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写作(A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单元写作(A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临近“五四青年节”,学校要组织一次以“感知时代律动,做新时代的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从下列热词中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篇演讲稿。

热词:中国梦、普通人、幸福、奋斗、道德模范、雷锋精神、工匠精神、实干、创新、享受、佛系青年、网红。

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给出的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时代的热点话题,既有具有时代积极意义的,又有备受争议的,立意时可以正向关联,也可以逆向关联,还可以创意关联,体现对象意识,并有一定的思辨性。

比如“幸福”与“奋斗”相关联,得出立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比如“普通人”与“中国梦”相关联,得出立意“中国梦是一群人的梦想”;

比如“实干精神”与“享受”相关联,得出立意“享受实干的过程”。

格式:

①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②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

③正文

④结尾(如:谢谢大家)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是: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写作本题不能抛开所给的材料,例如两名大学生为了完成青春梦而脚踩轮滑鞋代步上路,由山东至北京完成了五百多公里的刷街。此事刊登到网络上收获的是一片称赞声,但如若没有一位交警指出这是违反交通法规的错事,引起的可能是更多的轮滑、滑板等爱好者将他们心爱的运动搬上本就拥挤且人满为患的公路上,造成更大的交通难题。与之相似的可能是学生为了追求个性美,私自改动校服或者佩戴饰品上学,也可能是某位歌星为了彰显个性而写出不合时宜的词曲。这样追求好,追求个性的方式是错误的。打破常规的一些做法例如书法家为了艺术效果而改变常规笔顺可称之为好,但规定原则确实不可被忽略。无法度不可定天下,因此,打破规章以求个性的错事,不可被称为好。材料提供的几个事例,目的是为了引发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利益群体(或个体)出发所引发的对于“好”和“对”这个概念的初级界定——“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

“对与好”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对于关系型话题各个概念间的关系的判断,需要推理,推理的结论就是立意,就是中心论点。“对与好”这个关系型话题之间的关系判断如下:(1)对立选择关系

①“好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

②“对的事不一定是好的”——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

(2)因果或条件关系

①“只有(因为)对的,才(所以)可能是好的”。

②“只要(因为)是好的,终会(所以)是对的”。

(3)辩证统一关系

做对做好,才能和谐发展。

可见,辩证统一关系的立意最高,其它两种类型最容易陷入单方面立意的误区。

这样,这篇文章的审题结果,是一个中心:

又对又好,是做人做事的终极目标。

在谋篇布局方面,考试可作如下思考:

是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好”。

为什么:为什么只有对,才能好,二者为什么相依相存。

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好。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请从“六大素养”中选择两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高三学生更应重视更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联系实际,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次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侧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联系三个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侧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侧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学生作文最好大题小做,以小见大,从身边入手,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文体不限,可叙事,可说理,立意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语言注重具体形象和文采。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后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四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

材料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任务:“某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写一篇文章,面向“某人”,表达你对“某人”心态的看法或对“某人”的劝勉。要求合理引用材料内容,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根据以上材料及任务,可作如下立意:

①请升级你灵魂的软件系统;

②改变家族命运,请从现在开始;

③正确的观念再加矢志不渝的奋斗,终会创造人间奇迹;

④别人影响了我现在的境况,但是我可以影响我未来的境况;

⑤人间盛景总是伟大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谋求发展;

⑦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梦想成真”提供了无限可能。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9月10日上午,原定一个小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因为风雨突袭,仅用两分钟即宣布结束。仪式安排只有升国旗、奏国歌以及白春礼院士55个字的演讲。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主持人丁仲礼校长宣布典礼结束。“大雨将至,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他这样说。(9月11日《北京日报》)

②“两分钟开学典礼”报道发出后,迅即获得网友一边倒的点赞,“最暖开学典礼”“最经典开学典礼”“最牛开学典礼”“最简洁开学典礼”等赞语频频出现。(《中金在线》后续报道) 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看法?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①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角度立意,认同学校的做法:一切形式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健康是首先应该考虑的。②从典礼本身的意义角度立意,不认同学校的做法。典礼就是仪式的盛筵,仪式如此简陋,失去典礼意义,完全可以择日再举行。③从挑战环境的角度立意,不认同学校的做法。大学生不是幼儿园小朋友,经风雨、历艰辛又有何妨?来一场雨中典礼意义更深远。④从网友态度角度立意,可引出“人们对生活中的形式主义深恶痛绝”这一社会话题;或分析网友一边倒的态度也有盲目跟风的因素,因为学校原来也准备开一小时,只是意外被打断。简短的意义不必夸大。⑤可质疑学校动机,怕出事,怕引起舆论的负面评价,因噎废食的社会现象。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海127所中小学在2016年与自然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墙”正在慢慢被拆除。这也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起初,这些教师对于课堂的迁移有所顾虑,毕竟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颠覆了一贯的教学思路和评价方式。但当一些“种子教师”开启了探索之路后,他们发现,博物馆中的课堂正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们形成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规则意识,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这种课堂的变化,也让在传统课堂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打开了思路,促使他们不断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根据以上材料及任务,可作如下立意:①毁墙与找路。②关门与开门。③抛弃顾虑与大胆探索。④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⑤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⑥走出校园,培养兴趣。⑦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