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合集下载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三、 转 变传统 的教 学活动 。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主参 与 意 识
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 素质的重要 因素 , 学 生 的心理品质 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 形成的。 在科学教学中 ,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教 学活动 ,优化教法与学法 ,让学生有 自主选择 的权 利, 激发其创造性 , 给予学生表现 的机会 , 促使其 自 我实现 , 给学生提供 获得成功的条件 , 让他们 品尝成 功 的满足感。 科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要充分利 用科学学科特点 ,激发学生 ,让学生通过 自身 的活 动、 实践 、 锻炼 内化为学生的 自身能力 。
足点 。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学 的重要 目标是促进学 生 的智力发展 , 科学新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 突 出科学探究 的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 、 理解学生 , 以学 生 的实 际 出发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树 立 平 等 、 民主 、 互相协助、 互相竞争 的参与意识 , 让学生真正成 为学 习 的主人 ,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习 , 使他们主动发展 , 才能促进学生 良好心理素质 和良好人际关 系的培养 和建立 , 同时科学的、 民主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学生科 学、 民主的价值 观的一种无形渗透和精神培植 。 科学教学 中渗透心理辅导可 以促进更 多的科学 教师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 ,提高其理论 素养 和教 学能力。 让更多的科 学教师参与心理辅导 , 有利 于在 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的环境氛围。教师 的 职责是教书育人 , 育人 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 。 从这 个意义上讲 ,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是每位科学 教师值得研究 的重要课题。
四、 转 变 教 学 内容 。 突 出科 学 的本 质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正确地看待并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广大学校和老师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作为初中科学学科老师,更需要注意此方面的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书育人的规划之中,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让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出和发展,如何开展学科教育来适应新要求和新标准成为广大教共同探讨和研究的一大话题。

初中科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特点是探究性教学,承担着科学启蒙和科学入门的重任。

初中时期的中学生正值生理成长的发育期,心理的转型期。

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的错位,一些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躁、忧郁、敌对、冷漠等态度,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和家庭这样的话也就成为一种空谈,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学科教育也就无法真正起到作用。

此时,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精神面貌,让健康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教师好好的思考。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初中科学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很多人主观的认为它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关系。

其实不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上必须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已经超出了中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面临升学压力容易造成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加之在教师教课过程中,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偏重于说教,生硬灌输,过分强调学生的外在或掌握知识能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心理。

由于缺乏很好的宣泄手段,有些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创伤在他们内心不断积累,各种失控越轨行为在学生群中时有发生,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最新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最新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一)理论背景和依据1. 背景。

21 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

从现实看,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

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

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心理教育。

2. 理论依据。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应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

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因为课堂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习《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我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在教学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即确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选择教学媒体等。

任何一项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贯彻心理辅导的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

1.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策略,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

而传统的教学是一种知识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并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最终目的。

如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取得好成绩,布置大量的习题,进行频繁的考试,教学的难度和速度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认为只有苦其心志,方能引起学生的振动,在教学中无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偏向,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疾患日益突出。

现代的教学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着眼,并以整体育人为目的,所谓“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知识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还要有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指导措施和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保护 , 而 诱 发学 习热情 。 从

建立 和谐 的 师生 关 系
优化 课 堂 教 学 心 理环 境 的核 心 在 于 建 立 和谐 的师 生 关 系。 因此 , 教学 过 程 中 , 不 断建 立 起 和谐 的 师生 关 系 , 在 我 努
力 营 造 宽 松 和 谐 的 课 堂 学 习 氛 围 , 满 足 学 生 最 基 本 的 心 理 以
手的 机会 。 比如 , 区 别 食盐 水 与蒸 馏 水 这 个 问 题 上 , 就 在 我
让学 生到 实验 室 , 他 们 把 鉴 别 的方 法 讲 出来 , 用 实验 验 让 并 证鉴 别 的方 法是 否 正确 , 样 放开 学生 的 口, 开学 生 的手 , 这 放 使学 生不 受我 的 解 题 思 路 的限 制 , 果 鉴 别 方 法 很 多 , 加 结 有 入硝 酸银 的 , 有利 用 导 电性 的 , 把鸡 蛋 放在 其 中 的 , 把小 有 有 白菜 放 在其 中 的 , 有用 蒸发 的办法 的 , 制 饱和 溶 液 的 , 有 有 还
溶 液 中 一 定 含有 银 离 子 , 吗 ? 然 后 让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的 能 力 对
其次 , 学 习 过 程 中发 扬 民 主。教 学 民 主 , 先 体现 为 在 首 学 生 是学 习 的主 人 。要使 学 生真 正成 为学 习的 主人 , 最重 要 的是 应重 视 学 生 自己 的 实 践 活 动 , 生 只 有 通 过 自己 的实 学 践, 比较 思 索 , 能真 正领 悟 、 解 、 握 所学 的知 识 。因 此 , 才 理 掌 在教 学 中 , 我积 极创 造 条件 为每 一个 学 生提 供 动 脑 、 口 、 动 动
维普资讯
浙 江 教 学研 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名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二、课题主持人:朱学猛三、课题产生背景: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的挑战。

无休止应付考试的办法,是不能提高国民素质的。

用这种办法可博得某些家长的赞誉和某些领导人的首肯于一时,却可能在迎接挑战时要打败仗。

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

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观念、教育实践的重大变革,作为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毫无疑问,应“直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课改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程本身的积极构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提升。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也迫在眉睫,其教学背景是: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需要。

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

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心理教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十分必要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与 生 产 生 活 密 切 联 系 ,使 学 生 进 一 步 了解 科 学 就 在 我 们 生 活 巾 ,从 而产 生 学 习 科 学 的 迫 切 需 要 。 2 .用 实 验 引趣
源泉 ,动机是需要 的具体 表现和 内在动力体系 。
1 .通 过 科 学 史 教 育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充 分 挖 掘 教 材 ,利 用 教
首 ” 。 要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就 要 设 置 一 套 科
业 化认定 尚未 明确 之前 ,对诸 如小学 教师 的合理流
动 、职称 的评定 、评先 表模 的 比例等 ,应该 引起相 关 部 门的 高度 重 视 ,在 肩 负繁 重 的工 作任 务 的 同 时 ,能 明确 自己应该 享有 的权利 和利益 并将其 落到
生 了解 教学 目标 及 阶段教 学任务 ,这样既 有利于培 养学 生的 自信 心 、 自学 能力 ,也减 少 了学 习上 的盲
目性 。 从 而 为 学 生 产 生 学 习 科 学 的 兴 趣 和 进 一 步 发
展兴趣 打下基础 。教师还 可 以利用 多媒体 教学手段 向学 生展示科学 对社会 的建设 和发 展 的巨大作用及
验 ;把部 分验证性 实验改 为探索性 实验 ;把一 些分 散到知识 单元 中的个 别实验 改为贯穿各 知识点 的系 列实验等 方法 ,逐 步引导学 生 由对 自然现象 的认 知
兴 趣 向着 对 自然 规 律 的认 知 兴 趣 发展 。
3 .用 活 动 引 趣
炸 成功 到人造 卫星上 天 ,从现 代海洋 开发 到合理 利 用 资源 ,从现 代化工 企业 发展 到人类 环境 的保 护 , 都 离不 开科学 知识 ,从而使 学 生产生 社会责 任感 。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观察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实验和探究中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宝贵。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借助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知识讲解人体健康和营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满足科学教育的要求,又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人的合作和团队的协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倾听、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袭来,课程“三开”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在我们学校开展。

面对目前部分学生家长外出,单亲家庭的出现,留守儿童的增多等情况,学生的心理缺陷不断涌现出来;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对较多。

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为此,我在小学中段确立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与假说课题的界定:《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问题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随机辅导,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

课题的假说1、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使学校初步形成全面渗透、重点突出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3、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然会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预防、调节、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调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的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

2、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育
数学老师对不同数学成绩的学生给予不同 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自 信心。
……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渗透
1、环境渗透的目的与作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环境渗透就是要通过 美化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校园环境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品德的形成、自我 的完善有重要的影响。
2、环境渗透的方式 校园物理环境渗透 校园人文环境渗透 校园心理环境渗透
三是因为有些学科难以做到每堂课都有明确的心理素质 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因此学科渗透受学科性质的局限 比较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4、学科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分析教学内容,找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心理素质训练的情景 Ƭ 创设尝试情景 Ƭ 创设生活情景 Ƭ 创设选择情景 Ƭ 创设困难情景 Ƭ 创设两难情景 Ƭ 创设创造情景
(3)因材施教 (4)好的课堂氛围(课堂心理要氛围轻松愉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民主 对待学生要公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举例
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坚持长跑来培 养学生的耐挫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中利用音乐与艺术的相 通性,让学生从音乐中产生联想与想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
渗透教育
渗透模式:
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 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 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 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渗透教育的两种方式: 一、学科渗透 二、环境渗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1、什么是学科渗透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的学科渗透就是素质训练的元素。
2、学科渗透的意义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一、语文课渗透
1. 通过课文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组织学生写作体验心情的日记,表达内心想法。

3. 开展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数学课渗透
1. 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2. 学习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3. 统计同学们的成绩分布,体会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三、体育课渗透
1.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自信。

2. 组织集体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开展心理辅导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缓解压力。

四、美术课渗透
1. 进行素描练习,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2. 组织学生欣赏名画,提升审美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

3. 开展主题性创作,如“我的梦想”绘画创作,寄托内心愿望。

我们将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元素,让每一门学科都成为心理教育的渠道,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和积极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最新教育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最新教育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当前,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专业途径,有以学科教学为主体的“全面渗透”的基本途径,此外还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途径。

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无论从教育时空、教育资源还是从课程建设、师资方面来看,学科渗透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以具体的某一学科的渗透研究较多。

本文主要是对全方位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有益地探索。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简称学科渗透)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积极措施。

(一)学科渗透的必要性1.从教育队伍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全员性”工作,单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未免孤掌难鸣,势单力薄。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2.从师资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严重缺乏。

有专家统计,如果按照美国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计算,中国所有的大学均设一个系专门培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至少 50 年才能满足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量的需求。

实际上,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位,而是由一些代课教师临时充当,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让所有教师担负起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

否则,心理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论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挖掘各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寻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幅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渗透目前,在各个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校的广泛关注。

很多学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进行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等等。

在这些形式中,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功效持久、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下面我就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如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和创造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谓学科教学渗透,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促进学生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学科渗透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交流合作的和谐等。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1.坚持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规律。

著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时效性。

防治问题出现、推动心理素质提高就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教育实践。

实践性应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在处理、化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矛盾上。

二是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上。

三是体现在从认知、情感等方面理解学生上。

2.秉持发展、防治和危机干涉结合的原则立足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的理念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处理好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要做好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建构发展、预防和危机相结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3.秉持面向全体学生和高度关注个别差异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关注个别差异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尊重个别差异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4.秉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主导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强调教师主导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坚持学生主体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主体性集中体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学生主体性规范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与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21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一些学生会因为性格内向而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最终在长期的孤僻性格下形成心理问题。

对此,教师尤其要提高重视程度,通过课程教学来进行有效的干预。

例如:在教“认识空气”这节课时,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并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具体操作中,每组准备一个“空”杯子、一个装有牛奶的杯子,让学生小组内对比观察,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用手扇一扇,用鼻子闻一闻,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

教学时尽量多地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学会基本的观察方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 纪旭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情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我认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科学 价值观养成法。

期间,教师要启发学生小组合作,体现自主性、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利用多种方法去观察。

低年级学生还不太会用火柴,教师帮助学生点燃蜡烛,小组内合作,一人吹灭蜡烛,其他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烟是怎样动的。

蚊香实验最好是教师做演示实验,做完后及时熄灭。

学生不明白蜡烛熄灭后的烟和蚊香冒出的烟与空气的关系,教师可以放一组热气球在空中翱翔的音像资料,也可以做一个演示实验:做一个简易的孔明灯,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塑料袋最后会飞向天空。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

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心理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管理情绪,提高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避免情绪波动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心理行为。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1. 注重启发性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启发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科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从小事情中领悟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动手能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1. 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设计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比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小学科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控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

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1.2 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除了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挑战。

小学科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得学生对科学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学习倦怠等现象。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育内容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科学学习能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知识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能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素养。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儿童的心理健康。

而小学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尤为重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并探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增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小学科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

在科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更好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实验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涉及情绪的实验,比如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各种实验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积极探究的乐趣,培养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 课外实践活动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教学,小学科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组织学生们一起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探索,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关注生命教育小学生正处于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通过生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们关注生命的尊严,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科学活动。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在二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结束之后,又做了近十年的科学教学工作,自己常常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己那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科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师生互动学习等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科学学习的过程而得以发展,在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陪伴下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渗透到科学教学目标之中科学学科的学科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逻辑的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

认知领域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诸目标组成,情感领域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诸目标构成,技能活动领域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将不同的心理健康目标渗透到其中。

比如:《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整合后的目标为:1.体会科学的探索过程,培养在实验中敏锐的观察力。

2.鼓励探究,培养学生研究岩石的兴趣。

3.借助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4.观察岩石的基本特征,注重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整合之后丰富了教学目标的内容,让学生得到了更加充足的发展。

二、营造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教师应重视课堂上积极心理氛围的建设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培养。

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倾听学生学习的心声??????比如:有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很多发现,到交流时就是不敢说话,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民主氛围,给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呵护学生的发现,给予多元化的激励,这样久了不善于说话的学生也会学会有理有据的进行交流了。

消极的心理变成积极心理这一转变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再比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有三课是《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我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在一班上课时,我进行了爱护公物和安全教育,师生在实验中都共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可下课时各组清点器材时,发现不少盖玻片破损了,到了二班上课时,在爱护公物和安全教育中,我特意强调了盖玻片使用的注意事项,实验中同样是师生互动,合作,依然都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组长:略执笔人:略组员:略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实施,即以独立的形式开展,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脱节,学科教学并不承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组尝试探讨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能给予中学生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学科教学渗透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

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

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对独生子女的过于溺爱,学业的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儿童固执、偏差、自私等不良倾向日益突出地显现出来,不断见诸媒体的优秀学生自杀,中学生弑母,小学生厌学离家出走等等,都充分说明心理健康不仅是人本身必备的第一素质,而且是一个人全面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素质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作为学校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附加的教育,而应该把它当作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指路人”。

因此教师要做到教书育心,主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

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而作为科学学科则蕴含着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些心理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如认识上的突破、态度上的转变、意志上的锤炼、性格上的陶冶、情感上的升华,或从中学到为人做事、与人沟通的本领,从而实现着心理教育的功能。

为了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我们特研究本课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适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纵观国内外和省内外关于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践和探索,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

但在学科教学中将如何进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型的、可借鉴的教育模式,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述,缺乏实践意义。

一线教师在上课时如何进行操作仍然把握不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口头上,实际效果不好。

而且在科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就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

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只有通过学生心理机制的选择、消化,才能渗透在人格之中,学生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

所以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2、以问题为中心,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方能治百病。

要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先了解学生,掌握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有效地排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3、以活动为中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亲自实践丰富了各种情感体验,促进了自我的认识和提高,良好的个性心理正是通过活动的不断开展而培养起来的。

4、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学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这就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5、以自己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心理是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自己的情感,善于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传播给学生,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认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研究的目标与意义1、研究的目标:面向江山××中学的全体学生,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做到:(一)优化认知品质,使学生学会学习(二)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学会合作(三)培养耐挫折能力,使学生学会适应(四)塑造良好个性,使学生学会发展2、研究的意义: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

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意义主要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师生素质。

五、研究的内容及实施策略在科学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科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艺术、教学情境及教学组织形式,有意识地施加积极的影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一)、准备阶段:(2006.04---2006.09)1、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思想(1)、树立教师心目中的主体性的学生观。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2)、使教师树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

传统的教学实践往往只重视对人的知识、智力、道德等单一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的人格的整体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

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才能切实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3)、使教师树立广义的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有广义的知识和狭义的知识之分,狭义的知识是指知识的贮存和提取,即陈述性知识,我们现在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就是评价学生的狭义的知识。

广义的知识观还包括知识的应用,即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广义的知识观已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使知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义的知识观要求教师不仅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

2、使教师进一步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教育技能,因此,在实验之前,我们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本课题教师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如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等等,力争使每个教师都能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技能,以保证研究能顺利进行。

同时,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1)热爱学生,无条件完全接纳学生;(2)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理解学生;(3)学会移情思考、处理学生的问题。

3、使教师进一步掌握一些基本技能(1)、了解学生的技能。

不了解学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才能等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日常观察、作品分析、个别谈话等。

在实验前,我们要组织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向课题组教师介绍经验、传经送宝,同时要组织任同一班级课的教师互相交流对实验学生的印象,以求达到共识,只有当全体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才能使教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信念,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同一目标。

(2)、创造性地教学设计技能。

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于学科教学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启迪学生的智慧与情感。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我们准备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一些先进经验,并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以求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教学应变能力。

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应变能力既反映了教师在紧急状态下的应付水平,也反映了一种教育机智,是优秀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写出较为详细的后记,不断地总结经验;把课堂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拿出来,共同探讨有效的应付方法。

(4)、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技能。

这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说服、表扬和激励、关心、沟通、暗示、感化等方法。

将每种方法的应用原则和适用范围交待给本课题组教师,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技能,逐渐积累经验,最终达到熟练应用这些技能。

(二)、实施阶段:(2006.09----2007.08)1、在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目标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1)、深入挖掘科学学科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上的巨大发展,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解我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的生命周期的学习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通过复杂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耐挫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