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假设义“早知道”的词汇化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熟词僻义词汇总结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熟词僻义词汇总结考研英语历年真题熟词僻义词汇总结如果说核心词汇是重点的话,如果说核心词汇是重点的话,那么熟词僻义,那么熟词僻义,即常见词的非常见意义就是难点。
即常见词的非常见意义就是难点。
不少同学对不少同学对于熟词僻义的掌握较差,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理解各个词义之间的关系,如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本义是词的常见义,引申义是词的非常见义。
例如,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本义是词的常见义,引申义是词的非常见义。
例如,embrace embrace 的本义是“拥抱”(是“拥抱”(=em =em 进入进入+brace +brace 手臂),引申义是“包括,接受”。
由“拥抱”的动作可以联想“包括”之义,因为“拥抱”就是将对方“包括”在手臂之内。
由“拥抱”的象征意义也可以联想“接受”之义,因为“拥抱”对方,除少数情况外(如被迫与人拥抱),都表示“接受”对方。
请看下列例子以巩固对embrace 的常见义与非常见义的理解:的常见义与非常见义的理解:1.The two embraced 1.The two embraced,, holding each other tightly. holding each other tightly.(拥抱)(拥抱)(拥抱)2.His career embraced many activities 2.His career embraced many activities——————composing composing composing,, playing and acting. playing and acting.(包(包括)括)3.Much of the population embraced the scientific idea.3.Much of the population embraced the scientific idea.(接受)(接受)(接受)20072007考研英语考研英语阅读部分的第二篇文章考到embrace 的一个近义词,的一个近义词,encompass encompass encompass(包括)(包括)。
从主观性角度看常用的含假设义的连词
从主观性角度看常用的含假设义的连词本文主要考察“如果”“万一”“要是”“一旦”“假如”这5个常用在假设复句中的连词的使用在“行域”“知域”和“言域”中的分布,考察5个连词的主观性等级排序。
标签:主观性如果万一要是一旦假如一、引言复句及其中的关联词历来受学者们的关注。
目前,常见的复句划分方法是两分法: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假设复句是偏正复句中的一类,假设复句中常用的连词就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本文主要讨论“如果、要是、一旦、万一、假如”这五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连词。
以上五个词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用法相似,词典中的释义往往不能对它们的使用条件和意义做准确全面的说明。
以往,学者们对这五个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探究这些表示假设意义的连词在句中的位置、搭配、使用条件,并对其语义作细致描写。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这五个词在主观性上的差异。
二、词性的确定在各类辞书和著作中,关于“如果”“要是”和“假如”的词性,各家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是连词。
但是,对“万一”和“一旦”,有一些不同意见。
首先,在大部分辞书和著作中,都认为“万一”和”一旦”有名词用法,它们的名词用法本文暂不作讨论;有不同意见的是二者的虚词词性。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认为“万一”是副词的有: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万一”是连词的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001);认为“万一”是副词兼连词的是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1999)。
认为“一旦”是副词的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1999);认为“一旦”是连词的有刘月华等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2001);认为“一旦”是副词兼连词的有邢福义《词类辨难》(1981)。
我们认为“万一”和“一旦”都是连词。
作为虚词,二者在句中位置灵活,并且大都出现在复句中。
2024年高考英语高中英语常考熟词僻义大揭秘
2024年高考英语高中英语常考熟词僻义大揭秘1. board熟义:n.板;(尤指)木板v.上船(或火车、飞机、公共汽车等)僻义:n. (住旅馆、住校等所包含的)伙食,膳食e.g. A week at the hotel with half board is of course less expensive than a week with full board.住旅馆一周含一半膳食当然比含全部膳食便宜。
2. excuse熟义:n.借口;理由;辩解v.原谅;宽恕僻义:v.同意免除;不要求;是……的正当理由e.g. The teacher excused the class from homework that day.那天,老师没有要求班里学生做家庭作业。
3. flood熟义:n.洪水;水灾v.淹没僻义:n.(如潮水般涌来的)大量,大批v.充满;大量涌来e.g. Seeing her again brought back a flood of memories.再次见到她,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e.g. The room was flooded with light.这个房间光线充足。
4. head熟义:n.头;头部;(牲畜)头v.领导;主管僻义:n.领先位置v.朝(某方向)行进;位于排行之首;排在前头e.g.She’s at the head of her class.她是班里最好的学生。
e.g. The birds have already started heading south for the winter.鸟儿已经开始向南迁徙过冬。
5. land熟义:n.陆地;土地v.着陆;降落僻义:v.跌落;掉落;赢得;得到e.g. I fell and landed on my shoulder.我摔倒了,肩膀着地。
e.g. She landed the lead part in the play.她获得了在剧中扮演主角的机会。
最新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一)
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一)第一节词类和句子成分一、词类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叫词。
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所作的分类叫词类(parts of speech)。
英语的词通常分为十大类,即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现分别叙述如下:(一)名词名词(noun)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例如:foreigner外国人soap 肥皂Newton牛顿law 法律freedom自由peace和平英语名词可分为两大类:1。
普通名词(common noun)是某一类人、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例如:teacher教师market市场rice大米magazine杂志sound声音production生产2。
专有名词(proper noun)是特定的某人、地方或机构的名称。
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例如:Hemingway海明威Russia 俄罗斯New York 纽约United Nations联合国名词又可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与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两种。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
绝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的构成是在单数名词的后面加-s或-es。
例如:shop→shops商店bus→buses 公共汽车library→libraries图书馆toy→toys玩具leaf→leaves树叶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
例如:man→men男人tooth→teeth牙齿datum→data数据有关名词复数形式构成的具体规则,请参阅有关的英语语法书。
(二)冠词冠词(article)放在名词之前,帮助说明该名词所指的对象。
冠词分为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和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两种。
不定冠词为a/an,用在单数名词之前,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的“一个”。
a用在以辅音开头的名词之前,an用在以元音开头的名词之前。
猜测英语生词词义的技巧
猜测生词词义的技巧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自然会遇到许多生词。
如果立即翻阅字典,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阅读速度。
事实上,阅读材料中的每个词与它前后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段落都有着密切的意义和逻辑关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各种已知信息来推测某些生词的词义。
以下是常用的猜测词义的线索和方法。
一.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1.根据前缀猜测词义He fell into a ditch and lay there semiconscious for a few minutes.根据词根conscious (清醒的,有意识的),结合前缀semi (半,部分的,不完全的),我们便可猜出semiconscious词义“半清醒的,半昏迷的”。
I’m illiterate about such things.词根literate意为“有文化的,通晓的”,前缀il表示否定,因此illiterate指“一窍不通的,不知道的”。
2.根据后缀猜测词义Insecticide is applied where it is needed in the countryside.后缀cide表示“杀,灭”,结合熟悉的词根insect (昆虫),不难猜出insecticide 意为“杀虫剂”。
Then the vapor may change into droplets.后缀let表示“小的”,词根drop指“滴,滴状物”。
将两个意思结合起来,便可推断出droplet词义为“小滴,微滴”。
3.根据复合词的各组成部分猜测词义Growing economic problems were highlighted by a slowdown in oil output.highlight或许是一个生词,但是分析该词结构后,就能推测出其含义。
它是由high (高的,强的)和light (光线) 两部分组成,合在一起便是“以强光照射,使突出”的意思。
Bullfight is very popular in Spain.bull (公牛)和fight (打,搏斗)结合在一起,指在西班牙颇为流行的体育运动---- 斗牛。
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一)
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与词典的收词及释义(一)论文关键词跨层结构词汇化词典释义论文摘要路层结构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途径。
本文对“而已”、“从而”、“匾而”、“否则”、“由于”、“终于”六个词汇化实例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它们成词的途径、时间及显性标志;同时对四部词典的收录、释义情况作了分析,指出它们的得与失,并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一、引言语言是线性的结构,一个个语言单位都是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在一起的。
跨层结构指的就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但在表层形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
比如“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中的“学”和“而”虽然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紧邻,但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平面,也不能独立作为一个语法单位使用,就是一个跨层结构。
又如“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传·系辞上》)中的“极其”。
江蓝生先生称之为跨层非短语结构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很多这类跨层结构词汇化为词了,如上面的“极其”。
对这类词汇化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关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现在已知的一个规律就是它们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如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但是由于各自的词义、所处句法环境、使用频率等的不同,词汇化的时间、途径及机制等也呈现出很大差异。
学界对词组的词汇化研究得较多,规律也总结得比较充分,成果也往往在辞书中有所体现,比如词条的收录、词性的鉴定及释义等。
相较于词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得就很不够。
我们翻阅了几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发现在处理这类由跨层结构词汇化而形成的词时差异较大;即使同一词典,前后所持标准也往往不一。
本文的目的在于:一、通过对六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进行考察,简单描绘它们词汇化的时间、过程,找出它们成词的显性标志;为词典编纂提供一些可能的资料。
二、观察几部词典对这类词的收录及释义情况,探讨其间的得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跨层结构词汇化举例我们选取了六个词,都是在古代汉语中就产生、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词。
表示条件假设意义的“再”及相关构式
Vo . 0, . 1 1 NO 8
Au . 0 g 2 1 2
表 示 条 件 假 设 意 义 的 “ ” 相 关构 式 再 及
姜有顺
( 南大 学 国 际学院 , 庆 西 重
摘
40 l ) 0 7 5
要 : 代 汉 语 普 通话 和 一些 力 言 中 存 在 一 类 表 达 条 件 假 设 意 义 的 “ ” 构 式 , 由 连 词 “ ” 导 的 条 件 假 设 小 句 以 及 “ 现 ‘ 再 字 如 再 引 再
不 ” “ 说 ” 习 语 性 话 语标 记 。 这类 “ ” 构式 获得 条 件 假 设 意 义 的 原 因 , 其 所 描 述 的事 件 的 有 界 性 和 关 联 性 密 切 相 关 。这 、再 等 再 字 与 类 “ ” 构 式 获 得 条 件 假设 意 义 之 后 , 历经 漂 白 的机 制 , 以概 括 为“ 词 短 语 一 情 态 标 记 一 话 题 标 记 ” 再 字 又 可 动 的语 法 化 后 接 词 汇 化 的
的句例 引 自王 文 , 小改 动 。 有 老爷子 再不 同意 , 你还 能 咋办 呢? 要 去 赶 紧 去 , 晚 咧 人 家 再 走 掉 , 就 莫 戏 去 你
唱咧。
有 学 者 还 注 意 到 ,再 ” 能 用 在 能 愿 动 同之 前 , “ 不
却 可 以用在 其后 ;还 ” “ ” 以 用在 能 愿 动 词之 “ 和 又 可
8 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社
投 稿 网址 ht : / b j t S . n t / x g x. WU c p
21 0 2年 8月
妈 可 咋活 呢 。 别底 我不怕 , 怕 他再 累病 下 。 就
英语阅读词义猜测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英语阅读词义猜测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在英语阅读中,利用上下文或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是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介绍几种常用的词义猜测方法。
一、巧借生词本身在英语文章中,一些人名、地名、节日等专有名词不影响理解,对它们可就词论词,不必猜测词义。
例如:1. The largest spider in the world is the goliath tarantula. 由下文知the goliath tarantula 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的名字,至于汉语怎么说则不必深究,不妨直接称之为the goliath tarantula。
2. Held on a farm, the Glastonbury festival is the most well -known and popular in the United Kingdom. 由festival 可知Glastonbury 只是英国一个节日的名称而已。
对于类似表示专有事物名称的词,阅读时只需了解它是哪类事物即可,不必翻译。
再如:Naruto is a story about...,只需知道Naruto是一个故事即可;从Cooper, an American geologist中可知Cooper是一个地质学家的名字。
二、巧用上下文信息在阅读中,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暗示,运用逻辑推理来猜测生词词义。
例如:1. He is a resolute man. Once he sets up a goal, he will not give up easily. 作者用含有once引导的主从复合句,描述了“他”的个性:一旦树立目标,就不会放弃。
英语阅读理解几种猜词技巧指导
阅读理解几种猜词技巧浅析1、由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生词的词义。
在be,be called,call等判断词出现的判断句中,可以根据已知部分,猜测生词的含义。
通过理解定语从句的意思,能猜出carpenter的意思是“木匠”。
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生词的词义在but,however,yet,otherwise,though这些表示意义转折的连词出现的句子中,其前后的词有明显的对比关系,根据已知的内容,通过这种对比关系,就很容易猜出生词的词义了。
3、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because, since与as是连接原因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so是连接表示结果的状语从句的连词,so...that与such...that中的that是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
当这些信息词出现在有生词的句子中,通过因果关系,依据已知部分就能猜出生词的词义。
4、由已有的常识猜测词义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生活常识。
再联系上下文能读懂的部分,可以正确猜出词义。
例如:Most of the roses are beginning to wither because of the cold.根据句子意思及生活经验,wither表示“枯萎”的意思。
5、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同等关系,指的是一个词,一组词或短语在句中作同一成分,而且它们的词义都属于同一范畴。
明显的标志是,这样的词组或短语中间常常用并列连词and或or来连接。
例如:At forty-two he was in his prime and always full of energy.从“年龄42岁”以及与prime具有同等关系的full of energy可以猜出prime的意思是“盛年时期”。
6、根据列举的事例猜测词义例如:Y ou can take any of the periodicals: "The World of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in Schools", or "English Learning".从后面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猜出periodical是"期刊,杂志"的意思。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熟词僻义识记课件
1.seal n.海豹 eg:grey seals basking on the rocks 在岩石上晒太阳的灰海豹
2.seal n.印章;图章;玺;印记 eg:The letter bore the president's seal. 信上盖有总统的印章。
1.passage n.章节;段落;乐段 eg:A passage selected from a larger work. 选自一部较大作品的一个章节。
2.block vt.阻塞;阻止;限制 eg:After today's heavy snow, many roads are still blocked. 今天下过大雪,很多道路仍然堵塞。
1.prize n.奖品;奖赏;战利品 eg:The star prize is a weekend for two in Paris. 特等奖是二人巴黎周末游。
2.harbor vt.隐匿,窝藏;怀有 eg:Harboring criminals is an offence in law. 窝藏罪犯是犯法的。
1.stalk n.(植物的)茎,杆 eg:A single pale blue flower grows up from each joint on a long stalk. 一条长长的茎秆的每个节上都会长出一朵浅蓝色的花。
1.couch n.睡椅,长沙发;卧榻;床 eg:We were sitting on the couch in the living room watching TV. 我们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2.couch vt.(用某种文本或方式)表达,措in very polite terms. 这封信内容简短,措辞特别客气。
2.stalk vi.高视阔步地走 eg:If his patience is tried at meetings he has been known to stalk out. 大家都知道如果他在会议上失去耐心,便会愤怒离席。
明清山东方言情态动词“待”及其连词化现象
①
鲁晓琨《现代汉语意愿助动词的语义对比》认为:
“ 想”区别于“要”的语义特征——可以表示由主体自身的局
限在现实意义上只能停留在心愿阶段的意愿;
“ 要”区别于“想”的语义特征——表示决心行动的意愿。本文借用鲁文
的说法,认为阶段 B 的“待”处于心愿阶段。
(兰陵笑笑生著)、
《醒世姻缘传》
(西周生著)、
《聊斋俚
曲集》
(蒲松龄著)为依托考察“待”的意愿等级、句法结构,发现其连词化倾向;其次,借助“动态范畴化
理论”证明同表意愿的“待”
“待要”
“欲待”
“欲”
“要”的平行虚化现象;最后,从语义基础、语法功能及语
法位置、语境三个方面探寻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一、情态动词“待”的语义类型与句法结构
109
动阶段,语义、语法特点类似于“打算”;位于阶段 C 时,主语几乎没有主观意愿和行动可能性;阶段 B
居于中间状态,既有主观意愿,又不是立马就要行动,只是停留在头脑里的一种想法,处于心愿阶
段。①
从《金》
《醒》
《聊》的语料情况来看,阶段 B 的“待”使用频率最高,句法结构发展最成熟,其常用句
法结构类型如下:
《中国语文》2015 年第 4 期。
②
艾尔丽:
《特殊方言连词“打 X”的来源分析——兼论“打”
“待”等词语的连词化》,
《语言研究》2014 年第 2 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8
2022 年
彭利贞(2005)认为情态是说话人对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所表现的主观态
2024年高考英语8个猜词义小技巧你一定要掌握
2024年高考英语8个猜词义小技巧你一定要掌握做阅读理解,最怕遇到生词,不仅影响文章的理解,也会拖慢阅读速度,而在阅读理解当中,生词又是不可避免的,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巧猜词义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掌握哦~1类属法即通过类属来推测词义。
如:■ Bananas,oranges, pineapples, coconuts and some other kinds of fruit grow in warm areas.说明:从句意我们知道pineapples 和coconuts 与bananas, oranges是同类事物,同属水果(准确地说是“菠萝”和“椰子”)。
2推理法即根据文章的前后语境推出生词的词义。
如:■Thatmuseum is so immense that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see all the exhibits in oneday.说明:既然一天之内看不完所有的展品,那么immense 的意思应该是“很大”了。
■Everyoneagreed that the woman in the photo was gorgeous. It was easy to see why she hadwon the beauty contest.说明:既然“她在选美比赛中获胜”,说明她“很美丽”(gorgeous)。
3列举法即通过对文章所列举的事物来猜测生词的词义。
如:■Childrenlike such creatures as dogs and monkeys.说明:像 dogs 和 monkeys 之类的“creatures”,显然creatures的意思应是“动物”。
■In yourspare time, you m ay look through any of these periodicals: Time Magazine, NewsWeek, or The New Worker.说明:periodical是生词,但根据其后所列举的例子,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意思可能是“期刊”或“杂志”。
“要不”词汇化及语法化
“要不”语义分析[摘要]词汇化、语法化研究是近年的一个热点。
它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平面解决了一些问题。
本文根据“要不”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探讨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并对其语义动因和机制进行说明。
[关键词] “要不”词汇化语法化语义动因和机制“要不”的词汇化“要不”与“否则”等词一样, 是跨层成分的词汇化, 最初的“要不X”应当分析为“要/不X”, “要”表示意愿或假设, “不”表示否定, 它们不处于同一个层次上, 不构成直接成分。
例如:(33) 若要不涉言句, 须明玄中玄。
( 《禅林僧宝传》)(34) 要放你也在我这里。
要不放你也在我这里。
( 《古尊宿语录》)(35) 要馈就说馈, 要不馈就说不馈。
( 《老乞大》)(33) 中“若要”连用, (34) “放你”“不放你”肯定否定对举, (35) “馈”“不馈”肯定否定对举, 都说明“要”与“不”分属不同的层次, 不构成一个词。
“要不(然) ”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不”后面成分的代词化或省略是词汇化的直接诱因。
当“不”后面的成分在上文已经出现时, 这个旧信息可以用指示代词“然”来代替。
“不然”“若不然”的用法很早就出现了:(36) 凡诸侯有命, 告则书, 不然则否。
(《左传·隐公十一年》)(37) 若不然, 叔父有地而隧焉, 余安能知之? (《国语·周语中》) “要不然”出现得比较晚, 最早用例是在明代:(38) 伯爵道: “要不然也费手, 亏我和你谢爹再三央劝你爹: ‘你不替他处处儿, 教他那里寻头脑去! ’”( 《金瓶梅》)“不然”由词组凝固为一个词, 其中的“然”也由指示代词虚化为词缀, “不”后面的成分是已知信息时, 也可以省略。
例如: (39) 屈完曰: “君以道则可; 若不, 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 君安能进乎?”( 《史记·齐太公世家》)(40) 众人道: “亏了这个好人拾了, 要不是, 那庙里没有屈死的鬼? 这卖酒的赔银子罢了, 难为这们长胡子都采净了! ”( 《醒世姻缘传》)(41) 宝玉笑着挨近袭人坐下, 瞧他打结子, 问道:“这么长天, 你也该歇息歇息, 或和他们顽笑, 要不, 瞧瞧林妹妹去也好。
《琵琶记》中的假设关联词语-2019年文档
《琵琶记》中的假设关联词语《琵琶记》中共有推测假设关联词语17个,分别是:“若”“若是”“若还”“若要”“若论”“要”“还”“万一”“假如”“假饶”“倘若”“倘或”“果”“果然”“怕”“待”“时”。
我们将按照“若”类、“假如”类、“倘”类和其他类进行讨论。
一、“若”类1.若(29例)“若”在上古时期就有表假设关系的用例,近代汉语沿用,是《琵琶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假设关联词,相当于“假如”“如果”,共29例。
(1)你若锦衣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终是喜。
(第四出)(2)休静办,若借马与小子骑,更着死。
(第九出)《琵琶记》中“若”没有位于假设分句主语之前的用例。
例(1)中的“若”位于假设分句的主语“你”之后,同时整个句子又糅合进了表让步关系的从句,几个关联词的连用,一起实现了对某种情况的假设。
例(2)“若”连接的假设分句主语省略,但我们可以依据上下文补足主语,结果分句则由副词“更”与之关联。
2.若论(5例)“若论”由假设连词“若”与“论”构成固定形式,连接假设分句,往往是引出一个讨论的话题。
相当于“如果谈及”“如果说到”,共有5例。
如:(3)若论我那太师富贵,真个: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第三出)如例(3),“若论”连接假设分句“我那太师富贵”,后面的分句即是对前一分句引出的话题或所描述的情况进行解释说明。
3.若还(11例)关于“若还”获得表假设的语法功能的时代,席嘉(2010)认为是六朝时期,所举例为:(4)是魔变身作佛,欲令我远离般若波罗蜜。
魔若还隐没,当知是菩萨已于先佛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1]而根据林春香(2013)的分析,这里的“还”与“若”仍处于两个不同的句法层次上,“还”作为副词表重复义的意义还很明显。
她进一步指出,“若还”真正开始发生语法化始于唐五代时期,这时的“还”副词义逐渐弱化,吸收假设的语境义后最终也演变为假设连词。
词语辨意技巧
词语辨意技巧词语辨意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辨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词语。
一、上下文推测法上下文推测法是通过理解词语所处的语境来推测其意思。
在阅读或听力中,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中的其他词语、句子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例如,在一篇文章中出现了“经济繁荣”一词,我们可以通过文章描述的是一种积极景象,推测出“经济繁荣”表示经济发展蓬勃的意思。
二、词根词缀分析法词根词缀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词根和词缀的含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许多词语由词根和前后缀组成,这些词根和缀加在词根上的字母具有一定的意义。
例如,词根“bio”表示“生命”,后缀“logy”表示“学科”,那么“biology”就表示“生物学”。
三、同源词比较法同源词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不同词语的意思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有些词语具有相同的词根,它们的意思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疼痛”和“痛苦”都含有“痛”这个词根,可以推测它们都与不舒服或不幸相关。
四、举一反三法举一反三法是通过类比思维来解释和应用词语的辨意技巧。
当遇到一个生词时,我们可以寻找与之类似的词语,通过推理和类比来揭示其含义。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humble”表示“谦虚的”,那么类似的词语如“modest”和“low-key”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含义。
五、词典查询法词典查询法是辨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在遇到生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来了解其准确含义。
词典中通常提供了释义、例句和用法等信息,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词语。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词语辨意技巧,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学习新词汇时,多进行词义的思考和探索,积累相关的语境和经验,将有助于提升词语辨意的能力。
让我们一同努力,不断提升语言技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表达。
高考英语语法考情分析4:熟词生义(下)
高考英语语法考情分析4:熟词生义(下)熟词生义是高考英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生应高度重视。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考生应结合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其特殊含义,打破思维限制,有意识形成熟词生义、语境意义等意识。
2.日常多积累,平时多背诵不熟悉的意思。
3.结合构词法的转化,派生等合理猜词。
4.多读真题和外刊,培养思维意识。
下列是一些常考的熟词生义词,供同学们复习背诵。
11.count vt.有价值,重要(熟义:n.& v.计算,数)It is not how much you read but what you read that counts.12.course n.一道菜(熟义:n.课程;过程)The courses vary with seasons.13.cross adj.生气的(熟义:v.跨越,横穿;n.十字)Don’t be cross with him—after all,he is a child.14.desert v.抛弃,离弃(熟义:n.沙漠)He deserted his wife and children and went abroad.15.develop v.冲印(熟义:v.发展;开发;研制)Did you have the films developed?16.disabled adj.有障碍的,失去功能的(熟义:adj.有残疾的,无能力的)One more look and he noticed flames shooting out from under the disabled vehicle.(2016·全国卷Ⅰ)17.drive v.迫使某人(做不好的事)(熟义:v.驾驶)Hunger drove her to steal.18.divorce v.使分离;使脱离(熟义:v.与某人离婚)You can’t divorce science from ethical questions.19.draw v.获得,取得,推断出(熟义:v.画;拖;拉)What moral are we to draw from the story?20.express n.快车(熟义:v.表达)Is there an express from Nanjing to Shanghai?31.hit n.成功;红极一时的人或事(熟义:v.击中,打击) Tuhao is quite a hit of this year.32.ill adj.& adv.坏的/地(熟义:adj.生病的)It’s no good speaking ill of others.33.interest n.利益;股份(熟义:n.兴趣)Our family has interests in the business.34.invite v.吸引(熟义:v.邀请)Don’t leave the window open—it’s inviting thieves to enter. 35.inspire v.启发(熟义:v.激励;鼓舞)His best music was inspired by the memory of his mother. 36.jump n.& v.大幅度上涨(熟义:v.& n.跳跃)Last week the price of goods jumped.37.kid v.开玩笑;欺骗(熟义:n.小孩)Take it easy.I’m just kidding.38.kill v.消磨(时间)(熟义:v.杀掉;害死)That guy hangs around all day long,killing time. 39.lose vi.(钟表)慢(熟义:v.失去;丢掉)Please hurry!My watch loses 10 minutes.40.last adj.最不可能的(熟义:adj.最后的)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see.51.reflect v.沉思;思考(on/upon)(熟义:v.映出;反射) I need time to reflect on your offer.52.safe adj.谨慎的;小心的(熟义:adj.安全的)He is a safe man.You can count on him.53.say vt.假定;显示;表明(熟义:vt.说)Say that war breaks out,what will you do?54.shoulder v.承担(熟义:n.肩膀)Young people should learn to shoulder the blame. 55.spring v.跳,跃;突然出现(熟义:n.春天;泉水)Fast food restaurants are springing up all over the city. 56.strength n.强项,优点,优势(熟义:n.力气)Maths is not my strength.57.walk n.行业(熟义:v.& n.行走;步行)This society welcomes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58.wear vt.表露,流露,面带(熟义:vt.穿戴)The girl always wears a happy smile.59.weigh v.权衡;斟酌(熟义:v.称……的重量;重达)Please wei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ing th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假设义“早知道”的词汇化
作者:刘志红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6期
摘要:“早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有表假设义的用法,是一种假设标记。
本文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表假设义的“早知(道)”的词汇化的过程。
关键词:“早知道” 语用词汇化
引言
“早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在意义上主要有三种用法:
第一:“早知道”表第一时间知道、了解的意思,用在句末。
如:
(1)一周资讯早知道。
(《广州日报》2012年2月27日)
第二:“早知道”表早就知道、了解的意思,时间上表示已然。
(2)听完原委简卉笑道:“这话我早知道,果真像我的语言风格,而且我特欣赏这份精辟爽快。
”(唐刃《学苑》)
(3)住在隔壁73岁姓舒的老头儿出面阻拦了:“我早知道此地有只坛子,我一直在这里等着了。
”
在结构上,“早”与“知道”中间可以加上“就”“已”等词,不影响句意。
第三:“早知道”有假设义,表如果早知道的意思,有遗憾、后悔的意味。
它的前面可以加上表假设意义的词语进行修饰。
在结构上,“早”与“知道”不能拆开,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不能停顿。
“早知道”趋向于作为表假设义的一个固定的词语来理解。
如:
(4)杜世全灰心极了,把报纸摔在桌上,懊恼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要开这个画展好!”
本文要考察的就是这种表假设义的有遗憾、后悔意味的“早知道”的用法,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短语,而可以看做是一个有着固定意义的词了。
一、已有文献的相关论述
关于“早知道”表假设意义的用法,前人和时贤也曾关注过:
《现代汉语八百词》:早:【形】较早,更早(跟现在或某一时间比较)。
直接用在动词前。
表示假设,含有“现在太晚了”的意思。
举例为:你干嘛不早说?|要早去就好了。
|早知道你要来,我就不去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里面举的两个例子“早知道你要来,我就不去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正是我们要研究考察的对象。
强星娜在考察上海话过去虚拟标记“蛮好”时,在文章中提到北京话用“早知道”表示“事实上不知道”,是一种对过去的虚拟表达。
“早知道”在本义上本是作用于一个条件句(从属句)的,但由于其宾语的省略,逐渐和主句结合,可以看作是由从属语标记向核心标记过渡的类型。
前人和时贤对此问题的看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宝贵的资料。
但《现代汉语八百词》只是单纯地就“早”的假设用法,作出了解释,而“早知道”明显地已经作为一个表假设义的固定词语进行使用了。
强星娜虽然明确地提出北京话“早知道”是一种对过去的虚拟表达,但对“早知道”词汇化的过程却少有论及。
二、“早知(道)”的词汇化过程
我们想要考察“早知道”的词汇化情况,就需要了解“早知道”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
而“早知道”在古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应为“早知”。
原因是从古汉语到近现代汉语,词汇呈现出双音节化趋势,所以,“知”用“知道”代替,相应地“早知”用“早知道”代替。
通过对北大语料库的检索,我们发现“早知”的最早用法出现在西汉。
如:
(5)隆劓鼻大口,茑肩企行,窍通于目,筋气属焉。
苍色主肝。
长大早知而不寿,其地宜麦,多虎豹。
但这里的“早知”意思应该是“早智”。
即“知”通“智”,还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早知”。
“早知”是一个动词性的短语,是“早”与“知”的组合,意思即早就知道、了解,主要作谓语,“知”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后面多接体词性成分。
又如:
(6)降人答曰:“是孙会稽。
”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根据句中的语义,有时“早知”后面宾语的信息内容在前文中已有涉及,那么宾语可省略,这就为“早知”的单独使用提供了可能性。
如:
(7)权闻之叹息,以让群臣曰:“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
股肱耳目,其责安在?”於是加赐钱米布绢,岁有常限。
随着“早知(道)”的使用,“早知(道)”开始在客观陈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被频繁运用于有遗憾、后悔意义的语句中,多居于句首,且后面可接名词性成分,也可接谓词性成分。
如:
(8)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
”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师曰:“三皇冢上草离离。
”
(9)早知恁麽。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10)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
(1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类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有一个共同点:“早知(道)”后面的成分在信息上可以解读为是已知的,是早就知道、了解的情况,但事实上却未根据这种已知情况采取较为合理的行动,所以现在导致后悔和遗憾,表述的重点在后悔和遗憾上。
重要的是在用法上“早知(道)”的后面开始接谓词性的成分,这为“早知(道)”的词汇化提供了紧邻的句法环境。
当“早知(道)”后面开始频繁地接谓词性成分时,“知(道)”不再是句子的核心动词,退为句中的非主要成分,“知(道)”的动词功能逐渐衰退,动词意义逐渐减弱。
相应地,“早知(道)”由语义重心地位退居非语义重心地位。
居于非语义重心地位的语段中最容易发生句法成分间边界消失的变化,此时的“早知(道)”开始逐渐词汇化。
同时,我们在语料中也发现“早知”运用于假设句的例子。
例如:
(12)马武大骂:“鼠掠小寇!不思立名于世,以就男子之规,但以劫财图食,真禽类不如也!岂足为义?今若早知降顺,则有恩爵之荣。
如敢拒抗,残生不保!”
例句中的“早知”前面有明显的表假设意义的标志性词语“要是”、“若”。
有的时候,“早知”运用于假设句没有任何标记,但从语义上的关系可以判断。
如:
(13)师曰:兄要渡自渡。
彼即蹇衣蹑波,若屐平地,回顾曰:“渡来!渡来!”师曰:“咄!这自了汉。
吾早知当斫汝胫。
”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
”言讫不见。
“早知(道)”从表早就知道、了解到表假设义,与它经常被运用于表遗憾、后悔的语句以及假设句中也有紧密的关系。
“早知道”的词汇化很可能就是从这种语境中开始的。
原因是:从常理上讲,如果事先不了解某方面的情况,针对已经采取的某种行为实际上也是谈不上后悔的。
但是人们主观理想上还不想承认既成的事实,希望这种既成的事实没有发生,还有回旋的余地。
所以,主观上假设如果事先知道、了解了某方面的情况,就会采取更好的行为,但这毕竟只是假设,针对既成的事实而言,也有一种遗憾、后悔的意蕴。
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下,“早知”表早就知道、了解的意义弱化,更多地被句子整体赋予了另外一层情态语义:表假设,如
果早知道。
当“早知(道)”的这种用法被频繁地使用,就会进一步规约化,当作“早知(道)”的固定意义使用了。
再如:
(14)马武曰:“陛下何言!武略选试,并非以貌取人。
早知如此,吾致死亦不来也!”帝怒,令赶出教场而去。
大约在元朝时期,由于受汉语双音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在文本中开始出现“早知道”表假设、遗憾的用法。
例如:
(15)【油葫芦】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
早知道无明夜因他害,想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
但是,这类用例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在语料库中我们检索到“早知道”的这种用法元朝有两例,明朝有4例,清朝有16例,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在语料库中检索到226例。
“早知(道)”从表早就知道、了解发展到假设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是时间范畴发展为假设标记的过程,而这和江蓝生先生在考察时间词“时”语法化为假设助词时所提出的“由时间范畴进入假设范畴,是汉语跟其他一些语言共有的语用认知规律”观点是一致的。
语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强星娜.上海话过去虚拟标记“蛮好”——兼论汉语方言过去虚拟表达的类型[J].中国语文,2011(2).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4]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