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岂能依靠“亡羊补牢”?
安全管理:“亡羊补牢”——安全重在预防
、“亡羊补牢”——安全重在预防
《亡羊补牢》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讲的是一个牧民的羊被狼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把羊圈上的窟窿堵上,他起先不听,结果羊又被叼走一只。
后来他堵上了窟窿,从此再也没丢一只羊。
仔细回味这则寓言,联系到一些企业的安全事故,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故是由于职工本人思想上存在“窟窿”造成的。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投入不是不多,规章制度不是不严,前车之鉴不是没有,为什么安全事故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通过分析部分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有80%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职工心里放松了安全弦、思想中出现了安全窟窿造成的。
“人祸猛于虎”。
羊圈破了个窟窿堵上后就能防止羊的丢失,人的生命岂能亡羊补牢!如果说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制造不和谐音,那么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就是头号杀手,它会永远夺去健康带来的自由,夺去生命带来的欢乐,夺去家庭团圆带来的幸福,而这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说,天灾不可挡,人祸一定要防。
怎样防?就要在亡羊前先补牢,未雨前先绸缪,堵住思想上麻痹大意的窟窿。
我们广大职工只有牢固树立安全贵在预防的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则安亡羊补牢则乱文案
未雨绸缪则安亡羊补牢则乱文案
摘要:
1.引言: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主体:未雨绸缪的实际应用
3.主体:亡羊补牢的实际应用
4.结论: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的关系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预防和应对问题同样重要。
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
未雨绸缪是指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亡羊补牢则是指在事情发生后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两者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慧。
未雨绸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经济方面,我们可以储备一定的应急资金,以应对意外的经济危机。
在事业上,我们可以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亡羊补牢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犯错误或者遇到问题时,及时的补救可以减少我们的损失。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及时的治疗可以防止病情恶化。
在经济上,及时的调整投资策略,可以减少投资损失。
然而,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我们在生活中既要预防问题的发生,也要在问题发生后及时的采取措施。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总的来说,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慧。
安全生产应避免“亡羊补牢”
安全生产应避免“亡羊补牢”
在一场场事故发生之后,我们总能看到事故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展开调查,寻根问底,及时做出处理决定,忙得不可开交。
痛定思痛,人们不禁要问:如此人命关天的事,为什么非得事后才有真正的动作呢?可能有人会说“亡羊补牢、犹为迟也”?的确,古人言之有理,但不能事事依赖于“亡羊补牢”。
事故必竟逝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世间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我们为这亡去的“羊”感到痛惜和悲哀,“亡羊补牢,犹为迟也?”在此也显得苍白无力。
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
事故之后,一段时间忙忙碌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当然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长抓不懈,避免“马后炮”,把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那些把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单位和个人,“安全”二字只有在事故发生后才显得格外的有份量,安全这根弦也只在事故后一段时间才绷得最紧。
对这种事过又存侥幸、要钱不要命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彻底予以纠正,千万不可重蹈覆辙,更不能寄托于下一次的“亡羊被牢”!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才有实效。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如果我们都能牢记“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安全问题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不管是在企业还是政府机关,每年都要对安全生产做出重要的指示和安排。
对于安全问题我们要警钟长鸣、要防范未然、就是要督促大家常抓不懈。
安全生产涉及众多行业领域,工作抓起来千头万绪,但这又是一项人命关天的工作,必须得狠抓早抓、抓好抓实、力争万无一失。
安全生产意识要增强。
首先是领导干部的意识要增强。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责任”,每一个领导干部有必要树立这样一种认识,不能等到发生了安全事故后才来进行补救,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付出的是血的教训,对社会、对群众来说,“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民生”;对个人、对工作来说,“安全就是业绩、安全就是岗位”;再进一步说,“平安是福”,不尽职履职,出了事故就是“祸”。
保障安全生产、维护群众安全又是最大前提。
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确保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来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落实。
其次,要创新形式,切实筑牢基层管理干部、生产一线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不能局限于仅仅开几次会议、挂几幅标语,更要通过现身说法的真人真事、图文并茂的专题展板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基层管理干部、生产一线群众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夯实安全生产思想基础,让大家从主观意识上、思想源头上树立“安全生产利国利民、冒险作业害人害己”的观念。
有了清醒的安全认识作为思想基础,我们开展下一步的安全教育、管理、生产,才能顺风顺水,就能事半功倍。
根据保税区企业的确实情况,要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认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督促企业做好安全认知,做到防范于未然。
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要做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是否存在的可复制性,能否在今后的生产和工作中避免同样的事故,不能简单的从意识上去处理事故。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完善。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相关单位、一线企业当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从一开始就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亡羊补牢的安全新意
“亡羊补牢”的安全新意卫懋勋“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自《战国策.楚策》。
后来成为成语“亡羊补牢”,为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亡羊补牢”,意思是说羊丢失了,才修羊圈。
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避免以后再损失。
这种避免再遭损失的一种措施,应该说是积极主动的,总比麻木不仁强。
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谈谈对这个经典成语的新认识。
一、别人亡羊我补牢“亡羊”是一个意外和损失,安全生管理中的人员意外或财产损失被称为安全事故。
当有单位发生安全事故,为防止本企业重蹈覆辙发生类似事故,闻风而动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整改,这是典型的别人亡羊我补牢。
别人亡羊我补牢,是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财富。
一般来说,主动借鉴别人经验的多,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汲取别人的教训,减少或杜绝错误。
其实,应该学会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财富,别人亡羊我补牢。
“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是小平同志的名言。
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更多。
看别人“吃了一堑”却未让自己“长一智”,特别是一些管理者,心存侥幸,以为自己不会像他们那么倒霉。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由于“麻木不仁”,结果在别人“摔跟头”的地方自己又再次跌倒,等到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后才后悔当初没有汲取别人的教训,是不明智!安全管理是有成本的,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教训进行防范,已经节省了事故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那一部分,成本是较低的。
成功之士是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寻找对策,避免同样的错误,进而获得成功。
别人亡羊我补牢,邻家失火我查灶。
事故和教训中蕴含着许多可以汲取的经验。
我单位轻纺系统某实业工厂一位负责人,亲历两场火。
他从两场火中看到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确立了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应对之策,安全生产意识一直居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在先。
他组织完善了安全生产组织体系,赋予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责权利,在专业、专注的企业文化的引领下,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先后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属地政府授予“平安企业”。
把好安全“亡羊补牢”关
把好安全“亡羊补牢”关又到安全生产月,看到不少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排查隐患,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发生,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客观地说,有些事故的发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突发性。
但是,只要员工始终做好防范工作,绝大多数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某些事故却莫名其妙地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事故出过,亡羊之后,究竟如何才能把好补牢关口?补牢,首先得找准地方。
羊是从哪里逃出去的,就要下功夫把那个地方封住堵死。
若找不准出口,补不实漏洞,在其它地方使劲再大,也不起任何作用。
如有的单位发生问题后,不是从思想深处、工作制度上查找原因,而是反思事情是怎么被捅出去的,为什么没能够隐瞒下来。
像这样的补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当然,在有形的围栏上,一眼就可看出缺口,而在无形的工作中,找准漏洞则比较难。
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十分重要。
补牢,务必用真材实料。
有的单位亡羊过后,也能抓住要害、找准根源。
但在补牢时却敷衍了事,没有把功夫用到家,这就十分危险。
因为,补牢的目的是为防止再次亡羊,决非作秀给人看,必须真抓实干,不能走过场。
对待安全漏洞,只有像堵井喷那样,全力以赴,才能封住堵牢。
如果仅用稻草、树枝之类,把漏洞暂时遮掩起来,搞豆腐渣工程,也许能骗得了一时,却难以长久,亡羊之事可能还会发生。
补牢,还应举一反三。
既然出现了洞口隐患,迟早会有亡羊出现。
有统计表明,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一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又有1000个事故隐患。
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由于一个个漏洞得不到及时弥补而结出的恶果。
正所谓船到江心补漏迟,如果只注意补好已经发现的明洞、大洞,满足于表面之功,而不去检查那些暗眼、小洞,不防患于未然,那么很难避免再次亡羊。
其实,补牢未必非要等到亡羊之后。
牧人都知道,再坚实的羊圈,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总有损坏的时候。
“人命关天,安全为先”关于安全的标语口号
“人命关天,安全为先”关于安全的标语口号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然,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人命关天,安全为先”关于安全的标语口号,一起来看看吧!1、生产莫违章,安全有保障。
2、人济济其拥堵兮,吾将慢性而求稳。
3、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
4、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5、安全一松,全线告终;坚持不懈,万事成功。
6、心系安全一点,拥有蓝天一片。
7、人命关天,安全为先。
8、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9、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
10、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11、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线,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12、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3、强化事故隐患整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4、论生命不分贵贱,讲安全不分你我。
15、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
16、甜蜜的家盼着您平安归来。
17、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
18、安全管理完善求精,人身事故实现为零。
19、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心,多一点当心,多一点放心。
20、人人持有一卡通,健康卫生伴我行。
21、安全警钟长鸣,你我携手同行。
22、礼行互让不慌张,谦虚谨慎交通畅。
23、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24、人人事事讲安全,事事人人保平安。
25、执行劳动安全法规,提高安全生产工作。
26、生命至高无尚,安全责任为天。
27、作业之中忌嬉闹,集中精力莫大意。
28、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29、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30、造高楼打基础,保安全抓班组。
制度严格漏洞少,措施得力安全好。
31、执行劳动安全规程,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职工劳动保护,人人学会保护自己。
32、手拉手打造文明交通,心连心创建和谐社会。
33、安全管理完善求精,人身事故实现为零。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34、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35、安全之水长流,幸福之树长青。
亡羊补牢”带来的安全启示Microsoft Word 文档
亡羊补牢”带来的安全启示 2008-09-17 14:23:02 中国安全生产网《战国策•楚策四》记载:从前有个牧民养了一群羊,一天早晨发现少了一只,原来是圈栏上坏了个洞,夜间狼钻进去叼走了羊。
别人劝他暂且放下其它活,先把窟窿堵上。
牧民气呼呼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有什么用?”第二天早上,又少了一只羊,牧民这才后悔未听邻居的劝告,赶紧结结实实地修好了羊圈,从此再没丢过羊。
牧民感慨万分,逢人就讲“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这个成语讲的是做事情出了差错,不必懊悔、气馁,只要及时设法补救,还为时不晚的道理。
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版本一直未改变,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从对这个故事进行分析,存在几种可能:可能之一,由于不及时维修羊圈,遭遇狼群攻击,一夜之间所有的羊尽失;可能之二,由于不及时维修羊圈,牧羊人又管理不当,所有的羊自己走出羊圈,所有的羊尽失;可能之三,某一只羊溜出羊圈带来流行病,以至所有的羊因病尽失。
无论是哪种可能,虽然并没有发生,但是仅仅是侥幸,我们应当从中认真分析,分清责任,将这个故事所带来的启示延伸应用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以人为本”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同样是贯穿安全理念的轴线,无论是羊圈中的羊,还是企业的员工,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内部安全与外部侵袭所关注的是所有羊(人)的安全,即“安全共存”。
首先,了解安全理念的重要性。
安全理念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综合安全、环保、健康为一体。
如果及时对牧羊人、羊进行教育和培养,也许就不会发生上述几种可能。
同样,在安全生产领域,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到“综合治理,保障平安”,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计划经济时代,出现的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100-1=0”,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安全理念,都是为适应国家安全发展,为保障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体现自身安全文化思想所提炼出来的,对企业本身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指导性。
安全与亡羊补牢
咱也说说“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句成语大家应耳熟能详,“亡羊”是因为放羊人的固定资产之一“羊圈”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他辛苦养的羊没了。
“补牢”是为了保护羊,避免因为“羊圈的问题”再损失更多的“羊”。
“亡羊”对养羊人来说,他不但丢失了羊,损失了财产,而且还要对今后的发展重新规划。
对放羊人来说“亡羊”事故损失的只不过是“羊”而已,而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亡羊”所涉及的确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挽回和补偿的,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有些人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存在种种侥幸心里,对安全生产事项漠不关心,而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却以各种理由推卸本身责任。
他们很少注意工作中的细小环节或微小安全隐患,从来不查找自身原因、从来不反省其它类似的安全事故。
汪中求先生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细节也能决定生命”。
有句安全警示语说得好,“《安规》是用鲜血写成的,请勿再用鲜血去证明”。
为防止安全生产工作中“亡羊”事故重复发生,我们就必须着眼细微环节,从小处入手,检查每一细节的安全隐患,时刻心存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补牢”是相对“亡羊”而言的,是对现存的羊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亡羊”已成为过去,剩下的问题应该考虑羊为什么会丢?羊圈为什么会毁?是羊圈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还是本人日常只顾放羊而忽略了对羊圈的检查和保养?……。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中说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同样,安全生产工作更应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落实在“预防”方面,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以后,再以各种方式“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举一反三”全面查找安全隐患等。
《汉书〃贾谊传》里说:“前车覆,后车诫”,聪明的人是“他人亡羊,我补牢”,而最最聪明的人是“羊未亡而先补牢”,把问题提前发现并解决,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亡羊补牢”,虽然是一种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也充分暴露了当事人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让“安全第一”更加深入人心
◎文/李洪兴安全与健康2019卷首SAFETY&HEALTH让“安全第一”更加深入人心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安全第一”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断强化责任落实、筑牢制度堤坝、织密防护网络,才能防患于未然,守护好生命安全。
一些特大安全事故,往往带有突发性、意外性、复杂性的特点,看似防不胜防、难以避免,实则萌生于日常被忽视的隐患、潜藏于不负责任的细节。
有数据显示,90%以上森林草原火灾是由上坟烧纸、吸烟、烧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原因引发的。
一些专家在分析170万宗事故后认为,由于人为因素或不安全动作与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了88%。
可以说,人为疏忽与安全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而隐患往往最终酿成事故。
因此,社会方方面面,不管面对的是生产流程还是生活空间,都应始终葆有安全意识、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共同守护好安全的环境。
一人负责一处安全,众人把关稳如磐石。
抓好安全问题,关键还得依靠制度,以厘清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离不开依法治理与制度建设,需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
事实上,补齐安全短板的过程,就是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化、法治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涵盖11部专项法律、3部司法解释、20余部国家行政法规、30余部地方性法规、100余部部门规章、近400部安全行业标准。
我们的安全底线越来越高,责任体系越来越密,法治手段越来越硬。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的落细落实,让排查风险更深入、预警机制更灵敏、监管执法更有力,以“万无一失”防止“一失万无”。
近年来,随着应急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全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有效减少了事故损失。
安全生产教育与亡羊补牢
安全生产教育与亡羊补牢古人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人们在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及时补救,可以防止后阶段不再受损失。
但我们必须知道,“亡羊补牢”永远夺不回已失去的“羊”!既然任何一次补“牢”的经验都是以惨痛的教训而取得的,那么何必等到亡羊后再去补牢,为何不在事先做好防范工作呢?由此不禁让我联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别人血的教训得来的亡羊经验,而先去补牢。
“羊未亡而先补牢”实实在在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才是智者的选择。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对于安全生产,我们要有一个大概念,它不仅仅是指操作上的安全,还包含生活中的安全(如上下班途中汽车安全带、摩托车头盔等)、生产环境的安全与产品的安全等等。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有效益。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进厂时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进厂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企业在抓,领导在讲,大多数员工也无时不在提醒自己,似乎对自我保护有了明确认识。
然而现实工作中,不难发现有些员工在生产任务一忙,贪图一时的方便,或为了抢任务、争时间、追指标、要效益,自我防范、自我保护、他人安全在无形之中被淡化,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不仅自己没有保护好,还使他人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因此,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是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是真正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一项工作,但又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做好安全宣传教育,用好安全规程,按章办事,严格标准化作业。
多吹“耳边风”,让员工从思想上能持续关注,并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安全活动,增强和提高安全业务技能。
2、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人人争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在自己不违章的同时也需要主动制止他人违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亡羊补牢,一种是未雨绸缪。
亡羊补牢者,出现问题而解决问题。
未雨绸缪者,未出现问题便提前进行防范。
我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认为其实不然,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再挽回。
小到一只小小的羊儿,大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有时候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是致命的。
譬如神十飞天,如果不能提前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设想并解决,等到火箭发射出去再去想,还来得及吗?譬如战争,如果不提前加强军事防备,等到大敌当前再去训兵守城,又有何用呢?如果总是出现问题才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群众对于政府的公信力势必产生怀疑。
亡羊补牢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不作为。
因为觉得无关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就不愿去多想、多做,因为相关的责任人没有责任意识、防范意识,才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比如说校车安全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早早地不去排查各种隐患,不去预想各种后果,等到问题真正地出现了再来致歉、追责、整改,都是苍白无力的,事情已经发生、影响已经造成,这种影响可能是永远都无法消除的。
真正的有所作为应该是未雨绸缪,正因为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够做到事事想在前、做在前,提前预想一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整、防备。
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迎风踏浪,及时地掌好舵、扬好帆,让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努力下幸福安康。
我想即便防备工作最终没有用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也总强过事故发生后做出的一切道歉和弥补。
说三道四如何词语接龙
说三道四这个词语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用这个词怎么做接龙呢?下面翰翰说设计教你如何用说三道四做词语接龙,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解释: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出处: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示例:有的人工作不努力,别人有了成绩,却整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说三道四→四海为家→家破人亡→亡羊补牢→牢不可破→破涕为笑→笑逐颜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清水秀→秀水明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明水秀→秀出班行→行云流水→水落石出→出生入死→死声咷气→气吞山河→河倾月落→落落大方→方枘圆凿→凿壁偷光→光采夺目→目中无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命关天→天壤之别1) 中午时,田乔林和几个田氏家族成员挤到楚江童的家门口,嘁嘁喳喳,说三道四。
2) 这些年来,美国人成天到世界各地搅浑水挑是非,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甚至频频触动别国底线,威胁别人的核心利益,破坏别人的发展环境。
3) 这不仅关系着天庭荣誉,让下界之鬼魅人妖说三道四,更加直接关系着自己江山东社稷的安威。
4) 肖玲玲和销售部林经理,他们离开服装厂后,厂里的员工,就说三道四,言三语四,说七说八。
5) 大哥,我想的很清楚!可是我怕你不同意,离尘她出身不好,嫁进我们家一定会被别人说三道四的……我……只是……怕你不高兴……6) 这些都不是文景瞿在意的,他娶谁还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的,但惟独文景南锡对自己在殿外说,二哥所娶女子似乎不时本国人吧,是来历不明。
7) 如果有人说,洛尔卡丹的存在是威胁了别人,那只能说明洛尔卡丹还不够强大,强大的洛尔卡丹是没有任何人敢说三道四的。
2023年人命关天观后感
2023年人命关天观后感2023年人命关天观后感16月7日,我部门组织观看了《人命关天》安全警示片,透过此次学习,使我对生命、对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22山西屯兰矿难78死”、“11。
15上海静安特大火灾58死,70伤”的惨痛教训,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屯兰煤矿作为国有特大型矿井,连续多年持续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就是这样一家技术力量雄厚,为国家创立和完善了多项国内煤矿生产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企业,发生了如此惨痛的矿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客观来讲,屯兰矿安全知识完备,设备先进,大多数屯兰人认为我们的生产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恰恰就是这存在的优点变成了致命的缺点。
安全生产并不是有技术、有先进设备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在生产中不断的落实煤矿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层层落实安全职责到人。
作为安全工作第一职责人,背负着安全职责,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九十余人的安全在我的手中,安全管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倘若抱着侥幸,一旦出现事故,一失万无。
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只有人人参与,人人遵守,才能真正安全。
今后,将严格履行法律法规政策赋予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一手抓化验,一手抓安全。
继续从主体职责的落实、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的完善、工艺设备缺陷、隐患的查找与及时消除四个方面来确保安全,重点是对人员的管理,即主体职责的落实和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未知领域的事故隐患和缺陷,采取措施先于隐患的方式来提前预防;对于已发现、掌握的事故隐患和缺陷,采取天天检查、及时发现、立即整改的方式及时消除,确保员工“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2023年人命关天观后感2观看了灾难警世影片人命关天,那些被大火吞噬了的打工妹,一次次在眼前浮现,搅得我的心隐隐作痛。
强烈的视角刺激,让人心痛、悲伤、愤怒。
平静一下五味杂陈的内心,揉一下湿润了的眼睛,我极力控制住眼泪,却清晰地听到眼泪“吧嗒吧嗒”落在心坎上的声音。
推荐-亡羊补牢虽不晚何不防范于未然
亡羊补牢虽不晚何不防范于未然“没有危险;不受妥协;不出事故”,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即就是安全。
它包含了外在的与内在的两种安全状态,首先是外在的安全,是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只有在没有任何人身伤害以及财产没有损失的前提下方成称为安全。
内在的安全,是人的思想与心理状态的一种体现,在某种事务上或者是在某种界定的指标的一种满足。
外在的安全与否是直观的,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被界定出,对于违章行为的不安全行为,规章制度是衡量安全行为的一个准绳;对于内在的思想与心理的安全是道德安全理念,不能直观的看到人的伤害与财产的损失,但却是最为危险的一种安全隐患。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所走过的许多弯路,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灰暗的日子,要永远记在心头,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个个鲜活的事故案例,一个个悲痛的场景,怎能让人忘怀。
只有时刻警钟长鸣,才能居安思危。
而安全思想的懈怠,麻痹大意,使安全生产的主体,人,产生了安全思想疲劳,不能正确对待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的成果中沉醉,给安全埋下了隐患。
综合这些安全弊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安全难道真的安全了吗?安全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思则有备,铁道部颁发了温家宝总理签发的《铁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新《条例》的出台,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
铁运公司制定的《技规》、《行规》、《站细》、《4E标准》等为广大职工分别制定的规范的行为准则。
面对这些制度,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发牢骚。
殊不知,这些都是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了规矩,哪来的方圆。
正所谓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思则有备。
同样,安全科学、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安全效益也是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的安全机制,是一门重要科学。
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实施可行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的保障,是人性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手段,也是总结安全的实践发展的一个过程。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使得安全从一个被动的管理阶段发展到一个主动要安全的一个过程。
人命关天观后感
人命关天观后感《人命关天》告诉我们一个已经被他人验证了的事实,那就是不管你是什么岗、什么工作环境:安全,绝不是一个基本工作。
它是一切工作乃至生命的最最基础问题——是重中之重:哪怕是一点点懈怠就可能导致关天大事!——人命!山西屯兰矿难是教育影片展示的第一个案例。
与以往的案例不同:一般来说这类警示教育片都是通过血淋淋的事实影响、遇难者的悲惨照片来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以达到警醒、警示的作用。
《人命关天》不同:仅仅是一些经历着的没有过多激烈、激动情绪的语言,却给了我们更多地思考与警示。
原矿长、原总工程师受到了刑事责任追究:共计41人在事故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
山西屯兰矿,一个年产400多万吨曾经的安全标兵“在谁都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
曾经,媒体这样宣称:屯兰,没有一块带血煤!一个值得自豪夸耀的先进单位经历了他们“第一次特大矿难”之后,依旧如是回忆:“说屯兰出事儿了,谁也想不到,谁也说不可能,都以为是开玩笑。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一旦发生了事故——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是不是接受,那就是鲜血淋漓的震撼!狱中的总工程师也回忆说屯兰的设备设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管理也是比较完善的,可是出事故前所有的监控数据都是正常的。
这位总工回忆,他自己就是从通风班长、科长、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对于通风应该算是很专业了,然而入狱以后——他自己依旧不明白当初的问题出在了哪里!我不认为他是在推卸,再给自己辩解什么:如果是那样,很容易揭穿。
因为如此特大事故,调查组绝对不会放过事故前的监控数据。
一个在特大事故中获刑的总工,几年的牢狱生涯还是想不明白的事故——活生生并且硬生生的发生了。
为什么?我觉得,无非就是错综复杂的大事故里的某个细节:他开始不知道。
轰一声爆炸之后:他就更不可能在知道了。
退一步,我们任何一个人所在的单位:早上上班发现已经被烧成了焦炭,你能有办法确认到底是为什么吗?所有的事后调查、分析都只能是尽可能找出原因,但是事故发生前的某一个细微已经被忽略、已经不可还原。
亡羊补牢,未若防患于未然
亡羊补牢,未若防患于未然众人皆以能使人起死回生的扁鹊为世间神医,然扁鹊本人面对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的兄长却自愧不如。
因他谂知自己虽妙手回春却难保徘徊于生死线上的病人元气大伤,而兄长的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可保患者无虞的高明之举。
朱子有言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诚然,人人俱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亡羊之损毕竟已经造成,纵使损失再微不足道,何如从一开始就周全防范?1792年修建的牛津大学大礼堂规模宏伟,其穹顶由整根粗壮橡木打制而成,颇为大气,然如今因年代久远已不能继续使用。
这种巨型橡木实属罕见,一旦有损,材料的寻找便是顶级的难题。
然它的设计师在几百年前就想到后世需要更换橡木,于是在礼堂修建之时,他亦在校旁种下了一片橡树。
如今,这些老树已蔚然成林,棵棵可为栋梁。
后人,不得不佩服其防患于未然的智慧。
提到唐山,虽几十年光阴荏苒,那场造成24万同胞罹难的灾难仍是历历在目。
它并非飞来横祸,地震前几天,便已是异象迭生,只是彼时的国人对此不以为意。
毕竟,他们几乎都未进行过关于自然灾害的学习,也从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这才造成了如此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比之下,地震频发的日本却少有人员伤亡,因他们有备无患,一直选用轻质材料建造房屋,政府更是一丝不苟地对国民进行安全教育,将灾难影响降到最低。
最好的减少损失的方法,又何尝不是防患于未然。
兔若无有三窟,早晚死于天敌毒手;蚁若夏不储粮,如何耐受秋冬之饥?历史和经验都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不要等到付出代价后才想着改变。
试想当年工业革命之际,若人们早早想到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而非仅顾眼前利益,如今怎会连蓝天都难得一见?然在当今社会,只顾眼前利弊不顾暗藏隐患的现象又是何等屡见不鲜。
时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该拥有敏锐的预见,防患于未然,避免巨龙尚未腾飞就束缚于种种阻碍。
曲突徙薪,胜过临渴掘井;未雨绸缪,强于力挽狂澜。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防患于未然,才是造就真正福祉的长久之策,亦是真正高明的生存之道。
辩论赛之“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具现实意义”一辩立论
辩论赛之“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具现实意义”一辩立论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具现实意义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具现实意义。
开宗明义,未雨绸缪是事故未出所作的一种预防,目的就是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每当有事故出现,其善后的行为就被称为亡羊补牢,显而易见,亡羊补牢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事后补救,而未雨绸缪则是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
首先,从逻辑角度来看,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把握了更好的时机。
我方主张未雨绸缪,就是强调把握最佳时机的重要性。
因为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移控制之闸,是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的方法。
亡羊正是因为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在羊被吃了以后不得已才“补牢”,而此时羊的损失已成定局。
即便将羊圈修好了,那些被吃的羊还能重新活过来么?最终的错误远比最开始时的错误要严重得多。
“补牢”应在“亡羊”之前,尽可能提前预防,不留漏洞和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否则,羊亡了,而所谓的“补牢”也不过是以“惨痛牺牲”来换取的教训而已。
其次,从客观事实来看,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能操控事物的发展,避免更多的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成了许多人心存侥幸,自欺欺人的借口。
如果任由“亡羊犹可补牢”的观念影响,亡一次羊补一次牢,必将导致不可收拾,无法挽回的损失。
正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发生之前就已有专家做出了预测,但由于有关部门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做出及时的应灾疏散工作,造成24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相反,高瞻远瞩,始终保持危机感,事先把“羊圈”建得结实,并及时检查,及时补漏,24万人的生命又怎会白白牺牲?最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有更加积极的指导意义。
《礼记》上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未雨绸缪的态度所带来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敏感性与警惕度,这可以减少我们的惰性,从而补上我们思想上的牢。
即使是天灾,未雨绸缪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浅论搞好企业安全生产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浅论搞好企业安全生产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企业的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党和国家始终给予高度重视。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同志要“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5月14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安全工作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尽职尽责。
因此,作为一名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与自然界的残酷斗争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协调好涉及安全工作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安全与改革的关系我国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其目的是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各企业内部改革则有更加具体的方案。
改革与安全同是两个永恒的社会发展主题,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离不开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企业安全生产又必须建立在改革所带来的良性发展机制之上。
但是,如果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又怎能保证各项改革方案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同样,如果改革只是精简人员为名撤安全机构、减安监人员,又怎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江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当前经济改革中,许多工作都要放宽搞活,但是安全工作却要从严、强化,这是一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因此,我认为不管企业如何改组、改制、改造、都不能对安全工作有丝毫的放松和厌战情绪,应该始终坚持做到:一是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变,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以预防为主上来。
二是“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能变,要始终坚持思想、精力、工作三到位。
三是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变,要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明奖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命关天岂能依靠“亡羊补牢”?
有个成语叫亡羊补牢,意思是说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承受损失。
可是假如亡的是人呢,谁还有胆量说以后可以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伤害,未为晚矣呢?
铁岭清河特钢“4.18”特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了32人死亡的重大恶果,让人心痛!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组织专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分析,查明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设备日常维护不善,如起重机上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厂房内设备和材料放置杂乱、作业空间狭窄、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要求;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种种原因造成突发事件人员伤亡惨重。
深入地分析研究,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事故的发生的必然性,除了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上的严峻不足如对生产设备疏于日常维护,现场混乱,物品放置杂乱,对于这种特别的高危作业企业,没有将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起来,致使一个小小的螺栓松动,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外,我们不禁要问,那么作为生产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要求,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这些整体的安全问题,是不是企业的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有一定的责任呢?当一个企业成立,当地的安检部门有责任根据企业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隐患予以检
查和指示整顿,而清河特钢已经成立了许多年了,为什么这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没有部门提出来让企业限期整改呢?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能够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责,那么这样的事故也许完全可以避免!
有偶,重庆市又发生“4.23”特大交通事故,事故中又有26条鲜活的生命在长生桥上嘎然而止。
虽然不知车辆是因何故冲出前面,但有一点,国家安监总局某局长赶赴现场,仔细察看了被客车冲倒的桥墩后说,桥墩上没有一点钢筋,就是用水泥“沾”上去的。
而且,桥墩应由46厘米高,但长生桥上的桥墩只有约10厘米高,不知道是设计缺陷还是偷工减料的原因。
可以想象,如果桥墩按照安全的设计和高质量的建造,完全可以对车辆的冲力产生阻力,也许也可以避免车辆冲出去。
可惜的是,事实又让我们失望了。
如果这位局长能够早一点来看看,对这些也许是设计缺陷也许是偷工减料的工程予以制止的话......
清河特钢事故发生后,事故的责任人已被控制,而32条生命已经逝去,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了。
而重庆市副市长也要求有关部门,追查修建这座桥的原始记录,认真查找问题,以告慰26条生命!
应该说事故发生后,我们看到了一些行动,但是我们更希望某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做到前面,防患于未然。
有些事情,是无法补救的,是不能依赖“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来解决的。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命关天,依靠亡羊补牢,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