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架构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
基于单级C/S模式的学分制管理系统成绩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级C/S模式的学分制管理系统成绩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单级C/S模式的学分制成绩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学分制教学计划要求中对于学分和绩点的有关规定,设计实现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论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VB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客户端通过引用VB6.0中数据访问接口和新增部件的应用程序对服务器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操作。
尤其是根据学分制管理中对学分及绩点的要求,实现根据成绩对学分及绩点的统计,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实用性较强。
【Abstract】This text introduces 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credit system basing on single-stage C/S mode which provides that overall design plan of this system and instructs the key technology of system realization. The customer end passes and quotes VB6.0 hit data visit interfaces and newly increased application program of part datum operate to server database SQL Server 2000 of end. Especially achieve the statistics of credit and achievement clicking by virtue of the demands of credit and achievement clicking of credit management. The practicability is relatively strong.【Keywords】The achievement clicking Single-stage Client/Server Mode SQL Server 2000 Database DTS Visit the Interface in Data1.系统的整体设计。
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设计与建设
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设计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教师教育和评价成为了高校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和教师培养,高校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系统设计目标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持续进步。
以下是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1. 评价标准明确:系统需要明确教师教育与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应具备收集和分析教师教育与评价相关数据的功能,以便于管理者对教师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和了解。
3. 反馈与改进:系统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支持。
4. 激励措施:系统应该包含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系统建设步骤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功能,包括评价标准、数据采集和分析方式、反馈机制等。
2. 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结构和界面,并进行开发和测试。
3. 数据收集与录入:建立数据收集的机制,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教师评价与反馈:根据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5. 激励机制与支持:建立和实施激励机制,包括奖励措施、培训和发展机会,以鼓励教师持续提高。
6. 系统监督与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系统设计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在高校教师教育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的建议:1. 评价标准的确定: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对教师教育与评价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详解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详解in 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JWGL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B/S ),客户端/ 服务器(C/S )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来建设高校网络教务管理系统,使高校教务管理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
满足各类高校现在和将来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为各级决策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学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为信息交流、教务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电子化手段;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各院系、各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系统简介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
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的选修机制、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管理方式的改革向传统的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
在充分综合各高校特点的前提下,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整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 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智能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管理、毕业设计、开放性试验室、毕业资格审查,毕业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中专及职业学校,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和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C/S模式下的教学架构探析
பைடு நூலகம்
、
随着 计 算机 技术 的 迅猛 发展 ,网络 化 、 题分 为 难 、中 、 易几个 等 级 ,允 许学 生有 出 远 程 化 及 多 媒 体 技 术 已 广 泛 应 用 于 教 育 行 错 ,但 关 于各 等级 的题 不 能错 误 太 多 ,否则
平 。 由于 它 更适 用于 用 计算 机 来实 现 ,所 以
多 院校 在对 学 生 的计算 机 要求 方 面是 必须 考 需重新 讲 解 ,系 统会 将 容 易 出错 及 学生 掌握 算机 辅 助教 学 系统 ( I C A I )的 实现 是很 困难 证 ,并 且 与毕 业证 挂钩 ,许 多教 师在 教 学 的 差 的章节 做 标示 , 提醒 任课 老 师在 这 些章 节 的,本 人 结合 自己 的一些 工作 经 验和 想 法 , 时 候 更多 的是 以习题 、模 拟 题为 主 ,题 是做 要 主 要 的 问题 。我 们将 这个 阶 段分 成 以下 几 做 一 简单 的设 计 构想 ,但 在 开发 该 系统 并 企 了,但 根绝 考 试 的情 况 ,分数 很 不理 想 ,而 个 步 骤 :基础 练 习 阶段 、诊 断 练 习阶段 、补 图用 计算 机系 统 来取 代学 校 教 育的所 有 教 学 且 ,在 学 完后 ,学生 却不 能 用所 学 的知 识用 充练 习阶段 。 工作 ,这 是不 可 能 的 ,它也 仅是 支 持 学校 教 于 自己的 生 活学 习 中 。所 以,我 们 能否 建立
惑。 【 关键词 】c / s 模 式;知识库;认 知能力
为 了适 应 网络 教学 的 需要 ,每 个 教师 都 通 过 客户 端学 生模 块 传递 的数据 产 生 ,根据 补充 练 习 。直 到 掌握 了所 有 知识 点 。转入 到 做 了课 件 ,采用 各 种教 学 方法 教 学 ,但 我 们 学 生 的掌 握情 况 ,从 服 务器 中 生成 相应 的 教 下一 章节 的学习 。 面对 的 学生 ,他 们 的程 度是 不 一样 的 ,通 过 学 内容 ,传递 给 学生 客户 机 ,完 成 教学 , 并 学生 认 知 模 型 的 实 现 采 用 ” 逐 步 逼 近 教 学 、练 习 ,我 们 只 能对他 们 有 一个 模糊 的 和 客 户机 中 学生 数据 做 比较 , 比如 学生 库 中 法 ” 。用逐 步 逼近 法 构造 学 生认 知模 型 有 一 判 断 ,哪 些掌握 的好 ,哪 些 掌握 的差 ,但 在 提 示 某 章节 的认 知 能力 为较 差 ,且 对后 续 学 个 先 决条件 ,即 事先 必须 对 领域 知 识进 行 ” 哪 些教 学 章节 中 导致 他们 对 知识 掌握 分 层更 习 的有影 响 ,通 过 比较 后 教学 模块 在专 家 库 认 知 分类 ”一 领 域知 识库 中要对 每 个知 识 元 明显,我们 不好 判断 ,所 以采 用c / s 模式 下的 中生 成相 应 的学 习 资料 、 习题 供学 生 学 习, 素 标 出它 在 学生认 知 能力 培 养方 面 的特 性 , 教 学架 构 ,可 以帮助 我们 ,很 明确 的判 断 出 通 过 评测 对 他 的认 知能 力 重新 判定 ,给 予学 这 里 的知 识 元素 即我 们所 说 的知 识 点 。 ”逐 在 那 些章 节 导致 学生 理解 困 难 ,从而 教 师在 生提醒 。 步逼 近法 ”的优 点是 计 算机 简 单 ,不仅 适 用 教 学上突 出讲解 。 三 、C / S 模式 下的教 学架构组 成 于 个 别化 的 教学 ,也 适合 于 集体 授 课 的教 学 计算 机 教学 的 发展 和 当前教 学 模式 当学 生 完 成 对 某 一 章 节 的 内容 学 习 之 模 式 ,而 且 避免 了评 估 中 的主观 随意 性 ,最 下 所要解决 的 问题 后 ,学 生按 要 求进 行 该章 节 习题 的联 系 , 习 后 的评估 结 果也 符合 学 生 的实 际认 知 能力 水
基于C/S的高校评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户机 与服务 器 . 完成数 据 通信功 能 , 采用 T P I C /P协议 可 以
提供 可靠 、 安全 的连接。
() 1 完成用户 的管理 , 对评教 数据库 进 行备 份 以免数 据
[ 收稿日期 ] 20 —82 0 60 —0 [ 作者简介] 莫足琴( 9 3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 系讲师 , 中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 t1 7 - ) 男 , 中 1 7 一) 女, 华 谭 (9 2 , 华 科技 大学副教授, 博士 , 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和应用密码学 。
学年进行 以往的评教查询。 ()通过 邮件客 户端将评教结果及时发给教师。 5
采 用 一 次 性 口令 认 证 和 多 级权 限 管 理 来保 证 系统 的安 全 性 。
[ 关键词] 客 户机/ 服务 器模式 ; 教 系统; 评 网络安全 ; 数据库 [ 中图分 类号] T 3 1 5 [ P 1 . 2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7820)5 070 0843(060— 7—3 0
一
77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普资讯
基 于 c s的 高校评教 管理信 息 系统 的设计 与 开发 /
丢失 。
() 2 对教师基本资料 进行添 加、 改、 除 ; 询教 师的 修 删 查 基本信息 ; 对数据库基本表 里 的内容进行添 加和删 除操作 , 以达到对一些信息的及时更新. () 3 查看所 有任课 教 师 的详细 评教信 息, 括学 生 、 包 专 家、 同行 和教师 自己的打分情况 ; 统计 每位教师 所代课 程学
中将 复杂的任务合理地 分配 到客户 端和服务 器环 境中进行 测数据管理 、 询统 计、 查 历史数据 和邮件 6大模块 。 处理 。 以有效地 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 。 可 评教系统 由客户端 平台 、 数据库服务器平 台和 网络 3部
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教 学 工 作 量
人 指标得 分主要 来 自教 学部 门的管理 人员对 教师 教学工作 态度 的评价 ,采用十分制 ,得分通常在 7  ̄ 9分;指导 学生情 况 指标 来 自于指 导学生和其他人员开展学术活动 的情况 ,采 用 公式计算 ,没有上限 ,这些统计方法上 的差异将 导致得分 上存在较大 的差异 ,使评价结果不具有公平性 。 针对上述 问题 ,依据每个教师的每 项评价指标 的总分进 行数据标准化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 比较和 加权 。常用 的 数据标准化 的方法有 “ O 一 1 标准化 ” 、 “ Z - s c o r e标准化 ” 、 “ 反 余切 函数转化法 ”等 。本系统主要采用反余切 函数转化法 来 对数据进 行标 准化 处理 。具体 的公式如下 :
高职 高教 研究
高校教 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 学沧 白雪峰 刘跃 娟 任重贵 宁梓 洧 黑龙 江省 大庆市 哈 尔滨 医科 大学 大庆校 区医学信 息学 院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9
摘要 : 目前 高校教 师考核工作存在较 多不足 ,尤其是缺 少科 学规 范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导致考核 工作 存在 较大的盲 目性 和 随意性 。而考核指标 定性 多,定量少 。主观成分 多,客观标准少的情况,使 得考核工作片面性 、主观性加强 ,不容 易得到 教职工 的认 可。针对上述 问题 ,研 究将教 学工作 评价 划分 为 4大类 1 2小类评价指标 :其次对指标进行反余切函数标准化,通 过 l - 9标 度 法构 造 间接 判 断 矩 阵 设 置 权 重 :最 后 开 发评 价 系统 并 实 现 数 据 可视 化 。
o f q u a l i t a t i v e i n d i c a t o r s ,l e s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u bj e c t i v e e l e m e n t s ,o b j e c t i r e s t a n d a r d l e s s ,a n d ma k e s a s s e s s m e n t w o r k o n e s i d e d n e s s a n d s u b j e c t i vi t y o f s t r e n g t h e ni n g ,d e c l i n e i n t 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q u a l i t y a n d a u t h o ri t y ,
基于C/S架构的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Pu lc b i g c ADODB. n c in n As Co ne to
_
s Sr r=G teig G m Sf , D Stn s, Sre” tee r v e tn( r o ” “ B e ig” “evr) St “ t t 学 生 管 理系 统 是一 个教 育 单位 不 可或 缺 的部 分 ,它 的有 效使 用 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sD t ae= G te ig Gm Sf ,“ B eig” D t ae) t a bs r a e tn( r ot D Stns,“ a bs” St “ ” t a 近年 来 随着 高 校不 断 扩招 , 校学 生 人数 急 剧上 升 , 大增 加 了 在 大 sU e t sr= G te i ( r o ” “ B e ig” “ sr r e tn “ m S f , D S tn s, U e” S tg G t t ) 各 校 学生 管 理工 作 人员 的工作 量 ,传 统 的手 工管 理模 式 已无 法 适 应 sP s od=G teig Gm Sf , D Stns, Psw r” t as r r w e tn( r o ” “ B e ig” “ asod) St “ t t 当前工 作 需要 。 发一 个 高校学 生信 息 管理 系统 势在 必行 , 统开 发 开 系 s sl= “rv e S L L D .Pr s Scry If= re sr tq r Poi r Q O E B1 es t eu t n Tu; e d= ; i i o U D=” & sr e tUs r& “” : 的目的就是将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到学生管理 中,提高工作效 I & “ swo d Pa s r =” & sr s wo d & “I iil tPa s r ;nta Caao tlg=” & sr t- 率日 Daa a e th s 2 系统 分析 与设 计 & “Daa So re ; t u c =” & sr e v r tS re 21系统 建立 综述 . g c . n e t n t n = srq _ nCo n ci S r g o i ts l 根 据 实 际工 作 的需 要 , 了提高 高 校学 生 管理 的效率 , 文 吸取 为 本 g c .p n _ nO e 了相关 学生 信息 管 理 的开发 经验 ,采 用 了基 于 CS架构 的设 计思 想 , / 打 开数 据 库之 后 , 来 就可 以 使用 R crst 接下 eo e 对象 实 现 对 数 据 d 开 发 了一 套针 对 高校 学 生管 理 的软 件 系统 ,其 所 涵盖 的 内容 不 仅涉 及 学 生 的 日常 管 理 , 还包 括 学 生 成绩 、 分 、 学 组织 发 展 情 况 和 贫 困 生 库 的各 种 操作 。 3 : 程设 置 2课 相 关 信 息 的统 计 、 合测 评 的核 定 等等 , 学管 教 师 高 效 、 速 地从 综 是 高 事 学生 管理 工 作 , 学管 工 作趋 于科 学化 和 规范 化 的有效 工具 。 使 课程设置直接决定了各专业 、年级学生在不同学期所学 的课程 本 文 使 用 V 6 为 开发 工 具 ,Q s R E 2 O 为后 台 数 据 情况 , B作 s L E v R 0 O作 包括专业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和各种选修课 , 以及各科课程所 库 , 而 简化 了开发 过 程 与难 度 , 有 操作 简 单 、 活 、 用性 强 的特 具有 学 分和 教学 时数 等 。 从 具 灵 实 性。 33建表 和数 据更 新 - 2 系统 主要 功能 概要 设计 . 2 该 功 能 主要 用来 完 成各 学期 学 生 成绩 统 计表 、修 完 学 分 统计 表 和 综合 测评 表 的 建立 ,以及 学生 基 本信 息 出 现变 更 时进 行各 表之 间 221初始 化 .. 初 始 化过 程 涵盖 了学 生 管理 所 需 的基 础 内容 , 专 业设 置 、 包括 年 的协调 。 级设 置 、 设 置 、 程设 置 、 生名 单 的录 入 、 表 和数据 更新 等 。 班级 课 学 建 3 成绩 录 入和 学分 统计 . 4 2. .2成绩 录入 2 本模块首先进行学生各科成绩的录入 , 包括正常的成绩 、 补考 成 该 模 块 负 责将 各 专 业 、 同 年级 、 同班 级 、 同学 期 的学 生成 绩 、 修成 绩 和违纪 成 绩 。 不 不 不 重 绩填 入 到相 对应 的表 中 , 期 的学 分计 算和 成绩 统计 打下 基 础 。 为后 单学 期 学分 统计 规则 为 : 2. .3学分 统计 2 学分 积 = 程 1 课 成绩 + 程 1 考 成绩 + 课 补 课程 1 重修 1 成绩 + 程 课 包括 各 学期 修 得 的学 分和 总 体学 分 。通 过该 模块 教 师 和学 生可 1 重修 2 绩 )学 分+. ・ 成 × . 。 … 及 时 地 了解 学生 所修 得 的 学分 隋况 ,从 而 为作 为 下学 期 学 生选 课 的 参 加 学分 计 算 的学 分 = 程 1 试 的次 数 ( 正 常 考试 外 , 否 课 考 除 是 依据。 还有 补考 、 修 和违 纪等 )学 分+. ・ 重 × . 。 … 2 . 合测 评 .4综 2 学分值= 学分积/ 参加学分计算的学分 评优 一 直 是各 高 校学 生管 理 的重 要 方 面 ,而其 评 定方 法却 有 所 修完的学分= 所修课程学分之和。 不 同 , 面是本 系 统采 用 的方法 : 下 总体学 分 统计 : 德 育计 算公 式 : 通过搜集各学期 的学分情况统计出 8 个学期总体修得的学分 , { 础 分 (0分 )按 加 分 条 件所 加 的分 一 基 6 + 按减 分 条 件 所 减 的分 } 以此作 为学 生评 优 、 保研 和是 否 能获 取学 位 的依 据 。 3 _ 5综合 测评 的统计 2%( 0 总分 不超 过 2 0分 ) 。 智 育计 算公 式 : 学 生综 合素 质评 定 一 直各 高 校学 生 管理 的 重要 内容 ,它 涵 盖 了 ( x为 x科 的考试 或考 查 成绩 , 为 x科 的教 学 时数 ,其 它 以此 德 智 体美 的 方方 面 面 ,更是 学 生是 否 能获 取 奖学 金 及 其档 次 的 重要 M 类 推 ) 。 依据。 体育 计算 公式 : 该 功能 包 括各 项 加减 分 的 录入 、加 减分 的依据 和 最后 的测评 核 { 育课 成 绩 8%+ 加分 条 件所 加 的分 一 减 分 条件 所 减 的分 1 算 排 名 , 体 0 按 按 主要算 法 为 : 1 0% 。 打 开测 评表 Do wh l o o ie n te f 美育 计算 公 式 : S 0 = { 基础分 (0分 )按加分条件所加的分一 6 + 按减分条件所减 的分1 5 总分 不超 过 5 ) %( 分 。 z 智育分数×. = 05 6 S + =s z 3系 统主 要功 能 的实 现 31数 据库 的链 接 . D 德育分数× . = O 2 Ⅱ d 0 hn >2 te 在 V 6中主要 提供 了 3 B 种数 据对 象作 为 数据 访 问接 口,包括 远 程 数 据 对 象 R O ( e o a bet、数 据 访 问 对 象 D OD t D R m t D t O jc) e a A (a a D=2 0 En i df A cs O jc ) A t e ces bet和 ci X数据 对 象 A OA t e aaO jc ), s v D (ci X D t bet ̄其 v s 中 A O是最 常用 的一 个 。 D D A O数据 访 问接 口让 程序 设计 者简 单 地创 S= +s s 建 几 个对 象 便 可 以连 接数 据来 源 , 取所 需 的数 据 , 进 行 数据 访 获 以及 T体育分数× . 一 O1 问后 的操 作 。本 文使 用 A O对象 模 型 中的 C n et n 象来 连 接数 D o nci 对 o S= +t s 据库 , 其代 码 如下 : M 美育 分数 × . = 05 0
基于C-TEF框架的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在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具有以下必要性和重要性:1.1 保证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1.2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4 适应社会需求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是,专业性强。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专业方向展开。
三是,实用性强。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强调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要能够直接应用于职业实践中,因此教学内容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实际操作性。
四是,创新性强。
高职理实一体化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意义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对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基于混合B_S和C_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本栏目责任编辑:粱书
万方数据
基于混合B/S和C/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詹茂森.黄竹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争高校学分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好标志着信息化手段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首要任务.在 此基础上,对基于混合B/S和C/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做了一些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S
l系统设计目标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丁作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对学分制的推进,并借鉴了电子商务的模式和技术.正在向电子校 务方向发展,不断推进高校信息化的进程,应具备如下设计目标哆 1)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应能覆盖所有的教务管理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延伸,能涵盖整个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如图l教学流程
图所示。
3系统功能结构
在系统设计部分,前台设计主要实现部分数据的收集和发布,后台设计则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设计了能够实现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处理、到数据发布的一系列功能,涵盖了计划管理、学籍管理、调度管 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和成绩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在各环节所对应的子 系统功能中,还考虑了一些新的功能,具体情况如下,其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计划管理子系统:实现不同层次培养计划的管理与维护功能,并可实现个性化的个人培养方案管 理与维护功能: 2)学籍管理子系统:实现与省教育厅各电子数据一致要求和字段的相衔接功能。并能提供个人学籍 部分信息管理与维护功能: 31选课管理子系统:采用灵活多样的选课处理机制,实 现双向选课模式.并可考虑采用随机选课原则和投入权重 分相结合的选课原则,并兼容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 41调度管理子系统: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实现排课功 能。并能自动检测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还可以实现不 同组合条件下的资源自动调配情况,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可以考虑学生的个体冲突情况或教学班资源冲突情况。 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排课的智能优化方案。 5)考务管理子系统:根据课表和限制条件来自动安排考试 情况,并实现可采用手工进行调整的智能化考务安排系统; 6)成绩管理子系统:采用与学籍管理相结合的成绩管 理方式.提供多方位的成绩分析功能与灵活的毕业资格审 核机制,提供多种分制相结合的成绩管理模式。
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高校实验课选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高校实验课选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张向明来源:《软件导刊》2013年第04期摘要:随着本科教学质量改革的稳步推进,实验课程教学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
如何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方便学生选课,如何提高任课教师的管理效率,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针对实验选课的教学实际,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B/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两种架构混合的管理系统,C/S系统用于实现教师对课程的发布、学生对课程的选取、实验学时的管理及学生分组等日常管理,B/S系统用于实现学生网络选课、网上查询分组情况、网上查询实验课程内容、网上查询实验分数等功能。
关键词:C/S;B/S;实验课程教学;网上选课;选课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4007604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2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项目(ZZQ10001);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00020)0引言近年来,高校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校实验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高校越来越重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越来越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在选学实验课程方面热情也愈加高涨,在高校开设的实验室课程越来越丰富多样。
但在学生选课及教师管理方面,方式还比较粗糙,很多高校仍使用传统手工管理,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学生选课工作给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用于课程的选择统计工作,依然满足不了学生对选课的要求。
原有的手工记录、纸质传递等“纸上办公”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管理的要求,因此,开发一套高效、实用,符合高校特点的选课系统软件显得尤为必要。
选课系统可实现在选课过程中课程、学生、教师、上课时间、教室不冲突,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选课上享受Interne网飞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学校的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有力地促进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服务人性化、决策透明化。
基于B/S和C/S结构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 s at Wi h ra dvl met f nom t ntc nlg n e ok dgi dcmp shsb em n f s Abt c ] t teget e e p n f a o h 0oya dnt r, i te a u a eo eo eo t r h o oi r i e w iz mo
一
与其他 系统集成 。 ()易使用 、易维护 、功能易扩展 3 本 系统 适合 于非计算 机专业人员使用 和操 作 ,界面清晰 、
简单 ,功能易于扩充和维护。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卢树强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27期摘要:该文提出了基于C/S 和B/S 混合模式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并从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研制与运行平台、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数据库选择等方面论述了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C/S;B/S;混合模式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7-2018-02A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at Designed on C/S and B/S Mixed ModelLU Shu-qiang(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onlog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at based on C/Sand B/S mixed model is offered, And the methods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system design,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system database designare discussed.Key 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C/S; B/S; mixed model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日益紧缺,使教务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重,不仅增大了工作量,更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稍不到位,便容易出现失误。
为了改进高校教务管理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曾先后多次配发过教务管理方面的部分软件,不少高校也自行研制开发过一些软件,对教务管理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CS架构的试卷评价分析系统的设计
基于CS架构的试卷评价分析系统的设计(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摘要试卷分析评价系统是学校准确、快捷的进行考试总结先进工具。
本文具体分析了该系统.的开发思想、系统总体框架、程序流程以及本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具体的实现方法与总结,运用各分析指标实现了分析评价功能。
关键词试卷分析评价指标 Visual Basic SQL Sever一、该系统设计的背景由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能否反应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试题是否科学准确,它们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单凭主观臆测来回答这些问题是不科学的。
因此,做好试卷分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
利用计算机辅助试卷数据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试卷处理工作的效率、规范处理过程,对开展试卷出题质量的科学评估和教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多数学校该项工作仍以每位教师单独分析为主,主要进行考试分数分布分析,许多考试信息白白浪费,试卷分析工作难以展开。
二、该系统的设计(一)、系统开发设计思想1.利用现有的软硬件环境,采用较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到达充分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满足教师对试卷处理操作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准确等要求。
3.系统要开发数据库的维护功能,及时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初始化、恢复等操作。
(二)、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选择采用CS架构,客户端开发工具Visual Basic,服务端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三)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四)数据处理模块的指标设计1、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得分率的技术指标来衡量。
在这里的得分率采用平均分与某题分值或该试卷满分的比值来计算的,它是一个比值反应了该题的得分率,因此得分率与难度相加等于1。
由此每道小题的难度和整体试卷难度,计算公式如下:上式中:Di为每小题或试卷的难度系数;为一组考生对该题或试卷得分的平均数,即(为第个考生对该题的得分,为考生数);Qi为该题或试卷的满分量。
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进 行开发。 系统功能主要 包括学生选课 管理子 系统、 学生成绩 管理子 系统 、 学籍 管理子 系统和公共信 息平 台等。
关键词 : 教务管理 系统; C/ S与 B/ S混合 结构 ; A S P 。 NE T技术
现如今 , 网络 与计算 机技 术发展迅速 , 社会各界广泛应用 管理信息 系统。尤其是对高等学校 教务处 , 面对大量不 同的教务管理 业务等 , 则 亟 待一个可 自动化进行管理 的现代化教务系统 ,使得各项工作 在开展
高等学校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务管理部门发挥出重要作用使得师生有效完成了教务信息查询和学籍管理等功能操作因此教务处具有非常大的信息流通量存储师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等信息量逐渐增多管理愈加复杂传统手工管理的方式已无法达到时代的发展要求
科技风 2 0 1 7年 1月下
科 教 论 坛
DO I : 1 0 . 1 9 3 9 2  ̄ . c n k i . 1 6 7 1 - 7 3 4 1 . 2 0 1 7 0 2 0 3 4
浏览器来上传和查询数据信息 。具体 内容如下所示 :
1 . 计划 管理子 系统 该 系统模块在 系统 中发挥 出重要作用 。 用户通过此系统 , 能快捷的 对不 同培养层次 、 不同专业 、 不同年级 的专 业培养计划 进行 管理 , 维 护 便捷 , 操作 方便 , 还能够实现专业 培养方案 的导 人 / 导 出、 复制 、 打 印等
现如今 , 因为高校间存在一定 的差别 , 所以不 同高校都有符合 自身 实 际情 况的 内部教务管理 系统。设 计出可 自动化进行管理 的现代化教
务 系统显 得尤为重要 , 利用较为先进 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 , 综合性 管理 教务工作 中的数据信息 ,创建更具实用性 的网络服务平 台以及快捷 友
基于SFIC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构建完善的教师教学能 力评价体系需要经过实 践检验和不断修正完善 的过程,以确保其适应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 和发展需求。
03
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实施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等,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 。
制定标准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和专业课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2] 张丽丽, 王琴, 陈丽萍. 基于sfic模 型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 教育信息化, 2020(11):60-63.
[3] 王勇, 张瑶, 陈晓亮. 应用型本科高 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 践——以sfic模型为基础[J]. 教育研究 , 2019(5):77-81.
THANKS
教学研究与改 革能力
能够关注教育发展前沿,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 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和能力。
基于sfic模型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01
02
03
04
05
基于sfic模型的教师教 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应 遵循科学性、客观性、 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 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 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 。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04
实证分析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样本选取
从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随机抽取了200名专业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
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数据。
评价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fic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到每个教师的综合得分和各维度的得分。
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于海洋刘景峰张潇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文章针对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工作的特点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C/S模式在交互性、响应速度和B/S模式在开放性、扩展性、信息浏览及发布方面的优势,设计开发了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网络平台,阐述了平台的系统架构、数据模型、系统功能及实现。
该平台已运行使用了一年,提高了督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C/S架构 B/S架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网络平台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Network Platform Based on C / S and B / S Hybrid ArchitectureYU Haiyang, LIU Jingfeng, ZHANG Xiao(Baoding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Baoding, Hebei 071051)Abstract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nsidering the C / S mode in the interactivity, speed of response and the B / S mode in the open, scalable, information browsing and publishing advantages,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C / S and B / S hybrid architectur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on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platform, data model, system functions. The platform has been running for a year,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governor-evaluation.Key words C/S architecture; B/S architecture;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network platform0 引言传统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以下简称督评)工作是由学生、教师分别填涂学生评教表和教师评学表,然后通过人工录入数据,进行评价数据的统计及查询分析。
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的设计思考
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的设计思考作者:邓怀勇来源:《硅谷》2011年第23期摘要: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学分制逐步推行,这对教学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成绩查询,信息发布,师生交流,课程安排等方面,通过对C/S与B/S混合结构的分析,采用.NET技术架构,建立实用可靠的教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务管理;B/S结构;C/S结构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210182-01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尤其高职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后,教务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与管理人员的相对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在网络平台上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实现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教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服务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开发现代高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增强办学竞争力。
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1)建立在校园网上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而且更好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业务水平,适应了新时期管理工作的需要。
2)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学校来说,优化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节约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学科研及校园设施:便于教务教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共享,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推动学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充分体现现代化高校的先进性。
对教师来讲,利用校园网了解自己的授课任务、课程安排及学生的选课情况等,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理论、科研的学习和研究。
对学生来讲,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有更多的余地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基于C/S模式高校成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C/S模式高校成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周源摘要:根据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特点,本文重点介绍开发基于C/S模式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对系统安全认证、数据库设计、用户权限、成绩录入、成绩查询与打印等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作了探讨。
关键词:成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用户操作引言现阶段是我国信息时代高速发展时期,各个行业领域大量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资源。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信息管理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成绩统计发信息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学生成绩方面的信息、快捷高效的查询手段和综合详细的统计分析等。
1、系统分析1.1系统需求分析目前,各大高校教都实行信息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
在成绩管理方面,成绩的录入,查询、更新和统计等方面都涉及到学生的系别、年级、专业、班级和课程名称等基础信息。
本文以一个在校生规模在一万人的高校成绩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论述如何定制一个面向中型规模的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此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1.2系统主要功能分析系统维护数据维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操作,确保数据安全。
用户管理:设置和分配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分级管理权限。
系统日志:用户对系统操作状况的查询。
基本情况管理教师档案:存放各类教师的基本信息。
学生档案:存放来往学生的基本信息。
院系档案:存放院系基本信息。
课程档案:存放课程名称及编码等信息课程成绩管理课程编码:管理系统中课程名称信息,包括添加、删除和更新等功能。
成绩录入:日常考试成绩录入,补考、清考成绩录入等。
考证管理: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信息及成绩管理。
查询打印成绩查询:可按照院系名称、学期、班级、学号等字段进行查询,可将查询结果打印输出,可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中,统计汇总:可实现成绩按专业、年级和班级等字段进行分数的汇总和排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某教师教 学工作评价数据标准化处理
项目 教学工作量 子项 目 学科授课 指导学生 编写教材参考书 其它教学任务 授课质量 指导学生质量 教书育人 教育研究课题 发表教学论文 获教学成果奖 培训情况 教学活动竞赛 原始得分 9 1 1 9 l 8 . 1 1 8 . 9 9 8 9 2 0 . 1 5 8 7 3 2 7 5・ 8 标准化后分数 0 . 9 5 4 2 . 0 7 6 1 . 2 5 8 1 . 2 7 9 1 . 9 4 9 1 . 3 O 4 0 . 9 0 3 0 . 8 4 5 1 . 5 0 5 0 . 8 4 5 0 . 6 9 9 0 . 9 0 3
1
I 舅 限
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开发
基于 C / S 架构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
李学沧 白雪峰 刘跃娟 任重贵 宁梓清
( 哈 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 区医学信息学院 黑龙江大庆 1 6 3 0 0 0 )
摘要 : 目 前 国内高校 重科研轻教 学的情 况非常普遍 , 原 因主要是 现有 的教 师评价体 系过度 强调科 研工作在教 师考核 工作 中的作 用, 缺 少对教 学
化 的方法有“ 0 _ - 1 标准化” 、 “ Z — s c ( ) r e 标准化” 、 “ 对数 函数转化法” 等。
本系统主要采用对数函数转化法来对 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具体 的 公式如 下 : Y l o g l o ( x ) 其 中Xn 代表第n 个原始数据 , Y n 代表第1 1 " 经对数 函数转换后得 到的标 准化 数据 。 如表2 是某位教师的教学 工作评价原始 数据对 数
=
n
函数 标 准化 后 的结 果 。 2 . 3指 标 权 重
由于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的指标比较多 , 同时随着教学工作的不 断发展 , 还会有新的评价指标加入 到考核体系中 , 所以指标应该是 师 的教学意识和责任 。 动态 的 , 同时指标的重要 程度 也是 不同的, 例如 参加 教学法 活动和 2教 学 工作 综合 评 价体 系研 究 授课质量的重要程 度肯定有 区别。 为了准确评价教学工作 , 指标权 2 . 1评价 指标 构建 重的设定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 依据学校定位对考核体系 中第一层 评价指标的设计依据是 以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务处颁发的《 教师 指标教学工作量 、 教学质量 、 教学改革、 教学能力提高等进行权重 区 教学考核制度 为基础, 同时参考相 关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 , 考虑到 分。 在 根据教师成长阶段 的和职称的不 同对第二层指标进行权重 占 高校各类教学活动特点 , 将评价体系分为4 大类 1 2 d ' , 类指标 , 如表1 比的划分 。 底层可 以量化和标准化的指标都来 自于平时对教师教学 所示 。 工作中的信息 收集 。 所有可量化的指标进行两两间的相 互 比较 , 得 2 . 2数据 标 准化 出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并且构造两两之间的判断矩阵。 比较两个元 素 由于评价方法 的不 同, 部分评价指标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 的重要程度 , 对相对 比较重要 的指标赋予更大 的权重数值 。 根据项 如授课质量指标主要来 自于督导和学 生的评价 , 采用百分制 , 数据 目需求 , 使用1 - 9 标度法构造间接判断矩阵来 比较两个元素之间的 服从正态分布得分通常在7 7 5 之间, 教书育人指标得分主要来 自教 相 互重要程 度。 学部 门的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工作态度 的评价 , 采用十分制 , 得分 根据 以上层次分析法 的步骤和判断矩阵标度 的定义得 出教 师 通常在7 分 , 指导学生隋况指标来 自于指导学生和其他人员开展学 考核评价体系的权重 表如 表3 所示 。 术活动的情况, 采用公式计算 , 没有上限, 这些统计方法上的差异将 2 . 4评价 模 型 导致得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 使评价结果不具有 公平性 。 评价模 型如下 , 对每位教师的考核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得到原始 针对上述 问题 , 依据每个教师的每项评价指标的总分进行数据 分数 , 对原始分 数进 行数据标准化操作 , 然后将每个指标的权重与 标准化 , 标准化后的数据 才能够进行 比较和加权。 常用 的数据标准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5 ) 0 6 - 0 1 6 9 — 0 2
1研究 目的和意义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评价工作 中重科研轻教学 的情况普遍存在 , 究其原 因主要是高校现有 的教师评价体系过度强调 科研 工作在教 师考核工作 中的作用 , 缺少对教学工作的科学规范 的综合考核标 准, 方法和评价系统。 针对此 问题本文设计 了高校教学综合评价系 统, 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 ,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的主 导地位 , 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 同时也为 教学管理部 门正确评价各类教学部门的教学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
工作 的考核 方法 和软 件 。 针 对上述 问题 , 研 究首先将 教 学工作评价 划分 为4 大类 1 2 小类评 价指 标 ; 其 次对指 标进行 对数 函数标 准化 , 通 过卜9 标度 法
构 造 间接 判 断矩 阵设 置权 重 ; 最后 开发评 价 系统 并实现 数据 可视 化 。
关键 词: 教 学工作 综合评价 法 数 据标准化 中图分类 号: T P 3 1 5 文献标识码 : A
管理部门以考核分数为基础可以制定相 应的奖惩措施 , 不断增强教
表 1高校教学工作综 合评价指标
考核项 目 教学 工作量 考 核子项 目 指 导学生情 况 编 写教学材料 学 科授课任务 其 他教学 任务 授 课质量 指 导学生质量 教 书育人 承 担教育研究课题 发表教学论文 教 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