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基本方法doc

合集下载

钢筋量计算方法

钢筋量计算方法

钢筋量计算方法一、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建筑土木类人员特别是预算人员要记住的数据来源: 姚健yoyodadada的日志好东西当然不容错过,呵呵,收藏了。

初学预算要记住的数据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建筑程序歌要想建设效果好,选择队伍要招标。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

工程造价钢筋算量第一篇、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二篇、建筑工程清包工价格(真正的造价);第一篇、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的尺寸和钢筋的布置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和高度来计算钢筋的长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钢筋长度=结构的平面周长+结构的高度×钢筋的布置层数2.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钢筋截面面积是用来确定钢筋的尺寸和数量的重要参数。

通常使用钢筋的直径来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钢筋截面面积=π×(钢筋直径/2)^23.钢筋总数量的计算公式:钢筋总数量是根据结构的需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钢筋总数量=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钢筋数量×总长度(或总面积)4.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钢筋重量是根据钢筋的截面面积和长度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钢筋重量=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长度×钢筋的单位重量5.钢筋间距的计算公式:钢筋间距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通常根据结构的要求和设计规范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1)平均间距计算公式:钢筋平均间距=结构尺寸/(钢筋数量+1)(2)最大间距计算公式:钢筋最大间距=允许的最大间距-钢筋直径6.柱子钢筋数量的计算公式:柱子钢筋数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柱子的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1)常规计算公式:钢筋数量=柱子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数量系数(2)高强钢筋计算公式:钢筋数量=柱子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数量系数×(钢筋屈服强度/钢筋设计强度)以上是钢筋工程量计算的一些基本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对钢筋的数量和尺寸进行准确的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根据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钢筋计算公式_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钢筋计算公式_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变截面柱构造.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算量方法讲解(含图集说明)

钢筋算量方法讲解(含图集说明)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关于钢筋算量(手算)

关于钢筋算量(手算)

钢筋计算总结一、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无规定时取值as一般情况:基础40mm 框架柱30mm 框架梁25mm 板15mm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二、钢筋每米重量: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φ6=0.222 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三、箍筋计算1、双肢箍下料长度:无论箍筋还是拉筋,弯钩部分均按135°计算135°/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按外包尺寸计算:l= 箍筋外包周长-3个90度弯曲调整值+2个135度弯钩增加值(1)、抗震结构l=箍筋4边外包尺寸-3×1.75d + 2×11.87d即l=2(b-2c+2d)+2(h-2c+2d)-1.75d×3+11.87d×2=2(b+h)-8c+26.5d =内包尺寸周长+26.5×箍筋直径(2)、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l=2(b-2c +2d)+2(h-2c +2d)-1.75d×3+6.87d×2=2(b+h)-8c +16.5d =内包尺寸周长+16.5×箍筋直径式中:b —构件截面宽;H —构件截面高;d —箍筋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特别注意:计算过程中而采用内包尺寸时,箍筋下料长度=内包周长+26.5箍筋直径此点最容易忽视。

钢筋用量计算方法

钢筋用量计算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思路1.钢筋长度=净长+锚固+搭接①搭接有三种连接方式:机械、焊接、绑扎焊接、机械按定尺长度计算搭接接头个数焊接有种搭接焊接:分单面焊(10d)和双面焊(5d)计算接头和搭接长度绑扎搭接计算搭接长度搭接长度=纵向搭接面积百分率修正系数(看共几根钢筋,搭接了几根,相除下)×搭接倍数la如图:梁上部有俩根通长筋,有一根搭接,搭接面积为50%纵向搭接面积百分率越大越薄弱,修正系数就越大②锚固:这个是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钢筋要求的锚固长度不同区别的,还有弯头的形式也会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是两种12d,15d,有抗震与非抗震的要求,梁端部是15d,只有主次梁交接处才是12d,中柱收顶一般是12d,还有插筋也是12d5d:【箍筋、拉钩】非抗震封闭箍筋、拉钩平直段长度6d:【墙筋、柱筋】锚入基础时:基础高度>Lae 时钢筋伸至基础底弯折MAX(6d,150) 10d:【箍筋、拉钩】抗震封闭箍筋、拉钩平直段长度12d:【柱筋、非框梁底筋】梁上柱插筋,剪力墙竖向钢筋15d:【框梁主筋】柱锚入基础时:基础高度<Lae 时钢筋伸至基础底弯折15D;梁上部、支座负筋、梁下部钢筋、板顶部钢筋、板支座负筋梯段等的弯锚2.锚固是为防止受力被拉出去,锚固长度与材料(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和抗震等级有关。

按锚固方式不同有三种:弯锚、直锚、机械锚固构件无支座时:收头或封边构件有支座时:在支座内锚固弯锚(e抗震,b基本)1、纵向受拉钢筋锚入支座一般采用直线锚固形式,非抗震时为La,抗震时为Lae,当锚入的支座截面尺寸不足时,可采用带90度弯锚形式,即水平(竖直)段加弯折段。

2、中间层框架梁端节点上部纵向钢筋采用90度带弯锚时要求:水平段长度应>0.4la 或>0.4lae,弯折段长度为15D。

3、框架顶层中柱纵向钢筋采用带90度弯锚时要求,竖直段长度>0.5La(非抗震)或>0.5Lae(抗震),弯折段长度为15D.4、桩基承台纵向钢筋在端部采用带90度弯锚时要求,水平段长度应>25D,弯折段长度为10D。

钢筋量计算方法及规则

钢筋量计算方法及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及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梁1 首跨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2 中间跨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一、基础1、独立基础:(1)长宽小于2500mm长度=总长—2c(保护层)根数=[总长—2×min(75,s/2)]÷间距+1(2)长宽大于等于2500mm长度=总长—c—0.1L(基础长宽)根数=[总长—min(75,s/2)—c] ÷间距+12、圆形独立基础:(1)正交配筋长度=2×根号下[R²-(R-h拱高)²]-2c根数=[D—2×min(75,s/2)] ÷间距+1(2)放射配筋径向钢筋长度=D—2c 根数=π(R—c)÷间距环行钢筋长度=π(R1—c)根数=[R—min(75,s/2)]÷间距其中R1依次减小3、条形基础:受力筋的长度=板底宽度—2c根数=(总长—2×s/2)÷间距+1分布筋长度=净长+2c+2×150根数=(底板宽度—2×s/2)÷间距+14、基础梁:底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5d顶部贯通筋=总长+2×50—2c+2×12d基础梁柱内有箍筋箍筋起始距离为50mm底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5d底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顶部端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伸至端部-c+12d顶部中部不贯通筋=(轴间距÷3) ×2梁顶一平变截面的底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顶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一平变截面的顶部外伸贯通筋: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外伸段按斜长计算。

底部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梁底有高差的(高差小于梁高):底部—梁底高差坡度为45°,低部钢筋锚进高粱内la,高部钢筋伸进低梁la。

顶部—低位钢筋锚入lae,高位上排钢筋伸至住外边下弯至低位梁顶再加lae,高位下排钢筋总锚长lae。

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计算,它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1.常用的公式:钢筋重量计算的最基本公式是:钢筋重量=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钢筋密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钢筋,包括普通钢筋、圆钢筋和螺纹钢筋等。

2.普通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对于普通钢筋,截面积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来计算。

普通钢筋的密度通常为7850千克/立方米。

因此,普通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钢筋重量=π×(钢筋直径/2)^2×钢筋长度×78503.圆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对于圆钢筋,截面积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来计算,其密度也为7850千克/立方米。

因此,圆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钢筋重量=π×(钢筋直径/2)^2×钢筋长度×78504.螺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螺纹钢筋的截面积也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来计算。

螺纹钢筋的密度通常为7850千克/立方米,与普通钢筋相同。

螺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钢筋重量=π×(钢筋直径/2)^2×钢筋长度×78505.提高精确度的公式:上述公式只是钢筋重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等因素。

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可以引入一些修正系数。

常见的修正系数有粘结强度系数、覆盖面积系数和保护层系数等。

6.公式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通常用于计算钢筋的总重量。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的尺寸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然后,根据构件的长度和截面积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总量;最后,根据钢筋的长度和密度计算出钢筋的总重量。

综上所述,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计算任务。

通过合理选择钢筋规格和应用适当的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钢筋的总重量,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钢筋算量公式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计算钢筋数量的公式。

由于钢筋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撑和加固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计算钢筋的使用量。

下面将介绍钢筋算量公式的具体内容。

一、钢筋算量公式钢筋算量公式的一般形式为:钢筋量=钢筋截面积×长度×数量其中,钢筋截面积、长度和数量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计算的。

二、钢筋截面积的计算方法1. 圆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πr²,其中r为钢筋的半径。

2. 方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边长²,其中边长为钢筋的边长。

3. 等边三角形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4)×边长²,其中边长为钢筋的边长。

4. 等腰三角形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1/4)×√(4a²-b²)×b²,其中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5. 矩形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长×宽,其中长和宽为钢筋的长和宽。

6. 梯形钢筋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其中上底、下底和高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三、钢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在进行钢筋长度的计算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和需要进行计算。

常见的钢筋长度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线长度计算法:根据钢筋支撑的距离和长度进行计算。

2. 简化计算法:根据建筑结构简化后的长度进行计算。

3. 实际长度计算法:根据实际测量的长度进行计算。

四、钢筋数量的计算方法在进行钢筋数量的计算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和需要进行计算。

常见的钢筋数量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比例计算法:根据钢筋截面积和长度的比例进行计算。

2. 比较计算法:根据建筑结构中相似部分的钢筋使用情况进行计算。

3. 模板计算法:根据建筑结构中使用的模板进行计算。

五、总结钢筋算量公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计算公式。

钢筋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和需要进行计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钢筋截面积、长度和数量的计算。

钢筋算量公式

钢筋算量公式

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 max(1/2墙厚,12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0.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0.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钢筋算量

钢筋算量

钢筋区分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一、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二、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三、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四、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五、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 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 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 a e且≥0.5H c+5d,为直锚,取M a x{L a e,0.5H c +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 a e或≤0.5H c+5d,为弯锚,取M a x{L a 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 a x{L a e,0.5H c+5d}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 m夹角=60°≤800m 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 n/3+中间支座值+L n/3;第二排为L n/4+中间支座值+L 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 n/3+前中间支座值)+(L 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 n/4+前中间支座值)+(L 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 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 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 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 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 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 a 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 a 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 n1≥1.5h 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 a 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 a 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 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 a 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 a 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 A 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 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 a x{10D,200m 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一、柱纵筋1、K 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 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 n/3;上部取M a x{500,柱长边尺寸,H 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 a x{500,柱长边尺寸,H 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顶层K 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 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 a e):梁高-保护层+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 a e):梁高-保护层≧1.5L a e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 G 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 a 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 a 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 a x{1.5L a 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 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 a 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 a 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 a e注意:在G G 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 a 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 a 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 a x{1.5L a 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 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 a 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 a 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 G J V8.1中,处理同上。

第四章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