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到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所得额时扣除的有:集成
电路设计企业、软件企业、动漫企业。 3、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技术先 进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国务院批准 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文化企业。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到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 务操作教程】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的税前扣除是以“工资薪金”作为 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的。三者在会计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都是属于职工 薪酬的范畴,并无多少限制,而税务上确有较多限制条件,该如何处理 呢?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 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二)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此处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 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会计上的工资薪金提取数总额。 (三)职工福利费的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企业根据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但是能 否以职工福利费的名义税前扣除,则需要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 定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则企业实际发生的 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 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 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工会经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了解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了解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薪酬与福利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员工的收入状况和福利待遇,同时也牵涉到企业财务的处理和会计核算。
正确的会计处理技巧能够确保企业在薪酬与福利方面的资金正确使用和分配,保障员工的权益,维护企业的财务稳定。
本文将介绍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财务核算。
一、薪酬的会计处理技巧1. 工资计提与核算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工资的计提与核算是薪酬管理的核心环节。
首先,企业需要按月结算员工的工资并做好记录。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或相关规定,计提离职、带薪休假等各类工资。
最后,在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编制时,将计提的工资进行确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奖金与津贴的分摊企业常常会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或其他因素,给予奖金和津贴。
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按照明确的规定将奖金和津贴分摊到相应部门或个人。
为了避免会计处理错误,企业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并确保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3. 福利费用的核算除了工资和奖金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员工福利费用的处理。
如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在会计处理中,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将福利费用计入财务报表,并确保合规性。
二、福利的会计处理技巧1. 福利费用的预算与控制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福利,企业可以制定预算计划并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合理的福利费用预算,企业可以控制成本,确保福利项目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预算的建立也有助于及时发现福利费用超支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福利费用的准确计量企业在核算福利费用时,需要考虑各种福利项目的实际费用。
例如,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医疗福利的实际医疗费用等等。
为了准确计量福利费用,企业可以与相关机构或服务商合作,确保费用数据的真实准确。
3. 福利费用的会计确认和调整企业在账务处理中,需要按照相关准则和政策,将福利费用确认为财务报表的一部分。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导读)《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从2008年起,企业不再提取福利费,按实际发生额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以内扣除。
即低于14%按实际扣除,高于14%的部分,年终汇算时要进行纳税调整。
实务中,许多财务人员对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错误,一律采取不再事先预提的办法,而是采取实报实销的原则处理,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谨慎性”原则,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章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规定。
对于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福利计划,预计当期应计入职工薪酬的福利费金额;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实际发生的福利费金额和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所以,对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应该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先计提,后支付,再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来确定成本类科目,借记“生产成本(为生产产品服务)”、“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研发支出(开发人员)”,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案例】2010年,乙公司全年应发工资1 00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5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l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8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万元;建造厂房人员工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工资60万元。
公司预计2010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
假定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
财务会计中的工资福利费用核算方法
财务会计中的工资福利费用核算方法在财务会计中,工资福利费用是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的一项重要成本。
正确核算工资福利费用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财务会计中常用的工资福利费用核算方法。
一、工资费用核算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最常见的工资费用核算方法之一。
根据该方法,企业将员工的工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当期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工资支付较为规范的企业。
2. 预提法预提法是一种将工资费用提前核算的方法。
根据该方法,企业按照员工工作的时间段,预先计算并提取相应的工资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预提费用。
当实际支付工资时,将预提的费用转化为当期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资支付较为复杂的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本。
3. 预付法预付法是一种将工资费用提前支付的方法。
根据该方法,企业在工资支付之前,提前支付相应的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预付费用。
当实际支付工资时,将预付的费用转化为当期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资支付较为规律的企业,可以提前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本。
二、福利费用核算方法1. 直接法福利费用的直接法与工资费用的直接法类似,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当期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福利费用支付较为规范的企业。
2. 预提法福利费用的预提法与工资费用的预提法类似,根据员工享受福利的时间段,预先计算并提取相应的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预提费用。
当实际支付福利费用时,将预提的费用转化为当期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福利费用支付较为复杂的企业。
3. 预付法福利费用的预付法与工资费用的预付法类似,企业在福利费用支付之前,提前支付相应的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预付费用。
当实际支付福利费用时,将预付的费用转化为当期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福利费用支付较为规律的企业。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上述常用的核算方法外,企业在进行工资福利费用核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规性:企业在核算工资福利费用时,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规性,并及时更新相关政策。
关于企业职工福利的财务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三是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 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五是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 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 但没有包括在《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出。《通知》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即为第二类职工福利,具体包括发放给 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一是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 福利,如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疗养费用、自办食堂经费补贴或 者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 等;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薪资与福利的会计处理
薪资与福利的会计处理薪资和福利是组织向员工提供的报酬和福利计划,对于公司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开支。
在会计准则下,正确处理和记录薪资和福利是确保准确财务报告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薪资和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薪资的会计处理1.工资和薪水工资和薪水是公司支付给员工的报酬,通常按月计算。
在会计记录中,应该将工资和薪水列为公司的费用。
这些费用会计科目通常为“工资支出”或“薪水支出”。
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也会进一步细分为各个部门或员工的账户。
2.奖金和提成奖金和提成是一种额外的报酬,通常与员工的绩效成果相关。
与工资和薪水类似,奖金和提成应该被列为公司的费用,并分配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
3.福利和津贴福利和津贴是公司为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例如医疗保险、退休金计划、失业保险等。
这些费用通常列为公司的福利费用,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当地政策和法规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
二、福利的会计处理1.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计划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计划是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常见福利计划。
在会计记录中,应将这些费用列为公司的福利费用,并相应地进行核算。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些费用通常按照现值或预估值进行计算,并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进行披露。
2.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是公司为员工提供的额外保障。
这些费用也应被列为公司的福利费用,并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核算和披露。
3.其他福利和津贴公司还可以向员工提供其他形式的福利和津贴,如教育补贴、交通津贴、伙食补贴等。
这些费用应当列为公司的福利费用,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处理和记录。
三、报告和披露薪资和福利的会计处理,在财务报表中应进行适当的披露。
财务报表通常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利润表中,薪资和福利费用将列为公司的费用。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披露相关的福利负债,如退休金计划的现值。
在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列示福利费用支付的现金流量。
此外,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还需要披露有关薪资和福利政策的信息,以及公司对薪资和福利费用进行计量和报告的政策和做法。
(员工福利待遇)福利费会计财税处理全攻略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福利费会计财税处理全攻略福利费会计财税处理全攻略“俩则壹税”下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2006年12月4日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的第五章没有规定企业要按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只是规定了:“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能够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之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
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承担。
”同时,由规定了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的处理办法。
可是,就没有规定职工福利费的处理办法,这就意味着取消了以前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按工资总额14%计提。
《财政部关于实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中进壹步明确“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再按照14%计提职工福利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应付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且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历时经验数据和实况,合理的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当期实际发生额大于预提数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反之,则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由此可见,职工福利费能够据实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在会计处理上采用先提取后使用的方法,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年末,如果当年提取的福利费大于支用数的,应予冲回,反之,应当补提,同时,修订次年度福利费的提取比例。
同时,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高于工资薪金14%的部分能够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尘埃落定2009年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已经公布。
该文件解决了实际工作中每个企业都会遇见的基本问题,对会计实务会产生重大影响。
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的操作技巧
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的操作技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高效地处理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对企业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操作技巧,帮助企业提高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建立完善的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政策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政策。
该政策应该清晰地阐述薪酬和福利成本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会计流程。
同时,政策还应该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政策。
二、正确核算薪酬和福利成本准确核算薪酬和福利成本是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的核心。
企业需要确保将所有薪酬和福利成本项目正确记录,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员工福利等。
在核算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法规法律和会计准则,确保核算准确无误。
三、及时处理薪酬和福利成本变动薪酬和福利成本是动态的,随着员工的入职、离职、调整等情况,会有相应的变动。
企业需要及时处理这些变动,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这包括及时更新员工的薪资信息、福利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
四、严格控制薪酬和福利成本的合理性在进行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操作时,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其合理性。
即确保企业的薪酬和福利支出符合公司政策和行业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出现。
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支出能够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薪酬和福利成本报告分析薪酬和福利成本报告对于企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应该加强对薪酬和福利成本报告的分析和利用,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这些报告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薪酬和福利成本的结构和趋势,为企业的薪酬和福利政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薪酬和福利成本会计效率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薪酬和福利成本的会计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企业可以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薪酬和福利成本的自动化处理和统计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历史遗留企业账面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的处理一般企业(非上市公司)企业账面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企业之前计提的福利费尚未使用部分,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的调整。
二、应付福利费的账务处理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企业发生(支付)员工福利费时,应先以“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借方记录。
例如2009年1月15日发生了企业发生一笔福利费支出为10‚000.00元,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10‚000.00贷: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10‚000.002、月末的账务处理:月(期)末对当月(期)发生的福利费进行归集后,“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为贷方的,不需要做账务处理,表示以前计提的福利费尚未使用完毕;“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为借方的,则应当将借方余额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承上例,应区分如下情况分析做期末账务处理。
情况一: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为20‚000.00元,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使用福利费结余后1月末福利费结余尚有10‚000.00未使用完毕,按照要求,期末不必就福利费做会计处理。
情况二: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为6‚000.00元,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冲销福利费结余6000元后,1月末在未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4‚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归集归集福利费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4‚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4‚000.00情况三:情况二: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无余额,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1月末在未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10‚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薪资与福利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薪资与福利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薪资与福利成本是一项重要的开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和员工满意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处理薪资与福利成本的会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薪资与福利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帮助企业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薪资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首先,我们来讨论薪资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薪资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相关的福利费用。
在会计核算中,薪资成本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工资支出:工资支出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基本工资。
在会计凭证中,应该将工资支出记在借方,作为企业支出的一部分。
(2)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各种福利和津贴,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餐补等。
福利费用应该根据不同的福利项目进行分类,分别记在借方。
(3)应纳税工资:应纳税工资是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收入。
在会计处理中,应将应纳税工资记在贷方,同时记相应的个人所得税费用在借方。
(4)薪资支付:当企业发放工资时,应将薪资支付的金额从银行账户中支出。
在会计记录中,薪资支付应记在贷方。
2. 福利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除了薪资成本,福利成本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开支。
福利成本包括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各种福利,如通讯费补贴、交通费补贴、加班补贴等。
在会计处理中,福利成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会计核算:(1)福利费用支出:福利费用支出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费用。
在会计凭证中,福利费用支出应记在借方,作为企业支出的一部分。
(2)福利费用预算: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内都会制定福利费用预算,以便合理安排开支。
福利费用预算应该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公示和分析。
3. 税务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在处理薪资与福利成本的会计方法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与税务相关的处理方法。
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企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
在会计处理中,应该将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记在贷方,作为企业的负债和费用。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与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与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摘要:当我们去某家企业应聘时,主要考虑该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在市 场中的地位。其次,该公司的工资福利也成为我们选择某企业的主要因 素。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会计 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准则规定,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 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同时,新准则 规定。所以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既保证了职工薪酬核算渠道的统一性,还保证了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 性。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的确认 1、国家确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标准的,按规定标准计提。 这部分包括 “五险一金两费”,“五险”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补充养老 保险)、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一金”即住房公积 金。“两费”为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2、没有规定计提比例和计提基础的,企业应该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 况,合理的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数,应该补 提;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应冲回。 3、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选 择恰当的折现率,按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折现前与 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不折现。 4、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 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 金”科目。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 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 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 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薪酬和福利计划的核算和会计处理
薪酬和福利计划的核算和会计处理在企业中,薪酬和福利是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的薪酬和福利计划,企业需要对薪酬和福利的核算和会计处理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薪酬核算和会计处理薪酬是指企业发放给员工的报酬,它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各种形式的待遇。
在核算薪酬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薪酬支出的种类和范围: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社保、公积金等等。
2. 薪酬支出的计算方法:公司应该制定薪酬计算标准,包括加班费、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等,同时,还应该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制定薪酬标准。
3. 薪酬支出的会计处理:根据财务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将薪酬支出计入当期的费用中,并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体现。
福利的核算和会计处理福利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
在核算福利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福利种类和范围:企业应该制定福利计划,包括提供的各种福利种类和福利的等级。
2. 福利支出的计算和管理: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计算其享有的各种福利待遇,并对福利计划进行管理和调整。
3. 福利支出的会计处理:企业需要将福利支出计入当期的费用中,并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体现。
薪酬和福利计划的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的薪酬和福利计划,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包括:1. 薪酬和福利的制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计划。
2. 薪酬和福利的调整: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员工需求等因素,及时对薪酬和福利计划进行调整。
3. 薪酬和福利的管理:企业需要对薪酬和福利计划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以保障员工权益和提升员工满意度。
总结薪酬和福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企业在核算和会计处理方面必须谨慎,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工资、职工福利费支出的账务处理
工资、职工教育福利费支出的账务处理工资的算法:日工资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1.75天;月薪制工资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工时。
工资核算日常主要分:1、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员工每月出勤情况及奖惩情况为依据,结合人力资源部的考勤情况,核算工资,并制作工资明细表,作为工资发放凭据。
2、工资发放采取银行打卡制。
3、工资实际发放一律保留至元,四舍五入。
公司工资发放的计算方法:1、入职、离职员工工资计算方法为:当月工资=员工工资÷30×当月实际出勤天数。
2、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公司福利性假期天数(公休假)。
3、除公司福利性假期天数外请假:当月工资=员工工资÷30×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工资发放管理1.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工资标准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总额,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工资研发支出——工资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按每月应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中,单位应承担的部分计提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社保公积金销售费用——社保公积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社保公积金研发支出——社保公积金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单位应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部分)2.发放或代缴时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在下月发放上月的工资并缴纳上月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这里我们假设,社保缴纳在工资发放之后,则发放工资时应作如下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应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人工资和福利等应代扣代缴个税部分)银行存款工资发放完毕,缴纳社保时的应作如下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第一种处理:先计提后“支出”,如果未“支出”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存在纳税调整,且“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会存在贷方余额,具体会计分录:计提时,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研发支出——职工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8%的计提标准)备注:2018年1月1日起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从2.5%提高至8%。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掌握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掌握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薪酬与福利是企业对员工提供的报酬和福利措施,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薪酬的会计处理薪酬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形式的报酬。
在会计处理中,薪酬应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进行核算。
以下是薪酬的会计处理步骤:1. 记账核算企业每月应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工作时间以及薪酬政策,确定每位员工的薪酬金额。
然后,将薪酬金额按照岗位或个人进行分录,记入相应的“薪酬支出”科目。
2. 填制薪酬支付凭证根据记账核算的结果,企业应填制薪酬支付凭证。
凭证上应明确记录员工的姓名、岗位、薪酬项目及金额等信息。
凭证制作完成后,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批,并付款给员工。
3. 记录薪酬成本企业还需要将薪酬的相关费用分配到各个项目或部门,以便后续的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
通过将薪酬成本分配到各个适当的成本中心,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部门或项目的薪酬情况。
二、福利的会计处理福利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额外报酬或服务,包括医疗保险、休假、培训津贴等。
在会计处理中,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 记录福利发放企业需要建立福利发放档案,记录每位员工享受的福利项目及金额。
当员工享受福利时,应按照福利政策向员工支付相应的金额。
企业应及时将福利发放的情况进行记录,并通过会计凭证进行核算。
2. 确定福利成本企业会计部门需要计算和确认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所产生的成本。
在计算福利成本时,应考虑员工享受福利所支付的金额、企业的管理成本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
福利成本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加以确认和记录。
3. 记录福利支付企业应及时将福利支付的金额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中,如“福利支出”。
同时,企业还需根据福利支付的金额,记录相关的成本信息,以便后续的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
三、会计处理的准确性与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准确处理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会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了解员工薪酬和福利的会计处理
会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了解员工薪酬和福利的会计处理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会计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具备了解员工薪酬和福利的会计处理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就会计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员工薪酬和福利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员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员工薪酬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直接经济利益,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会计师在处理员工薪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计提薪酬成本企业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或规定的标准制定员工薪酬,并按照约定的发放周期支付薪酬。
会计师需要根据员工薪酬标准和发放周期,计算出每个发放周期的应付薪酬金额,并在会计记录中计提薪酬成本。
2. 记录薪酬支出当企业支付薪酬给员工时,会计师需要记录相应的薪酬支出。
在会计账簿中,应将员工薪酬支出列入“工资支出”科目,并按照发放周期将每次支付的薪酬金额进行分录。
同时,会计师还需要记录相关凭证,以备日后核对。
3. 记账科目选择在记录薪酬支出时,会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薪酬性质选择相应的记账科目。
例如,工资的支出应记入“职工薪酬”科目,奖金的支出应记入“福利费”科目等。
合理的科目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员工福利的会计处理除了薪酬外,员工福利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会计师在处理员工福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记录福利支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节日福利、培训补贴等。
会计师需要将这些福利支出记录到会计账簿中。
在记账时,会计师需要根据福利性质选择相应的记账科目,比如社会保险费用记入“社会保险费”科目。
2. 确定福利成本企业提供福利给员工时,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提供福利的具体费用确定福利成本,并在会计记录中予以确认。
福利成本的确认对企业成本控制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3. 预测福利费用与薪酬不同,员工福利的费用通常是提前支付或按照约定周期支付的。
薪资成本与员工福利会计处理
薪资成本与员工福利会计处理薪资成本和员工福利是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的薪资成本和员工福利政策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还能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薪资成本和员工福利的会计处理也是一项需要严格控制和准确记录的任务。
1. 薪资成本的会计处理薪资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酬劳员工工作而支付给员工的现金、股权或其他利益的成本。
在会计处理中,薪资成本应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记录:- 工资支出:这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直接货币报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
这些工资支出应该按照员工实际工作的时间和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核算和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 福利费用:除了直接货币报酬外,企业还应该提供一些非现金的福利给员工,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餐费等。
这些福利费用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规定进行核算和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 税收和其他扣款: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和员工个人情况,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扣除个人所得税等税款。
这些税收和其他扣款应该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和决算,并将扣除金额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 社会保险和福利基金:企业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福利基金。
这些费用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核算和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对于以上各项薪资成本的会计处理,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薪资成本科目和分析体系,确保准确地记录和报告薪资成本。
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管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薪资成本过高或不合理的问题。
2. 员工福利的会计处理员工福利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一些额外福利待遇,旨在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在会计处理中,员工福利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录:- 医疗保险和其他福利计划:企业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计划、职工教育培训等福利,这些福利费用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 假期和休假:员工享受带薪假期和休假的权益,这些假期和休假费用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核算和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薪酬与福利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为了确保员工的满意度和激励团队的工作效率,正确处理薪酬与福利的会计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薪酬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记录这些费用。
一、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薪酬的核心部分,通常作为固定工资支付给员工。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将基本工资列为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部分,并在财务报表中将其纳入“薪酬和福利费用”账户。
同时,企业应当记录每位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相应的工作时间。
2. 奖金和津贴奖金和津贴作为薪酬的额外部分,用于奖励员工的出色工作表现或提供特定的福利。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将奖金和津贴列为额外的薪酬费用,并将其分录至财务报表中的“薪酬和福利费用”账户。
此外,企业应详细记录每位员工的奖金和津贴金额,以便后续核算和审计。
3.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员工在超过正常工作时间时获得的额外报酬。
对于会计处理,企业应将加班工资视为薪酬费用的一部分,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记录和分类。
企业还应保留加班工资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以确保合规性和审计需求。
4. 离职赔偿金离职赔偿金是一种补偿,在员工离开企业时支付给他们。
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将离职赔偿金视为预计薪酬的一部分,并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的“长期应付薪酬”账户。
此外,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支付的离职赔偿金额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记录。
二、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1. 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费用。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计算公式,按照员工的工资基数和费率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企业需要将这些费用正确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中的“薪酬和福利费用”账户。
2. 其他福利费用除了社会保险费,企业还可能提供其他福利,如住房公积金、意外伤害保险、节假日福利等。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将这些费用作为额外的福利费用,并将其正确列入财务报表中。
做账实操-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账务处理.pptx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②支付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研发支出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短期带薪缺勤 ①累积带薪缺勤分录: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下一年度实际享受时,做反分录。 ②非累积带薪缺勤,不必做账务处理。 非货币性福利 ①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视同销售)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②拥有产权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③租赁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酬) 在建工程等(从事工程建设人员薪酬) 合同履约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的工资) 职工福利费 ①支付福利费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 ②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研发支出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福利费 国家规定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 ①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 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研发支出 在建工程等
贷:其他应收款——职工房租/代垫医药费 其他应付款——应付社会保险费 其他应付款——应付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③银行存款支付代扣的款项时: 借:其他应付款——应付社会保险费 其他应付款——应付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④职工工资分配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提,实际发生时,按实际发生额进行核算。(三)企业以货币或非货币 形式给企业全体员工发放的节日补贴,过去许多企业都在福利费中核 算。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 [2009]242号文的规定,对于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 而按月发放的误餐费补贴,明确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四)企业为职工提 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如果已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 放或支付的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住房补贴、通讯补贴,无论是直接 发放给个人,还是个人提供票据报销后支付,由于已形成对劳动力成本 进行普惠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 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 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 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2、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职工福利费 的税前扣除较原税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计算扣除的基数是工资薪金总额 而不再是计税工资,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支出是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 的标准内据实扣除,而不再是按计税工资 14%计算扣除。与原税法规定的 主要区别:一是企业不再按一定的标准从成本费用中计提;二是能在税 前扣除的职工福利费必须是已经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三是计算扣除的 基数不同,原税法计算扣除的基数是计税工资,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计算 扣除的基数是工资薪金总额。 3、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 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 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 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四、工资薪金、福利费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一)除工资、薪金以外,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 也被确定为工资、薪金范畴。其中,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 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课税。津贴、补贴等则有例外。根据我
工工资总额。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
讯待遇相关支出,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上下班班车、集体宿舍等相关费 用,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三、企业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福利费税前 扣除的要求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一)企业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税前扣除的要求。按原企业所得税 法,内资企业(除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按计税工资税前扣除,超出部 分均要纳税调整。按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那么什么是“合理工资薪金” ,合理工 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 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税务机关对企业工 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第一,企业制定了较为 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第二,企业所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第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的调 整是有序进行的; 第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 得税义务; 第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二)企 业所得税法对福利费税前扣除的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 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 备、设施、人员的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
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
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 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的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概念及会计核算内容 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 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 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按新会计准则在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中核算。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一种辅助形式。根据财政部 《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 相关内容,职工福利费具体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以下各项现金 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是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 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如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疗养费 用、自办食堂经费补贴或者统一供应误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供 暖费补贴、防暑降温等;二是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 的设备、设施折旧、维护和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三是职工困难补助, 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助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五是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 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 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通知各条款中的其他支出,按 新准则社会保险费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科目中核算,不再在福利
费中核算。按新会计准则在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中核算。
二、核算要求 (一)按新准则的要求,有关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的支出均要经过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以便完整归集人员成本。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费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二)福利费不再按工资总额的 14%进行
国目前个人收入的构成情况,规定对于一些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
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 税。 这些项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