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超前注水井网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超前注水作为一种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方式已被广泛认可,目前理论分析已比较深入,但对已投产的超前注水区块受效特征评价较少。

截至目前,超前注水示范区已生产20个月,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数据,研究超前注水受效特征。

选取某油田低渗透区块中具有代表性的同步注水区块以及滞后注水区块,与超前注水区块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注水方式区块基础参数见表1。

1 地层压力根据超前注水区块、同步注水区块、滞后注水区块的实际测压数据,统计不同注水方式区块地层压力及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不同注水方式开发初期的地层压力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得,超前注水试验区原始地层压力9.9MPa,压力系数0.87,超前注水阶段地层压力达到12.10MPa,为原始地层压力的1.22倍,压力系数1.08,注水18个月地层压力保持在10.44MPa,为原始地层压力的1.05倍,压力系数0.93,均高于同步注水井区及滞后注水井区,说明超前注水能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高。

2 采油强度采油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可用来分析各类油层动用状况。

根据不同注水方式区块开发初期单井日产油量数据,绘制各区块单井日产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计算不同注水时期各区块采油强度,计算结果见表3。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王帅1 张绍辉2 张利军1 李娜1 殷代印31.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7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3.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摘要:本文立足大庆某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区块生产数据,选取与超前注水区块物性相近的同步注水、滞后注水井区,从不同注水方式井区的地层压力水平、采油强度、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等五个方面,分析采用不同注水方式的油田开发效果。

通过上述开发初期的开发效果分析可知,与同步注水、滞后注水方式相比,超前注水可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水平和压力系数、较高的采油强度,同时具有单井产量递减幅度低、含水上升率低等特点。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约 12 0 d 3  ̄3 0 ,见 效 周期 和 见效 后 产 液量 稳 定 ,但 增 产 幅 度小 ,为 裂 缝一 隙 发 育带 ,是 水 线 推 进 的次 孔 要 方 向 ,部 分井 组 注入 水 易沿 着砂 体 轴 向裂缝 水 串 ,造 成水 淹 ;南 北 方 向地 层 微 裂 缝 不发 育 ,裂 缝 短 、
甘谷驿油 田位 于陕 西省延 安市与延 长县境 内,大地 构造位置处 于鄂 尔多斯 盆 地陕北 斜坡 带东 部 ,主要
开发层 系为 三叠系延 长组长 6油 层 组 ,储 层砂 体 主要 为三 角洲 前 缘分 流 河 道砂 体 ,渗 透 率平 均 为 0 7 × .8 1 m2 O ,孔 隙度平均 为 7 8 ,且 发育 近于东 西 向的 天然 裂缝 及人 工 裂 缝 ,为典 型 的裂缝 性 特低 渗透 储 . 层 。甘谷驿 油 田唐 8 0井 区 2 0 0 3年 以近于 圆形 的反九点丛 式井 网注水 开发 ,近 2年 的开发 动态反 映原井 网 类型严重不 适应长 6油层 组裂缝 性特低 渗透储层 渗流特征 。东西 向裂 缝 线上 油井 含水 上 升很快 ,且部 分井 发生暴性水 淹 ,而南 北 向侧 向井 见效缓 慢或不见 效 ,从 而导致 注水 开 发效 果较 差o。为此 ,笔者 应用油 藏
数值模 拟技术对 甘谷驿 油 田唐 8 区裂缝性 特低渗透储层 注水开 发的井 网进行 了优化设 计 。 0井
1 目前注水开发井 网存在的 问题
唐8 O井 区 目前 部署 近等 半径 的类 圆形 反九 点丛 式井 网 ,这 种 井 网形 式 是 油 田根据 实 际 地 形地 貌 特 征 ,为最 大 限度减 少 地面 建设 费 用 、 因地制 宜 、 因陋就 简制 定 出 的注水井 网形 式 ,未考 虑渗 透 率各 向异 性 油藏 中方 向性 见水 快 以及 水淹 快 的矛 盾 。注 水开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具 体 表 现为 :① 首先 见 效的 油井是 东 西 向 ,其次 为北 东一 南 向 ,而南 北 向 5 ~ 6 的油 井见 不 到 注水 效 果 。② 在 含 水 率上 升 较 快 、含 水 西 O 2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由于其地质条件是典型的岩石骨架致密、孔隙度低、渗透率小,因此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先进技术,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开发中的效果评估非常重要。

一、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评估低渗透油藏开发期望值的基础,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层、地层属性、岩石物性等方面的评估。

2.油藏学评价:油藏学评价是指对藏内物质分布、储量、渗透性等相关参数进行评估,为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地面设施评价:地面设施包括采油井、注水井、储罐、管道等设施的设计和布局,地面设施评价对于提高采油效率至关重要。

4.生产技术评价:生产技术是指提高储层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渗、改造、提高采集效率等方面的技术评价。

5.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储层物性、采油方式、油价等因素计算出油田的利润和回收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综合评价方法需要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且评价结果需要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等特点。

二、应用低渗透油藏开发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和挑战,因此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1.地下导向技术:通过对油藏地质环境的评估和仿真分析,采用先进的地下导向技术进行注水和采油。

2.增加油水接触面积:通过注水技术、调节开发方式,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3.破坏性技术:采用破坏性技术,包括压裂、酸化等技术,破坏储层中的岩石骨架,改善储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

4.注水技术:增加水驱法的注水井数量,通过分布式注水技术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除此之外,综合评价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开发工程中的方案评估、生产工艺优化、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在开发低渗透油藏时对储层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开发方案。

同时,也能够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对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投资和运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一、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气储层,通常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储层。

这类油藏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油气困陷在储层中难以开采,因此开采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

低渗透油藏的油层工矿物产能大、天然产能小、体积总量大、成本单位量高等特点,使其开发和评价面临一系列挑战。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1. 地质储量评价地质储量评价是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首要评价指标。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储量评价和动态储量评价两个方面。

静态储量评价包括地质储量的勘探评价和具体储量的计算,主要考察地层的构造、地层的厚度、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等因素。

动态储量评价则通过油藏的产量、生产曲线、生产动态等参数进行评价。

2. 采收率评价采收率是指油气储层中可采出的油气资源的比例,也是衡量油气资源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评价中,采收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措施、改造技术、提高采收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生产效率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与油气的产出效率密切相关,因此生产效率评价也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产效率评价主要考察生产动态、生产工艺及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方面。

4. 经济效益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还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收益比、油气资源开发的投资与收益等方面。

1. 评估开发潜力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条件和储量情况,通过地质、地面、地下和采收率等多方面考察,评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2. 优化井网布置低渗透油藏需要通过合理的井网布置来提高采收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效果的评价,可以为井网优化提供指导。

3. 优化开发方案通过对开发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而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率和经济效益。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对于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蓄积能力较弱的油藏,开发难度较大。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油田开发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物质平衡法、生产数据法、数学模型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藏物质平衡的状态,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将油藏当作一个封闭系统,通过对进出油、水和气的平衡进行分析,判断开发效果是否良好。

该方法适用于已有一定生产历史数据的油藏,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开发效果。

生产数据法是通过分析油田生产数据,来评价开发效果。

根据油田的生产曲线、产能曲线、水驱曲线等,来判断油藏的开发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该方法侧重于评估油井产能和产液能力,适用于评估单井或局部区域的开发效果。

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藏开发过程,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采油数据、地质数据和物性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从而判断开发效果。

该方法较为准确,但是对数据要求较高。

综合指标法是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可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产量增长速度、采收率、油水比、综合经济效益等,来综合评价开发效果。

该方法比较简单实用,适用于评估整个油田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了解油藏的开发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开发策略。

通过评估开发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物质平衡法、生产数据法、数学模型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通过评估开发效果,来指导油田的开发管理。

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进行注水开发时,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和复杂性,注水效果往往不理想,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裂缝性储层具有裂缝网络状结构和孔隙度低的特点,使得注水液体难以有效渗透到目标层位,限制了油田开发效率。

如何针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优化设计注水开发井网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旨在通过合理规划井网布局和注水参数,提高注水效率,增加注水液体在裂缝性储层中的分布范围,从而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产量。

通过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为油田注水开发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

深入探讨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是目前油气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开发难度大、效果差,亟需优化设计注水开发井网来提高开发效率。

裂缝性储层具有储集空间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极低等特点,传统的开发方法难以满足其开发需求。

因此,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进行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方面,优化设计注水开发井网可以提高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效率,增加油气产量,降低开发成本,使开发更加经济。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为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1. 裂缝网络复杂: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中的裂缝网络通常呈现复杂的分支和交叉关系,裂缝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不规则。

2. 渗透率不均匀: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裂缝通常具有不同的开度和连接性,导致储层渗透率分布不均匀,存在高渗透裂缝和低渗透裂缝并存的情况。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渗透率通常低于0.1mD。

由于其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特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选用不同的开发方法及技术手段。

为了综合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油藏性质、开采工艺、生产情况等。

综合评价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的评价,可以为油藏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质条件评价需要进行地震勘探、测井资料分析、地质构造模拟等工作,以获得对油藏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

2. 油藏性质评价油藏性质是指油藏中的原油性质、成分、物理化学特性等。

通过对油藏性质的评价,可以为采油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油藏性质评价需要进行岩心分析、原油采样、实验室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对油藏性质的全面了解。

3. 开采工艺评价开采工艺是指采用的开采方法、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

不同的油藏开采工艺对开采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常用的开采工艺包括常规压裂、水平井、CO2驱油等。

开采工艺评价需要参考目前的开采工艺技术,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及模拟试验等工作。

4. 生产情况评价生产情况是指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及产量表现。

通过对生产情况的评价,可以了解油田的生产能力及产量表现,为后续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生产情况评价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对油田生产情况的全面了解。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在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综合评价可为低渗透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地层渗透率低于0.1 mD的油藏。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流体性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往往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处理、权重确定、模型建立和评价结果分析等。

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开发阶段和评价目标,可以包括储量增加、注采效果、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指标。

数据采集和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收集井场数据、地质勘探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清洗。

权重确定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等方法。

模型建立可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

评价结果分析主要是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以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决策、项目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开发决策中,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技术方案。

在项目管理中,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项目进展和效果监测,并及时调整和优化开发措施。

在效果评价中,可以通过对比评价结果和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实际应用中,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油田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油藏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技术创新和效果提升。

在某油田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可以评估不同开发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可行性,并确定最优的开发方案。

通过对比评价结果和实际效果,可以发现注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注采井网和优化注采周期。

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该油田的采收率和水平井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处理、权重确定、模型建立和评价结果分析等步骤,可以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超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分析及对策

超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分析及对策
收 稿 臼期 :O 17 9: 回 日期 :O 17 9 2 l0 1 改 2 l02
Hale Waihona Puke 2 超前注 水开发初期水驱效果分析
图 1 B5 为 13区 由 2 0 0 9年 1月至 2 1 0 0年 5月
基金项 目: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三维大 变化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复杂油水两相 流动规律研究” 2 15 2 1 00 ) (0 0 1 1 10 6 作者简 介: 胡书勇( 9 3 , , 17 一) 男 副教授 , 博士,0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 , 20 主要从事油气藏数值模拟 、 油气藏工程 、 特殊油气 田开发等领 域 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 参加研究工作的还有 王明瑜 。
压 力恢 复测试 和 1 井次 的压力 降落 测试 。根 据 3个
测 试 结 果 计 算 出 , 井 平 均 地 层 压 力 为 1.7 油 39 MP , a 注水 井平 均地层 压力 为 2 . 4MP 。 3 9 a
27口, 投 产 注 水 井 8 2 新 1口。注 采 井 数 比逐渐 下 降, 月产 油 量 迅 速 上升 , 477t月增 至 1 7 由 2 / 569 t月 , 采 比保 持 在 2 5左 右 , 水 率 逐 渐 下 降 至 / 注 . 含 2. % , 均单 井 日产 油量 基本 稳 定在 17td 平 19 平 . , /
基本 上完 成超前 注水 的要求 后 , 大量投 产新 井 。至 20 0 9年 1 1月 , 投 产 3 8 口井 , 中新 投 产 油 井 共 0 其
稳定 , 油井产能 较低 , 含水 率基 本 保持 稳定 , 目前需
要及 时对开发 初期 的水 驱开 发效 果进 行分 析 , 已 对 实施 的井 网及 超前 注水 技术 政策 进行 评 价 , 出今 提 后 科学 、 合理 的井 网类型及超前注水 开发技术政策 。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已成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之一。

由于该类型储层的特殊性质,常规的注水开发方法往往效果不佳,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开发效果。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需要选择合适的井网布置方式。

由于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传统的规整井网布置方式无法满足注水开发的需求。

采用非规则井网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裂缝储层的特殊性质。

非规则井网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储层的裂缝分布情况,灵活地安排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裂缝储层的有效面积,提高注水效果。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需要采用合适的注水井完井方式。

裂缝储层中的裂缝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但渗透率的分布不均匀。

在选择注水井完井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裂缝的渗透特性,采用合适的完井方式。

常见的注水井完井方式包括酸压裂井、射孔完井和压裂完井等。

根据裂缝的分布情况和渗透特性,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裂缝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注水效果。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注水压力控制策略。

裂缝储层的渗透率较高,注水容易形成不均匀的渗透分布,造成一些裂缝未充分注水。

为了提高注水效果,需要合理控制注水压力,保持注水压力的均匀分布。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井网布局,采用分段注水、变压注水和循环注水等控制策略,实现对裂缝的均匀注水,提高注水效果。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还需要合理选择注水液体的性质和注水速度。

由于裂缝储层的渗透率较高,注水液体的粘度应较低,以便快速均匀地渗透到裂缝中。

为了提高注水速度,可以适当增加注水压力,促进注水液体的渗透和扩展。

注水液体的化学性质也应与储层的岩石类型和裂缝特性相匹配,以避免对储层造成不良影响。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合理选择井网布置方式、注水井完井方式、注水压力控制策略和注水液体的性质和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效果,实现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高效开发。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是指在地质构造中存在着裂缝和孔隙度较低的储层,这类储层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难度。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与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往往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注水效率低、开发成本高等问题。

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研究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注水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还可以有效延长储层的生产寿命,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深入探讨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是一种挑战性较大的开发方式,对于提高油气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提高储层能流性,促进油气开发。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对于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解决当前资源开发中的技术难题,还可以推动油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注水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特点,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 提出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原则,为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3. 探讨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注水井网布局、注水井参数优化等方面。

4. 分析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为实际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是指存在裂缝并且渗透率较低的储层,注水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增加储层压力、改善储层渗透性的方法。

为了提高开发效果,需要进行注水井网的优化设计。

本文将从井网布局、注水参数和注水井型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井网布局是注水开发的关键。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裂缝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井网布局时应考虑裂缝走向和储层的结构特征。

根据裂缝的发育情况和裂缝的连通性,可以分析裂缝的主要走向,并在该走向上布置注水井。

还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井网形式,如直井、斜井和水平井,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提高井网的覆盖面积。

注水参数的选择也是优化设计的关键。

注水参数包括注水压力、注水剂量和注水周期等。

注水压力是控制裂缝扩展的重要因素,通常应选择能够满足储层压裂的最低注水压力,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注水剂量应根据裂缝的宽度和连通情况来确定,一般采用逐步提高的方式,先进行小剂量注水,逐渐增加注水剂量。

注水周期应根据储层的渗透性和注水效果来确定,一般应选择较短的周期以提高注水效果。

注水井型的选择也是优化设计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注水井型包括直井式注水井、斜井式注水井和水平井式注水井。

斜井式注水井和水平井式注水井可以有效提高储层的覆盖面积和注水效果。

斜井式注水井能够沿着储层的走向进行注水,有效提高裂缝的润湿效果;水平井式注水井能够与储层的裂缝平行,提高注水的覆盖面积和注水效果。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应考虑井网布局、注水参数和注水井型等因素。

通过合理布局注水井网、选择适当的注水参数和注水井型,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实现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开发。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是一种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的特殊类型的油气储层。

由于其特殊性,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种储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特别是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出发,结合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原则,探讨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方法。

一、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主要包括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低、裂缝发育等。

储层渗透率低意味着其油气渗透能力差,开发难度大。

孔隙度低使得储层对油气的储集能力降低,对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裂缝发育会影响渗透率的分布和方向,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增大。

这些特点使得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难度大大增加。

二、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原则在面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时,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合理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注水开发井网的设计要合理,即要考虑到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井网布局,以获得最佳的开发效果。

注水开发井网的设计要高效,即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注水井的注水效率和产液效率。

注水开发井网的设计要经济,即要在满足开发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开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井网布局优化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因裂缝发育且渗透率低,井网布局对开发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井网布局优化时,应考虑到裂缝分布的规律,选择合理的井网布局方案。

一般来说,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区块的井网布局应以最大程度地覆盖裂缝带为原则,以此来提高注水效果和油层驱油效率。

在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设计中,井网参数的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注水井的井距、井深、注采比等参数需经过合理的优化设计,以使得注水开发井网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油层的采收率和注水效率。

具体而言,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井网参数的灵敏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井网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注水效果。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20-07-17T14:34:38.693Z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作者:丁恺范琳李奕霖张靖涛[导读] 我国是一个物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在油气储量方面,比一般的国家都要丰富,我国特低渗油藏的含量也比较多,如果我国能够解决特低渗油藏的开发,就可以解决社会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在特低渗油藏的开采方面并不是特别好,因此我国应大力研究压裂水平井在特低渗油藏中的应用,才能帮助我国提高特低渗油藏的开发率,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甘肃省庆阳市 745000摘要:我国是一个物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在油气储量方面,比一般的国家都要丰富,我国特低渗油藏的含量也比较多,如果我国能够解决特低渗油藏的开发,就可以解决社会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在特低渗油藏的开采方面并不是特别好,因此我国应大力研究压裂水平井在特低渗油藏中的应用,才能帮助我国提高特低渗油藏的开发率,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压裂水平井是开采特低渗油藏的一种常见手段,通过对特低渗透油藏的多种开发技术和手段的研究,针对特低渗透油藏进行了创新性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地质特征非常的明显,例如油层更加的致密、孔道比较小、局部裂缝发育和油层的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导致油层内的流动压力梯度非常高,油水界面发生的效应比较显著,吸水能力比较差,因此通过注水来补充地层能量已经成为特低渗油藏的重要开发方式。

1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1.1油层厚度通过计算不同油层的厚度在水平井水平段的产能,可以看出在生产时,水平井的增产倍数和裂缝产量会随着油层厚度而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当油层厚度超过30m时,人工形成的裂缝产量将会减少。

而水平段的产量将会不断的增加,裂缝和水平段进行互相干扰,造成水平段的生产效果逐渐变好。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注水开发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对于裂缝性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往往成为主要方式。

优化注水开发的设计,可以提高井网的有效注水量和注水效果,从而提高采收率。

针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的优化设计,可以分别从确定注水开发方式、井网布置方式和注水井位置选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水开发方式确定针对裂缝性低渗透储层,常用的注水开发方式有水平井注水法和垂直井注水法两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水平井注水法:适用于大面积低渗裂缝性储层,建立水平井井网进行注水,有效地增加注水面积,提高注水量和改善注水效果。

垂直井注水法:适用于油气藏相对高渗透的储层,通过建立垂直井井网进行注水,能够有效提高井网注水效率,提高采收率。

二、井网布置方式确定针对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需要根据储层特点确定合适的井网布置方式。

1. 平面布置适用于裂缝发育明显的储层,注水井根据裂缝的方向和程度布置,使注水井排列形成与主裂缝平行的网格状注水井网,能够有效的发挥裂缝面积优势。

2. 三维网格布置适用于储层均质,裂缝密度较小的储层,以及垂直井注水法的井网布置。

通过三维网格的布置方式,保证井的周边区域均匀注水,充分利用井的生产能力,提高井网效率。

三、注水井位置选择注水井的位置选择是影响井网注水效果和后期油气采收率的重要因素。

1. 根据裂缝走向选择注水井位置对于裂缝发育不均的储层,应根据裂缝走向选择注水井位置,确保注水井穿越到主要裂缝中,提高注水效果。

而在主要裂缝走向上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应布置多井注水。

2. 确定开发压力在确定注水井的位置时,也需要考虑储层的开发压力。

在保证注水井总体低压的同时,避免出现单井超高压。

综上所述,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水开发方式、井网布置方式和注水井位置选择,从而优化井网设计,提高注水效果和采收率。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我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油藏开采业给我国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基于此基础,本文采取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对水平井水平长度、裂缝数量和裂缝间距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相互作用力进行了概述,从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受水平段长度的影响较大,在开采之前,需要对水平段长度进行合理的规划,长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标签: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水电模拟引言:一般来说,油井的产能与特低渗透油藏孔喉的大小有关,如果孔喉过小,那么渗透能力就比较低,渗流所遇的阻力大,就会使得油井的产能不高甚至出现无产能的情况。

基于此基础,为了有效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平井进行套管完井,不同分段设置射孔压裂,增大其表面积,形成符合开采标准的水力裂缝,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油藏泄油面积,保证存储层之间的连接性,提高了油井的开采效率。

一、水电模拟实验(一)实验原理及装置水电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较多,需要提前调试好实验装置的连接性,保证实验可以顺利进行。

在不可压缩地下流体中,要以多孔介质作为渗流跳板,其稳定性渗流标准符合达西定律及拉普拉斯方程;在电流在电场中循环运动时,其流动规律符合欧姆定律和拉普拉斯方程。

基于渗流场和电流场的相似性,其两者几何形状具有一定的连接性,在稳定状态下,可以进行一定的连接。

不同的参数之间需要满足特定的几何关系,一般来说,要符合流量相似、阻力相似、压力相似这几点要求。

整个水电模拟实验装置涉及的环节比较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系统装置有油藏模拟系统、低压电路系统和测量系统,在实验开始之间,需要调试好每个系统之间的连接性,保证实验可以顺利开展。

在油藏模拟系统中,含有一个特定的玻璃池,这个玻璃池主要用来配置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过低压电路系统可以测试出实验所要用到的电压范围;在测量系统中,可以通过电路流通的方式测得模拟油井所需的电流。

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和井网优化方式研究

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和井网优化方式研究

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和井网优化方式研究发布时间:2021-06-09T15:32:43.46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李博文[导读] 摘要:低渗透储层具有颗粒细、孔喉细、水泥含量高的特点。

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市 300280摘要:低渗透储层具有颗粒细、孔喉细、水泥含量高的特点。

由于流体在其上流动的孔喉较小,孔隙微观结构的影响较大,孔隙介质与流体的相互作用较强,流体在低渗透介质中的渗流规律不再遵循线性达西公式。

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已投入开发的低渗透油藏基本上是注水开发。

由于低渗透油藏特殊的渗流特性,常规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点,研究人员对以往的注水方法进行了改进,开发效果明显。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注水方式;改善效果1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国内研究人员发现,当水或原油从低渗透岩石孔隙中渗流时,由于孔隙开度小(≤1μm)、比表面积大,边界层对油水渗流的影响加剧。

此时,只有附加的压力梯度才能破坏边界层,使油水流动。

附加压力梯度是启动压力梯度。

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渗流过程变为非达西渗流,有效压力体系难以建立;同时,由于低渗透储层大多为应力敏感储层,随着注入水的流入或地层流体的采出,地层岩石的有效上覆压力会发生变化,岩石会发生变形,从而引起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最终会影响储层的产能和开发效果。

因此,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是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渗流特征。

王道富等对长庆低渗透油藏某区块100多个岩心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渗透油藏地层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的降低而急剧增大,二者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岩心应力敏感性系数与岩心初始渗透率在双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关系,对于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性效应显著增强。

只要有压降,就会失去渗透性。

李忠兴等在非达西渗流试验和压力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压力敏感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无限平均油藏中油井的产能预测公式,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设计需要与裂缝的发育方向相结合,并且严格控制储层压力,选择相应的井网类型,对于平行裂缝方向进行注水,垂直裂缝方向驱油处理,确保采油率。

本文以目前注水开发井网的现状入手,从井网类型优化和井排距优化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标签:裂缝性储层;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设计前言:某油田的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形成了东西走向的裂缝,具有典型的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特点,近几年来在储层开发时,选择了注水开发的方式,通过这几年的开发数据整理可以看出,目前的井网类型并不符合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特点,其裂缝渗流情况较为严重,油井含水量较高,甚至是出现了水淹,注水开发的效果并不好,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情况,进行井网的优化设计。

1.注水开发井网的现状某油田目前选择的为近等半径的类圆形反九点丛式井网,这一井网类型在该油田中的设计应用,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

结合该油田的实际地形情况,选择了这一井网类型,符合油田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同时在井网建设时能够尽可能的节约成本,结合地形特点来制定出最为符合的注水井网类型。

不过却忽视了其渗透率问题,导致水淹问题的出现。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井主要是东西走向,在一些南北走向的油井中,注水效果并不明显,超过一半的南北走向油井没有起到预期的注水效果。

油井中的含水量较高,注水过程中,水量上升速度较快,尤其是东西走向的油井,稳定时间并不长,符合裂缝方向,不过其他走向的裂缝后期产液量趋于稳定,就是产量的上升幅度较小,见效速度较慢,部分油井出现了水淹问题。

尤其是南北走向的油井,由于其裂缝本身的发育问题,裂缝之间并没有显著的联系,而且由于裂缝的鼓励存在,导致了期见效速度较慢,产量甚至有降低的趋势,影响到了最后油井开发的整体工作效益。

同时,现有的井网类型尽管是符合该油田的实际地形特点,也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但是也有着其弊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面积井网,注水效果还是集中在单井组中,在之后的井网完善和后续操作过程中,难度进一步加大,影响到了之后的井网调整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SiT c. nr. 0 2 c. eh E gg
特 低 渗 透 裂缝 性 油 藏 超 前注 水井 网评 价 方 法
王玫珠 于荣泽 崔茂 蕾 王学武 杨正 明 , '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 分院 廊坊 0 50 , 60 7;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 实验 ) 中心 , 廊坊 05 0 60 7;
低渗 透油 藏 的有 效 开发政 策提 供 了理论依 据 。
1 数值模拟基础
1 1 试 验 区概 况 .
根 据岩 心 观 察 与 测 试 , 验 区微 裂 缝 发 育 , 试 以
素, 推动 了超前 注 水 在 长 庆 、 吉林 、 哈 、 吐 中原 等 低/ 特低 渗 透油 田的开展 。微 裂 缝 发育 , 以增 强 可 储 层 的渗流 能力 , 开 发 措 施 不 当 , 可 能 造 成 水 若 也
流规律 , 对微裂缝采用等效渗流介质理论 , 运用 室内岩心分析 数据和 数值模拟 的方 法, 探讨 了超前 注水水平 井井 网部署。根 据井 网与微裂缝 匹配关系 , 建立 l 2套模拟模型。通过分析各方案采 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压力梯度场分
布, 明确 了各 方案的开发效果和适 应性。分析结果表 明水平 井井筒垂直 于最 大主应力方 向井 网开发效果 好。七点水 平井 网 开发效果好 , 应优 化井距以驱 动注水 井间的原 油。九点井 网见水快 , 应合理 设计注 水井位 置, 免过早 见水。水平 井五 点井 避
窜 。大庆油 田外 围 为特 低 渗 透 油 藏 , 验 区微 裂 缝 试 发育 , 采用 超前 注水 需 要 考 虑井 网与 微 裂缝 的 匹配
高角度 构造 缝和 层 问缝 为 主 , 裂缝 频 率是 033条/ .2 m, 层低 渗 透 油 水 井 采 用 压 裂 开 发 。受 储 层 微 裂 储 缝发 育 的影 响 , 井 见 水 后 含 水 上 升 快 , 量 递 减 油 产 快 。部分 开 发 区 块 及 超 前 注 水 试 验 区 具 体 情 况 见
第 1 2卷 第 2 期 2 1 l 0 2年 7月 l7 — 11 ( 0 2 2 —2 40 6 1 8 5 2 1 、 15 7 —6


Vo. 2 No 2 J 1 0 2 11 .1 u .2 1
Sce c e n lg n Engn e i i n e Te h oo y a d i e rng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 8 ; , 0 0 3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廊坊 0 50 ) , 60 7


大庆 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 区天然裂缝发 育, 裂缝一 方面可 以增 大油、 微 水渗流 能力 , 另一方 面会加 剧注入 水窜
流 , 清 裂 缝 发 育 特 低 渗 透 油 藏 超 前 注 水 的水 平 井 井 网部 署 对 开 发 效 果 的 影 响 是 很 有 必 要 的 。考 虑 特 低 渗 透 油 藏 非 线 性 渗 认
设 条 件 、 学方 程 、 界 条件 和 初 始 条件 , 用 块 中 数 边 利 心七 点有 限 差 分 法 对 非 线 性 渗 流 数 学 模 型 进 行 差
经 过多 年 实验 研 究 表 明 , 体 在 特低 渗 透 油 藏 流
表 1 。
表 1 现 场 井 网设 计 情 况
关 系 , 平 井 井 网 部 署 影 响 超 前 注 水 开 发 效 水
2 1 4月 1 0 2年 1日收 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0 1 X 5 1 -0 ) 2 1 Z 0 0 30 5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 王玫珠 , 士研究 生, 硕 研究方 向: 渗透油气 田开发 。 低
网不 适 用 于 该 地 区 。
关键词
特低渗透 油藏
T 3 76; E5.
微裂缝发 育
超前注水

水平井
井网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 志码
目前 , 我 国石 油 探 明 和 未 动 用 储 量 中 , 低 在 特 渗 透储 量 占了很 大 的 比例 , 入 开 发 的特 低 渗 透 油 投 田也越 来越 多 … 。低 渗透 介 质 孔 隙 度 和渗 透 率 低 , 孔道 细小 , 观 结 构 复 杂 , 体 在 特 低 渗 透 介 质 中 微 流 的流 动规 律 与常规 低 渗 透 和 中 、 高渗 透 介 质 中流体 渗 流 的规 律非 常不 同 , 流 动 规 律 为非 线 性 渗 流规 其 律 j 。因此特 低 渗 透 油 田 开 发 的 井 网形 式 研 究 与 常规油 藏不 同 , 要 在 特低 渗 透 油 藏 的渗 流 规 律 下 需
进行研 究 。近 十年 来 随着 低 渗 透 油 田的成 功 开 发 , 超前 注水 作 为 一 种 有 效 的能 量 补 充 方 式 被 广 泛 研 究 , 多 学 者 研 究 了 超 前 注 水 机 理 、 数 、 响 因 诸 参 影
果 一 , 要研 究采 用合 理 的井 网以避免 水窜 。 需 本 文在前 人研 究 的基 础 上 , 采用 考 虑 特 低 渗 透 油 藏非 线性渗 流规 律 的数 学模 型 和模 拟 方 法 , 据 根 矿场资 料参 数 , 用 了更 符 合 特 低 渗 透 油藏 渗 流 特 采 点 的方 法及 裂缝 渗 流等 效 理 论 , 选 微 裂 缝发 育 特 优 低渗 透油 藏超前 注 水 的水 平 井 井 网 , 大 庆 外 围特 为
E— i:h a yn @ y h o t m. a mal i u n i g a o.o c 。
王玫珠 , : 等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超前注水井 网评价方法
5 7 25
1 2 特 低 渗透 油藏 渗流 理论 ・ . 坫
数值 计算 中 能 够 实 现 全 隐 式 求 解 。根 据 相 应 的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