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合集下载

纸短情长 最美家书

纸短情长 最美家书

纸短情长最美家书《最美家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手机、电脑、社交软件等各种工具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友保持联系。

然而,在这些快速的沟通方式中,我们是否会逐渐远离传统的书信?那种用纸张承载着真挚情感的书信,是否已经逐渐被我们遗忘了呢?纸短情长,这句话或许最能概括出书信的特点。

一张简单的纸张,却可以装载着浓浓的爱意、思念和温暖。

家书更是如此,它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传达。

每一次握着笔写下家书的时候,都是在向亲人传递着自己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远方亲人的牵挂与爱意。

家书不仅可以传递情感,更可以传递温暖。

在一个个孤独的夜晚,拿起家书,仿佛就能感受到亲人的陪伴。

文字中的叮嘱、关怀和祝福,都是亲人对我们最真挚的表达。

即使不能亲临其境,通过家书,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亲人对我们的关爱,这种温暖会在心底生根发芽,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家书更显得珍贵而难得。

人们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往往忽略了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表达。

忙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忽略了家人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坐下来,写下一封家书的时候,才会发现内心深处那份对家人的思念和爱意。

最美的家书,不在于文字的华丽,而在于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段温暖的叮嘱,都能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无需太多修饰,只需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份真挚定会触动家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让我们抛开手机电脑,拿起笔和纸,写下一封最美的家书吧。

让文字承载我们的情感,让纸张传递我们的爱意,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纸短情长,家书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让我们珍惜这份传统,让家书成为我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愿每一封家书都能传递着我们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爱意,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温暖。

最美的家书,不在于文字的华丽,而在于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愿家书永远流传下去,让亲情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见字如面》观后感五篇

《见字如面》观后感五篇

《见字如面》观后感五篇《见字如面》节目观后感范文一尽管手写书信的时代已经悄悄溜走,但是《见字如面》仿佛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将书信最纯粹的一面展现在了大众面前。

带领的观众重新温习书信里不为人知的感动与记忆。

《见字如面》以书信的方式重新唤起了中国人民心中对书信的那份情愫。

节目入选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封信,不分时代、人物,真实全面的再现了中国各个阶段。

从春秋到民国,一直到现在,人性的善恶交织,时代的重檐迭荡,在书信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第一季的《见字如面》邀请了娱乐圈的诸多明星,例如林更新、张国立等人,他们用声音扮演写信人,在各大媒体以及现场观众的注视下把信件一封封读出来。

这些信件里饱含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当每读一封信是,我都感觉是在重温一个历史场景,使自己置身其中,国破家亡、羁旅悲愁、盛世王朝一一通过文字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出来。

当时的社会气象以及历史人物,仿佛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书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一大成就之一,守住传统,匠心以成。

在当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里,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充斥着人们太多太多的生活时间,书信仿佛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而这样一、一档的综艺节目,仿佛又唤起了我对书信的热爱。

心急的我立马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书信仿佛就是通往心灵的快递列车。

每当落笔写信,或者读信,都能感觉到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沉浸于情感之中不能自拔。

书信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嬉笑欢腾,但它却用最实在的方式打开人们的心灵。

我爱《见字如面》,更爱书信。

《见字如面》节目观后感范文二1950年,黄永玉和曹禺第一次见面是因为萧乾。

当时,黄永玉从香港来到北京探望沈从文,正逢巴金到北京开会,萧乾就约着巴金、曹禺、沈从文等一行人到北海喝茶,黄永玉一同参加。

1987年,张国立因主演话剧《朱莉小姐》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当时给他颁奖的就是曹禺曹公。

对于这台剧目,曹公非常喜欢,之后还特意邀请张国立到他的家里畅叙戏剧艺术表演。

那次,曹禺为张国立题写一幅条幅:“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

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

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品读红色家书有感12篇品读红色家书,感受信仰的力量,从红色家书中你有什么感悟?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品读红色家书有感范文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昨夜的洞庭月明星稀,今宵的汉口狂风大作,明朝又将去向何方?依稀可见一个凛然的背影挽起线缝四裂的袖口,收回遥望着湖天一线的注视,躬身踏回泊船,提笔写下给妻子詹月如的诀别红色家书。

背影的主人熊亨瀚得知南昌起义爆发,从汉阳鹦鹉洲的革命秘密据点出发前往江西,他在汉阳鹦鹉洲江边准备渡江时不幸被捕。

在狱中,熊亨瀚先后被4次提审。

其间,他遭受严刑拷打。

但不管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未透露党组织任何秘密。

当时的《湖南通俗日报》在简讯中称:“熊,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伴。

”这样一位革命英烈,在诀别家书中安置父母、岳父、兄弟、妻儿,唯独对自己只一句“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作结。

那样的时代中,出现了无数个同熊亨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取义为实现大我牺牲奉献的烈士,红色家书精神催人奋进。

纸短情长,点信仰之光。

信仰的力量从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精神那处传承而来,熊亨瀚抛头颅洒热血之际,他心里饱含牵挂,在遗书中声声叮嘱情真意切,却依然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同时也希望儿子“将来似可使学军”,夙励救国之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革命理想高于天”等词句,形象生动地阐述强化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极端重要性,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见字如面,表赤诚之心。

绝命遗书中,熊亨瀚告诉妻子,自己“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而死,光明正大。

从先烈的红色家书中汲取力量,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划清“四个界限”,做到不为歪理所惑,不为浮躁所动,不为名利所累。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书信,这样一种已经濒临绝迹的文学形式,通过这样的综艺节目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娱乐之余,更多的是得到了一些醒悟吧,下面是的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欢迎来参考!作为一个纯粹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的出现无疑是带着些冒险意味的。

不似某些情感节目中以拆信为表、窥探家庭丑闻为实的做法,《见字》走的是文化争鸣的路子,它选取的信件远至公元前223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家书,近至十多年前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信。

读信人不仅有时下热俏的鲜肉林更新,也有演艺界的泰山北斗张国立、归亚蕾老师等。

根据撰信者真实身份的不同,读信人的选择也兼顾了性格、年龄等考量。

另一边,因着信件年代长远,节目组还将涉及文言文的部分做了准确又保存意蕴的白话翻译,观众理解方便,也更易将思绪沉浸在信件诠释的过程中。

而在第二现场,还有主持人翟毓红与杨雨、许子东两位文化嘉宾进展对谈,分享信件由来或解读深层涵义。

这么看,倒有些《锵锵三人行》的意思。

说起《锵锵》,儿时最爱看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三大才子指天说地、谈笑风生,而今再见许老,脾气稍敛,但论事更为透彻直接。

许是担忧审核问题,主持人小翟与杨雨总是强加打断,观众与许老皆未能尽兴,十分可惜。

另一位嘉宾杨雨是百家讲坛的常客,对纳兰容假设偏爱有加的她是典型的感性派学者,解读时除偶尔掉书袋外,总不免将自我情感投射在信件中,于此,有观众戏称道:“杨雨读了很多书,而许子东读明白了很多书。

”也是见仁见智了。

除此之外,小翟作为主持人的控场能力也亟待提升,安静深沉的第一读信讲台,混搭着嘈杂急迫的第二抒发现场,总归显得突兀。

毕竟节目初衷,不过也是为了交待一句:我们总说得太多,却觉察不到想得太少。

尽管第二现场略有缺憾,但读信现场却是诚意满满。

三期里,个人最喜欢何冰和归亚蕾老师的演绎。

何冰其人,二度摘得中国话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表演功底自然不容多说,但令我讶异的是,他打动我的并非慷慨激昂的情绪张力,而是在诠释一封由普通父亲撰写、以表达为子前途担忧的家书时,那份面对孩子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真切。

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的意思

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的意思

见字如晤纸短情长的意思
“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是一句汉语成语,意为通过书信往来,就好像面对面交谈一样亲切。

这句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秦观的《鹊
桥仙·七夕》,“纸短情长,言犹在耳。

”它形象地描述了书信传
情的真挚和深远。

在现代,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通过书信或文字来
表达感情,尽管纸张有限,但情感却是深厚而长久的。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书信的
重视,认为书信可以传递真挚的情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情感角度来看,这句成语强调了情感的深厚和持久,即使书信内容
有限,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可以超越时空和距离,传递真挚的情感。

另外,这句成语也可以引申为现代社交媒体和通讯工具的使用,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快速传递信息,但仍然强调了
真挚情感的传递和沟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见字如晤,纸短情长”这句成语,强调了书信传情的真挚和深远,以及情感交流的重
要性。

2023年《见字如面》观后感12篇_1

2023年《见字如面》观后感12篇_1

2023年《见字如面》观后感12篇《见字如面》观后感1书信,这样一种已经濒临绝迹的文学形式,通过这样的综艺节目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娱乐之余,更多的是得到了一些醒悟吧!说不定现在的小孩们都不知书信为何物,而只知qq、微信,可我一直就对诉诸于笔端的书信有些微妙的好感,曾经也有过一两笔友,也曾保留着几封书信,偶尔翻出来读读,往往能找到回忆的闸门,让曾经的故事宣泄而出,这种感觉已不可多得了,不免令人唏嘘!节目里挑选的书信,都是一段真实的历史重现,而不是旁人杜撰的野史,那些文字里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再通过台词功力深厚的读信人渲染演绎,真真觉得比看一场耗资巨大的电影场景更让人觉得舒心,何冰读的那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让人深有感触,把一碗鸡汤熬出了别样的味道,他为了养家,放弃了自己的拍照理想,去做各种能赚大钱的工作,天真的以为等有了钱同样可以实现理想,可不曾想最终却力不从心了,当然因为他的放弃理想却成就了自己儿子的追求理想,但他也不是让他为所欲为,他说房子是靠一个男人自己挣,要么你一边理想主义的生活一边挣够钱买房子,要么就为了房子妥协你的理想,要么就找个同样理想主义的人一起生活,这种考验能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将来如果妥协了,要懂得鄙视自己!或许,我们一边懊恼着自己没有一个这样开明的老爸,一边思考着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成为这样的老爸,我们希望,不管是通过书信还是微信,这样的沟通和智慧应该永远存在着!《见字如面》观后感2还记得第一季看了一期,被某些不喜的环节淡去了兴趣,就没有再看。

当时有些遗憾,这么好的一个素材节目,却被烹饪成了那样。

偶然看到了第二季的.播出,封面是周迅,倒是有些惊喜。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看了第一期,每期划分主题的想法很棒,尤其是第一期沉重的生死话题让隔着屏幕的我,险些抑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

信件选材空间范围更加宽广,尤其是还有一封现世儿子写给母亲的信。

在读每封信之前,介绍信件的缘由方面更加详细了一些,能让观众在听信之前对信件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见字如面主题征文

见字如面主题征文

见字如面: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沟通。

然而,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传统的书信往来?那些用心书写的文字,承载着浓浓的情感,传递着真挚的问候。

见字如面,这四个字道出了书信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见字如面,意味着文字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书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他们的悲欢离合。

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些文字,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内心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陷入深深的回忆。

见字如面,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往往因为生活的琐碎而忽略了与亲朋好友的交流。

而书信,却能让我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温暖。

当我们在信纸上挥洒笔墨,倾诉心中的思念时,那些遥远的亲朋好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陪伴着我们度过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见字如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现代的信纸、信封,书信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内涵却始终如一。

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传统,让书信成为我们情感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

总之,见字如面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放慢脚步,用书信这种独特的方式,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去体会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见字如面》:书信里的人生百味

《见字如面》:书信里的人生百味

几个诗人经常凑在一块儿,这也是后来他的电视作品总有文学性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作为《小说选刊》的编辑,他常常去顾城家送稿费,亲睹了他和谢烨二人曾经的快乐时光。

说起后来的悲剧,“这个结局谁也没法接受,但你没有办法不怀念这两个人。

特别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对人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对人生的各种不确定的可能性的认知,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

”他说。

一直以来,关正文都想做一个读书节目,“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档读书节目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但电视读书评论总是差点意思。

直到他看到一本英国的书信集,里头是西方世界征集到的各种私人信件。

这让他确定,读信是一个好的选择。

信是私人的、真切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的,从中可以打捞的东西太多。

面对这些可贵的信件,关正文想找的不是朗读者,而是艺术家,要求很简单,朴素真挚地读信。

《见字如面》的人文色彩,让张国立这些明星们以公益价爽快受邀。

关正文说,这8位明星哪怕有1位按照商业价格找节目组要钱,他们都得破产。

何冰欣然加入,他觉得这活儿自己能干,毕竟自己是一名话剧演员。

另外,“它跟文字有关,能传播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挺过瘾的。

你会发现几十年前乃至几千年前人写的信,跟现在的观众还是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何冰想得很清楚:朗读者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涉入表演,要去体验,体会这个心情,更多的是传递文字之美,而不是说处理之美,因为一旦进入处理之美,那不就成话剧了吗?对何冰来说,最难读的一封信是蔡春猪写给自己被确诊为孤独症的孩子。

“他是难过到头了,就用了些很痞的话,但我知道,他不那么写就写不下去了,实际上真是往心里扎。

”同样身为父亲的他生怕读不好,糟蹋了这封沉重的信。

张国立感受到了失去很多年的东西一下子又找回来的感觉。

“书信是最早人与人之间分隔两地情绪和情感交融的方式,你见到我的字就如我们见了面一样,我有深刻的体会。

”1942年5月22日,时年37岁的左权将军在太行山深处,给妻子刘志兰写了一封家书。

他34岁结婚,此后3年,三口之家在一起只有短短5个月。

从《见字如面》解读书信之美

从《见字如面》解读书信之美

从《见字如面》解读书信之美刘传清,雷小东(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摘 要:书信作为人际交往的语言载体,记录着历史的嬗变,蕴含着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处世智慧,富有独特的美感。

写信人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寓于其中,信笔所至,自然真挚,给人以情感的体味、心灵的陶冶与思想的启发。

在传统家书因媒介革命的冲击逐渐走向没落的当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传统书信带给我们的美感享受,从而让更多的人重拾纸笔,找回失去的从容。

本文从书信这一特定语境出发,以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第一季)选入的76封书信原文为语料,从审美维度解读书信的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与情感之美。

关键词:《见字如面》;信;审美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54-03作者简介:刘传清(1965-) ,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雷小东(1995-),女,湖北武汉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1]229,书信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文字传播媒介,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传统家书因媒介革命的冲击逐渐走向没落。

当数字时代的电子通讯设备以惊人的速度替代书信,人们远离了“家书抵万金”的忧思,却少了一份“纸短情长”的珍重。

近年来,从“抢救家书”到“全民读信”再到学界对书信文化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去发掘书信藏于时间褶皱里的魅力,由此衍生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

其中,被评为“荧屏清流”的语言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凭借极简的“读信”形式为书信正名,让更多的人看到那些重叠了时空,不能被遗忘的历史和寄托。

书信中缤纷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使人走进自由放达的语境,在真实而有温度的字里行间拨动被生活打磨钝化的心弦,品味自然灵动的语言美,重塑多维鲜明的形象美,体悟真挚有力的情感美。

设计回信活动方案

设计回信活动方案

设计回信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二、活动目的。

通过回信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大家用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重温传统书信文化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三、活动主体。

[具体参与人员范围,例如:某社区居民、某学校学生、某公司员工等]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 (一)时间。

[开始日期]-[结束日期]# (二)地点。

1. 线下:设立一个专门的回信工作室(如果在社区可以是社区活动中心的一个房间;如果是学校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如果是公司可以是公司的闲置会议室等),方便参与者集中写信和收取回信。

2. 线上:通过[指定的线上平台,如专用的社交群组、论坛板块或者电子邮件系统等]进行信件的投递和接收。

五、活动流程。

# (一)活动准备阶段(提前[X]天开始)1. 宣传推广。

制作有趣的宣传海报,海报上可以画着一只叼着信的小鸽子,配上文字:“有封信在等你回应哦!”然后把海报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学校教学楼、公司办公区等显眼的地方。

编写一段幽默的活动宣传文案,发送到相关的微信群、QQ群或者官方公众号上。

例如:“宝子们,你们有多久没收到过一封充满诚意的信啦?现在有个超酷的回信活动来袭!在这里,你可以把心底的话写成信寄给神秘的小伙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回信哦,快来参加呀,让文字来一场奇妙的旅行!”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士(如社区居委会主任、学校校长、公司领导等)录制一个简短的宣传视频,介绍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发布在各大平台上。

2. 物资准备。

准备好信纸、信封、笔等写信工具。

信纸可以选择带有可爱图案或者文艺风格的,信封也可以有一些创意设计,比如贴上有趣的小贴纸。

为线下的回信工作室进行简单的装饰,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写信氛围。

可以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挂一些轻柔的彩带。

如果有线上平台,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并设置好专门的分类文件夹或者板块,用于信件的管理。

# (二)活动报名阶段(提前[X]天)1. 线下报名。

在活动地点(如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办公室、公司前台等)设立报名点,放置一个精美的报名册,上面写着“快来报名参加回信活动,开启你的文字之旅!”参与者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参与方式线上或线下等)。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小作文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小作文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小作文
嘿,亲爱的朋友!见字如晤呀,希望你展开这封信的时候,能开开心心的,就像脸上绽开了一朵花儿似的。

你知道吗?写信可有意思啦!每次拿起笔,我就感觉自己像个小作家,要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都倒出来。

就好像我有好多好多宝藏,要通过这张信纸分享给你。

记得有一次,我给我的好朋友写信,我写了我们一起玩耍的那些快乐时光,写了我们偷偷藏在树下的小秘密。

哎呀呀,写着写着,我自己都笑起来了,那些回忆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样在我脑海里眨眼睛呢!等我把信寄出去,就天天盼着他的回信,那种期待的感觉呀,就好像等着圣诞老人来送礼物一样。

写信还能让我们的感情变得更深呢!当对方看到你的字,就好像你在他身边说话一样。

有时候我会在信里画个小笑脸,或者贴个漂亮的贴纸,让信变得更有趣。

我会想,他收到信的时候会不会也笑出声来呢?
而且哦,写信可不像发消息那样,一下子就没了。

信可以被好好地保存起来,等以后再拿出来看,那感觉多棒呀!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时候,所有的快乐和温暖又回来了。

你不觉得写信是一件超级神奇的事情吗?
展信舒颜呀,朋友!希望我的信能给你带来快乐和温暖,就像阳光照在身上一样舒服。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我的信,都要开开心心的哟!
我觉得写信真的是太棒啦!它能让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真的希望我们能一直通过写信来分享彼此的生活呀!。

见字如面写给爱人的信

见字如面写给爱人的信

见字如面写给爱人的信亲爱的,见字如面,这个词用来形容我们之间的距离。

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每当我读到你写给我的信,我仿佛能感受到你就在我身边,我们彼此间的爱意和思念如同面对面交流一般真实和清晰。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

而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每当我打开手机,看到你发来的短信,我都会不禁笑出声,因为我知道你是在想我,是在关心我。

我记得那一天,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当我们站在一起,我看着你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我的整个世界。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爱上一个人到这个地步。

你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世界上的一切困难,因为我知道有你在我身边。

每次想到你,我的心都会变得温暖和安宁。

你的微笑是我每天最大的动力,你的关怀是我每天最大的安慰。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的心始终相连。

这种感觉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虽然我们不能每天见面,不能每天拥抱,但我知道我们的爱是真实的。

距离并不能改变我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每次我想你的时候,我会想象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象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亲爱的,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会一直爱你,无论距离有多远。

我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的爱是坚不可摧的,它会支持我们度过一切艰难的时刻。

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和幸福的时刻。

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无论未来如何,我都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走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亲爱的,见字如面,我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对你的爱和思念。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无论发生什么。

我爱你,永远。

爱你的(此处省略署名)。

见字如面李真最后一封信全文

见字如面李真最后一封信全文

见字如面李真最后一封信全文《见字如面》今年已经做到第三季了,在圣诞节当天开播。

2016年第一季豆瓣8.9分,2017年第二季更是高达9.3分,一句话形容就是:匠心成就品质综艺。

书信传情、侧耳倾听,节目组从几千封好信中挑选出最值得共享的书信,每一封都值得期待。

节目形式是主持人介绍书信背景、读信人读信、专家学者进一步解读书信。

第三季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错位”,登场的读信人有董勇联袂赵立新一起读蒲松龄写给穷神的信、董勇读大岛中典写给“遗言收集者”袁苡程的忏悔信、归亚蕾读李清照写给丈夫表弟綦崇礼的感谢信、牛骏峰读周宏翔写给地铁姑娘的信、郎永淳读殷夫写给哥哥徐培根的诀别信。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每封信都有让人泪崩的地方,但动人之处不是因为惨,而是因为美。

这种美来自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也来自读信人的真情演绎。

自己阅读是一份沉浸,听别人阅读更能调动起听力感官的参与,声音的魅力正来于此。

读信人有演员也有央视主持人,都读信时候的他们都是文化人,把书信内容以及书信背后的历史故事、情感故事传递给我们。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综艺节目主要还是看热闹、看竞技、看选秀、看明星,这样一款以读信为主要形式的综艺无疑犹如清流,有审美门槛,看似很高端,但并不摆架子,喜欢文化的观众能找到趣味、获得审美享受,而追星的粉丝也能领略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另一面。

《见字如面》的忠实观众被称为“面粉”,我邀您一起做一名“面粉”。

《见字如面》是一部直击人心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它最能打动人心是什么首先这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综艺节目。

在现在这个快餐时代,娱乐类综艺是最流行的综艺形式,例如《跑男》《花儿与少年》《极限挑战》等等。

而《见字如面》能在一堆眼花缭乱的综艺里脱颖而出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综艺中的一股清流,第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档文化类节目。

《见字如面》节目方对宗旨的陈述是:“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古人书信常用语,见字如面。

古人书信常用语,见字如面。

古人书信常用语,见字如面。

(一)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宁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

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

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作文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作文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作文首先、其次、然后、总之、总而言之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手机、电脑、社交媒体等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

但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像过去那样,通过书信的方式来交流呢?书信作为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但对于我而言,书信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交流方式。

它是我们之间的纽带,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更贴近。

书信的魅力无法言语,我们可以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可以让对方看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

与此同时,书信也是一种艺术,一封好的书信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还需要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书信中,我们可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

每一封信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书信的内容可以是朋友之间的问候,也可以是家人之间的关怀。

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信中找到的宝贵财富。

书信的魅力不仅在于对于文字的讲究,还在于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书信传递着不同的时空信息,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在距离遥远的地方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这样的魅力是手机、电脑等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书信不止是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书信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对于他人的关怀和思念。

这样的表达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实意,可以让我们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

在书信中,我们也能够体验到一种平静和放松。

我们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这样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与对方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

综上所述,书信在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我们之间的纽带,是我们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贴近。

在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书信的思维方式,保持一种更加纯粹的交流方式。

让我们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接近。

见字如面综艺稿件

见字如面综艺稿件

见字如面综艺稿件“总有一封书信,能引领我们重看家国历史,阅历岁月人生;总有一封书信,能打动我们公证山河冷暖,感受世道人心。

”记得这周三我们就收到了一封甚至几封来自我们熟知的身边同学的信,有没有同学趁机表白的什么啊。

这种用文字与纸张的形式来传达信息的方式在现代来说或许已经不甚流行了,大家都习惯了QQ、微信等聊天工具。

殊不知,正是这亲启、亲笔、亲封之中,有着更为独特的人文情怀。

“见字如面”是一档电视节目,也是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节目。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给大家读信的节目,朗诵者们用书信打开一扇历史的大门,带领观众走进那个的书信年代,所有的话都藏在一封封陈旧的信中,如今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一碗碗醇香的“酒”,回味无穷。

xx历史上第一封可考的私人家书——是xx和惊写给大哥衷的一封信。

这封信距今有两千多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留下一条命尚且不易,却能保留下这样一封感人的家书。

xx历史上一封最有意思的信——韩愈写给xx的信。

xxx因《谏佛骨表》被贬至xx州,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欲为xx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在这封信中,xx鱼便是贪官,贪官便是xx。

xx这一封信,表面上是写给xx的,其实写给天下所有贪官——“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句话,掷地有声!这是一封我最喜欢的现代诗诗人的信——xx的遗书。

对于那时的xx,他或许“只有死了”,他接受不了谢烨的离去,就像一个离不开母亲的孩子。

他永远活在自己的xx世界,用黑夜给他的黑色的眼睛,去寻找这个世界的光明。

他的结局,永远是个悲剧,还有很多信我没有提及,无论有关亲情,有关爱情,有关友情。

最后,以xxx 写给xxx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结尾:“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

”。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精选作文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精选作文

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精选作文这一世,希望还能有一个人,愿意用书信这样原始的方式,给予我们最初的温暖、最深的惦念,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笔迹苍劲有力,深入心底。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那里来我的怀里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沉寂欢喜这是你写给我的第一封信,只有这一首诗,笔迹苍劲有力。

那时候已经有了智能手机,很多人已经开始使用微信,而我们相约只用书信。

以前,山高路远,相见不易,唯一能传递感情、寄托思念的方式就是书信。

我们不曾见过对方的样子,除了想象,唯有书信,见字如面。

一封信,一来一回,几乎一个月就要过去了。

信寄出的那一刻开始,内心就多了一份矛盾,既希望信快一点送到,又希望它多在路上耽误几天。

内心多了一份期盼,希望你快点看到书信,也希望可以早点看到你的回信。

内心也多了一份想念,写给你的信,承载着我所有的思念,它被送出的那一刻,我的心便随它而去。

想象着你认真读信的样子,时而皱眉,时而浅笑,时而沉思。

灯光下,你认真的样子是那样的迷人。

每一次,在焦急、期盼中终于迎来你的回信。

站在楼下,看到邮递员都是那么的心爱,他的手里拿着你寄来的书信。

当从他手上接过信的时候,手上仿佛托着整个世界。

坐在书桌前,拆开信,像一个忠诚的信徒,用心读完每一个字,用心领会着你写信时倾注的所有情感。

你说,我读信的时候,肯定是这世间最美妙的女子。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的软件屡见不鲜,我们渐渐的开始习惯了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开始渐渐像网络传输的速度一样,稍纵即逝。

这一刻,我们以为这个人是永远不可忘却的存在,下一刻,他就被各种涌进来的消息吞没在联络人的最底端。

这一世,希望还能有一个人,愿意用书信这样原始的方式,给予我们最初的温暖、最深的惦念,我们之间,唯有书信,见字如面,笔迹苍劲有力,深入心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作者:谢颖
来源:《七彩语文·中高年级》2017年第06期
亲爱的阿牛:
见字如面!
听爸爸说,“见字如面”是过去人们写信时常用的一句开场白,意思是说看到信就像见到写信人一样。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的脸有没有浮现在你眼前呢?不过在我看来,和写信相比,视频通话更像是见面。

上次咱们俩视频通话的时候,我连你脸上粘的一颗米饭粒都看得一清二楚呢!
给你写这封信,起因是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个节目,名字就叫《见字如面》。

第一期节目里,一位男演员为大家读了一封信,据说是我国历史上可以找到的最早的一封家书。

写信的是一对兄弟,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他们都是正在打仗的秦国士兵。

爸爸说,这封信原本是用文言文写的,非常深奥,翻译成白话文以后才读给观众听的。

听信的时候,我想到了咱们背过的一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和古人相比,还是我们现代人更幸福,想和家人朋友说什么,打个电话或者发条微信,他们马上就收到了。

不过,爸爸妈妈好像对书信很留恋似的。

爸爸说,历史上有很多好文章原本都是信件,读这些信就是在了解历史。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妈妈说,她很怀念以前和“笔友”互通书信的日子,虽然很慢,但是等信时那种期待的心情是我无法理解的。

我想了想,确实无法理解。

我没有“笔友”,但是又有点好奇和朋友写信交流是什么感受,所以就给你写了这封信。

期待你的回信。

你的好朋友大康
2月1日
寄信需要贴邮票,我选了一张好看的,你可以收集起来哟!
收到大康的来信,阿牛没有立刻回信。

其实,大康在信里说的《见字如面》,他也看了,对这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他很感兴趣,所以最近一直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呢!
“用书信打开历史”
正如大康在信里所写的,历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原本都是书信。

从公函文书,到文人酬和,再到普通的家书,生活方方面面,文字短短长长,都离不了书信这种交流形式。

只不过有的时候,书信“改头换面”了,让人无法第一眼就认出来。


这大概是古代书信最常见的“面貌”了,多出现于亲人、朋友之间的通信往来。

例如: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就出自其中;嵇康的《与山巨源絕交书》,体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友观;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描述了“春山可望”的美丽风光,邀请好友一同游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是“诗仙”李白希望步入仕途的一封“求职信”。


这种信严格说来是一种便条,相当于古代的一种“短信”,记录的通常是些日常琐事,用于拜会、问候友人。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了。

【原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

想安善。

未果为结,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大意】王羲之拜上:大雪初晴,天气好极了。

你应该还不错吧。

事情还没有结果,我心情很郁闷,就不详细说了。

王羲之拜上。

山陰张侯启。


三国时诸葛亮曾向蜀汉后主刘禅先后呈上两篇《出师表》,言辞恳切,被评价为读后“不哭者不忠”;西晋时李密向晋武帝呈奏过一篇《陈情表》,感人至深,被认为读后“不哭者不孝”。

即便没有读过这两篇原文,你大概也猜得出来,所谓“表”,就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这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书信。

看完了古代几种类型的信,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吧!请根据下列情境,设想如果你是古代人,会采用哪种类型的信呢?
1.阿牛去找大康玩,大康不在家,于是留了一封给大康。

2.大康的姐姐嫁到了很远的地方,想念姐姐的大康,把自己的思念倾注笔端,写了一封寄给她。

书信还有很多“别名”,等待你从历史中一一发现它们的踪影。

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名称出现,它们都是前人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除了供后人研究的史料价值外,也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甚至是书法艺术价值。

“书信在走向消亡”
和大康的爸爸妈妈一样,阿牛家中的长辈也对书信怀有很深的感情。

但同时,他们又表示,已经习惯了打电话、发微信,要让他们写信和人联络,还真觉得有点麻烦呢!
用文字承载历史的书信,会渐渐走入历史深处,直到被后人完全丢弃和遗忘吗?
在《见字如面》第一期节目中,作为拆信嘉宾的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说了这样一段话:“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

它应该转到电子媒体,或互联网上面去……”
阿牛对这段话印象深刻。

这么看来,书信这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是可以在信息时代扎下根来,重新焕发生机的?
但同时阿牛又有些疑惑:书信承载的文化和文明是什么呢?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人们还会留恋书信呢?为了解开心里的困惑,阿牛翻看了网上很多人的评论,终于有了一些答案。

七七的城:书信在西方被称为是“最温柔的艺术”,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一封信从写信、写信封、贴邮票到寄出,就像一个酝酿过程;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能体会很多细腻的感动。

月亮河:和打电话、发微信这些快捷而随性的交流方式相比,书信给人一种“郑重感”,这不仅是因为写信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式和规范,还在于书写时的斟词酌句,仿佛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对收信人的尊重。

木木:我偏爱写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面对着一张纸倾诉让我感到放松。

林奈花钟:在过去,书信传递十分缓慢,收到信前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焦急的等待,看到信的时候也就格外欣喜。

也是因为缓慢,所以通信的频率不高,一辈子能通多少封信呢?一辈子的感情就匀在这寥寥可数的信件里了,难怪要说“纸短情长”呢!
其实,书信不仅仅是一种通信方式。

过去,书信曾通过信鸽、商队、驿使来传递,后来又由邮政通过车船、飞机来传递,在今天自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媒介来传递。

书信的传递渠道在改变,但是书信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形式值得被传承下去。

想到这里,阿牛豁然开朗。

他要回信给大康,把自己的想法与他分享。

如果你是阿牛,你会怎么给大康写这封回信呢?(插画:蔡成恩漫画工作室)
(责任编辑:马瑞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