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11册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课件(新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课件(新版)

介绍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 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 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 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 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 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 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 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A“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C“(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学习春雨图。
(1)“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3)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积累生字、生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 ng) 酝酿(yù n nià ng) 应和(hè ) 笼(lǒng)着一层薄烟 黄晕(yù n) 蓑(suō)衣 巢(chá o)
解释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 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 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1课_画杨桃》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1课_画杨桃》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1课画杨桃》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1. 按拼音写汉字2. 辨一辨,填空3.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4. 写出近义词准确﹣________教诲﹣________审视﹣________。

5. 写出反义词熟悉﹣________相信﹣________开始﹣________。

6. 形近字组词7. 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8. 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1)整个假期我都________地按作息制度办事。

(2)这个人破坏绿化,受到群众________的批评。

(3)爸爸神情________地说:“粗心可不是小事啊,你必须彻底改正。

”9. 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丁________ 每________ 兑________。

10. 再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1)老师看了看这________(fú fù)________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

(2)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________(xī xí)________。

(3)老师同父亲的教________(huì huǐ)________使我一生受用。

11. 猜猜我是谁。

(根据意思写词语)(1)仔细地看。

________(2)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

________(3)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________(4)半天或好大一阵子功夫。

________。

12. 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________(2)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________。

1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A.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使用一辈子。

B.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14. 选词填空。

是……就……不像……而像……不要……要……(1)同学们要记住:放学后________在外面玩,________及时回家。

苏教版 美术 第11册 教案 六年级 上册

苏教版 美术 第11册 教案  六年级 上册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11册教案第1课我栽种的植物(一)综合分析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的描述能力。

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

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目标本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及表现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或回忆自己栽种植物的体验,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展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色彩变化;表现自己与植物有趣的故事和深爱绿色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课前准备教具:一株或多株植物、种子、花盆一只、泥土一包、清水一瓶、底盆一只、小铲子一把、塑料纸‘块、录像片(介绍各种植物资料)等。

学具:学生自己喜欢用的画具。

(二)设计方案方案1课时:l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株植物、花盆、泥土、清水盆子、小铲子,问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把植物栽入盆中。

请一至两名同学上讲台进行种植,提示其他同学进行观察。

请学生复述栽种过程,评价其栽种方法正确与否。

请大家分别说一说白己喜爱的植物。

教师插放介绍多种植物生长的录像,提示学生注意其形态、色彩特征。

请学生讲一讲植物生长的几个过程。

分小组交流各位同学与植物有趣的故事。

每小组推荐一名小记者注意收集故事材料。

布置作、业:每位同学画一幅《我栽种的植物〉作业展示评价: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请小记者介绍了解到的有趣的故事。

对画面进行评价。

对作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提示优秀作业留在教室展示一次。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11 再塑生命的人【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审美创造]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春天能看到鲜花遍地,夏天能看到绿树成荫,秋天能看到漫山红叶,冬天能看到雪花飞舞。

我们也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听到清脆的鸟鸣、美妙的音乐,抑或是父母的唠叨。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从有意识开始,我们的眼前就是一片黑暗,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我们的世界是黑暗又寂静的,那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童年生活吧!(板书文题及作者)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分析题目所指师:本文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预设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3.概括事件师:文中具体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

预设具体写了三件事:①送“我”玩具娃娃;②教“我”单词;③教“我”认识、理解水。

4.梳理脉络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1—4):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次见面。

第二部分(5—9):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印象。

三、再读课文,学习旁批阅读法师:默读课文,学习并参考课文旁批,批注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

1.理解旁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旁批。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历了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到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历史阶段。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他们可能知道一些皮毛,但对于日本历史的深入理解还不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需要了解日本地理位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等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便于分析教材内容,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掌握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深入理解古代日本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场景;运用板书、讲解等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排序。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第11册《分数除法》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第11册《分数除法》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1、分数除法5课时2、解决问题3课时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5、单元综合练习及评讲3课时1、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30÷5=6,30÷6=5)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101千克,300克化成103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3、全班汇报:100×3=300(克)A 、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B 、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101×3=103(千克) 103÷3=101(千克) 103÷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

新概念一册第11课-Whose-is-this-shirt

新概念一册第11课-Whose-is-this-shirt

your sister's ? his sister's this cat
Amy's ? Sara's that basket
This 这个 That 那个
These 这些 Those 那些
These Those
[ðəʊz] [ði:z]
This is ...... That is ......
___ those Miss Zhang's dresses? No, they aren't. ____ coat are blue. ____ that Cindy's skirt? No, ________. ____ skirt is yellow.
Are those your father's shoes? No, ___________. His shoes ___ black. Is that Tim's pencil? No, ________.____ pencil is red.
Are those Tim's pen? No, they aren't. Whose pens are those? / Whose are those pens? They are his father's. Those are his pens.
这是Cindy的猫吗? 不,它不是的。 这是谁的猫? 它是Amy的猫。 这是她的。
Whose shirt is this? Whose is this shirt?
It's...... This is my/your/her/his......
Whose is this dress?
It's Emma's. This is her dress.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六年级上一起第十一册课程教学计划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六年级上一起第十一册课程教学计划

新标准小学英语第十一册课程教学计划成都市三圣小学吴绘容一、学生分析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50余人,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已具备一定外语基础和听、说、读、写能力。

对英语的理解和主观表达能力有所加强,学习方式更为自主、深入。

大部分学生具有较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但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认知能力:学生在语感、单词和句子认读与书写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记忆单词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能理解一定难度的英语短文、根据情景猜测单词、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并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

学习态度及习惯: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能做到每天听读英语,喜欢书写词句和小短文,初步形成了主动发问、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但仍有些学生不能较好的保持课堂注意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需要继续加强培养力度。

培养目标:流利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大胆开口,正确发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消除两极分化。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六年级使用的是新标准英语教材。

为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

同时体现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本质,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做到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给学生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英语环境,让他们在英语环境中“习得”英语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学得”的方式学习英语。

个模块和1个复习模块。

每个模块大约4课时完成,复习模块大约3课时完成。

教材中的每个模块都包括2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语言呈现(language presentation),第二单元是语言扩展(language development)和语言练习(language practice)。

11册人音版新教材音乐教案

11册人音版新教材音乐教案

11册⼈⾳版新教材⾳乐教案⼈⾳版第⼗⼀册⾳乐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乐⾳乐审美为核⼼,提⾼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主动参与⾳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乐体验和学习⽅式,发展学⽣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素养。

⼆、学⽣情况分析:六年级学⽣对⾳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也较弱,不能在⽼师的引导下进⾏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统⼀、⾳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定问题。

针对学⽣喜欢流⾏⾳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乐学习⼼理,对教学内容进⾏拓展,增强⾳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的学⽣已经掌握⼀定的⾳乐知识,但对⾳乐书上的⼆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

这学期需要注重听⾳、创编练习。

欣赏时重点让学⽣感受⾳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度的表现来感受⾳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

四、教学⽬标学⽣的⽣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增强。

引导学⽣对⾳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的体裁、形式及⾳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吸引学⽣。

(1)、保持学⽣对⾳乐的兴趣,使学⽣参与⾳乐活动。

(2)、培养⾳乐感受与鉴赏能⼒。

(3)、培养表现⾳乐的能⼒。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环保意识五、教学内容: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正确的发声、演唱⽅法,防⽌喊歌;让学⽣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学唱⼆声部合唱、轮唱、独唱、⼩组唱等。

(1)在⽓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

(2)运⽤不同的⼒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时,声⾳要饱满。

(4)学习⼆声部合唱,注意⾳量的均衡,⾳⾊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1)、认识变⾳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1课课件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1课课件
本文为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1课的教学内容新课,学习了一些新单词,如whose、blue、perhaps等,并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来巩固理解。之后详细讲解了whose的用法,并通过实例练习加深理解。此外,还介绍了名词所有格的概念和用法,区分了其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在课文对话部分,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展示了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实际交流。最后,对部分新学词汇如perhaps、white、catch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和例句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并非新概念一册第101课的课文原文,而是第11课的教学内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11-12练习题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11-12练习题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11-12练习题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 困难坎坷是人们的生活教科书。

Lesson 11 and Lesson 12一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填空,使句意完整。

(10分)1.(谁的) shirt is that?2. My shirt is(蓝色的).3.(大概) that is Tim’s desk.4. Is your car(白色的) ?5. Can you(抓住) that ball?6. This(女衬衫) is my sister’s.7. This is my son. It is(他的) book.8. This is my(哥哥的) tie.9. That woman is Tom’s(母亲).10. Who is your(父亲)?二根据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分)1.(who)is this handbag?2. Is this shirt(Tim)?3. My(son) pen is white.4. I am(a) air hostess.5. Excuse me. Steven. Is this(you) umbrella?6. Paul is here,too. That is(he) coat.7. Stella is a keyboard(operate).8. Sophie is a French student. That is(she) blouse.9. It is(I) daughter’s dress.10. How are you today? I’m very(good).三根据答句写出问句。

(10分)1.handbagit?It is Stella’s handbag.2.this Tim’s handbag?No,it isn’t. It is Dave’s handbag.3.is that?That mechanic is dirty.4.Steven?Yes,he is very hot.5.is his?He is a postman.6.is Emma?Emma is Swedish.7.is this car?It is a Toyota.8.is her?Her name is Sophie Dupont.9.shirt is?It is Tim’s shirt.10.is this white?This white blouse is Tom’s.四选择填空。

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五单元 第11课 谏逐客书

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件:第五单元 第11课 谏逐客书

下逐客令的原因 逐客的原因向来有不同说法。一是“郑国修渠案”引发逐客,依据是《史 记• 李斯列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 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 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第二种说法认为逐客是因为嫪毐叛乱事而起。据《史记•吕不韦列传》, “(始皇九年)九月,夷嫪毐三族,……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逐 客即由此而来。 第三种说法认为逐客是针对吕不韦的宾客势力。《史记•吕不韦列传》载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故逐客是为了清除吕不韦门客的势力。
写作背景
秦国逐客事件是秦国主张政治变革的力量与守旧贵族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 并不是某一单独事件造成的。接二连三的外国间谍活动、客卿把持朝政、宾客 辩士势力坐大等事件,对秦国尤其是秦国守旧贵族构成威胁,秦宗室大臣利用 这些事件劝说秦王下达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李斯闻讯,就写了这篇 《谏逐客书》上奏秦王,力谏秦王不该逐客。
2.作者接力陈述异国的珍宝、音乐等,有什么作用?
作者竭力陈述、渲染日常生活中秦王喜欢异国的奇珍异宝、器乐玩好、 美色音乐,与下文其“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 照。华美的辞藻、整饬典雅的句式,读来气势恢宏,颇有纵横家雄伟豪迈 的气概。
3.分析“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句 的作用。
5.《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上疏之后,“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 谋”。作为一篇奏疏,《谏逐客书》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体现了“实用价值”。 那么,这篇奏疏是如何做到实用的呢?
①出于对写作背景的深思熟虑。 逐客的大背景表面上是郑国修渠一事给秦国宗室贵族提供了进谗言之机,致使秦王逐客, 实则与秦国的战略调整有关。下逐客令时的秦国已经是第一强国,国家的战略目标已然调整 为吞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大业。因此怀疑客卿们会为了母国存亡而对秦不利,将之全部驱 逐,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李斯深知,直接为客卿辩护或是极力批评宗室贵族挑唆,都不能 涤清客卿私通偏帮母国的嫌疑,唯有极力论述在秦国不断壮大过程中的客卿之功,以及在统 一过程中逐客的危害,才能让秦王明白客卿之利大于弊,若想吞灭六国,逐客是一条错误之 路,须存容天下之心,オ能统一天下。这样秦王才能真正解开心结,放弃逐客。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Lesson11Howtogrowold课件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Lesson11Howtogrowold课件
• bitter: painful; sorrowful • shed bitter tears
• in the thought that....: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 The Swedes were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at public officials like civil servants, police officers, health inspectors or taxcollectors can make mistakes or act over-zealously in the belief that they are serving the public.
• vital / vigorous • energetic / dynamic • vital signs
• weariness n. 疲惫,疲劳 • weariness weary • fatigue fatigued
• I‘m weary / fatigued / exhausted / tired out / dog-tired / worn out / drained / beat / bushed.
• joys and sorrows: ups and downs • whatever work (that/which) it was in him(=within his ability) to do
• somewhat / to some extent / more or less
• ego n. 自我 • super-ego • egoism • egocentric: self-centered
• suffer from • be afflicted by/with... • He is afflicted by / with diabetes / a sense of inferiority

【新教材】2021年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11 第2课时 与妻书

【新教材】2021年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11  第2课时 与妻书

作者简 作品背 知识整



6.文化常识 司马春衫:即“司马青衫”。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其长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 诗句。后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
思维导 文章主 文本研 多维探 文白对 技法迁






与妻书
思维导 文章主 文本研 多维探 文白对 技法迁
思维导 文章主 文本研 多维探 文白对 技法迁






【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
3.请分析《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人物形象。
提示:①大丈夫——国之情怀。一个“为天下人”,一个“谋永福”
已将他的凛然正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自己将要奔赴战场,即使
自己将要与妻儿阴阳永隔,他心中依旧坚定地认为“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可以为全国同胞“谋永福”。正是他的信念支撑着
知识阐 技法攻 例题展



断句题——六大凭借是基础,洞悉异同去排除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 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 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给文言文断句, 传统上称之为“句读”。从全国各地高考命题来看,断句题有两 种形式: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主观断句题。相对而言,客观选择 题难度低于主观断句题,无论哪种题型,均应掌握“断句六大凭 借”。高考全国卷考查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因此最后专门重点 讲解客观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作者简 作品背 知识整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 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 即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 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 本文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 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11篇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11篇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11篇概括《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共分为十二篇。

第11篇是其中的一部分,以下是对第11篇的概括。

第11篇以解放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为背景,主要描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以及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在这一篇中,小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和牺牲,但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随着战争的结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需要解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小说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积极组织各项工作,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在这一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此外,小说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和目标。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业化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篇中,小说还描写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合作。

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动员人民参与国家建设,形成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这种合作精神和团结力量使得中国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第11篇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部分,通过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发展和变革。

这一篇深入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全册教学目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进入多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课程表课题《同一首歌》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表演《同一首歌》;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第一课时1-1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新学期寄语: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

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复习上册教材歌曲。

第二课时1-2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

(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四、进一步激发情感小结:“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课题:《同一首歌》2-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随音乐拍手。

6分段学唱。

7齐唱歌曲。

8指导不足之处。

9自评、互评。

三、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四、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复习。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演奏家。

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

5学唱主题音乐。

6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小黄鹂鸟》3-1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部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银杯》3—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随音乐打拍子。

4、掌握音乐的强、弱。

5、齐唱。

6、指导不足之处。

7、反复练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多彩的美洲》4-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平原我的心、化妆舞会、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外国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音乐的作者。

3、介绍音乐的风格。

4、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5、了解本曲。

6、随音乐打拍子。

7、学着哼唱本课主题音乐。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红河谷》4—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

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两首歌曲。

2、能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本课歌曲。

5、随音乐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 << 红河谷>> 5-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 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随音乐打拍子.5.掌握音乐的强.弱.6.齐唱.7.指导不足之外.8.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 << 化妆舞会>> 5-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 化妆舞会>>对阿根廷的音乐表出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为歌词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音乐背景.3.感受音乐的意境.4.复听全曲.5.听想唱做.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 拉库卡拉查>> 6-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学习歌词.5.随音乐打拍子.6.掌握音乐的强.弱.7.齐唱.8.分段演唱.9.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茉莉花》6-2一、自我介绍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

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二、导入新课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

(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

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