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初二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2.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B.100°C.130°D.180°3.已知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315°B.270°C.180°D.135°4.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A.B.C.D.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α,∠ABC的平分线与∠B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P=()A.90°﹣αB.90°+αC.D.360°﹣α6.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7.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A.150°B.130°C.120°D.100°8.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101315.…,1617.α19180°,则它的边数是.21.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2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满足∠B﹣∠A=∠C﹣∠B,则∠B= 度.23.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2BC和∠A2012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3,则∠A2013= 度.24.如图,△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度.25.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其中∠BAC= 度.26.平面上,将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并叠在一起,如图,则∠3+∠1﹣∠2= .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如图,直线DE交△ABC的边AB、AC于D、E,交BC延长线于F,若∠B=67°,∠ACB=74°,∠AED=48°,求∠BDF的度数.28.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29.已知△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分别交CD、AC于点F、E,求证:∠CFE=∠CEF.30.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若∠ABE=25°,∠BAD=50°,则∠BED的度数是度.(2)在△ADC中过点C作AD边上的高CH.(3)若△ABC的面积为60,BD=5,求点E到BC边的距离.31.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P为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PE⊥AD交直线BC于点E.(232EDF34.(1XZ(2)、C,那么∠35、C (2(1BOD=∠(2﹑37.如下几个图形是五角星和它的变形.(1)图(1)中是一个五角星,求∠A+∠B+∠C+∠D+∠E.(2)图(2)中的点A向下移到BE上时,五个角的和(即∠CAD+∠B+∠C+∠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3)把图(2)中的点C向上移到BD上时(1)如图(3)所示,五个角的和(即∠CAD+∠B+∠ACE+∠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38.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α=50°,则∠1+∠2= °;(2)若点P在边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如图(4)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3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40.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A′与∠2之间的关系是.(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两边之2.()∴90°﹣∠1+120°﹣∠3+120°﹣∠2=180°,∴∠1+∠2=150°﹣∠3,∵∠3=50°,∴∠1+∠2=150°﹣50°=10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用∠1、∠2、∠3表示出△ABC的三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3.(2010?西藏)已知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315°B.270°C.180°D.135°【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解答.【解答】解:∵∠1、∠2是△CDE的外角,∴∠1=∠4+∠C,∠2=∠3+∠C,即∠1+∠2=2∠C+(∠3+∠4),∵∠3+∠4=180°﹣∠C=90°,∴∠1+∠2=2×90°+90°=27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4.(2015?长沙)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5.(.90°﹣+α.DPPCB=(∠)=180°﹣(180°﹣6.(上A′A.40°B.30°C.20°D.10°【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A′DB=∠CA'D﹣∠B,又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CA'D=∠A=50°,易求∠B=90°﹣∠A=40°,从而求出∠A′DB的度数.【解答】解:∵Rt△ABC中,∠ACB=90°,∠A=50°,∴∠B=90°﹣50°=4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CA'D=∠A,∵∠CA'D是△A'BD的外角,∴∠A′DB=∠CA'D﹣∠B=50°﹣40°=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图形折叠后与折叠前所对应的角相等.7.(2004?陕西)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A.150°B.130°C.120°D.100°【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求得.【解答】解:∵BE⊥AC,CD⊥AB,∴∠ADC=∠AEB=90°,∴∠BPC=∠DPE=180°﹣50°=130°.故选B.8.(OA=15求得相10.(【解答】解:设这个内角度数为x°,边数为n,∴(n﹣2)×180﹣x=1510,180n=1870+x=1800+(70+x),∵n为正整数,∴n=11,∴=4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方法,属于需要识记的知识.11.(2011春?滨城区期末)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A.内角和增加360°B.外角和增加360°C.对角线增加一条D.内角和增加180°【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特征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当边数增加一条就变成n+1,则内角和是(n﹣1)?180°,内角和增加:(n﹣1)?180°﹣(n﹣2)?180°=180°;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特征,边数变化外角和不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外角和特征.先设这是一个n边形是解题的关键.12.(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30°,180°×=45°,180°×=105°,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180°×>90°.13.(14.((n ﹣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360,解得n=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点评】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15.(2006?镇江)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120 米.【分析】由题意可知小亮所走的路线为一个正多边形,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出答案.∴他需要走12次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即一共走了12×10=120米.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6.(2014?随州)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75 度.【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解答】解:如图.∵∠3=60°,∠4=45°,∴∠1=∠5=180°﹣∠3﹣∠4=75°.故答案为:75.17.(19.(4+∠5= ﹣∠CDE=DEA)=900°﹣540°=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n边形的内角和=(n﹣2)?180 (n≥3)且n为整数).(2)多边形的外角和指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则n边形取n个外角,无论边数是几,其外角和永远为360°.20.(2014?自贡)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则它的边数是9 .【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3×360°+180°.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n﹣2)?180°=3×360°+180°,解得:n=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答案为:9.【点评】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此题只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21.(2015?徐州)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 .【分析】首先根据求出外角度数,再利用外角和定理求出边数.【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0°,∴它的外角是:180°﹣140°=40°,22.(23.(和∠A1CD∠=∠=∠∠°.11∵∠A1CD=∠A1+∠A1BC,即∠ACD=∠A1+∠ABC,∴∠A1=(∠ACD﹣∠ABC),∵∠A+∠ABC=∠ACD,∴∠A=∠ACD﹣∠ABC,∴∠A1=∠A,∴∠A1=m°,∵∠A1=∠A,∠A2=∠A1=∠A,…以此类推∠A2013=∠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推导出∠A1=∠A,并能找出24.(于D,25.(26.(2= 24°.【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分别求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然后分别求出∠3、∠1、∠2的度数是多少,进而求出∠3+∠1﹣∠2的度数即可.【解答】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180°÷3=60°,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360°÷4=90°,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是:(5﹣2)×180°÷5=3×180°÷5=540°÷5=108°,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6﹣2)×180°÷6=4×180°÷6=720°÷6=120°,则∠3+∠1﹣∠2=(90°﹣60°)+(120°﹣108°)﹣(108°﹣90°)=30°+12°﹣18°=24°.故答案为:24°.1)n边27.(,若∠28.(于E,29.(,分别【解答】证明:∵∠ACB=90°,∴∠1+∠3=90°,∵CD⊥AB,∴∠2+∠4=90°,又∵BE平分∠ABC,∴∠1=∠2,∴∠3=∠4,∵∠4=∠5,∴∠3=∠5,即∠CFE=∠CEF.【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有关知识;正确利用角的等量代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2010春?横峰县校级期末)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若∠ABE=25°,∠BAD=50°,则∠BED的度数是度.(2)在△ADC中过点C作AD边上的高CH.(3)若△ABC的面积为60,BD=5,求点E到BC边的距离.【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BED=∠ABE+∠BAE=75°;(2)三角形高的基本作法:用圆规以一边两端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两段弧,交于角的两边,再以交点为圆心,用交轨法作两段弧,找到两段弧的交点,连接两个交点,并过另一端点作所成直线的平行线,叫该边所在直线一点,连接该点和另一端点,则为高线;(3D是BC 中点,E==×==×=BD?EF=×31.(PE⊥AD (2∠DAC【解答】解:(1)∵∠B=35°,∠ACB=85°,∴∠BAC=60°,∵AD平分∠BAC,∴∠DAC=30°,∴∠ADC=65°,∴∠E=25°;(2).设∠B=n°,∠ACB=m°,∵AD平分∠BAC,∴∠1=∠2=∠BAC,∵∠B+∠ACB+∠BAC=180°,∵∠B=n°,∠ACB=m°,∴∠CAB=(180﹣n﹣m)°,∴∠BAD=(180﹣n﹣m)°,∴∠3=∠B+∠1=n°+(180﹣n﹣m)°=90°+n°﹣m°,∵PE⊥AD,∴∠DPE=90°,m°)B和∠32.(D,∠BDE在AFD是(2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相等.理由如下:∵AD平分∠BAC,∴∠BAD=∠CAD.又∠EAD=∠EDA,∴∠EAC=∠EAD﹣∠CAD=∠EDA﹣∠BAD=∠B;(2)设∠CAD=x°,则∠E=3x°,由(1)知:∠EAC=∠B=50°,∴∠EAD=∠EDA=(x+50)°在△EAD中,∵∠E+∠EAD+∠EDA=180°,∴3x+2(x+50)=180,解得:x=16.∴∠E=48°.【点评】(1)建立要证明的两个角和已知角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的相等的角,即可证明;(2)注意应用(1)中的结论,主要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用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关的角,再列方程求解.34.(2010春?海口期末)(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 150°,∠XBC+(2)B、C,那么∠X为35.(、OE、(2【解答】解:(1)①∵∠MON=40°,OE平分∠MON∴∠AOB=∠BON=20°∵AB∥ON∴∠ABO=20°②∵∠BAD=∠ABD∴∠BAD=20°∵∠AOB+∠ABO+∠OAB=180°∴∠OAC=120°∵∠BAD=∠BDA,∠ABO=20°∴∠BAD=80°∵∠AOB+∠ABO+∠OAB=180°∴∠OAC=60°故答案为:①20 ②120,60(2)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OE是∠MON的角平分线,∴∠AOB=∠MON=20°,∵AB⊥OM,∴∠AOB+∠ABO=90°,∴∠ABO=70°,若∠BAD=∠ABD=70°,则x=20若∠BAD=∠BDA=(180°﹣70°)=55°,则x=35若∠ADB=∠ABD=70°,则∠BAD=180°﹣2×70°=40°,∴x=50②当点D在射线BE上时,因为∠ABE=110°,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BAD=∠BDA,此时x=125.综上可知,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且x=20、35、50、12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BOD=∠(2BPD﹑和解答.37.(2013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如下几个图形是五角星和它的变形.(1)图(1)中是一个五角星,求∠A+∠B+∠C+∠D+∠E.(2)图(2)中的点A向下移到BE上时,五个角的和(即∠CAD+∠B+∠C+∠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3)把图(2)中的点C向上移到BD上时(1)如图(3)所示,五个角的和(即∠CAD+∠B+∠ACE+∠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分析】(1)如图,连接CD,把五个角和转化为同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根据三角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2)、(3)五个角转化为一个平角.【解答】解:(1)如图,连接CD.在△ACD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2+∠3+∠ACE+∠ADB=180°.∵∠1=∠B+∠E=∠2+∠3,∴∠A+∠B+∠ACE+∠ADB+∠E=∠A+∠B+∠E+∠ACE+∠ADB=∠A+∠2+∠3+∠ACE+∠ADB=180°;(2)无变化.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BAC+∠CAD+∠DAE=180°.∵∠BAC=∠C+∠E,∠EAD=∠B+∠D,∴∠CAD+∠B+∠C+∠D+∠E=∠BAC+∠CAD+∠DAE=180°;(3)无变化.∵∠ACB=∠CAD+∠D,∠ECD=∠B+∠E,∴∠CAD+∠B+∠ACE+∠D+∠E=∠ACB+∠ACE+∠ECD=180°.38.((2)(3(4∴∠1=∠C+∠2+α=90°+∠2+α.(4)∵∠PFD=∠EFC,∴180°﹣∠PFD=180°﹣∠EFC,∴∠α+180°﹣∠1=∠C+180°﹣∠2,∴∠2=90°+∠1﹣α.故答案为:∠2=90°+∠1﹣α.【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9.(2016秋?南沙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分析】连接BE,由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知∠C+∠D=∠CBE+∠DEB,由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即可求∠A+∠ABC+∠C+∠D+∠DEF+∠F=360°.【解答】解:如图连接BE.∵∠1=∠C+∠D,∠1=∠CBE+∠DEB,∴∠C+∠D=∠CBE+∠DEB,∴∠A+∠ABC+∠C+∠D+∠DEF+∠F=∠A+∠ABC+∠CBE+∠DEB+∠DEF+∠F=∠A+∠ABE+∠BEF+∠F.又∵∠A+∠ABE+∠BEF+∠F=360°,∴∠A+∠ABC+∠C+∠D+∠DEF+∠F=3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涉及到四边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1(2)(3(2(3)1,即可即2∠A=∠2﹣∠1.【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

初二年级数学八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及常考题型练习

初二年级数学八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及常考题型练习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5.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6.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7.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中线倍长法、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在取OC=OD,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D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的射线OM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2、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 C.第3块D.第4块3、如图,△ABC和△EDF中,∠B=∠D=90°,∠A=∠E,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增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EDF的是( )A.AB=EDB.AC=EFC.AC∥EFD.BF=DC4、如图,AB//DC,AB=DC,要使∠A=∠C,直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AASB.SASC.ASAD.SSS∠AOB,则OC是∠AOB的平分线③a>b,则5、下列说法:①若AC=BC,则C为AB的中点②若∠AOC=12a2>b2④若a=b,则|a|=|b|,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是作Δ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7、作∠AOB平分线的作图过程如下: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3)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用下面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释作图原理,最为恰当的是()A.SSS B.SAS C.ASA D.AAS8、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填空题9、如图,已知AD=A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C≌△AEB,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10、如图,在Rt△ABC与Rt△DEF中,∠B=∠E=90°,AC=DF,AB=DE,若∠A=50°,则∠DFE的度数为________.11、如图,△ABC≌△DEF,BE=5,BF=1,则CF=_____.12、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分钟后△CAP与△PQB全等.13、如图,在△ABC中,点E在AB上,D为AC的中点,过点C作CF∥AB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AB=15cm,CF=10cm,则BE=_____cm.解答题14、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在△ABC中,AB=AC,∠BAC=90°,∠1=∠2,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_009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OC=OD,MC=MD在△OCM和△ODM中{OC=OD OM=OM MC=MD∴△OCM≅△ODM(SSS)∴∠COM=∠DOM∴OM就是∠AOB的平分线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2、答案:B解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看这4块玻璃中哪个包含的条件符合某个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A. AB=ED,可用ASA判定△ABC≌△EDF;B. AC=EF,可用AAS判定△ABC≌△EDF;C. AC∥EF,不能用AAA判定△ABC≌△EDF,故错误;D. BF=DC,可用AAS判定△ABC≌△EDF;故选C.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ABD=∠CDB,再加上AB=DC,BD=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可推出△ABD≌△CDB,从而推出∠A=∠C,即可得出答案.∵AB//DC,∴∠ABD=∠CDB,在△ABD和△CDB中,{AB=CD∠ABD=∠CDBBD=BD,∴△ABD≌△CDB(SAS),∴∠A=∠C,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根据直线中点、角平分线、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及绝对值的性质,逐一判定即可.当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点C不是AB的中点,故错误;当OC位于∠AOB的内部时候,此结论成立,故错误;当a、b为负数时,a2<b2,故错误;若a=b,则|a|=|b|,故正确;故选:A.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中点、角平分线、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及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6、答案:C解析: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条件.解: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已知条件为:∠α,∠β,及线段AB,故已知条件为:两角及夹边,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作图及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7、答案:A解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OD=OE,CE=CD,根据OC为公共边,利用SSS即可证明△OCE≌△OCD,即可得答案.∵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CE=CD,在△OCE和△OCD中,{OE=OD CD=CE OC=OC,∴△OCE≌△OCD(SSS),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找出相等的线段并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8、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结合图象逐个分析即可.解:∵△ABC≌△AEF,∴AC=AF,EF=BC,∠EAF=∠BAC,故①③正确;∵∠EAF=∠EAB+∠BAF,∠BAC=∠FAC+∠BAF,∴∠EAB=∠FAC,故④正确;条件不足,无法证明∠FAB=∠EAB,故②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AB=AC或∠ADC=∠AEB或∠ABE=∠ACD.解析:根据图形可知证明△ADC≌△AEB已经具备了一个公共角和一对相等边,因此可以利用ASA、SAS、A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A=∠A,AD=AE,∴可以添加AB=AC,此时满足SAS;添加条件∠ADC=∠AEB,此时满足ASA;添加条件∠ABE=∠ACD,此时满足AAS,故答案为AB=AC或∠ADC=∠AEB或∠ABE=∠AC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一道开放题,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0、答案:40°解析:先利用HL定理证明Rt△ABC≌Rt△DEF,得出∠D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出∠DFE的度数.解:在Rt△ABC与Rt△DEF中,∵∠B=∠E=90°,AC=DF,AB=DE,∴Rt△ABC≌Rt△DEF(HL)∴∠D=∠A=50°,∴∠DFE=90°-∠D=90°-50°=40°.所以答案是:40°.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理解斜边和一组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11、答案:3解析:先利用线段和差求EF=BE﹣BF=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BC=EF,再结合线段和差求出FC 可得答案.解:∵BE=5,BF=1,∴EF=BE﹣BF=4,∵△ABC≌△DEF,∴BC=EF=4,∴CF=BC﹣BF=4-1=3,所以答案是:3.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和差,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EF.12、答案:4解析:分当△CPA≌△PQB时和当△CPA≌△PQB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得BQ和BP的长,分别求得P和Q运动的时间,若时间相同即可,满足全等,若不等,则不能成立.当△CPA≌△PQB时,BP=AC=4(米),则BQ=AP=AB-BP=12-4=8(米),P的运动时间是:4÷1=4(分钟),Q的运动时间是:8÷2=4(分钟),则当t=4分钟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当△CPA≌△QPB时,BQ=AC=4(米),AB=6(米),AP=BP=12则P运动的时间是:6÷1=6(分钟),Q运动的时间是:4÷2=2(分钟),故不能成立.综上,运动4分钟后,△CPA与△PQB全等,所以答案是: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分△CPA≌△PQB和△CPA≌△QPB两种情况讨论是关键.13、答案:5解析:由D为AC的中点可得AD=CD,由CF∥AB可得∠AED=∠F,∠A=∠F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得结论即可.解:∵D为AC的中点∴AD=CD∵CF∥AB∴∠AED=∠F,∠A=∠FCD在△AED和△CFD中{AD=CD∠AED=∠F∠A=∠FCD∴△AED≌△CFD(AAS)∴AE=CF∵AB=15cm,CF=10cm,BE=AB-AE=AB-CF=15-10=5cm所以答案是:5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4、答案:(1)全等,理由见详解;PC⊥PQ,理由见解析;(2)存在,{t=1x=1或{t=2x=32.解析:(1)利用SAS 证得△ACP ≌△BPQ ,得出∠ACP=∠BPQ ,进一步得出∠APC+∠BPQ=∠APC+∠ACP=90°得出结论即可;(2)由△ACP ≌△BPQ ,分两种情况:①AC=BP ,AP=BQ ,②AC=BQ ,AP=BP ,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 解:(1)当t =1时,AP =BQ =1,BP =AC =3,又∵∠A =∠B =90°,在ΔACP 和ΔBPQ 中,{AP =BQ ∠A =∠B AC =BP∴ΔACP ≅ΔBPQ (SAS ).∴∠ACP =∠BPQ ,∴∠APC +∠BPQ =∠APC +∠ACP =90°.∴∠CPQ =90°,即线段PC 与线段PQ 垂直.(2)①若ΔACP ≅ΔBPC ,则AC =BP ,AP =BQ ,则{3=4−t t =xt, 解得:{t =1x =1; ②若ΔACP ≅ΔBQP ,则AC =BQ ,AP =BP ,则{3=xt t =4−t, 解得:{t =2x =32 ;综上所述,存在{t =1x =1 或{t =2x =32使得ΔACP 与ΔBPQ 全等.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5、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E 、BA 交于F ,根据角边角定理,证明△BEF ≌△BEC ,进而得到CF=2CE 的关系.再证明∠ACF=∠1,根据角边角定理证明△ACF ≌△ABD ,得到BD=CF ,至此问题得解.证明:分别延长BA ,CE 交于点F.∵BE ⊥CE ,∴∠BEF =∠BEC =90°.又∵∠1=∠2,BE =BE ,∴△BEF ≌△BEC(ASA),∴CE =FE =12CF. ∵∠1+∠F =90°,∠ACF +∠F =90°,∴∠1=∠ACF.又∵AB =AC ,∠BAD =∠CAF =90°,∴△ABD ≌△ACF(ASA),∴BD=CF,∴BD=2CE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恰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全等三角形内边间的关系来解决.。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含知识点、练习题、答案、作业)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含知识点、练习题、答案、作业)
AB CD AF CE
∴ Rt△ ABF ≌ Rt△CDE ( HL ), ∴ BF=DE .
BFG 在△ BFG 和△ DEG 中 BGF
DEG DGE ,
BF DE
∴△ BFG ≌△ DGE( AAS ). ∴ EG=FG . ( 2)( 1)中结论依然成立. 理由如下:∵ AE=CF , ∴ AE ﹣EF=CF ﹣ EF. ∴ AF=CE . ∵ DE ⊥AC , BF⊥ AC , ∴∠ DEG= ∠BFE=90°.
ACG B 45
BGH 与 CGK 均为旋转角,
BGH CGK
B KCG
在 BGH 与 CGK 中, BG CG
BGH
CGK
BGH≌ CGK ASA
BH CK , S BGH S CGK
S四边形 CHGK
S CHG
S CGK
S CHG S BGH
1 S ABC
2
11 44 4
22
( 2) AC
BC 4 , BH x , CH
( 1)在上述旋转过程中, BH 与 CK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四边形 CHGK的面积有何变化?证明你发现
的结论;
( 2)连接 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设 BH=X, GKH 的面积为 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
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 3)在( 2)的前提下,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 求出此时 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 1.1.6 已知:等边 ABC 中,点 O 是边 AC , BC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M , N 分别在直线 AC ,
BC 上,且 MON 60 . ( 1)如图 1 ,当 CM CN 时, M , N 分别在边 AC , BC 上时,请写出 AM 、 CN 、 MN 三者之 间的数量关系; ( 2)如图 2,当 CM CN 时, M , N 分别在边 AC , BC 上时,(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 立?若成立,请你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AD,BD平分∠ABC,则点D到AB的距离等于( )1、如图,在ΔABC中,∠C=90°,AC=8,DC=13A.4B.3C.2D.1答案:C分析:如图,过点D作DE⊥AB于E,根据已知求出CD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如图,过点D作DE⊥AB于E,AD,∵AC=8,DC=13∴CD=8×1=2,1+3∵∠C=90°,BD平分∠ABC,∴DE=CD=2,即点D到AB的距离为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ADE和△ABC中,∠E=∠C,DE=BC,EA=CA,过A作AF⊥DE,垂足为F,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四边形DGBA的面积为12,AF=4,则FG的长是()A.2B.2.5C.3D.103答案:C分析:过点A作AH⊥BC于H,证△ABC≌△AED,得AF=AH,再证Rt△AFG≌Rt△AHG(HL),同理Rt△ADF≌Rt△ABH,得S四边形DGBA=S四边形AFGH=12,然后求得Rt△AFG的面积=6,进而得到FG的长.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C于H,在△ABC与△ADE中,{AC=AE∠C=∠E BC=DE,∴△ABC≌△ADE(SAS),∴AD=AB,S△ABC=S△AED,又∵AF⊥DE,∴12×DE×AF=12×BC×AH,∴AF=AH,∵AF⊥DE,AH⊥BC,∴∠AFG=∠AHG=90°,在Rt△AFG和Rt△AHG中,,{AG=AGAF=AH∴Rt△AFG≌Rt△AHG(HL),同理:Rt△ADF≌Rt△ABH(HL),∴S四边形DGBA=S四边形AFGH=12,∵Rt△AFG≌Rt△AHG,∴SRt△AFG=6,∵AF=4,∴1×FG×4=6,2解得:FG=3.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运用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基础,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中,∠C=90°,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M、N.分别以点M、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过点P作线段BD,交AC于点D,过点D作N为圆心,以大于12∠ABC;③BC=BE;④AE=BE中,一定正确的是()DE⊥AB于点E,则下列结论①CD=ED;②∠ABD=12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A分析:由作法可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②正确,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①正确,由HL可得Rt△BDC≌Rt△BDE,故BC=BE,③正确,解:由作法可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②正确,∵∠C=90°,∴DC⊥BC,又DE⊥AB,BD是∠ABC的角平分线,∴CD=ED,故①正确,在Rt△BCD和Rt△BED中,{DE=DC,BD=BD∴△BCD≌△BED,∴BC=BE,故③正确.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画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如图,小明家仿古家具的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坏了,需要重新配一块.小明通过电话给玻璃店老板提供相关数据,为了方便表述,将该三角形记为ΔABC,提供了下列各组元素的数据,配出来的玻璃不一定符合要求的是()A.AB,BC,CA B.AB,BC,∠B C.AB,AC,∠B D.∠A,∠B,BC答案:C分析:根据SSS,SAS,ASA逐一判定,其中SSA不一定符合要求.A. AB,BC,CA.根据SSS一定符合要求;B. AB,BC,∠B.根据SAS一定符合要求;C. AB,AC,∠B.不一定符合要求;D. ∠A,∠B,BC.根据ASA一定符合要求.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SAS,ASA三个判定定理.5、如图,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AC=CE,∠B=∠D=90°,AC⊥C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2B.∠A+∠E=90°C.BC=DE D.∠BCD=∠ACE答案: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2,∠1=∠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出△ABC≌△CDE,再逐个判断即可.解:∵AC⊥CD,∴∠ACD=90°,∵∠B=90°,∴∠1+∠A=90°,∠1+∠2=90°,∴∠A=∠2,同理∠1=∠E,∵∠D=90°,∴∠E+∠2=∠A+∠E=90°,在△ABC和△CDE中,{∠A=∠2∠B=∠D AC=CE,∴△ABC≌△CDE(AAS),∴BC=DE,∴选项A、选项B,选项C都正确;根据已知条件推出∠A=∠2,∠E=∠1,但是∠1=∠2不能推出,而∠BCD=90°+∠1,∠ACE=90°+∠2,所以∠BCD=∠ACE不一定成立故选项D错误;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ASA,SAS,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6、在△ABC中,AB=4,AC=6,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AD的取值范围是()A.0<AD<10B.1<AD<5C.2<AD<10D.0<AD<5答案:B分析: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可证△ABD≌△CDE,可得AB=CE,AD=DE,在△AC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得AE的取值范围,即可解题.解: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在△ABD和△CDE中,∵{AD=DE∠ADB=∠CDEBD=CD,∴△ABD≌△CDE(SAS),∴AB=CE,AD=DE∵△ACE中,AC﹣AB<AE<AC+AB,∴2<AE<10,∴1<AD<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BD≌△CDE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 )A.0.5B.1C.1.5D.2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CE,∠A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ΔADE≅ΔC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F,根据AB=4,CF=3,即可求线段DB的长.∵CF//AB,∴∠A=∠FCE,∠ADE=∠F,在ΔADE和ΔFCE中{∠A=∠FCE∠ADE=∠FDE=FE,∴ΔADE≅ΔCFE(AAS),∴AD=CF=3,∵AB=4,∴DB=AB−AD=4−3=1.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判定ΔADE≅ΔFCE是解此题的关键.8、下列选项可用SAS证明△ABC≅△A′B′C′的是()A.AB=A′B′,△B=△B′,AC=A′C′B.AB=A′B′,BC=B′C′,△A=△A′C.AC=A′C′,BC=B′C′,△C=△C′D.AC=A′C′,BC=B′C′,△B=△B′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SAS的判定逐项判定即可.解:A.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满足SAS,能证明△ABC△△A′B′C′,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解答的关键.9、如图,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4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40°;③OM平分∠BOC;④MO平分∠BM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逐个证明即可,①只要证明△AOC≌△BOD(SAS),即可证明AC=BD;②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证明; ④作OG⊥MC于G,OH⊥MB于H,再证明△OCG≌△ODH(AAS)即可证明MO平分∠BMC.解:∵∠AOB=∠COD=40°,∴∠AOB+∠AOD=∠COD+∠AOD,即∠AOC=∠BOD,在△AOC和△BOD中,{OA=OB∠AOC=∠BODOC=OD,∴△AOC≌△BOD(SAS),∴∠OCA=∠ODB,AC=BD,①正确;∴∠OAC=∠OBD,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MB+∠OAC=∠AOB+∠OBD,∴∠AMB=∠AOB=40°,②正确;作OG⊥MC于G,OH⊥MB于H,如图所示:则∠OGC=∠OHD=90°,在△OCG和△ODH中,{∠OCA=∠ODB∠OGC=∠OHDOC=OD,∴△OCG≌△ODH(AAS),∴OG=OH,∴MO平分∠BMC,④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B.小提示:本题是一道几何的综合型题目,难度系数偏上,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10、如图,AB=AC,AD=AE,∠BAC=∠DAE,点B,D,E在同一直线上,若∠1=25°,∠2=35°,则∠3的度数是()A.50°B.55°C.60°D.70°答案:C分析:由∠BAC=∠DAE可证得∠BAD=∠CAE,继而证明△BAD≅△CAE(SAS),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2=∠CAE,∠ABD=∠1,最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解:∵∠BAC=∠DAE∴∠BAC−∠DAC=∠DAE−∠DAC∴∠BAD=∠CAE∵AB=AC,AD=AE,∴△BAD≅△CAE(SAS)∴∠2=∠CAE,∠ABD=∠1∵∠1=25°,∠2=35°∴∠3=∠2+∠ABD=∠2+∠1=6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填空题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延长线于F,交AC于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BF=BA;③PH=HC;④PH=PD;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②④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AB+∠PBA=4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结论①;由△BPA≌△BPF可得结论②;由△APH≌△FPD可得结论④;若PH=HC,则PD=HC,由AD>AC可得AP>AH不成立,故③错误;解:∵∠CAB+∠CBA=90°,AD、BE平分∠CAB、∠CBA,∴∠PAB+∠PBA=1(∠CAB+∠CBA)=45°,2△PAB中,∠APB=180°-(∠PAB+∠PBA)=135°,故①正确;∵∠ADF+∠F=90°,∠ADF+∠DAC=90°,∴∠F=∠DAC=∠DAB,△BPA和△BPF中:∠PBA=∠PBF,∠PAB=∠PFB,BP=BP,∴△BPA≌△BPF(AAS),∴BA=BF,PA=PF,故②正确;△APH和△FPD中:∠PAH=∠PFD,PA=PF,∠APH=∠FPD=90°,∴△APH≌△FPD(ASA),∴PH=PD,故④正确;若PH=HC,则PD=HC,AD>AC,则AD-PD>AC-HC,即AP>AH,不成立,故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所以答案是:①②④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若CB=7,则DE+ DB=______.答案:7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CD=DE,再求出DE+DB的值即可.解:∵AD平分∠BAC交BC于点D,∠C=90°,DE⊥AB,∴CD=ED.∵CB=7,∴BD+CD=7,∴DE+DB=7,所以答案是:7.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13、如图,在△ABC中,A(0,1),B(3,1),C(4,3),D是坐标平面上一点,若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点D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D1(-1,3),D2(4,-1),D3(-1,-1)分析:若要△ABD≌△ABC,则D点可在AB的上方或下方,分别讨论即可.如图,要和△ABC全等,且有一边为AB的三角形,D点可为:D1(-1,3),D2(4,-1),D3(-1,-1)所以答案是:D1(-1,3),D2(4,-1),D3(-1,-1).小提示:本题考查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注意不要遗漏可能的情况是解题关键.14、如图,在△ABC中,∠A=90°,DE⊥BC,垂足为E.若AD=DE且∠C=50°,则∠ABD=_____°.答案:20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先求解∠ABC,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平分∠ABC,从而可得答案.解:∵∠A=90°,∠C=50°,∴∠ABC=180°−90°−50°=40°,∵∠A=90°,DE⊥BC,DA=DE,∴BD平分∠ABC,∠ABD=1∠ABC=20°,2所以答案是:20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AB=CB,要使△ABD≌△CBD(SSS),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答案:AD=CD分析:要利用SSS判定△ABD≌△CBD,已知AB=CB,公共边BD=BD,只需要再添加一组对边相等即可.解:∵AB=CB,BD=BD,∴要利用SSS判定△ABD≌△CBD,只需要在添加一组对边相等即可.∴AD=CD,所以答案是:AD=CD.小提示:本题考查用三边对应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根据图形找到相关的条件是解题关键.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D是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AB=8,AC=6.(1)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2)若∠BAC=90°,求四边形AEDF的面积.答案:(1)14;(2)12.分析:(1)延长DE到G,使GE=DE,连接BG,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求出AE=4,AF=3,并利用SAS证明AB=4,△AED≌△BEG,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再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GBD≌△ABD,可证得DE=12同理DF=1AC=3,即可计算出四边形的周长;2(2)利用SSS可证△AEF≌△DE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求出△AEF的面积,则四边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解:(1)延长DE 到G ,使GE =DE ,连接BG ,∵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AB =8,AC =6,∴AE =BE =12AB =4,AF =CF =12AC =3.在△AED 和△BEG 中,{AE =BE∠AED =∠BEG DE =GE,∴△AED ≌△BEG (SAS ).∴AD =BG ,∠DAE =∠GBE .∵AD ⊥BC ,∴∠DAE +∠ABD =90°.∴∠GBE +∠ABD =90°.即∠GBD =∠ADB =90°.在△GBD 和△ABD 中,{BG =DA∠GBD =∠ADB BD =DB,∴△GBD ≌△ABD (SAS ).∴GD =AB .∵DE =12GD ,∴DE =12AB =4.同理可证:DF =12AC =3.∴四边形AEDF 的周长=AE +ED +DF +FA =14.(2)由(1)得AE =DE =12AB =4,AF =DF =12AC =3, 在△AEF 和△DEF 中,{AE =DEAF =DF EF =EF,∴△AEF ≌△DEF (SSS ).∵∠BAC =90°,∴S △AEF =12AE•AF =12×4×3=6. ∴S 四边形AEDF =2S △AEF =1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利用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如图1,在Rt △ABC 中,∠ACB =90°,∠B =60°,AD ,CE 是角平分线,AD 与CE 相交于点F ,FM ⊥AB ,FN ⊥BC ,垂足分别为M ,N .【思考说理】(1)求证:FE =FD .【反思提升】(2)爱思考的小强尝试将【问题背景】中的条件“∠ACB =90°”去掉,其他条件不变,观察发现(1)中结论(即FE =FD )仍成立.你认为小强的发现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举例说明,如果正确请仅就图2给出证明.答案:(1)证明见详解;(2)正确,证明见详解;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RtΔFDN ≅RtΔ∠FEM (AAS )即可求解;(2)在AB上截取CP=CD,分别证ΔCDF≅ΔCPF(SAS)、ΔAFE≅ΔAFP(ASA)即可求证;证明:(1)∵AD平分∠BAC,CE平分∠ACB,∴点F是ΔABC的内心,∵FM⊥AB,FN⊥BC,∴FM=FN,∵∠ACB=90°,∠ABC=60°,∴∠CAB=30°∴∠CAD=15°∴∠ADC=75°∵∠ACE=45°∴∠CEB=75°∴∠ADC=∠CEB∴RtΔFDN≅RtΔ∠FEM(AAS)∴FE=FD(2)如图,在AB上截取CP=CD,在ΔCDF和ΔCPF中,∵{CD=CP∠DCF=∠PCFCF=CF∴ΔCDF≅ΔCPF(SAS)∴FD=FP,∠CFD=∠CFP,∵AD平分∠BAC,CE平分∠ACB,∴∠CAD=∠BAD,∠ACE=∠BCE,∵∠B=60°,∴∠ACB+∠BAC=120°,∴∠CAD+∠ACE=60°,∴∠AFC=120°,∵∠CFD=∠AFE=180°-∠AFC=60°,∵∠CFD=∠CFP,∴∠AFP=∠CFP=∠CFD=∠AFE=60°,在ΔAFE和ΔAFP中,∵{∠AFE=∠AFP AF=AF∠PAF=∠EAF∴ΔAFE≅ΔAFP(ASA)∴FP=EF∴FD=EF.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8、(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2)组员小明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ABC的边AB,AC 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AH是BC边上的高.延长HA交EG于点I.若S△AEG=7,则S△AEI=______.答案:(1)见解析;(2)结论成立,理由见解析;(3)3.5分析:(1)由条件可证明△ABD≌△CAE,可得DA=CE,AE=BD,可得DE=BD+CE;(2)由条件可知∠BAD+∠CAE=180°-α,且∠DBA+∠BAD=180°-α,可得∠DBA=∠CAE,结合条件可证明△ABD≌△CAE,同(1)可得出结论;(3)由条件可知EM=AH=GN,可得EM=GN,结合条件可证明△EMI≌△GNI,可得出结论I是EG的中点.解:(1)证明:如图1中,∵BD⊥直线l,CE⊥直线l,∴∠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BD=∠CAE∠BDA=∠CEA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解:成立.理由:如图2中,∵∠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DBA=∠CAE,在△ADB和△CEA中,{∠BDA=∠AEC∠DBA=∠CAE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3)如图3,过E作EM⊥HI于M,GN⊥HI的延长线于N.∴∠EMI=∠GNI=90°由(1)和(2)的结论可知EM=AH=GN∴EM=GN在△EMI和△GNI中,{∠GIN=∠EIM EM=GN∠GNI=∠EMI,∴△EMI≌△GNI(AAS),∴EI=GI,∴I是EG的中点.∴S△AEI=12S△AEG=3.5.所以答案是:3.5.小提示: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A=∠C B.AD=CB C.BE=DF D.AD∥BC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4.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5.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6.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A.1处B.2处C.3处D.4处7.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A.3 B.4 C.6 D.58.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9.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A.10 B.7 C.5 D.410BF1112,再≌△14.其15163= °.18.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19.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玻璃店.20.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cm,CF=5cm,则BD= cm.21.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度.22.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 度.2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25.如图,△ABC中,∠C=90°,CA=CB,点M在线段AB上,∠GMB=∠A,BG⊥MG,垂足为G,MG与BC相交于点H.若MH=8cm,则BG= cm.三.解答题(共15小题)26.已知:如图,C为BE上一点,点A,D分别在BE两侧,AB∥ED,AB=CE,BC=ED.求证:AC=CD.27.已知:如图,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2830DC于32旋转到AB DG交3334P.35ABC 3637,.38DF的延求证:(1)DF∥BC;(2)FG=FE.39.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40.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3?西宁)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BCD、HL,2.(ADFBD、∵AD∥BC,∴∠A=∠C,∵在△ADF和△CBE中∴△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3.(2014秋?江津区期末)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4.(2007?中山)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分析】因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5.()6.(【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这是一道生活联系实际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目时最直接的判断就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很容易漏掉外角平分线,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漏解.7.(2014?遂宁)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A.3 B.4 C.6 D.5【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 +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E=DF,由图可知,S△ABC =S△ABD+S△ACD,∴×4×2+×AC×2=7,解得AC=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B=∠E可利用SAS证明△ABC≌△DEC,故此选BCD、已知ASA、注意:9.(,BC=5,BC?EF=10.(D,使CD=BC ABC,得)【分析】由已知可以得到∠ABC=∠BDE,又CD=BC,∠ACB=∠DCE,由此根据角边角即可判定△EDC≌△ABC.【解答】解:∵BF⊥AB,DE⊥BD∴∠ABC=∠BDE又∵CD=BC,∠ACB=∠DCE∴△EDC≌△ABC(AS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注意根据垂直定义得到的条件,以及隐含的对顶角相等,观察图形,找着隐含条件是十分重要的.11.(2017?石家庄模拟)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 :S△BCO:S△CAO等于()A.1:1:1 B.1:2:3 C.2:3:4 D.3:4:5【分析】利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知三个三角形高相等,底分别是20,30,40,所以面积之比就是2:3:4.【解答】解:利用同高不同底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就是底之比可知选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题时应用了三个三角形的高时相等的,这点式非常重要的.12.(2009?鸡西)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 OP由作∴在△OCP和△,ASA、注意:B、30°角没有对应关系,不能成立;C、如果这个角是直角,此时就不成立了;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AAS或者ASA.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对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断方法熟练运用,会对特殊三角形全等进行分析判断.14.(2006?十堰)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1=∠2,∠BAC=∠EAD,AC=A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加一角或已知角的另一边.【解答】解:已知∠1=∠2,AC=AD,由∠1=∠2可知∠BAC=∠EAD,加①AB=AE,就可以用SAS判定△ABC≌△AED;加③∠C=∠D,就可以用ASA判定△ABC≌△AED;加④∠B=∠E,就可以用AAS判定△ABC≌△AED;加②BC=ED只是具备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①③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判定方法,进行添加.二.填空题(共11小题)15.(2006?芜湖)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点D到线16.(17.(∴∠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点评】此题综合考查角平分线,余角,要注意∠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特别是观察图形的能力.18.(2013?柳州)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20 .【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70°,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解答】解:如图,∠A=180°﹣50°﹣60°=70°,∵△ABC≌△DEF,∴EF=BC=20,即x=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角度确定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19.(2009?杨浦区二模)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③去玻璃店.【分析】本题就是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20.(.21.(点,DE∴CE=EB=EF,又∠B=90°,且AE=AE,∴△ABE≌△AFE,∴∠EAB=∠EAF.又∵∠CED=35°,∠C=90°,∴∠CDE=90°﹣35°=55°,即∠CDA=110°,∠DAB=70°,∴∠EAB=35°.【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2.(2012秋?合肥期末)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 50 度.【分析】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再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求∠AED.【解答】解:∵在△ABC中,∠C=180﹣∠B﹣∠BAC=50°,又∵△ABC≌△ADE,∴∠AED=∠C=50°,∴∠AED=50度.故填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2015秋?蒙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24.(C.若25.(A,BGBED和△.【解答】解:如图,作MD⊥BC于D,延长MD交BG的延长线于E,∵△ABC中,∠C=90°,CA=CB,∴∠ABC=∠A=45°,∵∠GMB=∠A,∴∠GMB=∠A=22.5°,∵BG⊥MG,∴∠BGM=90°,∴∠GBM=90°﹣22.5°=67.5°,∴∠GBH=∠EBM﹣∠ABC=22.5°.∵MD∥AC,∴∠BMD=∠A=45°,∴△B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DM,而∠GBH=22.5°,∴GM平分∠BMD,而BG⊥MG,∴BG=EG,即BG=BE,,∴△BED≌△MHD(AASBG=MH=426.(.求∴AC=CD.【点评】本题是一道很简单的全等证明,纵观近几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每一年都有一道比较简单的几何证明题:只需证一次全等,无需添加辅助线,且全等的条件都很明显.27.(2007?北京)已知:如图,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OP=∠COP,∠BOP=∠DOP,从而推出∠AOB=∠COD,再利用SAS判定其全等从而得到AB=CD.【解答】证明:∵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AOP=∠COP,∠BOP=∠DOP.∴∠AOB=∠COD.在△AOB和△COD中,.∴△AOB≌△COD.∴AB=C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本题比较简单,读已知时就能想到要用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28.(2014?黄冈)已知,如图所示,A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DE=DF.【分析】连接AD,利用SSS得到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EAD=∠FAD,即AD为角平分线,再由DE⊥AB,DF⊥AC,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连接AD,,30.(,BF的(2)AD=DE.【分析】(1)由CF平分∠BCD可知∠BCF=∠DCF,然后通过SAS就能证出△BFC≌△DFC.(2)要证明AD=DE,连接BD,证明△BAD≌△BED则可.AB∥DF?∠ABD=∠BDF,又BF=DF?∠DBF=∠BDF,∴∠ABD=∠EBD,BD=BD,再证明∠BDA=∠BDC则可,容易推理∠BDA=∠DBC=∠BDC.【解答】证明:(1)∵CF平分∠BCD,∴∠BCF=∠DCF.在△BFC和△DFC中,∴△BFC≌△DFC(SAS).(2)连接BD.∵△BFC≌△DFC,∴BF=DF,∴∠FBD=∠FDB.∵DF∥AB,∴∠ABD=∠FDB.∴∠ABD=∠FBD.∵AD∥BC,∴∠BDA=∠DBC.∵BC=DC,∴∠DBC=∠BDC.∴∠BDA=∠BDC.又∵BD是公共边,∴△BAD≌△BED(ASA).∠ECD,中,,EDC(ASA),32.(得点C,延(2,∴△CBF≌△DBG(SAS),∴CF=DG;(2)解:∵△CBF≌△DBG,∴∠BCF=∠BDG,又∵∠CFB=∠DFH,又∵△BCF中,∠CBF=180°﹣∠BCF﹣∠CFB,△DHF中,∠DHF=180°﹣∠BDG﹣∠DFH,∴∠DHF=∠CBF=60°,∴∠FHG=180°﹣∠DHF=180°﹣6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33.(2013?内江)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求证:BD=AE.【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C,CD=CE,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CE=∠BC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CE和△BC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解答】证明:∵△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CE,∵∠ACB=∠DCE=90°,∴∠ACE+∠ACD=∠BCD+∠ACD,BCD(SAS),34.(交BN (2即可得,∴∠CBN+∠ABP=∠APN=∠ABC==108°.即∠APN的度数为1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五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35.(2015?通辽)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求证:△ABC与△DEC全等.【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3=∠5,结合条件可得到∠1=∠D,再加上BC=CE,可证得结论.【解答】解:∵∠BCE=∠ACD=90°,∴∠3+∠4=∠4+∠5,∴∠3=∠5,在△ACD中,∠ACD=90°,∴∠2+∠D=90°,∵∠BAE=∠1+∠2=90°,∴∠1=∠D,在△ABC和△DEC中,,∴△ABC≌△DEC(AAS).、SAS、36.(B,C,ADB≌37.(其中OE=OF.)的对∴OE=O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38.(2013秋?莒南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求证:(1)DF∥BC;(2)FG=FE.【分析】(1)根据已知,利用SAS判定△ACF≌△ADF,从而得到对应角相等,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F∥BC;(2)已知DF∥BC,AC⊥BC,则GF⊥AC,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到FG=EF.【解答】(1)证明:∵AF平分∠CAB,∴∠CAF=∠DAF.在△ACF和△ADF中,∵,∴△ACF≌△ADF(SAS).∴∠ACF=∠ADF.∵∠ACB=90°,CE⊥AB,∴∠ACE+∠CAE=90°,∠CAE+∠B=90°,∴∠ACF=∠B,∴∠ADF=∠B.先根再去证39.(上截取得∠ACG (2GAC=∴△ABD≌△GCA(SAS),∴AD=G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位置关系是AD⊥GA,理由为:∵△ABD≌△GCA,∴∠ADB=∠GAC,又∵∠ADB=∠AED+∠DAE,∠GAC=∠GAD+∠DAE,∴∠AED=∠GAD=90°,∴AD⊥GA.【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40.(2009?包头)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分析】(1)①根据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得两个三角形中的边的长,根据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的运动速度;(2cm/s解得.∴点P共运动了×3=80cm.△ABC周长为:10+10+8=28cm,若是运动了三圈即为:28×3=84cm,∵84﹣80=4cm<AB的长度,∴点P、点Q在AB边上相遇,∴经过s点P与点Q第一次在边AB上相遇.【点评】此题主要是运用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分析出追及相遇的问题中的路程关系.。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1.判定和性质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边角边( SAS)、角边角( ASA)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角角边( AAS)、边边边( SSS)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夹角( SAS)已知两边找直角( HL )找第三边( SS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任意角( AAS)找已知角的另一边(SAS)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已知边的对角(AAS)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ASA)找两角的夹边(ASA)已知两角找任意一边(AAS)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 以上可以简称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 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 B.点C C.点B D.点A2、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在取OC=OD,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D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的射线OM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3、点Р在∠AOB的角平分线上,点Р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Q>5B.PO≥5C.PQ<5D.PO≤54、如图是作Δ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5、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 B.点C C.点B D.点A6、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 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A.SSS B.SAS C.ASA D.AAS7、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已知PQ=5,NQ=9,则MH的长为()A.3B.4C.5D.68、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AF=∠CAG=90°,AB=AF,AC=AG,连接FG,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G,CF,则下列结论:①BG=CF;②BG⊥CF;③∠EAF=∠ABC;④EF=EG,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填空题9、如图,AB⊥BC于B,DC⊥BC于C,AB=6,BC=8,CD=2,点P为BC边上一动点,当BP=________时,形成的R t△ABP与R t△PCD全等.10、如图,四边形ABCD中,∠BAC=∠DAC,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使△ABC≌△ADC.11、如图是工人师傅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已知∠B=∠E,AB=DE,BF=EC,其中△ABC的周长为24cm,CF=3cm,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总长度为 ________cm.12、如图,在△ABC中,AB=AC,∠BAC=90°,AE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点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若DE =3,CE=2则BD=_________.13、如图,小明与小红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O(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50cm,当小红从水平位置CD下降30cm时,这时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___cm.解答题14、如图,点E在边AC上,已知AB=DC,∠A=∠D,BC∥DE,求证:DE=AE+BC.15、如图,AC平分∠BAD,AB=AD.求证:BC=DC.(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_005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解:观察图象可知△MNP≌△MFD.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OC=OD,MC=MD在△OCM和△ODM中{OC=OD OM=OM MC=MD∴△OCM≅△ODM(SSS)∴∠COM=∠DOM∴OM就是∠AOB的平分线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3、答案:B解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点P到OB的距离为5,再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P到OB的距离为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PQ≥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条件.解: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已知条件为:∠α,∠β,及线段AB,故已知条件为:两角及夹边,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作图及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5、答案:A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解:观察图象可知△MNP ≌△MFD .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即可利用“边边边”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选择.在△ABC 和△ADC 中,{AB =ADBC =DC AC =AC,∴△ABC≅△ADC(SSS),∴∠BAC=∠DAC,即∠QAE=∠PAE.∴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SSS.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根据题意找到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先证明△MQP≌△NQH,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QH=5,根据MQ=NQ=9,即可得到答案.解:∵MQ⊥PN,NR⊥PM,∴∠NQH=∠NRP=∠HRM=90°,∵∠RHM=∠QHN,∴∠PMH=∠HNQ,在△MQP和△NQH中,{∠PMQ=∠QNHMQ=NQ∠MQP=∠NQH=90°,∴△MQP≌△NQH(ASA),∴PQ=QH=5,∵NQ=MQ=9,∴MH=MQ﹣HQ=9﹣5=4,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推理证明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找到边与边的关系解决问题.8、答案:D解析:证得△CAF≌△GAB(SAS),从而推得①正确;利用△CAF≌△GAB及三角形内角和与对顶角,可判断②正确;证明△AFM≌△BAD(AAS),得出FM=AD,∠FAM=∠ABD,则③正确,同理△ANG≌△CDA,得出NG=AD,则FM=NG,证明△FME≌△GNE(AAS).可得出结论④正确.解:∵∠BAF=∠CAG=90°,∴∠BAF+∠BAC=∠CAG+∠BAC,即∠CAF=∠GAB,又∵AB=AF=AC=AG,∴△CAF≌△GAB(SAS),∴BG=CF,故①正确;∵△FAC≌△BAG,∴∠FCA=∠BGA,又∵BC与AG所交的对顶角相等,∴BG与FC所交角等于∠GAC,即等于90°,∴BG⊥CF,故②正确;过点F作FM⊥AE于点M,过点G作GN⊥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N,∵∠FMA=∠FAB=∠ADB=90°,∴∠FAM+∠BAD=90°,∠FAM+∠AFM=90°,∴∠BAD=∠AFM,又∵AF=AB,∴△AFM≌△BAD(AAS),∴FM=AD,∠FAM=∠ABD,故③正确,同理△ANG≌△CDA,∴NG=AD,∴FM=NG,∵FM⊥AE,NG⊥AE,∴∠FME=∠ENG=90°,∵∠AEF=∠NEG,∴△FME≌△GNE(AAS).∴EF=EG.故④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与互余、对顶角,三角形内角和等几何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2解析:当BP=2时,R t△ABP≌R t△PCD,由BC=8可得CP=6,进而可得AB=CP,BP=CD,再结合AB⊥BC、DC⊥BC可得∠B=∠C=90°,可利用SAS判定△ABP≌△PCD.当BP=2时,R t△ABP≌R t△PCD.理由如下:∵BC=8,BP=2,∴PC=6,∴AB=PC.∵AB⊥BC,DC⊥BC,∴∠B=∠C=90°.在△ABP和△PCD中,∵{AB=PC=6∠B=∠C=90°BP=CD=2,∴△ABP≌△PCD(SAS).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0、答案:∠D=∠B(答案不唯一)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解:添加的条件为∠D=∠B,理由是:在△ABC和△ADC中,{∠BAC=∠DAC∠D=∠BAC=AC,∴△ABC≌△ADC(AAS),所以答案是:∠D=∠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11、答案:45解析:利用SAS证明△ABC≌△DEF,即可得△DEF的周长=△ABC的周长=24cm.再由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总长度为△DEF的周长+△ABC的周长-CF即可求解.∵BF=EC,BC=BF+FC,EF=EC+CF,∴BC=EF.在△ABC和△DEF中,AB=DE,∠B=∠E,BC=EF,∴△ABC≌△DEF(SAS),∴△DEF的周长=△ABC的周长=24cm.∵CF=3cm,∴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总长度为:△DEF的周长+△ABC的周长-CF=24+24-3=45cm.故答案为4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ABC≌△DEF得到△DEF的周长=△ABC的周长=24cm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答案:5解析:利用AAS判定△ABD≌△CAE,得到BD=AE,AD=CE,AE=AD+DE=CE+DE,所以BD=DE+CE.解:∵BD⊥AE于D,∴∠BDA=90°,∴∠DBA+∠BAD=90°,∵CE⊥AE于E,∴∠AEC=90°,∵∠BAC=90°,∴∠BAD+∠EAC=90°,∴∠DBA=∠EAC,在△ABD和△CAE中,{∠BDA=∠AEC ∠DBA=∠EACAB=AC,∴△ABD≌△CAE(AAS),∴BD=AE,AD=CE,∵DE=3,CE=2,∴AE=AD+DE=CE+DE=5,∴BD=AE=5,所以答案是:5.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13、答案:80解析:根据题意可得:OF=OG,OC=OD,利用已知条件判断出△OFC≌△OGD,得到CF=DG,即可求出答案.∵O是FG和CD的中点∴OF=OG,OC=OD在△OFC和△OGD中{OF=OG∠FOC=∠GODOC=OD∴△OFC≌△OGD(SAS)∴CF=DG又DG=30cm∴CF=DG=30cm∴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支点到地面的高度+CF=50+30=80cm故答案为8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应用,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加以论证,最后进行求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14、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AAS证明△ABC≌△DCE,得到DE= AC,BC=EC,再进行线段的代换即可求解.解:证明:∵BC∥DE,∴∠ACB=∠DEC,在△ABC和△DCE中,{∠ACB=∠DEC ∠A=∠DAB=DC∴△ABC≌△DCE(AAS),∴DE= AC,BC=EC,∴DE= AC=AE+EC =AE+B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15、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C=∠DAC,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ABC≅△ADC,然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证明:∵AC平分∠BAD,∴∠BAC=∠DAC,在△ABC和△ADC中,{AB=AD∠BAC=∠DACAC=AC,∴△ABC≅△ADC(SAS),∴BC=D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的知识点地总结和常考的题目提高难的题目压轴的题目练习题目(详解解析汇报)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的知识点地总结和常考的题目提高难的题目压轴的题目练习题目(详解解析汇报)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 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 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 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 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 —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2.如图,已知AE=CF Z AFD W 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 Z A=Z CB. AD=CBC. BE=DFD. AD// BC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 SSSB. SAS C AAS D. ASA4. 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5. 如图,△ ACB^A A CB,/ BCB =3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B=∠E =90°,AB=DE,若添加一个条件后,能用“HL”的方法判定Rt△ABC≌Rt△DEF,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BC=EF B.∠BCA=∠F C.AB∥DE D.AD=CF答案:D分析:根据题目给的条件可知道直角边和直角,因为需用“HL”的方法判定Rt△ABC≌Rt△DEF,故只能添上斜边这一条件,即可解答.解:∵∠B=∠E=90°,AB=DE,∴添加条件AC=DF,根据“HL”即可判定Rt△ABC≌Rt△DEF;或添加条件AD=CF,也可得出AC=DF,根据“HL”即可判定Rt△ABC≌Rt△DEF,故D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HL”判定三角形全等,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CE=BD,若∠CBD=20°,则∠A的度数为()A.20°B.40°C.60°D.70°答案:B分析:由BD、CE是高,可得∠BDC=∠CEB=90°,可求∠BCD=70°,可证Rt△BEC≌Rt△CDB(HL),得出∠BCD =∠CBE=70°即可.解:∵BD、CE是高,∠CBD=20°,∴∠BDC=∠CEB=90°,∴∠BCD=180°﹣90°﹣20°=70°,在Rt△BEC和Rt△CDB中,{CE=BDBC=CB,∴Rt△BEC≌Rt△CDB(HL),∴∠BCD=∠CBE=70°,∴∠A=180°﹣70°﹣70°=4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掌握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关键.3、如图,为测量桃李湖两端AB的距离,南开中学某地理课外实践小组在桃李湖旁的开阔地上选了一点C,测得∠ACB的度数,在AC的另一侧测得∠ACD=∠ACB,CD=CB,再测得AD的长,就是AB的长.那么判定△ABC≌△ADC的理由是()A.SASB.SSSC.ASAD.AAS答案:A分析:已知条件是∠ACD=∠ACB,CD=CB,AC=AC,据此作出选择.解:在△ADC与△ABC中,{CD=CB∠ACD=∠ACBAC=AC.∴△ADC≌△ABC(SAS).故选:A.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做题时注意选择.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4、为了测量工件的内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具,点O为卡钳两柄的交点,且有OA=OB=OC=OD,只要量得CD之间的距离,就可知工件的内径AB.其数学原理是利用△AOB≌△COD,判断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答案:B分析:利用“边角边”证明△ABO和△CD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解:在△ABO和△CDO中{OA=OC ∠AOB=COD OB=OD∴△ABO≌△CDO(SAS)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线段CD为△ABC的角平分线的是()A.B.C .D .答案:C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画法逐一进行判断即可.A :所作线段为AB 边上的高,选项错误;B :做图痕迹为AB 边上的中垂线,CD 为AB 边上的中线,选项错误;C :CD 为∠ACB 的角平分线,满足题意。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在取OC=OD,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D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的射线OM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2、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 C.第3块D.第4块3、如图,△ABC和△EDF中,∠B=∠D=90°,∠A=∠E,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增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EDF的是( )A.AB=EDB.AC=EFC.AC∥EFD.BF=DC4、如图,AB//DC,AB=DC,要使∠A=∠C,直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AASB.SASC.ASAD.SSS∠AOB,则OC是∠AOB的平分线③a>b,则5、下列说法:①若AC=BC,则C为AB的中点②若∠AOC=12a2>b2④若a=b,则|a|=|b|,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是作Δ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7、作∠AOB平分线的作图过程如下: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3)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用下面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释作图原理,最为恰当的是()A.SSS B.SAS C.ASA D.AAS8、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填空题9、如图,已知AD=A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C≌△AEB,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10、如图,在Rt△ABC与Rt△DEF中,∠B=∠E=90°,AC=DF,AB=DE,若∠A=50°,则∠DFE的度数为________.11、如图,△ABC≌△DEF,BE=5,BF=1,则CF=_____.12、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分钟后△CAP与△PQB全等.13、如图,在△ABC中,点E在AB上,D为AC的中点,过点C作CF∥AB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AB=15cm,CF=10cm,则BE=_____cm.解答题14、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在△ABC中,AB=AC,∠BAC=90°,∠1=∠2,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文末带解析)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_009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OC=OD,MC=MD在△OCM和△ODM中{OC=OD OM=OM MC=MD∴△OCM≅△ODM(SSS)∴∠COM=∠DOM∴OM就是∠AOB的平分线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2、答案:B解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看这4块玻璃中哪个包含的条件符合某个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A. AB=ED,可用ASA判定△ABC≌△EDF;B. AC=EF,可用AAS判定△ABC≌△EDF;C. AC∥EF,不能用AAA判定△ABC≌△EDF,故错误;D. BF=DC,可用AAS判定△ABC≌△EDF;故选C.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ABD=∠CDB,再加上AB=DC,BD=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可推出△ABD≌△CDB,从而推出∠A=∠C,即可得出答案.∵AB//DC,∴∠ABD=∠CDB,在△ABD和△CDB中,{AB=CD∠ABD=∠CDBBD=BD,∴△ABD≌△CDB(SAS),∴∠A=∠C,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根据直线中点、角平分线、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及绝对值的性质,逐一判定即可.当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点C不是AB的中点,故错误;当OC位于∠AOB的内部时候,此结论成立,故错误;当a、b为负数时,a2<b2,故错误;若a=b,则|a|=|b|,故正确;故选:A.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中点、角平分线、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及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6、答案:C解析: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条件.解:观察ΔABC的作图痕迹,可得此作图的已知条件为:∠α,∠β,及线段AB,故已知条件为:两角及夹边,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作图及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7、答案:A解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OD=OE,CE=CD,根据OC为公共边,利用SSS即可证明△OCE≌△OCD,即可得答案.∵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CE=CD,在△OCE和△OCD中,{OE=OD CD=CE OC=OC,∴△OCE≌△OCD(SSS),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找出相等的线段并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8、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结合图象逐个分析即可.解:∵△ABC≌△AEF,∴AC=AF,EF=BC,∠EAF=∠BAC,故①③正确;∵∠EAF=∠EAB+∠BAF,∠BAC=∠FAC+∠BAF,∴∠EAB=∠FAC,故④正确;条件不足,无法证明∠FAB=∠EAB,故②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AB=AC或∠ADC=∠AEB或∠ABE=∠ACD.解析:根据图形可知证明△ADC≌△AEB已经具备了一个公共角和一对相等边,因此可以利用ASA、SAS、A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A=∠A,AD=AE,∴可以添加AB=AC,此时满足SAS;添加条件∠ADC=∠AEB,此时满足ASA;添加条件∠ABE=∠ACD,此时满足AAS,故答案为AB=AC或∠ADC=∠AEB或∠ABE=∠AC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一道开放题,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0、答案:40°解析:先利用HL定理证明Rt△ABC≌Rt△DEF,得出∠D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出∠DFE的度数.解:在Rt△ABC与Rt△DEF中,∵∠B=∠E=90°,AC=DF,AB=DE,∴Rt△ABC≌Rt△DEF(HL)∴∠D=∠A=50°,∴∠DFE=90°-∠D=90°-50°=40°.所以答案是:40°.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理解斜边和一组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11、答案:3解析:先利用线段和差求EF=BE﹣BF=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BC=EF,再结合线段和差求出FC 可得答案.解:∵BE=5,BF=1,∴EF=BE﹣BF=4,∵△ABC≌△DEF,∴BC=EF=4,∴CF=BC﹣BF=4-1=3,所以答案是:3.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和差,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EF.12、答案:4解析:分当△CPA≌△PQB时和当△CPA≌△PQB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得BQ和BP的长,分别求得P和Q运动的时间,若时间相同即可,满足全等,若不等,则不能成立.当△CPA≌△PQB时,BP=AC=4(米),则BQ=AP=AB-BP=12-4=8(米),P的运动时间是:4÷1=4(分钟),Q的运动时间是:8÷2=4(分钟),则当t=4分钟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当△CPA≌△QPB时,BQ=AC=4(米),AB=6(米),AP=BP=12则P运动的时间是:6÷1=6(分钟),Q运动的时间是:4÷2=2(分钟),故不能成立.综上,运动4分钟后,△CPA与△PQB全等,所以答案是: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分△CPA≌△PQB和△CPA≌△QPB两种情况讨论是关键.13、答案:5解析:由D为AC的中点可得AD=CD,由CF∥AB可得∠AED=∠F,∠A=∠F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得结论即可.解:∵D为AC的中点∴AD=CD∵CF∥AB∴∠AED=∠F,∠A=∠FCD在△AED和△CFD中{AD=CD∠AED=∠F∠A=∠FCD∴△AED≌△CFD(AAS)∴AE=CF∵AB=15cm,CF=10cm,BE=AB-AE=AB-CF=15-10=5cm所以答案是:5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4、答案:(1)全等,理由见详解;PC⊥PQ,理由见解析;(2)存在,{t=1x=1或{t=2x=32.解析:(1)利用SAS 证得△ACP ≌△BPQ ,得出∠ACP=∠BPQ ,进一步得出∠APC+∠BPQ=∠APC+∠ACP=90°得出结论即可;(2)由△ACP ≌△BPQ ,分两种情况:①AC=BP ,AP=BQ ,②AC=BQ ,AP=BP ,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 解:(1)当t =1时,AP =BQ =1,BP =AC =3,又∵∠A =∠B =90°,在ΔACP 和ΔBPQ 中,{AP =BQ ∠A =∠B AC =BP∴ΔACP ≅ΔBPQ (SAS ).∴∠ACP =∠BPQ ,∴∠APC +∠BPQ =∠APC +∠ACP =90°.∴∠CPQ =90°,即线段PC 与线段PQ 垂直.(2)①若ΔACP ≅ΔBPC ,则AC =BP ,AP =BQ ,则{3=4−t t =xt, 解得:{t =1x =1; ②若ΔACP ≅ΔBQP ,则AC =BQ ,AP =BP ,则{3=xt t =4−t, 解得:{t =2x =32 ;综上所述,存在{t =1x =1 或{t =2x =32使得ΔACP 与ΔBPQ 全等.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5、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E 、BA 交于F ,根据角边角定理,证明△BEF ≌△BEC ,进而得到CF=2CE 的关系.再证明∠ACF=∠1,根据角边角定理证明△ACF ≌△ABD ,得到BD=CF ,至此问题得解.证明:分别延长BA ,CE 交于点F.∵BE ⊥CE ,∴∠BEF =∠BEC =90°.又∵∠1=∠2,BE =BE ,∴△BEF ≌△BEC(ASA),∴CE =FE =12CF. ∵∠1+∠F =90°,∠ACF +∠F =90°,∴∠1=∠ACF.又∵AB =AC ,∠BAD =∠CAF =90°,∴△ABD ≌△ACF(ASA),∴BD=CF,∴BD=2CE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恰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全等三角形内边间的关系来解决.。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BC ≌△ADE ,AB =AD ,AC =AE ,∠B =28︒,∠E =95︒,∠EAB =20︒,则∠BAD 等于( )A .75︒B .57︒C .55︒D .77︒2.如图,已知16AB AC +=,点O 为ABC ∠与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且OD BC 于D .若4OD =,则四边形ABOC 的面积是( )A .36B .32C .30D .643.如图O 是ABC 内的一点,且O 到三边AB 、BC 、CA 的距离==OF OD OE .若70A ∠=︒,则BOC ∠( ).A .125°B .135°C .105°D .100° 4.如图,,,AB AD CB CD AC BD ==、相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OD OB =;②点O 到CB CD 、的距离相等;③BDA BDC ∠=∠;④BD AC ⊥A .4B .3C .2D .15.MAB ∠为锐角,AB a ,点C 在射线AM 上,点B 到射线AM 的距离为d ,BC x =,若△ABC 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d =或x a ≥B .x a ≥C .x d =D .x d =或x a > 6.如图,,AD BC ⊥垂足为,D BF AC ⊥,垂足为,F AD 与BF 交于点,5,2E AD BD DC ===,则AE 的长为( )A .2B .5C .3D .77.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如果 ab =0,那么a =0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D .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8.用三角尺画角平分线:如图,先在AOB ∠的两边分别取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得到OP 平分AOB ∠的依据是( )A .HLB .SSSC .SASD .ASA9.如图,在Rt△ABC中,∠ACB=90°,BC=5cm,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 作EF⊥AC,连接CF,使CF=AB,若EF=12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F=∠BCF B.AE=7cm C.EF平分AB D.AB⊥CF10.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E,AD=CB,要使△ADE≌△CBE,需添加一个条件,则添加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判定定理正确的是()A.AE=CE;SAS B.DE=BE;SASC.∠D=∠B;AAS D.∠A=∠C;ASA11.如图,OB平分∠MON,A为OB的中点,AE⊥ON,EA=3,D为OM上的一个动点,C 是DA延长线与BC的交点,BC//OM,则CD的最小值是()A.6 B.8 C.10 D.1212.下列命题,真命题是()A.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3.如图,C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OC≌△BOC的是()A .OA =OB B .AC =BC C .∠A =∠BD .∠1=∠2 14.如图,已知AE 平分∠BAC ,BE ⊥AE 于E ,ED ∥AC ,∠BAE =34°,那么∠BED =( )A .134°B .124°C .114°D .104° 15.已知,如图,OC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P 是射线OC 上任意点,PD ⊥OA ,PE ⊥OB ,下列条件中:①∠AOC =∠BOC ,②PD =PE ,③OD =OE ,④∠DPO =∠EPO ,能判定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6.如图,△ABC 中,∠ACB =90°,点D 在边AC 上,DE ⊥AB 于点E ,DC =DE ,∠A =32°,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17.如图,已知在ABC ∆和ADC ∆中,,ACB AC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使ABC ADC ∆≅∆(只添一个即可).18.如图,AOP BOP ∠=∠,PD OA ⊥,C 是OB 上的动点,连接PC ,若4PD =,则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9.如图,在Rt ABC △中,90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若3BC =,且:5:4BD DC =,5AB =,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20.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B AC =,AD AE =,60A ∠=︒,80ADC ∠=︒,则B 的度数为______.21.如图所示,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点A 、F 、D 、E 在同一直线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22.如图,AC AE =,AD AB =,90ACB DAB ∠=∠=︒,33BAE ∠=︒,//CB AE ,AC 与DE 相交于点F .(1)DAC ∠=______.(2)当1AF =时,BC 的长为______.23.如图,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DE BC ⊥于点E ,若2DE =,7BC =,12ABC S =△,则AB 的长为______.24.如图所示,ABC ≅△AB C '',20CAC ∠'=︒,BAB ∠'=___度.25.如图,AB ⊥BC ,DC ⊥BC ,垂足分别为B 、C ,垂足为B 、C ,AC 与BD 相交于点E ,AC=BD 且∠A=50°,则∠BEA=___________.26.如图,ABC ∆的两条高AD 、CE 交于点H ,已知6EH EB ==,8AE =,则ACH ∆的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在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点E ,交AB 于点F ,连接DF .(1)请直接写出∠CAD 与∠BCF 的数量关系;(2)若点D 是BC 中点,在图2中画出图形,猜想线段AD ,C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8.如图,已知A ABC ∠=∠,D CBD ∠=∠,ABD CBD ∠=∠,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求证:CD 平分ACE ∠.29.如图,在△ABC 中,∠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连接EF .写出两个结论(∠BAD =∠CAD 和DE =DF 除外),并选择一个结论进行证明.(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0.在Rt ABC △中,90C ∠=︒,8cm AC =,6cm BC =,点D 在AC 上,且6cm AD =,过点A 作射线AE AC ⊥(AE 与BC 在AC 同侧),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cm/s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连结PD 、BD .(1)如图①,当PD BD ⊥时,求证:PDA DBC △≌△; (2)如图②,当PD AB ⊥于点F 时,求此时t 的值.。

初二数学八上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和常考题型练习

初二数学八上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和常考题型练习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看法: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可以完整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 ⑵全等三角形:可以完整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整相等,与地点没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获得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地点发生变化而改变。

⑶对应极点: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极点叫做对应极点 .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天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固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立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立,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固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均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判定理:⑴边边边( 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 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 AAS):两角和此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5.角均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均分线上.(4)三角形的三条角均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而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6.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包含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均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 ⑶经过解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门路,写出证明过程 .7.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划分“对应边”与“对边” ,“对应角”与“对角”的不一样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极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地点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此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必定全等;(4)中线倍长法、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2.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A=∠C B.AD=CB C.BE=DF D.AD∥BC3.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4.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5.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6.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7.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A.3 B.4 C.6 D.58.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9.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线,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BC=5,DE=2,则△BCE 的面积等于( )A .10B .7C .5D .410.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 ≌△ABC ,得ED=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A .边角边B .角边角C .边边边D .边边角11.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ABO :S △BCO :S △CAO 等于( )A .1:1:1B .1:2:3C .2:3:4D .3:4:512.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二.填空题(共11小题)15.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点D 到线段AB的距离是cm.16.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17.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8.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19.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玻璃店.20.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cm,CF=5cm,则BD=cm.21.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度.22.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度.2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25.如图,△ABC中,∠C=90°,CA=CB,点M在线段AB上,∠GMB=∠A,BG ⊥MG,垂足为G,MG与BC相交于点H.若MH=8cm,则BG=cm.三.解答题(共15小题)26.已知:如图,C为BE上一点,点A,D分别在BE两侧,AB∥ED,AB=CE,BC=ED.求证:AC=CD.27.已知:如图,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28.已知,如图所示,A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DE=DF.29.如图,C是AB的中点,AD=BE,CD=CE.求证:∠A=∠B.30.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DC,CF平分∠BCD,DF∥AB,BF的延长线交DC于点E.求证:(1)△BFC≌△DFC;(2)AD=DE.31.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32.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 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1)求证:CF=DG;(2)求出∠FHG的度数.33.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 为AB边上一点.求证:BD=AE.34.如图,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上的点,且BM=CN,AM交BN于点P.(1)求证:△ABM≌△BCN;(2)求∠APN的度数.35.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求证:△ABC与△DEC全等.36.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90°,∠DAE=90°,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BD=CE.37.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E,F.求证OE=OF.38.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求证:(1)DF∥BC;(2)FG=FE.39.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40.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3•西宁)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确定.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解答】解: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利用已知的直角相等,可得出另一组锐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A选项错误;B、两个锐角相等,那么也就是三个对应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B选项错误;C、一条边对应相等,再加一组直角相等,不能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故C选项错误;D、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可利用SAS证全等;若一直角边对应相等,一斜边对应相等,也可证全等,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ASA、SAS、AAS、SSS、HL,可以发现至少得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才有可能全等.2.(2013•安顺)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A=∠C B.AD=CB C.BE=DF D.AD∥BC【分析】求出AF=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解答】解:∵AE=CF,∴AE+EF=CF+EF,∴AF=CE,A、∵在△ADF和△CBE中∴△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错误,故本选C、∵在△ADF和△CBE中∴△ADF≌△CBE(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AD∥BC,∴∠A=∠C,∵在△ADF和△CBE中∴△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3.(2014秋•江津区期末)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4.(2007•中山)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分析】因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因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易错选项5.(2011•呼伦贝尔)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分析】本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找清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即可.【解答】解:∵△ACB≌△A′CB′,∴∠ACB=∠A′CB′,即∠ACA′+∠A′CB=∠B′CB+∠A′CB,∴∠ACA′=∠B′CB,又∠B′CB=30°∴∠ACA′=3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6.(2000•安徽)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分析】到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距离相等的地点应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把三条公路的中心部位看作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以及三个外角两两平分线的交点都满足要求.【解答】解:满足条件的有:(1)三角形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共一处;(2)三个外角两两平分线的交点,共三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这是一道生活联系实际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目时最直接的判断就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很容易漏掉外角平分线,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漏解.7.(2014•遂宁)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A.3 B.4 C.6 D.5【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E=DF,由图可知,S△ABC =S△ABD+S△ACD,∴×4×2+×AC×2=7,解得AC=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B=∠E可利用SA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AC=DC可利用SS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DC,∠A=∠D不能证明△ABC≌△DE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E,∠A=∠D可利用ASA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2015•湖州)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A.10 B.7 C.5 D.4【分析】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EF=DE=2,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解答】解:作EF⊥BC于F,∵BE平分∠ABC,ED⊥AB,EF⊥BC,∴EF=DE=2,=BC•EF=×5×2=5,∴S△BCE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作出辅助线求得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0.(1998•南京)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A .边角边B .角边角C .边边边D .边边角【分析】由已知可以得到∠ABC=∠BDE ,又CD=BC ,∠ACB=∠DCE ,由此根据角边角即可判定△EDC ≌△ABC .【解答】解:∵BF ⊥AB ,DE ⊥BD∴∠ABC=∠BDE又∵CD=BC ,∠ACB=∠DCE∴△EDC ≌△ABC (AS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注意根据垂直定义得到的条件,以及隐含的对顶角相等,观察图形,找着隐含条件是十分重要的.11.(2017•石家庄模拟)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ABO :S △BCO :S △CAO 等于( )A .1:1:1B .1:2:3C .2:3:4D .3:4:5【分析】利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知三个三角形高相等,底分别是20,30,40,所以面积之比就是2:3:4.【解答】解:利用同高不同底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就是底之比可知选C .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题时应用了三个三角形的高时相等的,这点式非常重要的.12.(2009•鸡西)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分析】认真阅读作法,从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OCP与△ODP的两边分别相等,加上公共边相等,于是两个三角形符合SSS判定方法要求的条件,答案可得.【解答】解: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即OC=OD;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即CP=DP;∴在△OCP和△ODP中,∴△OCP≌△ODP(SS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3.(2002•河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对比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只有两个三角形同为锐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或者直角三角形时,才能成立;B、30°角没有对应关系,不能成立;C、如果这个角是直角,此时就不成立了;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AAS或者ASA.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对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断方法熟练运用,会对特殊三角形全等进行分析判断.14.(2006•十堰)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分析】∠1=∠2,∠BAC=∠EAD,AC=A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加一角或已知角的另一边.【解答】解:已知∠1=∠2,AC=AD,由∠1=∠2可知∠BAC=∠EAD,加①AB=AE,就可以用SAS判定△ABC≌△AED;加③∠C=∠D,就可以用ASA判定△ABC≌△AED;加④∠B=∠E,就可以用AAS判定△ABC≌△AED;加②BC=ED只是具备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①③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判定方法,进行添加.二.填空题(共11小题)15.(2006•芜湖)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点D到线段AB的距离是3cm.【分析】求D点到线段AB的距离,由于D在∠BAC的平分线上,只要求出D到AC的距离CD即可,由已知可用BC减去BD可得答案.【解答】解:CD=BC﹣BD,=8cm﹣5cm=3cm,∵∠C=90°,∴D到AC的距离为CD=3cm,∵AD平分∠CAB,∴D点到线段AB的距离为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知道并利用CD是D点到线段AB的距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2013•邵东县模拟)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5.【分析】要求△ABD的面积,有AB=5,可为三角形的底,只求出底边上的高即可,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知△ABD的高就是CD的长度,所以高是2,则可求得面积.【解答】解:∵∠C=90°,AD平分∠BAC,∴点D到AB的距离=CD=2,∴△ABD的面积是5×2÷2=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注意分析思路,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17.(2016秋•宁城县期末)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3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利用这些关系可解此题.【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点评】此题综合考查角平分线,余角,要注意∠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特别是观察图形的能力.18.(2013•柳州)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20.【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70°,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解答】解:如图,∠A=180°﹣50°﹣60°=70°,∵△ABC≌△DEF,∴EF=BC=20,即x=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角度确定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19.(2009•杨浦区二模)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③去玻璃店.【分析】本题就是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应带③去.故答案为:③.【点评】这是一道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开放性的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方法.20.(2015秋•西区期末)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cm,CF=5cm,则BD=4cm.【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E=∠EFC,再由ASA可求出△ADE≌△C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D的长,再由AB=9cm即可求出BD的长.【解答】解:∵AB∥CF,∴∠ADE=∠EFC,∵∠AED=∠FEC,E为DF的中点,∴△ADE≌△CFE,∴AD=CF=5cm,∵AB=9cm,∴BD=9﹣5=4cm.故填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比较简单.21.(2009秋•南通期末)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35度.【分析】过点E作EF⊥AD,证明△ABE≌△AFE,再求得∠CDE=90°﹣35°=55°,即可求得∠EAB的度数.【解答】解:过点E作EF⊥AD,∵DE平分∠ADC,且E是BC的中点,∴CE=EB=EF,又∠B=90°,且AE=AE,∴△ABE≌△AFE,∴∠EAB=∠EAF.又∵∠CED=35°,∠C=90°,∴∠CDE=90°﹣35°=55°,即∠CDA=110°,∠DAB=70°,∴∠EAB=35°.【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2.(2012秋•合肥期末)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50度.【分析】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再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求∠AED.【解答】解:∵在△ABC中,∠C=180﹣∠B﹣∠BAC=50°,又∵△ABC≌△ADE,∴∠AED=∠C=50°,∴∠AED=50度.故填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2015秋•蒙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SAS.【分析】已知二边和夹角相等,利用SAS可证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答】解:∵OA=OA′,OB=OB′,∠AOB=∠A′OB′,∴△OAB≌△OA′B′(SAS)所以理由是SAS.【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应用;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要观察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边和角,然后判断所选方法,题目不难.24.(2011•河南)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4.【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当DP垂直于BC的时候,DP的长度最小,则结合已知条件,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ABD=∠CBD,由角平分线性质即可得AD=DP,由AD的长可得DP的长.【解答】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当DP⊥BC的时候,DP的长度最小,∵BD⊥CD,即∠BDC=90°,又∠A=90°,∴∠A=∠BDC,又∠ADB=∠C,∴∠ABD=∠CBD,又DA⊥BA,BD⊥DC,∴AD=DP,又AD=4,∴DP=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好DP垂直于BC.25.(2015•鄂尔多斯)如图,△ABC中,∠C=90°,CA=CB,点M在线段AB上,∠GMB=∠A,BG⊥MG,垂足为G,MG与BC相交于点H.若MH=8cm,则BG= 4cm.【分析】如图,作MD⊥BC于D,延长DE交BG的延长线于E,构建等腰△BDM、全等三角形△BED和△MH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E=MH,所以BG=MH=4.【解答】解:如图,作MD⊥BC于D,延长MD交BG的延长线于E,∵△ABC中,∠C=90°,CA=CB,∴∠ABC=∠A=45°,∵∠GMB=∠A,∴∠GMB=∠A=22.5°,∵BG⊥MG,∴∠BGM=90°,∴∠GBM=90°﹣22.5°=67.5°,∴∠GBH=∠EBM﹣∠ABC=22.5°.∵MD∥AC,∴∠BMD=∠A=45°,∴△B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DM,而∠GBH=22.5°,∴GM平分∠BMD,而BG⊥MG,∴BG=EG,即BG=BE,∵∠MHD+∠HMD=∠E+∠HMD=90°,∴∠MHD=∠E,∵∠GBD=90°﹣∠E,∠HMD=90°﹣∠E,∴∠GBD=∠HMD,∴在△BED和△MHD中,,∴△BED≌△MHD(AAS),∴BE=MH,∴BG=MH=4.故答案是: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解答题(共15小题)26.(2008•北京)已知:如图,C为BE上一点,点A,D分别在BE两侧,AB∥ED,AB=CE,BC=ED.求证:AC=CD.【分析】根据AB∥ED推出∠B=∠E,再利用SAS判定△ABC≌△CED从而得出AC=CD.【解答】证明:∵AB∥ED,∴∠B=∠E.在△ABC和△CED中,,∴△ABC≌△CED.∴AC=CD.【点评】本题是一道很简单的全等证明,纵观近几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每一年都有一道比较简单的几何证明题:只需证一次全等,无需添加辅助线,且全等的条件都很明显.27.(2007•北京)已知:如图,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OC,OB=OD.求证:AB=C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OP=∠COP,∠BOP=∠DOP,从而推出∠AOB=∠COD,再利用SAS判定其全等从而得到AB=CD.【解答】证明:∵O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AOP=∠COP,∠BOP=∠DOP.∴∠AOB=∠COD.在△AOB和△COD中,.∴△AOB≌△COD.∴AB=C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本题比较简单,读已知时就能想到要用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28.(2014•黄冈)已知,如图所示,AB=AC,BD=CD,DE⊥AB于点E,DF⊥AC 于点F,求证:DE=DF.【分析】连接AD,利用SSS得到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EAD=∠FAD,即AD为角平分线,再由DE⊥AB,DF⊥AC,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连接AD,在△ACD和△ABD中,,∴△ACD≌△ABD(SSS),∴∠EAD=∠FAD,即AD平分∠EAF,∵DE⊥AE,DF⊥AF,∴DE=DF.【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9.(2013•常州)如图,C是AB的中点,AD=BE,CD=CE.求证:∠A=∠B.【分析】根据中点定义求出AC=BC,然后利用“SSS”证明△ACD和△BC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C是AB的中点,∴AC=BC,在△ACD和△BCE中,,∴△ACD≌△BCE(SSS),∴∠A=∠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比较简单,主要利用了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30.(2008•重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DC,CF平分∠BCD,DF∥AB,BF的延长线交DC于点E.求证:(1)△BFC≌△DFC;(2)AD=DE.【分析】(1)由CF平分∠BCD可知∠BCF=∠DCF,然后通过SAS就能证出△BFC ≌△DFC.(2)要证明AD=DE,连接BD,证明△BAD≌△BED则可.AB∥DF⇒∠ABD=∠BDF,又BF=DF⇒∠DBF=∠BDF,∴∠ABD=∠EBD,BD=BD,再证明∠BDA=∠BDC则可,容易推理∠BDA=∠DBC=∠B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