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分析

合集下载

对比分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异同

对比分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异同

三、 正确对 待体育 教学和运 动训练 的
异 同
适用的对象和范围的不 同。 体育教学针对的 是学生 ,包括小学 、中学、大学生 ,其对象 具有广泛性。而运动训 练则 只针对专业运动 员, 其对象相对狭窄 , 具有 固定性 。
( 二 )目的不同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既有相同点, 又有 不同点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 可 以看做是一 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者都是属于体育运动
程。
运动训练 , 隶属于体育竞技 的范畴 , 是 指教练通 过对运 动员进行 系统 的运动 与训 练 ,提 高运动员 的身体 素质 和体 育运 动成
绩。 由此可 见 ,体育 教学 侧重 于课堂 的教 学 ,属于学生的 日常课程 ;而运动训 练则侧 重于教练对运动员 的培育 ,属于体育竞技 。 二者 定义 的不 同则 直接 导致 了二者 所
二 、体 育教 学和运 动训 练的共 同点
( 一) 教学 的根本 目标相 同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在教学过程 中, 对 于具体技能与操作能力更为重视 , 理论知识 只是为 了帮助学生 或运动 员更好低 理解运 动技能 的作用 。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是实 用性强 的体育运动 , 其 目的也不都仅仅是为 了锻炼 身体 。二者都是强调通过体育运动 , 激发对体育 的热情与爱好 , 培育学生或运动 员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 。

进行示范 。并且对 于学生的要求不高 ,对体

育运动 只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最 基本的技能 即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 采用的方法较为之间和简单 , 确保所有的学 生都能理解 。不同的学生 由于体质、性格等 差异 , 对体育技能掌握 的程度不同 , 教师往 往不会强迫学生达到一个既定 的体育 目标。 在运动训练 中,运动员 自身素质较高 , 因此对其要 求高 。教 练在进行 教学 的过程 中,往往是教和学的过程相互结合 ,教 练既 向运动员传达运动技巧 , 也 向运动员学习其 特点与能力。二者与体育教学相 比,处于一 个更为平等的环境 , 通过 沟通与切磋提升运 动员的技能 。且教练对运动员的要求高 ,会 根据运动员 自身的优势制定体育 目的 , 运动 员必须 通过 自身的训练 达到教 练要求 的 目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分析一、体育教学概念的再思考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按一定的计划和大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以向参加者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为任务。

其特点是:参加者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并达到培养道德意志品质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从体育教学的概括中可以了解到,体育教学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可控的教育过程,因此其主要活动是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事身体练习,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是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实现的。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概念的界定却将身体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这就不得不令我们产生疑问。

众所周知,任何教学活动中的练习都是练习者为温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单边活动,如果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活动,那么“体育教学”岂不就与运动训练毫无差异了吗?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弄清楚,概念中的体育教学固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过程,那么对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和“学”又该如何定义呢?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中,“教学”被视为教育活动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教学”就应该是“活动”,而不是“形式”,实践中的“教”与“学”也就与“体育教学”是同位的概念层次。

但在体育理论系统中它却是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这又将作如何的解释呢?笔者认为“教学”一词会因其参照物的不同而发生定义的变化,相对于“训练”而言,“教学”是一种活动,而就“非系统的学校体育”而言,“体育教学”则就是一种形式了。

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科学而又合理的发展,才能完满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可见训练也可能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手段之一。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和相同点分析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和相同点分析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和相同点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在于两者本质内涵、主体涉及内容,教学方法、场地设施互动程度的不同;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都需要依据时代变化而丰富自身形式、变革自身内容。

标签: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差异;相同点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学活动与运动训练活动是两个不一样的定义。

而这两方面也是整个体育教育工作的两大部分,正是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整个体育活动。

两者看似没有重复和一致的部分,但从实质和内涵上看,却存在相通的地方。

正是这些一致的地方,促成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良性结合。

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和区别。

正视这些存在的差别,才是有效区分二者关系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厘清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和相同点,对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发展体育事业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定义解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两个相异的内容。

体育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依托体育课堂,以教师为核心和主动,学生为承受对象的双边互动教学活动。

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托体育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部分体育知识,学习相关体育技能。

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意识,让学生保持健康身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关键之处。

相对而言,运动训练则是另外一个角度认知体育教学。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坚持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重视改善运动成绩。

而在这一环节中,要想有效提升竞技能力,改善成绩就需要在专业运动教练的带领下,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体育培训。

而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体育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运动员或者参与者通过自身参与,对整个培训计划行程切实有效的掌控和管理。

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又必须服从教练的指导,这是确保整个运动训练顺利完成的关键。

通过定义对比,我们发现二者有极大相似之处,无论是参与形式,还是参与主体都是一样的。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实践报告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实践报告

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密切,运动训练为体育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本报告将从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中的体会与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运动训练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锻炼,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的过程。

体育教学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两者互相交织,相辅相成。

1. 互相促进的关系优良的运动训练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训练方法,为体育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持。

同时,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也为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培训思路。

2. 目标一致的关系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 互相促进的关系运动训练中的成果和进展可以作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素材和实例,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也可以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和培训思路。

二、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运动训练通过系统性的运动训练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和敏捷性,为学生的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基础。

2. 培养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运动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体育项目和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动训练强调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通过集体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认同和配合能力。

实践中的体会与改进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需要更好地结合。

过于侧重技能训练的运动训练可能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忽视,影响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实践活动和运动训练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体育教师的分析报告

体育教师的分析报告

体育教师的分析报告一、引言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了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本报告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二、体育教师的背景分析体育教师通常具备体育学或体育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位,同时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

他们在学校中负责体育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帮助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大部分体育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和教学经验,但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存在一些问题。

三、体育教师的教学表现分析1.教学方法不多样化有些体育教师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注重基本功训练而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没有将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2.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不够重视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包括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方面。

一些体育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发挥出他们的潜力。

3.评价方式单一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通常只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进步和兴趣培养。

一些体育教师过于重视竞技体育赛事的选拔和成绩考核,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够重视。

4.沟通能力不足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是,一些体育教师沟通能力较差,无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无法与其他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

四、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建议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小组活动、游戏教学和趣味运动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2.差异化教学策略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在课堂上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水平划分小组,设置适当的训练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3.综合评价体系体育教师需要建立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动作技术、协作能力和身体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体育课分析报告

体育课分析报告

体育课分析报告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体育课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报告将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体育课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

首先,我们来分析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体育运动、健身锻炼和体育知识等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一些基础的健身操和体育知识普及。

这些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非常积极,他们热爱体育运动,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参与度较低。

这可能与学生个体差异、家庭环境、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体育课的乐趣,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最后,我们来分析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增强体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律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体育课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为体育课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让体育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关系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关系

良师导学153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关系★祝明慧当今,我国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开展学习等其他各项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与训练息息相关。

为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就要在深刻了解体育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教学与训练的关系,从而科学设置的体育教育课程,寻求在教学与训练平衡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概念体育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等,按照一定的原则,向学生传达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以及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等,整个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不同,主要是指在学生在掌握了体育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训练和巩固,从而提高自己的体育竞技水平和体育技术,是为保持竞技能力而进行的专门的训练。

二、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统一性二者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它们统一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体育教学是体育训练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后,才能够进行有意识的体育训练,强化动作规范性,提高动作的熟练性。

不管是体育教育的是体育教学还是体育训练,二者也是无法完全割裂的,在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都体现着教与学的统一。

体育教学是教师为主导,讲授各类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配以示范演练,学生则是以学会为目的,进行认真地学习。

体育训练是以学生训练为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规范和指导,及时纠学生的错误动作,更好地掌握相应的体育技巧。

总之,二者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体现着教和学的协调统一。

二者都是教师起指导作用 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都起着主导作用。

二者都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动作示范,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学习。

简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简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89竞技与训练作者简介:陈妮娜(1983.10.6-),女,山东枣庄人,专科,毕业于枣庄学院,现有职称:初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简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陈妮娜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摘要: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据调查显示,连续33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因此,我国提升了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

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现状,并对二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素质实现2020年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改善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实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是关键路径之一。

因此,我国各个学校应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落实人文教学精神,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全面性人才。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现状(一)教师协调教学理念匮乏据有关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存在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速度及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耐力素质低谷徘徊、血压调节机能不良等身体素质低下情况。

在教育部门的重点引导下,各个学校纷纷提升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力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不甚明显,究其原因,与教师协调教学的理念匮乏不无关系。

(二)教学模式单一就我国当前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发展情况而言,大多学校中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和运动训练上的积极性,没有起到塑造青少年身体良好素质和改善青少年运动训练情况的作用。

此外,教学模式的单一还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和运动训练产生了认知的偏差,不利于学生体育道路的长期发展。

(三)体育教学项目乏味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传递速率明显加快,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与以往产生了较大的不同,造成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同时,各个学校中开展的运动训练项目数量有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环节感知水平不高,体育课程教学和运动训练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抑制了二者的协调发展。

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

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

2018年(第8卷)第23期体育大视野DOI:10.16655/ki.2095-2813.2018.23.245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①田常根(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定要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具有相通之处,本文主要围绕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点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别,然后分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相同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相通之处 主要差别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245-021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经过对比发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二者的概念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

体育教学本身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及体育教学大纲来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重要的是让教师向学生们传授一些体育相关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的技能。

通过开展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能够提高抵抗力,另外通过开展体育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而体育训练则是在教练的全力指导之下来发展自身的运动天赋以及运动素质。

虽然不同的版本中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性训练的定义都各不同,但是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体育教学本身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运动训练则是属于体育竞赛相关的范围内,两者的本质属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内容方法上、成绩的测评上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其次,两者的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体育教学本身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一些体育运动技巧,比如说当下我国体育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了球类、田径类、体操类等各类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说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很广泛的特征,而运动训练则是运动员们从事体育训练,是为了夺取竞赛的胜利而采取的一种专门性运动。

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

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

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性作者:田常根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23期摘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定要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具有相通之处,本文主要围绕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点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别,然后分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相同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通之处主要差别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245-021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经过对比发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二者的概念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

体育教学本身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及体育教学大纲来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重要的是让教师向学生们传授一些体育相关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的技能。

通过开展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能够提高抵抗力,另外通过开展体育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而体育训练则是在教练的全力指导之下来发展自身的运动天赋以及运动素质。

虽然不同的版本中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性训练的定义都各不同,但是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体育教学本身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运动训练则是属于体育竞赛相关的范围内,两者的本质属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内容方法上、成绩的测评上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其次,两者的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体育教学本身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一些体育运动技巧,比如说当下我国体育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了球类、田径类、体操类等各类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说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很广泛的特征,而运动训练则是运动员们从事体育训练,是为了夺取竞赛的胜利而采取的一种专门性运动。

运动训练是相对于运动员而言的是对某种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长期的训练,进而转化为专门性的运动。

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体育课作为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参与度。

二、主要问题1. 缺乏专业素养:许多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他们可能只是按照传统方式开展课堂,没有了解到最新认知和技术进展。

这导致了教师难以给予具体指导和反馈。

2. 教学内容单一:现行的体育课程往往偏向于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运动。

这种单一性限制了学生个人兴趣和多样性发展,并影响了他们对体育运动多样性的认识。

3. 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位同学在上小学时接触到各方面的体育运动项目有限,所以到了中学时,大家的技能水平没有形成很好的平均线。

一部分同学在学习兴趣和技能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

这样的差异会导致一些同学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4. 缺乏设备与场地:许多学校并未提供完善的体育器材和适当的运动场地,这限制了教师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活动。

缺乏设备和场地也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各项体育运动。

三、对策分析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储备。

引入更多具备专门技术背景的教师,并建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机制,以确保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

2. 丰富课程内容:增添新颖、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壁球、登山和击剑等。

鼓励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强化基础技能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游泳、跑步和跳绳等。

这些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石。

为了弥补不同学生之间技能水平的差异,可以设置分层次教学,并给予个别指导。

4. 加强设备与场地建设:倡导政府增加对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投入,使每所学校都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以支持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分析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分析
在 的差 异 .提 出将 体 育 教 学 与 运 动训 练 的方 法 互 相 取 长 补 短 , 高 学 生 的 主 动 参 与 意 识 , 能更 好 地 为 学 生 奠 定 终 身 体 育 习惯 创 提 才 造 条件 .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中 图分类 号 : G 0. 871
1 体 育 教 学 与 运 动训 练 概 念 的界 定
体育 教学 与运 动训练 是两个 不 同的概念 。体育 教 学是 以教 师为 主导 的教与学 生为 主体 的学 的双 边教 学 活 动 , 教 师根 据教 学计 划和 体育教 学 大纲 , 导学 生 进行 身 体练 习 , 是 指 掌握一 定 体育 的知识 、 能 , 养 良好 技 培 思想 道德 意 志 品质 和运 动兴趣 , 养成运 动 习惯 , 促进 学 生身 心 的全面 发展 的教育过 程 。体 育教 学是实 现学 校 体育 目标 的重 要途 径之一 。运 动训练 是指为 提 高运 动员 的竞 技 能力 和运 动 成绩 , 教练员 的指 导下 , 门组 在 专 织有 计划 的体 育活 动 。教 练员 和运动 员是运 动 训练 活 动 的主体 , 教练 是运 动训练计 划 的制 订者 , 以及 运动训 练活 动 的组织 者与 指导者 。运 动员既 要在教 练 员 的指导 下从 事训 练 实践 , 也应积极 配合教 练员 , 与教 练员一 起设 计 、 织 自己的训练 活动 , 参与 对这一 训 练过 程 的有 效控 制 。 组 并 同时 , 练管理 工作者 、 训 科研 人员 、 医生 等 也都 是运 动训 练活 动 的积极参 与者 。 从体 育 教学 与运 动训 练 的概念上 可 以看 出 , 这两 者 都是 属 于体 育 的范畴 , 是教 与学 的双 边 活 动 , 是 都 都 教育 人 、 培养 人 的手 段 , 需一 定 的场所 、 都 器材 , 者 都 是 以身体 练 习为 主并承 受运 动 负荷 有组 织 、 两 有计 划 的 教育 过程 , 且在 形 式上有 一定 的相 似 之处 , 是 它 们 是不 相 同 的 , 并 但 体育 教学 主要 属于 学校 体育 的课 堂教 学 范畴 , 而运 动训 练 主要属 于竞技 体育 的范畴 , 者在 本 质属性 、 两 内容 、 方法 、 手段 、 地器材 的要求 、 绩评定 、 场 成 教育 者 与被教 育者 关系及 教学工 作计 划上 等众 多方 面存 在 着 明显 的差异 。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互关系的认识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互关系的认识
【2】 发展 。 2.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 2. 1 体育教学基本概念
竞技运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运动训练, 是实现体育任务和目的的基 本形式之一。一般是指为了显著提升运动员的基本竞技能力和专项 运动成绩
【5】
, 由教练员和专业人员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机制对运动
员进行专门的组织教育。主要包括、 身体训练、 专项技术和战术训练、 对战时期的心理智力训练以及运动员的思想道德、 意志品质的训练。 相比于体育教学而言, 它的专业性较高、 运动训练方法多样化、 训练时 间具有长期性、 训练过程中的负荷较高、 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 训练 课时运动训练的基本形式, 身体训练是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还会有 一些专业的训练手段, 借助各种辅助器械和自然力进行训练 。 训练、 教育和心理等因素会显著影响运动的训练效果, 不同个体在相同环境 下可能会出现较为显著地差距。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互关系的认识
夏康
摘 要: 近年来, 我国的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对于传统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不断改革,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之间的关系。受长期教育理念的影响 , 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区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的科学系统性发展 。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现状出发 , 结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 深入探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关系; 认识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体育教育行业掀起了改革的浪 潮,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是重点改革对象 ,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是两 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 系, 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缓慢 , 学生的体育教育得不到保障 。 体育 , 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长期偏离发展轨迹 , 很多的学校 已经将体育教育抛出了教育体制之外 , 这就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求, 所以我们必须先认清楚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 。 1. 我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现状分析 1. 1 我国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错误认识 从体育教育的起源来讲 , 人们最初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达到人 2. 2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针对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课堂内容单一: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本上规定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游戏,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2. 学生参与度低:体育课堂上存在部分学生被动思维、沉默不参与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课堂管理不到位:体育课堂上存在学生缺乏纪律、无序排队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4. 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体育课堂上,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适应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对策建议1. 多样化教学内容: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通过引入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和娱乐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运动项目、组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 加强课堂管理:建立严格的纪律和秩序,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训练,如站队、排队等,增强学生对纪律的意识和执行力。

4. 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5. 培养健康意识: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重视体育课堂的拓展:体育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体育兴趣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重视体育课堂的拓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运动和比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三、总结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多样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课堂管理、差异化教学、培养健康意识和重视体育课堂的拓展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浅述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异同

浅述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异同

浅述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异同由于“教学”与“训练”两词均有多层含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概念加以限定。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都是培养人的手段,都是培养体育人材,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

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加入了限定语,本质上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范畴;运动训练定义中增加了“在教练员指导下,提高运动员”等内涵,本质上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范围内,这也就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

1主导思想的异同1.1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既要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又要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所以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正确认识“三基”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因为“三基”教学是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与“终身体育”相一致的;其次,以“整体教育”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1.2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是通过运动训练实践对运动项目特征、运动队或运动员现实状态,以及拟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认识。

这种理论认识一旦形成,就确定下来,不轻易更改,并通过语言文字定格或文件的形式储存,直到实现训练目标,这就为运动训练指明了方向并赋予了行动目标。

然而,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现某一训练目标之后,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发展形势以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对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做相应的调整与修正,以形成可行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训练的良性发展。

2教学目标上的异同体育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是同一个范畴,但教学任务是比较笼统的,分不出阶段和层次,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显的限定。

所以,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

体育教学中师生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即预期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现代社会,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 课程过分注重理论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际动作的练习和体验,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2. 基础动作训练不足:基础动作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在基础动作训练上存在欠缺,导致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3. 缺乏专业教师:由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市场聘用限制,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

4. 缺少体育设施和器材:受经济条件和区域差异的限制,很多小学缺乏良好的体育场地和先进的体育器材,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1. 深化课程改革:将课程内容从纯理论知识转向注重实际动作的练习和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加强基础动作训练:建立起科学的基础动作训练体系,注重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熟练度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打好扎实的体育基础。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供系统的教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4. 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资力度,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和先进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三、小学体育教学的未来展望未来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结合创新和发展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

DOI:10.16655/ki.2095-2813.2019.23.173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①林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抚顺 113001)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

如何将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训练运动相结合,进行协调发展,是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当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发展困境,应当不断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本文主要围绕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体育 课程 训练 协调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73-02①作者简介:林琳(1986,2—),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的相关论述体育课程教育和体育运动训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概念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又有着明显的区分,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两者的本质的内涵。

1.1 体育课程教学的概念我国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随着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根据相关的教材方案和教学目标开展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

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包括体育训练。

体育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相关常识和技巧,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因此,体育课程教学跟体育运动训练相比,竞争性较低且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精神的养成。

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会将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概念混淆,使得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体育运动训练的概念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过程。

教案中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教案中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教案中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制定一份合理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教案中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教案编写的重要性教案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工具之一,它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安排的重要依据。

一个优秀的教案能够在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兼顾到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需求,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因此,编写一份合理、完整的教案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二、教案内容设计原则1. 体现学科特点: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注重实践性、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优先考虑学生的实际动作操作,并引导他们进行团队合作与交流。

2. 合理分配时间: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间的分配和安排需合理有效。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长度,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3. 培养兴趣和激发动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教案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或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动中学、在玩中乐。

4. 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都有所不同。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运动训练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训练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动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发展潜能,培养毅力和坚持的品质。

同时,运动训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案中的运动训练设计1. 设定目标:在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运动训练的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具体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

简述田径教学与专项课之间的差异

简述田径教学与专项课之间的差异

简述田径教学与专项课之间的差异一、田径教学的概述田径是一项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运动项目,包括短跑、中长跑、长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等多项比赛。

田径教学是指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通过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各项技能和规则,并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二、专项课的概述专项课是指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需求,针对某一项具体体育运动进行深入训练的课程。

例如,针对短跑项目进行的短跑专项课程。

三、田径教学与专项课之间的差异1. 教学目标不同:田径教学旨在普及各项田径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专项课则更加注重提高某一具体项目的技术水平。

2. 内容不同:田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项目,而专项课则只针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深入训练。

3. 教学方法不同:田径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而专项课则更加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和技术分析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4. 教学对象不同:田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旨在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专项课则是面向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运动员进行深入训练。

四、田径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短跑:包括起跑姿势、步频、步幅、转弯等。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保持稳定的步频和步幅,并能够灵活应对转弯。

(2)中长跑和长跑:包括呼吸控制、节奏控制、配速等。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调整呼吸和节奏,掌握正确的配速方法。

(3)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包括起跳姿势、落地姿势等。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并能够正确地落地。

(4)铅球、标枪:包括投掷技巧、力量训练等。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技巧,提高力量水平。

2.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各项田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2)演示示范:教师或优秀运动员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要领。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各项技能,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j — 4 j】 i}
。 .。 。。 . 。
体 育 与 艺术研 究
体 育教 学 与运 动 训练 的差 异性 分析
张 轶 星
( 南工业职 业技术 学院体育教 学部 河南南 阳 河
430 ) 0 7 9
摘 要 : 过对体 育教 学 与运 动训练在 概念 、 通 内容 、 目的 方 法手段 、 划等 多方 面的此较 , 计 详细 阐述 了两者在众 多方 面存在 的差 异。 提 出将体 育教 学 与运 动训练的方 法互相取长 补短 , 高学生的主 动参 与意识 , 提 才能更好地 为学生奠定终 身体育 习惯 创遣条件 。

控制。 同时 , 练 管理 工 作 者 、 研 人 员、 训 科 医 它 的教 学 内 容 丰富 , 学标 准要 求 低 , 且 教 而 专 多 能 。 动 训 练 的 目的 和 任 务 决 定 了 运 生 等 也 都 是运 动 训 练 活 动 的 积极 参 与 者 。 学 生 在 不 同 的 年龄 阶 段 有 着 不 同 的 身心 发 教 练 必 须 要 在 专项 知 识 、 术 、 能等 方 面 技 技 从 体 育 教 学 与 运 动 训 练 的 概 念 上 可 以 展 规 律 , 生 的 水 平 不 同 , 性 差 异 大 , 学 个 使 专 业 化 、 一化 , 掌握 以 其 他 项 目为专 项 专 并 看出, 这两 者 都 是 属 于体 育 的 范 畴 , 是 教 体育教学 的方法具有简单性 、 都 可操作性 、 多 服 务 的手 段 和 方 法 , 重 要 的 是 要 懂 得 科 更 与学 的 双 边 活动 , 都是 教育 人 、 培养 人 的 手 样 性 、 择 性 、 选 层次 性 、 普遍 性 的 特 点 。 动 学 的 训练 方 法 。 被 教 育者 ( 动 员) 求素 运 而 运 要 段 , 需 一 定 的场 所 、 都 器材 , 者都 是 以 身 训 练 是 以 提 高 运 动 技 术 和 体 能 为 前 提 , 两 它 质 专 项 性 强 , 以 在 运 动 选 材 方 面 就 必 须 所 体练 习 为 主 并 承 受 运 动 负 荷 有 组 织 、 计 的 任 务 决 定 ,运 动 训 练 的 方 法 具 有 单 一 注 重 身 材 和 专 项 素 质 , 举 重 运 动 员选 择 有 如 划 的 教 育 过 程 , 且 在 形 式 上 有 一 定 的 相 性 、 门 性 、 对 性 、 并 专 针 强迫 性 、 酷 性 和 极 限 四 肢相 对 较 短 , 泳 运 动 员选择 四肢 较 长 , 残 游 似 之 处 , 是 它 们是 不 相 同 的 , 育 教 学 主 性 的 特 点 。 育教 学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传 授 体 投 掷 运 动 员则 选 择 身 材 比较 粗 壮 。 但 体 体 要 属 于学 校体 育 的 课 堂 教 学 范 畴 , 运 动 育知 识 与 技 能 的 方法 、 展体 育 的 方 法 、 而 发 思 训 练 主 要 属 于 竞 技 体 育 的 范 畴 , 者 在 本 想 品 德 教 育 与 发 展 个 性 的 方 法 等 。 动 训 3 结语 两 运 质 属 性 、 容 、 法 、 段 、 地 器 材 的 要 练 的 方法 有 语 言 法 、 观 法 、 习 法 等 。 内 方 手 场 直 练 通 过 对 体 育 教 学 与 运 动 训 练 的 差 异 分 求 、 绩 评定 、 育者 与 被 教 育 者关 系及 教 2. 在运 动 负荷上 的差 异 成 教 4 析, 明确 两 者 既 互 相 渗透 更 彼 此 独立 。 确 正 学 工作 计 划 上 等众 多方 面 存 任 着 明 聂的 差 体 育 教 学 与运 动 训 练 在 过 程 中 都 要 承 地 认 识 两者 的关 系 , 深刻 理 解 各 自的特 点 , 异 受 一 定 的 运 动 负 荷 , 是 它 们 因为 各 自的 结 合 素 质 教 育 对 体 育 的 要 求 , 育教 学 应 但 体
教 学 计 划 和 体 育 教 学 大 纲 , 导 学 生 进 行 指 身体练 习, 握一定体育的知识 、 能, 掌 技 培 养 良好 思 想 道 德 意 志 品 质 和 运 动 兴 趣 , 养
1 体 育 教 学 与 运 动 训 练 概 念 的界 定
容 , 照 社 会 的 育人 目标 , 中体 现 在 各级 的 , 合 奥 运 会 比赛 规 则 的 要求 。 有这 样 按 集 符 只 各 类 学 校 的 体 育 教学 大 纲 和 体 育 教 学 中 ,
员和 运 动 员 是 运 动 训 练 活 动 的 主 体 , 练 教
球 等 基本 项 目的 基 本 理论 知 识 、 术 、 能 技 技
主 要 有 身体 、 术 、 术 、 理 训 练 等 , 有 和 教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 育 教 育工 作 者 的 技 战 心 所 教 体 同 是 运 动 训练 计 划 的 制 订 者 , 及 运 动 训 练 其 它 项 目的训 练 内 容 和 手段 都 是 为 专 项 训 培 养 也 是 以 多 面 手 为 主 要 方 向 , 时 要 有 以 活 动 的 组 织 者 与 指 导 者 。 动 员既 要 在 教 练 服 务 的 。 运 个 项 目是 在 教 学 和 训 练 等各 方 面 都具 备
它 们 既 包 括 体 育 卫 生 保 健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才 能 适 应 比 赛 的 需 要 , 运 动 员在 比赛 中 使
发挥 出 训 练 的 水 平 , 高 比赛 的成 绩 。 提
成 运 动 习 惯 , 进 学 生 身 心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识 , 有 可 以 不 断 重 复和 交 叉 组 合 的 锻 炼 2 6 在教 育者 与被 教 育者 之间 的差异 促 又 . 教 育 过 程 。 育 教 学 是 实现 学 校 体 育 目标 身体 的 实 践 内 容 。 运 动 训 练 的 内 容 则 表 体 而 体 育 教 师 , 求是 多能 一 专 。 要 由于 体 育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 动 训练 是 指 为 提 高 运 运 现 为 专 门 性 特 点 。 了达 到 运 动 训 练 的 目 为
体 育 教 学 对 场 馆 和 体 育 器材 的要 求 主 的 区 别 。 育 教 学 的 本 质是 以 身 体 练 习为 体
目的 、 务 不 同 , 要 求 的 运 动 负 荷 也 不 任 所 同 。 育 教 学 的 目的是 增 进 学 生 的 身心 健 体
该 转 变 过 去 老 一 套 的 注 入 式 、 练 式 的教 训
2 体 育教 学 与运 动训 练 的差 异
学 方 法 , 革 重 复 过 多 、 技 性 较 强 、 离 改 竞 脱 2 1在本 质属 性上 的差异 . 康 水 平 , 强 学 生 体 质 , 养 学 生 全 面 发 学 生 实 际的 教 学 内 容 , 学 生 主动 参 与 , 增 培 让 创 体 育 教 学 和 运 动 训 练 在 理 论 上 同属 于 展 , 所 要 求 的运 动 负 荷 量较 低 , 以根 据 造 性 地 进 行 学 习 , 验 运 动 的 乐趣 , 它 可 体 为他 们 体 育 的 本 质 , 是 两 者 在 实践 中 具 有 本 质 学 生 的 具 体 身 体 情 况和 心 理 状 态安 排 适 宜 养成 终 身 体 育 习 惯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础 。 但 的 、 利 于学 生 身 体 健康 的运 动 负 荷 。 运 有 而 基本 手 段 , 增 强 学生 体质 , 进学 生 身 心 动 训练 的 目的 是 提 高或 保持 运 动 成 绩 , 以 促 这 参 考 文 献 全 面 发 展 , 养 学 生从 事 体 育 运 动 的兴 趣 、 就 要 求 运 动 训 练 是 科 学 的 大 运 动 量 负 荷 , [】过 家兴 , 培 1 田麦 久 . 运动 训 练 学[ . 京 : M】北 习惯 和 能 力 为主 要 目的 一 种有 组 织 的 文 化 而 且 为 提 高运 动 成 绩要 合理 地 不 断 增 大 人 民体 育 出版 社 , 9 3. l9 教 育 活 动 , 具 有 鲜 明 的教 育性 、 身 性 , 运 动 负 荷 。 它 健 [】黄 秋 玲 . 2 对体 育教 学 与 运 动 训练 异 同 的 面 向各 种 不 矧 程 度 的 学 生 , 目的 是 促 进 学 2. 在 运动 场馆 和器 材 的差异 5 研 究[】体 育科技 , 0 3 2 ( )8 —9 . J. 2 0 , 42 : 8 0 生 身 心 和 谐 发 展 。 动 训 练 的 本 质是 专 门 运
教 学 的 目的 和 任 务 的要 求 , 为 一 个 体 育 作
动 员 的 竞 技 能 力 和 运 动 成 绩 , 教 练 员的 的 , 在 实现 运 动 训 练 的 任 务 , 整 个运 动 训 练 教 育 工 作者 , 须 掌握 田径 、 球 、 球 、 在 必 篮 排 足 指 导 下 , 门组 织有 计 划 的 体 育 活动 。 练 过 程 中所 包 含 的 训 练 内容 也 是 多 方 面 的 , 专 教
【 3 ]黎 健 民 . 育 教 学 与 运动 训 练 的 比较 研 体 究[ . J 黔南 民 族 师范 学 院学 报 ,0 3 3 】 20 ,.
为 竞 技 括 动 做 准备 , 以刷 新 记 录 或 战 胜 对 要 偏 重 于 场 馆 和 器 材 的 数 量 和 安 全 , 因为 手 为直 接 目的 , 具 有 很 强 的竞 争 性 特 点 , 体 育 教 学 是 以 集 体性 教 学 为 主 导 , 增 强 它 以 存 在 严 格 而 无 情 的选 拔 与 淘 汰 的 性 质 , 是 体 质 , 身心 健 康 为 主 要 目的 , 馆 和 器材 数 场

练 员的 指 导 下从 事 训 练 实 践 , 应 积 极 配 2 3 在方 法 手段 上 的差异 也 . 比较 专 业 的 水 平 。 被教 育者 ( 生 ) 学 掌握 “ 三 合教练员, 与教 练 员一 起 设 计 、 织 自己 的 组 体 育 教 学 主 要 是 让 学 生 掌 握 锻 炼 身 体 基 ” 的情 况 , 身体 素 质 水 平 和接 受 能 力等 是 训 练 活 动 , 参 与 对 这 一 训 练 过 程 的 有 效 的手 段 和 方 法 , 养 体 育 意 识 、 育 习惯 , 并 培 体 参差 不 齐 。 动 训 练的 教 育者 ( 练 ) 运 教 要求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