管理接入中台的各项应用;有日志管理工具,提供统计、告警、分析等功能
2
20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建有校级数据交换中心,具备为上级和授权的第三方提供数据交换共享能力
2
37
星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经验,在全国或省市区交流,示范作用明显
1
38
数字
资源
(10分)
基础性课程资源
(4分)
建设有符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成体系的学科课程资源,每学年专职教师人均开发不少于2个优质智慧教学课例包(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微视频、课件、评价工具等)
2
39
积极共享课程资源,每学年在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并共享一定数量(师均≥1个)的优质智慧教学课例包
2
21
教学
应用
(15分)
定期开展基于武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智慧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探究性学习等规模化应用
2
22
课前能利用信息系统和工具进行备课;课中能用信息化软硬件及数字资源协助教学和学习;课后具备配套资源平台进行拓展学习
3
23
教师熟练有效运用智能教学设备、资源平台、网络空间等开展协同教学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
武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标准(试行)
(总分:100分)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1
基础
建设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62总体要求72.1建设目标72.2建设原则82.3建设模式82.4建设内容92.5建设流程103用户信息素养113.1学生信息素养11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113.1.2学习方式与技能123.2教师信息素养13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33.2.2教学方法与技能13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14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5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15 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16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6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174信息化应用174.1主要类型174.2总体要求184.2.1建设要求184.2.2应用要求194.3教育教学194.3.1网络备课194.3.2网络教学204.3.3网络教研204.3.4课堂教学204.3.5教学资源214.4教育管理224.4.1教务管理224.4.2行政管理224.4.3财务管理234.4.4人事管理234.4.5学生管理234.4.6设备资产管理24 4.5教育评价244.5.1学生发展性评价24 4.5.2教师发展性评价244.5.3学校发展性评价25 4.6生活服务254.6.1家校互通254.6.2文化生活254.6.3社会开放265基础设施265.1主要类型265.2总体要求275.2.1建设要求275.2.2应用要求285.3网络环境285.4数字终端295.5数字化教学空间30 5.6创新创造空间305.7文化生活空间316网络安全326.1组织管理326.2网络应用336.3校园环境337保障机制347.1组织架构347.2全员培训347.3制度建设357.4资金投入357.5多方协同368附录368.1术语定义368.2规范性引用文件39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
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8.04.16
•【文号】教技〔2018〕5号
•【施行日期】2018.04.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
正文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

教技〔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升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教育部
2018年4月16日。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下)作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16期(四)基础设施调研发现,目前数字校园的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是学校网络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是学校空间设置不够合理。

虽然大多数中小学校均已接入互联网,但是网络带宽难以满足师生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实际需求。

另外,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有大部分学校未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无法顺利开展。

在校园空间设置方面,空间尺度不协调、空间浪费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数字校园在建设中面临物理空间受限的难题,而空间多功能化将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路径。

《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基于现实问题,从虚拟网络环境和现实物理空间两个方面入手建设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将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划分为五类,分别是网络环境、数字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以及文化生活空间。

在建设要求方面,鼓励学校用好既有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环境和数字终端的各种组合形成学习空间,也就是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化,满足教育教学应用的具体需求;不提倡学校再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同时鼓励各学校针对各种空间建设开展创新性探索,提升学校空间的利用率,避免空间的浪费和闲置。

在应用要求方面,强调基础设施的常态化应用、创新性应用以及在应用中的持续反馈与优化,以提升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教育价值,并形成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与案例。

(五)网络安全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提出要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的基础,是数字校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检测、数据备份、追踪审计、安全防护等。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和普及,数字校园的建设遭遇信息安全的困扰,学校网络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在遇到病毒、黑客等的侵袭时往往束手无策。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普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附件二: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二О一三年三月编制说明一、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科[2009]27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

本标准包括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数字资源等三部分。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学校班级数量进行分类:高中、初中、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完小)Ⅰ类为24个班以上,Ⅱ类为12-24个班级,Ⅲ类为12个班以下。

村小(教学点)不单独分类。

2.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3.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要实施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本标准执行情况由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

目录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 2 -(一)配备要求...................................................................................................................................... - 2 -(二)建设要求...................................................................................................................................... - 2 -1.校园网络系统............................................................................................................................ - 2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3 -3.多功能教室................................................................................................................................ - 4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5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5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 6 -(一)设计规范...................................................................................................................................... - 6 -(二)建设要求...................................................................................................................................... - 6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 7 -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 8 -(一)配备要求...................................................................................................................................... - 8 -(二)建设要求...................................................................................................................................... - 8 -1.校园网络系统............................................................................................................................ - 8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9 -3.多功能教室.............................................................................................................................. - 10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11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11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12 -(一)设计规范.................................................................................................................................... - 12 -(二)建设要求.................................................................................................................................... - 12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13 -中心校(完小)“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14 -(一)配备要求.................................................................................................................................... - 14 -(二)建设要求.................................................................................................................................... - 14 -1.校园网络系统.......................................................................................................................... - 14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16 -3.多功能教室.............................................................................................................................. - 16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17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18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18 -(一)设计规范.................................................................................................................................... - 18 -(二)建设要求.................................................................................................................................... - 19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19 -村小(教学点)“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配备要求 ................................................................................................................................................ - 20 -二、建设要求 ................................................................................................................................................ - 20 -1.校园网络系统.......................................................................................................................... - 20 -2.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20 -3.电视收视、音频播放、安全监控系统.................................................................................. - 21 -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一)配备要求(二)建设要求1.校园网络系统说明:网络需覆盖学校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网络 应用 服务器 设备
若干
根据需要配置
机房 安全
设备和环 境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消防、安防、防雷、 防盗、电源管理、 温湿度监控等
2 . 模式二:建设标准和规范
网络机房
•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大于16㎡,机房应设置在楼 房的中间层。 •机房需要安装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温度保持在 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机房窗户需要安装阻燃窗帘,避免阳光照射机房设 备。 •机房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安装专用防静电地板。 •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必须安装在专用机柜中。 •根据需要配置相应功率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机房应安装消防、安防、防雷、防盗、电源管理、 温湿度监控等装置,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一)校园网络系统
1.模式一建设标准和规范
名称
项目
UTP非屏蔽双绞线
无线网络 传输 网络
信息点
网络 通讯 设施 设备
主干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无线设备
网络 安全
行为管理设备
设备
规格要求
备注
双绞线,布线符合EIA/TIA.568商业
建筑布线标准
支持802.11、802.16等协议
可选
有线和无线网
能够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媒体 络相结合,覆
一、“数字校园”建设三类模式
(二)模式二:分布部署模式(校园网+终端)
分布部署模式:是指学校建有连接学校办公
区、教学区、生活区,带中心机房的校园网络, 并与县教育城域网络互通。
学校各类应用和教育资源一部分部署在学校中 心机房服务器上(满足学校个性化应用需要), 另一部分部署在县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服务器 (满足区县统一应用需要),共同支撑学校的教 育教学、管理和应用的部署模式。

遵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参与标准(★★★)(试行)(1)

遵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参与标准(★★★)(试行)(1)

2
系统化、单元性或主题类的微课程资源。
各学科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能力,能利用班班通、移动终端、录播教室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2
能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能利用各级资源平台或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创新教学方法见的信息技术设备软、硬件故障,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设备软、硬件故障。
1.5
教师开发的网络环境(含无线网络、手持智能终端等)下的多元化校本课程资源,包括教案、学案、课件、素材、评 价资源等。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每节课应包含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点评等内容
2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主题活动资源。
1
学校每年举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制作、教学应用等比较、举行学生信息化竞赛活动。
1
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有自主探索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典型、特色应用案例,并有明显成效,在全市甚至全省范围 内产生较大影响。
1
各学科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每年度所获奖次不少于2个市级奖。
2
能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教学资源,能使用多种应用工具处理或系统平台处理、存储和共享教学资料,能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如制作教学资源、网络学习课程、试卷等方面的需求。
2
具备正确的信息意识,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1.5
学生应用 能基于互联网,利用各级各类学习平台,通过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等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5
(6分) 学生在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每年度所获次不少于2个市级奖。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本规范是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建设的总目标总原则,具有指引方向和基础规约作用。

亿策数字校园主要作为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方,为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智慧课堂建设、家校互联建设,建立了以下平台,用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软件平台主要分为:教育局大数据平台、校园管理平台、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家校互联APP、校园电子班牌、在线阅卷系统、试卷打分系统。

1.教务模块:实现校园内用户的数字化信息存储,包含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校园信息、课程信息、课表管理、学情分析、教师评价、新生管理、学科管理等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模块。

2.教研模块:使用web端的在线备课系统,我们提供完善的教学内容,包含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各种精美的文档,使老师能够快速的进行教学备课,我们同时提供完善的备课流程,教师可根据书本的章节或知识点对上课流程的设计,形成一套生动的教学讲义。

3.校务模块:满足校内基础事物的管理,包含:设备报修、教师工资查看、值班管理、校园规章制度下发、校园通讯录、校园心里咨询等。

模块:使老师在教内的请假、调课、出差、加班、报销、车辆使用、办公用品、数字教室的使用等能够在线上进行电子化申请,申请的审批也能够在线上进行批复。

5.教研模块:a)教师可使用备课资源或上传文件进行课堂备课,智慧教研提供可定制化的课程流程,为老师提供便捷的备课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 (6)2总体要求 (7)2.1建设目标 (7)2.2建设原则 (8)2.3建设模式 (8)2.4建设内容 (9)2.5建设流程 (10)3用户信息素养 (11)3.1学生信息素养 (11)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1)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2)3.2教师信息素养 (13)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3)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3)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4)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5)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6)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6)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7)4信息化应用 (17)4.1主要类型 (17)4.2总体要求 (18)4.2.1建设要求 (18)4.2.2应用要求 (19)4.3教育教学 (19)4.3.1网络备课 (19)4.3.2网络教学 (20)4.3.3网络教研 (20)4.3.4课堂教学 (20)4.3.5教学资源 (21)4.4教育管理 (22)4.4.1教务管理 (22)4.4.2行政管理 (22)4.4.3财务管理 (23)4.4.4人事管理 (23)4.4.5学生管理 (23)4.4.6设备资产管理 (24)4.5教育评价 (24)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4)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4)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5)4.6生活服务 (25)4.6.1家校互通 (25)4.6.2文化生活 (25)4.6.3社会开放 (26)5基础设施 (26)5.1主要类型 (26)5.2总体要求 (27)5.2.1建设要求 (27)5.2.2应用要求 (28)5.3网络环境 (28)5.4数字终端 (29)5.5数字化教学空间 (30)5.6创新创造空间 (30)5.7文化生活空间 (31)6网络安全 (32)6.1组织管理 (32)6.2网络应用 (33)6.3校园环境 (33)7保障机制 (34)7.1组织架构 (34)7.2全员培训 (34)7.3制度建设 (35)7.4资金投入 (35)7.5多方协同 (36)8附录 (36)8.1术语定义 (36)8.2规范性引用文件 (39)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本规范是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建设的总目标、总原则,具有指引方向和基础规约作用。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中小学(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的数字校园建设,其他基础教育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面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类中小学校,从应用角度提出建设要求,在建设中推进应用。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数字校园建设的需要,本规范增加了可选项,用O标识。

标记为O的条目可以根据各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建设,未标记O的条目是所有学校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2总体要求数字校园建设应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2.1建设目标数字校园建设应达成如下目标:1.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2.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

3.实现用户信息素养提升。

提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4.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升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

2.2建设原则数字校园建设应遵守如下基本原则:1.应用驱动,融合创新。

从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需求出发,整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主流业务、主要环节的常态化应用,支持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流程的优化与重构。

2.重组整合,资源共享。

利用前期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保护己有投资;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适度超前,特色发展。

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对校园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进行一定的前瞻性设计和实现;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突出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某些方面的应用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绿色、安全的数字校园。

2.3建设模式数字校园建设应采用“云-网-端”架构模式:1.“云”要按照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建设、租用、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建设和维护。

2.“网”要以固定宽带、移动宽带、有线电视网络等方式支持“端”“云”联通。

3.“端”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学校重点推进信息化应用,提升全校师生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2.4建设内容数字校园建设包括五方面内容:1.用户信息素养。

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是数字校园服务的主要对象,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是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目标之一;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与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2.信息化应用。

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是数字校园价值体现的根本;数字教育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应用服务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应用服务体系采用“云服务”建设模式,支持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

3.基础设施。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网络环境、数字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与文化生活空间,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提供硬件和物理场所支持。

4.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需要从组织管理、网络应用与校园环境三方面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以维护数字校园的安全、平稳运行。

5.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数字校园建设重点内容顺利完成的制度性保证,也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包括组织架构、全员培训、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多方协同等方面。

2.5建设流程数字校园建设包括五个阶段:1.规划设计。

建立由教育专家、技术专家等组成的项目规划与设计组,保障项目的前瞻性与科学性;该阶段要完成整体需求分析与可行性报告,进行整体的数字校园设计。

2.项目实施。

根据数字校园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该阶段要编制详细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计划,进行项目结构分解,形成各类项目文档。

3.用户培训。

对数字校园的使用者进行系统的培训;该阶段要从技术操作和教育教学应用两个层面,开展多次专题培训活动。

4.项目验收。

成立专家组和专业第三方评测机构,对数字校园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的验收;该阶段要提供详细验收资料,促使项目按照合同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5.运营维护。

根据项目合同提供运营维护服务;该阶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校园运营维护方案,配备数字校园运维服务经费,保证项目的定期升级与持续发展。

3用户信息素养本规范从学生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与技术人员信息素养四个方面对数字校园相关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发展进行规定。

3.1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重点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本规范从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两个方面对学生基本信息素养进行规定。

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1.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对利用信息技术持积极态度。

2.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4.对信息技术发展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能发现并挖掘其在学习中的应用潜力。

5.具有信息保健意识,能避免因不当使用信息技术导致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6.具有分辨有用与有害信息的意识,能安全、健康地使用各种信息。

7.了解信息安全常识,积极维护信息安全。

3.1.2学习方式与技能1.能利用网络获取、筛选、储存、处理、管理、应用和评价数字化学习资源。

2.能利用学科信息技术工具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能利用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

(0)4.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宄学习。

5.能利用信息技术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按需调整。

6.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及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0)7.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知识管理、构建互惠的人际网络。

(0)3.2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重点是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与学方式。

本规范从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方法与技能两个方面对教师基本信息素养进行规定。

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研宄的意识。

3.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4.能鼓励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世界、解决真实问题。

5.能示范并讲授道德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3.2.2教学方法与技能1.能掌握获取、加工和管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常用工具与方法。

2.能创设恰当的可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技术手段丰富的学习环境。

3.能设计多样的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测验评价等教学活动。

4.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

5.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学情数据,开展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

(0)6.能利用网络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实现学用结合。

7.能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同行沟通交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8.能正确分析和解读教学过程与结果数据,调整信息化教学策略。

(O)9.能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常见意外状况。

10.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信息化比赛与活动,提升学生信息创造与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