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复习与思考题(第七版)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出版社-经济法第七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武汉大学出版社-经济法第七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法调整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1.简述物权和债权的主要区别①物权是直接支配权,不需要积极的义务主体。

债权是请求权,有特定的积极的义务主体②物权是排他权,物权独一无二在同一物上,同一物上不能有诶容互不相容的物权。

债权不具有排他性,同一物上可以有内容互不相容的多个债权。

③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物。

物权是对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债权的客体是行为——给付④物权是法定权,有法律规定债权可因法产生,也可因当事人约定产生⑤物权是优先权,物权优于一般债权。

2.简述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主要区别①相邻关系产生具有无偿性,而地役权的设立一般是有偿的②设立方式不同:相邻关系是法定的且不需要通过登记程序:而地役权通常是由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设立③相邻关系不是一项民主权利,而地役权是一种用益物权。

(物权的一种)3.简述一般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主要区别1.违约行为的基础是合同的存在,而侵权行为事先并不需要合同。

2.违约行为侵犯的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预期利益,一般是财产利益;侵权行为侵犯的既有可能是对方财产权也有可能是人身权。

3.违约行为承担的责任后果仅限于财产侵害赔偿侵权行为的责任后果既包括财产侵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4.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诉讼时效2年;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是自当事人知道侵权事由起的一年内。

而根据产品质量法不合格产品致人损害的诉讼时效为两年5.侵犯的权利不同:侵权行为所侵犯的是绝对物权违约行为所侵犯的是一种相对权6.承担的责任不同:侵权——民事责任违约——违约责任4.简述现代法律综合调整模式与古代法律综合调整模式的本质区别现代综合调整模式是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和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更高级的新的综合调整模式。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与普通合伙企业的主要区别①出资人数不同。

合伙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出资。

独资企业只有一个出资人②出资人身份不同。

独资企业的赤子人只能是自然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可以使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保 数

, 确和可靠的工
1-5 按调 方式,
分类?
根据传输 的 道是否经过调 ,可将
1-6 按传输 号的

按 号
道 传输的
和数
如何分类?
号可分 模拟 号和数
1-7 按传输 号的复 方式,
频分复 ,时分复 ,码分复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

基带传输
号,
和带 传输

分别 模拟
如何分类?
方式是按什么标
AM 波的包络 调
号的


AM 号的频谱
频分量、上边带 边带三部分 成。
上边带的频谱结构和 调
号的频率结构
, 边带是上边带的镜
5-4
调 波的功率 比,AM
加了调
号的功率
号 调 过程 功率 加了多少?
5-5
什么
波? 对 AM 号来说,
波可
高调
率;

波的双边带,可 使其调

波的双边带 号可
1/3
加多少功 ?
分类的?解释
们的工
方式并举例说
明?
们是按
传递的方
时间关 分类。
单工

能单 传输的工 方式,
双方
个进 发送,另 个 能接
受,如广播, 测,
呼等。
半双工

双方都能进 收发
,但是不能 时进 收发的工 方式,如使
频的普 对讲机。
全双工

双方能 时进 收发
的工 方式,如电话等
1-9 并 传输和串 传输的适 场合及 点?
千米
H=D^2/50 其
H
高度,单

周三多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思考题答案

周三多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思考题答案

周三多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法》思考题答案第⼀篇总论第⼀章管理与管理学1.⼈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类历史同样悠久?⼈类活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1、具有⽬的性,⼈类活动是经过⼤脑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的⽽进⾏的。

2、有依存性,⼈从来就不是孤⽴的个体,⼈类为了⽣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须的资源,必须通过个⼈或集体的劳动为⾃⼰或他⼈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3、有知识性,⼈类活动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只是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形成⼈类独有烦⼈知识体系。

⼈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有⼈类的地⽅就⼀定有⼈类活动,有⼈类活动就⼀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管理实践,所以管理实践与⼈类历史⼀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标活动中的⾏为进⾏协调的过程。

特征:(1)实现?⽬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标准(2)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要条件(3)管理的核⼼是⼈的⾏为(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参考答案⼆: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标,个⼈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管理职能进⾏协调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类有意识有⽬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参考答案三: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制定⽬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标采取的⾏动。

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和改进来表现。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独有的表现形式,每⼀项管理⼯作⼀般都是从决策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的决策,开始⼜⼀轮新的管理循环。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解释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搜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可以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用来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

分类变量是说明书屋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为分类数据;顺序变量是说明十五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顺序数据;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是只能去可数值的变量,它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如“产品数量”;连续性变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温度”等。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所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

使用时要评估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目的、搜集途径、搜集时间且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

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第—φ ¤论1-1䄵3㼀广播和电视fi例,说明Ⓒ 1-1 模㾮Ø的㾦㻃䊕,受㾦䎀及㾦道包含的具㳆内容是什么?$3㼀电广播Ø,㾦㻃䊕包括的具㳆内容fi从声o䓋换而成的¤始电㾦号,收㾦䎀Ø包括的具㳆内容就是从复¤的¤始电㾦号䓋换乘的声o;$电视㻖㵔Ø,㾦㻃䊕的具㳆内容fi从㼒䓋换而成的电㾦号。

收㾦䎀Ø包括的具㳆内容就是从复¤的¤始电㾦号䓋换成的㼒;二䎀㾦道Ø包括的具㳆内容分别是䊹䇱声o和㼒的3㼀电波1-2何㸞数䓷㾦号,何㸞模拟㾦号,两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䓷㾦号:电㾦号的参量仅可能取䇱㻿个䐖;模拟㾦号:电㾦号的参量可䄵取连3䐖。

区别:电㾦号参量的取䐖是连3的还是离散可数的1-3何㸞数䓷½㾦,数䓷½㾦䇱哪㾊䇦缺点?传输数䓷㾦号的½㾦㻖㵔㵔称fi数䓷½㾦㻖㵔;䇦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䋌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䄵控䐧;3.䄸r加密处理,且保密㾵好;4.便r存储、处理和交换;5.设备便r集成化、㸃㾮化,ф量减轻;缺点:1.§[㾦道频带较宽;2.对㵍步䄋求高,Д而设备复䊴1-4数䓷½㾦㻖㵔的—般模㾮Ø的各¤成部分的ì䄋功能是什么?㾦䊕编码䈌䅌码:№高㾦㻃传输的䇱㾈㾵和进㾱模数䓋换;㾦道编码和䅌码:䋗强数䓷㾦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䈌解密:保䐅传输㾦㻃的安全;数䓷调䐧和解调:把数䓷基带㾦号搬䄧到高频处䄵便$㾦道Ø传输;㵍步:$收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䐣,保䐅数䓷½㾦㻖㵔的䇱½,䓝确和可靠的工䔘1-5按调䐧方式,½㾦㻖㵔分类?根据传输Ø的㾦道是否经过调䐧,可将½㾦㻖㵔分fi基带传输㻖㵔和带½传输㻖㵔1-6按传输㾦号的㲹¾,½㾦㻖㵔如何分类?按㾦号㲹¾㾦道Ø传输的㾦号可分fi模拟㾦号和数䓷㾦号,㼁ƒ的㻖㵔分别fi模拟½㾦㻖㵔和数䓷½㾦㻖㵔1-7按传输㾦号的复[方式,½㾦㻖㵔如何分类?频分复[,时分复[,码分复[1-8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½㾦方式是按什么标䓝分类的?解释㰜们的工䔘方式并举例说明?㰜们是按䍶㼜㻃传递的方㼓䈌时间关㻖分类。

理论力学(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理论力学思考题答案1-1 (1)若F 1=F 2表示力,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若F 1=F 2表示力,则一般只说明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是否相同,难以判定。

(3)说明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效果均相同。

1-2 前者为两个矢量相加,后者为两个代数量相加。

1-3 (1)B 处应为拉力,A 处力的方向不对。

(2)C 、B 处力方向不对,A 处力的指向反了。

(3)A 处力的方向不对,本题不属于三力汇交问题。

(4)A 、B 处力的方向不对。

1-4 不能。

因为在B 点加和力F 等值反向的力会形成力偶。

1-5 不能平衡。

沿着AB 的方向。

1-7 提示:单独画销钉受力图,力F 作用在销钉上;若销钉属于AC ,则力F 作用在AC 上。

受力图略。

2-1 根据电线所受力的三角形可得结论。

2-2不同。

2-3(a )图和(b )图中B 处约束力相同,其余不同。

2-4(a )力偶由螺杆上的摩擦力和法向力的水平分力形成的力偶平衡,螺杆上的摩擦力与法向力的铅直方向的分力与N F 平衡。

(b )重力P 与O 处的约束力构成力偶与M 平衡。

2-5可能是一个力和平衡。

2-6可能是一个力;不可能是一个力偶;可能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7一个力偶或平衡。

2-8(1)不可能;(2)可能;(3)可能;(4)可能;(5)不可能;(6)不可能。

2-9主矢:''RC RA F F =,平行于BO ;主矩:'2C RA M aF =,顺时针。

2-10正确:B ;不正确:A ,C ,D 。

2-11提示:OA 部分相当一个二力构件,A 处约束力应沿OA ,从右段可以判别B 处约束力应平行于DE 。

3-13-2 (1)能;(2)不能;(3)不能;(4)不能;(5)不能;(6)能。

3-3 (1)不等;(2)相等。

3-4 (1)'()B Fa =-M j k ;(2)'RC F =-F i ,C Fa =-M k 。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周三多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答案版)

周三多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答案版)

第一章:P26管理与管理学第一题: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2.特定的时空背景是管理的条件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动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案:管理的二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的内容:(1)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的;(2)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职能;(3)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社会属性内容: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解释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搜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照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可以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用来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

分类变量是说明书屋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为分类数据;顺序变量是说明十五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顺序数据;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是只能去可数值的变量,它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如“产品数量”;连续性变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温度”等。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所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

使用时要评估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目的、搜集途径、搜集时间且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

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周三多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答案版)

周三多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答案版)

第一章:P26管理与管理学第一题: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2.特定的时空背景是管理的条件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动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案:管理的二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的内容:(1)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的;(2)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职能;(3)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社会属性内容: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3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3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完整版)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3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财务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全

财务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全
(2)套利定价模型基于套利定价理论,从多因素的角度考虑证券报酬,假设 证券报酬是由一系列产业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因素确定的。套利定价模型把资产报 酬率放在一个多变量的基础上,它并不试图规定一组特定的决定因素,相反,它 认为资产的期望报酬率取决于一组因素的线性组合,这些因素必须经过实验来判 别。套利定价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三、案例题 答: 1.赵勇坚持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恰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具体体现。 2.拥有控制权的股东王力、张伟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 益取向不同,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或协商的方式解决。 3.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股东与管理层之 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制约公司规模的扩大。 4.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对企业的控制权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当企业以 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增加企业的整体财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会得到有效 满足;反之,利益相关者则会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控股股东施加影响,从而可能 导致企业的控制权发生变更。
r ∧ p

w r ∧ 11
+w r ∧ 22


w r ∧ + nn

∑ =
w r ∧ ii
i=1
式中
,r ∧ p











;r ∧ i
为单只证券的期望报酬率,证券组合中
有n项证券,wi 为第i只证券在其中所占的权重。
( ) 7.答:(1)βi=
σi σM
ρiM
式中,ρiM 表示第i只股票的报酬与市场组合报酬的相关系数;σi 表示第i 只股票 报酬的标准差;σM 表示市场组合报酬的标准差。

初级会计学第七版_课后习题答案

初级会计学第七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总论教材习题解答一、思考题1.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答: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收集㊁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通过确认㊁计量等专门技术方法将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记录和计算加工并且对外进行报告,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㊁控制㊁调节和指导的目的,促使人们比较得失㊁权衡利弊㊁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㊂会计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价值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㊁劳动耗费㊁劳动成果进行系统的记录㊁计算㊁分析㊁检查,以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其中,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㊁分析㊁检查都是手段㊂通过会计信息,计算和分析利用财产物资的有效程度以及劳动耗费的合理程度,据以判断得失,调整偏差,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经营管理㊂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㊂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㊂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它是通过预测㊁决策㊁控制㊁分析㊁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㊂2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的资料作为监督的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㊂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分类或概括㊂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㊁收入㊁费用㊁利润六个会计要素㊂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㊂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㊂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㊂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㊁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㊂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㊁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㊂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比较的结果就是利润(如果是负数就是亏损)㊂4.会计恒等式的内容是什么?答:从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或者反过来说,有多少权益就有多少资产,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权益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关系㊂这样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就是:资产=权益㊂由于企业的权益又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上述会计等式又可变换为: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㊂这个等式将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清晰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㊂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㊂5.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第二,会计记账基础;第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的前提,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㊂关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具体内容,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有四个:会计主体㊁持续经营㊁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㊂在会计核算时选择记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㊂会计记账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㊂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第1章㊀总论3㊀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㊂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㊂收付实现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收入和费用都是按照现金或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㊂将收入确认的会计期间确定为收到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期间,将费用确认的会计期间确定为支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期间,而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㊂凡是本期未收到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收入和未支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㊁相关性㊁可理解性㊁可比性㊁实质重于形式㊁重要性㊁谨慎性和及时性等㊂6.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的前提,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㊂关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具体内容,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有四个:会计主体㊁持续经营㊁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㊂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㊂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企业不能经营下去,就认为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它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㊁收益以及会计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㊂会计分期这一假设是从持续经营基本假设引申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㊁长短相同的期间;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时间上来看是持续不断的,但会计为了确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并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就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㊂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㊂7.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㊁相关性㊁可4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理解性㊁可比性㊁实质重于形式㊁重要性㊁谨慎性和及时性等㊂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㊁计量㊁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㊁内容完整㊂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㊁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㊂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㊂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㊂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㊂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尽可能地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㊂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提前或延后㊂8.会计方法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方法是指用何种手段去实现会计的目标,完成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㊂会计方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会计核算㊁会计分析㊁会计考核㊁会计预测及会计决策㊂其中,会计核算是最基本㊁最主要的方法㊂会计核算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分析要依照会计核算提供的各项资料及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㊂会计考核(会计监督㊁控制)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原定目标进行比较,来考核㊁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㊁合法,与原定目标有多大偏差,考核会计主体的经营业绩,监督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保证经济按预定的轨道运行㊂会计预测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市场环境诸因素的相关性,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指标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测算㊁预计和估价,为会计决策提供可选择方案㊂会计决策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㊂9.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答: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多,但大多数人认为会计基本的作用是核算与监督㊂会计核算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㊁决策㊁控制㊁分析㊁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㊂10.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第1章㊀总论5㊀答: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存在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㊂从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或者反过来说有多少权益就有多少资产,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权益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关系㊂这样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㊂这个等式将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清晰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㊂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㊂11.作为会计要素之一的利润具有什么特点?答: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比较的结果就是利润(如果是负数就是亏损)㊂作为会计要素的利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利润是一个特定的会计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通过会计方法计算出来的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盈余,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计量需要依靠收入和费用㊂第二,企业所计算的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在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报表所计算的利润并不一定代表企业能够收到等额的现金,它忽略了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的坏账等因素㊂(说明: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没有唯一的答案㊂)二㊁案例题ʌ案例1ɔ答:企业的资产与权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相应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㊂所以,在数量上任何一个企业的所有资产与所有权益的总额必定相等㊂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㊂王先生的公司在经过这些经济活动以后,会计恒等式仍然保持平衡㊂各项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如下:(1)以3000元存款租用办公室,减少了3000元银行存款但增加了3000元管理费用,资产类项目总额保持不变,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2)支付各种办公费用6000元,银行存款减少了6000元,同时管理费用增加了6000元㊂由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可得: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㊂这笔业务导致资产类项目减少了6000元,同时费用类项目增加了6000元,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3)用银行存款购入80000元商品,减少了80000元银行存款但增加了80000元存货,资产类项目总额保持不变,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4)卖出商品收到货款99000元,银行存款增加了99000元,同时存货减6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少了80000元,资产类项目总额净增加19000元;这一业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收入19000元(99000-80000)㊂由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可得: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㊂这笔业务使得资产类项目净增加19000元,同时损益类项目净增加19000元,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额,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ʌ案例2ɔ答:王先生的说法没有道理㊂企业虽然有经营自主权,但是企业会计工作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处理㊂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对会计工作㊁会计人员㊁会计机关有一定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又对会计核算工作有具体要求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企业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符合可靠性㊁可比性等原则,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㊁会计方法也应当保持连续性㊁一贯性,不得随意变更㊂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企业应当遵循㊂从根本上说,我国对会计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㊂ʌ案例3ɔ答:税务人员的说法有道理㊂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张先生,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应对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经营收入,张先生如果将自己的商品随意领用,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这些业主自用的商品应该视同销售,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应当计入计税基础,张先生没有记账,因此无法正确地确定计税基础,所以有逃避缴纳税款的嫌疑㊂三㊁练习题各项经济业务对公司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如表1 2所示㊂表1 2经济业务对公司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I I N E2D D N E3I I N E4I N E I5N E N E N E6N E N E N E第2章会计处理方法教材习题解答一、思考题1.会计记录包括哪些方法?答:会计记录是在确认㊁计量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轨迹进行描述的方法和手段㊂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它主要包括下列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㊂2.采用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会计记录方法会有差别吗?答:采取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会有差别,例如手工记账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或直接登记账簿,或再编制汇总记账凭证㊁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计算机记账则可以省略这些程序㊂3.如何理解会计确认的意义?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作为一项有效及有序的管理活动,需要会计核算系统不断提供正确的财会信息数据㊂企业日常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信息㊂将经济信息按照会计的规则与方法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有关使用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转换㊁加工和传输㊂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它是信息转换的关键环节㊂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㊂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确认,在什么时间㊁以多少金额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加以初次确认,对8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再次确认㊂概括地讲,确认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定义性㊁可计量性㊁可靠性和相关性㊂可定义性首先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然后对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㊂可计量性是将已经确认为具体会计要素的经济信息进行货币计量㊂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要真实可靠,应如实㊁完整地反映应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而且这些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不带偏向的经济现实,而不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㊂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㊂4.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应分别完成哪些任务?答: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㊂初次确认要依据会计目标或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筛掉多余的或不可接受的数据,将有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并登记有关账簿㊂它实际上是决定经济信息能否转化为会计信息,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筛选过程㊂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进行的确认㊂再次确认是依据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确认账簿资料中的哪些内容应列入财务报表,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应揭示多少财务资料和何种财务资料㊂再次确认还包括对已确认过的经济信息在日后由于物价变动影响而进行的再次确认,如企业购入的各种存货,经初次确认后,以实际成本记录在账簿中,若物价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在按照谨慎性原则核算时,须对价格变动影响存货成本的程度以及对于利润形成的影响进行再次确认㊂再次确认实际上是对已经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再提纯㊁再加工,以保证其真实性及正确性,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需要㊂5.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在具体确认资产时,必须按三个重要的标准来进行衡量:(1)符合资产的定义㊂资产应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㊂如果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将其确认为资产㊂(2)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㊂如果一项支出已经发生,但在本会计期间及以后的会计期间都不会形成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这项支出不能作为资产㊂(3)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㊂凡是作为资产的,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其成本或价值,若虽不能准确地计量,但能使用合理的估计,也可以确认为资产㊂6.负债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在负债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负债的定义㊂负债应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㊁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㊂如果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能作为负债加以确认㊂(2)与该义务有关第2章㊀会计处理方法9㊀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一项债务的偿还,企业必须付出债权人能够接受的资产或劳务,导致企业所拥有的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㊂(3)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㊂作为负债,一般都有一个到期偿还的确切金额,即使没有确切的金额,也应该能合理地估计偿还金额㊂7.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收入是企业补偿费用开支㊁取得盈利的源泉㊂在收入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收入的定义㊂收入应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㊁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㊂如果不符合收入的定义,则不能确认为收入㊂(2)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时才能确认㊂(3)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具体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㊂(4)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㊂8.费用确认的标准是什么?答:在费用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费用的定义㊂应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㊁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㊂如果不符合费用的定义,则不能确认为费用㊂(2)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时才能确认㊂(3)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㊂(4)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㊂9.什么是会计循环?答: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通过运用复式账簿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来完成的㊂在这个系统中,确认㊁计量㊁记录是会计人员 生产 会计信息的过程,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人员 生产 的产品㊂习惯上,人们将这种依次发生㊁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㊂对会计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从会计期间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者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开始,依次经过计量㊁记录,实现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下一会计期间依然按此顺序进行会计循环;第二,从具体记录方法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㊁成本计算㊁财产清查等加工程序,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完成一次会计循环㊂10.如何理解会计循环中每一个环节对于信息加工的意义?答:会计信息的收集和进入会计系统是从确认㊁计量开始的,从具体记录方法来看,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的㊂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是通过登记账簿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6.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8.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复习与思考】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8.“成本-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2.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5.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复习和思考】
1.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

2.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几项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

3.政府必须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思考应介入的范围。

4.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5.我国财政在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中的职责和投入范围,我国是否可以开征社会保险税。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

6.政府(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

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意义。

2.简述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我国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中的职责和财政投入。

4.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5.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6.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7.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

8.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复习与思考】
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思考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

6.思考收费不同于税收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7.如何评价“土地财政”问题。

第八章税收原理
【复习与思考】
1.简述税收的“三性”。

2.税收的分类。

3.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4.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5.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6.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7.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复习与思考】
1.税收的收入效应。

2.税收的替代效应。

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6.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7.说明“拉弗曲线”及其显示的原理。

8.评析减税政策。

第十章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复习与思考】
1.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2.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和理想税制。

3.税收最适论的主要内容。

4.财政交换论的主要内容。

5.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

6.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7.我国取消农业税的历史背景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第十一章我国现行税制
【复习与思考】
1.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2.我国增值税为什么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3.分析增值税“扩围”的必要性和前景。

4.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5.评价2010年个人所得税改革。

6.我国财产税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2.国债的政策功能。

3.如何评价《马约》规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参考值的政策效应。

4.分析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升降的情况和原因。

5.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情况。

6.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

7.说明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基本做法及其对完善国债管理的意义。

8.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以及治理的思路和前景。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复习和思考】
1.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3.思考预算法修订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4.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5.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6.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7.“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复习与思考】
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2.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4.何谓粘蝇纸效应?
5.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6.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7.思考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第十五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分析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状况。

3.阐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4.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

5.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

6.运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7.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

第十六章财政政策
【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4.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7.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8.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思考和总结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
验。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复习与思考】
1.国际税收的内涵。

2.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3.保护关税的政策意义。

4.特惠贸易安排的种类。

5.保护关税的成本。

6.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及WTO规则。

7.2003年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和2006年的结构性调整。

8.外债管理的内容。

9.为什么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而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10.分析内外平衡与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