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指对某一区域内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
检测和监测的活动,旨在评估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变化并为环境管理
提供数据支持。本指导书旨在为环境监测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监测计划
1. 监测目标
环境监测的目标是评估特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并了解环境变化趋势,既可以关注单一环境要素,也可以综合多个环境要素。监测目标
应明确,可操作,并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相对应。
2. 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建立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样品采集和保存等内容。在
编制监测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监测的可行性、精确性和经济性。
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比性。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价。监测人员应具备
相关培训,并执行质控程序,记录和报告质量控制的结果。
三、监测实施
1. 采样方法
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是保证样品质量的关键步骤。在环境监测中,
采样方法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人员应了解各类样品的采
样方法,并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进行选择。
2. 采样设备和仪器
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采样设备和仪器。在采样设
备的选择中,应考虑到设备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同时,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也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3. 样品采集和保存
监测人员应按照采样方案的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并注意采样过程中
的卫生和安全。采样结束后,应妥善保存样品,避免污染和损坏。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目录
目录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布设及管理规程
1.目的
为规范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明确点位增加、变更、撤消要求,规定点位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增加、变更、撤消、审批等管理。
3.点位布设
3.1 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是以监测城市建成区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参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其设置的最少数量由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500 米至4 千米,有时也可扩大到半径 4 千米至几十千米(如对于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其空间变化较小的地区)的范围。可简称城市点。
3.2 点位数量要求
各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最少数量应符合表1 的要求。按建成区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确定的最少监测点位数不同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表 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设置数量要求
3.3 布设原则
城市点的布设要保证点位具有代表性、可比性、整体性、前瞻性和稳定性的原则,其中代表性、可比性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1)代表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满足为公众提供环境空气状况健康指引的需求。
(2)可比性:监测点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整体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监测点之间相互协调。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
控制编号:TRIYN-302-202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 页共7 页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合用X围
1.1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规X,为中心站实验室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1.2合用X围
合用于本实验室环境监测所有监测项目
1.3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者表示相关资料采集的完整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通环境监测的全过程 ,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 1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 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主要控制因素
1.监测目标
2.监测点位、点数
1.采样次数或者采样频率
2.采样仪器技术、方法
1.样品的运输
2.样品保存
1.样品的预处理
2.分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测X围控制
3.分析人员素质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1.资料整理、处理与精度检验
2.资料分布、分类管理制度的控制
1.信息量的控制
2.结果的表述与原因分析、对策
主要影响的目标
代表性、可比性、完整性
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编写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陈斌
编委会副主任:李国刚王业耀傅德黔陈善荣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付强冯丹刘廷良米方卓孙宗光何立环赵晓军宫正宇夏新解
鑫潘本锋
《质量手册》编写人员
负责人:夏新
主要编写人员:夏新冯丹武桂桃周谐张榆霞梁富生彭刚华参加
编写人员:史箴王向明张敏解军李爱民刘乐君牛毓刘卫红《程序文件》编写人员
负责人:夏新
主要编写人员:冯丹夏新米方卓周谐武桂桃彭刚华梁富生参加
编写人员:刘卫红渠巍刘乐君解军李爱民张敏史箴牛毓马慧
杰
《作业指导书―水质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
负责人:孙宗光
主要编写人员:刘京李东一解鑫孙宗光陈亚男白雪周密
参加编写人员:郭蓉张苒陶蕾关玉春刘跃牛毓米方卓夏
新
《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
负责人:宫正宇
主要编写人员:潘本锋宫正宇程种周国强胡珂尹婷吴晓凤杨婧
柴文轩
参加编写人员:李文韬刘强付强滕曼冯丹牛毓米方卓米方
卓渠巍
张榆霞王向明
冯丹
姚雅伟夏新
《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
编写人员
负责人:夏新
主要编写人员:米方卓彭刚华梁富生冯丹夏新张榆霞武桂桃周谐参加编写人员:牛毓解军刘乐君王向明渠巍张敏李爱民史
箴
马慧杰邹本东刘卫红
《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土壤监测分册)》
编写人员
负责人:何立环
主要编写人员:赵晓军何立环陆泗进李爱民王英英孙文静王斌王伟邵昶铭卢雁米方卓夏新
参加编写人员:王在峰马宁马广文王晓斐牛毓冯丹
《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水质手工监测分册)》
编写人员
负责人:孙宗光
主要编写人员:解鑫孙宗光刘京李东一李晓明嵇晓燕刘允参加编写人员:陶蕾何颖霞关玉春刘跃张苒牛毓米方卓夏新马慧杰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和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观测、记
录和评价,旨在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
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本次作业指导书将为你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二、数据处理
1. 数据清洗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分析非常重要。在进行
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
值等。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引起的,需要通过合理
的方法进行判断和处理。对于缺失值,可以通过插值法进行填补,如
线性插值、多重插补等。
2. 数据转换
某些数据的分布可能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为了满足分析的前提
条件,可以对数据进行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对数转换、平
方根转换、指数转换等。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
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三、数据分析
1. 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分析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通过计算
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统计指标,可以对数据的集中趋势
和离散程度进行描述。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等图表
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环境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计算
相关系数(如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等),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此外,还可以利用散点图来直观地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建立数
环境工程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工程监测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环境工程监测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科学监测,确定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将为环境工程监测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指导他们在实践中的监测工作。
二、监测设备准备
在进行环境工程监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1.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选择精确可靠的温湿度计进行监测工作;
2. PH计:用于测量环境中液体的酸碱度,确保选择合适的PH计进行监测;
3. 气体采样器:可采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确保选择可靠的气体采样器进行监测;
4. 水质监测设备: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设备,如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等;
5. 数据记录器:记录监测数据的设备,确保选择可靠性高的数据记录器。
三、监测方法
1. 空气质量监测
- 使用气体采样器采集空气中有害气体样品;
- 将采样器连接到气体分析仪,分析样品中各项指标的浓度;
-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空气质量是否达标。
2. 水质监测
- 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点位,遵循监测规范进行采样;
- 使用水质监测设备对采样水样的酸碱度、溶解氧、浊度等指标进行测量;
-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水体的质量状况。
3. 噪声监测
- 定位需要监测的噪声源,设置合适的监测点位;
- 使用噪声计对目标区域的噪声进行测量;
-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噪声是否超出规定标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记录
- 使用数据记录器对监测期间的数据进行记录;
- 记录的数据应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指标等。
2. 数据处理
- 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 准确、快速测定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等项目,使废水污染物控制在《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内,有效地保护好环境。
1.2 确保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监测数据质量,防止监测过程造成污染环境。
1.3 准确测定企业厂界噪声,防止企业噪声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噪声治理和评价提供依据。
1.4 监测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的效益,为空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地面水、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测定、厂界噪声的, 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等项目的测定。
3 管理职责
监测人员负责试剂配制、玻璃器皿的清洁卫生及分析废液、废弃物的
收集、分类处理;负责监测仪器的调试、保养和日常维护;负责计算填报监测原始记录、分析结果。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标准分析监测,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后由站长报出。
4 工作程序
按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废水、环境空气、噪声、降尘、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进行监测,工业废水监测如有超标情况,则对超标项进行跟踪采样监测,凡是超标数据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作好《信息交流台帐》的记录。
4.1 pH测定
4.1.1 试剂
pH标准缓冲溶液(pH 6.865、pH 9.180 25℃),当被测样品pH过高或过低时,应考虑配制与其pH值相近似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0 目录
0.1 确保监测站监测业务独立性和公正性声明
0.2 公正性声明
0.3 质量手册发布令
0.4 监测站简介
0.5 质量手册的管理
0.6 编写页
0.7 修改页
1 范围
1.1 概述
1.2 适用范围
1.3 删减的要求
2引用标准和法规
2.1 引用的标准
2.2 引用的法律、法规
3定义和缩略语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
4.1.1 总则
4.1.2 组织机构
4.1.3 权利委派
4.1.4 职责与权限
4.1.5 比对和能力验证
4.2管理体系
4.2.1 总则
4.2.2 职责
4.2.3 管理体系的建立
4.2.4 体系文件
4.2.5 质量方针
4.2.6 质量目标
4.2.7 质量承诺
4.2.8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承诺的内部沟通
4.2.9 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6 客户服务
4.7 投诉
4.8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4.9改进
4.10 纠正措施
4.11 预防措施
4.12 记录的控制
4.13 内部审核
4.14 管理评审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人员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5设备
5.6测量溯源性
5.7抽样
5.8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5.10结果报告
附件1:监测站组织结构图
附件2:监测站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附件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附件4: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5:监测站平面图
附件6:仪器设备一览表
根据CNAS-CL01:2006 idt 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应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实验室及其员工不会受到任何可能影响其技术公正性的来自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以保证实验室的公正地位。据此,我代表********,就监测站监测业务的公正性作如下声明:
最新环境检测RBT214-201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模板(含生态环境监测测机构补充要求)
XXXX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受控章:
发放编号:
总页数: 161页(含封面)
质量手册
(2.0/1版)
XXXX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日
2
3
4
5
《质量手册》(第2.0/1版)批准令
为了保证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现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等文件,编制了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行,情况基本正常。为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再次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进行了修订。本《质量手册》(第2.0/1版)及相关的其他体系文件已经审定,予以发布,自XXXX年XX月XX日日起实施。
《质量手册》(第2.0/1版)阐明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全面描述了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本公司检验检测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XXXX有限公司
总经理:
XXXX年XX月XX日
6
公正性声明和承诺
XXXX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环境检验检测机构,为确保检验检测的公正性,特做如下声明并承诺:
1、本公司是依法注册成立、并取得资质认定的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报告)负责,对涉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自身原因导致检验检测数据出现错误、不准确或者其他后果的,本公司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报告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实验室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
批准
1.2卡尺、百分表、千分尺分类放在一层;综合量规、塞规分类放一层;辅助夹具分类放一层。
1.3动平衡机、端面跳动仪、静平衡支架安放在同一区域,保证其基础牢固、平整。
2.每天对室内湿度、温度进行监测,当相对湿度大于80%或温度大于30℃时,要开窗通风。
3.室内线路做到横平竖直,相互分开,每一个用电设备有单用线路系统,并层层配备保险设施。
4.室内外应无腐蚀性介质、无振动干扰影响、无电磁辐射。
5.每天应对室内外进行清扫,保持其清洁,注意:地板不要积水;同时开窗通风30分钟。
6.实验室应作好“四防”工作。
6.1室内外应配备完备的消防设施,并按国家要求检定其可靠性。
6.2资料(记录)应作好防水、防油措施;器具、设备应作好防水、防尘Leabharlann Baidu施。
编制
一.目的:
为了实验室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或器具有一个适宜的运行环境,更好地保证其检验、测量、试验的精度,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受控范围之内。
二.使用范围:
宁波雪龙汽车风扇制造有限公司实验室
三.方法:
1.实验室应进行分区:a.资料(记录)存放区;b.器具摆放区;c.设备安放区;d.办公区。
1.1图纸、作业指导书应放在一层,按类别分开存放在资料架的相关位置,作好标识,以便翻阅查找;存档记录用档案袋装好,并分类摆放在下一层,标识好,以便追溯。
环境监测实验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验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验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
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空气质量检测仪、水质监测仪等。
2. 采样容器:例如空气样品采集瓶、水样采集瓶等。
3. 标准物质:包括空气标准物质、水质标准物质等。
4. 实验仪器:如pH计、电导率仪等。
5. 其他辅助器材和试剂。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目的并选择适当的环境监测设备,如需要监测空气质量,则选择空气质量检测仪。
2. 准备好采样容器,并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的干扰。
3. 校准实验仪器,例如使用标准气体校准空气质量检测仪,校准
pH计等。
4.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取样点位,并进行采样。如需要监测室内空气
质量,则在不同房间进行采样。
a) 空气采样:打开空气质量检测仪,根据仪器指示进行采样,将
样品采集瓶置于适当位置。
b) 水样采样:使用水样采集瓶,将待测水样采集到瓶中。
5. 将采样容器密封并标记好采样点位、时间等信息,确保样品不受
污染。
6. 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现场分析。
7.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各项分析,如使用pH计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使用电导率仪测试水样的电导率等。
8. 记录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续可以制作相关数学
图表进行展示。
9. 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清洗和储存。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眼镜等。
2. 操作时注意不要弄破采样容器,以免造成污染。
作业指导书(环境监测)
为正常开展各项监测工作,结合本站实际,特制定监测工作管理制度,望全体监测人员通力协作,严格按照本制度之规定执行。
1、监测工作应按站工作年度计划或阶段计划进行,并由各室主任根据各自任务组织实施.
2、有分析样品时,由质量监督员接受样品,检查登记,安排项目,然后通知各室主任领取样品。
3、各室主任领到样品后,根据分析项目通知分析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结果上报等各项工作,不允许有遗漏样品、遗漏项目、漏报数据及数据上报延误等情况发生,否则追究其责任。
4、样品分析后或监测工作完成后,由监测分析人员在原始记录上填写相应内容并签字,经校审人员校审,由质量负责人审定后交综合技术室报出或存档。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忠诚环保,热爱监测,兢兢业业,勤奋工作。
业务精通,技能熟练,求真务实,优质高效。
二、科学监测,诚实守信
科学严谨,数据准确,排除干扰,杜绝虚假。
规范程序,质量保证,履行承诺,接受监督。
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遵守法律,执行规章,纪律严明,工作有序.
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不谋私利。
四、团结协作,互助友爱
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和睦谦让。
互相协作,顾全大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爱护公物,珍惜资源,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励精图治,艰苦创业.
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
崇尚科学,爱护人才,与时俱时,开拓创新.
为创建优质、高效实验室,使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实验用具摆放合理、有序,并保持整洁,标志清新。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是为了解和评估环境状况,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进行环境监测时,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您正确处理环境监测数据,从而得出准确
的结论和推断。
二、数据收集
1. 数据来源
在开始处理环境监测数据之前,需要确认数据来源。数据可以来
自各种渠道,如传感器、监测设备或者实地采样等。
2. 数据类型
环境监测数据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指数等。确保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正确识别和分类数据类型。
三、数据处理步骤
1. 数据清洗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即识别和解决数据
中的错误、异常、重复或缺失值等问题。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
2. 数据转换
部分数据可能需要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例如温度从摄氏度
转换为华氏度。确保在转换过程中使用正确的转换公式和参数。
3. 数据筛选
根据需要,可以对数据进行筛选,选取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区域内
的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筛选过程合理,并且不会对整体数据造成偏差。
四、数据分析方法
1.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来了解数据的分布、变化和变异程度。
2. 统计检验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比较或推断时,可以使用统计检验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用于解释和预测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模式。通过绘制
折线图或柱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
4. 空间分析
环境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技术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门关于环境状况、污染物浓度和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和评估的学科。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
技术在实践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
握环境监测技术,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实践
要求。
二、作业概述
本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一个环境监测项目。具
体要求如下:
1. 调查研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环境监测领域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选择大气环境、水环境或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课题。通过文献查阅
和现地调研,了解该领域的监测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
2.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设计一个完整的环境
监测实验。实验要求包括监测目标、监测方法、采样点布设、仪器设
备选择和实验操作步骤等。
3.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实验设计,开展实际的环境监测实验。在实
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数据准确性和安全问题。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绘制等手段,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推断。
5.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编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报告要求格式整洁,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三、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
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如下:
1. 调查研究(25%):对所选环境监测课题的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实验设计(25%):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3. 实验实施(20%):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
环境空气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 确保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监测数据质量,防止监测过程造成污染环境。
1.2 监测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的效益,为空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测定, 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等项目的测定。
3 管理职责
监测人员负责试剂配制、玻璃器皿的清洁卫生及分析废液、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处理;负责监测仪器的调试、保养和日常维护;负责计算填报监测原始记录、分析结果。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标准分析监测,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后由站长报出。
4 工作程序
按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环境空气、降尘、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
的粉(烟)尘进行监测。
4.1 PM10的测定
4.1.1 监测频率与时间
PM10每周一、三、五监测,每次采集14小时,采气流量为0.8m3/min。
4.1.2 滤膜准备
将没有针孔或任何缺陷的滤膜编号后,放入干燥器中平衡干燥24小时,然后称量滤膜重量,精确到0.1mg,填写《称量记录》,记录滤膜重量(W0),把称好的滤膜放入滤膜袋中。
4.1.3 滤膜的安放及采样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去采样头内及滤膜夹的灰尘,用镊子将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安好采样头顶盖,按照采样器使用说明,设置采样时间即可采样,并记录采样地点、样号、时间、流量、大气压、温度等天象状况。
环境保护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监测作业指导书
1. 前言
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环
境保护工作,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本指导
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
2. 监测目的
环境保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和监测环境污染物的生成
与传播过程,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目的可能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评估环境质量,判断环境状况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 监测环境污染源和反映环境质量;
- 了解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估环境管理和治理效果;
- 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3. 监测方法
为了准确监测环境保护相关数据,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十分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 现场监测:通过在特定地点收集样品或使用便携式仪器对环境参
数进行实时监测。现场监测可涵盖空气、水体、土壤等多个环境部分。
- 定点监测:利用固定设备对环境参数进行定期监测。定点监测可以提供长期的环境数据,用于分析环境变化趋势。
- 远程监测: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网络等手段对大范围地区进行监测。远程监测可以实现对广域范围的环境数据收集和分析。
- 模拟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特定条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模拟实验可以控制变量,研究复杂环境过程。
4. 数据分析
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 统计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编号:TRIYN-302-201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7页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规范,为中心站实验室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环境监测所有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 1 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控制编号:TRIYN-302-201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2页共7页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2、样品采集
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采样点位、污染物项目、频次、时间和方法进行采样。必要时制订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交通工具以及安全保障等。
采样人员应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监测点位的周边情况,掌握采样方法、监测项目、采样质量保证措施、样品的保存技术和采样量等,做好采样前的准备。
采集样品时,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对采样准备工作和采样过程实行必要的质量监督。需要时,可使用定位仪或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证实采样点位置。
样品管理
样品运输与交接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沾污、损失和丢失。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应受控;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标签及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
样品保存
样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样品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
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监测人员应执行相应监测方法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空白样品
空白样品(包括全程序空白、采样器具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
控制编号:TRIYN-302-201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3页共7页
白等)测定结果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一般情况下,不应从样品测定结果中扣除全程序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
校准曲线
采用校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仅限在其线性范围内使用。必要时,对校准曲线的相关性、精密度和置信区间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是否
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若不满足,需从分析方法、仪器设备、量器、试剂和操作等方面查找原因,改进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不得长期使用,不得相互借用。一般情况下,校准曲线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开展新的监测项目前,应通过实验确定方法检出限,并满足方法要求。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计算方法执行HJ 168。
平行样测定
应按方法要求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做平行样品测定。
加标回收率测定
加标回收实验包括空白加标、基体加标及基体加标平行等。空白加标在与样品相同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基体加标和基体加标平行是在样品前处理之前加标,加标样品与样品在相同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加标物质的形态、加标量和加标的基体。加标量一般
为样品浓度的~3 倍,且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应超过分析方法的测定上限。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在方法检出限附近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加标后样品体积应无显着变化,否则应在计算回收率时考虑这项因素。每批相同基体类型的样品应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及其平行样测定。
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测定
监测工作中应使用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应有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对其购置、核查、使用、运输、存储和安全处置等进行规定。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应与样品同步测定。进行质量控制时,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不应与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来源相同。应尽可能选择与样品基体类似的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或检查实验室(或操作人员)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控制编号:TRIYN-302-201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4页共7页
质量控制图
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和均值-极差控制图等,在应用上分空白值控制图、平行样控制图和加标回收率控制图等,相关内容执行GB/T 4091。日常分析时,质量控制样品与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分析,将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标于质量控制图中,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测定值落在中心附近、上下警告线之内,则表示分析正常,此批样品测定结果可靠;如果测定值落在上下控制线之外,表示分析失控,测定
结果不可信,应检查原因,纠正后重新测定;如果测定值落在上下警告线和上下控制线之间,虽分析结果可接受,但有失控倾向,应予以注意。
方法比对或仪器比对
对同一样品或一组样品可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仪器进行比对测定分析,以检查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外部质量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指本机构内质量管理人员对监测人员或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下级机构监测活动的质量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密码平行样
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交付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