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共同体”到“法律共同体”——有关“中华民族”的想象与形成

合集下载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书的内容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书的内容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书的内容介绍《文化模式》是本尼迪克特(Be ne di ct R.A nd er so n)的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83年。

本书通过对文化模式的探索,揭示了文化对于塑造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文化模式》一书的核心内容,从跨国共同体的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形成以及文化的边界等多个方面阐述本书的主要观点和论证。

跨国共同体的形成《文化模式》一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跨国共同体的形成。

作者通过研究殖民地时期各个群体的发展历程,解释了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

他认为,国家的形成来源于共同体的想象,即人们对于共同体的认同感。

在殖民地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拥有着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传统。

这种共同体的想象通过印刷术的推广得以加强,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传播信息和交流意见。

同时,殖民政权的统治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共同体的认同感,他们开始团结起来,反抗侵略者,形成了自身的国家意识。

想象的共同体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想象的共同体”的概念。

作者认为,国家并非实体存在,而是人们共同的想象。

他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阐述了想象共同体对于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想象的共同体基于共享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来构建国家认同。

例如,相同的语言、文学、宗教信仰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粘合剂,让人们感到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感。

这种共同的想象不仅限于现实存在,更包括了对于未来的共同期望和愿景。

文化认同的形成《文化模式》一书的第三部分探讨了文化认同的形成。

作者认为,文化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于自我身份的理解和认同。

他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现象,揭示了文化对于个体和集体的塑造作用。

文化认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通过教育、家庭、社会交往等渠道传递和强化。

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社会化,形成了对于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使得个体愿意为自己所属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奋斗,并与其他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共同体。

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法律共同体宣言强世功一在《社会契约论》的开首,卢梭以上帝般的口吻断言:人生而自由,可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无论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我们所不赞成的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但是,它陈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生活在种种社会枷锁之中。

其中最为沉重的枷锁不过是专制状况下毫无希望的奴隶般的生活,因此,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打碎身上的锁链以便获得整个世界。

然而,尽管我们打碎了束缚在身上的枷锁,我们似乎获得了解放和自由,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处在种种永远无法打碎的枷锁中,这就是构成我们生活的种种社会关系的束缚(如果我们将社会关系也看作是枷锁的话),这种枷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法逃脱的社会生活:家庭、种族、社区、政党、国家等等。

由于出生的血缘导致我们必然处在家庭或者家族的群体中,即使没有这样的群体,我们的肤色会将我们自动地归入到某个种族中;出生的地点或者生活的地方使我们不得不处在一个社区中,最终处在一个国家中,成为它的国民。

尽管说这种社会关系的枷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无可逃脱的,但是,令我们惊讶的是,在多数情况人们往往是积极地、争先恐后地加入到一个群体中,自愿地接受枷锁(这种社会关系)的束缚:由于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加入到一个政党或者社团中,尽管可能被一个被当权者认为是反动组织;由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加入到某个行业协会中,尽管可能由此损失自己的一些利益;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加入到某个宗教群体中,即使是受到围剿的邪教也在所不惜;由于自己的地位或者爱好而加以到形形色色的俱乐部中,既是付出很高的费用也无所谓。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接受这种枷锁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获得自由或者争取自由。

为了自由而身戴枷锁,为了自由而逃避自由。

于是,我们疑惑的是,原子主义的个体如何在这种世界上存在?彼此孤立的个体尽管可能获得他想要的自由,但是如何抵制专断权力对其自由的限制和剥夺?这样的问题自然会带到我们对共同体问题的思考中。

不过,我们将个人主义、自由和共同体这样的留在别处去讨论。

【2023年上海高三政治二模】2023届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高三政治二模】2023届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卷及答案

松江区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控试卷高三思想政治(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23.4考生注意:1.试卷共4页,答题纸共1页。

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及考试号。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单选”是指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是指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不得全选。

一、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共35分)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是。

(多选)(4分)A.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C.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D.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1)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是_____ 。

(多选)(4分)A.坚持完善分配制度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推动国家机构改革(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没有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现代化就会缺乏内在灵魂,这反映了。

(单选)(3分)A.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和永无止境的3.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1)《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各方在主席国中国的推动下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就蓝图。

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地球,中国。

(多选)(4分)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B.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C.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D.与各国并肩同行共建地球家园(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1. 概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仅关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振兴。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2. 明确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共同体意识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整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当前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保持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3.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民族,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让每个华夏子孙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

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也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促进文化的多元融合。

4. 建立健全教育体系教育是培养国民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应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还要加强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让每个公民都能够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遵纪守法,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5. 加强传媒引导与宣传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传媒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方面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评台宣传优秀的民族英雄、传统节日习俗等,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传媒也应该积极报道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各族裙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6.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在国家层面,应当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法律法规,加强对民族关系的管理和调节,切实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也应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

7.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评台。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科幻电影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故事为内容的影片。

20世纪50年代,在科学幻想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

一般以科学技术上已经获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或新探索为依据,构想未来世界的奇幻情景。

内容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活跃思维,促进科学发展。

同时较多利用特技拍摄,有利于电影摄制技术的提高。

经典科幻片往往是具有合情合理的大胆设想和创新意义的影像,关注时代科技前沿,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科技假说,挖掘尖端科幻题材的审美魅力。

从对太空旅行、外星来客、星际战争、激光遥感、人工智能的表现,到对基因克隆、时光隧道、平行时空、量子纠缠、虚拟世界等的展示,折射出人类现代科技的进步轨迹,也体现出创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控力。

研究者把科幻片分为“硬科幻片”和“软科幻片”,两者分别建立在硬科学和软科学基础之上。

硬科学是指自然科学的各主要学科。

着重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为硬科幻片。

软科学是指社会科学的各主要学科。

以社会科学学科为幻想题材或主题的科幻电影为软科幻片。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前者属于硬科幻片,后者属于软科幻片,它们都对传统好莱坞科幻电影类型的叙事惯例进行了改写,完成了科幻故事的中国叙述。

《流浪地球》的上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幻电影的热切关注,这一年被影迷们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伴随中国航天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国家航天局着力推动航天科技与文化艺术跨界合作、深度融合、共同繁荣。

航天特有的科学精神、英雄主义、探索未知的元素,催生了一批航天题材电影,中国航天电影创作进入高峰期。

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中国人古已有之。

科幻电影与科学技术、国家战略和具体国情紧密相关,特定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影响科幻电影的发展。

优秀的科幻电影是不断探讨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命题,表达人对信仰的坚守和“爱”的主题。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 唐启翠胡滔雄 内容提要:《山海经》是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 唐启翠胡滔雄 内容提要:《山海经》是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唐启翠胡滔雄内容提要:《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始怪之祖”。

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集地理、方物、民族、民俗等于一身,还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

它那神秘莫测的面貌吸引着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进行探讨,以图解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山海经》成书两千余年来,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成就最大的主要是最近20年。

人们从《山海经》文本的整理与校注,到其作者、成书年代、篇目、版本、图文的关系、性质、价值及其地理范围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的研究。

然而大部分都是以实证方法去考据《山海经》之地望、道里。

这种单纯的“实证”方法不仅未能证实《山海经》的真实面貌,反而把《山海经》研究引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限纷争之中。

在众多的《山海经》研究学者当中,叶舒宪先生则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探索者,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一种全新地、系统地阐释视野出发,突破数千年来有关《山海经》的种种误读和众多陈说,对《山海经》进行了“知识考古”性的思想发掘与现代性的意义诠释。

他从上古时代地理与政治的不解之缘和《山海经》空间模式的分布,来区分现实地理与“神话政治地理”,并结合考古学、民族志和民俗学,说明这种中国特色的“想象地理学”得以发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机遇。

他把《山海经》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山海经》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

关键词:叶舒宪;山海经;方物;神话政治地理学《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记载了约40个“国家”,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奇兽,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

它又被称为“语怪之祖”,其中所记载的东西,常被斥为怪诞不经。

西汉司马迁对其评语:“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①。

班固在《汉书·张骞传》赞语中,更加上了“放哉”的判断词②。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

总第224期‘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余冬林㊀傅才武[收稿日期]㊀2021-07-09[作者简介]㊀余冬林(1972 ),男,湖北浠水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傅才武(1966 ),男,湖北崇阳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㊂[基金项目]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1400400) 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㊂[摘㊀要]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㊂它是在 和而不同 文化机制的作用下由中华诸族在特定时空下共同创造的以各种承载历史记忆和集体意识的文化符号为表征,以各种蕴含价值观念㊁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基因为内核的具有中华精神气质的共同体㊂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文化生成机制㊁文化竞争与调适机制以及结构化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㊂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始终深蕴着一种执著的本位精神,虽然曾经多次受到游牧文化㊁海洋 工商业文化的冲击,但是并未造成双向性的优化组合㊂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逐步走上民族的㊁科学的㊁大众的轨道,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和新生㊂[关键词]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内涵;形成;演变[中图分类号]㊀G02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1)12-0004-09[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11201㊀㊀一㊁引言㊀㊀ 文化是一种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的想象和意义的集合㊂这些可能是一致的㊁分离的㊁重叠的㊁争论的㊁连续的或者间断的㊂ [1]正是借助文化,人们才能够将万象纷纭的外在世界整理出一个条理,从而在人的 认知意向 与客观世界之间达成协定㊂[2]文化在整个国家系统中,无论是对内凝聚或消解国家的凝聚力㊁树立或打破国家政治的合法性,还是定位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以至确立和伸张自己的国家利益,都发挥着 序参量 的作用㊂[3]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㊁历史记忆㊁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㊂[4] 通过一个历史和命运的共同体,记忆可以保存鲜活,行动可以保持光荣㊂因为,只有在共享一条历史与准家庭纽带的世代更迭中,个人才有希望在这个纯粹地域视野的时代获得不朽的感觉㊂ [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化经济化㊁经济文化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 无意识的传承 被4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㊁形成及历史演变有意识的创造 (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所取代,[6]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㊂因此有必要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㊁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分析㊂㊀㊀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㊀㊀ 民族 作为整词首见于‘南齐书“的 民族弗格 ㊂这里的民族,不是从体质人类学而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而言的,一如 内华夏㊁外夷狄 ㊂近代意义的 民族 则较早出现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7)的‘约书亚降迦南国“中㊂[7]伴随着 民族国家 观念的勃兴,日制 民族 一词传入中国㊂经由孙中山的阐发(如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等), 民族 一词在辛亥革命后广泛使用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语词以斯大林的定义为正统,并经由随后的一系列反思与批评,最后基于民族工作实际和认识论的高度形成了科学的判断: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㊂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㊁生产方式㊁语言㊁文化㊁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㊂ [8]中华民族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㊂换言之,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 自在 而非 自觉 的民族实体㊂[9]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阶段㊂[10]正是在这一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 中华民族 的概念应运而生㊂ 中华民族 一词大约最早见于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02)㊂清末民国学者杨度则指出: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㊂ [11]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既不是基于地域认同,也不是基于血缘认同,而是基于文化认同而形成的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㊁黄兴等倡导 五族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中华 内涵逐渐扩大㊂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发布‘对外宣言书“,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肯定 中华民族 的称谓㊂[12]后李大钊等著文阐发其义, 中华民族 逐步确定为中国诸族之总称㊂中华民族是 一体 层次的民族(国族),是构成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和前提之一㊂关于 共同体 概念,马克思从个体发展的三大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㊁人对物的依赖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阐发其发展阶段和类型,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13]㊂当然,马克思只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 共同体 这一语词,并未给出一个科学严谨的定义㊂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㊃滕尼斯出版了‘共同体和社会“,从时间维度㊁自发与否等角度对二者进行区分, 共同体是古老的,社会是新的,不管作为事实还是名称,皆如此 , 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㊂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㊂ [14]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㊃帕克及其主导的芝加哥学派又赋予其地域性含义㊂ 共同体 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y,再到中文的 共同体 和 社区 的语词漫长旅行,直到当下高引用的重要政治语汇的演变㊂[15]文化共同体,即是基于共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定式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特定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反映在组织层面上的有机统一体㊂文化共同体属于人类社会共同体中的高级形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共同体㊂滕尼斯认为,精神共同体是人类最高形式的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在同从前的各种共同体的结合中,可以被理解为真正的人的和最高形式的共同体㊂ [16]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由政治共同体㊁经济共同体㊁文化共同体㊁社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等子系统构成㊂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5‘北京社会科学“㊀2021年第12期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㊂ [17]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 华夏民族与国家在演进和互动中,形成古代中国自己的历史发展道路和特有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并由此导致华夏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叉㊁合一的特殊性㊂ [18]这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根源于中华文化及其价值之轴㊂ 文化不仅表现一个民族的外在风貌,而且是它内在的 灵魂 ㊂一个民族的成员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受其文化模式的制约 [19]㊂因此,就实质而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渊源㊁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共同的未来愿景之上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最为稳定但却隐含着的是文化基因㊂所谓文化基因,即 文化全息基元 ,它高度地浓缩了一个民族整个文化系统此后发展的全部文化信息㊂人类文化的发展昭示,现代文化的构建是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意识的对接㊁涵化与演绎中实现的,这种构建又无不遵循着 文化重演律 ㊂所谓文化重演,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一些文化基因在某种社会条件与文化氛围下被激活,从而推动着这一民族(或国家)文化在 返本开新 的轨道上曲折前进㊂[20]那些尚未被激活的文化基因依然在这一文化系统中 沉睡 ,等待着历史的契机㊂人类文化的基因是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 轴心时代 基本形成的㊂从时间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时期㊂从空间上看,独具特色的诸地域文化在 和而不同 的机制下既 百家争鸣 又融汇超越,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品格和博大精神㊂从生成机制上看,中华文化基因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地理环境㊁经济土壤㊁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合成的 结构 下形成的,而拥有自由意志的中华先民在其中发挥了主体作用㊂从整体看来,这一时期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南北耦合是中华文化基因生成及其承传不坠的深层动力㊂在融天㊁地㊁人于一炉的宏观思维方式的导引下,在探讨人与自然㊁人与社会以及身与心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凝结形成了各种文化基因:对待国家与民族, 舍生取义 陈力就列 等;对待人民, 民为邦本 敬德保民 等;对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 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 等;处理国际关系上, 亲仁善邻 协和万邦修文德以来远人 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等;处理人际关系上, 忠恕 兼爱 中庸 五伦说 等;处理身心关系上,强调内省,涵养德性,变化气质,如 三省吾身 等;处理知行关系上, 通经致用 知行合一 等;处理义利关系上, 谋道不谋食 正其义不谋其利 等㊂此外, 有无相生 等朴素辩证法思想也值得关注㊂这些文化基因交相推引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深层结构㊂任何事物要获得人的感知和认知,就必须建构起自身的符号系统,把自身符号融入人类活动之中㊂符号是 能指 和 所指 的结合体,一旦产生就具有 解释项 的功能㊂[21]人通过符号沟通交流㊁找寻自身意义以及建构整个经验的与观念的世界㊂ 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则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自觉意义的符号,并运用符号创造文化㊂文化无非是人的外化㊁对象化,无非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和具体化㊂ [22]民族符号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基本要素㊂由于人们对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感知往往也是从这个民族特有的符号开始,因此,构造出既能反映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迹又能彰显本民族共有的精神心理特征的民族符号就成为民族文化共同体得以确立的前提㊂[23]民族文化符号既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㊁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表达民族情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㊂它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图像符号㊁结构6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㊁形成及历史演变形式符号㊁风俗习惯符号㊁礼仪符号等㊂[24]综上可知,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在 和而不同 文化机制的作用下由中华诸族在特定时空下共同创造的以各种承载历史记忆和集体意识的文化符号为表征,以各种蕴含价值观念㊁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基因为内核的具有中华精神气质的共同体㊂当然, 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㊂ [25]㊀㊀三、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㊀㊀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生成㊁发展以及定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三大机制:文化生成机制㊁文化竞争与调适机制以及结构化机制㊂中华民族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复杂的地理形势是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辽阔的疆域为文化中心转移提供了纵深腹地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生成阶段,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为物质生产㊁精神生产以及自身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㊂人的理性(包括认识㊁思维㊁意志和实践等)在参与对自然界的加工㊁改造过程中,创造出包括工具㊁技术㊁生产方式等一套生产条件,形成了经济系统,进而创造出提供协作㊁秩序㊁目标的社会组织系统㊂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的理性逐步发展出一种社会成员公认的共同价值系统和符号系统,以及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协调的观念系统㊂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自然物在人的理性的作用下转化为人造物( 自然的人化 ),又包括人的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塑造,这就是 自然和社会的内化 ㊂在 人化 与 内化 双向互动中,分布于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族群分别完成了自身文化模式的建构,在此基础上不同类型的文化共同体逐渐生成,并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上演进㊂也就是说,中华诸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符号系统㊂符号构造的过程也就是安德森所反复强调的 想象 的过程㊂[26]在这一阶段,个体的文化认同发挥着积极作用㊂文化认同是文化身份或自我意识的自觉和把握,是个体基于某一特定文化观念和心理定式融入某一民族(族群)的过程,也是个体自我身份意识的确定与定位的过程㊂对于个体来说,文化认同的过程包含着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承认,承认一种文化的合理性,合法性㊂这种承认 本身既包含了对特定文化价值指向的认可;其次是接受, 接受 表明了个体与某一种文化价值之间的同一性;再次是融入, 融入 是文化认同的最高境界,为此而做出必要的文化改变,甚至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去创造㊂ [27]当然,民族(族群)往往通过某些文化符号来追溯民族历史,唤起和强化他们的集体性记忆,从而激活那些刻写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历史共同感和历史宿命感,同时,也催生了民族之 我者 与 他者 的心理间隔与文化区分 基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独一无二的排他性 不断把非我族类 他者 化㊂[28]毋庸置疑,个体的文化认同还存在利益驱动的因素㊂当认同主体的主体性需求和利益得到满足,认同主体便会认同客体㊂反之,认同便不能产生㊂在这些主体性需求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㊂文化共同体 要比其他形式的共同生活更有助于个体的自我确认 ,[29]也更有助于个体安全和集体安全的保障㊂在文化发展阶段,文化竞争与调适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㊂不同民族(族群)的文化共同体各具特色㊂这些基于或血缘或地缘或宗教等的初级形态的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构成的基础,它规定着中华诸族文化的不同演进路径㊂不同民族(族群)的文化共同体,与政治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借助于政治结盟㊁军事征服㊁经济联合㊁文化渗透以及其他手段,形成一种竞争和调适机制㊂竞争是推动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效率则提供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㊂文化竞争之所以得以实现,在于不同层次的文化有高低势位之分㊂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同7‘北京社会科学“㊀2021年第12期势位的文化相互竞争和交流,而高势位文化向低势位文化区域流动,低势位文化吸收㊁受容高势位文化,发展成为新的文化体系㊂当然,在对高势位文化吸收改造后,低势位文化也有可能进行逆输入 ,使文化领域的竞争形成多层次和多种形态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定型阶段,文化结构化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㊂经历了文化生成㊁文化竞争和调适后,中华民族的主权版图㊁生态环境基本确立,政治经济系统㊁文化行业系统基本确定,在这些文化生态构件基本结构化后,认同系统也逐步结构定型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不同形态的共同体的文化发生整合,而且文化共同体本身也发生整合(如不同的族群整合为一体化的国族或主体民族)㊂在这种整合过程中,文化的认同系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悄无声息地弥合此前留下种种罅隙,从而使得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㊂发散于其他系统之中并弥合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罅隙的认同系统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结构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㊂当然,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生态系统和经济政治系统自我循环,并反作用于自然 社会环境㊂㊀㊀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历史演变㊀㊀诞生于在北半球中 低纬度带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共同体之一,又是唯一赓续不断的文化共同体㊂这一共同体发生发展的文化生态可大体概括为:半封闭的大陆 海岸型的地理环境㊁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并辅之以周边的游牧经济和家国同构的宗法 专制社会㊂由于地形㊁地貌和气候的繁复多样,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自其发生期便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状态㊂较之其他古代文明更为辽阔的疆域㊁ 多元一体,南北耦合 的机制以及与其他文明中心相距遥远等,为文化共同体中心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覆灭于战争㊁灾害等的厄运㊂在相对封闭的大陆 海岸型的地理环境中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不仅较完整地保留了民族传统并绵延不绝,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㊂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之形成既有内在的渊源,又有外来的影响㊂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中国24个省市,新石器时代的遗址6000多个,遍布全国各处㊂显然,文化的发生并不是局限在黄河中游的狭小的地区,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所言的满天星斗 [30]㊂父系氏族社会中期,黄帝族与炎帝族相争相汇并东渐,东夷族的西向扩张,苗蛮部落的北上,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基于血缘融合的部落文化共同体㊂距今4000-5000年的中原地区,自然灾害㊁军事冲突频仍,产生了以尧㊁舜㊁禹部落为主体的部落联盟文化共同体㊂这一时期,黄河流域仰韶彩陶文化被龙山文化汲纳,是当时文化融合的一个生动例证㊂作为炎㊁黄两族胄裔的夏人㊁商人㊁周人相继进入文明时代,先后建立夏㊁商㊁周三个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 华夏 族㊂华夏族共同体以夏人㊁商人㊁周人及东夷为主源,苗蛮㊁百越㊁戎狄为支源㊂[31]与此同时, 夷夏观念 萌芽并最终形成㊂人们将居于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为 夷 ,并自称为 夏 或 华 ㊂[32]需要指出的是,夏国家与夏民族共同体同时产生,这种政治与民族的耦合互动关系,[18]在商㊁周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宗族与民族合一㊁国家与民族同构的独有特征㊂当然,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被打上了同样烙印㊂‘竹书纪年“载夏时 九夷来宾 九夷来御 等,不仅说明当时已有 夏 夷 族别之分野,而且说明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互动㊂殷周之际,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嬗变就是从神本走向人本㊂王国维指出: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㊁周之8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㊁形成及历史演变际㊂ [33]葛兆光认为:殷商其实是中国知识㊁思想和信仰的主流,而周本是西隅小邦,它继承了殷商文化的一绪,同时也具有显著的西部特征㊂[34]与此同时,宗教观念也有了变化,即将此前未加分辨的人王先祖的世界与神的世界分开㊂[35]这样,人的血缘㊁主体性等得到重视,根植于此的礼乐文化在经历多次损益之后,深深地镌刻在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之上,为这一共同体最终形成循天道㊁尚人文㊁远鬼神㊁近俗世㊁重伦常以及崇教化的伦理政治特征开辟了通道㊂[36]在夏㊁商㊁西周时期,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通过交往㊁战争㊁迁徙㊁聚合等方式,不断与周边 四夷 共存互动,彼此吸收文化成分,逐渐达其志,通其欲 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 轴心时代 ,华夏与戎狄蛮夷并峙㊂诸侯争霸的兼并战争中,不少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华夏化,如东北的东胡族㊁齐鲁的东夷等㊂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也积极吸收异质文化,如赵武灵王的 胡服骑射 等㊂在这一时期,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渡过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 危机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共同体内部具有十分强大的自我调节㊁应对挑战的机制㊂秦汉帝国的先后形成,使得萌芽于先秦的 大一统 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逐渐定型㊂政治的统一为文化的一统创造了条件,而文化的一统又反过来大大促进㊁巩固了政治的统一㊂此二者始终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且互为因果,并形成一种顽强的再生机制㊂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凭借政权之力,采取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等措施,以雷霆之势横扫战国时期各区域衣冠㊁言语以及文字等之歧异,最终促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雏形㊂西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使得中亚和西亚文化沿着丝绸之路的通道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㊂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夏之称逐渐演化为 中华 ㊂ 中华 这一观念首见于东晋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语里㊂ [37]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内部儒㊁玄㊁佛㊁道二学二教的相争相补,外部匈奴㊁鲜卑㊁羯㊁氐㊁羌等 胡 族文化纷至沓来,游牧民族的胡文化与农耕民族的汉文化开始了大规模冲突与融汇,使得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意识形态结构呈现激烈动荡的态势㊂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并消化着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学㊁音乐㊁舞蹈㊁绘画㊁雕塑等㊂繁荣昌盛的唐朝是中古世界的文化中心,正如诗人王维所吟咏的那样: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㊂ [38]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于此时蔚为大观并结出中国化大小乘佛教的硕果㊂ 发端于中晚唐及五代,成熟于宋㊁明的新儒学,则从佛学中吸取了思辨营养, [39]这一事实展现了中外文化互相涵化的态势㊂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不仅吸收㊁消化了佛学,而且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于7-8世纪将中国化的佛学输出到东北亚㊁东南亚㊂宋辽(西)夏金元时期,东亚大陆成为民族文化的大熔炉㊂这一时期,中原华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和不断㊂战争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强力催化剂㊂[40]在这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尖锐的时期,中华民族文化发生了从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深刻转型,内省性格逐渐形成并日益凸显㊂由于北方的游牧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得整体文化呈现出多元激荡的趋向㊂政治的㊁军事的㊁民族的冲突,往往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对抗,促进着深刻的文化交融,在征战中取得节节胜利的契丹㊁党项羌㊁女真及蒙古族,便在这种文化大交融中被潜移默化,终于步入他们祖先曾多次践履的征服者被征服的轨道㊂[41]明清时期,国家统一,各民族㊁各地区之间,经济㊁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日益加强㊂不过,正当世界走向海权时代,全球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之际,处于明朝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却在郑和七下西洋后 弃海向陆 ,逐渐跌入停滞的陷阱,置身于全球化的工9。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一、引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国际上最有人口的民族之一,拥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在新时代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与内涵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主体意识,即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一员,与其他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利益。

它包含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中华民族团结的信念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下几个内涵。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体现。

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在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价值观。

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追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整体,各个民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结。

只有共同追求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整体,维护民族和谐与稳定。

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的信念。

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团结才能克服困难,共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民族团结不仅限于口号和形式,而是真正融入到个人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1.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整体,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目标。

只有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起各个民族的力量,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才能发展壮大。

2. 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形成中华民族整体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市场的开放和创新的推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涵及路径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涵及路径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涵及路径研究作者:宋才发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04期[摘要]56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

中华民族是由诸多种要素组成的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公民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能力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方向,公民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对宪法制度的认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主要路径为:夯实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党政领导机关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宪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以制度体系为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彰显十四五规划对法治建设实践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法治保障[作者]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4-0028-0008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的产物,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中最具凝聚力和权威性的一种国家形式,强调把民族作为政治法律共同体。

在民族国家基础上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一个承载传统历史文化的共同体,而且是一种超出文化意义范畴、具有政治法律含义的共同体。

2018年“中华民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入宪法,确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宪法地位和国家最高法律效力,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全方位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宪法遵循。

我国在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实践中的一个突出而显著的优势,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

法治作为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的民族想象

中国社会的民族想象

主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想象主讲嘉宾: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精彩观点:之一当代中国社会对“民族”的想象,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还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策略,在学术意义上说,都是某种不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而,二者从不同的维度影响着社会实践,并在彼此间发生密切的互动。

之二中国社会中的民族身份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不仅包含了正式政府规定的身份系统,也包含了许多民间的创造。

民族是一个边界,只有对照才有意义,只有遇到了外人,我们才会去想我们是什么民族。

之三哪些要素识别一个民族?(至少有传说中的)共同祖先,共同的历史经历和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特质(如语言、宗教、习俗……),共同的归属意识,共同的传统居住地域,共同的经济生存方式,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

这些指标中主观性识别指标最为重要。

之四清末民初的时候,反清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激进革命思想的结合,融会了传统与现代,并使任何渐进改革的选择(如君主立宪)都在事实上成为不可能。

国家凝聚力弱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由于民族主义思想的动员与传播而受到侵蚀,蒙、藏、回疆独立情绪加剧。

之五从1949年开始,我们的主流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一个超民族的价值体系。

国家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做出二元区分。

在当今的哲学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本身成为一种美。

之六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需要对涉及“民族”的社会知识建构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理解“民族”是一种在现实环境下实时发生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并以文化工具消弭或缓解族群冲突。

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承办:腾讯评论时间:2010年6月18日(周五) 晚上19点-21点地点: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桥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非常凑巧的是。

在讲堂确定了请关老师讲“民族”问题,预告发出之后,在6月13号,社科院文学所的亚洲文化论坛,请来了台湾的陈宜中讲国族浪漫主义。

(台湾把民族说成是国族)陈先生讲到二战前德国的反西方思潮。

当时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反西方,主要是反相对强势的法国和英国。

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基础知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基础知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基础知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历史、文化、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一体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

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总数加起来虽然不及汉族的数量,但是占中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左右,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有一些是地域分布比较集中的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等,有一些是分布比较分散的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羌族、布依族、京族等。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二、语言中华民族的语言是多样的,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当中,有着不同的语言。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语言基础。

此外,还有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其他民族特有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这些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精神。

在民间文化方面,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以及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表现,这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四、宗教中华民族的宗教也是多元的,有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这些宗教信仰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承产生着重大影响。

在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当中,这些宗教信仰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宗教文化。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书籍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书籍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书籍
【最新版】
目录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
2.推荐书籍及其主要内容
3.如何从书籍中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
4.总结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课题,以下推荐几本相关书籍,帮助大家深入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我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的国家战略。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将这些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社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律保障》:本书从法律的角度,对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

书中详细解读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权益。

在学习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从理论层面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还可以从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增强自己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人类简史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简史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简史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简史——银蝶国际史—————————————————————————————————————————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存在着形成共同体的需求与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步发展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从原始部落到城邦国家,再到现代的全球社会。

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但也见证了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原始部落——共同利益的结合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人类生活在原始部落中。

部落成员通过共同的血缘关系、语言和文化形成紧密的群体。

这种原始部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保护生命和资源的需要。

人类意识到通过共同合作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敌的威胁,同时也能更好地获取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因此,原始部落是人类共同体的最早形式之一。

二、城邦国家——共同规则的约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形成了城邦国家这样的社会组织形式。

城邦国家的出现打破了原始部落的局限性,通过建立公共规则和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城邦国家中的人们共享同样的法律和规则,这种共同之处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协作和生活。

城邦国家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共同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现代全球社会——交流与互联的推动在现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全球交流与互联的推动。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交流范围变得空前广泛。

人们可以迅速获取关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全球问题,并渐渐形成了全球意识。

全球化的过程也催生了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人们通过这些机构来应对共同的挑战,如环境问题、贸易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这些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

四、人类共同体的挑战与前景虽然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而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往往会成为障碍。

此外,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也会妨碍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与稳定发展。

然而,随着人类对于共同未来的认识日渐增强,以及全球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凸显,我们相信人类共同体将在努力与合作中继续向前发展。

将少先队活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将少先队活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将少先队活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文章标题:将少先队活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青少年的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建设者,少先队活动在塑造少年儿童共同体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少先队活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国家大家庭中。

一、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含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同的民族、地区、阶级和群体之间形成一种身份认同、价值共识和利益归属感的心理状态。

2. 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只有通过铸牢共同体意识,才能确保广大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强盛作出贡献。

二、少先队活动的价值1. 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少先队活动作为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从而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少先队活动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活动、分组任务等方式,让青少年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以及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少先队活动鼓励青少年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面对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他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融入共同体意识的少先队活动1. 引导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引导少先队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与自豪,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共同体意识。

2. 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参与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农历新年传统习俗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他们从小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共同体意识。

3. 举办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提升法治意识以及公民责任感,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法律和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三交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三交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三交的现实意义一、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三交”呢?简单来说啊,就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这可不得了,就像一家人似的,大家互相来往,互相分享各自的文化、习俗啥的。

这在我们现实生活里,意义可太多啦。

二、从文化角度看。

各民族的文化那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啊。

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候,就像是一场超级文化大派对。

比如,汉族的书法、绘画可能就会被少数民族的小伙伴看到,他们觉得哇,好厉害,然后就会去学习。

少数民族那些超级有特色的舞蹈、音乐,像维吾尔族的舞蹈,那灵动的身姿,也会让汉族还有其他民族的朋友们着迷,然后也跟着学。

这样一来,文化就不是单个民族的事儿了,而是大家共同的财富。

大家互相学习,文化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啊,这种交融还能让一些快要失传的文化又重新活过来呢。

就像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在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被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去传承。

三、从经济方面来讲。

各民族生活的地方不一样,资源也不一样。

当大家交往交流交融的时候,就可以互相合作做生意。

比如说,藏族地区的牦牛产品,那是相当的好,但是可能在销售和推广上需要其他民族的小伙伴帮忙。

汉族地区可能有先进的商业运作模式,那和藏族地区一合作,牦牛产品就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还有啊,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做生意的经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他民族的人去投资开发,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让其他民族的人有了新的投资方向。

四、在社会层面上。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大家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不会因为文化差异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矛盾。

就像在一个社区里,有不同民族的居民,大家要是能互相交融,那社区活动肯定特别热闹。

今天汉族朋友教大家包饺子,明天少数民族朋友教大家做特色美食。

大家心里就不会有隔阂,会觉得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种感觉多棒啊。

而且这样还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呢,大家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五、从教育方面看。

各民族的孩子要是能交往交流交融,那对他们的成长特别有好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5个角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5个角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5个角度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以人类共同价值为诉求,而且拥有丰富多维的内涵,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跨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想象共同体等层面的内涵。

从以下五个不同视角去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重大思想的认识:
- 中国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理念相契合,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公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等方式,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 跨文化共同体:这一视角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理解和合作,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 生态共同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视角强调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

- 想象共同体:这一视角强调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倡导通过共同的想象和创造,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影响的理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理解和广泛传播。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试析安德森关于民族的理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院阿伦-L-宾尼约伯讲座教授,政治学家,全球知名的东南亚研究学者。

其写作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是一本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力作。

在本书中,安德森首创性地给出了民族的定义,并充分论述了民族产生的条件。

一、“民族”的定义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安德森遵循人类学的精神,对民族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1]其理由如下:(1)民族是被想象出来的。

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听说过他们民族中的绝大多数或所有同胞,而面对面的接触则更是一种奢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是凭空捏造的“臆想”。

它只是以一种特殊主义的方式被想象——他们相互联结的意向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亦即它不是什么“虚假意识”,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

(2)民族在本质上被想象为有限的。

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民族之林”这一词汇足以说明世界上的民族之多。

然而,每一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是有其边界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

”[2](3)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

因为在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背景下,随着宗教与王朝的衰微,“民族于是被梦想着成为自由,并且,如果是在上帝管辖下,直接的自由。

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象征的就是主权国家”。

[3](4)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

尽管每个民族内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公与剥削,但是民族总是被想象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之爱。

这里涉及到阶级与民族孰轻孰重的问题:阶级是一个经济利益群体,经济生活的变化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阶级动荡不定;反过来,各阶级却能够在民族理念所倡导的“天下兴[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法学-民族法学要点

法学-民族法学要点

第三章民族法学的性质一、对民族法学性质的不同解读:非独立学科、部门法学与综合法学到现在为止,对于民族法学的学科性质,学者的观点并不统一。

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法学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只能作为宪法学的一部分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不是宪法学的一方面或一部分内容,而是研究在宪法指导下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为主干的民族法的科学。

第二种观点在承认民族法学是独立学科的前提下,又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认为民族法学是部门法学,一种主张认为民族法学是综合学科。

在上述三种观点中,认为民族法学是独立的部门法学的观点在民族法学的创立和完善时期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二、民族法学何以是部门法学法学界认为民族法学是部门法学的主要理由是民族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部门法。

吴宗金研究员在《民族法学导论》一书中专章论述了“民族法学是独立的部门法学”;在其主编的《中国民族法学》第一版、第二版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主张。

但他在强调民族法学是部门法学的同时,又指出“民族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在学科理论上,这两个方面并存的认识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吴大华教授认为,“由于民族法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几乎渗透到每一部门法,可以说,每一个部门法中几乎都有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所以民族法学也就涉及到各个部门法学,具有综合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在整个法学体系中是独树一帜的。

当然,民族法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它又有自己的体系,所研究的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民族法的产生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制定和实施等问题,以及其自身的建设问题,诸如民族法学的概念、历史发展、体系、任务、研究方法等问题。

……。

”可见,在吴大华看来,民族法学虽然具有综合性特点,但仍然是部门法学之一。

三、民族法学作为综合法学的根据霍宪丹研究员最先明确提出民族法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型、交叉型学科,但未作深入分析。

李仁玉教授认为,民族法学是综合学科的主要理由是:“(1)法学部门的分类要考虑法律文化的继承性,民族关系涉及社会关系的一切方面,对民族关系的法律调整采用法律的所有调整方法,这种民族关系的综合性和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决定了民族法学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2)民族法学作为部门法学,会限制民族法学的发展,限制民族法制建设的指导作用;(3)我国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刑法诉讼法等实体法、程序法都规定了变通适用条款,而这些实体法和程序法在民族地区的变通适用也构成了民族法学的研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当1840年帝国主义势力用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时面对中华帝国体制的轰然崩溃面对外国殖民者阴谋瓜分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面对是亡国灭种还是救亡图存的空前压力中华民族利益的不可分割性逐渐为国人所认清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中华民族的一体性逐渐上升为国内各族人民的自觉意识和民族觉悟
I第8 匿萎 盈幽 ■ l 总3期_叠 _ 1 ■ I
从 “ 文化共 同体”到 “ 法律共 同体’ ’
— —
有关 “ 中华 民族 ”的想象与形成
10 8 ) 0 0 1
朱智毅 (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 摘要】由伦理 、文化共 同体 向政 治、法律共 同体 演进是 现代 民族 国家的发展趋 势 。 “ 中华 民族 ”
这一概 念诞 生 于 中国从 “ 君主 制 国 家” 向 “ 民族 国家”的蜕 变过 程之 中 ,而 国 家类型的重 塑也促 使 了 国民身份 的转 变。如今 , 中华 民族 已实现 了从 “ 文化共 同体 ”向 “ 法律 共 同体 ”的初 步转 化 。本 文以 民族 起 源、形成 与发展 为切入点 ,具体探 讨 了有 关 “ 中华 民族 ”的想 象与形成 ,并 以此 为基础 阐述 了 实现 与完善 “ 法律 共 同体”的 发展趋 势。 [ 关键词】 建构论 中华 民族 共 同想 象 法律共 同体 【 中图分类号 】D 0 [ 9 文献标 识码 1A 【 文章编号 】10 -5 4 (0 ) O 一O 1 —0 9 ;9 2 1 0 3 1 9 0 9 2
什么 是 “民族 ”? “ 民族 ”又 是 怎样产 生 的 ?纵观 近 年来学者 们对于 “ 民族 ”起 源的研究 ,无 外乎两种观 点:一 种是强 调民族形成之客 观性 的 “ 生论”,而另一种 则是强 原 调 民族形 成之主观性 的 “ 建构论 ”。前 一种理论 由于 教科 书 的推广 ,如今 已塑造 了我国大众对于 “ 民族 ”的认知 。但 在 理论 界,随着现代族群 理论的发展 ,渐 占上风的却是后 者 。 在 “ 建构 论 ”者看来 , “ 民族 ”已经从一 种 “ 先天 的”、客 观 的社会 存在转变 为一 种 “ 后天 的”、主观性的社会建 构产 物 , 民族 认 同是 一种建立 在 国家疆 域之 内的共 同文化和 价 值观念基础 上的共 同体 “ 知 ”与 “ 认 想象 ”,是一种 “ 因情 景 而 动 ” 的情 感 和 身 份 认 同 。 事 实 上 ,上述 两种 理论 并非 截然 对 立 ,不过 是两 种 不 同的研究 视角 。然而 ,对 于早 已熟悉 了 “ 原生论 ”的我们 而 言, “ 建构 论 ”还是为我们 开启 了一条新 的探 索 “ 民族 ”形 成 的思维 进 路 。于是 ,笔 者想 到 了古老 的 中 国,想 到 了那 为 国人 所 骄 傲 的 共 同名 称 一 一 “ 中华 民族 ” 。 那 么 ,如 果 从 “ 建构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视角上看 , “ 中华 民族 ”究竟 是一种什么样 的 “ 同体 ” ? 它 是 怎 样 被 “ 象 ”而 成 的 ? 它 “ 构 ” 的 过 共 想 建 程又经历 了怎样的变化 ,未 来的趋势又将 如何?带着这些 问 题与几分忐 忑,笔者尝试着 以一种新 的方法 与视角 ,去寻 找 自己的解答 。
( )“ 一 中华 民族 "形成 的 “ 前民族主义 ”阶段 (8o 14
年以前 ) 我 国 著名 历史 学家 陈连 开先 生 曾说 : “ 界 上没 有任 世 何一 个 国家像 中 国这样 古 老而又 从 未割 断其 文化传 统 ;也 没有一个 国家像 中 国那样在统 一帝国分裂 以后经过 一段南北 王朝 对峙 与诸 王 、诸 汉分庭 抗 礼 以后 重 新走 向更 高度 的统 ” 可见 ,作为 一个经历 了两干 余年历史 连续发展 而成 的统一多 民族 国家 ,任何对 “ 中华 民族 ”问题 的讨论都无法 脱离 其深 厚 的历 史背 景与人 文积 淀 。从客 观上 讲 ,在 现代 “ 民族主义 ”产生 以前 的古代 中国,众多 民族各有 其发展 的 历史与文化 ,同时伴随着各 民族 对于 自身处境 与文明的 自我 认 识 和对 域外 民族 及其 文化 的共 同想 象 ,中华 文 明呈现 出 “ 多元 ”发展 的特 点 。从总体上 讲,在古代 中国,主要存在 着 以下三种共 同 “ 想象 ”: 1地域 上的 “ . 想象 ”。中国各 民族单元 的共 同家园坐落 “ 在亚洲东部 ,西起帕米尔 高原,东到太平洋 西岸 诸岛,北 有 广漠 ,东南是海 ,西 南是 山”@的一 片广 阔大陆 , 自成一 个 独立的地理 单元 ,生活在这 片大陆上的 中国古代 居民将其 想 象为人类惟一 的生存地 ,因而称之 为 “ 天下 ”。当各 民族 单 元 由原始部落走 向阶级政权后 ,各 政权首先是 以 “ 国”为 中心、 以 “ 国”之 疆域为范 围形成 了最古老 的集体想 象。如 “ 中国 ”与 “ 四夷 ”最初都是地理上 的划分 ,在西 周初 期出 现的 “ 中国 ” 一词 是指 “ 天子所居之 城 ,即京师 ”,进 周 而 引 申为黄河 中下游地 区 ,而与 “ 中国 ”相对 的 “ 四夷 ”概 念 则是将夷 、蛮 、戎、狄配 以东、南 、西 、北 四个方位 ,形 成 “ 方之 夷 ”的 地 理 界 定 。 四 2 文化上 的 “ . 想象 ”。中国各 民族单元的经济 与文 化, 在 古代始终呈现 出多元区域发展 的格 局,各 民族都 形成了独 具特色 的 民族风俗 与文 化传统 。因此 ,除 了地理分 界外 ,各 民族还 孕生 出在文化 上的共 同想象 。譬 如 ,自春秋起 明 “ 华 夷之辩 ”,就是将文化 作为区分族群 的标准 。 《 春秋 》强调 “ 夏夷 之防 ”,把语 言、习俗和礼仪视 为区分族类 的基 本要 素 , 由此 “中国 ”和 “ 四夷 ”又 成为 了与 “ 夏 ”和 “ 诸 夷 狄 ”同义的文化概念 。在先秦诸子 百家中 ,儒家 的 “ 夷有 华 别 ”观 念最为 明显 ,但 自秦汉后统一 成为历史潮流 ,大一统 思 想也 随之 产 生 ,儒 家 思想 也 出现 了主张 兼容和 各 民族 亲 近 的一 面,不再突 出强 调 “ 华夷差别 ”,而是宣扬 “ 教无 有 类 ”和 “ 天 一 统 ” 。 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