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专业介绍:劳动关系(精)知识讲解
劳动关系管理知识点
劳动关系管理知识点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以法律规定和规范的方式管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旨在维护双方权益、实现共赢发展。
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良好的劳动和谐关系。
本文将介绍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是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企业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管理。
例如,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工资、保障休假等权利;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应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解决,确保公正和合法。
二、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确立权责关系的法律依据。
在管理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同签订:双方应当明确合同的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薪酬待遇、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劳动保护等,以确保员工权益。
2.合同变更:在变更合同内容时,应当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并与员工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变更。
3.合同终止:劳动关系终止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手续,如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
三、劳动报酬管理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工作所获得的经济回报。
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量、质量、技能等因素合理确定劳动报酬水平,并按时足额支付。
在劳动报酬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结构:合理设置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2.工资核算: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出现延误或错误。
3.工资支付: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员工工资。
四、劳动关系沟通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企业应当与员工保持经常的沟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工作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在沟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透明:及时向员工发布公司的重大决策、政策和发展动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
劳动关系管理讲义
不定期调整
针对特殊情况,如员工晋升、岗位变动等, 进行不定期的工资和福利调整。
调整流程
制定调整方案,征求员工意见,报批后执行。
04 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管 理
社会保险制度概述
01 02
社会保险的定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 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 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动关系等。
03 工资与福利管理
工资制度设计
岗位工资制
根据岗位价值确定工资 水平,体现岗位差异。
技能工资制
根据员工技能水平确定 工资,鼓励员工提升技
能。
绩效工资制
市场工资制
根据员工绩效表现确定 工资,激励员工创造更
多价值。
参照市场价位确定工资, 确保企业薪酬竞争力。
福利制度设计
01
02
03
04
Hale Waihona Puke 法定福利兼容性劳动关系中既包含财产关系,也包含人身 关系。
主体特定性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劳动者和用 人单位。
平等性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地位 平等。
从属性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需服从用人单位的管 理和指挥。
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减 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 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劳动关系可以提高 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生 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发 展。
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关系是保障劳动者合 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如获 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
劳动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 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3 劳动关系的主体——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4 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
特点:第一,人格上的从属性。
主要表现为:①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②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③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④劳动者有接受制裁的义务。
第二,经济上的从属性。
劳动者的劳动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从属他人,为实现他人目的而劳动。
集体劳动关系——现代劳动法研究的重点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其特点是:独立自主性。
明确的团体意识5 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1 合作的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2 冲突的根源: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工作本身的属性3 冲突的表现形式(1) 明显的冲突:罢工(2) 不太明显的冲突:各种“不服从”行为;怠工;辞职;权利义务的协商。
4 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非文化因素:“客观”的工环境;管理政策和实践;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五大理论学派及其观点与典型模式:新保守派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典学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归纳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双务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3、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4、物质利益原则的内容:激励机制、平衡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
5、体现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①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仍然占重要地位,在肯定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坚持利益一致的价值取向②劳动关系的转型具有过度性,体制转换,利益主体的分化和独立需要一个过程,工会职能的转变③集体注意的观念、和谐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文化传统有巨大的差别。
6、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务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7、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8、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重要的原因:①由于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资本使用的统一性和社会性,使得企业中很多事务属于“公共事务”②工作于企业组织内的雇员个人,由于其劳动力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力量上的均衡。
9、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调解的基本特点:①群众性②自治性③非强制性10、集体合同的特征: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11、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①内容合法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2、集体合同的形式分为:主件(综合性集体合同)和附件(专项集体合同)。
期限为1—3年。
13、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①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②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③过度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④其他规定(此条款通常为劳动条件标准部的补充条款。
劳动关系知识点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
具体地说,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劳动关系的目的。
劳动关系是与劳动过程相联系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是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
其二,劳动关系的主体。
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雇主)为基本主体构成的,但为实现劳动过程,相关的社会组织—主要是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者的政府、作为劳动者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以及作为雇主利益代表的雇主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三,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或者说,劳动关系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基本构成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主体上:以职工(雇员)身份从事的劳动目的上:作为谋生手段性质上:履行劳动法律义务劳动关系构成形态可以分为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劳动合同,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特征:人格上的从属性、经济上的从属性人格上的从属性: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劳动者接受制裁的义务;经济上的从属性:生产组织属于雇主所有;生产工具或器械属于雇主所有;原料由雇主供应;责任和风险由雇主承担;集体劳动关系:一方是工会,另一方为雇主或雇主组织,是团体对团体的关系。
特征:独立自主性、明确的团体利益二、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劳资关系(labour-capital relations):最传统称谓;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最广泛;私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体现雇佣工人和雇主(企业主)的关系,包括劳动者个人与雇主的关系,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的关系;具有阶级关系性质和某种对抗的含义;劳资关系的运行呈现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劳资关系表现为单个的资本家和单个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及原始的从属的劳动关系。
大一劳动关系学知识点
大一劳动关系学知识点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
简言之,就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对应报酬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是组织劳动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指对个人劳动合同关系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问题进行规范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必须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合同当事人、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与地点、工作时间与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事项。
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及违反合同约定的法律后果等。
三、劳动争议的解决劳动争议是指因劳动合同履行发生的争议,包括工资、工时、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
为了解决劳动争议,法律对于劳动争议解决机构和程序进行了规定。
通常,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等方式解决。
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双方应当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地进行协商和解决,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
四、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面。
劳动安全指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职业健康则指在工作过程中,防止职业病和劳动弊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者也有责任遵守劳动安全规定,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
五、劳动社会保险制度劳动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福利的重要体系。
劳动社会保险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保险费,劳动者在遇到养老、失业、工伤、疾病或生育等情况时,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保障。
劳动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六、劳动监督与执法劳动监督与执法是保障劳动关系稳定和劳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手段。
大学管理学专业介绍:劳动关系(精)讲解学习
劳动关系专业介绍本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掌握协调处理劳动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在国内,开设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学校只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5年开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开设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09年开设。
主要课程:劳动关系学、中外工人概况、工人运动史、集体谈判制度、职工民主管理与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政策、劳动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组织行为学、经济法概论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构、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岗位,企事业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辅导、培训人员;劳动执法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及劳动司法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公司、民办非企业机构研究、认证、监察、培训、咨询人员;街道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
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点介绍劳动关系专业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理论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
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专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功能的专业。
这一专业对于国家层面的劳动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层面的劳动关系的操作管理,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劳动关系专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在我国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新兴学科。
目前我国的劳动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和社会急需大批的劳动关系专门,为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开设了的劳动关系硕士专业。
这是国内普通高等教育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点。
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内容,融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同类职能,为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专门处理劳动关系的应用型人才。
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管理
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管理1. 引言为了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企业需要对劳动关系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并提出对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的管理方法。
2. 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事实或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劳动合同来实现的。
劳动关系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3.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双方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合同应明确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薪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应明确劳动者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违约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应明确违约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方式。
劳动合同的签订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都应认真履行合同中的义务。
4.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应及时了解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事项;•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劳动保障法: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规定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工会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工会的组织和活动等。
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5. 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的管理方法为了提高对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的管理效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5.1 建立知识库企业可以建立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的知识库,将劳动合同模板、劳动法律法规等重要资料集中管理。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
劳动关系的名词解释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合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涉及到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权益的保护、约束和协调。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雇主和劳动者。
雇主是指通过支付报酬而雇佣他人从事劳动的个人或单位。
劳动者是指为他人提供劳动力,接受劳动任务并接受报酬的个人或单位。
劳动关系的基础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明确约定劳动条件、权益、责任和义务的文件,它规定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并且对双方的权益进行保护和约束。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 雇佣关系:劳动关系是基于雇佣关系建立起来的,雇主作为资方雇佣劳动者提供劳动力。
2. 等价交换:劳动关系是在工资报酬的基础上进行的,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力获取报酬,并与雇主进行等价交换。
3. 组织化:劳动关系通常是通过组织形式管理的,例如工会、职工代表会等机构,用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协商劳动条件。
4. 法律保护:劳动关系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义务和责任。
劳动关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在劳动关系中,双方均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雇主的义务包括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提供安全和良好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劳动者的义务包括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保守公司机密等。
同时,双方还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等,以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包括合理的劳动时间、安全的劳动环境、合理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等。
同时,雇主也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劳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管理
劳动关系基本知识管理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等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双方当事人的信息、工作的内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工作地点、保密义务、违约责任等。
雇主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管理劳动合同需要及时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管理,确保雇主和员工的权利得到保障。
二、劳动权利劳动权利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保护等方面的权利。
雇主应当切实履行对员工的权利保障,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享有基本的劳动权利。
雇主还应当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员工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三、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雇主在工作中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雇主应当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不受到安全伤害。
雇主还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险,对员工在工作中因工伤、职业病等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四、劳动关系协商劳动关系协商是指雇主和员工在劳动关系中对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等进行协商和洽谈。
雇主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促进员工和雇主之间的沟通和协商。
在协商中,雇主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诉求,制定合理的劳动政策和管理措施。
五、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是指员工和雇主因劳动合同履行、工资报酬、工作条件等方面产生的纠纷和争议。
雇主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对员工的投诉和申诉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
雇主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六、劳动关系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劳动关系,雇主需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等。
雇主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劳动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PPT】劳动关系管理(精)
(三)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二、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四)劳动法律事实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 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 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 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方面,它是按 照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形成的,体现着国家的 意志;另一方面,它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所缔 结的,体现着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但是国 家意志处于首位,当事人的意志只能在符合国 家意志或国家意志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
2、集体谈判的功能:集体谈判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市场或经
济功能;政府作用;决策功能。
3、我国集体合同制度
(二)集体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1、集体谈判的进程
谈判的实际过程至少包括四个阶段:接触、磋商、敲定、 扫尾。
2、集体谈判的结果
谈判结果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双 方的谈判力量;利益,价值观和期望值;谈判技巧。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二)劳动合同条款 (三)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及处理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二)劳动合同条款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劳动关系基础知识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属无效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的定义: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得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合同具备的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合同的变更: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
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终止的定义: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合同的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集体合同的定义: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内容:劳动条件标准规范部分。
2、过渡性规定。
3、集体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
集体合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劳动合同文本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生效。
集体合同争议: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协商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劳动争议的定义: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行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放声的纠纷。
劳动争议的范围: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放声的争议。
劳动关系的专业名词解释
劳动关系的专业名词解释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和经济关系。
它是工业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员工的权益、薪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以及雇佣合同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以下将介绍一些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专业名词。
1.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就业和劳动力供求的市场,涵盖了各种职业、行业和部门。
在这个市场中,雇主通过招聘过程吸引和选择合适的劳动力,而求职者则通过努力寻找适合自己技能和需求的职位。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工资水平、就业率和劳动条件等关键因素。
2. 劳动法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而设立的法律框架。
它规定了雇佣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了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假、雇佣歧视以及解雇程序等方面的法律原则。
劳动法的存在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防止雇用方不公正的行为。
3.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达成的书面协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它规定了雇佣期限、工作职责、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细节。
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任意解雇和违法雇佣的情况发生。
4. 工资体系工资体系是雇佣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决定了雇员的工资水平。
工资体系通常考虑到工作职责的复杂性、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市场供求、绩效评估以及社会福利等因素。
它可以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和福利等各种形式的薪酬。
5. 劳动纠纷解决劳动纠纷解决是指解决雇佣关系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和冲突。
当劳动者对待遇不满意、工资未支付或遭遇雇佣歧视等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劳动仲裁机构解决纠纷。
劳动纠纷解决的过程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
总结劳动关系涵盖了各种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和权益有关的问题。
这些名词的解释和理解对于建立健康、公正和稳定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劳动力市场、劳动法、劳动合同、工资体系和劳动纠纷解决等方面的了解可以帮助雇员和雇主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劳动关系,为双方创造一个互惠互利的雇佣环境。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讲义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讲义一、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用工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报酬关系、职业安全关系等。
是由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规范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2.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合同性、交易性和等级性。
合同性是指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交易性是指劳动者通过用工合同出卖劳动力获得报酬;等级性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行管理和监督。
3.劳动者是指依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为用人单位工作,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者其他劳动的人员;用人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军队等用工单位。
二、民主管理的基本概念1.民主管理是集体主义原则在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在企业中实行依法平等、民主、科学管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民主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参与性。
平等性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法律、合同和安全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民主性是指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关系;参与性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的决策中参与,共同制定决策。
3.民主管理涵盖了企业中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并且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和服务等各方面。
三、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关系1.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管理的有效支持,而民主管理的实施也离不开良好的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只有在良好的劳动关系基础上,民主管理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3.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民主、自愿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劳动关系中,民主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劳动关系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1.劳动关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
企业管理知识: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劳动关系含义、法律特征,熟悉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义务
2、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和内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及无效劳动合同
3、熟悉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的履行,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4、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
内容提要PPkao 考试网
八、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1、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职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2、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第一,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直接联系
第二,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者所在的单位
第三,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3、改善劳动关系的意义
第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第二,是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健全市场就业机制的客观需求
第三,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1、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等项事务。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劳动法律行为。
具体的说就是保障与实现主体双方各自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
劳动者承担的义务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员工等。
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使其职权,按照员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3)、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3、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4.劳动争议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关系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掌握协调处理劳动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在国内,开设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学校只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5年开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开设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09年开设。
主要课程:劳动关系学、中外工人概况、工人运动史、集体谈判制度、职工民主管理与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政策、劳动心理学、社会保障概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组织行为学、经济法概论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构、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岗位,企事业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辅导、培训人员;劳动执法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及劳动司法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公司、民办非企业机构研究、认证、监察、培训、咨询人员;街道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
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点介绍
劳动关系专业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理论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
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专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功能的专业。
这一专业对于国家层面的劳动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层面的劳动关系的操作管理,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劳动关系专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在我国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新兴学科。
目前我国的劳动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和社会急需大批的劳动关系专门,为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中国人
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开设了的劳动关系硕士专业。
这是国内普通高等教育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点。
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内容,融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同类职能,为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专门处理劳动关系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劳动关系调整和管理的需要,训练和培养具有国际性特点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为各级政府机关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训练并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的劳动关系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劳动关系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理论、国际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企业劳动关系处理等。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劳动关系理论、劳动法、比较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劳工政策、工会研究、中外劳工运动史、劳动工资与分配、劳动就业与培训、产业民主与职工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劳工标准等。
目前的该院的劳动关系专业,由我国著名劳动关系专家常凯教授领衔,并集中了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劳动关系学者,主要有曾湘泉教授、程延园教授、彭光华副教授、李丽林副教授、杨伟国副教授、易定红副教授等。
除劳动关系专业的教师以外,劳动人事学院还具有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劳动经济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批著名学者,这些学者都是劳动关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
为加强和促进劳动关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大并于2004年在原有的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由常凯教授任所长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
目前,以劳动关系研究所为主要科研教学力量,劳动人事学院业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方
向在内的劳动关系学位教育体系。
劳动关系研究所并与国际上一些设有劳动关系专业的著名院校,如英国华威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有着直接的学术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自上个世纪90年初即开始研究并讲授劳动关系的课程,在劳动关系的教学和科研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有着相当的影响。
目前已经出版了如《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常凯,1995、《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杨体仁李丽林,2000、《劳工关系》(李丽林等,2000、《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常凯,2000、《工会论考》(彭光华,2001、《劳动关系》(程延园,2002、《IndustrialRelationsinChina》(常凯
等,2003、《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常凯,2004、《劳动关系学》(常凯,2005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的劳动关系专业学术著作。
本专业的教师还承担了一系列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
主要有国务院法制办委托课题《劳动合同法立法研究》(常凯,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研究》(常凯,美国福特基金会课题《劳工权利的法律援助》(常凯,美国福特基金会课题《当代中国劳工状况和劳工政策研究》(常凯等。
并成功举办了全球化条件下两岸三地劳工与社会保障研讨会、中美产业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全球化与劳资关系和劳工权益保障国际研讨会、全球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等大型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本专业教师作为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前沿的代表,曾多次到国际劳工组织总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常凯教授还多次接受国外劳动关系学术机构邀请出国访问讲学,并多次接受国内外多家媒体采访,就中国劳动关系问题发表评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在正式设立劳动关系硕士点之前,已经以劳动经济专业劳动关系方向的名义招收了三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同时招收了劳动关系专业的博士后和国内访问学者。
由于我国目前劳动关系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所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已经毕业的两届硕士工作安排单位主要是国家机
关、高等院校、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劳动关系在我国是一个市场前景和学术前景非常广阔的新型专业。
本专业主要的考试参考书目有:
1、《劳动关系学》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劳动关系学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
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学问。
劳动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劳动关系的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如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
本书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概括了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和理念,总结了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
尤其是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立法、政策和经验,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探索了在加入WTO背景下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劳动关系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