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品种区试的基本条件及管理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托普云农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简称区域试验、区试、审定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基础。
一、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遵循规则区试田间管理遵循治虫不治病的原则,要求不能拌种、不能喷生产调节剂。
田间管理一般要求高于大田,那是指施肥,但实际上由于有治虫不治病、不允许拌种等限制,而且实际操作上施肥、浇水跟大田管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整体管理水平不会高于大田,但基本能发挥出品种的产量水平。
区域试验从原理上说是唯一性试验,就是只有品种不同,其他管理条件都要相同。
但由于田间管理操作难免都能做到完全一致,比如地力本身可能就存在差异,浇水、施肥、甚至播种顺序、品种间互相影响等都可能影响品种的表现。
所以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安排布置试验。
区试按照作物生态区划分组,比如当前国家小麦试验分长江上游冬麦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9组。
河北省冬小麦试验分冀中南水地组、冀中南水地优质组、黑龙港流域节水组、冀中北水地组、冀中北旱地组。
国家玉米试验分京津唐早熟玉米组、东北早熟春玉米组、东华北春玉米组、黄淮海夏玉米组、西南春玉米组、西北春玉米组、东南玉米组、极早熟玉米组。
所以国家审定品种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查看品种的审定公告,最后都有适宜推广区域。
区试评价(统计分析)一般采用比对照品种的方式,近几年也采用比同组全部参数品种平均值的方式辅助评价。
品种比较评价项目除了区试记载的各种表现如产量、株高、抗病、抗倒、抗寒、抗旱,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容重等等信息,还要有多种专业鉴定或分析:抗旱、抗寒、抗病、品质、特征特性描述等等。
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探讨
对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探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指新选育或引进的品种,经育种单位试验表现优良并有推广可能时,在试验主持单位的统一安排下。
在不同生态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若干,采用同一试验设计所进行的联合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又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科研育种走向生产用种的中间环节,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纽带。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布点多,范围广,能在较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通过区域试验.可以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作出较正确的评价,为试验品种的适应范围、推广地区和适宜的生产水平、栽培条件以及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依据,为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1作物分布区域的合理区划开展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要对作物分布区域进行合理区划,即根据气候、(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地形地势、土壤(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等条件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在各生态区内还可针对具体情况,按种植制度或栽培条件划分为若干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如早中晚季、春夏秋播、高肥水浇地、中肥旱地、旱薄地等,以确定各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或同一生态区域不同肥水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2试验点数的布置及试验点的分布试验前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对试验点的分布予以合理安排,同一区域内应设有能代表不同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的试验点若干个。
同类生产种植季节或生产水平的试验点应大体上能代表该地区该生产类型的全貌。
各地区全部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应能综合反映参试品种的适应区域和适合的种植制度或生产水平。
在区域试验的整个过程中,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且各试验点应具有均匀一致的试验地和一定的人力及设备条件。
3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应当是在育种单位或引进单位已进行过以上品种比较试验的,其试验结果确实比当地现有推广品种增产达一定标准,或虽未达一定标准,但有突出优点,如品质优良、抗性好等,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品种。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一、试验目的农作物品种试验是为了评价和筛选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技术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方法和操作规范,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二、试验内容1.选址和土壤要求试验选址应根据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点位。
土壤应符合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条件,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2.试验设计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划分为不同的区组,按照品种进行随机分组,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
每个区组应有适当的重复次数,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试验参数和指标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育期和生理特点,确定试验参数和指标。
包括但不限于:生长期、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品质特性等。
同时,要对试验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
4.试验方法和处理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内容,确定试验方法和处理方式。
试验方法应科学可靠,具有重复性和可比性。
试验处理应包括不同品种的组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合。
5.试验时间和管理试验时间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试验期间应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适时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灌溉管理等。
三、试验要求1.试验前要进行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试验选址、土壤调查、试验设计等。
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并及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保留相应的试验样品。
3.严格遵守试验安全规范,使用农药和化肥时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施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4.试验结束后要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和建议。
同时要完成试验报告,将试验结果公布和推广。
四、试验管理试验需由专业人员或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
试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试验点位的管理、试验材料的供应、试验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等。
五、试验结果的应用试验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农民和农作物生产者,供其参考和使用。
1-作物品种试验、品种审定和推广
第一节 品种的区域化鉴定 第二节 品种审定 第三节 品种推广
第1页,共25页。
返回
第一节 品种区域化鉴定
一、品种区域试验 1.组织机构 〔国家、省级、地(市)级〕 2.试验点设置(代表性) 3.参试品种条件
⑴ 正规品试2年以上,比对照增产10%以上,综合性状优良。 ⑵ 一年正规品试,加上一年3个以上不同生态区多点试验,比 对照增产10%以上。 4.试验方法:重复、随机、小区控制试验
第8页,共25页。
经各省、市、区审定通过的品种,其命名由选育单位或个人 提出建议,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然后统一编号、登记、 正式公布,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而向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 报审的品种通过各专业委员会审定后,整理好品种评语,提交 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办公会议审核后,统一编号命名, 登记,由农业部签发审定合格证书。凡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通过的品种名称前面加 “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G”和 “审 ” 的第一个拼音字母“S”,即加“GS”以示为国家审定 通过的品种, 如“GS中棉 12 号” 。
5. 通过区试条件:增产指标、抗病性、品质(个别特殊要 求)
第2页,共25页。
二、生产试验
1.选择品种的适宜地区为试验点
2.试验面积1亩以上,大区对比,设对照, 重复1-2次。
第3页,共25页。
三、栽培试验 选推广适宜地区,对品种的适
宜播期、密度、施肥量等因素进 行研究。
第4页,共25页。
四、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的区别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栽培试验
试验目的
试验试验设计
品种的丰产性和适 同 品 试 要 求 , 即
应性
RCBD 三次以上重
复,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1.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意义和作用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是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作物育种的重要基础,它为农作物品种选育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比性提供了保障。
这些规程包含了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实施、结果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要求。
它们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展农作物品种试验研究,并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2.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基本要素2.1 试验设计一项合理的试验设计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在农作物品种试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随机化设计、分组设计和区组设计等。
随机化可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干扰,分组设计和区组设计可以控制和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可比性和统计效力。
2.2 实验区划和作物管理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实验区划方案和作物管理措施。
实验区划的划分应考虑土地特征、环境条件和试验要求等因素,并应尽量减少异质性的影响。
作物管理要将试验区与对照区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对比,包括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
也应注意记录生长过程中的各项观测指标和变化情况。
2.3 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于农作物品种试验,准确、全面和系统的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试验数据的收集应考虑试验设计的要求,例如时间点的选择、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数据记录的一致性。
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和推论。
2.4 结果评估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对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其优劣和推广适用性。
对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误差进行回顾和分析,以提高试验设计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效率。
3.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对于农作物育种和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化的试验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加快农作物育种进程,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5篇)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的____和管理,根据《____种子法》及《____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第三条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结果是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体系第四条本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由____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____市种子管理总站(以下简称市种子管理总站)____实施。
各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有义务协助市种子管理总站负责本区域内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实施管理。
第五条根据本市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域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试验承担单位____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单位负责制。
第三章试验承担单位的职责第六条试验承担单位的职责:一、根据本管理办法____本组的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市种子管理总站的试验指导意见;二、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三、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年度试验报告;四、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试验设置第七条根据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域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本市主要农作物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生产试验;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个别作物如当年参试品种较多,可考虑设置区域试验预备试验(引种试验)。
第八条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____年,区域试验____年,生产试验____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第九条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____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不超过____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____个(不含对照)。
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第十条预备试验全市安排____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不少于____个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不少于____个试点。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是指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对农作物品种试验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操作指南。
该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农作物品种试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试验目的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首要目的是评估和比较不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潜力、抗病虫害性等相关指标,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该规程还通过试验对各个品种进行性状表现、综合评价和筛选,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
二、试验设计1.试验区划根据试验所涉及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和效果比较要求,将试验区划分为不同的处理组合。
每个处理组合的试验小区应尽可能保持均匀和相似的外部条件,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2.随机化设计试验区内各处理组合应采取随机化设计,以消除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可能导致的不确定性因素。
可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试验设计或阶段试验设计等。
3.重复试验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每一个处理组合,应该进行重复试验。
试验的重复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需数据量进行确定。
三、试验要点1.编制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合适的农作物品种、试验位置和试验时间等要素,并编制详细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区划、种植措施和数据收集方法等内容。
2.土壤准备在试验开始前,必须对试验区域的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土壤松土、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试验区域的土壤应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标准。
3.品种选择与种植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方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4.管理与照顾在试验期间,需要对农作物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这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和灌溉等工作。
确保农作物能够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进行试验。
5.数据收集与分析按照试验方案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收集与农作物生长特性、产量和抗病虫害性等相关的数据。
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试验结果。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分别由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同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或种子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分级、分区进行的。
为了使区域试验能获得准确、可靠和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应根据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生态区,分区安排。
如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便是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分别安排的。
玉米品种区试便分为春玉米、北方夏玉米、南方夏玉米三类。
在每个生态区内,还应根据耕作栽培制度及水平、该作物的栽培面积、品种布局和交通等条件,选择能代表该生态区自然条件的农业科研单位、良(原)种场等,合理地设置试点来承担区试任务。
试点确定后,应相对稳定,以利于加强基础建设,积累经验,保证试验的质量。
各试点必须选择前茬一致、地力均匀、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有良好隔离条件的地块安排试验。
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法、调查记载项目及其标准应统一,并注意栽培管理的一致性。
参试品种一般应该是在连续以上的品比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稳定,并有由专业单位所作的抗性、产品品质等方面的鉴定结果。
参加国家区试的品种,一般应在省区试、国家育种攻关联合试验中表现突出或本作物各类区试间相互推荐的品种。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作为共同对照,其种子应由指定单位统一提供的原种或一级良种,使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各试点也可根据需要,增加一个当地良种作为附加对照。
承担区试的单位,还应选派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一定业务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专门负责,以保证试验按计划、按标准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保证试验的质量。
一、项目目标,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草品种试验项目,加强试验点建设,完善草品种区域评价测试网络和优良草品种示范与推广体系,保证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科学、客观、公正和有效开展,为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优良品种比例,促进草种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品种优势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效益,为落实国家重大草原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
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和结构调整的最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品种试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使试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广东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与登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对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光温敏感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
每一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
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栽培技术要点。
每一个品种的生产试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省级品种试验由省种子管理机构组织。
省种子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指定相关科研、教学、推广或管理等单位具体主持经省种子管理机构指定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
第五条品种试验由有区域代表性、具备试验条件、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承担。
品种试验承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主要职责:(一)严格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试验,并采取措施改善试验条件,提高试验质量;(二)指定具有农学或相近专业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上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试验工作,并保持试验人员相对稳定;(三)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按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并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市、县种子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省级品种试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试验设置第七条品种试验点应根据农业生态条件、生产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设置。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点根据不同作物设定。
试验点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八条试验田应当选择地势平坦,地力中上、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排灌方便,无畜禽干扰,交通便利的田块。
第九条区域试验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小区长方形,长边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统一小区面积和种植规格。
同组试验须安排在同一田块进行,具体按附录1执行。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本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工作,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农委会的工作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试验申报和立项1. 试验单位根据农委会相关通知要求,填写《农作物品种试验申报表》,并报送农委会。
2. 农委会对试验申报表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试验,按照一定的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决定是否立项。
3. 农委会审核通过的试验项目,进行项目立项,并签订试验合同。
第三章试验组织和实施1. 试验组织方案应当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案、试验区划等内容。
2. 根据试验组织方案,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试验地点的选择、试验对象的选取等。
3. 各试验单位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的实施,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观测和记录。
第四章试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1. 各试验单位应建立试验数据的档案,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试验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试验报告。
第五章试验评价和鉴定1. 试验完成后,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鉴定。
2. 试验评价和鉴定的结果,应当及时向农委会上报,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六章试验资金管理1. 农委会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对试验资金进行预算和审核,并按照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拨付。
2. 各试验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试验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并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第七章试验结果的应用和推广1. 试验结果应当及时向农委会上报,并按照要求进行报告和汇总。
2. 农委会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试验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农委会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的合理应用和推广。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农委会将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农委会所有。
农作物品种区试的基本条件及管理
农作物品种区试的基本条件及管理1区域试验工作的重要性区域试验工作的重要性专家们谈的比较多,其实就是选拔农作物优良品种,为我国农业生产、农民和农业产业化服务,是育种家培育出的品种从实验室、小面积试验田到大面积生产的必经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产品、产业、市场的纽带。
区域试验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品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是品种利用和推广的前提一个新品种(或品系)完成选育程序后,是否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利用价值如何,需要有一套鉴定程序,就是区域试验的筛选,区域试验就像个大筛子,将品种过筛子分类,有大有小、有早有晚、有优有劣、有强有弱等,筛子可大可小、筛孔可粗可细,筛出的品种可多可少,是根据生产要求、育种发展和产业需要来制定规则和标准而影响到筛出的品种数量、质量、类型和利用区域。
没有经过区域试验的多方面、多层次、多区域的大范围筛选、鉴定、检测和基本评价,难以说品种的优劣和利用价值如何。
至于谁去筛,这是另外的问题,在种子产业比较落后、消费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相关产业不发达、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条件下,恐怕只能由政府或政府所属部门来做。
待到社会经济、文化、市场较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探索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去做,但中国的行业协会、学会往往是“二级”政府,往往是老专家的年度性协会、学会,发育尚不成熟,目前还远没有这个能力;而中国的中介组织很少也不太成熟,尤其缺少股份制和非赢利性质的权威性中介组织;也可以企业来做,但试验的性质往往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企业是以获得最大商业利益为目的,离开这一点就不是企业了,大部分中国企业现阶段能做好本企业的品种比较、引种试验、多点鉴定、生产示范和展示等也就满足了,承担1〜2个试点还是完全有能力的,承担试验管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任何政府(不论国家和政体)都要考虑公益事业,企业不可能也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考虑公益性的试验问题,企业本身的试验是为企业自身发展而安排的为商业化服务的试验,与我们谈的区域试验有本质区别。
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与运行管理
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与运行管理一、概述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与运行管理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提高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与运行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管理效率和品种试验质量。
二、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管理1. 试验品种信息登记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管理首先需要对试验品种的信息进行登记。
包括品种名称、来源、性状特征、适应区域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测。
2. 试验区域划分根据试验品种的特性和适应性,对试验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各地区对不同品种的试验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监测。
3. 试验方案制定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和试验区域的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确保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信息录入和实时更新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录入和更新,不断完善试验信息库,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5. 信息共享和开放建立试验信息共享评台,促进各地区和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试验效率和品种适应性。
三、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运行管理1. 试验组织与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试验组织和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提高试验管理效率。
2. 试验人员培训对从事试验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执行力,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试验技术指导加强对试验技术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试验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和偏差,提高试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4. 试验监测与评价建立科学完善的试验监测与评价体系,及时发现试验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调整试验方案和措施,提高试验效果和产出。
5. 试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总结试验经验和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为下一轮试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四、结语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信息与运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和运行管理,可以提高试验效率和品种试验质量,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一、引言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是农业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它旨在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操作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点。
二、试验设计1. 试验目标与内容1.1 试验目标在进行农作物品种试验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目标。
常见的目标包括:筛选适应本地生态环境、产量高且稳定、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评估不同品种对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适应能力;研究不同品种对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的响应等。
1.2 试验内容根据具体目标,确定需要评估的指标和观测项目。
常见指标包括:产量、株高、茎粗度、叶面积指数等;观测项目包括:生育期长短、抗逆性能(如耐旱性、耐寒性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等。
2. 试验区划与布局2.1 试验区划根据试验要求和农田实际情况,将试验区划分为不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
处理组根据不同的处理因素(如施肥量、品种种类等)设定,对照组则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
2.2 试验布局根据试验要求和统计学原理,确定合理的试验布局。
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等。
合理的布局方式可以降低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施方法1. 田间管理1.1 土壤准备在进行品种试验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土壤松土、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等。
确保土壤条件良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1.2 播种与管理根据不同品种的播种要求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和密度。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除草、灌溉、施肥等管理工作,并做好记录以供后续分析。
2. 数据采集与处理2.1 数据采集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试验地的作物进行观测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
包括生长期的观测、病虫害的调查、产量的测定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处理在试验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出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处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文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范文一、试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农委会所属农作物品种试验项目,旨在规范试验管理工作,提高试验质量和效益。
二、试验目的1. 探索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增加优良农作物品种的供应,并促进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3. 验证和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组织1. 试验项目负责人由农委会指定,负责试验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工作。
2. 试验组由试验项目负责人组织,包括试验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
3. 试验工作人员按照试验安排和要求,进行实验地选定、土壤准备、种子播种、管理和数据记录等工作。
四、试验方案1. 试验项目负责人编制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地选取、试验品种选择、试验设计、施肥方案、防治措施等内容,并报请农委会审批。
2. 试验方案应符合科学性原则,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试验地选择1. 试验地应根据试验品种的适应性要求,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地点。
2. 试验地应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六、试验品种选择1. 试验品种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选择具有较高产量、优良品质和抗逆性的品种。
2. 必要时可以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通过试验评估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和表现。
七、试验设计1. 试验设计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块随机设计等合理的设计方法。
2. 试验组数、重复次数和试验单位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八、试验管理1. 种子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对种子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2. 土壤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充分测定和分析,合理施肥调整,确保土壤的肥力和营养供应。
3. 病虫害防治:试验工作人员应根据试验地的病虫害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试验品种的生长和发育。
4. 数据管理:试验工作人员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
1.目的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保证农作物品种试验
过程中工作的有序、高效、规范,推动农作物品种繁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保障繁育品种的质量,制定本制度。
2.原则
(1)以农作物繁育的生产实际为导向
(2)以提高繁育品种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
(3)以科学、系统、规范地开展品种试验为要求
二、品种试验组织机构
1.品种试验领导小组
(1)小组由省农作物品种试验领导小组长、生产部门、科技部门和市
县种畜繁殖站负责人组成。
(2)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农作物品种试验规则,安排和监督农作物
品种试验工作。
2.品种试验组
(1)试验组由地方有关部门的技术负责人组成。
(2)试验组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对品种试验工作负责,定
期汇报试验进展情况。
三、品种试验申请
1.农作物品种试验申请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包括农作物品种更新需求、引进品种的优势特性、品种效果测试等方面。
2.山东省农委会品种试验指定的农作物繁育研究机构提出申请;其他
有关单位提出的申请必须通过省属农作物研究机构审核才能提交省农作物品。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是指农业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规范和管理农作物品种试验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1. 试验申报:农作物品种试验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农委会提出试验申报,包括试验的计划、目标、内容、时间等相关信息。
2. 试验资格审核:农委会会对试验单位进行资格审核,核实试验单位是否满足进行试验的条件,包括有资质的研究团队、试验场地等。
3. 试验设计:试验单位需要根据申报的试验计划,制定相应的试验设计方案,包括试验样本数量、试验方法、试验周期等内容。
4. 试验实施:试验单位在农委会的指导下,按照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实施,包括种植、管理、数据采集等过程。
5. 试验监督:农委会会对试验单位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试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指导和建议。
6. 试验结果分析和评价:试验单位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品种的适应性和表现,并向农委会提交试验报告。
7. 试验总结和推广:农委会会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价,对优良品种进行总结和推广,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8. 试验档案管理:农委会会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报告、文献等进行档案管理,以供后续参考和使用。
通过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品种试验的效率和质量,为农作物育种和种植提供有力支持。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是品种审定和品种布局的主要依据。
为确保试验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农业部第44号令和《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的规定,制定本方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二条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统一领导。
省品审会下设麦油(小麦、油菜)、玉米、秋粮(水稻、大豆)、经作(棉花、花生)、瓜菜(西瓜、马铃薯)五个专业组,分别负责有关作物品种试验方案的确定,试验的检查、指导和品种初审推荐工作。
第三条省品审会委托有关主持单位组织实施有关作物的品种试验。
省农科院有关研究所作为主持单位组织实施省级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瓜菜的品种试验委托省种子管理站作为主持单位组织实施。
主持单位的任务是:制订和实施试验方案;检查试验落实和进展情况;组织召开试验会议,汇总试验结果,写出试验报告,并报省品审办;对承试单位提出奖惩意见;定期向专业组汇报工作。
省品审会对主持单位及承试单位实施监督管理,在生产季节组织专业组检查各类试验、指导主持单位试验工作。
各省辖市种子管理站应协助有关主持单位做好辖区内试点试验管理工作。
第三章试验设置第四条根据生态类型、耕作制度、栽培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等,由主持单位选择在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国营农场、原种场、种子企业的试验站等单位作为试验点。
国家在我省安排的试验点和省试验点尽量合并设置,逐步向规范化的综合试验站过渡。
试验点应保持稳定,每项试验一般设9-12个试点。
第五条各试验点必须安排排灌设施良好、肥力均匀一致、有代表性的地块作试验田。
第六条承担试验的单位应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严格执行试验方案和观察记载项目,不得随意改变,并按试验方案规定要求写出苗期小结和全年试验总结,及时上报主持单位。
试验因受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影响不能继续进行的,应及时向主持单位报告。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农业科技试验及其成果的科学性和牢靠性,加强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农业生产的连续稳定进展,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试验方案的编制1.农作物品种试验方案依照国家科技部门的要求编制,并经过农业科研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农作物品种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地点、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指标、数据处理方法等。
3.农作物品种试验方案中的试验对象应选择性状稳定、经济价值较高、适应性强、有潜力的品种和新品系。
4.农作物品种试验方案必需进行前期试验、中期试验、后期试验和综合察看,并应注意掌控环境、防治病虫害,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牢靠。
三、试验管理1.农作物品种试验应由专业人员实施,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试验的正常进行。
2.试验期间应严格遵守试验方案,不得任意更改试验设计、方法和指标,不得存在以虚假数据骗取资金的行为,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在试验期间,应适时总结分析试验数据,发觉问题应立刻进行处理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性和牢靠性,并要加强对试验数据的保密工作。
四、试验结果的归纳与分析1.农作物品种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认真记录,并分批次、年度进行汇总归纳和分析。
2.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确定品种的优劣势及提高途径,为生产供给科学依据。
五、试验资料与成果的报告和应用1.农作物品种试验结束后,应适时编写试验报告,将试验结果适时报告国家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和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对试验资料作认真的档案记录。
2.对试验成果应适时进行宣扬和推广,为推动农业生产的进展供给技术支持。
六、惩罚和嘉奖1.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规定进行处理,情节细小的可以进行批判教育,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改正,对违纪行为的人员和单位应予以相应的惩罚。
2.对于在试验工作中取得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和单位,应进行表彰和嘉奖,以激励全体试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制造性。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
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一、项目目标XXXX年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重点做好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和蚕种试验审定工作,同时开展食用菌、桑树、小宗粮豆、瓜菜、糖料、小油料、麻类等33种作物的品种区试、审(认、鉴)定工作。
努力提高品种区试、审定水平,确保审(认、鉴)定品种质量,明确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确定品种区域布局、促进优良品种推广等提供技术支撑。
二、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方向(一)项目内容在31个省(区、市)安排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主要作物以及食用菌等34种其他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收获考种等,对各作物参试品种进行相应的抗逆性鉴定(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等)、品质分析,对棉花参试品种进行Bt基因的毒蛋白检测,对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作物参试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成分检测;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资料汇总印刷;试验落实、检查、监督、管理;对承担试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召开品种区试总结年会和品种审定(鉴定、认定)会等,组织品种审定(鉴定、认定)并整理、印刷和下发品种审定公告、通报(认定、鉴定)等。
(二)资金使用方向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试验补助和抗性鉴定、品质分析、DNA 指纹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等支出,以及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田间品种考察、试验质量监督检查、区试技术培训、试验结果分析汇总、召开相关会议等开支。
三、项目申报范围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涉及面广、承试单位多、每个承试单位补助经费少的实际情况,项目申报单位适度集中,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由原项目承担单位继续按原渠道申报。
具体如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承担部分玉米和部分小麦区试;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部分玉米和谷子区试;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承担西甜瓜、向日葵、高粱等作物区试;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承担马铃薯、部分玉米和胡麻区试;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承担部分玉米区试;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部分玉米和糖料区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承担大豆区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部分稻区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品质分析中心承担部分玉米、部分大豆、部分小麦、部分杂粮和食用菌区试;安徽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玉米、部分蔬菜和麻类作物区试;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承担花生、部分蔬菜和芝麻区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承担部分小麦区试;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承担部分小麦区试;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稻、部分棉花、部分油菜和茶树品种区试;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承担部分稻、部分棉花和部分蔬菜区试;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承担部分棉花区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承担部分玉米、部分稻和甘薯区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承担小宗粮豆区试;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中心承担油菜区试;中国水稻研究所承担部分稻区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国家区试组织管理、品种审定(鉴定、认定)会议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品种区试的基本条件及管理1 区域试验工作的重要性区域试验工作的重要性专家们谈的比较多,其实就是选拔农作物优良品种,为我国农业生产、农民和农业产业化服务,是育种家培育出的品种从实验室、小面积试验田到大面积生产的必经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产品、产业、市场的纽带。
区域试验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品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是品种利用和推广的前提一个新品种(或品系)完成选育程序后,是否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利用价值如何,需要有一套鉴定程序,就是区域试验的筛选,区域试验就像个大筛子,将品种过筛子分类,有大有小、有早有晚、有优有劣、有强有弱等,筛子可大可小、筛孔可粗可细,筛出的品种可多可少,是根据生产要求、育种发展和产业需要来制定规则和标准而影响到筛出的品种数量、质量、类型和利用区域。
没有经过区域试验的多方面、多层次、多区域的大范围筛选、鉴定、检测和基本评价,难以说品种的优劣和利用价值如何。
至于谁去筛,这是另外的问题,在种子产业比较落后、消费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相关产业不发达、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条件下,恐怕只能由政府或政府所属部门来做。
待到社会经济、文化、市场较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探索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去做,但中国的行业协会、学会往往是“二级”政府,往往是老专家的年度性协会、学会,发育尚不成熟,目前还远没有这个能力;而中国的中介组织很少也不太成熟,尤其缺少股份制和非赢利性质的权威性中介组织;也可以企业来做,但试验的性质往往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企业是以获得最大商业利益为目的,离开这一点就不是企业了,大部分中国企业现阶段能做好本企业的品种比较、引种试验、多点鉴定、生产示范和展示等也就满足了,承担1~2个试点还是完全有能力的,承担试验管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任何政府(不论国家和政体)都要考虑公益事业,企业不可能也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考虑公益性的试验问题,企业本身的试验是为企业自身发展而安排的为商业化服务的试验,与我们谈的区域试验有本质区别。
看样子,现阶段由事业单位(像国外的非赢利组织)承担这一任务是唯一的明智选择,很多发达国家如欧洲和澳大利亚都类似。
1.2 区域试验是公共性、公益性、公正性评价品种的产物区域试验主要指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性鉴定任务,实际上与政府建的邮政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是一样的道理,公共系统就是指全社会的系统、大家的系统,因此这个系统是一个平台,不是为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服务的,其公共性必须得到保证。
很显然,这个系统同时又具备了公益的职能,对大家都有益;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符合条件并愿意,其品种都有权参加区域试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是得到社会承认的系统及其职能。
具有公共性质的东西往往肯定应具备公益性的职能,因此不是赢利或以赢利为目的的,是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的农业子系统,因此需要从政府的税收中解决其正常的运转开支、建设、完善和发展。
既然确定了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必须确保其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因此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重视、支持和监督,通过区域试验的有效运转,将政府的宏观政策、企业的迫切需要、科研单位的切身利益、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市场的变化、产业的方向有机结合在一起。
1.3 是涉农产业的基础和纽带品种是科技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农产品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优势农作物品种,谁就可能在未来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作物和一个产业都如此,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更是如此。
通过区域试验筛选出的品种,这一最具活力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将和种子生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产业,缺了哪个环节也不行,哪个环节都离不开品种这个基础和核心。
实质上,未来的农产品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种的竞争,没有完善、规范的区域试验,很难早期正确评价品种的利用区域、利用范围、利用价值和推广利用时可能遇到的风险。
2 区域试验的基本条件2.1 客观条件搞好区域试验工作客观上必须有较多的经费支持(不论何种来源)、必须有足够的试点以支撑数据的真实可靠、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1.1 基本属性和职能起码有3个方面,一是公共性质的,具备公益性职能,应确保运行中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还要注意时效性;二是品种鉴定的主要形式,是品种评价(审定、认定、登记、备案等)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三是品种推广和区域布局的基础和根据。
2.1.2 确保经费支持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必要的基础条件,其次是经常性开支。
可简单归纳为:一是区域试验要进行年际间、多类型、大范围、多点次、多层次、多种种植形式等方面品种试验、鉴定的任务,需要必要的设备、仪器、装备等;二是要组织指定的专业部门的专家进行农作物品种的抗病(虫)性、(TPCB-II-CX可视化病虫测报灯)抗逆性鉴定和品质检测,以便评价主要性状的利用价值和种植风险;三是要进行试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四是要进行试验质量检查和品种的田间考察以及年度总结等;五是要对表现优良的品种及时示范、展示等宣传、推广活动,加快优良新品种的利用步伐;六是要分期、分批地对承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
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无论是杂交作物还是常规作物,都是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不论官方的还是企业的试验都必须有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足够的经常性经费投入。
2.1.3 必须有明确的试验目的,方案便于操作不论做何种试验,目的必须明确,通过方案使试验目的明确表达出来。
如果方案的操作性差,试验的目的很难体现、很难实现,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张冠李戴的局面,将达不到预期的试验目的,试验目的和设计(即试验方案)搞好了,往往试验成功了一半,另一半中播种又占了大头,这些都是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以说,有很多试验目的是明确的,是多年基础和经验支撑着的,但有些试验靠个人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方面,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大家的智慧和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大胆而有目的的积极探索,路是人走出来的,确切说是人闯出来的,探索就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的东西或不完善的东西,很显然探索是一种挑战,探索是人类的本性,是永恒的。
区域试验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引导产业的发展也经常探索前人没有进行的类型、区域、类别,有的是探索性的,有的是前瞻性的,有的是引导性的,有的是方向性的,也有的是服务性的,服务性并非是以削弱公共性、公益性和公正、公平性为代价的,而是一种辅助性、补充性、探索性的尝试。
我们应积极探索试验质量与试验经费挂钩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使用奖惩手段,使之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
往往试验目的不同,试验方案的内容、程序、办法和简、繁程度有别,一个好的试验方案应使第三者清楚地了解试验目的、层次、办法、规则、目标等。
2.1.4 试验要具备代表性、重复(演)性,实现权威性这方面过去谈的比较多,试验的代表性太重要了,试验组别的设置、试验点和试验地的选择、试验的设计和对照的确定都是试验的基础和核心。
试验的科学性可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实现试验的代表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试验要具备重复(演)性,没有重复(演)性就没有试验的价值,农业试验中的重复(演)性与工业上不同,重要的区别在于试验周期长、非可控因素多、出现损失无法用任何方式弥补。
2.2 从业人员条件2.2.1 热爱本行业工作品种主要从区域试验中选拔出来,谁掌握了品种试验信息,谁就可能把握未来品种的动态。
从事区域试验工作人员首先了解区域试验真实而全面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基础性信息,对种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很重要的,这个行业是很值得去做的。
有理由相信,从业人员应该喜欢这一行,育种家的成果需要你来印证,农民需要你来把关,产业化的实现从你脚下起步,每个从业人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从业人员必须爱这一行,不爱这一行肯定干不好这一行,最好别干这一行。
大家常说,搞区试的人员如同给人做嫁衣,育种家的成果往往没有份,企业家的利润不可能分成,又需要塌实工作、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搞区域试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面和从试验中得到的各种信息足够人们尤其是业内年轻朋友们为之不懈努力和追求的。
2.2.2 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广泛的,起码包括育种知识、栽培知识、生理生态知识、植保知识、统计知识、土壤肥料知识、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农业及种子方面的法律知识、良种繁育知识、推广知识等,更需要对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科技动态和前景的把握和市场前景的定位等,当然与其他行业一样,要做事必须先做人,做好人了才有可能做好事。
建议搞试验工作的同志应具备中专以上的学历,农艺师以上职称,在相关行业3~5年相关工作经历,必须有农作物田间操作或作业的实践经验。
2.2.3 应该具备勤奋、敬业精神区试工作不是完全靠数据来说话的,一个品种的好坏搞区试的人员最有发言权。
为了取得在行业、在地区、在单位对品种的发言权,必须有一种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才能把握全生育期的品种表现,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兴趣与盛夏、与烈日、与蚊虫共舞的,在这一岗位上与其他岗位一样,事业和学术上也是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的,走马观花的人永远也得不到花的真谛。
做区试工作应首先用心去做,其次才是用手去做,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没有做到这一点,把做区试当成仅仅为完成试验任务、应付差事了事,这是绝对不行的。
要多提问题并且遇到问题要多问为什么,思考好了再去做。
要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返回到宏观,宏观与微观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缺少宏观指导,微观肯定迷失方向;没有微观脚踏实地的勤奋工作和一点一滴的漫长积累,是不可能把握和实现宏观战略目标的,把握宏观战略目标绝不是喊几个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有基本素质和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尤其是各级试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
3 区域试验的类别和管理层次区域试验是系统工程,承试单位、鉴定单位和管理单位的层次和类别交织形成了网络,是有很多类别或层次构成的,各个类别和层次的目的、要求、方案和实施方法不同,但都是围绕区域试验而进行的,围绕品种推广而展开的。
3.1试验类别3.1.1预备试验顾名思义就是为正式试验做准备的试验。
往往参试品种比较多、区域试验容量有限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全部参加区域试验时可设置预备试验,以示公平。
预备试验是区域试验前进行有效的、大范围、多品种地筛选或选拔参试品种的手段,属于初级试验层次,同时确定将来参加区域试验品种的可能试验组别和适应区域。
根据试验条件和需要,往往面积和范围可大可小,试点可多可少,条件可宽可严,往往宽进严出,实际上是搭建一个同一作物最新品种的竞争平台和舞台,引种的品种源,使未来在各个区域的同一个优良品种可以实现同步试验、同步审定、同步推广、同步淘汰的必经途径,极大地促进新品种推广,使之大家都在一个舞台上竞争,增加透明度和选择压力,只是将规则和标准告诉大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