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66练 三民主义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三民主义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三民主义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三民主义专题训练高考历史三民主义专题训练:选择题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与史观。

“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

“史观”是人们分析、认识、评论史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B.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清朝覆灭C.辛亥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D.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解析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这是对三民主义的评论,是史论,故选D项。

A、B两项是史料(史实),排除;C项是近代化史观,排除。

答案D2.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

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D.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解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金银铜铁锡煤”,说明是为了求富,发展资本主义,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要求,故选C项。

答案C3.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

”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解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相比旧三民主义的进步,据材料,其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故选C项。

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

答案C4.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

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

hellip;hellip;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解析孙中山首次在《民报》发刊词中系统阐述民生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考 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 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社会状况: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深化。

(2)阶级状况: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各种不同的________主张或方案屡屡碰壁。

(3)经济状况:(4)思想状况:(5)历史教训:2.提出(1)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____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____,平均地权”。

(2)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一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 用________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 即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即 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所增涨地价归________所有,由国民共享。

4.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而提出的____________纲领。

(2)进步性⎩⎪⎨⎪⎧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 的愿望。

(3)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____________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 ,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5.三民主义的实践(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以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同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三种革命说 相互关系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用暴力手段推翻
帝国主义支持的清 民族革命
朝封建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推翻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政治革命 核心
核定全国价,现 有地价归原主所 有,革命后因社
会进步所增长的 社会革命
地价归国家所有, 由国民共享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 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 主得二千,己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避免出现因贫富悬殊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行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化,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 义(共35 张PPT)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 义(共35 张PPT)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 义(共35 张PPT)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 义(共35 张PPT)
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福……然而试 着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 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三民主义-人民版高三一轮复习

三民主义-人民版高三一轮复习
三民主义-人民版高三一轮复习
1.旧三民主义提出背景鸦片战争以来,先
进的中国人为挽救
1、民族危机的加深 2、改良道路行不通:
民族危机提出了哪 些救国主张?结果
如何?
3、走上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2.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创建了同盟会,提出”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的提出
• 材料一 :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 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 材料二: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 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 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 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 谋求社会的根本改董,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中山名言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当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继承遗志发扬时代新风
我的公众号:当觉早 面向中学教师、学生,汲取知识, 感悟人生。 请大家扫一扫,关注我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 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 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 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 以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 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 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 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美国记者斯诺曾在上世纪30年代问 宋庆龄是如何爱上孙中山的? 宋庆龄答道:“我当时并不是爱上 他,而是出于敬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炼题辑:加分练 第66练 三民主义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炼题辑:加分练 第66练 三民主义

1.(济宁2017届3月模拟,29)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2.“孙中山在伦敦一直呆到1897年7月,他花了相当多的时日……查看了贫民窟,学习了有关工会、罢工和社会立法的知识。

他开始相信,中国不需要经历在欧洲实现产业革命的那种社会动乱。

他能够通过社会改革,跨入队伍的行列。

”为防止发生欧洲那种社会动乱,孙中山起初的改革措施是()A.发动政治革命B.发动民族革命C.倡导平均地权D.实行节制资本3.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4.(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下图朱元璋的《谕中原檄》相似的表述,而1906年12月孙中山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谕中原檄》引领近代的民族革命B.维护纲常名教借以挽救近世危局C.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根本目的D.倡导实现民族平等实现民主共和5.(黄冈2017届3月质检,29)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第67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知识整理㈠旧三民主义背景:政治:①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

②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许多志士仁人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均以失败告终。

经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革命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内容:1905-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2.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局限性:“自由平等”只是口号,不是普遍民权)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不到农民的支持)评价:①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③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㈡新三民主义背景:①主观:孙中山为继续维护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相继失败,开始探索新出路。

②客观: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孙中山以启示和希望。

b.五四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共产国际和中共诞生给予帮助。

内容:1924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评价:先进性:①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

③有力的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未超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三).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二、小题强化1.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1925年为502条;1928年、1936年分别增加到1 119、1 507 条;1939年达到 2 369 条。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教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教版)(含答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①反映了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②体现了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③是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致力于民生主义时的言论,④反映的是1918年护法运动的失败。

答案 C2.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中国短跑运动员)从上海出发(赴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B.联合国的成立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D.中日甲午战争解析 1932年的他只能聊到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A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1911年,可以。

C项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1917年,可以。

D项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1895年,也可聊到。

但B项联合国的成立是在二战后,具体时间在1945年10月24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答案 B3.在近代中国,系统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对三民主义的掌握上。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规定“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平均地权”关注民生,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美好愿望。

A、B、C都不涉及民生问题。

答案 D4. 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A.开明君主制B.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解析解题关键是明确1915年底梁启超发表此文的背景:袁世凯倒行逆施,加紧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梁启超目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萌发了反袁思想,发表此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三民主义课件(共16页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三民主义课件(共16页PPT)

3.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 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 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D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3.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 拥有少 量土地 ,调动 了农民 生产积 极性使 荒地得 到开垦 ,促进 了经济 的恢复 和发展 。

4.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 卖的频 繁,加 之安史 之乱, 均田制 逐渐瓦 解。

5.通过对 东汉道 教兴起 与佛教 传播社 会背景 的了解 ,使学 生认识 到,一 切宗教 都不过 是支配 着人们 日常生 活的外 部力量 在人们 头脑中 的幻想 的反映 ,在这 种反映 中,人 间的力 量采取 了超人 间的力 量的形 式,从 而形成 马克思 主义宗 教观。
推翻君主专 制政体,建立 国民政府,国 民一律平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①不反帝→ 反帝②反满
→民族平等联俄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①民权由资联产共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 阶级掌握→平
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 民共有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 ②普遍平等的
材料4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 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 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
据材料1—3分析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据材料4分析变化的原因。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5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5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孙中山三民主义
解读: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党人成功发动了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辛亥革命 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先后失败,受中国共产党的 影响,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 展。
3.多维视角下的三民主义 从时代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 背景看 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内容看 盾,推翻清朝统治 从民生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 意识看 民疾苦,呼吁社会公平
从民主 政治看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第 2 步 多维探重难 研习史料 拓展升华
主题:20 世纪早期的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1.史料证史——三民主义思想 史料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 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 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从时代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发展看 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蕴含着三大政 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 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跟进题组] 1.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 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清朝政治腐败和流传会 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 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 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62)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62)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含解析)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孙中山说:“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2.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

……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3.《新全球史》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

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 )A.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B.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国计民生C.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D.反对封建贵族,实现五族共和4.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

”“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

”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 )“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賜。

这说明( )“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

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

这些主张( )7.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8.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主要革命实践是( )A.制定《临时约法》B.兴起护国运动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精品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考点48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精品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考点48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考点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1)内容①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2)作用①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微点拨1.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孙中山一生的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主题一民主革命的旗帜——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史料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①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②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论从史出①古代中国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

②倡导新制度以保障民权,本质上是倡导民主共和制,反对君主专制。

2.三民主义的空想性史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论从史出表明民生主义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革命,但设想未真正实现。

1.五大视角认识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满清统治。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第15讲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第15讲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Word版含解析

第15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代表人物代表作主张(特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变法通议》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3)(4)影响: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效作业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效作业42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效作业(四十二) 三某某义的形成和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某某高三调研)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

某某临时政府成立后,孙某某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一转变说明孙某某( )A.深入剖析了某某某某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五族某某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转变说明孙某某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某某某某制的实质,排除A项;材料主X“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结合所学孙某某三某某义的内容分析解答。

2.(2019·某某高三模拟)“何谓三某某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某某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某某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某某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B.三某某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某某义的核心主X是主义D.三某某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解析“民有、民治、民享”“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体现出三某某义以民本思想为主,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三某某义中民族主义的地位,A项错误;材料说明三某某义思想来源是民本思想,B项错误;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

答案 D3.(2019·黄冈高三模拟)根据X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某某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某某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梯度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考点梯度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练出高分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英国呆了9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

这9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民权主义思想B.民族革命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发展实业计划答案 C解析在英国期间,孙中山不仅亲眼看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发达和民主共和的文明,同时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和不可克服的弊端。

他的社会经济观点——民生主义,就是在这时开始形成的。

故选C。

2.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答案 A解析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孙中山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

B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符合;C项表述本身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3.“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反映出()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答案 B解析从题目材料可以看出民众认为清室退位就天下大事已定,“民国共和”也取得了名义。

对于其实质,民众并不关注。

这说明很多人不能区分推翻清政府和建立民国共和的本质不同。

所以B选项比较符合题意。

4.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

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应该是民生问题,故B项正确,D项说法不正确。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检测 三民主义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检测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一、选择题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

这表明( )A.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D.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2.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3.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4.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

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

”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5.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这段对话说明( )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济宁2017届3月模拟,29)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2.“孙中山在伦敦一直呆到1897年7月,他花了相当多的时日……查看了贫民窟,学习了有关工会、罢工和社会立法的知识。

他开始相信,中国不需要经历在欧洲实现产业革命的那种社会动乱。

他能够通过社会改革,跨入队伍的行列。

”为防止发生欧洲那种社会动乱,孙中山起初的改革措施是()A.发动政治革命B.发动民族革命C.倡导平均地权D.实行节制资本3.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4.(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下图朱元璋的《谕中原檄》相似的表述,而1906年12月孙中山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谕中原檄》引领近代的民族革命B.维护纲常名教借以挽救近世危局C.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根本目的D.倡导实现民族平等实现民主共和5.(黄冈2017届3月质检,29)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

这一变化()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6.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表明()A.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B.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C.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D.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7.(洛阳市2018届第一次统一考试,9)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

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

这说明()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B.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C.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D.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高8.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由此推断国民党() 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9.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

”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0.(武汉2017二月调考,27)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

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1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12.(菏泽2017一模,30)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

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

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答案精析1.D[后一种观点更多的强调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故A项错误;前一种观点更多的强调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故B项错误;两种观点都没有涉及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两种评论都旨在强调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2.C[孙中山的政治革命是要推翻满清统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民族革命说的是政治革命,故B项错误;据材料“查看了贫民窟,学习了有关工会、罢工和社会立法的知识”“那种社会动乱”可知孙中山不想在中国引起社会动乱,所以在民生中采取平均地权的措施,故C项正确;节制资本不是孙中山起初的改革措施,故D项错误。

]3.A[根据材料中“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得出当时孙中山主张各民族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五个主要民族,并不是说明当时民族多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4.D[《谕中原檄》是朱元璋的思想,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谋求近代民主化的思想,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打破旧的纲常伦理的,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指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满清贵族的统治,并未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故C项错误;民族主义是实现民主共和的前提,故D项正确。

]5.B[“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符合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C项错误;明确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 6.A[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强调国家是国民的国家,政治是国民的政治,权利是国民的权利,说明孙中山是在强调在国家中国民的主体地位,要建立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是在强调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但是没有涉及到三民主义的其他内容,也没有涉及到三民主义和世界思潮的比较,不能得出三民主义顺应了世界潮流,故B项错误;题干中强调国民的主体地位,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内容,不是革命派对三民主义的全新解释,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到推翻清王朝,没有涉及到民族革命,故D项错误。

]7.C[东京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故A项错误;1905年,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推翻清政府的时机尚不成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可以看出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孙中山的革命威望是否崇高,故D项错误。

]8.D[土地国有,与材料中“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表明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不“彻底”,故B项错误;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因此“开始关心”与材料中“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不符,故C项错误;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材料中“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表明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故D项正确。

]9.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无关,故A项错误;“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这是严肃的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主动寻求与俄国、中共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其中无关中庸之道,故C项错误;“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

]10.C[本段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多难兴邦的国家情怀。

从题中“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一句中可知,孙中山强调“求富强”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前提条件,“求富强”可以对应“民生主义”的内容,故选择C项。

] 11.C[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故C项正确。

]12.D[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主张很显然并不是单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矫正,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以传统儒家思想为行动指南,故A项错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而非博爱思想,故B项错误;“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不难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向往与追求,故D项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