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设计学应用

合集下载

傅抱石的艺术人生

傅抱石的艺术人生

傅抱石的艺术人生【摘要】傅抱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傅抱石的早期生活与艺术启蒙开始探讨,展示他在艺术创作中的才华和风格特点。

随后将介绍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以及他晚年的生活和艺术传承。

从傅抱石对当代艺术的启示角度来总结他的艺术人生。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更全面地了解傅抱石这位艺术大师的精彩人生和独特贡献,以及他对艺术界的深远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傅抱石,艺术人生,早期生活,艺术启蒙,艺术创作,风格特点,艺术成就,影响,晚年生活,艺术传承,当代艺术,启示,总结。

1. 引言1.1 傅抱石的艺术人生概述傅抱石(1904-1966),原名熙,字震予,号抱石,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

他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文化名人之一。

傅抱石从小酷爱绘画,曾在上海美专学习,并师从吴昌硕、刘海粟等大师,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的画作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又融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傅抱石的画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他擅长用笔墨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人物的情感。

他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笔墨淋漓尽致,意境深远。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备受赞誉,被誉为“百代传神”、“一代宗师”。

傅抱石不仅在绘画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也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山水之美,非形似也”,强调艺术家应当从内心深处感悟大自然的美,而非墨守成规。

他的艺术理念影响深远,被后人视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开创者之一。

傅抱石的艺术人生跨越了半个世纪,他的作品留存至今,为后人瞻仰。

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信念激励着无数后辈艺术家,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不朽传奇。

2. 正文2.1 傅抱石的早期生活与艺术启蒙傅抱石(1904-1965),原名垂穗,号葆真,后改名抱石,字抱山,号梧溪,晚号溪山。

1904年生于江苏无锡。

傅抱石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是清末政治家、军事家傅作义,父亲是当地的地主和学者,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简介

傅抱石简介傅抱石(1908年-1968年),字文式,号石泉,又号抱石堂主人,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福建福州。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画家,被誉为“东方伦勃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大师级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傅抱石的艺术生涯始于上世纪30年代。

他年少时即对绘画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天赋,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刘海粟等名师,扎实学习继承传统绘画技法,并积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表现手法。

他在师从徐悲鸿期间,对于画家的责任和社会意义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

傅抱石的绘画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表现力。

他以工笔写意画为主,笔墨丰腴,造型夸张,色彩鲜活,寓意深远。

傅抱石在绘画中追求形神兼备,既重视物象的真实性,又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艺术感悟。

他擅长以动物、花鸟、山水为题材,尤其以写意花鸟画著名。

他的花鸟画笔墨洒脱,形象生动,气韵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傅抱石在艺术上追求大师的高度,自称亦师亦友关山月。

他崇尚自由创作,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和束缚,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绘画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在表现形式上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艺术手法,使传统绘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除了绘画外,傅抱石还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理论研究。

他曾任教于复旦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他的艺术观念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绘画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被广泛认可和赞誉。

1959年,他被选为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中国画坛的领袖。

1960年,他当选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成为全国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楷模和引领者。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展览,屡获大奖。

他的诗词散文与绘画相伴,互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新领域。

然而,傅抱石的一生并不平坦。

他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受到了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了迫害和折磨,家庭生活和创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压抑。

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进行赏析

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进行赏析

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一位杰出画家,他的作品以传统中国画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在他的作品中,山水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保俶塔》则是他的一幅代表作品。

本文将对这幅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内涵。

《保俶塔》是一幅以杭州著名景点保俶塔为创作主题的作品。

画中的保俶塔矗立于西子湖畔,背景是苍茫的山水和云雾。

在这幅画中,傅抱石运用了他独特的笔墨技法,将保俶塔的庄重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从构图上看,傅抱石将保俶塔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使其成为视觉焦点。

他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三远法”,通过平远、深远、高远的透视感,将保俶塔与周围的山水、云雾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

这样的构图方式不仅凸显了保俶塔的地位,也强调了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次,在色彩运用上,傅抱石以墨色为主,辅以淡雅的青绿和赭石色调,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古朴的氛围。

这样的色彩搭配不仅凸显了保俶塔的历史感,也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特别是在表现云雾时,傅抱石运用了大量的淡白色和淡绿色,使得云雾显得轻盈而飘渺,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再次,在笔法上,傅抱石展现了精湛的技艺。

他运用传统的“勾、皴、点、染”技法,细腻地刻画了保俶塔的每一处细节。

从塔身的砖石纹理到塔顶的铁链,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他在描绘山石和树木时,也运用了多种笔法来表现其纹理和形态。

这些笔法的运用使得画面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动的气韵。

除了对保俶塔和自然景观的刻画,傅抱石还在这幅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保俶塔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而在画中,保俶塔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

傅抱石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现代文明的思考,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此外,《保俶塔》还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美学意义。

保俶塔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美。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保俶塔》是傅抱石先生创作的一幅中国画作品,画面描绘了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古迹——保俶塔。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傅抱石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 构图:《保俶塔》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方式,以保俶塔为主体,周围环绕着山水、树木、建筑等元素。

画面中央的保俶塔高大挺拔,象征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画面下方的山水与树木则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使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 线条:傅抱石先生的线条运用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轻重、粗细、快慢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画面中的各种元素。

在《保俶塔》中,他运用了流畅、婉转的线条来描绘保俶塔的轮廓,使其显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同时,他还运用了简练、有力的线条来描绘山水、树木等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 色彩:傅抱石先生的色彩运用也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冷暖、明暗、浓淡等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画面中的各种情感。

在《保俶塔》中,他运用了温暖的色调来表现保俶塔的古朴典雅,使其显得更加庄重和神秘。

同时,他还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来描绘山水、树木等元素,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

4. 技法:傅抱石先生在《保俶塔》中运用了多种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如皴法、点法、泼墨等。

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画面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使观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5. 意境:《保俶塔》作为一幅中国画作品,其意境是非常重要的。

傅抱石先生通过画面中的山水、树木、建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种氛围不仅体现了保俶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保俶塔》是傅抱石先生创作的一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傅抱石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浅析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

浅析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

浅析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张仃傅(1883-1965),字抱石,号民庐,福建省闽侯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领袖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第一人”。

他的作品以扬州画派和黄山派为基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

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以写意概括性最为突出,他的画面丰富着自然界的景观,既有峻峭的山峰,也有清澈的溪流,以及翠绿的松柏,刚劲的树木,也有宁静的村落和道路。

他的画面常常以深沉的墨色与轻盈的淡墨相对,构成了深远奥妙的情景。

他笔下的山水,大多以黄山、江南水乡、山间竹林为题材,其作品多数具有层次分明,绘画上还有独到之处,风格古朴彪悍,形象生动厚重,堪称画坛泰斗。

第一,马山展雄图《马山展雄图》是张仃傅抱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绘画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整幅作品以狮子峰奇特的地貌为中心,再以浓郁的墨色表现山峦的轮廓,同时结合了淡墨的技法来描绘山峦的层次感。

画中的林木虬枝伸展,栩栩如生,极具韵味。

整个画面虽然以黑白为主,但却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充分展现了张仃傅抱石的精湛绘画技艺。

第二,黄山烟云图《黄山烟云图》是张仃傅抱石的典型作品之一,这幅作品通过深浅相间的墨色,勾勒出黄山的奇峰异石以及烟云的流动变幻,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苍茫高远之感。

画面中的云雾缭绕,石峰嶙峋,树木参天,飘逸如仙境一般。

画家在画面上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奇妙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溪山图《溪山图》是张仃傅抱石的一幅名作,画面上山如墨,水如镜,树木丰茂,整个画面透着沉静的气息。

通过淡淡的墨色与深深的墨色相衬,勾勒出了山水林木的层次之美。

画家在画面上刻画了悠然自得的山水意境,并通过对水的写意,展现了水流的潺潺之美,令人感叹不已。

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作品不仅在画面构图上充满想象力,还在墨色运用上极富独到之处,他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

画有尽而意无穷-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

画有尽而意无穷-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

“画有尽而意无穷”收稿日期2008-05-20作者简介鲁珊珊(1984~),女,南京博物院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书画。

傅抱石(1904~1965年),原名瑞麟,后更名抱名,号抱石斋主人。

一生创作勤奋,著述丰富,精研中国美术史及美术理论。

其创作风格独特,无论是雄奇博大的山水画,还是婀娜多姿的仕女图,都能深深打动观众,这与他画中的审美意境和独有的绘画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

一傅抱石绘画的审美意境意境的表现是中国绘画艺术审美中的最高境界,它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能超越具体、有限的时空和物象,从而感受到画面之外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经常会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心驰神往”等等,发出这样的评论,往往是我们通过画面产生了联想和想象,好象“身临其境”。

事实上正是我们在思想感情上受到了作者画中意境的感染和熏陶,才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从而升华到一个更加美妙的境界。

绘画是一种表达形象的手段,也是最直观的瞬间造型,观众体会到画作的意境首先是通过画面的具体内容。

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追求意境,其实也就是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没有景,情感就不能通过主体得到表现。

景物是有形的,情感是无形的,将情感寄托于景中,才能以神求形,以形写神;而只有深刻地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更深远的意境。

艺术作品所能够描绘出的对象往往是有限的,作为艺术创造者,除了把握绘画技巧之外,还要将自己的主观心境与客观物象相结合,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而是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最终借助于意象来表现意境。

一件优秀的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等因素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才能够打动观众。

追求意境表现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画家一生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创造在傅抱石的绘画中占重要地位,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力以及在意境审美上幽曲委婉的回味。

傅抱石山水画点景人物绘画的美学思想

傅抱石山水画点景人物绘画的美学思想

傅抱石山水画点景人物绘画的美学思想傅抱石原名傅长生、傅瑞麟,后更名抱石,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喻人。

他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师法自然,崇尚革新,独创“抱石皴”绘画作品及著述丰富,其一生对中国美术史及美术理论进行了精心梳理和研究。

其绘画作品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气派,开创中国绘画的新纪元。

理所当然其画作也是受其理论影响。

傅抱石早期作品受文人画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傅抱石曾声称画人物画的目的:一是为研究绘画史,二是为山水画服务。

他在《壬午重庆华展自序》中说:“我原先不能画人物薄弱的线条,还是十年前在东京为研究中国画上‘线’的变化史时开始短时期练习的。

……其次,我认为画山水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人物技术。

不然,范围必越来越小,苦痛是越过越深,我常笑着说,山水上的人物,倘永远保持它的高度不超过一寸,倒无甚问题,一旦非超过这限度不可的时候,那么问题便蜂拥而来。

……我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傅抱石点景人物的出处。

其点景人物一开始就是深入传统人物画,把握中国画的实质线的质量。

于是期间傅抱石从己所好有针对性的对东晋人物画家及画学理论家顾恺之做了深入研究。

他从《女史箴图卷》摹本中追溯此卷和汉画的关系,并系统研究此后的绘画特点。

其《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一文也可看出傅抱石对人物画研究颇有见解,当然自己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也是受其影响的。

所以其山水画中的佛道人物、仕女、高士等等无不受六朝人物画的影响。

从这些作品来看,不管是点景人物画的线条、神态都与六朝人物画存在极其相似的地方。

应该说傅抱石的美学传统思想受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的影响深。

所以说傅抱石传承了顾恺之的绘画美学精神。

技法上也学习了顾恺之的“春蚕游吐丝”,也叫“高古游丝描”。

陈传席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一书也评价“傅抱石的人物画纯以六朝人物画传统入手,唐以下画风皆不取,更不许丝毫西画渗入,……却仍然是纯中国的气魄,与西洋画法根本无涉。

傅抱石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傅抱石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傅抱石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作者:姜又铭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5期摘要:傅抱石(1904-1965)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开辟了中国画创作的新时代,他的艺术实践和历史功绩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非同凡响的里程碑意义,对现代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也从其艺术创作中汲取大量营养,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在题材选取方面;第二是对我的写生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视写生在创作中的作用;第三是我对“抱石皴”的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傅抱石山水画题材写生抱石皴傅抱石先生是20世纪我国美术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实践开辟了中国画创作的新时代。

作为一名全面而优秀的艺术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作为芸芸后生之一,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也深受先生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题材的选取题材的选取是一名艺术家首当其冲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题材选择的过程本身也属于创作构思的一部分。

傅抱石先生在《我的作品题材》一文中总结其作品题材的来源时说到:“拙作题材的来源,很显著的可以分为四类。

即:“1.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为画面的主题。

2.构写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

3.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

4.全部或部分地临摹古人之作。

”其第一点和第四点对我影响尤其深远。

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为画面的主体其第一点“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为画面的主体”即所谓的“师造化”。

傅抱石的艺术生涯中他花了大量时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灵感,他一生多次举行写生活动,足迹几乎游遍祖国大陆,甚至扩及东欧。

而且,给他一生真正带来转折性的关键影响也是从1957年东欧写生开始的。

我在刚学习山水画时,一谈到创作,就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只有当我深入生活,面对气象万千的大自然,创作才能有感而发。

如我2010年登太行山,时值金秋时节,家家户户山民的楼顶都晾晒着他们丰收的果实,一晚从下榻处的楼顶远远望去,那果实在树木掩映和昏暗的灯光中尤显夺目,顿时感怀太行居民的朴实和辛勤,回去后即满腔热情创作了《太行金秋》;又如我2011年旅行至西藏拉萨色拉寺,寺庙在丛林掩印、云雾环绕中中显得尤为神秘,寺中僧人虔诚诵经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回去后又创作《云端古寺》。

极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傅抱石字画”

极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傅抱石字画”

极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傅抱石字画”傅抱石作画的状态时说:“他习惯于将纸摊开,用手摩挲纸面,摸着,抽着烟,眼睛看着画纸,好像纸面上有什么东西被他发现出来似的,摩挲了半天,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忽然把大半截烟头丢去,拿起笔来往砚台里浓浓地蘸着墨就往纸上扫刷。

”徐悲鸿评价傅抱石全新的山水画使“三百年来谨小慎微之山水突现其侏儒之态”。

张大千称他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千年未有之新画风。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历史时代,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上,在文化领域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风起云涌,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宗匠。

其中在绘画领域,尤其是中国画领域,更是异彩纷呈,名家辈出。

傅抱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逐渐成熟,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进入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旺盛的创作激情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为止。

建国后江苏绘画能跃居中国画的中心地区之一,江苏绘画能群体性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为江苏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人物,作为“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一代领袖和灵魂,傅抱石在中国画尤其山水画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傅抱石曾坚决反对当时流行的“现代人物加唐宋山水”的拼凑模式,注重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内在精神的把握。

写生在傅抱石看来,只是帮助记住山石结构、轮廓特征、色彩搭配的符号,并没有拘泥在细小、外在的、表面轮廓色彩的刻画上。

概括扼要、简约练达是傅抱石速写的基本风格,写生成为他记录个人感受和构思意境的最有效的手段。

傅抱石《龙蟠虎踞今胜昔》的创作有多幅,以此幅为精为大,堪称毛泽东诗意画的扛鼎之作。

全画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出钟山之巍蛾神秀,玄武湖之阔远澄净,层层青松由近及远,与苍翠远山融为一体,把原诗意境中的雄健豪迈之怙非常精准地表现了出来。

60年代初,傅抱石带领江苏画家作行程二万三千余里的旅行写生,此后举办的“山河新貌画展”影响于画坛,他带领的江苏美术群体被称为新“金陵画派”。

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

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

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1.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背景1.1中国美术的历史传承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中国美术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傅抱石作为一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和学者,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傅抱石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对中国美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艺术创作。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能够准确把握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他在研究中国绘画史和美术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傅抱石在绘画实践方面,推崇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结合,提倡中国画的艺术创新。

他主张学习西方绘画技巧和观念,同时注重发扬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例,不断尝试新的画风和表现形式,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此外,傅抱石还致力于推广中国美术,并为培养后辈艺术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参与美术教育工作,担任多所艺术院校的教职,传授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思想。

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艺术才华。

通过他的教学和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为中国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傅抱石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方式,深入研究和推广中国美术,为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仅体现在国内,也在国际美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傅抱石的贡献不仅为中国美术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国美术的国际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2.傅抱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2.1傅抱石的学艺背景与创作风格傅抱石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对中国美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学艺背景和创作风格成为了中国美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傅抱石的学艺背景是他在传统中国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思想与技巧。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

美术作业傅抱石作品《保俶塔》赏析傅抱石(1908年-1968年)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是中国美术学会创始人之一,也是山水画、花鸟画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以奇特的构图、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笔触而闻名,对中国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傅抱石的作品《保俶塔》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赏析。

《保俶塔》是傅抱石于1963年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是以保俶塔为题材,展现了傅抱石独特的绘画风格。

保俶塔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座古老的砖石结构的浮层式木构宝塔。

傅抱石以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色与建筑艺术相结合,传递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

这幅作品的构图非常独特,整个画面被分为两个部分。

居中的是浓郁的绿色山川,给人一种宽广、深远的感觉。

傅抱石通过夸张的笔触和明快的色彩,充分表现了山川景色的壮丽与美丽。

这种色调的运用和对细节的突出加强了整幅画的视觉冲击力,使观者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画面的左上角,傅抱石描绘了一片深红色的屋顶。

这种鲜明的色彩选择与背景中的绿色山川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屋顶看起来更加鲜艳夺目。

这种对比可以表达出傅抱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推崇,也是他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致敬。

而在画面的右下角,傅抱石描绘了保俶塔的宝塔身影。

保俶塔是古老的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钦佩。

傅抱石通过对保俶塔的描绘,使得整幅画更具传统文化的气息,并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宝塔。

傅抱石在画中的山川、屋顶和宝塔都以夸张的线条和饱和度鲜艳的色彩进行描绘,这种表现方式使画面充满了张力和活力。

他运用了独特的审美观点和绘画技法,通过简化形象、凝练笔触和丰富色彩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无限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而且令人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傅抱石的作品《保俶塔》集中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杰出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建筑物和色彩的处理,向观者传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钦佩。

论傅抱石山水画艺术

论傅抱石山水画艺术

论傅抱石山水画艺术摘要身为 20 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家之一,傅抱石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他的山水画洒脱飘逸,笔墨苍润,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感,以独特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时代精神,给后人以深刻印象。

傅抱石开辟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天地,并开创了“抱石皴”。

他的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在中国美术史上非同凡响,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有巨大启发意义。

本文对傅抱石先生的山水画做一简单探究,从构图,笔墨,诗意画创作方面,对傅抱石先生的山水画进行分析研究,以体现傅抱石山水画对于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傅抱石,山水画,抱石皴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傅抱石山水画形成因素 .. (1)(一)主观因素 (1)(二)客观因素 (2)二傅抱石山水画艺术特点 (3)(一)构图特点 (3)(二)笔墨特点 (3)(三)以雨境为主的创作 (4)(四)以诗意为题材的创作 (5)(五)开创的抱石皴 (6)三傅抱石山水画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7)结语 (8)参考文献 (9)前言20 世纪初中期,中国正从风雨飘摇的艰苦岁月中走出来,整个社会都在革新。

与此同时,中国山水画也面临着革新的局面,涌现出多位探索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大家,傅抱石就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代表。

但傅抱石的山水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时代精神,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抱石山水画形成因素(一)主观因素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自号抱石斋主人。

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江西新余县。

现代画家。

自幼家境贫苦,11 岁在陶瓷店学徒,自学书法和绘画。

在徐悲鸿的帮衬下与 1933 年赴日留学,归国后在中央大学执教。

傅抱石是中国现代美术巨擎,他的山水师法自然,崇尚革新,笔致秀逸,元气而淋漓。

傅抱石——乱笔散锋成就了“抱石皴”与傅家山水

傅抱石——乱笔散锋成就了“抱石皴”与傅家山水

傅抱石——乱笔散锋成就了“抱石皴”与傅家山水傅抱石(1904—1965)现代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擅山水,人物,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

其山水画,大气磅礴、笔墨豪迈,长于表现苍茫迷离的雄浑意境;人物画则注重神志心境的刻画,往往意境淋漓,情感真挚。

无论是他的山水画或人物画,都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推陈出新,独创“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是中国山水画皴法中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

傅抱石的“抱石皴”,就是用“散锋乱笔”来表现山石的结构,自由挥洒,形成许多飞白,可谓“老辣中见潇洒,飘逸中寓深沉。

”傅抱石以自创的“抱石皴”,成就了他独特的傅家山水。

尤其是蜀中山水秀美的景致,用笔潇洒,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

浓墨处浓黑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气势磅礴。

傅抱石表示自己画画的时候会把毛笔故意往下压,然后塑造出“散笔开花”的效果,然后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

此皴法真乃前无古人,随意纵横,信笔点染,却已做到物我忘我,离形去智的超然境地。

在傅抱石的画中,我们常见“风雨山水”的雨景,也用“散锋笔法”塑造而成的。

雨景是最不好画的,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明显的色彩。

但傅抱石用他“乱笔散锋”斜刷出大雨的气势,和通过描绘被大风刮横的树杈,人物所持雨伞、蓑衣等事物也能表现出下雨的景致。

让欣赏者通过想象与联想仿佛置身其间,似乎都能听到那风声、雨声、水声交织出一首乐曲,荡人心魄。

要问傅抱石的国画级别有多高?有史学家研究傅抱石的笔墨后表示,他已经达到了最高级别,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论文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论文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论文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论文一、引言纵观中国绘画史,诗书画印皆能者甚少,而傅抱石就是其中之一。

早年,傅抱石以篆刻扬名于世,之后傅抱石专攻山水画,长期深入体察真山真水,独创了“抱石皱”法,其山水画作品云烟迷雾,气势磅礴,壮丽沉雄,章法不落俗套。

在抗战入蜀之后,傅抱石开始研习传统人物画,其人物画深受顾恺之、陈洪缓等人的影响,常选取历史事件中人物作为描绘对象,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用笔洗练,线条劲健,形象高古,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深得传神之妙。

二、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一)造型构图传统人物画非常推崇“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乃上品也”,谢赫的《古画品录》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陈郁在《说邪》中写道:“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形虽似何益?故日写心惟难。

”傅抱石深得传统人物画之神髓,他非常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尤其是人物眼神的表现,将人物形象表现得传神而气韵生动。

例如《湘夫人》中,画家以细线勾勒人物面部,以淡墨描绘眼睛轮廓,使瞳孔显得清澈剔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种表现手法源于顾恺之的《女史篇图》,傅益瑶谈到父亲的人物画创作时曾讲:“父亲的仕女画,一般被认为是秉承了顾恺之的传统……这种继承绝不仅仅是指笔墨趣味,更多的是指画家的美学意识。

”傅抱石是有着深厚文化功底的画家,他善于从历史背景、性格特征、内心情感等方面研究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以传统的造型方法刻画人物,根据自我想象再现人物形象,画中人物多为自然潇洒、气节高尚、才华横溢的高士,如李白、屈原、杜甫、竹林七贤等,这些人物形象多有着古雅、洒脱的气质特征。

深入品读傅抱石人物画,可以发现傅抱石塑造的人物形象虽各有特点,但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正是傅抱石人物画呈现出的.“程式化”特征。

比如《晋贤图》中的贤士都是面目清秀,英眉鹤眼,包括胡须都非常相似;《湘君图》《湘夫人》《二湘图》等仕女图中,仕女的面部线条饱满,眉头较高,体态丰腴,头型和发髻都非常相似,显得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浅谈傅抱石先生的美学绘画理论之感悟

浅谈傅抱石先生的美学绘画理论之感悟

浅谈傅抱石先生的美学绘画理论之感悟傅抱石,我国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师,集书、画、印美学理论为一身,一生编写200多万字的美学理论著作,是近代新山水画派的开创者之一。

抱石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画论与东方美学史,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浮世绘”、欧洲的美学理论和水彩技法表现等,且在他的绘画一生中中国画的表现和技法都融合了中西结合的绘画艺术思路,并独创了“抱石皴法”的中国画表现手法,造就了其近代中国画领域的一代宗师地位。

标签:傅抱石“抱石皴法” 中国画美学理论傅抱石先生对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和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都有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先生始终认为文化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东西方艺术道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绘画审美思路也都各不相同。

拜研抱石先生书画理论所知有以下几个感悟浅议一二:众所周知,世界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中国,中国早期的美学审美范畴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的传承上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对艺术的指导性也随之变化,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和对艺术技艺的传承发展上是出现过断代的,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中国画发展,产生了一些弊端,例如:现今中国画的学习出现了推陈不出新的尴尬局面,这里所说的推陈不出新指的是审美标准的范畴,尽管当代很多中国画家不断的在新材料、新形式、新技法、新思路上都极力的去创新中国画的发展,去尝试和突破,但始终在整体的中国画评判认知体系中都是得不到太大的认可和发扬的,其次推陈所指的是学习中国画就是学习古人的中国画开始,这点在书法上尤其显现,书法上历史各大名家流派比比皆是,中国人学习书法上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临帖,甚至很多人究其一生乐此不彼的在研究学习。

抱石先生早年对中国画的学习思路也提出过质疑,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学古人,古人学谁呢?”这个是对中国画的学习发展思路是有启发的。

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在古代一直有书画同源之说法,书一定是在画的前面,书法是与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画只是文人用来休闲逸志、陶冶情操、排忧解闷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历史资料里,我们基本很少看到专门从事画画的专职画家,即便有也很多成为“匠”而不是“家”。

[傅抱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对当下的启示] 傅抱石字画拍卖价

[傅抱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对当下的启示] 傅抱石字画拍卖价

[傅抱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对当下的启示] 傅抱石字画拍卖价[傅抱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对当下的启示] 傅抱石字画拍卖价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傅抱石先生在绘画和篆刻两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美术史论方面的成就。

同时结合当代艺术的现状谈谈傅抱石先生的艺术精神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傅抱石; 艺术成就; 启示傅抱石(1904-1965),1904(10月5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65年(9月29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

享年61岁。

他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画家,他的人物画、山水画多有新意。

在篆刻方面也很有成就,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史论家。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宗匠。

其中在绘画领域,尤其是在中国画领域,更是名家辈出。

傅抱石显然是20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为人们所称道的傅抱石的创新,跟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傅抱石一生嗜书如命,惜时如金,他对石涛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

石涛指出:“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

山川形势之精英,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

借笔墨以写万物,而陶咏乎我也。

”“我之为我,自有我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山川脱胎于予也。

予脱胎于山川也。

搜集奇峰打草稿。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这段话对傅抱石的绘画和篆刻都有很大影响。

(1)傅抱石的中国画正是在研究并汲取石涛等中国传统文人画艺术精神的基础上的创新。

傅先生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是一位非常有学识的文人。

这一点对后人更好的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傅先生绘画的方式也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常常带酒作画,畅快欢饮之后,“解衣盘礴”。

他作画大胆,不怕失败,反对四平八稳,主张“冒险”。

但绝非醉后信笔涂鸦,而是对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经过深入观察,细心体味,寄以情思。

他的作品都实践着古人所说的“大胆落笔,细心收拾”。

同时“抱石皴”这一散锋笔法的出现更是石破天惊,使当时国内山水画坛万马齐喑的空气清新起来,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傅抱石|其画作展现内在和超然、生动的精神气韵

傅抱石|其画作展现内在和超然、生动的精神气韵

傅抱石|其画作展现内在和超然、生动的精神气韵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近代中国画、书、文、印“四绝”的全才。

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拜于美术史学家金原省吾门下学习。

1935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美术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史教授,同时身兼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无论在学术还是在艺术方面都是极具成就的,是近现代中国画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傅抱石傅抱石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是画家本人,在作品形式上能感受到画家对中国绘画思想的高度总结和主观审美的时代性。

在线条、笔法和工具方面,傅抱石进行了大胆的现代革新,打破原有“中锋至上”的传统笔墨观念,进行线条破局,摆脱传统绘画线条和皴法的固式技巧,开创了“抱石皴”。

“抱石皴”即“散峰笔法”,是傅抱石在客蜀期间,通过写生四川山水和实践后所形成的创新皴法。

作品突破传统绘画“点皴染”形式,运用“浓墨”结合“抱石皴”笔法所进行绘制。

当代_傅抱石_芭蕉美人图当代_傅抱石_柳荫仕女当代_傅抱石_二湘图当代_傅抱石_游春图傅抱石的早期作品以师法古人为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早期傅抱石生活在江西地区,所见不乏具“四王”习气的山水画作,创作往往缺乏生气。

机缘巧合下,傅抱石在西邻的装裱店做学徒时看到了石涛的画作,觉得恣肆洒脱,便对其十分喜爱。

傅抱石在师法石涛的过程中,一直遵循“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并融会贯通,流露出自己的精神状态。

傅抱石不断探索古人的绘画精神,从不拘泥于某宗某派的皴法。

当代_傅抱石_山水当代_傅抱石_山水当代_傅抱石_山水当代_傅抱石_山水新时代新笔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傅抱石更是倾力于传统山水画转型,打造现代山水。

傅抱石在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基础上,重视“性理”的基础理论,兼顾有形而显示画作的内在和超然、生动的精神气韵,傅抱石艺术作品带给人愉悦的现代性,与传统中国画相比,画面采用皴擦和浓淡染墨结合在一起,似形非形。

傅抱石字画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傅抱石字画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

傅抱石字画鉴定:画作结合钦印、题跋方可验明正身2010年11月30日,此作由香港佳士得拍卖,一经面世,即改变世人对傅抱石人物画存世作品格局之认识,以7010万港币成交创下当年傅抱石作品拍卖世界纪录,奠定其傅氏人物画代表作之地位。

另一件傅抱石同一主题作品《琵琶行诗意》于2011年11月13日中国嘉德秋拍中以8280万元成交。

在傅抱石看来同样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则,借助个性化的“写生”理解和实践方式一样能实现自己的天才创造。

因而中国画的“写生”观念不仅是表现技巧层面的选择,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绘画功能的适应和发挥。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

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

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

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

1933年,傅抱石登上了前往日本的游轮,进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对中国画有着深入研究的、东方美术研究界的泰斗级人物金原省吾。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长途写生,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瞻仰革命圣地,参观建设工地,游览风光名胜,推出了一批适应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将19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潮。

对于傅抱石来说,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确立了新观点:“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1961年5月,江苏省国画院在北京国美术馆举办“山河新貌画展”,赢得广泛的社会好评。

由此,“新金陵画派”声名鹊起。

傅抱石这种把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人物画得十分接近的现象,与傅抱石本人的才学、艺术追求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设计学应用摘要:“抱石文化”及其美术遗产的核心在于变与革新,重要的是其应用于当代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从其核心出发,围绕傅抱石创作思想、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寻找与设计学的紧密结合点。

通过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当代设计启示,设计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促进省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抱石文化艺术价值设计启示美术遗产傅抱石(1904-1965),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

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并自学成才。

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

中国画大师人物,一个不应被淡忘的美术史家和美术实践者,毕生著述200余万字,美术画作2000余幅,涉及方方面面。

纵观傅抱石先生的美术遗产,是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画作实践的结合,是古典文学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民族情节与思想创新的本质体现。

它充分体现了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更体现出画家的创造力。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除了与这些人类社会和绘画历史息息相关的价值因素之外,傅抱石美术遗产还有一种最本质的价值当属艺术价值。

一、艺术价值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核心价值傅抱石美术遗产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研究傅抱石的学者,以新余、南京居多。

有研究傅抱石美术史及其理论的,有研究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也有研究抱石文化发展品牌开发的。

然而,这些都是抱石文化或者傅抱石美术遗产的外延性视角,傅抱石的美术遗产主要体现在其绘画和美术史研究上,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其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光辉的价值。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和创新。

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画作。

因此艺术价值才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本质内涵,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核心价值。

“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是傅抱石绘画思想及其艺术观的重要论调;“其命唯新”是傅抱石绘画艺术的本质精神,引领着20世纪中叶中国画的发展潮流。

艺术价值也体现在绘画创作上,近现代山水画史上,“抱石皴”法的创造是傅抱石在笔墨创新上的经典。

二、忽略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将难以发展“抱石文化”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史料记载,深入挖掘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成果并不多见。

学者在其文化、历史和品牌发展的研究视角较为深入。

我们对傅抱石美术遗产一切定义和研究,都是出于发展“抱石文化”的根本目的。

而忽略其艺术价值的挖掘和发展是苍白无力的,是行不通的。

在傅抱石的家乡新余市,随处可见有关“抱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如新余抱石步行街、抱石书法美术学院、抱石大道、抱石文化街、抱石画院、抱石名居、新余学院抱石美术学院等。

期待这些基础设施不应只是傅抱石这个名称的品牌表象而已,以为沾点傅抱石的品牌光辉便可光芒社会;抑或是将“抱石文化”晦涩修饰,阳春白雪般只能仰望。

“抱石文化”的发展应该实事求是,抓住其本质内涵,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尤其是艺术价值的研究、继承和发扬是发展“抱石文化”的本质。

任何忽略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探索和绘画研究都是欠缺和不完整的,难以真正发展“抱石文化”。

三、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本质内涵纵观傅抱石美术遗产,其艺术价值的本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傅抱石创作思想的艺术观;二是傅抱石绘画作品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

3.1傅抱石美术遗产创作思想的艺术价值论及傅抱石美术遗产的创作思想,笔者欲从其内在特质和外部因素影响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内在特质表现在文、人、画思想。

即以文化、学识为基础,人为核心,绘画技巧为表现形式创作出主题鲜明、寓意深邃的作品。

傅抱石美术遗产创作思想的艺术价值遂表现于此。

其一,傅抱石的高尚“人”格,人品即画品;傅抱石出身于一个修伞匠家庭,入私塾,到瓷器店当学徒并学习篆刻和书画,后升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开始美术创作和研究,生活艰苦,自学绘画,钻研学术。

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颇深,傅抱石―方面受来自幼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接触《新青年》、《向导》等进步杂志,并且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这些都与古代文人在思想背景上有本质不同。

铸就了傅抱石爱国而不忠君的新民族主义立场,在绘画方面尊重传统,崇尚革新的艺术观;其二,傅抱石中国画的民族性;傅抱石在表明中西绘画融合的论点时,由于急迫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在字里行间难免说得过于绝对:“近代中国的画界,常常互为攻,互作批议,这是不知中国的绘画是“超然”的制作。

还有大倡中西绘画结婚的论者,真是笑话,结婚不结婚,现在无从测断。

至于订婚,恐在三百年以后。

我们不妨说近一点。

”也许这段话让人误认为傅抱石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反对中西融合,实则傅抱石的本意是希望绕开中西比较的纠缠,避免无谓的争论。

傅抱石中国画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超然的绘画精神,线条于形态层面的应用,以及其绘画思想层面人品、学问、天才之三要素。

在中国画继承传统基础上应大胆革新,形成画家的独特风格。

其三,文学的修养;傅抱石曾言:中国画之一切,直接明其精神,间接助其笔墨,此中国绘画之基础。

傅抱石美术遗产中对于画家或文人的文学修养之主观主义创作尤为明显。

董其昌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

而傅抱石认为:行了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读书可以帮助认识生活;提高认识与体验生活同样重要。

傅抱石建国后围绕毛泽东诗词创作了许多的文人画。

毛主席诗词为题材的创作,成为抱石先生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促进了他思想观念的转化。

典型代表作便是《江山如此多娇》,这也是傅抱石确立其中国画地位的作品。

另外,“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体现在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影响上。

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学日本及其产生的影响;留学日本对傅抱石美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作技法上,傅抱石透过日本的窗口融入了西方现代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

二是抗战时期寄居重庆而对绘画与国难的领悟;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来到重庆,在初到重庆的一年里,傅抱石创立了自己的画风。

傅抱石重庆时期的人物画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而矜持恬静。

在山水画创作的主题上表现金刚坡下、成渝道上的秀美景色,反映巴山夜雨的情景意趣。

如傅抱石创作的作品《屈子行吟图》在人物画中融入了抗战必胜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解放后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承应;变和革新是傅抱石绘画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建国后,傅抱石有心加入到时代的艺术潮流,他重新审视自己在新社会的作为,傅抱石开始研究毛泽东的诗词,用惯用的绘画风格表现文学作品的词意。

如《清平乐六盘山词意》。

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正是他们的融合验证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豪言。

3.2傅抱石绘画作品表现技艺的艺术价值说起绘画作品,不得不细细分析和品鉴画家的表现技艺。

在傅抱石的美术遗产中,画家的技艺及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工具和材料使用的艺术价值,傅抱石对于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并没有把传统画技作为锤炼的重点,而是把适应画面的工具和材料作为画面主题表现的重要条件,因为“工具和材料,其进步程度是决定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关键。

”对工具材料的掌握,傅抱石一方面来自绘画实践,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画论、画迹的学习和揣摩。

可见,最具有物质化的工具和材料在绘画过程中依然体现人的思想和修养。

第二,傅抱石对中国画“线”的认识是“抱石皴”得以创立的根本。

傅抱石对“线”的理解除了传统的笔墨观外,主要受到日本留学期间导师金原省吾的影响,借鉴了现代西方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中国画中的“线”,所以傅抱石的中国画“线”意识超越一般传统画家而具有鲜明的现代理性色彩。

在傅抱石看来没有不能变的思想和技法,线条应服务于画面,如有矛盾宁可牺牲局部,因此傅抱石的作品整体感强,视觉效果好,极易获得雅俗共赏的赞誉。

傅抱石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独特的“抱石皴”。

这种笔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为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后世学者柳学智应用“抱石皴”法研究甲骨文书法艺术是“抱石皴”法艺术价值的鲜明体现。

四、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设计的启示设计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应用艺术的思维、内容和表现技法进行设计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傅抱石美术遗产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入而独特的艺术价值。

笔者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一)傅抱石美术创作思想;前文所述,傅抱石创作思想的核心在变和革新,提出了文、人、画的绘画三原则。

其经典名言:“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类似这些艺术观同样可以有效启迪当代的设计。

创新早已成为设计的核心,变是设计中永远不变的原则,这些设计的本质内容同傅抱石的绘画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优秀设计作品不仅体现在创新上,同时需要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等感性和理性的知识支撑。

傅抱石的写生生活常常备带地质勘测仪,“不了解地质,何以绘画”,是傅抱石理性的绘画观的鲜明体现。

另外,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设计当随时代”,纵观设计的历史,每一个时代似乎都有其自身的设计烙印。

设计应为时代中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服务。

手工业时代讲求的是手工生产,只为贵族服务的设计,工业时代的设计是机器化大生产,为大众服务的,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设计应是讲述我们今天的故事,故而出现了工业4.0、互联网+、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信息时代才有的学术概念。

比如,今天的城市洪涝成灾,促使我们不得不提出对下水管道及其沙井盖等城市辅助设施的重新思考和设计的议题。

(二)傅抱石美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傅抱石先生的中国画集中描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物。

其题材可概括为自然、诗境、历史、临摹古人、想象与感怀等五个方面。

如果将这五个方面的题材用于设计的创意来源及其设计元素,将会产生许多的设计创意精品。

以自然、诗境为题材的设计作品莫如sansan品牌的高山流水(图1):以烟代水,一石知山。

烟气腾挪,方寸之间容纳天地气象。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忘记自我,山水之间亦可明心见性。

论及傅抱石创作内容中尊重历史和发扬传统的设计作品,如扁担、筷子(图2)的设计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设计的精妙。

又如傅抱石以想象与感怀为题材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用户体验与产品使用者产生共鸣。

如图3:满堂福吊灯设计,使人们在团圆的情感节点上产生其鸣;图4:知福壁灯设计,则采用线装书的元素使人们在积学和知足常乐的意识上紧密联系。

(三)傅抱石美术作品的表现技法;至于傅抱石在绘画技巧方面的设计启示则主要在于“抱石皴”法的创造和傅抱石对于“线”的认识。

“抱石皴”是画史上前所未有的绘画技法形式。

从技法层面而言,它源自散锋毛笔和散锋笔法,作为物质载体的散锋毛笔和作为画法载体的散锋笔法,皆为抱石皴之“体”,“抱石皴”实际上是从散锋笔下产生,并从散锋笔法中演变而成的,这反映在设计上可以表现为散乱的设计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