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教案《高尔基爱他的儿子》张春梅

合集下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一教学提示本文是是一篇围绕“爱”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作品。

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值得细细品味。

(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3个生字,理解有关新词。

理解高尔基给儿子写信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高尔基给儿子信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二教学流程板块(一)引出话题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送给大家一句名言1、※——课件(文字)“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

※——课件(图片+文字)高尔基头像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高尔基写下了大量的小说、剧本、传记、政论,也留下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高尔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个伟大的作家。

2、※——课件(文字)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块(二)初读了解1、请同学们先自学生字词,注意读音和字形,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动画提示:自读课文2、检查读——请9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准了生字,读通了句子。

◎动画提示:检查朗读3、请同学们默读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动画提示:默读思考(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两件生活小事:2—5自然段写了“栽花赏花”,6—9自然段写了“写信教子”)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呢?为什么他们都感到愉快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范例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范例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1.1.2 教材分析,选择《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亲情和爱的理解。

1.1.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高阅读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背景介绍2.1.1 高尔基是苏联著名作家、评论家、剧作家。

2.1.2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2.1.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散文。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

3.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伟大,懂得珍惜家人。

四、教学目标4.1 对知识与技能的目标4.1.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4.1.2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

4.1.3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5.1.2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

5.1.3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文章表达的亲情之爱。

后续章节待补充。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或黑板6.1.2 教学挂图或图片6.1.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1 课本6.2.2 阅读笔记本6.2.3 彩色笔或其他绘画工具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教学环境6.3.1 安静、整洁的教室6.3.2 适当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交流和展示6.3.3 教学设备正常运行,确保课件或黑板等教具的使用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亲情主题7.1.2 简介高尔基及其作品,为学生阅读课文做铺垫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亲情吗?”7.1.4 组织学生进行简短讨论,分享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七、教学过程7.2 自主学习7.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7.2.2 学生边阅读边做好生字词的标记,以便后续学习7.2.3 学生思考并回答提前准备的问题,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7.2.4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与同学交流七、教学过程7.3 课堂讲解与讨论7.3.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7.3.2 教师解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7.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家人的爱7.3.4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八、板书设计8.1 板书主题8.1.1 在黑板上写出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8.1.2 在下方列出关键词,如“亲情”、“爱”、“高尔基”、“儿子”等8.1.3 在关键词下方标注重点句子或段落,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八、板书设计8.2 板书生字词8.2.1 在黑板上列出本课的生字词8.2.2 针对生字词,标注拼音、部首、笔画等信息8.2.3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八、板书设计8.3 板书思考问题8.3.1 在黑板上列出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8.3.2 问题下方标注答案或思考方向,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8.3.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9.1.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亲情相关的图画9.1.3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九、作业设计9.2 作业要求9.2.1 生字词作业要求规范书写,无错别字9.2.2 绘画作业要求画面生动,富有创意9.2.3 短文作业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字数适量九、作业设计9.3 作业评价9.3.1 对学生的生字词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9.3.2 对学生的绘画作业进行评价,鼓励创意和表现力9.3.3 对学生的短文作业进行阅读,关注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10.1.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0.1.3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情感发展,调整教学策略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2 拓展延伸10.2.1 学生进一步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地位和影响10.2.2 学生参加亲情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10.2.3 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亲情主题活动,如家庭聚会、亲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故事背景介绍1.1.1 高尔基是苏联著名作家、评论家、剧作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高尔基,了解他的作品和贡献。

1.2 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

1.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阅读与理解。

2.2 高尔基的作品和贡献的了解。

2.3 分析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3.2 讲授法:讲解高尔基的作品和贡献。

3.3 情感体验法: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介绍高尔基的作品和贡献,引导学生对高尔基有所了解。

4.2 阅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4.3 分析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4.4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文章中的情感。

4.5 总结:回顾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强调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

五、作业布置:5.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高尔基的作品和贡献的短文。

5.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受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6.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了解程度。

6.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文章,评估他们对于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7.1 让学生进一步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高尔基的理解。

7.2 组织一次关于高尔基的作品的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资源:8.1 高尔基的作品集,用于学生进一步阅读和了解。

8.2 关于高尔基的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九、教学注意事项:9.1 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理解和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感情。

9.2 在讲解高尔基的作品和贡献时,要尽量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十、教学反馈:10.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文章,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材简析: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他希望儿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

教学目标: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并努力实践。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读词句,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2、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读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3)、课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抓重点词句理解:“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而且这个孩子“只有10岁”。

)(4)、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

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

(5)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6)教师小结: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2、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

(过渡):儿子就要回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并感受亲情的温暖,增强对家庭和亲人的珍视和关爱。

学生能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苏联作家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亲情故事。

高尔基在儿子病重时,不顾自己的健康,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展现出了深深的父爱。

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父亲的爱心。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学生能够分析并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亲情细节,分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3.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四、课堂练习4.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表现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分享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5.2 学生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教师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

(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学习高尔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

2. 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3. 推荐一本高尔基的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

七、教学步骤1.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了解高尔基的身世和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高尔基热爱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分析高尔基的作品特点,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高尔基热爱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

2.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学习高尔基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了解课文内容。

2. 准备相关资料,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

3. 设计课堂讨论和活动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高尔基热爱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

4. 课堂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深入剖析: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剖析高尔基作品的特点和主题思想。

6. 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学习高尔基的精神品质。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尔基的精神内涵。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2. 比较高尔基与其他苏联作家的作品,探讨其文学地位和影响。

七、课堂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会人物情感。

2. 举办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高尔基的诗歌进行朗诵,感受其文学魅力。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亲情温暖人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高尔基的文学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亲情的伟大和温暖,培养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心。

学生能够启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讲述了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与他的儿子之间的亲情故事。

通过故事,展现了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以及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坚守。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亲情主题,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伟大。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高尔基的简介,激发学生对作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和重要性。

3.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分析与欣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学生选择一篇高尔基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4.2 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5.1 相关活动:学生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学生参加亲情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

5.2 家庭作业: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一项亲情活动,如家庭聚会、写信给亲人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写一篇关于亲情家庭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案范文

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案范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性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2)学习高尔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2. 学习高尔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全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高尔基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认识。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性格特点。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高尔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6.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高尔基的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高尔基的文学成就,推荐阅读其其他作品,如《海燕之歌》、《母亲》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讨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

(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认识他的文学地位。

(3)通过分析课文,理解高尔基对儿子的教育观念和他的人格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学会评价人物,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的深厚爱意,学习他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

(2)学习高尔基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认识他的文学地位。

3. 分析课文,理解高尔基对儿子的教育观念和他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高尔基的教育观念和他的人格魅力。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学会评价人物,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深入理解高尔基的教育观念。

3. 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学生齐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感受课文情感。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深厚爱意。

2.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解决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高尔基的教育观念和他的人格魅力。

3.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

4. 案例分析4.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实例,深入理解高尔基的教育观念。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课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感受高尔基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及其无私奉献精神。

(2)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分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意及其无私奉献精神。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5. 情感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关爱家人和朋友。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互相启发,培养亲社会行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实际情况。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或视频素材,以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2. 高尔基的生平介绍资料,用于课前背景知识介绍。

3. 生字词卡片,用于游戏和学习活动。

4. 小组讨论指南,确保讨论有序进行。

七、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学习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深入剖析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高尔基会将他的爱心传递给他的儿子?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讨论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2)讲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2)让学生谈谈对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精神的小练笔。

2. 拓展作业:(1)让学生选取一篇高尔基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2)让学生向家人分享高尔基关爱儿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家庭亲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

(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他对儿子教育的理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的深沉爱意和对教育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

(2)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3)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教学难点:(1)理解高尔基对儿子教育的理念。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引发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导入本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高尔基对儿子教育的理念。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感悟文章。

3. 调查身边的家庭教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和心得分享。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高尔基的家庭教育方法。

3.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拟文中的情景,提高交际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

2.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途径,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提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学习作者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儿子的深厚爱意。

2. 学习作者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亲情有什么看法?引入本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2)分享生活中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儿子的深厚爱意和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2. 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主要内容,并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分析和解读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并受到作者乐观生活态度的启发。

1. 课文文本《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doc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doc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岀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四、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词妻子顾不上栽种各种摇晃姪紫嫣红脸庞红扑扑2、指名读——齐读(提问“姪紫嫣红”;拓展“凄、恍、宠”)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充满了爱意的文章。

课文中哪一句直接表达了高尔基爱他的儿子?教师指导朗读第一节,读书指导“很爱”(二)感受儿子的孝顺师: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那儿子爱高尔基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2、3两段,用划出你认为能表现出儿子爱高尔基的词和句子。

1、学生口读课文2、3两段。

2、集体交流句子:出示幻灯片(1)探望休养的父亲(2)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让学生谈谈体会)学生齐读“顾不上休息……”师:不就是种种花吗,我在家也经常种花,我怎么没看出来儿子爱高尔基呢?(引导学生分析种花的目的)生:从顾不上、道、各种各样我看出,儿子爱高尔基。

生:让高尔基有好的调养坏境,是高尔基早日康复。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不远万里来探望父亲,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

儿子走了,他留下了鲜花,更留下了对父亲的爱。

师:儿子虽然走了,却留下了浓浓的情谊和深深的祝福。

你想不想夸夸他?谁来用自己的朗读夸夸他?学生朗读2、3两节——教师指导。

(三)欣赏花儿的美好师:春天來了,儿子中的花怎么样了呢?出示幻灯片1、哪位同学来带我们欣赏-下儿子种的花呢?指名读第4段。

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到,写景时要运动多种感官,哪位同学来回忆一下。

(学生回忆)下面让我们来发动我们的感官,完成下面的题。

【看到】:姊紫嫣红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扭动着腰肢。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说明板书3、揭示题意。

二、同学们,爱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表现的就是父子之间的爱。

这节课我们继续品味。

复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小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三、精读课文,品位文章感情。

A、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儿子是怎样种花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只有一句话,其实字里行间蕴藏着动人的小故事。

仔细品一品。

(2)全班交流:1)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整个假期没有停止过,很辛苦。

2)各种各样,品种繁多,千姿百态。

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儿子有的多大?(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高)对儿子来说,种这些花很不容易。

那他是种着玩的吗?(不是,为了能让父亲观赏到美丽的风景。

)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儿子的孝敬,儿子对父亲的爱。

2、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

想象一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倒了什么?(看到:花儿争奇斗艳;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枝。

)这儿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地,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现在却开满了各色的鲜花,到处充满着沁人心脾的芳芬,引来了小生灵——蜜蜂、蝴蝶。

它们嗡嗡地飞着,似乎在哼着一首春天的歌。

3、想亲自去吗?美美地读读吧。

4、这些盛开的花儿在你的眼里就像什么?5、在父亲的眼里呢?他有什么样的感受?6、你能读出感受来吗?试一试。

B、品读“写信教子”,感受信的内涵。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

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给远方的儿子的信里,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展示)2、同学们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高尔基的这封信想告诉儿子什么?(学生根据信内容来回答)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4、齐读板书,这句话含义深刻而又丰富,我们一起来理解它。

引导感悟“‘给’,永远比‘拿’愉快”。

(1)本文中,谁“给”了谁什么?(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2)鲜花代表——美好的东西。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栽花赏花、写信教子,表达了高尔基对儿子深深的爱和他与儿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课文,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来讲:一、抓关键词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爱。

课文中栽花赏花这则小故事充分展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其中,儿子不怕辛苦栽花的经过值得学生细细品味。

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查找有关词句,寻找爱的足迹。

学生通过朗读,找到了“顾不上”“一直”“忙着”等词。

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劳动的场景,真切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爱”。

而后,又让学生想象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和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感悟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

二、读信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父爱一览无遗。

我引导学生反复读信,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感受。

随后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对“给”与“拿”的理解,深切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爱。

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浓浓的父子之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

三、拎出重点扎实推进教学文中两个“美好的东西”和“给”、“拿”的含义都是课文的重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相对其它的理解比较难,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辅助理解就显得深刻多了。

学生们在明白“给”与“拿”的意思的基础上,想到了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等岗位上的无私奉献的人物,明白了“给”的重要意义和可贵精神。

让学生写的儿子给高尔基的回信,学生们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写,第一,谈家里的生活;第二,针对赏花谈自己的心情;第三,重点谈了自己对父亲教育自己的“给”的感悟和决心。

总体来讲,写得还算比较像一封情深意重的回信,不过,都不够详细,匆匆带过,有点仓促。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完整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完整教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完整教案)第一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完整教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前苏联的文坛上,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名字就叫高尔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大家对高尔基有所了解吧?谁先来谈一谈呢?学过高尔基哪些名言?出示:高尔基简介,谁来读一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二、由“信”入手,质疑激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高尔基写给他的儿子的信。

你们愿意读一读吗?出示:信的内容。

3、这是一封高尔基写给他10岁的儿子的信,自己先读一读。

读了信之后,你觉得高尔基的哪句话最难懂?(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板书4、是啊,在文中指的是谁“给”谁?儿子给高尔基的是什么?——鲜花。

文中哪段写鲜花?三、体会高尔基的愉快1、出示:第4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这些花美吗?(出示鲜花图片)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花的颜色的?从哪个词看出来?2、师:姹紫嫣红,有紫的,有红的,表示颜色很多。

那为什么要在紫的前面加姹,要在红的前面加嫣呢?姹是什么意思?嫣是什么意思?生:姹:美丽;嫣:鲜艳。

师:姹紫嫣红的意思就是说,不但颜色多,而且这些颜色非常的美丽,非常的鲜艳、娇嫩。

看这里。

(展示图片,各种花朵)师:这就是姹紫嫣红!再遇到这一类型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种突破关键字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3.美丽的鲜花不仅引来了一只只蜜蜂,还引来了岛上的居民呢!有请这位先生,(请一位学生)当你清晨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你心情怎样?(舒畅)这位女士,如果你心情烦闷,看到这些姹紫嫣红的鲜花,你感到怎样?(烦恼没有了,烟消云散)劳累一天的渔民路过,欣赏着眼前的鲜花,又会怎样?(消除疲劳)岛上的孩子们(问全班),你们看着这么美的鲜花心情怎样?(激动开心愉快)4.是啊,这儿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的地,一个普通的院子,现在却鲜花盛开,芳香四溢,多么美啊,实在值得赞叹,我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行吗?(配乐)谁愿意带着你们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齐读!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高尔基是因为肺病到意大利疗养的,你想想,当他面对着鲜花,欣赏着美景的时候他的心情该是多么舒畅啊!这对他的病情好转是多么有益啊!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么?还有什么?生:祝愿和祝福生:对父亲的爱生: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师:设想,如果高尔基的儿子知道,此时父亲正在欣赏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的心情会怎样?【评析:这一问,为学生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作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小营小学张春梅王永波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在探究中阅读,在体验中反思,让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运用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还安排了走进生活、提问等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评价的环境,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

4、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共悟情感。

教学目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课文中领会“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的内容,抓住两个“美好的东西”和“‘给’永远比‘拿’愉快”来理解。

在学习课文中领会“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2、读题后问: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指名生说)(板书:爱)(斜线)[设计意图:适时抛出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3、改“和”为“爱”再齐读:高尔基爱他的儿子[设计意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自然过渡到本课将要学的内容。

]二、品读“栽花”,感受子爱父师: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父爱子,那么儿子对父亲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示自读要求:用“——”画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词句进行品读并将你的感受与同桌交流。

老师温馨提示:品读时注意:词语有温度,句子有感情。

)同学们自由读全班交流:(1)“探望”……(2)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高……(3)各种各样,品种繁多,千姿百态(4)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整个假期没有停止过,很辛苦。

……重点出示: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看似简简单单的语句,其实字里行间蕴藏着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指导朗读师小结:忙并快乐着,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让只有10岁的儿子顾不得旅途的疲惫,来到爸爸身边以后引读——(他顾不上休息……花草。

)多么懂事、孝顺的的孩子!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份真挚的爱。

有一年,读——(齐读第1、2两句话)师:儿子多么希望能为爸爸多做一些事儿啊!可是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假期很快就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要和妈妈一起回苏联去了,(出示句子)此时,看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儿子心里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他想:。

(屏幕出示)句子:他看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他想:。

指名说[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可以感受儿子的孝心,这对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也能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品读“赏花”,感受父爱子师:春天到了,高尔基儿子的愿望实现了吗?你们看——(幻灯出示画图配乐)[设计意图:制作多媒体课件,借助图片,图文结合,更直观,更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看到这些色彩鲜明的花,你能想到那些词语?(……)[设计意图:学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因此表达出来的语言也是不同的,用“词语”的形式鼓励学生,对他们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那文中是怎样描写着春天的景象呢?自由读课文这一节,边读边想:从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看到……听到……闻到……师叙:这儿原本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地,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现在却开满了(……),散发出(……),引来了(……)它们嗡嗡的飞着,似乎在哼着一首春天的歌。

谁愿意来读这一节。

(指名读)女孩子们读。

师:这样的美景,读着就让人陶醉,高尔基坐在院子里,(出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 生接读:(有说不出的高兴、自豪、感到很幸福)师:为什么这么开心?(在骄傲,因为是儿子种的花,付出得到回报;在赏花,在享受儿子的劳动成果;在感动,被儿子的爱所感动;在思念,思念他的儿子和老婆……)[设计意图: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回答中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情感。

]是啊,所以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

[设计意图:师生配合读书,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共悟情感。

]师小结:是的,(出示:那些盛开的……)多么贴切的比喻啊,睹物思人,花儿美,可更美的是儿子的那一份孝心啊,如果此时儿子就在他身边,他会对他说些什么呢?(你看花多美啊!感谢儿子,幸福,感到骄傲……)师:那好,让我们和高尔基一起来分享这份幸福(骄傲)吧!春天到了,读————(全体感情朗读配乐第4、5小节)[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识到这一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

在此,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并邀好友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读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

这种朗读绝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从而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四、品读“写信教子”,感受信的内涵。

师: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连母鸡都会,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不久,一封信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的教导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这就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出示信的内容),师范读师:好,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封信,思考:他在信中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读信。

(1)提问:他在信中写了什么?……(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设计意图:课文中的最后一节有着较深刻的含义。

对于启发学生体会乐于奉献的道理很有帮助意义。

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在小组讨论与集体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哲理的理解,升华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在此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2)那文中的儿子“给”了父亲什么?(儿子给高尔基栽种花草或留下鲜花)(3)信中怎么说的?指名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鲜花不仅留给了高尔基,也留给了岛上的居民!你们看——(幻灯出示⑴当你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你心情怎样?⑵看,心情不好的人走过来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

你会怎样?⑶瞧,那位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眼前的鲜花,你又会怎样?所以高尔基说:齐读句子——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4)你读出了什么?(父亲为儿子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很自豪,很骄傲,)那你来读这一句!(指名读)(5)男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父亲的快乐与自豪!齐读这一节师:这段话里“美好的东西”指的是——(生说——鲜花)。

那这段话里“美好的东西”又是指什么呢?出示第8节[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疑是学生学习的指向标。

通过相同的词句“美好的东西”,让学生去思考,这对把握文章中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节小组讨论指名说(生随意谈)(给别人帮助,是关心别人,为别人奉献……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安慰的眼神。

) (用排比句式……)[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有一定的难度,找的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可以减轻问题的难度;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适时补充、拓展,能事半功倍。

]师:同学们,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确实有很多,比如(出示练说)出示练说:当我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我,那时候,我感到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那时候,我感到……师:生活中的你们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你尝到过这种快乐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师:谁愿意说出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自学后讨论整合,直观教学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想象,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受到付出是一种幸福。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陈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因为你们也能给予别人“美好的东西”。

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一次掌声,一个握手,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都能够成为美好的东西。

当你为家人、为朋友,甚至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时,你自己也会因此而快乐。

这就是“给”比“拿”愉快的道理。

师:所以高尔基说“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指名读)理解“给”和“拿”指名说(奉献、贡献、给予、付出……)(索取,……一味得到别人的关怀而不付出。

)指名读这一段话师:那你知道高尔基的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吗?(希望儿子做一个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有益于社会、懂得付出……)[设计意图: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

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呢?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同身受,认为自己就是高尔基,并说说自己对儿子的期望,从而也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师:是的,同学们,这不光是高尔基对儿子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应该谨记并且为之努力的,就让我们一起再次用心来聆听高尔基的教导吧。

齐读——(齐读信内容)师:这是一个多么懂得教育孩子的好父亲啊!这难怪作者在文中第一节说(出示第一节):读——(生齐读)四、课堂总结巩固学习1、同学们,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课,高尔基的这封信不仅感动着他的儿子,也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牢记这最后一句,(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一个富有爱心的,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吧!最后,老师也想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希望它能伴随我们成长!读——出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设计意图:脍炙人口的名言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阐释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五、小练笔,回报“爱”(任选一题)1、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或《你快乐,我也快乐》。

[设计意图:写回信既是变化着形式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又是学会感恩的好方法,只有心怀感激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爱”,懂得如何去关爱别人,还是复习学习写信这种通讯方式的好机会,可谓一举三得。

附板书: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爱“给”永远比“拿”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