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的特征
日本战后科学技术引进的特点
中 图分类 号 : 2 . ( 1 ) F1 4 3 3 3
文献标 识码 :A
1 战后 E本 科学 技 术 引进 的状 况 t
二战后 , 日本 政 府 制 订 了一 系 列 有 关 经 济 和 科 技 的法 律 、 令 。 其 中 , 9 9年 l 政 l4 2月 颁 布 的 《 汇法 》 l5 外 和 9 0年 5月 1 0日颁 布 的 《 资法 》对 日本 引进 外 资 、 大 x  ̄ 贸 易和 引进 国 外先 进 外 , 扩 -- ,l J 设 备 、 术 , 了 巨大 的 推 动作 用 , 日本 的 技 术 引 进 工 作 逐 步 走 上 正 轨 。战 后 初 期 , 技 起 使 日本 将 技 术
作 者简 介 :陈少平 (9 7 ) 男 , 研究 员 。 究方 向 : 15一 , 副 研 科技 政策管 理 , 术经 济 ;陈 技 研 究方 向 : 电技 术 。 机
硕 (9 3 ) 男 , 日博 士 , 16一 , 留 副教授
维普资讯
第 5期
第一类 , 日本 政 府 提 出 的“ 定 技 术 ”第 二 类 ,需要 申报 的 技 术 ” 主要 是 有关 工 业 产 权 及其 他 技 指 ; “ ,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探究
一、什么是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一般创新行为倾向和机制。
它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类型选择、动力来源、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整合性构成要素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技术发展而调整、演进的过程。
同时, 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作为支撑。
二、战后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演变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国土面积比较小,资源也比较匮乏,但它却以世界国土面积的0.3%和世界人口的2%创造了每年大约占世界15%的GDP,成为世界第二经济、科技强国。
其成功的因素固然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发展战略。
我这里主要分三个阶段来讲日本的科技发展战略演变。
1.“贸易立国”和“技术吸收型”发展战略(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领土狭小,资源贫乏。
二战后,日本侵略者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本国国民带来严重的恶果,经济凋敝,物质匾乏。
当时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30一40年。
但是,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战后美国正积极建立世界霸权,把日本作为对付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大力扶植日本。
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有利契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并在1960年、1963年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一战略抉择的目标是: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入手,在引进过程中,循着引进模仿吸收改造创新之路,逐步建立本国自主的科学技术体系。
当时日本政府认为从国外“引进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接的技术进口方式,主要指本国的研发人员去国外考察和留学,引进国外的科技文献,进口商品和样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改良技术。
另外一种是付出对应的价格,直接买入专利和技术图纸。
显然前者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而进行的技术引进,而后者则是为了解燃眉之急而采取的措施。
日本的“技术立国”方针简析
非是耍 否定 “ 贸易立国” 、 从根本 上改变传统
鞠 的 加 工 贸易 方 式 , 布是耍 对产生
彝 级 的 、 一
直 式 的 国 际 分 工 ,一部 分 国 家 将 另 一部 分 国 家
作 为 原 料 产 地 和 商 品 销 售 市场 − 时 代 的 加 工 贸
易 方式 加 以 充 实 和 改 造 , 使 之 适 应 于 高 级 的 立
固的 基础。 ,二 − 通 过 引 进 美 国 西 欧 的耐 用 消 费品 工
业 技 术 , 加 快 了 经 济 的 增 长 , 改善 了人 民 的生 活 。 例 如 , 日本一方 面引进 了本世 纪二十年代 首先从 美国推广 起来的 家用电器和 汽车工业 技 术 , 一 方 面 又 引进 了 五 十 年 代 出现 的 电 视 、 立 体 声收 录 机 、 合 成 纤 维 和 塑 料 等 工 业 技 术 , 由于
将这 两股大 量消 费的商品流 带到了 日本 , 刺激 了为大量 生产、 运输这 些商品的原材料 工业和
交 通运 输的发 展 , 形成 了 “ 投 资带动 投资 ” 的
经 济连 锁反应 , 促 进了经 济的高 速增 长。
,三 − 巧 妙 地 利 用 了 美 苏 军 事 对 抗 的 形
势 , 把 美国 为 军 事 需耍 而 开 发 的 各 种 新技 术模
纂 全 部科 研费用 的 比 例 低 于 英 、 法 和 西德 , 在
材料 、 信息 · 电子、 生 物 工 程 等尖 端技术领 域 , 日本 在 世 界主 要科 学 杂志 上 发 表 的 论文 数 均少 于欧 美, 特别是 与美国比较, 仅为美国的 十分 之 一至五 分之一 。
为 了模 仿 、 利用 外 国 的 应用 、 开 发 研 究 成 果, 日本 在战 后从 欧美 国 家引进 了 大量技术 。 时 至今 日 , 日 本虽然 通过 出 口 技术 ,主耍 是 向 发 展中国家 出 口 − 抵 消 了一部分 进 口 技 术的 费 用 , 但 由于 过 去 年 代 引 进 技 术 的 延 期 支付 额 积 累很 多, 以 至整个对外 技术 贸易仍处于大量 入 超 的 状 态 。 根 据 ∀ # ∃% 年度 日 本科 技厅 的 “外 国 技 术 引进 报 告” , 该年 度 的 日 本 技 术 贸易 支 出 为 .) & ∋ # 亿 美 元 , 而 收 入 仅 为 / & . + 亿 美 元 , 收 入额不 及支 出额 的三分之 一。
世界各国生物育种政策
世界各国生物育种政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为了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生物育种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物育种政策的完善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际组织对生物育种的政策导向1.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AO提倡成员国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贫困和饥饿。
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FAO推动成员国采纳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公约,以保护育种者的权益。
2. 世界贸易组织(WTO):WTO下的《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协议》(UPOV协议)规定,成员国应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确保育种者的权益。
此外,WTO还关注生物技术产品贸易问题,要求成员国遵循国际公认的生物技术安全评价方法,确保生物技术产品贸易的安全。
二、发达国家生物育种政策特点1. 美国:美国生物育种政策以鼓励创新和保障公共利益为原则,强调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生物技术咨询委员会、制定生物技术法规,对生物育种技术进行严格监管。
同时,美国积极推动国际生物技术合作,分享生物技术研究成果。
2.欧盟:欧盟生物育种政策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实施严格的生物技术审批制度。
欧盟要求所有生物技术产品在上市前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确保产品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此外,欧盟还通过资助科研项目、设立生物技术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3. 日本:日本生物育种政策强调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物技术法规,对生物育种技术进行严格监管。
同时,日本还积极参与国际生物技术合作,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发展中国家生物育种政策现状1.我国:我国生物育种政策以促进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为目标。
政府通过制定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设立生物技术专项资金、加强生物技术监管等方式,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90年代以来的日本科技政策
日本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科技政策上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的经济低迷状态,同时社会也迎来老龄化和少子女化的人口问题,经济一度缺乏活力。
1995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决心以发展科技来振兴经济。
1996年,日本出台《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所体现的新的科技政策,改变了日本科技政策重在技术开发的战后模式,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基础研究及其作用,并努力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达成平衡。
该计划5年为一周期,全面规划国家创新体系,使日本沿着这条新的发展战略在科技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在这里,本文以日本出台的总共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对象来介绍日本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科技政策。
一、科技发展目的每一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所指定的科技发展目的和方向都会因为国情的变化和上一期计划完成情况而有所不同。
不过总的来看,这四期的基本计划都体现出以下几个大目标:应对当前和未来面临的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困境、振兴和发展基础研究、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日本。
第一期计划指出,通过科技发展解决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生活水准恶化的问题,解决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和预防灾害等生活需求问题,环境、食品、能源和资源短缺等挑战全球的发展问题;政府在不改变原来基础研究计划的前提下,要根据形势重新确定重点资助领域,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平衡;要为提高产、官、学各界的R&D能力彻底改善环境,促进公众、社会和经济界使用所有的成果。
第二期计划指出,解决工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减少、劳动力减少、保健费用和社会安全支出增加的问题;通过药物和预防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发展IT技术使新工业诞生、社会生活便捷;解决全球共同关注的新鲜水源、食品、能源、全球变暖、传染病等问题;在今后50年中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要达到30人左右,建立相当数量的研究基地,产生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高技术转移机构的水平,促进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想产业界转移,增加申请国际专利的树林,保持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能力。
日本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和政策体系及启示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合。
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骨干引领作用,牵 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和创新 链协同,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系统集成,加快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切实解决相关方面科技力量自 成体系、分散重复、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同时,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智库作用,构建科技信息 高端交流平台,为政府、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 撑,努力将相关研究成果和行业共识、产业需求转 化为国家政策和产业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政府也可以通过科研机构快速、深人了解相关行业情况,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确保 相关政策落地见效。
此外,建议科研机构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 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 和研究基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能力。
在此基础上,发挥好平台和纽带作用,紧紧 围绕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汇聚各类创新主体 和创新资源,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行业共 性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中央编办)曰本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和政策体系及启示鲁李瑾二战后,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科技 由技术引进、模仿为主转变为自主研发、创新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日本科技实现转 型发展的重要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确立并推动实施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
在实施这 一战略的过程中,日本构建起权威专业的科技创新 决策机制及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其成功经验可以 为我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 参考借鉴。
一、权威专业的决策机制保证了科技创新政策的协同性和有效性曰本的科技发展决策机制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1959年设立科学技术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2001年调整为综合科学技术 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CSTP), 2014年进一步调整为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 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CSTI)。
日本科研实力的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
日本科研实力的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科技实力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在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日本科研实力的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进行详细探讨。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日本一直走在了世界前沿。
尤其在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日本的科研成果屡获殊荣。
日本学者在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如纳米金属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使得日本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巩固。
此外,日本学者还着眼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如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在这些领域也有显著进展。
生物材料方面,日本学者致力于研究可再生生物材料、仿生材料等,既满足了现代工程材料的需求,又具备了环境友好性和生物相容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日本科研实力显著提升,为未来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日本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也有着极高的研究水平。
日本的科学家在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日本学者成功地进行了基因编辑、基因组测序等研究,为人类基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细胞生物学方面,日本科研人员对于细胞器功能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在药物研发方面,日本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发现新药物、探索新治疗方法,为人类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日本科研实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日本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无论是在电子器件、通信网络还是人工智能领域,日本的科研人员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
在电子器件方面,日本的科学家在半导体领域进行了众多重要突破,如高效能量转换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等的研发应用。
在通信网络方面,日本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高速通信技术、全息图像传输技术等,为信息传输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方法。
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日本的科研人员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机器学习、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都体现出了日本科研实力的独特魅力。
日本的科技行政管理制度
日本的科技行政管理制度日本作为一个重视科技发展的国家,其科技行政管理制度在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资源配置、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对日本科技行政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及职责日本的科技行政管理机构主要由文部科学省和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开发组织等组成。
文部科学省主要负责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科技资源进行调配和管理。
而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则承担着科技项目的管理和执行职责。
具体来说,文部科学省的职责主要包括:(1)制定科技政策。
文部科学省负责制定科技政策,包括科技发展规划、科技产业政策、科技合作政策等,为科技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2)调配科技资源。
文部科学省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科技资源的调配和配置,包括财政资金的分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3)推动科技转化。
文部科学省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开发组织的职责主要包括:(1)执行科技项目。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开发组织承担着执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职责,包括研究开发、试验验证等工作。
(2)推动产学研合作。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开发组织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日本的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主要由文部科学省负责。
文部科学省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需求和战略定位,制定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
在制定科技政策时,文部科学省采取了多种方式和途径,包括:(1)征求专家意见。
文部科学省在制定科技政策时,经常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科技专家和学者的智慧和经验,制定科技政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开展国际合作。
文部科学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3)依法治理。
日本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均依法进行,文部科学省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保证科技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日本科学和科学政策
日本科学和科学政策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日本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战后日本基础研究的发展主要围绕大学和企业展开,大学一直作为传统意义上基础研究的主要阵地而存在。
而同时,战后日本企业开始重视基础研究,虽然其研发经费主要集中于试验开发,但因其投向研发的经费基数较大,使得日本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成为影响日本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基础研究投入来看,日本也表现出政府和企业作为基础研究两大投入主体并存的特征,但两大投入主体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企业投入基础研究集中于企业内部的中央研究所,而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则集中于大学。
1[1]文部科学省是日本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核心部门,包括其下属的独立行政法人机构JSPS(学术振兴机构)以及JST(科学技术振兴机构)2[2]负责执行对基础研究的资助。
另外,其他省,如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以及厚生劳动省等也有少量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强度的历史变化图日本基础研究强度的历史变化1965年,日本基础研究强度高达30.3 %,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1975年下降到14.2%。
1975年以后基础研究的比例开始回升,且基本在15%上下波动,1990年降至最低点13.0%,之后稍有提升。
1997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5%附近。
日本之所以会出现20世纪50年代至1965年基础研究强度保持较高比例,而1965年以后大幅下降?一般认为,这一变化主要在于受日本技术追赶战略的影响。
在1959年开始的“岩户景气”时代,日本企业内研究所数量显著增加,达到几乎每个稍有规模的企业都设有研究所的状况,此后的几年,在日本战后科学技术史上被称为“中研繁荣”的时代(即企业内大量建设中央研究所的时代)。
这一时期,企业进行基础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会出现基础研究强度保持较高水平的状况。
而1965年之后比例大幅下降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开始转向技术开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开发研究上,从而导致了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的降低,后来受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企业投向基础研究的比例下降更加明显。
日本的科学技术法制体系简述
科技 与社会
日本 的科学技 术法制体 系简述
黄荣光
摘 要 本文将 以笔者 的调研和 经历 为基础 ,阐述现行研 究尚未提及 的、该 国
在立法过程 中的一 些典 型案例 ,主要从现 行科技 法制体 系、科技 法制体 系的建 设
设提供一点参 照。
二 日本 科 技 法 体 系 的构 成
按照 ( 《 日本 科学 技术 ・ 术六 法》 ( 学 平成 1 年 版 )的 内容 来看 , 日本 的现行 5
的科技法体 系基 本 由以下 8 大类法律 ・ 法规・ 行政命令构成 : 第 1 类是 “ 行政组 织”法 ,这是各项法律 制定的首要依据 。其 中包括 日本
科学 技术 的发展 需要正确的 战略导 向和法律保 障 ,这是 日本在对 外宣传该国
现代 经济发展 的经验 时必 然会提 到的一个结 论。我 国科技界 已经注意到这 一点 ,
对于 日本 的创 新体系 、某些时段 的科 技立法 建设 ( 如陶建明 1 9 、冯 昭奎 1 9 、 91 9 6
中 国科学 院 2 0 0 7等 ) ,以及科技 体制 中某些机 构 的研究 ( 付东荔 19 、林仲 如 98 海 2 0 、吴松 2 0 &2 0 02 0 7 0 9等 ) ,已作 了不少努力 并具备一 定的学术积累 。但是 E t
本 的科 技立法程 序之确立是经过 了漫 长的过程 , 针对每个 时代的需求不断更新的 。
故在 提及对 我国的参考 作用 时,我们应该对其 政策环境 、现存 的政策手段 体系 、
政策理念 体系、政策 的形成 机制、政策需 求 ,以及政策开 发的资源有全面的认识 。
日本战后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及其启示
策 的 制 定 提 出 1若 干 建 议 。
[ 键词 ]科 学技 术 ; 策 ; 关 政 经济 ; 展 发 [ 巾图分 类号 ]G 0 (1) [ 313 3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号 ]10 —54 <D2。 —05 -0 。8 8× 20 )2 03 4
第二 次世界 大 战后 .日本 在 战 争的废 墟上 以惊 人 的速度发 展成 为 一个 经 济 大 国, 经 济 增长 主 要 其
促进 了 日本带 头工 业 的发展 。
7 其 中技术 进步 因 素所 起 的作 用 仅 为 1 7%. %. 、 而
、
日本 战后 科 学 技 术政 策 的主 要 特 点
在 7 代 中期 以后 , 0年 日本 国 民生产总值 ( P 增长 GN ) 日本 战后 的科学技术 政策 特 氧十分 鲜 明。
1 科技政策 紧紧 围绕 发展经 济 、 增强 国 力这 一
经济管理
福 建 行 政 学 院 福 建 经 济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20 0 2年 第 2期
了解 掌握其 关键性 的技 术 问题 , 后 从 本 国的生 产 然
科技政 策集 中力 量 , 变农 业 和 出 口贸 易有 关 工业 改 比重 小的构 成 , 进 了化 肥 、 铁 、 促 钢 电力 工 业 的 技术 现代 化。成长 期 , 变 轻工业 比重 大 , 材料工 业与 改 原
[ 收搞 日期 ] o l 2 3 2 o 一1 —0 [ 作者 简介 ]陈少平(97 15 一)福建福州^. 福州大学副研究员 杨水瞬(97 , 15 一)河南新邶^, 福州大学教授。
, N 。A L
。 。 L
m ”
苎 圄 曼
维普资讯
日本科研实力的科研政策与法规体系
日本科研实力的科研政策与法规体系日本作为全球科研实力的重要国家之一,其科研政策与法规体系起到了关键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断完善和调整科研政策和法规,为科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将探讨日本科研实力的背后所依托的科研政策和法规体系。
一、科研政策1. 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日本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创新的趋势,设定并支持一系列重点领域的科技发展。
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
政府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重点领域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2. 科技产业化政策的支持为了促进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产业化政策。
政府通过设立科技产业化基金,提供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发展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负责科技成果的评估、转化和推广,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3. 国际合作与人才引进政策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本政府积极推动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
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基金和奖励计划,鼓励本国科研机构与海外优秀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和人员交流。
同时,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日本的科研工作,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二、法规体系1. 科研经费管理法规为了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科研经费管理法规。
这些法规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和申请的程序、经费使用和报销的规定等。
通过严格的经费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浪费,保障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科研伦理与知识产权法规为了维护科学研究的伦理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科研伦理与知识产权法规。
科研伦理法规主要包括科研人员的研究道德和学术规范,防止科研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
知识产权法规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并保护其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论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本质
二 科学技术立 国战略的确立与发展
广义上来讲 , 一切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并且把科学技术的 资历 当做 国家命脉的意 向都可以认为是科学技术立 国。 科学 技术立 国在 1本不 同的 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 , 3 但都是以 科学技术的振兴为前提的 。0 8 年代初提 出的 “ 科学技术立 国” 具有新的含义 , 就是特 别强调 创造性 的科学技术开发 。1 8 90 年 ,日本通产省在 《 0 8 年代通产政策设想》中正式提出 “ 技 术立 国”这 一战略 I号 , = 1 宣告 日本 已经结束战后一直所处的 “ 追赶现代化 的时代” 正迅速迈 向 “ , 世界一流国家的时代” 。
论 日本 “ 学技 术创 造 立 的 本 质 科 国"
昌成 亮
( 中国地 质 大学 ( 汉 )政法 学 院 湖北 武汉 武
摘
40 7 ) 3 0 4
要: 本文拟结合对 日本科技技 术立 国战略提 出的历 史背景, 通过 日本战后科 学技术立 国战略的确立 与发展的过程 分 科技政 策 创新型 国家
析 ,探 讨 日本科 学技 术立 国战略 的 本质 ,得 出结 论 , 日本科 学技 术 立 国 的 本质 是 增 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关键词 : 日本
量
调整 , 实现 了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增长 , 16 年 ,H本 国内 到 98 生产总值 ( D 达到 12 亿美元 , G P) 48 超过德 国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号 经济 强国。 …H本在2 世纪8 年代 确立 了“ 0 0 技 术立国”战略 ,并把它作为新时期 日本的基本 国策;1 9 年 95 又在技术立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出 “ 技术创造立国”的战略 1 3号。学界研究 日本科技立国 , 都比较偏重于其具体政策及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本文探讨 日本的科学技术立 国战略的
日本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推动实现超智能社会“社会5.0”
日本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推动实现超智能社会“社会5.0”作者:暂无来源:《华东科技》 2017年第2期日本于1995 年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规定,自1996年度起,日本政府必须每五年制定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系统且一贯地执行科学技术政策。
今年1 月22 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第五期(2016-2020 年度)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要点日本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CSTI)具体负责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这也是日本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改组后首次制定的计划。
“计划”关于日本现状有如下基本认识: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等的迅猛发展,日本正在进入社会经济结构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代”,随着国内外问题的增多和复杂化,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也在加大。
然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执行20 年来,成绩和问题并存:一方面,切实改善了研究开发环境,LED 和iPS 细胞等成果纷纷获得象征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诺贝尔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基础实力有弱化的倾向,政府研究开发投资的增长率停滞不前。
在上述背景下,“计划”在重视着眼未来战略布局的能力(预见性和战略性)和准确应对一切变化的能力(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本方针下,提出日本在国家层面应当实现的四大目标:一是保持持续增长和区域社会自律发展;二是保障国家及国民的安全放心和实现丰富优质的生活;三是积极应对全球性课题和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四是源源不断地创造知识产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今后五年日本重点推进科学技术政策的四大方面:一、创造未来产业和推动社会变革。
为了激起日本的巨大变化、引领大变革时代,强有力地推进“社会5.0”(Society 5.0)战略,深化一系列举措,催生非连续创新的研究开发,不断创造新价值和新服务,领先世界实现“超智能社会”。
二、积极应对经济和社会课题。
为了及早应对日本国内及全球范围内显现出的课题,由国家设定重要的政策课题,推进解决课题的科学技术创新工作。
科学技术战略和政策的指南——介绍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
作者: 安念念
出版物刊名: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页码: 2-3页
主题词: 日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战略;施政方针;官方文件;统计材料;年度报告;国际科技界;统计数字;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正>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政府机关逐年以报告书的形式,发表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现状、施政方针,以及有关的统计材料。
人们通常把这些官方文件,称为“白皮书”或“蓝皮书”。
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是根据日本“科学技术厅设置法”的规定,每年由科学技术厅发表的论述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年度报告。
据日本科学技术厅介绍,编写科学技术白皮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NISTEP科学技术指标是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简称NISTEP)在科学技术发展评估方面所提出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旨在评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技术政策制定和决策的参考依据,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的核心目标是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这些指标包括科学研究的投入、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产出和科技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弱,为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注重科学研究的投入。
科学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基础,NISTEP通过评估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包括研究经费、研究人员数量和科研机构数量等方面,来衡量国家的科学研究实力。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环境和科研能力。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也关注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NISTEP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衡量国家的科技实力,包括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还考虑了科技产出和科技应用。
科技产出是指科技领域的成果和成就,包括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学术影响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
科技应用则是指科技成果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
这些指标反映了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
NISTEP科学技术指标的制定是基于充分的数据和科学研究,旨在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这些指标的使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科技机构了解科技发展的整体情况,识别科技政策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NISTEP科学技术指标也可以帮助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了解自身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为其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日本科技发展的观后感3000字
日本科技发展的观后感3000字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了生存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到现在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
从二战的溃败到今日具有世界科技强国之称,日本的飞速发展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日本能够在短时期内崛起并克服自身的先天不足与其在不同时期采用合理适时的科技政策大大相关。
中国应积极借鉴日本发展的经验,认真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发展历史,使中国科技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日本科技政策发展史1.一战前和战中的科技体制。
日本最初设立的研究院,是模仿欧美个别发达国家研究院的形式,1879设立了东京学士会院,在1906年东京学士会院改组为帝国学士院,帝国学士院负有促进学术发展,加强文化教育的使命,从制度上作为国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支援。
之后根据需要日本相继设立了理化学研究所、测地学委员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其中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促进了军事、产业、官厅、民间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这也是促使日本科技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二战后科技体制。
由于在二战战场上战败,受到严重创伤的日本经济难以得到自立,1955年日本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为振兴科技未雨绸缪。
在原子能的开发问题上,政府推进了第一艘核动力船陆奥号的开发,并设立了原子能安全委员会。
二、日本振兴发展的科技政策1.实践创造性的科技政策。
1981年是日本的创造元年,这一年是明治政府以后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创造性科技振兴方案。
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建立流动研究系统,以及由科学技术厅推进的创造性科技制度和九十年代技术立国的通产省的二十一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
可以做下对比日本以前的科技就像从外国购进种子在日本成熟收割的收割型技术,现在是日本播种后成熟的播种型技术。
创造性科技的制度就是通过寻找科学和技术的衔接点,发掘和培养素材的新特性,从而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2.新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政策。
日本政府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企业技术及生产工艺,积极有效地研究开发,将多种研究方案委托给多数的民间企业,同时将长期的整体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各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负责,从中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日本科学技术大纲
日本科学技术大纲苏玲【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年(卷),期】1986()5【摘要】继去年九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行政改革中的具体方针政策》之后,根据前年科学技术会议(会议主席中曾根首相)第十一号咨询报告《关于适应新形势变化,展望未来,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方针政策》的内容及以后变化的情况制定的《日本政府推行振兴科学技术政策的基本大纲》今年3月在日本内阁获得通过。
这是当前日本繁荣振兴科技的基本政策。
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基本方针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为了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及国民生活,切实适应其多样化的需求,开拓未来新的可能性,要以开展丰富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活动为轴心,谋求振兴科学技术。
基础研究是培养下一代技术的基本土壤。
因此我们要特别以加强基础研究为中心,创造能还原原理及现象的技术种子,【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科学技术活动;技术大纲;基础研究;行政改革;振兴科技;方针政策;适应新形势;技术会议;国民生活;科学技术政策【作者】苏玲【作者单位】内蒙古科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1;C931【相关文献】1.让科学技术恩泽大地——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大纲》 [J], 张云生2.2014-2015年度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入编《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2016)/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机电工程)修订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综合管廊全过程技术与管理》统稿会在上海召开 [J],3.日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兼论《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意义 [J], 韩立新4.科学地图助力日本政府科技规划——访日本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科学技术与学术基础调查研究室室长伊神正贯 [J], 黄吉;徐宏宇;高桥文行5.日本的海洋科学技术进展: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纪实 [J], 李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科技奖励体系简析
日本科技奖励体系简析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
它定义、解释了日本的奖励体系,以及它对社会和科技发展所扮演的角色。
文章还总结了该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未来如何实施奖励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日本、科技奖励、社会发展、挑战正文: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发展,日本政府推出了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简称JITT)。
根据JITT,日本政府将对符合一定标准的科学研究者和科研机构提供奖励。
这种奖励体系将有助于日本的科技发展,并且它将给日本的社会带来新的改变。
JITT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JITT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对于具体的实施情况比较模糊。
因此,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并且明确地宣布奖励以及获得奖励的研究者和机构。
其次,日本政府需要在社会和政治上考虑实施这一体系所带来的变化。
最后,JITT需要有一个中央机构来监督其实施过程中的进度。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JITT也有许多发展机遇。
首先,JITT可以促使日本拥有更强大的科技优势,并且可以推动日本科研领域的发展。
其次,JITT能够帮助日本政府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参与日本的科技研发。
最后,JITT可以帮助日本建立起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体系,从而有助于政府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
因此,建议日本政府逐步完善科技奖励体系,以利于日本科技发展。
为此,政府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政策指导,并明确奖励标准和目标。
其次,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科技创新中央机构来监管和指导实施过程中的进度。
最后,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国家科研资助体系,以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和机构参与科技创新。
日本政府还需要加大宣传工作,把JITT的内容全面地介绍给人民,让社会对JITT的目标有更多的了解。
此外,政府也可以利用媒体来持续强化日本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关注度。
同时,日本政府也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通过共同研究和实验交流等方式,把日本的科技成果推向世界各地,从而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