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化学(人教版,呼和浩特)总复习课件: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燃料及其利用(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燃料及其利用(中考知识点总结))

环境无污染,是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完全燃烧放热多,燃烧产物是水,无 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点==燃==2H2O ,是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
式为
Zn+H2SO4===ZnSO4+H2↑ 。
厨房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
隔绝氧气(或空气)
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适用范围
灭火器种类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 油、气等引起的一般火灾
降温、隔绝氧气(或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引起
放出的热量随时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变化
散失
达到可燃 达到可燃
未达到可燃物的 达到可燃物
温度 物的着火 物的着火
着火点
的着火点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是否 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现象
发光
都属于氧化 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 联系
不同
【归纳总结】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①与和氧气的 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有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的浓度越大, 燃烧越充分、越剧烈;②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温馨提示】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 煤分解成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是化学变化。 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使之分离,此过程是 物理变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复习》PPT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复习》PPT课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 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 考点研磨·提升审题力 实验突破·强化探究力
←返回
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
←返回
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
←返回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氧__气___发生的一种____发__光___、 ____放__热___的剧烈的____氧__化___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见【实验突破 强化探究力】P61)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 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返回
防治措施
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 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使用无铅汽油;使用车用乙醇汽 油;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 是甲烷)作燃料;禁止没有达到环 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返回
4.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1)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_C_2_H_5O_H_,是一种有机物,属于可再生能源,被 称为“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C_2H_5_O_H_+_3_O_2__点__燃___2_C_O_2+_3_H_2_O_。 (2)氢气:被称为“理想能源”。 ①作为能源的优点:_热__值__高__;_清__洁__;原料来源广泛。 ②目前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电解水成本高;氢气不易储存和运输。 (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返回
只 需 其 一
4.燃料充分燃烧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意义。
←返回
可燃物充分燃烧条件
实例
意义
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的 用煤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
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断往炉中吹入空气
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有 家庭用的煤通常加工成蜂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9张PPT)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一二三
定义
发生 条件 是否 发光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可燃物在有 限的空间内 缓慢进行的 发生的急剧 氧化反应 燃烧
由缓慢氧化 引起的自发 的燃烧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发光
达到可燃物 不需要达到
的着火点 着火点
发光
12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乙醇俗称_酒__精__,化学式为__C_2_H_5_O_H_,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发酵、 蒸馏制得,属于___可__再__生___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__C_2_H_5_O_H__+_3_O_2__=_=_=_2_C__O_2_+_3_H_2_O__。
3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 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1)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__可__燃__物__或隔离__可__燃__物___。 ②隔绝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__火__点___以下。
(2)氢气。 氢气本身无__毒__、极易燃__烧__、放出热量_多__、燃烧产物是_水__,无污染。
点燃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2_H_2_+_O_2__=_=_=_2_H__2_O___。
(3)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__太__阳__能_、核能、_风__能__、__地__热__能__、水能、潮汐能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1.(关注社会热点)(潍坊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 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易错点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4.下列说法中违背科学探究事实的是( A )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混合物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5.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形成。如下 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 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B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易错点2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如图是央视播放的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在小塑料桶里放入彩色淀粉,点燃蜡烛,用塑料 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 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 料盖掀起。试问:
3.(关注科学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
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
着火点为40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
内容 【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课件

灭火方法
先用湿抹布关闭开关, 再灭火
灭火原理 ① ② ③ ② ③ ② ①
盖锅盖
放蔬菜 先切断电源,再用棉被 盖灭
木材着火 图书着火 森林着火
喷水 二氧化碳灭火器 设置隔离带
2018年2月3日,临沭一化工厂发生爆燃
知识归纳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都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反应时的不同表现形式。
发光
考点四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SO2 、__________ NO2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 (1)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 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_________ 有害气体; CO
爆炸
燃烧
有限空间、急速燃烧
氧化反应
不发光
缓慢氧化
考点二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 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CaO+ H2O = C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Cl+ NaOH = NaCl+ H2O b. 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 CO2+ C 高温 2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2)能量变化对人类的意义
考点三
化石燃料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 化石燃料的利用
混合 物,且均为 (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均为 _______ 不可再生 ________________ 能源。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PPT教学课件(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PPT教学课件(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
主讲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你喜欢在哪里看电影?
初中化学
每次观影前都会看到的消防宣传片
资料
初中化学
电影院可能存在哪些火灾隐患?
初中化学
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初中化学
对燃烧反应的控制
初中化学
控制反应物 控制反应条件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
放电影曾经是一份危险的工作
资料
初中化学
《天堂电影院》片段
老胶片为什么容易着火?
初中化学
老胶片的片基材料: 硝酸纤维酯
老胶片为什么容易着火?
资料
初中化学
化学让看电影更安全
初中化学
我们应该如何做?
初中化学
不携带易燃物 不携带火种
不在影院内吸烟
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
资料
初中化学
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
燃烧
(不可再生) 天然气
燃料
木炭
使用燃料对 环境的影响
其它燃料
乙醇 氢气 ……
课后习题1
初中化学
课后习题2ຫໍສະໝຸດ 初中化学课后习题3初中化学
调控可燃物 调控氧气 调控温度
控制 燃烧
初中化学
【任务】利用燃烧反应模型分析 怎样才能点燃木炭?
调控可燃物 调控氧气 调控温度
控制 燃烧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灭火
单元小结
使燃料充分

燃烧的条件 化石燃料 石油
燃烧
(不可再生) 天然气
燃料
木炭
其它燃料 乙醇
氢气 ……
初中化学
灭火
单元小结

【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一轮 专题13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1 (共31张PPT)

【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一轮 专题13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1 (共31张PPT)
_N_a_2_S_O_3+__S_O_2_+__H_2_O_=_=_=_2_N_a_H_S_O_3 。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S_O_2_+__2_N_a_O_H_=_=_=_N_a_2_S_O_3+__H_2_O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 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 化为有用物质。
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三者缺一不可。
4.实验方法的运用
(1)对比实验法: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比,白磷的着火
点低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 __着__火__点_;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
氧气 比,说明燃烧需要与 _____接触。
(2)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 其研究思路是只提供可燃物和反应的温度,不提供氧气, 检验可燃物能否燃烧。像这种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检验一 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8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8日星期六2021/9/182021/9/182021/9/1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82021/9/18September 1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82021/9/182021/9/182021/9/1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9.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降__低__温__度__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_ 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 可用的灭火方法是_用__湿__抹__布__盖__灭____。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 理由是___A__C___(填字母序号)。 A.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湿毛巾会吸收CO C.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利 灭火的 _其__他__物__品__隔__开_________________ 满足其
用 原理 _隔__绝_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_________ 一即可
_温__度__降__到__可__燃_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
(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
15.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山西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 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 __节__约__资__源__(__或__绿__色__环__保__,__无__废__渣__废__气__排__放__等__)____(合理即可)。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风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5.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 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 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B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 小 ,______ 难 溶于水。
(2)CH4的化学性质:
点燃 CO +2H O__(化学方程式 )。点燃前须__验纯 可燃性:__CH4 +2O2 ===== 2 2 __。
现象是: __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 (3)CH4的用途:__________ 作燃料 。
考点1:燃烧的条件
1 .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______ 氧化 反应。
2 . 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者缺一不可。影响可燃 可燃物与O2接触 物燃烧的因素有:可燃物的 ______ 性质 , 可燃物与氧气的 ____________ 接触面积 和氧气的______ 浓度 。
氧化物和含____ 铅 化合物以及_______ 烟尘 等。
3.为减少燃料使用和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所采用的 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无铅汽油等
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 1.爆炸 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
炸药爆炸 车胎爆炸
。 。
2.燃烧现象: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 关 , 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 _________ 接触面积 和氧气的 ________ 浓度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等 3 . 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如酒精、汽油等液体有机物 ),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
考点4:化石燃料
1 . 化石燃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______________ 能源。 不可再生 CH4 ,是已知最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甲烷 ,化学式是______ 简单的___________ 有机物 。 无 色 , _____ 无 味气体 , 密度比空气 (1)CH4 的物理性质: _____
其一 就可灭火。 ________ 5.灭火的方法: (1)消除________ 。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可燃物 或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绝_______ 氧气 。
(3)使可燃物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2: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考点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_______ 放热 和______ 吸热 现象。 2 . 放 热 现 象 的 化 学 反 应 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燃烧、镁与稀盐酸反应、中和反应等 。 吸 热 现 象 的 化 学 反 应 有 : 氯酸钾受热分解、碳与CO2的反应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如图所示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 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硬纸圈住的
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 ,铜片的一端放一小
堆干燥的红磷 , 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 , 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有:热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不久,铜片上的 白磷不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
(4)CH4燃烧产物的检验: __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是否有 水雾生成,然后立即倒转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 水,观察是否变浑浊__。
考点5: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 二氧化硫 和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 气体等污染
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_______ 酸雨 。 2.汽车用的燃料多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 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主要污 一氧化碳 和未燃烧的 _____________ 碳氢化合物 、 ______ 氮 的 染物有 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发现 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氧气接触,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可以燃烧起来 。
4 . 灭火的原理:实际上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 三个条件破坏
2012~2014年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再现
1.(2014,呼和浩特)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B ) A.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随意丢弃废旧电 池 C.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2.(2013,呼和浩特)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B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 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 迅速撤离 3.(2012,呼和浩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 氧化物 C.燃烧都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微粒
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磺、白磷、钾、钠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
KClO3、KMnO4、NH4、NO3、KNO3等。
5.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运输、使用都要注意安全。 6.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
7.当你被困在火灾区时 ,要冷静地采取措施自救 , 如用_________________ 湿毛巾或口罩 捂住口鼻,_______ 低下 身子沿 墙壁或 _________________ 跑出火灾区 , 到 ______ 贴近地面 窗口 呼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