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轩 “生命的支点”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支点”作文指导

【散文类】

生命,一次人性的洗礼,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是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我们不懈奋斗,我们永不放弃,我们保持着了乐观的心态,自信的笑容。我们用信念诠释: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朝着理想不懈的奋斗。

如果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外交的壮游,玄奘西游是宗教的壮游,那么徐霞客经16个省,游遍大半个中国就无疑是一次地理的壮游,一次打开古老地理学大门的壮举。徐霞客徒步跋涉,几乎没有骑马乘船,路途之遥远比起徐霞客的理想却不过咫尺;他徒手登上雁荡山,结冰的黄山,手抓荆棘下武夷,这一路摸爬滚打,受过的伤痛,遇到的艰险丝毫阻挡不到徐霞客前进的步伐。这位全世界对石灰岩地形作科学考察的第一人,这位享誉世界的“游圣”,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地理奥妙,让百姓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不再是井底之蛙。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懈奋斗,让生命因为顽强的拼搏而弥足珍贵。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永不放弃,是永不低头。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却也是一位“迷惘中的顽强者”。他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高大的老人形象,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毅力与决心。老人已经连续87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甚至一只虾,这对于一个捕鱼者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海明威赋予老人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信念,于是,最终老人战胜了绝望,成为一个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海明威宣扬着“硬汉子”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永不放弃,“太阳照样升起”。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更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沙漠中只要有一片绿洲,骆驼便能歇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不得全,月不得圆;人生就是残缺的维纳斯;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必须靠双手去创造相对的完美。所以,我们应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挫折,与其因忧伤而忧伤,不如用快乐驱赶忧伤。

要相信,我们是顽强的战士。那么,让我们披上顽强的铠甲,奔赴沙场。

勇者无惧!

生命的支点

寻寻觅觅寻找我生命的支点……

我看见一只鸟儿落在脱尽枯叶的老枝上,成了歌唱的花儿……

我看见一粒种子,掉进了崖间,它站了起来,成了一棵四季繁茂的树……

我看见一流迂回前进的溪,辗转进了河谷,豁然发现自己的一方净土……

或许生命就是如此简单而又充满奇迹,我想是因为他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吧。

独立旷野,凝望一朵柔软、轻盈的蒲公英迎风而起,我看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生命的美丽。它不忘泥土的养育之恩,不管飞得多远多高,终究把自己送回泥土里,再长出一朵朵小花装点大地,也许它知道自己生命短暂,但在寒风中,仍不忘春天的使命。

听,是东坡先生的声音——“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行于人生的风雨之中,行路何其艰难啊!但是“料峭春风吹醒酒,山头斜照却相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诗句中我们分明听到一种泰然处世的平和,正如庄子所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在黄州这个土地上,他成熟了,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之上。他要感恩于他的百姓,无论是在惠州、黄州,还是儋州,当地的百姓都对他十分信任,十分友好,即使他是身无分文贬谪之人,每逢过节,便送衣送食,问寒问暖,让他感受着世间的温情。他还要感恩于接纳了他的土地,在上面他亲自垦荒种地,除草犁田,体味着自然与生命的博大和平凡。他豁然了,于是和百姓们行于“阡陌交通”,享受“政通人和”,在穷乡僻壤处活出了另一番豪情,另一种精彩。

生命的河,这样地流,曲曲折折,有多少不幸我们曾经承受过,可我们不也因此多了一份历练,长了难得的一“智”吗?或许生命就是这样无常不定,就看你是否能像东坡先生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直面人生,去寻找属于你的天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支点,可是有了感恩的支点,你就有了宽容的心态,又有什么事物会令人痛不欲生呢?生命之短暂,甚至在于一呼一息之间,但出于感恩,顽强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生命的支点我已找到,我坚信。

我坚信的理由是我看到了贝多芬在谱写《第九交响曲》时坚定的眼神;我看到了海伦•凯勒在《给我三天光明》中布满泪水而不放弃的小手;我看见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看似酒窝的伤痕……

在生命的河上泛舟,我划着感恩的桨,探寻生命的奇迹,感恩生活留下的每一串足迹……

生命的支点

十几年前,海子面朝大海,在铿锵铁轨声中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句号,不算十分完美,也许,那天正是春暖花开。

而今季节变换得令人心酸,青春的理想似蜗牛在晨暮清露中蜿蜒前行。心中明明另藏一片净土,却教蛮横的现实蹂躏得只剩宋词般的哀叹。觉得自己的世界大的时候,大得无边无际,觉得自己的世界小的时候,连自己也容不进去。看别人忙忙碌碌以为是一种悲哀,而自己却也要去行色匆忙地走如匆忙的人群里;有时候很茫然,甚至看不到一条可以通入黎明的道路。

那时,对感伤词人的文字,很是动容。喜或怒最多只是在人心,而感伤却能彻骨。李后主丢失江山,秦少游失去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失去使他们肝肠寸断。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相互印证。他们经由这种人生感伤出斩不断的纠缠,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也许,当无奈的显示冲击着美好的理想时,生命似乎无依无靠,无所支撑,但如能在痛苦中释然,在绝望中学会坚强,我们便能穿越荆棘,寻找到生命的支点,在欲火中涅槃。

史铁生,出生于五十年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却由于十年动乱,奔赴西北插队,在乡下落下了残腿。回到北京后,由于身体的残疾,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甚至找不到理想,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他无意中进入地坛,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地坛对于他来说,不是王侯将相锣鼓喧天的祭祀场所,只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给了史铁生一方思索的天空。无处可去的史铁生便坐着轮椅游走于地坛。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看着出入地坛的人们,看着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升起,落下,直至消失不见。正如史铁生所说,他在地坛的时间里,经常在某个角落,专心致志地想着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多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上帝在人出生时就已经给了人死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在漫长的思考当中,对人世的愤慨与无奈在一点点的消磨,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寻找生命的真谛,从而让有限的生命重新焕发出光彩,用史铁生的话,也就是“如何活的问题。他将自己长期思索的结果记录下来,身体的行走停止了,生命的思考却越发的快了起来,看着一点点的墨迹从笔下流淌出来,从心中升腾,史铁生感到心中的平静,仿佛寻找到了支撑生命的支点。

记得席摹容的一句话:“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当面对生活的无奈时,不要放弃,你终将找到生命的支点

生命的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