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550例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外治乳腺增生的临床进展
【摘要】中药外治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报道很多,组方也多种多样,敷贴部位多变,通过总结近十年的文献,对目前常见的中药外治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疗效,一方面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该病并决定选用中药时提供参考和比较,另一方面希望为中药外治法治疗此病提供思路。
希望可以促进新剂型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乳腺增生;敷贴部位【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1-34-04 乳腺增生是乳房最常见的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临床特征,经前加剧而经后减轻,好发于2040岁左右的妇女。
属中医“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等范畴,临床多从肝气郁结,冲任失调,痰气互结,气滞血瘀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具有悠久的传承,使用方便,外用可使药力直达患处,亦可作用于经络穴位,故作用较内服更加明显,为探讨外治法的规范化治疗,现总结近10年的临床治疗如下。
1乳房局部用药马民等以活血散结中药药贴(玫瑰花、橘核、丁香、当归、乳香、肉桂、麝香、冰片等)外用选择肿块和痛点显著处;对照外用散结乳癖贴膏配合乳康片内服。
徐利等将九香虫、鹿角胶、淫羊藿、白附子、延胡索、橘核、皂角刺等13味中药制成乳增宁贴膏治疗乳腺增生,对比散结止痛膏的疗效。
郭智涛等观察蜂房方(由炙蜂房、公丁香、荜茇、细辛、制乳香、制没药、姜黄、生半夏等药组成)外敷乳房治疗乳腺增生与神威膏微火化开外贴或乳核散结片(柴胡、当归、郁金、昆布等)对比。
陈刚用复方灵仙膏(柴胡、八月札等23味药,加上月桂氮酮,红外陶瓷粉)治疗乳腺增生。
魏馨林观察外用乳腺康贴剂与口服三苯氧胺治疗效果。
刘世泽等观察乳腺康贴剂(猫爪草、元胡、天葵子、山慈菇、凤仙子、香附、皂角、木鳖子、三棱、橘仁)通过乳房帖敷靶向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何清源等用乳癖消熨剂(将蒲公英等15味中药混合)治疗与乳癖克贴对照。
黄瑛观察常规对症(口服乳宁颗粒、三七片、维生素e等)治疗,加土豆外敷土豆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作者:刘俊梅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6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对乳腺增生病治疗的疗效。
方法:讲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对照组给予自拟的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对照组给予乳癖消和他莫夕芬口服,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0%,对照组66.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药内服外敷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无所不在,竞争在所难免,人们的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加之女性在社会的多元化角色,压力尤为突出,因此女性疾病逐年递增,例如,乳腺疾病的发生也不例外,在大城市育龄期妇女中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群都有此病,表现为乳腺疼痛,伴有乳房肿块、情绪急躁,甚至伴有其他疾病,与月经周期与情绪变化密切现相关,尤其高发在二十到四十五的年龄段,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健康。
乳腺病其实质在于女性下丘脑-垂体-乳腺性腺轴的失衡,雌激素单纯占优势,而引发的乳腺的的过度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
[1]包括乳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病两大类。
本人自拟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治疗乳腺病疗效确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来自于本人2011-2013就诊门诊患者六十例,年龄在二十到四十五岁间,发病时间三个月以上占百分之八十,单纯性增生的大约二十三例,伴有月经不调的有二十一例,伴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有十六例,排除乳腺癌,乳腺导管瘤以及乳腺纤维瘤等。
其中分证型冲任失调20例,肝气郁结24例,痰淤互结16例。
以本院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确诊乳腺囊性增生或单纯性增生。
诊断标准:参照2002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制定:1)症状:乳房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隐痛,连续三个月或者间断三到六个月不缓解,与月经及情绪有关。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标签:乳腺增生病;内服外敷;加味逍遥散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结构不良症的良性增生的早期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伴乳房疼痛,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或情志不畅时加重,经后缓解或消失。
近2年来,笔者跟随导师和建清主任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4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7岁,20~35岁30例占71%;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 a;未婚者2例,双侧乳腺增生占71%,单侧乳腺增生占29%。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结合红外线检查,部分患者结合钼靶X线和组织学病理检查排除其它肿瘤疾病。
2 治疗方法月经正常者,从行经期间治疗,以加味逍遥散为主方,药物组成:柴胡15 g,当归15 g,白芍20 g,茯苓30 g,白术15 g,生姜3片,薄荷10 g,大枣15 g,皂刺15 g,浙贝母10 g,夏枯草10 g。
胀痛甚者加川楝子10 g,延胡索15 g;肿块质硬者加三棱20 g,莪术2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20剂为1 个疗程,下1次行经期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
同时配合外敷温阳散结散:内含制乳香、制没药、白芷、水蛭、鹿角霜、夏枯草各等份研细末,湿敷贴于局部包块处,用乳罩固定,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禁止用于乳头及皮肤破溃处,如出现局部药疹者停用,配合局部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后可好转。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治愈:乳房肿块消失。
片状肿物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红外线扫描为正常乳腺图像,随访3个月未复发;好转:单侧乳房或双侧乳房肿块质地变软,肿物缩小2/3,经前症状明显缓解,近红外线检查比治疗前好转;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或增大。
3.2 治疗结果本组42例,其中1例因外用药皮肤过敏停用,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系统护理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评价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系统护理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评价乳腺增生是一种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居所有乳腺疾病的首位,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其病因复杂,由多种因素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后产生的疾患。
目前研究认为,乳腺增生是一种乳癌前病症,其癌变率约为2%~3%,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防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西医对乳腺增生仍无特殊有效的方法,中医对此病的疗效愈发引人关注,但单纯口服中药起效慢、易反复。
本研究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中医药三联疗法结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乳腺增生患者142例,均经彩超或红外线乳腺诊断仪确诊,并排除乳腺恶性病变。
均为女性,年龄24~52岁,平均(34.1±3.5)岁。
病程3个月~5年,平均(2.6±1.2)年;单侧扪及肿块者67例,双侧扪及肿块者75例;肿块直径最小1.6cm,最大7.6cm;乳房疼痛评分:(2.94±0.29)分。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肿块直径、类型及乳房疼痛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消癖饮口服治疗,主方:夏枯草、元参、山慈姑、柴胡、猫爪草、莪术、香附、青皮。
水煎取汁200mL早晚2次分服,每天1剂,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停止。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下治疗:(1)中药贝甲乳腺贴(洛阳千草堂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外敷于乳房肿块及疼痛处。
每24小时一贴,20天为一个疗程。
(3)护理干预: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主动热情亲近,耐心疏导与安抚,向其介绍并分析病情,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及情绪的合理宣泄,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以缓解压力造成的伤害。
②饮食护理:嘱患者忌食高脂肪的内脏、油炸食品、海鲜等食物。
内服外治乳腺增生病200例疗效观察
1 . 1一 般 资 料
1 0 g 、 枸 杞子1 2 g 、 何 首乌 1 0 g 、 菟 丝子 1 2 g 、 天 门冬 1 0 g 等。 不管经
前经后 , 均要活血化瘀 , 化 痰散结 , 益气健 脾。 活 血化 瘀 选 用 丹 参 1 5 g 、 川芎 ( x i o n g) 1 0 g 、 桃仁 1 2 g 、 红花 1 0 g 、 当归1 2 g 、 赤芍 1 5 g 、
5 g 、 三棱 1 0 g 、 莪术(  ̄ c h u ) 1 0 g 、 泽兰 1 0 g 、 乳香 1 2 g 、 没 药 本组 2 0 0 例病 例均为 女性 门诊患者, 全 部为 女性 , 均 根 据 乳 益 母 草 1 癖 的 诊 断 标 准 确 诊 为乳 腺 增 生 病 患 者 。 本组 患者 年龄最J i l l 8 岁, 最大5 5 岁, 平均 年 龄 3 1 岁, 其中2 O ~ 4 0 岁 占8 O %, 痛程 最短1 个 月,
【 中图分类号】R 2 7 1 【 文献标 识 码1 A 【 文章 编号】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5 ( C ) 一 0 1 3 9 — 0 2
乳 腺 增 生 病 是 乳 腺 的 一 种 良性 改 变, 在 中医 里属 “ 乳癖 ” 的 佛 手 1 0 g 、 郁金 1 5 g 、 延胡 索1 5 g 、 川楝 ( 1 i a n) 子1 2 g 、 白芍药等 。 通
1 5 g 等。 经期停药 , 连服 l ~ 2 个月经 周期。
2 . 2局 部 中药 离子 透 入 法
根据 国家 中医药管 理 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9 4 年发布的 《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柴胡疏肝散为主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为主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作者:李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为主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确诊为乳腺增生的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柴胡疏肝散为主内服外敷,对照组应用乳癖消颗粒口服。
30 d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经期停用5 d,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内服外敷;乳腺增生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121-01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在我国女性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30%~50%,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清晰,西医对此病以预防和定期观察为主,无特效治疗方法[1]。
中医将此病归之于“乳癖”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肝气郁结、冲任失调、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血、痰、瘀互结所至,其临床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并出现肿块。
笔者所在医院遵照内治外治并重的原则,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通过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乳腺增生的160例患者,诊断标准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排除乳腺恶性病变、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以及合并有造血系统疾病或精神病、不能坚持服药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年龄19~50岁,平均35.6岁,病程0.5~9.0年,平均4.1年,单侧增生40例,双侧增生50例,增生局限在一个象限者50例,在两个象限以上者40例;对照组70例,年龄20~49岁,平均35.2岁,病程0.5~6.0年,平均3.5年,单侧增生21例,双侧增生49例,增生局限在一个象限者40例,在两个象限以上者30例。
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作者:桂荣刘秀英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0期【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散结乳癖贴膏外敷治疗,统计2组患者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等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乳房疼痛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肿块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结论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较好,可以减轻患者乳房疼痛,缩小患者的乳房肿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研究【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0..02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70例研究对象根据《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疾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均符合女性乳腺增生病相关诊断标准,经彩超检查发现乳腺腺体组织的回声紊乱,导管有囊性扩张。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发为肝郁肾虚型与痰凝血瘀证。
主症表现出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次症表现出胸胁胀满和月经量少色暗或血块,脉象弦细、涩。
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2组1月内均未接受过乳腺增生病治疗。
对照组年龄18~50岁,平均(28.5±7.9)岁;月经周期(28±7)d;观察组年龄18~49岁,平均(29.2±8.0)岁;月经周期(28±6)d;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柴胡疏肝散为主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F o r Wi n d o w s 1 1 . 5 统 计软 件进行 统计分 析 ,计 数 制复杂 ,目 前 尚未 清晰 , 西 医对此病 以预防和定期观察为主 ,无 资料以率 ( % ) 表示 ,比较采用 检验 。P < O . 0 5 为差异有统 计学 特效治疗方法 I 。中医将 此病 归之 于 “ 乳癖 ”范畴 ,认 为本病 的 意义。 发生多由肝气郁结 、冲任失调 、经络、气血运行不 畅,而导致气 、 2 结果
血 、痰、瘀互结所 至,其临床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并 出现 肿块 。笔者所在 医院遵照 内治外治并重的原则 ,以柴胡疏肝散 为 主方 , 通过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 , 收到了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9 1 . 1 1 %,对照组为 7 1 . 4 3 %,两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0 . 0 1 ) 。详见表 1 。
表1 两组治疗效果 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收集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2年 1 0月在 笔者 所在 医 院确诊 为乳 腺增 生 的 1 6 0例患 者 ,诊断标 准参 见 《中药 新药 I 临床研究 指导
原则 》 嘲 ,排 除乳 腺恶 性病 变 、纤 维瘤 等其 他乳 腺疾病 以及 合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 < O . O l 并有 造血 系统疾 病或精 神病 、不 能坚持 服药者 。随机分 为治疗 3 讨论 组 和对照 组 ,其 中治疗组 9 0例 ,年龄 1 9 ~ 5 O岁 ,平均 3 5 . 6 岁, 乳腺增生作为女 l 生 乳 房最常见 的 疾病 ,目 前研究认为其发病主 病程 O . 5 ~ 9 . 0年 ,平均 4 . 1 年 ,单侧增生 4 O例 ,双侧增生 5 0例 , 要与雌 、 孕激素的比例失衡有关,通过单因素非条件 的 L s 多元 增生 局 限在一个 象 限者 5 0例 ,在两个 象 限以上者 4 0例 ;对 照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情绪不稳定是引起乳腺增生的—个重要原 因 J 。 组7 0 例, 年龄 2 O ~ 4 9 岁, 平均 3 5 . 2 岁, 病程 0 . 5 ~ 6 . 0 年, 平均 3 . 5 年, 而中医认为女性乳房的生理活动与肝 肾脾 胃、冲任二脉关 系密切 , 单侧增生 2 1 例 ,双侧增生 4 9 例, 增生局 限在一个象 限者 4 0例 , 在肾气 一天癸 一冲任这个 陛腺轴的调控下完成增生复旧再增生的周 在两个象 限以上者 3 O例。两组患者年龄 、病程及增生程度 和范 期性变化 ,治疗 中既要治本补 肾,更要调肝祛标 ,方能抓住主症, 围等方面 比较 ,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尸 > O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内服外敷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58例
内服外敷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58例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的疗效。
方法运用中药消癖散结煎内服,消癖散外敷法,对乳腺小叶增生病进行治疗。
结果痊愈26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
结论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乳腺增生病/中药疗法;消癖散结煎/治疗应用;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称为乳癖。
是乳房部位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常随月经周期或情志而变化,好发于25~40岁妇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
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笔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应用中药内服及外敷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取得满意疗效。
自拟消癖散结煎与消癖散,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58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例,均已婚;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3岁。
平均35岁。
病程6个月~6年,平均18个月。
均经红外线扫描仪确诊。
其中双乳增生21例,左侧22例,右侧15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腺肿块,常伴有胸闷、心烦、急躁易怒等症状。
少数患者还可见乳头溢液。
2治疗方法消癖散结煎基本方:柴胡、郁金、青皮、白芥子各10g,王不留行、浙贝母各15g、当归、赤芍、连翘各12g,漏芦、木香、甘草各6g。
加减:经前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2g;乳房灼热加牡丹皮、蒲公英各12g;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5g;血虚加阿胶10g,鸡血藤20g;脾虚纳差加莱菔子、炒谷芽各15g。
用法:1剂/d,水煎2次,分2次服,15d为1疗程,2个疗程复查1次。
消癖散基本方:白芥子、玄参、浙贝母、夏枯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牡蛎、王不留行各等份,共研细末,装入密闭容器中备用。
取芒硝3等份研细装入棕色瓶中备用。
内外合治乳腺瘤样增生52例疗效观察
内外合治乳腺瘤样增生5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内服采用逍遥散合阳和汤加减,外敷采用自拟乳癖散(生川乌、生草乌、山慈菇、生南星、僵蚕、肉桂、穿山甲、川芎、芒硝等)外贴。
治疗52例乳腺瘤样增生病例。
结果:总有效率92.3%。
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瘤样增生具有疏肝理气,温阳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主题词】乳腺;瘤样增生;中医药疗法;内外合治【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乳腺疾病,属中医外科的“乳癖”范畴,发病率较高。
而乳腺瘤样增生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西医常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明显,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
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具有乳腺瘤样增生的病例52例,均为女性,年龄25~52岁,病程6个月~10年,单侧发病11例,双侧发病41例,全部病例都经过红外线、B超或钼靶检查,排除乳腺纤维瘤及其他肿瘤。
1.2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以逍遥散合阳和汤加减,组方如下:柴胡、当归、赤白芍、熟地、鹿角片、白芥子、肉桂、浙贝母、山慈菇、棱莪术、仙灵脾加减。
心肝火旺者加丹皮、山栀,阴虚明显者加生地、玄参,伴有脾虚者加白术、茯苓,伴有疼痛者加元胡、徐长卿。
水煎服,每日1剂,经期停服。
自拟乳癖散外敷,选用生川乌、生草乌、山慈菇、生南星、僵蚕、肉桂、穿山甲、川芎、芒硝等药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胸罩固定,3日1次。
1个月为1疗程,全部病例均连用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按中国中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标准。
治愈:肿块及疼痛均消失,停药3个月无复发。
显效:最大肿块直径缩小二分之一以上,疼痛消失。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二分之一,疼痛减轻。
无效:肿块不缩小,疼痛好转,但有反复。
2 治疗结果52例中,治愈30例,占58%,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近年来,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占育龄妇女的50%[1]。
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是本病两大特点,且病程长易复发。
为此,我们研制了中汤药内服并外用中药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病,获较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46例,年龄16-52岁,平均35.6岁;病程最短2.5个月,最长11年;乳房单侧患病12例,双侧患病34例。
对照组46例,年龄17-51岁,平均35.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5年;乳房单侧患病13例,双侧患病33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病程、病情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病例均参照《实用中医乳房病学》[2]的诊断标准,并经彩超检查,排除其它乳腺病变。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自拟中汤药加减配合中药乳罩外用。
汤药方组成:柴胡12g、香附12g、当归15g、白芍12g、白术10g、莪术10g、全虫10g、贝母12g、鳖甲15g、海藻15g、穿山甲12g、仙矛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温服,经期停用。
每3周为1疗程,每例服3个疗程。
中药乳罩方药:柴胡、乳香、没药、香附、海藻、昆布、当归、淫羊藿、生牡蛎、冰片等分。
以上药物共碾成细末过100目筛,将此药物30g装入用纯棉细布制成的形似乳罩(中心是空的防止压迫乳头)的布袋中,将药袋放入一般乳罩内面紧贴于患处,每周更换药袋1次。
1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乳核散结片,每日3次,每次6片,每3周为1疗程,服3个疗程。
并且外敷消炎镇痛膏,1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
全部病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3]:治愈:乳房肿块及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乳房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缩小不足1/2或增大,乳痛无减轻。
3.2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1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1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73.91%。
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疗效观察
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11-16T15:24:22.8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作者:秦慧君[导读] 口服小金片,联合外敷乳腺增生膏,配伍微波治疗,对于治疗乳腺疾病不仅能有效缓解乳房疼痛。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333 )【摘要】目的探讨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
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采用口服小金片,外敷乳腺增生膏,配伍微波观察治疗。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口服小金片,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及临床体征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痊愈:治疗组为92例占92%,对照组为13例占13%;好转:治疗组为6例占6%,对照组为14例占14%;无效:治疗组为2例占2%,对照组为67例占67%;失访:治疗组为0例占0%,对照组为6例占6%。
结论口服小金片,联合外敷乳腺增生膏,配伍微波治疗,对于治疗乳腺疾病不仅能有效缓解乳房疼痛、消散肿块,而且具有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减少复发、标本兼治等特点。
【关键词】小金片、外敷乳腺增生膏、微波治疗、乳腺增生疾病1.引言1.1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而且近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龄跨度也逐渐年轻化。
这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良性乳腺疾病。
即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失衡的结果。
中医学中将乳腺增生归结为“乳癖”、乳中结核的范畴,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1】。
该病的发病年龄在21到43岁之间,占育龄妇女的40%,约占乳腺疾病的40%到78%。
该病主要表现为在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而较硬的不规则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患者常常感到乳房疼痛,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
临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虽然本病和乳腺癌的关系不明确,但由于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2】。
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100例临床疗效
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100例临床疗效陈进;周丽美【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乳腺增生100例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院门诊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基础治疗为中药内服,研究组加用外敷治疗。
对比两组乳腺增生症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增生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月经紊乱、1例腹泻;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月经紊乱、1例腹泻、1例恶心。
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r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f 100 cases of breast hyperplasia. Methods 10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reast hyperplasia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s was internal Chinese herbs, study group added ex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herb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s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2%and 80%, with a difference (P<0.05). During treatment, there was 1 case of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1 case of diarrhea in study group;and 1 case of menstrual disorders, 1 case of diarrhea and 1 case of nausea in control group.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s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4%and 6%, the results had no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that or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external treatment by Chinese herbs for breast hyperplasia is effective and has good safety.【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6【总页数】2页(P13-13,14)【关键词】中药;外敷;乳腺增生【作者】陈进;周丽美【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1330;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13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8乳腺增生症是困扰女性的重要疾病,在女性乳腺疾病中所占比例高达75%,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祖国中医认为其属“乳癖”范畴[1]。
2021中药垫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范文
2021中药垫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范文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妇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25~45 岁为发病高峰期,在女性良性肿瘤中发病率占首位,而且有恶变可能。
笔者采用纯中药深加工制成中药垫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女性乳腺增生患者 63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治疗组33 例。
治疗组中,年龄 25 ~53 岁,平均39 岁,病程 3 个月~ 16 a,平均 6.1 a; 对照组中,年龄 27 ~ 55岁,平均 40 岁,病程 2 个月~18 a,平均 4. 2 a。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症状: 乳房疼痛,牵及上肢腋窝,伴有肿块,表现为胀痛,刺痛或隐痛。
体征: 肿块可局限于一个或多个象限,呈片状,条索状,颗粒状,边缘清楚,质软,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不黏连,推之可移动,压之疼甚,多数患者病情与情绪波动、劳累或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加重,经后稍有缓解。
B 超检查的主要表现: ①边界光滑完整; ②腺体回声分布不均匀,部分呈粗大点状及斑块状高回声区,部分表现为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区,不规则低回声结节,甚至可有角状突起; ③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强;④CDFI:无特殊性,偶见血流信号增多,散在分布,无规律性。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
②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方法检查和治疗者。
③B超超声声像有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囊性扩张,血流信号增强,散在分布,无规律性者[2]。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②年龄在 18岁以下或 55 岁以上者。
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④急性乳腺炎、乳癌患者及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⑤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药物过敏者。
⑥不愿配合超声检查和中药外敷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逍遥丸口服治疗,每次 8 粒,每日 3 次,于经前 1 ~ 3 d 开始服用,连续服用 2 个月经周期。
内服外治乳腺增生病200例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139CHINA HEAL T H INDUSTRY内服外治乳腺增生病200例疗效观察李付媛昆明市东川区中医院妇科,云南昆明 654100[摘要] 目的 为了减轻乳腺增生病患者病痛,对该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治疗方案。
方法 据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及疗效标。
对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予中药内服和局部中药离子透入内外同冶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60例,占30%,显效90例,占45%,有效41例,占20.5%,无效9例,占4.5%,总有效率95.55%。
结论 用中药内服和局部中药离子透入内外同冶是治疗乳腺增生病切实可行、疗效显著的好方法。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中药内服和局部中药离子透入内外同冶;疗效[中图分类号] R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5(c )-0139-02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的一种良性改变,在中医里属“乳癖”的范畴.属于女性的一种比较多发的常见病,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在乳腺疾病里发病占首位,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常常自行消退,大约5%的患者,其病灶可能发展变化成乳腺癌,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有一些不足。
本人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乳腺科工作,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用中药内服和局部中药离子透入内外同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病例均为女性门诊患者,全部为女性,均根据乳癖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乳腺增生病患者。
本组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20~40岁占80%,痛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3个月~3年占85%。
1.2 诊断依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
1.3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以胀痛为主,也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经前加重,经后大多缓解,或随情绪波动或劳累而变化,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少数碰之剧痛,也有伴乳头痛着,乳房肿块大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常为多发性,呈扁平状,颗粒状或条索状结节,边界不清,肿块质软或质韧,或软硬不均,肿块与皮肤不粘连,活动度良好,扪之疼痛。
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乳腺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经过14d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敷;乳腺治疗仪;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青春期之后的任何年龄段,以中年女性较为多见,常与月经周期、情绪波动等密切相关。
我院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1],并经红外线扫描确诊。
全部患者均有乳房胀痛、乳腺肿块,随月经周期变化相应加重或减轻。
同时排除乳腺纤维瘤、恶性肿瘤等其他乳腺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为(37.74±6.3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3.22±1.28)年;其中已婚已育22例、已婚未育14例、未婚未育7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为(38.12±6.85)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为(3.45±1.62)年;其中已婚已育23例、已婚未育15例、未婚未育5例。
两组患者从年龄、病程、婚育情况、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散剂外敷,药味组成为夏枯草、蒲公英、地丁草、乳香、没药、全虫、红花、郁金、细辛等各50g。
中药煎剂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68例
中药煎剂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68例
高云;张文芳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0(013)010
【摘要】自1993年以来,我们选择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而就诊的乳腺增生病人68例,采用自拟的中药煎剂内服外敷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92)
【作者】高云;张文芳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4
【相关文献】
1.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J], 黄映飞
2.中药内服联合芙蓉膏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50例 [J], 张宣;王兰英;王秀丽;蔡玉亮;倪红;王贵霞
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J], 唐月红
4.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联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者的临床疗效 [J], 刘爱霞;荆晶
5.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31例临床观察 [J], 杨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内服穴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中药内服穴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胡志飞;李继金;盖丽;张静;鄢兰元;朱娅兰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06(16)6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疏肝安消汤内服、神阙贴(妇用型)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自拟疏肝安消汤口服、神阙贴(妇用型)外敷神阙穴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结果:治愈38例(76.0%),显效7例(14.0%),有效3例(8.0%),无效2例(4.0%).总有效率96.0%.结论:疏肝安消汤、神阙贴(妇用型)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有确切的疗效.
【总页数】2页(P638-639)
【作者】胡志飞;李继金;盖丽;张静;鄢兰元;朱娅兰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1;解放军77108部队卫生队,四川,崇州,611230;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
【相关文献】
1.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J], 栗清亮
2.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8例 [J], 李焕溥
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J], 王伯诚;和建清
4.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3例 [J], 吴厚琼
5.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 [J], 郭四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550例临床效果观察
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运用乳癖克胶囊内服与贝甲乳腺贴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5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36.5岁,病程3个月~数年不等;已婚373例(包括已婚未孕102例,绝经9例),未婚177例,双侧乳房增生214例,单侧乳房增生336例,轻度170例,中度261例,重度119例。
均经B超或红外线乳腺扫描仪确诊。
2、治疗方法采用医院制剂乳癖克胶囊,成分:柴胡、菟丝子、丹参、莪术、乳香、没药、贝母等制成胶囊内服,每日2次,每次5粒,月经期停用;采用贝甲乳腺贴,成分:香附、栝楼、血竭、穿山甲、冰片等制成贴膏外敷于病灶部位,每1日更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个别患者贴敷部位皮肤发红发痒可停用3d或对症治疗后,继续使用。
轻度患者一般需治疗1个疗程,中度患者一般需治疗2个疗程,重度患者不应少于3个疗程。
3、治疗结果治疗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3个月以上无效者终止治疗。
临床治愈476例(86.55%),显效38例(6.91%),好转28例(5.09%),无效8例(1.45%)。
总有效率98.5%。
4、讨论
我科从事乳腺病诊治多年,分析临床调查、参阅相关文献认为,乳癖之为病,当责之于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肾气不足,肝失所养,冲任失调,是乳腺增生病之“因”,是病之“本”。
而气滞、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肿块和疼痛,是其“果”,是病之“标”。
本病既有肝肾不足之“本虚”,又有气滞、痰凝、血瘀之“标实”,因此是一种虚实夹杂、标本同病的复杂疾病。
针对乳腺增生病郁、痛、块等性质特点,根据调补肝肾、通络散结的治疗原则,通过疏畅肝气,调达气血,改善内分泌状况以治本,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病理产物,逆转腺体增生而治标,我们选用了调理肝肾、活血散结之柴胡、菟丝子、丹参、莪术、乳香、没药、贝母等制成内服药乳癖克胶囊,以求达到治病求源,治病治本。
选用香附、川贝、血竭、穿山甲、冰片等制成了贝甲乳腺贴外敷以行气解郁、消肿止痛以治标。
“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物从毛孔而入其腠理,”即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气闭藏而不泄”,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形成膨胀多孔状态,加速其药理作用的渗透及吸收作用,引药直达病所。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益肝肾类药物从根本上调节内分泌,增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并有性激素样作用,可以促进性腺、性器官的发育,调整激素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及抗突变作用。
活血类药物能提高纤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胶原纤维形成,从而使乳腺癖壅结之块,得以移深居浅、由硬变软,直至消散。
贝甲乳腺贴中行气活血止痛药改善了乳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使局部经络阻塞疏通,气血流畅,发挥镇痛作用;在膏药的制备中,冰片可防腐、防过敏,减少用药过程中过敏。
乳癖克胶囊和贝甲乳腺贴按中医理论配伍,具调补肝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调整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数年证明,内服乳癖克胶囊联合应用外敷贝甲乳腺贴,可使乳腺增生结节、条索、肿块和囊肿软化,退缩和吸收,从根本上改善内分泌,对各型乳腺增生病均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