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导读: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公布《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表示江苏省将调出3.8万个招生计划安排到中西部省份,但不会影响本省学生的高招录取,并且还会协调高校在江苏扩招。

支援中西部计划公布后,在省内引起了热议,部分考生家长表示在高考前夕发布这样的指令很伤省内考生的心,而在知乎上也有数万人参与了此次调配支援计划的讨论。

此时此刻,江苏全省十三市的考生家长们正在为孩子享受更公平的教育机会而努力着!
前几日,南京、连云港、无锡、盐城、苏州、泰州等地均有老百姓去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抗议,并吸引了澎湃新闻等媒体的关注,而江苏省教育厅面对广大考生家长的疑虑,连夜紧急开会达成共识,并于5月11日早上通过官方微博发布。

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副主任薄其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38000个跨省招生计划是教育部下发的指标,“江苏省教育厅作为东部的发达省份,也该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省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

而江苏的老百姓理由无非以下四点:一是江苏湖北计划生育人口红利的问题;二是考生人数减少与外放本科数量问题,人数减少但落实到本科、专科数量上则存在争议,比如9000本科支援指标的依据;三很多人都在觉得偏远地区基础教育落后“揠苗助长”式地上大学有“浪费教育资源”的风险;四江苏考生普遍觉得虽然学生减少但生源质量一直不低,但录取率一直偏低。

有家长在网络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江苏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非常到位的大省,现在基本上每家都是一个孩子,关乎一个家庭的命运!而西部地区正常一家几个孩子,现在要把独生子女的良好教育权利给西部地区的二胎三胎,将改变江苏多少家庭的命运!
很多江苏考生家长觉得,教育主管部门这样“劫富济贫”式的粗暴行为,对于中产阶级打击很大,让人担忧。

更多的讨论则在微博、知乎上面激烈地争辩着,而这也提醒我们或许应该冷静地评估一下这件事。

1、本省优质教育资源的挤占
1)省内考生实际接受高等教育名额的减少
按照教育厅的信息,2014年江苏考生42.57万,录取率超过80%,其中本科各批次录取率分别为3.12%、3.99%、8.16%,那么可以推算2015年江苏公办本科总共录取了15.37万考生,占比36.11%,全国排名19名,比本一录取率排名21名高一点。

而算上民办本科,江苏本科录取率在50%左右。

因为江苏高校整体水平相对国内较前,纯粹的一本录取率直接与外省比较着实有失公允,故均以公办本科录取率数据为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江苏高考人数为36.04万,教育厅此次支援中西部跨省划拨3.8万录取额,其中本科0.9万,这个数字占2016年高考人数的2.5%,占本科(含民办)录取人数约为5%,更关键的是没人说得清这9000人乃至3.8万人支援计划的依据,以及9000人在各批次、各层次高校中的占比,唯一确认的是本省实际升学数量会明确减少。

此外,不得不承认3.8万计划的外调,9000本科计划(据教育厅消息这是省属高校承担,且不含西部协作计划,江苏今年中西部协作计划增至19100人,且非省属985/211还在继续减招本省)的外调,对省内学子以及省内高校都是损失,首先江苏考生生源质量不要多说,学子的素质相信大家有目共睹,9000个名额,那么单纯从高考选拔的角度来思考是江苏这2.5%的生源质量比较高,还是在中西部招录的9000学子质量比较高呢?这是惹起江苏考生家长非议的重要因素,也是最近流行的“你穷你有理”的高招翻版。

(图片来自网络)
2)高考人数减少与支援中西部计划的关系问题
实打实地讲,打个比方,比如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不错,一年在本省招50人,但是因为减招今年只招30人,按照教育厅的说法比率没受影响,但整个江苏省确确实实有20个学生今年上不了苏州大学热门的品牌专业--金融学,去年江苏考生上苏大金融专业的机会是50/39万,而今年则是30/36万,江苏考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确实下降了不少。

这些与本省经济、人文状况深度挂钩的本省品牌专业、大学招生数量的减少,确确实实影响了江苏考生的就学质量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
(图片来自网络)
江苏高考人数的减少也有着深层次的因素,除了计划生育外,还有中考分流,中考为了推行职业教育,各地设定了50%左右的升学指标(据网友称常州大约为44%左右,苏州为45%左右),并且严格控制择校。

据统计,2014年北京中考生52198人,高中录取34436人,中考录取率为66%。

当然,这样的现状也让江苏考生家长很受伤,因为依据这个理论,基础教育不到位的学生不应该分流到职业教育去吗?怎么如今却来跟江苏抢本专科指标了?
而且高考人数减少3万,即便按照正常录取比例,公办本科减少1万人,所以光从数据来看,这样的指标减少是差不多的,但是具体分到不同批次、不同层次的学校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而相对来讲江苏的高校质量确实相对部分省份稍好,因此也不可否认这次的支援从质上对江苏考生是存在冲击的,至少被本省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录取的机会减少了,这也意味着本省考生享受本省高校“福利”(更贴近本地经济、人文的招生专业;部分优势学科招生计划的本省倾斜)的机会减少了。

简而言之,本省学生留在本省享受本土高校回馈的机会降低,去外地学校上冷门专业的几率提升,且这种影响绝不限于少数普通学子。

所以,很多江苏考生在网络留言,称新闻出来后整个班级都炸了,一开始大家虽然抱怨很辛苦但还是埋头苦干,可是如今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所谓的教育大省保持着全国最难却从来没有估计过考生,甚至有网友称据当地教育局分析江苏高校减招人数分摊到每个地级市约有700余人不能留在本省读本科。

打个比方,以前全省前3000名可以进入南京大学,现在因为减招,全省前2500名学子可以进入南京大学这类档次的高校,但2500-3000排序的学生则会去影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招生,以此类推,除了前2500人外,绝大多数考生都受到了影响。

当然如果清华、北大也减招的,那或许只有前300名左右的考生未受影响了。

高招作为择优录取的一个竞争考生,金字塔型的高校格局是既定的,金字塔顶部变尖,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在往下滑落。

3)本地高校发展的本土化影响
本地高校专业门类设置、发展状况、招生计划多少都跟本地经济、人文状况挂钩,这样大幅外招,对于本省经济、人文发展的影响又是另一个层面值得商榷的事情,江苏考生一直以来“不愿出省”,除了本省优质齐全的教育资源外,还有一方面就是考虑到本土的经济人文优势,而招生计划的减少,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外省进入本省就读人数的增多,或多或少给本省学子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压力。

本省高校扩招的中西部学生就业问题,本省学生出省后的回流问题,种种问题都在积累与发酵,等待解决。

2、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大学高招,大学如何“去行政化”?
(图片来自网络)
1)“劫富济贫”除了政治正确以外的问题
其实,大部分江苏人并不反对支援中西部,只是对行政权力的过分使用以及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异常不满,基础教育落后地区,确实存在教育公平性的问题,但是已经到了教育的末端或者说教育最后的成功阶段再进行倾斜,这对于中西部地区学子本身、对于学术研究本身的择优性是否合适,确实值得思考。

很多江苏人在网络留言,支持中西部应当有更长久、更有远见的方式,而不是制造两方面的矛盾对立,比如本地高校在不挤占本地名额的情况下扩招,又或者由北上广江浙沪湖广的学校对口支援中西部新建高水平大学,甚至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当支持中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毕竟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何谈大学的学术深造。

知乎上也有网友表示,很反感分口粮的做法,想照顾小朋友,就让厨房加餐,为什么要来抢食!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个情况,在网络上有网友也提醒,部分很落后、很欠发达的地方,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坚挺到高考的,恰恰这些地方的才应该受照顾,而不是粗粗划拉几万个名额出去,最后只能让本来就再继续读书的中西部学术去读更好的大学,而那些连基础教育则依旧被冷落一旁...对于边陲地区,最缺失的不是上大学的名额,而是基础教育的普及度,和教育观念的普及度,这才是大部分教育弱省的症结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
江浙、湖广为何成为教育大省,社会风气很重要,而这种风气并不说高考指标能够培养的,更多的是基础教育的普及。

(图片来自网络)
2)大学教育终究不是慈善,本科教育毕竟还是泛精英化教育
大学终究是大学,学术毕竟是学术,即便在本科生已经泛滥的情况下,无法否认本科依旧是精英化或者说泛精英化人才选拔。

众所周知,高考本身就是一场竞赛,优者胜劣者汰,通过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手段去影响学术发展是否合适?部分教育落后地区学子在某些大学存在学习跟不上以致消极懈怠,这样拔苗助长式的选拔对其本身是否公平?
(图片来自知乎)
高等教育应该针对高等人才,一味的通过行政手段分配名额出去以达成所谓的教学资源平衡只会拉低高校的教学质量,现在的大学里面外国人好像有种族优势一样,学术成就没有多少,天天就是吃喝玩乐,这样的教学资源只能被浪费。

(图片来自网络)
3)行政权力单方面干涉大学招生是否违背“教育去行政化”
很多网友觉得,最起码江苏省省属高校是江苏纳税人养活的,请问都不征求一下意见就随意压缩指标合理吗?
在如今的教育发展水平,行政权力依旧过多地去干涉高考录取,这与教育的“去行政化”、公平性、选拔性都是相违背的。

这样突如其来的减招政策只会让更多的江苏家庭承受更大的压力,只有真正靠高考出来的尖子生才应该享受高等的教育,拉近教育资源分配确实需要,但不应该以牺牲地方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4)粗暴的计划外调也许会造成双向利益受损
说到底,大学门槛对中西部的压低,还是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只是来了东部地区的学生有多少会回去,再者说,如果国家如此显明地以支援计划去中西部扩招,那么在整个大学校园内,大家会如何看待那些受支援省份来的学生,如何看待这些挤占了自己亲友或者同学继续深造机会的中西部校友,尤其是那些在大家看来基础教育欠缺的省份。

有人说,这个政策实际效果是把西部本已匮乏的人才吸引到人才、资源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东部,简直是双杀政策。

(图片来自网络)
再者,这次的事件也激发了江浙沪、湖广等地百姓的地方民族主义情怀,甚至部分网友在号召本土企业拒招中西部的毕业生,而这种民间力量对行政权力的反弹是否会影响到原先中西部学子的正常利益,还有待思考,但至少可以看出大家对粗暴的行政决策的反抗与不满,而这或许是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深度反思的。

(图片来自网络)
3、温和的中产阶层如何享受计划生育的红利
因为计划生育导致学生人数减少这个理由确实让很多江浙考生家长感觉乏力,原因很简单,江浙沪和东北的计划生育工作本身就做的很好,这才导致学生人数迅速崩塌式的减少,这几
个遵循国家政策少生优生的省市却开始被国家“转让”本属于自己的“红利”。

因为原则上,人口因城市化进程或计划生育的实施,加上中考分流有所减少,那么理应是让这部分早年优生、中考脱颖而出的尖子生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受优质的教育,并且趁机淘汰劣质的教育资源。

如今不仅没有把这部分优质资源给学子们,反而直接给转让了,城市化、计划生育的红利完全不见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有网友觉得,“那些考生人数缓慢下降,甚至还上升的省份是不正常的,他们的考生应当为本省政府执政能力的低下付出应有的代价,然而教育部为了拉平各省份的录取率,反而先打守规矩的孩子,则显得太莫名其妙了,简直就是为抵制国家政策张目。


其次,各省份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怎么抹平?江苏湖北属于高考强省,生源质量占优,当然,全国一张卷,统一划分数线,江浙、湖广的考生能考上多少,这个不必多说。

但这种调配没有公布任何决策依据,则完全无法令百姓信服了,至少教育部应该告诉我们,各地的学生水平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而并非因为江苏、湖北考生下降了,就得从中西部扩招,这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图片来自网络)
《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1.上海:-1.46‰;2.辽宁:0.97‰;3.北京:1.1‰;4.天津1.43‰;5.江苏:2.28‰;6.吉林:2.57‰;7.黑龙江:.67‰;8.四川:2.9‰;9.重庆:3.0‰;
10.湖北:3.05%,排名倒数五名的江苏,人口的低增长率如今却成为了“本省高校本地减招的原罪”,着实有些令人无语。

以上都让考生家长觉得,遵纪守法、实行计划生育省份的公民最后“背锅”了,这也是引发很多家长不满的原因之一,毕竟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加上江浙湖广长期的
重文风气,这种相对于中西部非独生子女家庭显得更为突出!
4、如何理性看待校园中的“绿化”现象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个异常沉重的话题,但却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中东地区留学生的增多以及中西部地区有信仰的少数民族学子进入经济优越区域的增多,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清真食堂等服务伊斯兰信仰学子的设施。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毕竟行政指标的匆忙下达,以及各区域人文经济环境的差异,很多大学并没有做好应对众多清真学子的准备,这对于很多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是冲击与挑战,只是不知道江浙、湖广的高校们有没有准备好了,未来这些区域高校要面对此类的问题恐怕有些棘手。

当然,该问题此处不宜过多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关于帝都等高校资源密集地区所出名额相对江浙鄂较少的问题,引起了众多网友对这种“和稀泥式改革”的不满。

一位云南籍的大一学生在网络上留言:作为一个目前大一从云南高考来的过来人还是首先要感谢国家感谢党助力扶持我大西部地区。

但是可否先拿北上广做表率呢?毕竟那么多985和211,毕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毕竟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不用偏偏拿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和最艰难的高考地区扯犊子好玩吗???
知乎上有人为此打了个“不恰当”的比方:“肥的不能动,还得指着他蹭油水,瘦的要抹油,免得他糊锅卡牙,就是那不肥不瘦的五花,切一刀再一刀,按到铁板上滋滋作响,一屋子人都闻着香”,也有人说“中国确实发展很快,但是中国教育的发展远远比不上经济的发展,况且教育体制的陈腐早已不是秘密,不过是体制内的人秘而不宣罢了”,这番言论令人震惊,至于科不科学我就不知道了。

行政权力如此毫无约束地干涉教育,不管从任何角度考量皆非百姓之福,希望执政者能更多地听取民意,体察民情,科学执政,而这或许是包括中西部百姓在内,大家都所期盼的。

最后再补一句,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像江苏人这样拼了命搞教育的!
附:江苏考生们请永远记住你们父母为了让你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所付出的艰辛
与努力!高考加油,回报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