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9496A】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专利】
人工智能在智能农业气象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在智能农业气象中的创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ad8b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d.png)
人工智能在智能农业气象中的创新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智能农业气象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创新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农作物生长的精确预测和监控,改善农业管理和决策,以及减少很多人为因素对农业产生的不确定性。
一、数据预测和模型优化在智能农业气象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气象数据来进行气候模式预测,有效地提供农作物生长的精确预测。
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算法,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出重要的农业气象变量,如温度、湿度、降水量等,从而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构建气象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预测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期和最佳条件,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帮助农民优化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自动监测与远程控制人工智能在智能农业气象中的另一个创新应用是自动监测与远程控制。
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中的气象条件和土壤湿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态。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农作物生长数据,如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和水分需求等。
基于这些数据,农民可以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温室环境等,实现精确的农业生产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智能预警和风险管理智能农业气象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可以提供智能预警和风险管理的功能。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人工智能可以提前预警农民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冰雹等,从而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和农作物生长数据,为农民提供风险管理的建议,如选择抗旱或抗病品种、调整种植面积等,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的收益。
四、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在智能农业气象中的创新应用还包括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和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最佳的农业管理建议。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议,优化农业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植物生长室及其控制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植物生长室及其控制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f4f02e6f12d2af90342e69f.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植物生长室及其控制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作新,王振营
申请号:CN200710159291.9
申请日:20071228
公开号:CN101470421A
公开日:
200907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植物生长室及其控制系统,具有环境参数传感器,环境参数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有环境参数传感器,输出端与人工智能调试设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人工智能调试设备,根据作物类型及试验条件,通过专家系统设置植物生长室的环境条件;环境控制驱动器,驱动环境控制执行器中各设备的启停;环境控制执行器,控制各种环境参数达到目标设置值;植物生长室的框架、安装于框架顶部的上盖以及由框架支撑的生长室主体均以可拆卸的形式装配。
本发明可模拟出不同气候环境,为深入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及其组合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智能化程度高,可选取最优化的控制方式,并具有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址: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许宗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智能人工气候室使用说明书
![智能人工气候室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77d14ac83c4bb4cf6ecd176.png)
智能人工气候室使用说明书众所周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种子本身品质之外,还会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生长的环境,那么就不能够真实的反应植物的生长品质。
为了满足需求,托普云农智能人工气候室便诞生了,它是一种密封设备,通过综合调节控制光、温、水、气、肥等综合环境变量因素来创造需要的环境条件,为研究植物等的生长特性提供了不少便利。
而随着各项生物研究的不但深入,人工气候室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这种设备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性能,下面针对智能人工气候室的使用及维护做一系列的介绍,目的就是希望用户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及维护智能人工气候室,提高实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RTOP系列智能人工气候室的使用方法:1、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开关,整机通电,开关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开机画面显示10秒自动跳转进入【功能表】,也可以按【菜单】键进入。
2、如果用户想要操作“继续运行”则可以按照一下步骤操作。
(1)在开机或运行中只需按一下【OK】键,即进入如下图所示画面或开机等待10秒;(2)在【继续运行】界面按【OK】跳转进入【运行界面】;(3)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实时情况,【倒计时间】圆圈闪烁表示倒计时运行中;【当前段】表示正在运行的时段;【总时段】为共设置了多少个工作时段;【温度】、【湿度】、【光照】表示当前运行的实时温度及光照等。
按左右键可观察到当前运行下的环境温度和保护温度以及当前的时间。
RTOP系列智能人工气候室的维护:仪器设备再好,也需要坚持维护保养,才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做好人工气候室的维护工作,是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
维护工作中首先是要做好清洁工作,保证人工气候室的清洁干净,其次要定期对人工气候室进行检查,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人工气候室的长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TOP系列智能人工气候室是由托普云农研发生产的,微电脑全自动控制,触摸开关且操作简单。
人工智能算法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优化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优化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203f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2.png)
人工智能算法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优化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种能够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技术,正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园林植物种植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来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算法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优化应用。
一、人工智能算法简介人工智能算法是指那些能够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算法。
其中,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分支之一。
机器学习通过学习数据的模式和规律,从而实现模型的训练和预测。
在园林植物种植中,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植物的生长、疾病和虫害等进行预测和优化。
二、人工智能算法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应用1.生长环境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准确预测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比如,在高温天气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调整灌溉系统、调节温室温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疾病检测和预防园林植物种植中,植物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图片和数据,来判断植物是否患有疾病,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出植物叶片上的病斑,并对其进行自动标记和分类,帮助园艺工作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3.种植方案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植物的特性和需求,帮助制定种植方案。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指导合理的种植策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根据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优化种植的布局和密度,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智能养护管理在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中,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帮助监测和优化植物的养分供给、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人工智能气候室的作用
![人工智能气候室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ef7e0addccda38366baf33.png)
人工智能气候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要想使作物更好的生长就要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但是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研究者在进行植物研究时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但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可控性,研究人员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
为此,随着现代各种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气候室在植物生长研究领域得到的广泛的应用,该实验设备能够模拟自然气候条件,能够通过人为控制,从而为作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进而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
当我们去接触一些大型的实验时,总会遇到恒温、低温、保温这样的字眼,这些字眼有时候单靠大自然是无法实现的,当大自然无法实现的时候,就需要依靠人工智能气候室来实现了。
人工智能气候室可以通过人为的设置达到温度调整的效果,它的温度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调节高温、低温或者恒温。
总之,人工智能气候室给科研实验带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节能环保,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
托普云农RTOP系列人工智能气候室也叫人工气候室,属于比较大型的人工气候科研设备,一般来说,气候室的面积是根据需要来设定的,因此有些人工智能气候室面积比较大,而有些却比较小,另外人工智能气候室的可控条件(温度、湿度、光照、CO2等)也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灵活性很高。
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可靠的智能调控功能,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人工智能气候室环境都可以在预先设定的可控气象环境下,有了稳定的人工改造气候,就可以更好的进行科研、教学和生产等工作了。
据了解,人工智能气候室的用途也是十分广泛,可用于苗木等植物栽培、种子发芽,也可用于动物、昆虫等培养研究,是目前不少领域广泛应用的理想人工气候实验设备。
智能人工气候室在夏季苗木育种的实际应用
![智能人工气候室在夏季苗木育种的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576d2059eef8c75fbfb374.png)
智能人工气候室是一种能够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室内模拟与生物或人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界气象条件的实验设备,它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
下面是智能人工气候室在夏季苗木育种的实际应用案例。
过去的时候,因为农业技术落后,设施基础薄弱,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苗木在夏天枯萎而无能为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智能人工气候室,人们不仅能够知道苗木生长的适宜温湿度和光照度,还可以为苗木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让苗木终于可以在炎热的夏天也能够照样健康生长了,可以提高夏季苗木的成活率了。
我们都知道,夏季是非种植季节,气温高、蒸发量大,极易造成植物脱水,对种植植物本身的要求就更高。
像浇水次数、间隔天数,农户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若种植后连续下雨,则可减少浇水量和次数。
反之,则需加大灌溉量。
浇水时间最好在早晚,浇水后要及时培土。
此外,为了避免光照过强,还可以用遮荫棚对树冠和片植灌木进行遮荫,棚的大小和树的冠幅或模块大小相当。
另外,还要定期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以保持湿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苗木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水分条件,需要什么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仅凭种植户随性或者随经验而定显然是不可靠的。
这时,智能人工气候室就有了用武之地。
通过智能人工气候室对苗木发芽、生长的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可以轻松准确地对得出适合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
智能人工气候室的应用可以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环境条件的适时调节,可以找出最适合苗木生长的环境状况,进而可以为夏季苗木成活率增长提供基础。
托普云农RTOP系列智能人工气候室具有程控、控光、控温、及灭菌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采用工业彩色手触摸液晶屏,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功能,可通过U盘或计算机将历史数数据导出。
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并且为了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
除此之外,智能人工气候外形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的组成部分与作用
![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的组成部分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69a4296294dd88d1d26b79.png)
进行植物生长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的产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以往的植物生长研究中,因为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实验过程基本上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但是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可控性,使得植物生长研究实验受到严重的阻碍,实验人员得不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而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的研发及使用,无疑又是生物界的一次变革,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是一个人为可以控制的小型环境室,它可以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
我们在进行实验研究时,总能听到像恒温、低温、保湿等这样的词,但是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都是我们人力无法改变的,即使能够改变,也是非常缓慢的过程,而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条件,为植物生长创造各种环境。
不仅如此,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还可以实现时间的设置,传统的都是人工计时,而如今可以自动计时,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为植物生长研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托普云农研发生产的RTOP系列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主要由库体、库门、压缩及制冷系统、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等部件组成。
该仪器具有程控、控光、控温、及灭菌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采用工业彩色手触摸液晶屏,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功能,可通过U盘或计算机将历史数数据导出。
据了解发现,目前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是植物栽培、种子发芽、苗木、烟草、动物、昆虫等研究的理想试验设备,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生态研究、林业、育种,以及遗传研究等领域,能够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
人工智能在人工育种与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人工育种与植物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46c9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e.png)
人工智能在人工育种与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各个领域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农业领域也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及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人工育种与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农业产业的潜在影响。
一、人工智能在人工育种中的应用1. 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在人工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物样本进行扫描和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有价值的特征,并与遗传信息进行比对。
这样的技术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过程。
2. 数据分析与模型预测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大量的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从而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通过收集土壤、气象等环境信息,结合植物的遗传背景,人工智能可以生成精确的模型,指导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
这种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农民优化种植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基因编辑与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速基因编辑的过程,通过模拟和计算优化基因组合,有助于培育出更具抗病虫害、耐旱、耐寒等特征的新品种。
这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农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也使得农业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人工智能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1. 病虫害监测与识别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识别。
通过对大量的植物病虫害图像进行训练和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植物上的病虫害,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减少植物的损失。
2. 智能化施药与喷灌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的结合,使农民可以精确控制施药和喷灌的量和时间。
智能化的喷灌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进行自动调节,提供准确合理的水分管理方案。
而精确的施药系统可以避免过量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还促进了农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案例解析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55019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1.png)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案例解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包括农业领域。
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涉及到种子选育、农药施用、病虫害监测、土壤养分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对人工智能在种植业中的应用进行案例解析。
一、智能种子选育传统的种子选育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难以保证选育出的种子品质。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快速准确地评估不同品种的潜在产量、抗病性等特性。
例如,美国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高产、高抗病的小麦品种,为种植者提供了更好的种植选择。
二、精准农药施用传统农药施用方式存在着过量施用、浪费资源的问题,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农民可以根据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态、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精准的施药方案。
比如,中国某农业企业研发了一款智能农药喷洒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实现自动识别病虫害程度,自动调整药液浓度和施药量,有效节约成本、减少化学农药残留。
三、病虫害监测病虫害是种植业中的常见问题,传统的监测方式往往需要农民定期巡查,费时费力。
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图像识别、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自动监测。
例如,一家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智能病虫害监测系统,农民只需通过手机App上传照片,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并给出防治建议,大大提高了病虫害监测的效率。
四、土壤养分管理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施氮、施水,是种植业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
比如,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智能土壤养分监测仪,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实现对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监测,并自动生成施肥方案,帮助农民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产量。
总结起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涉及到种子选育、农药施用、病虫害监测、土壤养分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以提高种植者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3418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d.png)
人工智能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人工智能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无人机在农田监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田监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配备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无人机,可以对农田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监测。
无人机可以实时感知农田的信息,如土壤湿度、氮磷钾含量、病虫害情况等,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决策。
二、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灌溉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收集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水分需求的差异,调整灌溉水量和频率,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人工智能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定位。
农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拍照,上传至云端进行识别,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四、智能化种植方案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作物品种,制定智能化的种植方案。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作物生长趋势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五、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产品溯源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
农民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全程监控,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种植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将为种植业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种树机器人专利申请书模板
![种树机器人专利申请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aab524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d.png)
种树机器人专利申请书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种树机器人。
背景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植树造林成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人力资源有限,传统的植树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植树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自动种植树木的机器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树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树木的种植工作,提高植树效率,减轻人工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种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植树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机器人本体包括:框架、轮子、支撑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植树装置包括:挖坑装置、树木固定装置、填土装置;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挖坑装置包括:挖坑刀、驱动杆;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树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夹、支撑杆;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填土装置包括:填土刀、推土板;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树机器人,其中,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植树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 本发明提供的种树机器人具有自动挖坑、放置树木、填土等功能,能够高效完成植树任务;2. 机器人具备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保证植树质量;3. 机器人采用无线通信模块,便于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高智能化水平;4. 本发明所述种树机器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尚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以完善各项性能指标。
智能人工气候室地智能控制优势
![智能人工气候室地智能控制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cbd73db5804d2b160a4ec0ef.png)
智能人工气候室的智能控制优势一、智能人工气候室简介概述:智能人工气候室的出现,可以将植物的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湿度等环境参数进展人工控制,使植物能够在需要的环境下健康萌芽、生长。
温室各项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着温室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二氧化碳浓度不仅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对植物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还能修复土壤中的污染,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所以,通过智能人工气候室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植物发芽和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托普云农研发的RTOP-B智能人工气候室是一款智能化的种子发芽设备,它采用的是微电脑人工气候室控制系统,可以在操作中完全实现自动化。
测量数据精准,并采取PC智能分析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分析管理;全自动的进展室内控温控湿;控温和控湿时均采用间歇制冷,比传统的制冷机连续运行方式节能30%以上;系统具有温度偏差报警、极限温度报警和保护,方便管理人员与时采取管理措施,是种子发芽试验中非常推广的一种设备。
智能人工气候室专用设备的组成为库体、库门、压缩与制冷〔制热〕系统〔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灭菌紫外灯、照明灯和电脑控制系统〔含各种传感器〕等。
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为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
气候室外形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二、智能人工气候室特点:1.人工气候室具有程控、控光、控温、与灭菌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采用工业彩色手触摸液晶屏,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功能,可通过U盘或计算机将历史数数据导出。
2.人工气候室专用设备的组成为库体、库门、压缩与制冷〔制热〕系统〔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灭菌紫外灯、照明灯和电脑控制系统〔含各种传感器〕等3.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4.为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66287 .0
(22)申请日 2019 .01 .24
(71)申请人 江苏爱维特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通江路 18号
(72)发明人 钱洁 朱正贵 项晨阳 程翠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孙军
植物种植 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包括气候室箱体和制冷系统 ,气候室箱体内安装有加湿 系统 、光照系统 、灌溉系统 、电 气控制系统 和通风系统 ,所述 制冷 系统包括气候室箱体外的 冷风机以及气候室箱体内安装有风冷压缩冷凝装置,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风机、通风管道、回 风管道以 及出风管道 ,通风管道的端部连接新风口 ,通风管道的端部连接新风口 ,通风管道 内沿进风方向 依次安装有新风处理模块 、恒温恒湿机以 及中温冷藏模块 ,风冷压缩冷凝装 置向新风处理模块以及中温冷藏模块输送液态制冷剂,回风管道连接恒温恒湿机的前端, 新风由新风处理模块处理后进入恒温恒湿机,与回风在恒温恒湿机混合处理后经中温冷藏 模块处理,最后由通风管道末端的出风管道进入气候室箱体。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冷凝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以及热力膨 胀阀 ,所述冷凝器安装与冷风机内与外界换热。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系统包括储水池、泵、喷头以及湿度传感器,泵由管道自储水 池抽水并由管道输送至喷头,所述湿度传感器埋于土壤内,喷头位于土壤上方。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系统均布于气候室箱体顶部的多个灯。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恒湿机包括串联的加湿器和电加热。 [0010] 进一步地,气候室箱体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回风管道,各回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回 风口 ,所述出风管道位于气候室箱体地板下方 ,出风管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风口 ,所述回风
(51)Int .Cl . A01G 7/04(2006 .01) A01G 9/14(2006 .01) A01G 9/24(2006 .01)
(10)申请公布号 CN 4 )发明 名称 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提供了植物种植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同时提供精确 控制空气温湿度、新鲜空气量、光照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远程监控管理等功能 ,具 有功能集中化 ,调节精度高 ,适 用范围 广 ,对各类植物培养研究 和特殊场所植物生长均可胜 任的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0005]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9769496 A
CN 10976949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包括气候室箱体和制冷系统,气候室箱体内安装有加 湿系统 、光照系统 、灌溉系统 、电 气控制系统 和通风系统 ,所述 制冷 系统包括气候室箱体外 的冷风机以及气候室箱体内安装有风冷压缩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风机、 通风管道、回风管道以 及出风管道 ,通风管道的端部连接新风口 ,通风管道内沿进风方向依 次安装有新风处理模块 、恒温恒湿机以 及中温冷藏模块 ,风冷压缩冷凝装置向 新风处理模 块以及中温冷藏模块输送液态制冷剂,回风管道连接恒温恒湿机的前端,新风由新风处理 模块处理 后进入恒温恒湿机 ,与回风在恒温恒湿机混合处理 后经中温冷藏模块处理 ,最后 由通风管道末端的出风管道进入气候室箱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冷凝装置 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以 及热力膨胀阀 ,所述冷凝器安装与冷风机内与外 界换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系统包括 储水池、泵、喷 头以 及湿度传感器 ,泵由 管道自 储水池 抽水并由 管道输送至喷 头 ,所述湿度 传感器埋于土壤内,喷头位于土壤上方。
2
CN 109769496 A
说 明 书
1/4 页
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实验室,具体涉及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发展,人类对植物的研究和培育新品种的 需求越来越多 ,研究 深度和广度比以 前丰富 ,如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 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内在机理 ;植物基因改良 和新物种培育在自然环境 条件下受时空 制约因素较多 ,为提高 研究效 率 则需 要 创造此类研究 工 作最基本的 环境条 件,植物种植用人工气候室就是为研究植物营造人工气候提供可能。 [0003] 以往人工气候室温度控制范围比较窄,为+5℃~50℃,控制精度±1℃,且没有新风 控制系统 和远程云控制系统 ,功能 相对单一、响应时间长效率低、设备分布广、控制分散和 占 地面积大等弊端 ,并且对操作人 员技术要求高 和工作强度大等 ,迫 切需要一种新型植物 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解决植物研究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包括气候室箱体和制冷系 统 ,气候室箱体内安装有加湿系统 、光照系统 、灌 溉 系统 、电 气控制系统 和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包 风机、通风管道、回风管道以及出风管道,通风管 道的端部连接新风口 ,通风管道内安装有新风处 理模块 、恒温恒湿机以 及中温冷藏模块 ,回 风管 道连接恒温恒湿机的前端,新风由新风处理模块 处理后进入恒温恒湿机,与回风在恒温恒湿机混 合处理后经中温冷藏模块处理 ,最后由通风管道 末端的出风管道进入气候室箱体。能同时提供精 确控制空气温湿度、新鲜空气量、光照度、土壤湿 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远程监控管理等功能 ,有功 能集中化 ,调节精度高 ,适 用范围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系统均布 于气候室箱体顶部的多个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恒湿机包 括串联的加湿器和电加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气候室箱体顶部的 两侧分别设有回风管道 ,各回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回风口 ,所述出风管道位于气候室箱体地 板下方 ,出风管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风口 ,所述回风管道、出风管道与通风管道间均设置有 消音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室箱体包 括依次 相互独立的设备室、气候室以 及过渡室 ,设备室和过渡室安装有密封门 ,过渡室与气 候室间的隔板上安装有密封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工控主机、控制软件、执行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控制连接风机、蒸发器、 冷凝器、冷凝风机、压缩机、加热器,加湿器、灯、泵,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湿 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空气成份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