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的货币观点
古诗词: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译文赏析《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红绡一作:红纱)【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七年级历史下册论证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长城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合6350多公里)。故又名万里长城。明长城不仅工
程浩大,在工程材料和修筑技术上也都有很多的改进。长城工程由各种城、关、隘口、 敌台、烟墩(即烽火台)、堡子、城墙等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城墙,是 长城的主要工程。其砌筑材料有砖、有石、有砖石合筑、有泥土夯筑,形式有劈山墙、 山险墙、木柞墙、边壕等。其高低宽窄随地形的情况和险要形势而异,山高地险处较低 窄,平地或冲要处高大宽阔。北京八达岭长城平均高约七八米,墙基宽约六七米,墙顶 宽约五六米。城墙外设垛口,垛口上有用于了望和射击的了望孔和射孔。城墙之上,每 隔二三百米设有一突出墙外的台子,此即墙台。墙台上的房屋称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 时遮风避雨之用。敌台亦称作敌楼,跨建在城墙之上。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隋唐科举制”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 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或观点,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点:隋唐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论述: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由读书人参 加的一种考试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权贵子弟中选出,并不能选出 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为了克服这个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 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唐朝时科举 制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时期大 力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制度。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 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使得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能进入 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科举制度促进 了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唐代的科举考试 注重考查诗词歌赋,促进了唐诗等唐朝文化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促进了用人、教育、文化等发展。
白居易的讽谕诗对于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白居易的讽谕诗摘要: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于内,藩镇割据于外。
白居易目睹了社会的黑暗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生活的疾苦。
他的诗,尤其是他早期的那一系列讽喻诗,在进行讽谏的同时更是深刻的揭示了朝廷官员的巧取豪夺,地方官吏的进奉邀宠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悲惨以及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
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原生态。
关键词: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讽喻诗在我国古代的诗歌史上,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千上万的诗人相继出现,他们以各有特色的诗篇从多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
在这众多的诗人当中,白居易便是最杰出的代表。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数量上比其他任何唐代诗人流传下来的都要多,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也较为广泛,较为深刻。
但以前的研究有的认为白居易的诗歌宣扬佛家的出世和道家的无为的思想有的认为白居易是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上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难免有奉承皇上,歌功颂德之嫌。
①例如他曾说“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就体现了他思想的局限性,然而在那样的时代中,像他那样不肯只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把老百姓撇在一边,也算是难得的了。
况且他的一系列诗作,尤其是他早期的那些讽喻诗,在讽谏的同时更是深刻得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所过的悲惨的生活,赋税的沉重,地方官吏的进奉邀宠,朝廷官员的巧取豪夺,他们所过的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敢于直指当时的不合理的制度,敢于对此进行无情的抨击和揭露,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鲜明得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和他进步的政治主张。
一、社会现实激发创作灵感白居易的诗歌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和他自身的遭遇以及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看白居易的生活环境,那是我国诗歌史上所谓的中唐时期,曾经集中和统一的封建王朝正走向衰败,宦官专权于内,藩镇割据于外,封建统治集团正处于分崩离析,即将瓦解的前夕,中间虽然也有一两个皇帝希图“中兴”无奈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没落的命运。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件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
佛教盛行背后的“反佛”声音
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
的观点,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主张人的精神和肉体 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
1、税收
两税法,是唐德宗时代的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新税法。即将 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由于分夏、 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是不 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 籍征税。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本 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 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 孝顺父母
僧人提倡忠君爱国,中国寺院有称为护国寺、 报国寺……
佛教不断本土化
隋唐文化
中国佛教的派别
中国佛教共有八宗,即密、禅、净土、唯识、嘉祥、华严、律、天台。其中 禅宗又名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 。
隋唐文化
1、文学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 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 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唐朝:鉴真东渡 日本,传授佛法
2024云上(江西)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云上(江西)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图。
A.秋收B.春耕C.冬藏D.夏耕【答案】:B2.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B.受他人胁迫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C.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D.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答案】:C3.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总需求不足的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案】:B4.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答案】:B1/ 115.《南华经》是()的别称。
A.《抱朴子》B.《老子》C.《周易》D.《庄子》【答案】:D6.居民甲在某商场购得1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回家试用后发现该产品只有一种功能,遂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答复:“该产品说明书未就其使用性能作明确说明,且产品本身无质量问题,所以顾客应向厂家索赔,商场概不负责。
”对此,顾客应该怎么办?()。
A.只能向生产者要求退换B.因未当场认真检验商品,所以不能要求退换C.可选择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退换并给予赔偿D.应当要求销售者给予退换【答案】:D7.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A.郡望昌黎B.籍贯昌黎C.隐居昌黎D.被贬昌黎【答案】:A8.在诸子百家中,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同出一家的是____。
A.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B.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C.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答案】:C9.下列不属于宏观调控手段的是()。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2)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6)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三 (11)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xiéduìzhènɡ,jiǎduìzhēn 邪对正,假对真xièzhìduìqílín獬豸对麒麟hán lúduìsūyàn韩卢对苏雁lùjúduìzhuānɡchūn陆橘对庄椿hán wǔɡuǐ,lǐsān rén韩五鬼,李三人běi wèi duìxīqín北魏对西秦chán mínɡāi mùxià蝉鸣哀暮夏yīnɡzhuàn yuàn cán chūn 莺啭怨残春yěshāo yàn ténɡhónɡshu òshuò野烧焰腾红烁烁xīliúbōzhòu bìlín lín 溪流波皱碧粼粼xínɡwúzōnɡ,jūwúlú行无踪,居无庐sònɡchénɡjiǔdé颂成《酒德》dònɡyǒu shí,cánɡyǒu jié动有时,藏有节lùn zhùqián shén论著《钱神》【解析】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
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時,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是正义的化身。
[汉]扬孚《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
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一、名词解释1、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是研究在中国古代从先秦——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进程的学科,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变历程,涉及各种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研究对象是各种历史条件下农工商生产状况及围绕此而论的各种国计与民生、制度政策。
2、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分配方式,也是赋役征收的基本单位。
按春秋战国时人的描述,当时通过分封得到土地占有权的各级领主,在一定范围内把所辖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分给国人或野人耕种,授予其使用权,但不得买卖。
年终,领主以实物地租或劳役地租的形式向各类劳动者征收赋役,获取部分土地收入。
因其整齐划分,沟洫相间,似一井字(一说是靠近灌溉和饮用的水井),故得此名。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为商周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工商食官:语出《国语·晋语》,商周时期实行的一种官营手工业制度。
指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基本由官方控制,为统治阶级服务。
其中的手工业者被称作百工,经商者称作官贾。
这种制度的产生是由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因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解体。
4、正德幅利:晏婴的经济思想,“正德幅利”出自《左传》,是先秦时期讨论义利观的观点。
端正德行。
《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孔颖达疏:“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
”《·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谓之幅利。
”5、代田法: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创,改进的田地轮休耕作制。
将每亩田地,挖成若干条沟,每一沟的宽度和深度各为一尺,沟中凹进去的部分称为“甽”或“甽田”,沟的两旁高出来的部分(即未经挖过的地面)称作“陇”。
种子播于甽中,待出苗后,便从陇上挖土下来加在苗根旁边,随长随加。
关于货币的古诗
关于货币的古诗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李白《将进酒》2.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司马迁《史记》3.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白居易《移牡丹栽》4.九月重阳还又到。
东篱菊放金钱小。
——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5.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6.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王建《宫词一百首》7.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熹《朱子家训》8.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9.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司马迁《史记》10.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
——元无名氏《梧叶儿·嘲贪汉》11.莫惜金钱买玉英,担头春老过清明。
——黄庭坚《次韵景珍酴醾》12.青钱白璧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
——李贺《相劝酒》13.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14.财高气壮,势大欺人。
——《名贤集》15.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名贤集》16.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名贤集》17.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名贤集》18.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名贤集》19.多金非为贵,安乐值钱多。
——《名贤集》20.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白居易《放言五首》21.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杜甫《秋雨叹三首》22.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23.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唐寅《落花诗》24.都上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刘禹锡《海门潮别浩初师》25.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柳宗元《送元暠师诗》26.玉盘滴沥黄金钱,皎如文龟丽秋天。
——柳宗元《龟背戏》27.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李商隐《鸾凤》28.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杜甫《曲江对雨》29.应为西陂好,金钱罄一餐。
——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30.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2023年江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2023年江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岁月沉淀人生,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
读诗圣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寸心”,面对得失一笑置之,还怎能不豁达面对人生?读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又何须惆怅?读诗鬼()“雄鸡一声天下白”,尽扫世间黑暗,人生又何愁不能见到光明?文段的空白处应该填()。
A.白居易B.王维C.李商隐D.李贺【答案】:D2.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
A.上行文B.逐级行文C.逐级行文D.越级行文【答案】:A3.《西游记》作者生活在()A.明朝B.元朝C.宋朝D.清朝【答案】:A4.某企业主通过透支信用卡解决了在购买原料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信用卡具有A.支付功能B.储蓄流通功能1/ 18C.生产消费功能D.国际货币功能【答案】:A5.下列有关道德与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B.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C.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答案】:B6.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括号可放在一行的未尾,但不能置于开头B.书名号前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个不能置于一行的开头C.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分为两半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开头D.破折号可以与逗号同占一格【答案】:B7.首先将权力划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的是()。
A.罗素B.法约尔C.韦伯D.泰罗【答案】:B8.在一所大学里,教研室主任属于:A.中高层管理者B.高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中层管理者【答案】:C9.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建立起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形势研判,采取关闭城市活禽市场、规范活禽调运等综合性传染源控制措施,并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目前,疫情扩散态势已得到遏制。
这表明政府履行()职能。
中国经济思想史网上收集资料
中国经济思想史(网络资料)一、判断题1、“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深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是我国古代对重农思想的最早的系统论述,它后来成为春秋时代“使民以时”、“勿夺农时”等重农思想的理论先声。
()2、“工商食官”是西周时代工商业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
()P93、西周的基本财政原则是量入为出原则。
()P144、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民族平等的政策 (F)P855、叶适对”圣贤不为利”持肯定态度 (F)P866、苏洵马瑞临对井田制进行了批判 (T)P997、对人本性属”私”这一理论规定中,要属李贽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T)P1238、傅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工商皆本”的口号 (F)P1339、货币金属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反对不足值货币的流通 (T)P14010、洪亮吉的绝对人口过剩理论中,人口的增殖是按人口而不是按户口计算的 (F)P15411、王鎏认为纸币作为理想的货币,主要原因在于其数量上是取之不尽的 (T)P16312、魏源的”师夷”主张并不局限于军事方面,还包括各种民用动力机械 (T)P169二、单选题1.西周时期,( A )被列为五常之教的第一项。
P3A.农事 B.手工业 C.畜牧业 D.商业2.到了( B )朝代,逐渐形成了父子相承的手工业者家族,他们之间有固定的分工。
P4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3.( A )开始的籍田制度后来一直为各朝统治者所效仿,逐渐演变成象征性的“籍礼”。
P6 A.西周时期 B.夏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商朝时期4.西周时期的基本财政原则是( A )P14A.量入为出原则 B.节用原则 C.贡纳原则 D.适度的原则5、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失败在中国经济思想界中产生强烈反响,针对人口问题( C )乐观的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A龚自珍 B 洪亮吉 C包世臣 D恽敬6、中国古代的本末皆富论中论及的本富的主要发展要靠( D )A买卖 B 自给自足 C对外贸易 D 农业7、( C )在清朝提出了安定游民的明宗论?A洪仁轩 B杜佑 C谢阶树 D魏源8、与林则徐同时代的(D)在对外贸易通商的思想上提出贸易差额论A黄爵滋 B俞正燮 C包世臣 D魏源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西汉推行“无为”的经济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B)A 萧何 B桑弘羊 C曹参初 D陆贾10、桑弘羊主张经济上的干涉政策,认为国家应对重要的一些商品的经营进行直接掌控,下列哪项是其干预对象(D)A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 B均输 C平准 D以上都是1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重农抑商”的拥护者有(C)A荀子 B商鞅 C司马迁 D韩非12、司马迁认为农、虞、工、商四部门都是人们所必需的,无论哪一个部门都既能富国,也能富家。
唐代两税法与钱荒
作者: 瞿恺
出版物刊名: 思想战线
页码: 77-81页
主题词: 钱荒;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规律;物价下降;流通领域;市场;现钱;两税法
摘要: <正> 唐代及近代一些论及钱荒的学者如陆贽、白居易、元稹、李翱、杨于陵等人往往把钱荒归咎于两税法。
白居易在批评两税法的言论中说:“夫赋敛之本者,量桑地以出租,计夫家以出庸。
租庸者,谷帛而已。
今则谷帛之外,又责之以钱。
……今天下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国府,或滞于私家”。
杨于陵也认为:“古者权之于上,今索之于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
……则钱焉得不重,物焉得不轻”。
概言之即认为,政府向纳税人征收货币代替实物,藏之国府,积钱不出,使民间货。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本试卷共8页,4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每题1.5分,共60分)1.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2.孔子自述身世时尝称:“而丘也,殷人也。
”(《礼记·檀弓上》)后人也以“殷汤之后”、“微子之后”等称呼孔子。
由此推断,西周时孔子先祖可能受封于下图中A.①B.②C.③D.④3.《诗经》中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孟子》中有“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等记载。
据此,对井田制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B.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C.孟子主张恢复商周井田制D.“私田”是井田的组成部分4.西周时期礼乐森严,祭礼、丧礼、朝观,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
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代替,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
这一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推动私营手工业发展B.西周宗法制度逐渐瓦解C.手工业生产受到生活方式影响D.集权呈现强化趋势5.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
唐代货币思想述论
唐代货币思想述论大致说来,货币思想是指人们对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作用及管理等问题的认识。
这些问题和认识在我国封建帝制时代大都有统治阶级中的人士思考并提出,属于统治思想和统治理论。
有唐一代,货币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达到了什么样的认识水平,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以下拟对此类问题加以探讨。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唐代对货币起源的认识仍然囿于《管子》的“先王制币”说(亦称“货币国定说”)。
此说在《管子》一书中多处言及,最具代表性的表述见于《国蓄》篇,曰:“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
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三币,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这一观点产生以后影响至巨,几成定论,成为货币起源说上的主流认识。
唐代坚持此说的以张九龄、陆贽、白居易、杨于陵等人为代表。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三月,张九龄在所拟《敕议放私铸钱》中指出,“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乃为钱以通贸易”。
[1]德宗贞元十年(794),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中说:“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又立货泉之法,以节轻重之宜。
”又说:“钱货者,官之所为也。
”[2]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指出,“夫天之道无常,故岁有丰必有凶;地之利有限,故物有盈必有缩。
圣人知其必然,于是作钱刀布帛之货,以时交易之,以时敛散之”。
[3]穆宗长庆元年(821),户部尚书杨于陵认为,“王者制钱,以权百货,贸迁有无,通变不倦”。
[4]这些言论从便利商品交换的技术角度及维护政权统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解释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乃是帝王贤哲人为设计制造出来的,在认识上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观点”,[5]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看法。
它把货币的产生解释为是政治权力和统治利益的产物,从而混淆了货币起源与商品交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而阻止了对货币本质问题的正确认识。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漿曼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时说:“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丰功伟绩是()A.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 统一全国C. 科举制采用殿试D. 合并州县2.图中是我国古代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修建时统治者是()A. 宋太祖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3.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谏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A. 魏征B. 杜如晦C. 姚崇D. 李靖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A. 科举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禅让制5.图中是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它是()A. 筒车B. 曲辕犁C. 翻车D. 骨耜6.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武则天的说法,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 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C. 首创科举制度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7.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A. 洛阳B. 刘家港C. 长安D. 泉州9.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随葬品中常见的是一种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瓷器。
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A. 邢窑白瓷B. 越窑青瓷C. 唐三彩D. 景德镇青花瓷10.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高宗11.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
2023年新昌县国企招聘考试真题题库
2023年新昌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题库(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政府用于支付社会福利津贴的支出属于()。
A.政府转移支出B.基本建设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债务本息支出【答案】:A2.19世纪,小说《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托尔斯泰B.雪莱C.巴尔扎克D.高尔基【答案】:C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
A.《报苏武书》B.《报任少卿书》C.《项羽本纪》D.《报桓谭书》【答案】:B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B.行政机关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单据实施处罚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处罚C.对情节复杂的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由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D.除当场处罚外,行政处罚决定书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1 —【答案】:D5.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是中秋佳节。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答案】:C6.()云: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A.孔子B.庄子C.孟子D.老子【答案】:D7.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是()。
A.资本扩大B.通货膨胀C.通货紧缩D.资本积累【答案】:B8.假设甲将“小姐”乙某从歌厅诱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带领甲到乙某居住处,洗劫财物,另将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银行开门营业时,挟持乙某到银行取出存款方才罢休。
则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A.绑架罪B.抢劫罪C.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D.抢劫罪和绑架罪择—重罪处罚【答案】:B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A.苏轼B.陶渊明【答案】:B—2 —10.撰写公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需要进行铺垫或者设置悬念来引人入胜,而是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此段话皆在说明公文语言要求( )A.得体B.规范C.简明D.准确【答案】:C11.鲁迅先生在《答客诮》中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诗中的“於菟”是指()。
高二历史 货币与赋税制度 人教版作业及答案
高二历史货币与赋税制度人教版作业及答案1.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
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B.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3.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
”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A.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B.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C.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D.组建了与苏联对抗的北约组织4.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
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5.明初法定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和宝钞,后来民间交易多用白银。
明中叶以后,以票据结算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且流通日广。
会票的产生和流通缘于()A.一条鞭法政策的推行B.长途与大宗贸易发展C.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6.万历初(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
”“一条鞭法”()A.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7.《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送礼还是送钱”+
2024届广西吉林九省适应性联考作文“送礼还是送钱”解析+命题启示+审题构思+素材+范文7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这个作文材料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设定了写作的情境: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
第二句话是“送礼物”,还是“送钱”的两种选择,且都给出了相应的理由。
无论选择送礼物,还是选择直接送钱,都必须考虑“亲人、朋友之间互赠”这个情境,给出的理由也必须基于这个情境,而不能脱离这个情境泛泛而谈。
【命题启示】一、作文中脱离学生生活情境的“宏大叙事”材料逐渐淡化。
本题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
这提醒考生,只背感动中国的素材,已经远远不够了。
现在写作文,必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以我手写我心”,不能无论什么题目都是写为国为民,完全“无我”。
二、在写作的任务上,对观点明确的要求逐步加强。
题干中“明确观点和立场”的要求,说明命题人要看到的是学生铿锵有力、立场坚定的论点。
那种妄图通过“各打五十大板”“骑墙”“和稀泥”的投机取巧行为,被明令禁止了。
【审题构思】核心关键词——互赠礼物、送钱。
审题可用“追问概念法”1.分析内涵(是什么)互赠礼物:是为表达情谊而肯为对方花心思的用心、用情;目的是带给别人惊喜和幸福。
这是心意的表达,是情感的交流。
另外,礼物具有多样性、普适性。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皆可以通过赠送礼物表达感情。
送钱:虽然方便,但是或许是为图方便,用“万能”的货币打发的敷衍,缺少人与人的真情。
钱会被花掉,难以作为回忆,长久承载感情。
新教材《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历史课件统编版1
100元法币购买力变化表
年代 1937年 1938年 1941年 1943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8月
购买物品 2头牛 1头牛 1头猪 1只鸡 1条鱼
1个鸡蛋 1/3盒火柴 大米0.002416两(每斤16两)
1948年国统区 一小女孩用法币买东西
——根据姜乔乔《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和通货膨胀》整理
年代
正统朝 景泰朝 天顺朝 成化朝
通行的货币
银35、谷7、绢3 银27、谷1、绢2 银31、谷2 银90
——整理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的转变及其原因》
思考:根据表1,指出明代前中期徽州土地大宗交易货币 使用有何变化?
出现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白银逐渐取代纸钞
8.明清: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荒③(村只二建 有 )子全第月面二(、个农深画历入面十地:一学“月看习)万,好山独兴邓红树小盛遍老平,在夫理,层家论1林。国,6我尽(《世们染内草深…纪堂…交入万即生后类易事活霜》,,才日天) 能竞由益如自鱼于由频得。对水繁” ;分外,析生贸明活易代,才能日政理丝益府有绪;认识现实表和把2握:未中1来6,才世国能纪的洞若白7观0火银-。9数0年量代输入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币闻的化散有文体着裁。巨大的需求。
1581-1585年
187591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刘方圆、王恒伟《中国明代白银
1586-1590年
202453
货币政策与商品竞争力分析》
1591-1595年
218506
思考:阅读材料和表2,概括明中叶后白银货币化的原 因?
1978年英格兰银行发行的 D序列1英镑反面
2023年绵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试卷-综合管理类(A类)
2023年绵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综合管理类(A类)(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A.竹B.丝【答案】:A2.近几年来,信用卡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持卡的人数增长很快,其主要原因是()。
A.存在信用卡上的钱的利息比其他存款方式高B.信用卡使人们在用款时便捷、安全C.信用卡可作为收藏品D.用信用卡很潇洒【答案】:B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孟子B.孔子【答案】:A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1/ 12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答案】:C5.2013年“双十一”,24小时内消费者在天猫和淘宝上消费了350多亿元。
网购井喷的时代正在扑面而来。
对于网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购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改变B.网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C.网购促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改变D.网购可以减少现金流量,防止通货膨胀【答案】:C6.长期保存的案卷,是指保管期限为()A.35年以上的文件材料B.36-70年的文件材料C.16-50年的文件材料D.25年以上的文件材料【答案】:C7.公文常用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A.夸张B.夸张C.排比D.双关【答案】:C8.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居易的货币观点
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开始由盛转衰,这导致了货币的严重混乱,进而加速了经济的衰败。
此时,白居易站了出来,力主“唯歌生民病”,不仅大量创作反映因货币交换混乱而造成的社会民生问题,而且撰写奏疏、策书,提出了“君操其一,以节其三”的货币思想。
“一”即货币,“三”指农、工、商,泛指社会经济活动。
“操一节三”,即国君用手中大权直接操纵管理货币,并用以挑战包括农工商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及由其行为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到达“三者和钧”的目的。
具体如下:
一、援例供留,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配差距
安史之乱的教训之一就是让潘镇执掌了太大的财权。
为了防止悲剧的重演,中唐几代皇帝都大力加强中央集财,大幅削减地方政府的财政全,制定了中央和地方货币分配的比例。
这种分配虽然看似合理,但在执行中,朝廷随意破坏了合理的比例,不仅使大头更大,小头更小,而且还恣意搜刮,使天下之财高度集中。
白居易揭露,官府“不恤凋残,唯务差税”,“百计侵销”,“每假进奉,广有诛求”。
又在《重赋》中写道“昨日偷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国家货币收入都有一个相对的总量。
如果一部分权大者霸占了总量中的巨大数额,那么另一部分权小者就只能得到很小的数额,这就出现了严重的分配失衡。
货币占有和分配的严重不公和巨大差距,极大的挫伤了受歧视一方的积极性。
在这个时候,白居易也十分担忧,多方奏请皇帝予以解决,他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朝廷与地方财权在货币分配的差距过大。
朝廷使“天下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国府,或滞于私家”,而一般地方政府却面临开支困难。
货币失衡问题只能通过调整货币分配政策去解决。
应该明确重申实行已久的“上供”“留使”和“留州”政策及其具体比例,平衡公留资金,合理照顾各级政府的经济利益,以缓解朝内外官员的矛盾,从而调动地方各级官吏们征税与上供的积极性。
二、贵本贱末,调处农民和商人的贫富悬殊
安史之乱虽然一度损害了唐代经济,但另一方面却给中唐经济留下了一个很
大的发展空间。
商人们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个机会并开展了商业活动,进入到农业、盐业、茶业及各种手工业领域。
城市是商人活动的舞台,在一些交易场所,商业的繁荣使许多商人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据载,唐德宗时,朝廷四分之一的军费开支就是向当时的商人借贷的。
然而商人们抓住商品的供需矛盾,利用市场机制或变动商品价格,或贱买贵卖,牟取暴利。
商品的价值量如果被商人在交换中大量抽取了,那么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就只能做亏本买卖,长此下去,必然陷入贫困。
白居易也发表了很多文章来描写当时普通百姓的痛苦。
商人“日以富豪”,民众“日以贫困”,两级分化,严重对立。
其根本原因就是本末倒置,钱重物轻。
“臣常反复思之,实由谷帛轻而钱刀重也。
”如果不正确调整如此巨大的贫富悬殊,,就会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皇权不稳。
白居易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贵本贱末,沙汰奸商。
重视农本,提高农产品价格与抑制商业。
在白居易看了,“贵”“贱”中最重要的是“贱”,只有“贱”字当头,不让商人赚取巨额利润,不让其垄断货币,才有可能使农业“贵”起来。
因此,他反复强调:“明君立国字人者,贵本业而贱末利也。
”他又考察了在市场交换中商人生奸利厚而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强烈要求朝廷下令“划革弊法,沙汰奸商”,甚至希望“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轻”,实行极端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实物货币政策。
显然这种过分极端的主张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三、去贪厚禄,调解官民、官官利益冲突
任何政权的统治都是靠大大小小的官吏实现的,他们统治着千千万万的百姓,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在当时,官民、官官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非常突出,如不设法缓解调和,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乱。
白居易提出了“去吏之贪”,“厚禄均俸”的解决措施。
吏为何要贪?“衣食不充,冻馁并至,如此,则必冒白刃,蹈水火而求私利也。
”在这里,白居易阐明了物质是第一性和客观存在决定人的主观意识的道理:人要生产,温饱第一。
“身穷则心滥”,官吏是人中强者,比一般人更具有贪婪性,若不能“使天下之吏温饱充于内”,“而望吏之不日侵于人,不可得也”。
为何要对官吏“厚禄均俸”?经济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白居易在诗中说“人生待富贵”,“世路重禄位”。
要官吏不要钱或少要钱一般是不现实的。
但当时确
实存在只发半薪或长期拖欠俸薪,同官异薪的现象。
白居易认为官吏们只要能够“厚禄均俸”多得钱,只要能够吃饱穿暖有余粮,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贪至清”。
他把“厚禄均俸”作为“去贪至清”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吧“去贪至清”作为“厚禄均俸”的必然结果,认为百姓有了钱,就会顺从官吏的统治,而官吏们也不至于互相攀比、相互嫉恨了。
于是,官民、官官之间就可以建立平和舒缓的关系。
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一种理想化设想,而官吏和百姓的心思,远比他所想象的复杂,所以这个预期的目标,是无法达到的。
四、节欲省用,整治社会耗羡靡风
朝廷聚敛钱财的目的就是消费,从白居易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皇帝大臣们的生活穷奢极欲。
从中央到地方,从皇帝到胥吏,追逐豪华人胜人,白居易称其为“耗羡”。
整个社会被竞争“耗羡”的靡风刮的乌烟瘴气。
糜烂败坏的社会风气必将加速统治者的灭亡。
白居易认为,要延缓中唐王朝灭亡的命运,就要严厉整治社会‘耗羡“靡风。
即节制贪欲,减省货币开支。
节欲省用对整治”耗羡“有一下作用:
(一)通达圣明境界,提高皇帝统治威望。
白居易指出:“明王非无欲也,盖有欲则节之,节之又节之,以至于无欲也”。
白居易还列举了历史上两类君王的执政事实,一类是唐尧、夏禹、汉文之代,这类君王用薄税、除征、弃饶等宽厚政策让利于民。
国家虽然少征税了,却创造了“国足人富安”的太平盛世。
另一类是秦皇、汉武、隋炀帝之时,这类君王尽管使用严厉的人赋、征租、建法等措施,不断加大剥削民众的力度,却仍陷入了国乏用而人贫弊的困境。
白居易认为前者在与“欲节而用省也”,后者在于“欲不节而用不省也”。
因此,皇帝只有积极学习和大力推崇前者而“节欲省用”,才有可能通达圣明君王之胜境;如果如后者一般,就会成为挥霍无度,奢靡的昏暴之君。
(二)促进吏治改革,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
白居易所揭露的唐朝官僚系统十分庞大,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乡里,充斥着各级官僚机构,冗杂繁肿。
安史之乱后,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更加严重。
白居易指出“今则官倍于古,吏倍于官,人色者又倍于吏也”“凡为大官人,年俸多高崇”“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那么要怎么改变官僚机构的涣散状况呢?
节欲省用。
节欲是前提,所欲得以节制,其用的货币就自然减省了。
白居易认为无欲才会五为,无为就可省用。
(三)培养节约美德,提高民众富裕水平
白居易不啻悲痛地叹息“民病”之苦,更关切地寻求解除病苦的途径。
“民病”之根在贫穷,他劝导皇上:圣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在于使国足而人富安。
而民众虽然日益贫困,无力耗羡,但倾慕之心人皆有之,一有条件也会大把花钱。
民众若大量花钱以奢侈,就会消用殆尽,雪上加霜,贫困至极。
白居易认为,对于穷苦百姓而言,越是无钱,就越应该节欲省用。
节欲省用可以培养以节俭为美的思想品德,人若节欲省用,就可以汇涓涓细流为河海。
货币具有很强的流通性,白居易用“操一节三”的观点揭示了它的某些特点。
但是那个时候白居易是从朝廷的利益出发而进行思考的,具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
尽管如此,他的观点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