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1.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刀的周公。
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B.解决现实问题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D.重回远古社会2.先秦时某位思想家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3.韩非,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主张的是A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4.《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合一. 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酌305首诗。
它最初被称为《诗》、《诗三百》,后来又被称为《诗经》。
《诗经》之称始于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 C.唐朝时期D.宋朝时期6.右图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的一幅图画,从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即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是老子。
三教共存一碑,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A.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B.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C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D.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7.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
他们都A.力图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这说明汉代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实践D.百家争鸣局面走向终结3.朱熹认为“礼”是伦理纲常的集中体现,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
同时,他还专门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朱熹这样做旨在A.加快儒家伦理的世俗化进程B.借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C.规范宗族和儿童的日常行为D.继承宣扬先代的礼乐纲常4.“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苟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
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
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
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
这一演变反映了A.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B.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A.从根本上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B.认为人要有理性的认识C.使哲学转向了对人自身的研究D.强调人应有高尚的品德6. 15、16世纪,西欧的艺术家们常常是照着现实生活中的人来刻画圣母、圣婴和其它宗教传说中的人物,而且这些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欢乐和愉快的情绪。
中学16—17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月考试卷高二历史命题人:一、选择题:共32题48分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C.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4.“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5.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6.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
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B.提倡进步和理性C.实行开明君主制D.主张天赋人权7.民国时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A.人文主义信仰得救B.理性主义信仰得救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D.城邦文明信仰得救8.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历史】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
据此可知,孔子A. 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 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 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D.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可知体现的是孔子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到人伦秩序,B选项排除。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选项排除。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 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 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D. 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儒家“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和“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为无求则说明有较强的道义和责任感,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不出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截然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儒家讲人道,并没有提到儒家重民或者民贵君轻的早期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
这一趋势A. 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B. 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C. 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 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答案】D【解析】由材料和所学可知,百家之学在互相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态势,这与当时诸侯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故答案为D项。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9月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9月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A ={x |x 2-x-6<0},B ={x |24-+x x >0},则A ∩B 等于( ) A .(-2,3) B .(2,3) C .(-4,-2)D .(-4,3) 2.在△ABC 中,AC =7,BC =2,B =60°,则BC 边上的高等于( ) A.32 B.332 C.3+62 D.3+394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2a 6=6+a 7,则S 9的值是( )A .27B .36C .45D .544.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8b =5c ,C =2B ,则cos C =( ) A.725 B .-725 C .±725 D.24255.在△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π6]B .[π6,π)C .(0,π3]D .[π3,π) 6.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2,12a 3,a 1成等差数列,则a 4+a 5a 3+a 4的值为( ) A.5-12 B.5+12 C.1-52 D.5-12或5+12 7.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平面上的三点A ,B ,C 共线,且OA →=a 4OB →+a 97OC →,则S 100=( )A .100B .101C .50D .518.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3n -13),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最小值是( )A .S 3B .S 4C .S 5D .S 69.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3-S m +2=8(S m -S m -1)(m >1,m ∈N),且a 6+4a 1=S 22,则a 1=( ) A.16 B.14C .4D .2 10.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51-3n ,设T n =|a n +a n +1+…+a n +14|(n ∈N *),则当T n 取得最小值时,n 的值是( )A .10B .12C .15D .1711.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n (n +1),其前n 项和为910,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1)x +y +n =0在y 轴上的截距为( )A .-10B .-9C .10D .912.已知在数列{a n }中,a 1=2,a n =2-1a n -1(n ≥2,n ∈N *),设S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b n =lg a n ,则S 99的值是( )A .2B .3C .5D .4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数列{a n }中,a 1=0,a 1+n =133+-n n a a ,则a 2016=_______ 14.已知A 船在灯塔C 北偏东80°处,且A 船到灯塔C 的距离为2 km ,B 船在灯塔C 北偏西40°处,A 、B 两船间的距离为3 km ,则B 船到灯塔C 的距离为________km.15.若.A ={x |y =5x +1-1},B ={x |y =lg(x 2+4x +m )},A ∩B =(-1,4],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函数f (x )=sin x -a (0≤x ≤5π2)的三个零点成等比数列,则log 2a =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10分,18~22每题12分)17.解关于x 的不等式 ax 2-2x-2-a<0(a>-1)18.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且有2sin B cos A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1)求角A 的大小;(2)若b =2,c =1,D 为BC 的中点,求AD 的长.19.在等比数列{a n }中, a 1+a 6=33,a 3a 4=32,且a 1+n <a n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log 2a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0.已知在数列{a n }中,a 1=1,前n 项和S n =n +23a n .(1)求a 2,a 3;(2)求{a n }的通项公式.21.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2+32a 3+…+3n -1a n =n 3,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2)设b n =n 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22.在数列{a n }中,a 1=1,3a n a n -1+a n -a n -1=0(n ≥2).数列{b n }满足b n =a n ·a n +1,T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1)证明:数列{1a n}是等差数列; (2)若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λT n <n +12·(-1)n 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河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1.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
”此文旨在说明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大同观念、坚强的同盟团体”等字眼意在强调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是有积极意义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论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作用而非宗法观念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分封制推动了统一国家建立而非对“王权至上”的认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秦汉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小农经济的发展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答案】C【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错误。
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任由方言自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
秦汉时国家统一,政府为了政令一统而统一了文字,秦代使用篆书、汉代使用隶书。
正因为有了文字的统一,秦汉才不会限制各地方言的使用,故C项正确。
大一统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主张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这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长发和卷发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C、果蝇的长翅和短翅D、猫的白毛和蓝眼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A、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B、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C、先研究基因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分离现象D、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4、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男孩蓝眼的可能性是()A. B. C. D.5、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6、8.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B、1∶2∶1C、3∶5∶1D、4∶4∶17、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8、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9∶3∶3∶1,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A、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全显性B、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F2代样本数量足够多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D、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9、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10、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植株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T”有关,如“福”字形为图1,“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外”,“宗"字形为图2,“尊祖祭祀的庙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D.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2.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这一事件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B.推动了诸侯变法改革C.否定了嫡长子继承制D.动摇了王位世袭传统3.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反映的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国家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C.垂直管理,互相监督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4.秦朝,侍中只是少府属下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汉武帝时地位渐高,常参与政务;魏晋以后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侍中地位的变化A.打破了选官任官的特权垄断B.奠定三省六部制的基础C.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D.开创了家臣干政的先河5.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等。
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一.选择题(32*1.5 = 48)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冶铁技术的落后B.精耕细作的需要C.小农经济的阻碍D.耕牛的极度缺少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4.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5.《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认为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6.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7.晋商和徽商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平行班) Word版含答案
洛阳一高高二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
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2.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
这说明分封制()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3.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4.周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
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B.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C.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5.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
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
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
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6.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命题:审题:时间:201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 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C. 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D. 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2.李克强总理从“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个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
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除井田,民得买卖”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人质性恶,其善者伪也”3.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
这说明()A. 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B. “仁”“礼”思想不合时宜C. 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D. 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4.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体现了()A. 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B. 韩非子严刑峻法的思想C. 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D.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5.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6.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礼法并重 D.仁政思想7.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1题;共85分)1.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月考)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①《诗》②《书》③《墨子》④《春秋》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2. (2分) (2015高二上·广州期中) 史籍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 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B . “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展C . 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D . “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3. (2分)(2016·湖北模拟) 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中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周一也。
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君子也。
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之小人也。
”这说明秦什伍制()A . 融合了儒家思想B . 体现了法家思想C . 是西周之制的传承D . 是郡县制度的完善4. (2分)(2019·浙江选考) 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5. (2分)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 . 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 . 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 . 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 . 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6. (2分) (2016高二上·泰州月考) 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与“商”姓来源有关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3.据统计,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缓解“冗兵”问题4.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
这些规定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5.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所有的官职(十将军除外)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担任政府中的各级官职。
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法律至上B.直接民主C.人人平等D.小国寡民6.曾指挥过马拉松战役的阿里斯泰德,在战争胜利后之后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
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
这表明.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C.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D.陶片放逐法保障了民主政治7.“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民法大全》D.《权利法案》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
洛阳名校2016—2017学年上期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答案
洛阳名校2016—2017学年上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从材料“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可以知道西汉太学生入学资格有德行等方面的要求。
其他选项不是材料要表述的内容。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程朱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客观唯心主义主要指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项和D项指心学;C项是朱熹的方法论;B项强调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理是世界的本源应该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答案】A【解析】商品经济发展,更多体现的是市民文化的繁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撇开旧注,自抒新意”、“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可知,宋代重文轻武,理学兴起,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等一系列探究“理”的方法,培养了文人的思辨精神,故A项正确;民族矛盾,与材料无明显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宋代学者怀疑精神与自抒新意,而不是儒学复兴,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反映了明清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这种变化,最能从本质上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故选D 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人类”和主旨“神”等信息,联系教材内容。
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以神作为万物的尺度,这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应该选A。
古希腊奉行多神教,崇拜古希腊神话诸神,BD选项与事实不符应该排除。
“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
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唐太宗在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这一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委派官吏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B.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C.以通婚和亲的方式确立关系D.以军事占领的方式进行强制管理参考答案:B2.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在A.战国B.秦朝C. 西汉D.明朝参考答案:C3.“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
”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的影响。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故本题应选C项;A项应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项应为中共十三大,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南方谈话”不符,故排除;D项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早于南方谈话的发表“1992年”,故排除。
4.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A.信仰马克思主义B.宣传社会主义C.认同无政府主义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参考答案:D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这一口号反映了民权、平等思想。
5. 下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A.北伐战争期间B.抗日战争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参考答案:C解析:图片信息“中华民国十四年”表明颁发于1925年,故本题选C。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D.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仁”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一直引领统治思想,故A错误;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错误;儒家思想具有具体的内涵并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C错误;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说明“仁”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孔子“仁”学说【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派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不相爱”。
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B 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因此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2题 48分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C.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4.“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5.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6.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
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B.提倡进步和理性C.实行开明君主制D.主张天赋人权7.民国时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A.人文主义信仰得救B.理性主义信仰得救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D.城邦文明信仰得救8.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9.右图为德国发行的马丁·路德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历史进步的重大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A.下层人民群众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D.知识阶层10.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A.唐诗和离骚 B.楚辞和汉赋 C.国风和汉赋 D.国风和离骚11.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
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农政全书》D.《伤寒杂病论》12.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达尔文13.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初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
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A.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D.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提供了指导14.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15.在孔家思想统治之下,……中国文化的改变,至多只有皮毛的改变,没有彻底的主张。
……一直到了民国四、五年以后,开始有些人作了片断的个人主义言论。
材料中的“开始”与哪一事件有关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17.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的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18.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1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0.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都重视教育的作用21.《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明代王文禄所撰的《龙兴慈记》记载了朱元璋诞生时的异象: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见之惊疑回禄也。
明发扣问,告以诞。
又记了朱元璋父亲死后“天葬”的情景:仁祖崩,太祖舁至中途,风雨大作,索断,土自壅为坟。
这里面渗透着何种思想A.鬼神迷信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神创论D.天赋人权22.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史实说明了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2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24.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
”依你的理解,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专政25.1925年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雕课堂上讲授达尔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A. 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2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汉赋和唐诗B.风俗画和文人画C.宋词和元曲D.话本和小说27.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B.关注西方科技C.坚持“中体西用”D.普遍接受西式教育28.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
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
”这表明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D.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29.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A.革命策略有所调整B.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C.阶级属性发生改变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30.《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材料反映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3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32.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