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六法”、“三多”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

具体教学实施流程: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利教与学的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情境即是一种任务化的情境(任务情境)。

主要用于比较自然而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任务的理解。

例如向学生呈现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或者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样例赏析,情境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评论。

有了任务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

2、共同讨论,发现问题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3、自主探索,解决任务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方案。

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任务及样例,领会和进一步清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允许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

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的提高。

4、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既然给出了任务,就一定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

教师可以逐个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相关的记录,也可以交流展示,大家讨论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评价和表扬。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任务驱动教学法仍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还有待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作进一步的研究。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第一篇: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浓缩精品,在信息技术课中灵活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法,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质的提高。

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体会。

1、激发兴趣,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学尝试。

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学中长”的思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画图教学时,介绍完“圆/椭圆”工具后,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

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思考,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叠加圆或是椭圆(实心或空心),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并没有确切的意义。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激发学生,如让学生先看五环旗、靶心图案。

这些有次序的叠加圆给学生以极大的启发,学生马上就能意识到,圆原来和我们的生活这么紧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像到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圆?你能在画图中画出来么?”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的图案。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美术课学习画小动物情境结合起来,于是,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小青蛙、小豆豆、大黄蜂······。

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兴趣的支持下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异,导致有的学生已经完成任务了,有的没有完成或完成得不好。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一起讨论刚才学生在自学与尝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的对策,分享优秀同学的经验。

比如在板报制作教学中,各组同学有的同学版面设计得整洁大方,有的同学边框很漂亮,有的同学善于使用填充色,让每个同学在总结中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且在听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探索成果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多元化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有效地教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打造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投影仪、电脑、视频等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实例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展示各种信息技术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生动地呈现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信息技术实践项目。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站页面,然后再发挥各自的特长,合作完成整个网站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网页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项目制教学法四、游戏化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探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策略。

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示范法示范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技术操作的实操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操作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示范法的特点是直观、鲜明、具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但是示范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示范的过程可能比较繁琐,学生有可能无法完全掌握,需要教师进行反复的示范和解释。

二、探究法探究法是一种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供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探究法的特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探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探究的过程可能比较耗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可能存在偏差,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法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合作学习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可能不够均衡,个别学生可能会依赖其他学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组织。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实际问题和情景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用的好坏是决定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实可行,作为一线教师,怎么能把握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使这些理论上的方法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让这些好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从“需要启发”到“不需要启发”,独立地学习。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再辅以演示、讨论和学习,会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比喻法比喻法是借用已感知的知识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具有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的能力,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和教法。

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3.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要”比较”。

不进行比较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本质,从而建立更准确的概念。

通过对比,学生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记忆,克服了易犯的错误,提高了操作水平,也锻炼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比较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能力。

4.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指通过教师演示或讲解,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由一个或若干个组成的特定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计算机理论知识或计算机操作的教学过程。

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心得)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心得)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论文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与时俱进型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我们信息技术组构建了“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导入,巧引任务——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归纳小结,拓展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巧引任务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容易被一些新奇和刺激所吸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则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激趣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取如下方法导入:一是对比渲染,激发欲望。

例如在讲解《插入艺术字》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两份内容相同、形式不一样的海报(一份用艺术字,另一份没用艺术字修饰)让大家欣赏,说出自已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是样例演示,激发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画能长大的小树》一课时,让小海龟迅速画一棵长大的小树,学生感到很新奇,教师是怎么做到让小海龟这么快就画出了小树?三是直接提问,引发兴趣。

例如在讲《美化获奖证书》一课时,在导入中首先提出问题:你见过获奖证书吗?都有什么样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获奖证书?这些问题,会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实现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巧妙地引出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巧引任务”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一节课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

“巧引任务”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出的任务学生是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学生只有对任务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所以精心设置任务很关键。

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出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更清楚地了解近几年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进展,我们通过网络,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展开了专题调研,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尝试进行了收集整理。

归纳起来,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节课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因此以下所讲的教学方法是指以该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与其相互交织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风采依然――讲授法数据显示,讲授法依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搜集的100 份教学案例中,应用该方法的就有54 份。

它主要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知识的教学( 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等 ) 和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的讲解。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相对枯燥和难以理解。

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采用讲授与其他教学方法( 比喻法、演示法等) 相结合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把音箱比喻成计算机的嘴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二、深受喜爱――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即任务驱动法。

其受喜爱的程度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在100 份案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的竟有78 份。

它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性知识的教学。

调研还发现,在应用该方法之前,教师往往会先设定一定的问题导出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任务,自然该方法常与问题教学法“走”在一起。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

先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再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

比如,有教师给学生布置“发新年电子贺卡”的任务,就是因为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和需求,并且完成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 ( 需要注册电子邮箱――网上搜索或制作贺卡――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以特定形式发送 ) 。

小学信息技术课导入“六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导入“六法”

2021年6期┆191随笔小学信息技术课导入“六法”蔡晓波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好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进行愉快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关键,把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新知识之中。

为此,我结合新课程理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灵活选择信息技术课导入的六种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相关情境来巧妙的导入课题,就犹如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其思维,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10课《温馨提示牌》一课时,我先创设美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享受,接着创设校园内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情境,与美丽的校园形成对比,让学生在比对中深深体会到:“温馨提示——牌子小作用大”,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刻刻提醒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主人。

在这样自然的情境中导入课题,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的活动状态,学生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思维品质得到培养,信息素养得到发展。

二、迁移导入法迁移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从旧知识入手,教师根据知识间联系设计具有严格思维程序的导入,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顺利的领会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管理文件》一课时,我从复习三年级上册学过的“复制、剪切、粘贴文字”的操作方法引入课题,并告诉学生“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的操作方法与文字是一样的,只是操作的对象不同,一个是文字,一个是文件。

这样引入课题,学生很快掌握了“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四部曲”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四部曲”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四部曲”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四部曲”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创设情境、实施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首要任务。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
中时间较短,容易厌倦。

在教学中要通过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应用软件、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让学生通过动手
操作,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乐趣。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核心目标。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操作技能、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与处理、信
息安全等。

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网页设计、文档处理、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对信息
技术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

创设情境是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困难,在教学中要借助情境化教学法,使学习过程更加具体、生动。

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些具
有真实场景的任务,如制作一个动画,设计一个网页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施多媒体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
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
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教学方法1.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设计并开发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或网站,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程序设计等信息技术知识。

2.游戏化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编程时,可以引入游戏元素以及其他有趣的互动元素,让学生感到更加愉快和有趣。

3.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知识框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项目,然后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思路1.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关注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优点来设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和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的需求。

例如,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需要使用更有趣、更有互动性的学习方式。

3.应用性和实践性信息技术教育不应该仅限于纸上谈兵,应该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编程时,学生不仅需要做一些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还应该有实践的机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个小项目。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尝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尝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尝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需要尝试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植根于学习者实际生活经验的教学法,它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和练习,使学习者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例如利用学校的实际场景设计信息技术相关的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和实践,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网页、制作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等,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游戏化学习法游戏化学习法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教学法,它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通过游戏设计、游戏挑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到游戏设计中,例如通过设计简单的程序游戏、编写有趣的动画等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法,它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例如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一些信息技术任务,让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学习和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

信息技术课是根底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学科,具有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性和综合应用性强等特点。

在几年的开展中,其教学从不标准到根本标准,教学方法从无到有,教学模式也从其它学科借用的方法过渡到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积极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依据平常的教学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一、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和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方法,是教师将教材内容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出来,或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让学生在“写字板〞中录入文字,并按照要求编辑、保存。

这个任务对于根底好水平高的学生并不难,而对于计算机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演示才能完成。

然而演示的时间不应该固定在学生没有开始操作之前。

在实际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去录入编辑,在巡视的过程中,去发觉有多少学生遇到困难,多数遇到那些困难,然后依据情况再进行演示。

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甚至可以取消演示,改为个别辅导。

如果遇到困难的学生到达肯定数量,个别答疑辅导时间不同意,就要及时进行演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发觉问题之前,教师先进行正确操作步骤演示,那么学生在随后的操作中一旦遇到问题还是不知所措。

当然,在学生没有自主操作之前,将完成好的成果演示出来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的。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演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投影仪或大屏幕电视演示;一种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播送〞功能,将教师机的屏幕内容演示在学生机的屏幕上。

采纳第—种形式学生相比照较自由,可以边看屏幕边在自己的电脑上模仿操作。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博兴县湖滨镇见桥完小刘培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

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计算机课,又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

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因此,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几年的信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课堂教学方法:一、直观教学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

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二、操作练习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能不讲的坚决不讲,教学中要把学生的的时间真正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练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解决能力。

比如在教学GIF动画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少讲多练,学生只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能学会命令的使用。

三、合作学习法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为4人为宜,其中以好、中、差生进行搭配,也可以采取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是创设一个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景,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实现个人目标,还需要与小组同伴合作来实现的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能够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方法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方法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方法论摘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热爱,本文以教学实践为视角,探讨多元方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以期在实际工作之中得以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论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社会在人才培养要求中也逐渐增强了对信息技术的关注,而小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至关重要。

多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运用能够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小学生普及提高信息技术知识做出更好地贡献。

一、多学科融会贯通法(一)为语文等学科收集学习资料语文、英语、道法等学科文字信息量大,知识储备充足,可以启发小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收集并制作相关学习资料。

教学活动为例,语文教师通过安排课前预习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凭借互联网平台自主获取相应材料。

进入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之后,语文教师则鼓励学生将所获取的材料和同学们进行分享,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

通过上述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取方式进行明确,并基于此实现更高质量的语文学习活动。

以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制作庐山瀑布 PPT 的作业,并且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作业,以此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同时也能够增加课堂活力,有助于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和相关编码程序课程,通过二进制信息技术思维,开发小学生的数字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

数学教师能够完成各类图形的准确绘制,以此帮助学生对不同图形的异同进行明确。

然而,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很可能无法理解不同图形的异同,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形,从而使学生以自身感受理解各个图形的异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通过应用绘图工具,数学教师也能够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复杂图形,并且将其分解成基本的几何图形,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六法”、“三多”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六法:形象教学法、比较发现法、比喻教学法、归纳整理法、游戏教学法、反复训练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有“三多”:多“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偷懒”,培养学生排除操作故障的能力;问题多,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在小学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六个方面很重要,我谓之“六法”。

1、形象教学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强调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更要注意形象教学法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人人都怀有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一走进机房,就跃跃欲试,很想知道计算机的用处,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

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画画、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

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气氛活跃,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比较发现法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理解更深刻,思维得到升华。

在学习新教材时,找出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发现要学习的知识,去质疑、去探索、去解决、去创新;也可以在相类似的软件,如Windows的画图和金山画王两种软件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区别是什么,两个软件画出来的的文件有什么不同,使理解更加透彻,更加深入。

3、比喻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听课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运用WINDOWS98中的“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我是这样来打比方的:“我们画画,需要纸和笔,在电脑画画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和纸(背景)的颜色……”;又如,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由姓氏和名字组成,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

”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的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归纳整理法。

学习一个新的软件,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总结其规律,发现其方法,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例如学习了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中的Word 软件后,要将该软件的一些功能、运用方法等进行条理化,规律化,使之能灵活运用,为延伸到学习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中的Powerpoint和Excel这两种软件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5、游戏教学法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情往往从兴趣出发。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

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

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了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

例如,小学生刚开始操作鼠标显得极为笨拙,即使会点击几个,也是“河边湿鞋”,我在讲解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后,就让学生玩起了“纸牌”游戏,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双击和拖动操作。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玩得欢,学得好,而且可以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

6、反复训练法。

学习理论知识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

在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操作及维护常识后,下一步就是学会使用软件。

只要对软件初步理解了,就可以上机练习,掌握用什么样的命令可以进入软件,怎样输入命令进行操作,软件的高级使用方法等。

在练习中真正体会把握所学的理论
知识,体会理论知识的要领。

只有掌握基本技能,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可以“活”起来,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下三方面很重要,我谓之“三多”。

1、多“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高年级学生学习Word软件伊始,我就传授经验:“一机(是指装有相应软件的电脑)一书(是指教材),边看边练。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的海洋中去主动搏击,我只起引导作用。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也随之拓宽了。

2、多“偷懒”,培养学生排除操作故障的能力
许多老师在操作课中喜欢包办:课前帮学生启动计算机,学生遇到操作故障亲自排除。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为学生争取操作时间。

但这样却滋生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导致学生一遇到操作故障,就束手无策。

而我的原则是:多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处理。

三年级以上的学装,我从不事先帮他们启动计算机,当启动出现故障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屏幕提示错误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给他们介绍目录与路径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搜寻需要的软件。

正是因为我的“懒惰”,学生的能力才有了迅速的提高。

3、问题多是好事,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计算机学习和训练中有一个重要原则:问题出现得越多,那你学到的知识就越丰富。

在学生学习和训练中,出现问题是好事,应该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就从问题中学到了不
少计算机知识。

譬如:计算机操作中出现的故障,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简单的排除方法:金山画王在画图过程中无法擦除想删除的某些图画,我引导学生到书本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学生从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知识,而且增强了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

我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却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奋斗!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庞维国2005年
2、《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刘敬发编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呼唤创新教育潘付东
4、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浅谈钟晓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