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考心理学专业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
一、需要动机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
2、需要的分类: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
包括进食需要、饮水需要、睡眠需要和觉醒的需要、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包括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权力需要。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交往需要时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
(感觉剥夺实验)
●权力需要时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3、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动机的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的分类:A 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B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分为长远、概括的动机和短暂、具
体的动机C根据动机的原因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还可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4、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和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2)动机强度的合适度与任务的难度有关,还与能力强度有关。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的层次越低、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
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
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要点:(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2)人类的需要时
一种似本能的需要,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由体质或遗传所决定,但需要社会环境来满足(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也称为匮乏性需要。
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评价:(1)虽然用“似本能”代替“本能”的概念,但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
(2)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但他所讲的自我实现仅仅是个人的自我实现。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高级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性,但强调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4)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用临床法局限于精神病人的研究和行为主义者用实验法局限于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进行整体分析,这是一个进步,但在信效度上存在问题,是一个较大的局限性。
6、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提出了驱力降低理论。
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要有需要,需要进而产生驱力。
驱力可以供给机体能量,使个体做出行为,需要得到满足,驱力下降,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驱力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都强调紧张在动机中的作用以及消除紧张作为一种强化物。
但赫尔认为,人类行为主要不是由内部生物力量所驱动,而更多地是被从经验中建立起来的习惯,也就是一种刺激与反应之间习得的联系得以建立的。
所以,赫尔强调经验、学习。
他认为学习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学习中建立的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驱力可来自内部刺激,也可来自外部刺激。
驱力可以分为原始驱力和获得驱力。
原始驱力是由内部生物需要引发的驱力,不需要习得;而获得驱力是通过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驱力,当中性刺激多次伴随强化物同时出现时,便获得了动机力量。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一个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用公式表示:P=D*H-I
7、诱因理论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和情境。
诱因有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之分。
积极诱因指有吸引力的刺激物;消极诱因指个体回避的刺激物。
诱因理论认为,诱因也是激发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赫尔的学生斯彭斯。
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在其公式中增加了诱因动机。
8、唤醒理论
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消除紧张,某些追求刺激和冒险的行为,无法用驱力理论解释。
唤醒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带来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感到不舒服。
唤醒理论认为,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唤醒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
第一,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第二,简化原理,即重复刺激降低唤醒水平。
第三,个人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二、感觉
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1)感觉是大脑的机能(2)感觉是客观的,以客观的刺激作为对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介于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之间的一种现象
(3)感觉是对当前刺激的反应(4)感觉是反应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2、感觉的作用:(1)提供内外环境信息的作用
(2)保证了有机体与环境间的信息平衡
(3)是认知的开端,也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3、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2)传入神经的活动,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
(3)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
4、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机体内部还是外部分为外部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
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的和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
●临床上分为四类: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前庭等)、体表感觉(触压
觉、温觉、冷觉、痛觉)、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内脏感觉5、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感觉对比:指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有两种:同时对比和即时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指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5)感觉的相互补偿:指由于某种感觉系统机能受损或丧失,其他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6)敏感化:指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6、感觉阈限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7、绝对阈限是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
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刺激强度和觉察概率之间的典型关系:
8、差别阈限是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Jnd)。
(1)韦伯定律:△R/R=K ,K是一个常数。
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内有效。
(2)费希纳定律:S=KlogR+C,S——感觉强度、R——刺激强度该公式说明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仅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范围。
8、感觉适应指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
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9、感觉后效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视觉后像指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随之消失,刺激的痕迹在头脑中保留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10、让断续的刺激达到一定的频率,则后像可以使这些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地感觉。
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融合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闪光融合现象。
11、感觉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三、知觉
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知觉是纯粹的心理现象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有空间、时间、运动的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信息加工机制
(1)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成数据驱动加工,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
直接知觉理论对感觉环境的识别有以下理论假设:
●模板论:认为人们在头脑中储存有无数的模板集,使我们有可能辨认出各种
客体。
但模板匹配理论难以解释字母知觉中的问题
●原型论:认为原型不同于模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特定样式,而是一类事物
最典型(最常见)的例证。
●特征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是把事物的特征与记忆中所储存的特征相
匹配,而不是把整个事物与模板或原型相匹配。
(2)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者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建构知觉。
在知觉表征形成过程中,两种机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
4、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对象性又称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种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有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又称为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组织的主要原则:邻近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同域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命名或分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窥一斑而知豹)
(4)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现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稳定。
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5、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似动知觉有以下几种形式:(1)Φ现象,也称动景运动。
物体本身并未移动而只是刺激在特定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条件下连续交替呈现所产生的运动知觉
现象。
如电影、卡通片的制作。
(2)自主运动
(3)诱导运动,是由于周围其他物体运动,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
如月亮跟着云彩动。
(4)运动后效,也称瀑布效应。
6、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即知觉不能正确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四、意识与注意
1、意识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相关的觉知状态。
意识的四个基本特征:主观性、统一性、能动性、流动性
2、注意的种类
●按注意的功能分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警觉、搜索)、分配性注意●根据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
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根据注意指向与集中的加工方向分为:内源性注意、外源性注意
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特征)
(1)注意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稳定性: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3)注意分配: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绩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分配的条件:一,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关系及熟练程度。
二,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
(4)注意转移: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加工机制P276~282
五、记忆
1、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也就是信息的编码
●保持是识记过得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储存
●回忆和再认是恢复经验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提取
2、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时映像,保持时间很短,不超过0.25~2秒,也称
瞬时记忆。
特点:容量相当大,具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20s,一般不超过1分钟,特点:容量7 2模块。
●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
特点:容量无限,是心理活动的知识基础。
3、记忆系统模式图
4、记忆的种类
●按信息储存时间分: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程序记忆、陈述记忆(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短时记忆
●按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按记忆是否意识到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5、短时记忆的提取:系列全扫描、系列中断扫描、平行扫描
6、记忆的测量方法: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重建法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六、思维
1、思维是指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2、思维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思维的种类:
●命题思维、心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
●根据思维的探索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引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历程。
5、问题解决过程:确定问题→定义问题→形成策略→组织信息→分配资源→
监控→评估
6、问题解决的策略:指使问题发生某些变化并由此提供一定信息的处理、试验或探索。
分为算法式和启发式
(1)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2)启发式是人根据一定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顺向工作、逆向工作和假设检验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2)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3)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用途。
(4)酝酿效应
(5)知识经验
(6)动机和人格
8、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9、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变通性;(3)独特性;(4)敏感性
10、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的,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11、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12、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
自觉产生地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它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内
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3、想象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具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七、情绪
1、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等复杂成分。
2、情绪、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2)情感指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
4、情绪维度: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又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称为两极性。
5、情绪的维度分类
(1)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
(2)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3)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三个维度
(4)罗素:愉快度;强度
6、基本情绪的分类
(1)克雷奇: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四种基本情绪
(2)孟昭兰:婴儿六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
7、情绪状态是个体在情绪过程中显现出的身体变化及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状态,具有持续性、外显性、情境性和个体性等特点。
●情调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8、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9、情绪的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反应(恐惧反应)
(2)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转到大脑和身体→生理上表现出反应(逃跑、心跳等)→大脑觉知情境的性质(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
(3)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刺激情境(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暴徒危险)
↓
生理上表现反应(逃跑、心跳等)→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
(因恐惧而心跳)←不能解释的身体反应
(4)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评定——兴奋”说)
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八、意志
1、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基本特征
(1)意志是有目标导引的心理活动
(2)意志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 (3)意志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意志过程是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4、抱负水平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
影响因素:(1)自信心 (2)个体成败经验 (3)团体成败经验
5、意志品质是指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
主要包括:(1)目的性 (2)独立性(相反品质为受暗示性)
(3)坚定性(相反品质为动摇性和刚愎、执拗)
(4)果断性(相反品质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5)自制力
6、时间管理遵循的科学原则
(1)设置目标并定期加以评估
(2)按优先顺序完成重要任务
(3)克服拖延的毛病
(4)改掉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九、智力
1、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活动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为、合理地思考、有效地适应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2、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
●成分智力指个人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以
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
包含三种机能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经验智力指个人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造能
力
●情境智力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得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
力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八种智力:(1)语言智力(词语灵敏)(2)数理——逻辑智力(数字灵敏)(3)空间智力(空间灵敏)(4)音乐智力(音乐灵敏)
(5)身体——运动智力(身体灵敏)(6)社交智力(他人灵敏)
(7)自我认知智力(自我灵敏)(8)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然灵敏)4、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
5、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等。
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