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分层教学ft Word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分层教学”,一般来说,最平常的一种分层首先是按不同年级层次去
教学,因为教师必须按实际年龄阶段去判断所接触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去实际操作。也就是说,人摄取知识总是循序渐进的。然而,在同一年级中人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那么进一步地去看“分层教学”,我们可以先从几千年以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论方法入手。综观而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体及能力层次差异的。而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分层教学”就是对“因材施教”更深刻、更全面地去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调控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可实践性
1、正视个体差异,突破固有模式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存
在各种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王振宇,1996)这种差异表现在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分层教学模式能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的成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能力去评判,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确定学生在各时期所处的层次,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在小学阶段有其特殊性,即小学生还处于认知的初期。大部分学生最初的水平相当,但当学习的知识逐渐加深,也因为个人的学习劲头,约束力等因素影响学习效果而出现了差异。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避免学生提前出现因水平差异大而造成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样,既可让优等生为后进生提供智力刺激,使后进生学有榜样,变得积极起来,也可让优等生在给后进生辅导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学习更加巩固,进一步深化。这种互动就来自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适应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分层教学模式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
2、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明确梯度发展带动全面互动
因材施教是人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然而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
教师往往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的“一刀切”办法实施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浅,使层次高的学生总感觉“吃不饱”或“吃不好”,而讲得深又使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从而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而分层教学模式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施教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对优层次的学生进行“探索性教学”,使其多思、多疑、多问;对中层次学生进行“提高性教学”,
使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逐渐学会自我探索;而对差层次学生采用“补偿性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让其逐渐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拿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例子,小学生在三、四年级的英语学习中以听、说为主,
并接触简单的单词、句子。而到五、六年级除了知识进一步积累,更要求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并以情景表达为主。在以兴趣为先的三、四年级阶段,如何激励学生更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成为首要关注点。为此,在实践中首先可确定两个前期总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由浅入深的教学梯度。2、指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循序渐进,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向每一个层次迈进。就是说,在实践过程中可尝试把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类学生。而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又有各自的目标。C类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要在旧知识的引领下尽量掌握新知识,不至于节节新,记不牢有反效果;B类学生则应能较熟练掌握每一节课的内容,能较熟练进行操练;A类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较快,他们有能力把新旧知识结合使用语言,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训练。每一类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应能面向自己的任务并尽力提高。到了高段学习阶段,则把目标分别有提升地定位。
就以对知识的输出(例:篇章的笔头表达)即在情景对话中如何使用已有知识来
说,C类学生能弄明白课文篇章意思,认读其中内容;B类学生能对课文掌握,并
对其中句子能较熟练地运用,仿照课文结构并能作替换练习;A类学生则要求能
熟练掌握课文知识,并能对知识作初步创新性地运用。
通过目标分层,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教师有的放矢地实
施教学,既帮助暂时学业不良的学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又保证了优良生朝更广
阔的知识领域迈进。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模式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优
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
所获,并获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运用
1、合作小组活动
按照学生分层模式,老师对学生“分层次、分类指导”的效果还是出来了。但假如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只能是局限在教师与很少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否让学生之间也形成互动,互相配合促进效果呢?在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一种教学法很适合应用在分层教学模式中,那就是“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鲍承模,2003)早在1896年,John Dewey(约翰·杜威)在芝加哥创办“实验学校”时,就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工作应以学生的需要为方向。他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自己也可以做老师,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协助、支持和辅导的作用。说简单一点,在操作中就是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而每一个合作小组中老师都安排了A、B、C三类层次学生在其中,以求达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并能以优带差。大家知道,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自己也可以做老师,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协助、支持和辅导的作用。在每一个合作小组中就很能发挥优生的带头及充当小教师的作用。假如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说是处于竞争机制之中的。“优等”成绩是与“劣等”成绩相比之下而存在的。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其他学生的失败作为代价。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做Negative Interdependence(具有负面意义的相互依赖)(鲍承模,2003)使用合作小组活动的方式学习英语,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在合作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鼓励学生民主平等、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课堂上,化“竞争”为“合作”,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时在合作小组中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大胆开口,不怕讲错。有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也能在合作小组中大胆起来了。所以这一种方法在“分层教学”当中是值得常用的。
2、合理的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分层主要体现在课堂问答、教师的评价及作业中。合理的评价分层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是良好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