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2.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2. 实际问题: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如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实际问题案例。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定数量的体积单位换算表格和实际问题案例。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体积单位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2. 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观察体积单位换算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案例的讨论和操作,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
2.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问题。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2. 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体积单位换算表格。
2. 实际物品(如水杯、水果等)用于演示体积单位换算。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 讲解体积单位换算关系: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践操作,巩固换算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反馈,评估学生对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体积单位换算的理解程度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 分析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找出他们在体积单位换算中的常见错误,并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纠正。
3.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领域的单位换算,如面积单位、质量单位等。
2. 通过课题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体积单位换算在工程、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一、教学内容1. 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 学习如何将不同体积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3. 通过实例来练习体积单位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尺子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比如一个游泳池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到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讲解: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 练习:给学生一些实例,让他们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分米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定义和符号2.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换算成立方厘米是多少?答案:3立方分米=3000立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体积单位换算的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和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体积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实践情景在引入环节,我通过一个游泳池的体积实例来让学生感受到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体积单位的换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50-51页内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5.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
教材以里放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通过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再仿照这种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通过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符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
使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案模板四篇《体积单位的换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50-51页内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
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 dm3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xx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xx”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xx”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体积单位换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通过与同伴合作,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
2.学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练习题、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场景:一个鱼缸,里面养了几条鱼,鱼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需要学生帮忙想办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鱼缸需要换水的体积。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体积单位的换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体积单位换算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时,教师解释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和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然后,教师选取几位学生上台演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并讲解其换算思路。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表中包含几个实际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换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换算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换算公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换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动画和实例。
2. 学具:体积单位换算练习册,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动画演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换算公式。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技能。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体积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公式和步骤,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过程,理解和记忆换算关系。
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技能。
2.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家中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和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4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数学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立方单位与液体容量单位之间的转换。
学生需要理解单位换算的数学本质,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和实际情境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体积单位换算表。
-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筒、不同容量的容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例如描述一个水杯的容量是多少升,多少毫升,让学生初步感知体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的定义,并通过动画演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例演示:通过实物演示和计算示例,展示如何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如将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从立方分米转换为立方米。
4. 学生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问题,并分享解决策略。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步骤和关键点,包括:- 不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等。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换算关系: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2. 实际问题: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体积单位换算表格、实际问题情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如水桶、鱼缸等,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
2. 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练习。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教授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第3-4周:实践操作,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6周: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等形式,评估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部分,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体积单位的换算”。
具体章节为第11章“体积与容积”,第2节“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换算关系进行体积单位的转换。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为体积单位换算的运用,教学重点为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相关内容。
2. 实物模型,如立方体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体积单位。
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和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立方体模型为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体积单位。
引导学生发现立方体模型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2. 新课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以实例展示换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新学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题目如下:已知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立方分米,求它的体积换算成立方厘米是多少?答案:2立方分米 = 2000立方厘米4. 例题讲解: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体积单位换算关系解决问题。
例题如下: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6厘米,求它的体积?答案:长方体的体积 = 10厘米× 8厘米× 6厘米 = 480立方厘米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并讲解换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换算关系: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换算关系: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2. 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或者将一个物体的体积从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厘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中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体积。
2. 讲解体积单位换算关系: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举例讲解: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问题。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将一个物体的体积从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厘米。
5. 交流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讨论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活动评估:检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准确性、合作程度等,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其体积单位换算的准确性,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点得到充分讲解。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计量单位》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
但是,对于体积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
2.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引出体积单位换算的问题。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1升等于多少毫升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解释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和作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实物道具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践操作。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体积单位的换算,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体积单位换算还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制作一个水果沙拉,需要知道苹果的体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苹果的体积,从而引出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

《体积单位的换算》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立方米(m³)=1000立方分米(dm³),1立方分米(dm³)=1000立方厘米(cm³),1立方米(m³)=1000000立方厘米(cm³)。
2. 实际问题:根据给定的体积单位换算关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体积单位换算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体积单位换算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体积单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讲解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熟记换算公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问题: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六、课后作业:1. 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相关的练习题。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体积单位换算问题。
3. 收集其他体积单位换算的实例,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考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评价学生对体积单位换算知识的运用水平。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尽力让我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体积单位的换算》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四节的体积单位换算。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体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学会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等。
3.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2. 学会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能够正确进行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体积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 实物:准备一些实物,如不同体积的容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不同体积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体积单位的概念。
2. 讲解:通过课件展示体积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原理。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体积单位的概念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 体积单位的概念: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等。
【2024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深入,能熟练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全班学生共做用手比划1cm3,1dm3,1m3的大小,并举例说明。
2.填空1dm3=()cm3 1m3=()dm31L=()mL 46.5m3=()dm31350dm3=()m3 2145cm3=()dm3750mL=()L 76dm3=()L4?2L=()cm3 1m3=()cm3学生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抽生说一说做4.2L=()cm3和1m3=()cm3的思考过程。
二、解决问题的练习1.练习十一第7题(1)题分析题意时,引导学生明确花盆的容积为512mL,就说明这个花盆里可装512mL的泥土,但问题中的单位却是dm3,即:512mL=()dm3(2)题方法同(1)题:816L=()mL2.练习十一第8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抽生说一说读题后有什么收获(了解自己每天饮水量为1100mL),再把盛满1100mL水的瓶子拿给学生看一看(帮助学生产生感性上的认识),在读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个题有3个问题要解决),你准备怎么去做?(逐个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1教学内容: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填空: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计算:(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二、探究新知1.质疑:猜测一下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
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你还能想到什么?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2)四人小组交流。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4.4体积单位的换算》word教案 (1)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主备人:南淑慧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课件ppt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3分导入新课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少?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少?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猜出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探究新一、探索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先自学后分组探究。
(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知(2)、棱长是10厘米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说明了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回顾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单位之间的理解。
二、思考升和毫升的进率。
如果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从里量棱长是1分米,那么这个容器的容积是1升,同样的如果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从里量棱长是1厘米,那么这个容器的容积是1豪升,你知道1升=()毫升,还知道什么?三、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体积为1立方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分米的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由此得出1立方米=()立方分米。
板书体积单位的换算设计: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课本第51页的第3题和第4题布置作业:学了这一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 dm3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投影仪和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如教材第37页的图。
教学过程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 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50-51页内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下体积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板书设计:
练习四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第8题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调整板书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 )立方分米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③正方体体积=。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5.练习四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习四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练习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